‘壹’ 乌兰察布属于内蒙古哪个区
乌兰察布,不属于哪个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地级市。
其地处中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部与河北省接壤,东北部与锡林郭勒盟相邻,南部与山西省相连,西南部与首府呼和浩特毗连,西北部与包头相接,北部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100多千米。
乌兰察布是大窑文化、仰韶文化、岱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被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赞誉为“太阳升起的地方”。乌兰察布旅游资源丰富,远古遗迹、森林湖泊、温泉火山、全类型草原遍布全境。
乌兰察布系蒙古语,译为“红山口”。乌兰察布有“草原云谷”、“中国草原避暑之都”、“空中三峡风电之都”、“吉祥草原”、“神舟家园”、“中国马铃薯之都”、“草原皮都”、“中国燕麦之都”、“中国草原酸奶之都”、“中国最美养生休闲旅游城市”等美称。
‘贰’ 乌兰察布市属于哪个省
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是内蒙的一个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与呼和浩特、大同、张家口接壤,市政府位于集宁区。
京包铁路、集二铁路、张集铁路、集通铁路、大准铁路、北京—拉萨高速公路、北京—乌鲁木齐高速公路、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110国道、208国道以、呼满省际大通道贯穿乌兰察布境内。同时,乌兰察布是大窑文化、仰韶文化、岱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被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赞誉为“太阳升起的地方”。乌兰察布旅游资源丰富,远古遗迹、森林湖泊、温泉火山、全类型草原遍布全境。
行政区划
1969年11月,苏尼特右旗、化德县、二连浩特市由锡林郭勒盟划归乌兰察布盟。
1971年7月,土默特右旗、固阳县,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分别划归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
1980年5月,苏尼特右旗、二连浩特市划回锡林郭勒盟。
1995年12月,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划归呼和浩特市。
1996年1月,武川县、达茂联合旗分别划归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
截至2018年10月,乌兰察布市下辖1市辖区、1县级市、4旗、5县:集宁区、丰镇市、四子王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凉城县、卓资县、兴和县、商都县、化德县, 市人民政府驻地集宁区察哈尔西街18号。
‘叁’ 乌兰察布在内蒙古哪里
乌兰察布位于内蒙古的中部,介于北纬39°37′~43°28′,东经109°16′~114°49′之间。东部与河北省接壤,东北部与锡林郭勒盟相邻,南部与山西省相连,西南部与首府呼和浩特毗连,西北部与包头相接,北部与蒙古国交界。
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有草原云谷、中国草原避暑之都、空中三峡风电之都、吉祥草原神舟家园、中国马铃薯之都等美称。
乌兰察布市地貌类型多样,自北向南主要由内蒙古高原、乌兰察布丘陵、阴山山地和丘陵台地四部分组成。
乌兰察布草原上分布着众多的岩画,被称为“乌兰察布岩画”,是中国北方草原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北方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化遗存。
‘肆’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相沿成风、相习成俗”。民俗是文化系统中最具传承性、稳定性的一个层面,也是最为丰富多彩的部分。客家地区自古族群多元,先后有十几个族群在这里生息繁衍,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客家民俗。千百年来,客家人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凝聚力量,创建了博白经济的繁荣,维护了博白社会的稳定,促进了博白文化的兴盛。
历史发展到当今,民俗能延续文化,维护精神家园,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当代博白,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变革加剧,外来文化强烈冲击,规则错综复杂,人们在现代生活世界里往往缺少安全感和稳定感,无所适从。而传统民俗可以带来亲切感和熟悉感,解除愁闷,增强自信,守望着精神家园。好比客家山歌所唱:“出门三步唱山歌,常唱山歌百岁多,男女老少齐欢唱,唱到大家乐呵呵。”在山歌民众眼里,山歌就是唱开心,大家或歌唱锦绣山川,或赞美甜蜜爱情,或歌唱辛勤劳动,或向往美好生活。人们听唱客家山歌,在形象生动的歌谣中超脱繁琐的日常生活的羁绊,开开心心。这是民俗的强大力量,用乡民原始的生命力紧紧拥抱生活本身,满足民众精神生活,由此带来安定和愉快。
民俗带来文化认同,帮助人们建立一种稳固的社会联系,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现代生活。有句客家格言叫做“宁丢祖宗田,毋忘祖宗言”,山歌本来就是唱出来的话,本来就有“以歌会友”交际功能,对于客家聚居地的山歌民众来说,在山歌场,大家不仅是歌友,有共同爱好,大家还是同龄人,有共同语言;对于客家杂居地的山歌老人来说,在山歌场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客家人的母语情结,大家都讲客家话,有共同的文化追忆,亲切且热情地相互交流各种信息和近况,增进感情和理解。并且,改革开放后,客家地区政府部门将之作为“外交名片”扩展到了“公”交,通过客家山歌这么一个传统的“阿姆话”艺术,海内外客家人的心连在一起。从深层次讲,这是客家人认同意识从政治、经济层面向文化层面的转向。民俗强大且丰富的和谐因素,利于社会交往,这是民俗维系民心、维护稳定的根本。
民俗还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源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地方性、多样性日益受到重视,作为人类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博白较早地认识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早认识到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需从深厚的民俗文化中寻找不竭的文化资源。客家民俗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发展空间,其本身也能为博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而正是有了这样的文化自觉,客家人打造出不少具有现代客家风格和博白气派的文化精品,比如博白客家文化节、博白采茶剧和博白杂技团等等,促进了博白的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事实证明:越有地方特色的东西,越有开发价值,越受大众欢迎,越有益于建立和谐的文化产业。
可见,民俗因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而被当代博白人需要。尽管传承人、参与者、传承方式和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并且后继者亟待培养,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热潮,客家山歌夕阳正红。客家山歌复兴个案表明,乡土文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得以在城镇中精彩演绎,现代社会为传统民俗开辟了更广阔的舞台。民俗能够满足当代人需要,因此能够被“无意识地传承”,同时又被“有意识地发明”,这是当代民俗文化自我调适的结果。
民俗有如一条流动的河流,不舍昼夜,延续着客家文化,展示着文化的多样性。如今,民俗活动参与者的老龄化是普遍现象,幸喜,民俗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已经成为政府、学者、传承人、民众、文化产业商人和大众媒体共识。有赖于白州人的文化自觉,正如客家山歌唱响和谐乐章,民俗文化正延续着客家文化,构建着博白人的精神家园,并丰富了博白的文化产业,提高了博白文化竞争力,成为建设和谐博白的重要因素。
‘伍’ 乌兰察布乌兰察布是哪个省的
乌兰察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为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山口”,国境线104公里,总面积5.45万平方公里,辖11个旗县市区,总人口269万,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朝鲜族等35个民族。
乌兰察布是“一带一路”和中欧班列唯一的非省会枢纽节点城市,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23个物流枢纽载体城市之一。
乌兰察布已有6000余年的文明史,是中国古代北方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草原丝路和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孕育出了瑰丽夺目的察哈尔文化和杜尔伯特文化。
大窑文化遗址是中国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化德县裕民遗址填补了北方草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岱海文化遗址群处于同期文化领先水平,被考古学家赞誉为“太阳升起的地方”。
元代集宁路遗址,是欧亚茶驼古道、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货物集散地,见证了昔日“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灿烂辉煌。
以上内容参考: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网站——乌兰察布市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