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做好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针对传统文化传承这个问题,有人认为我们需要保持其原汁原味,而有人则认为我们应该融入流行。这两种说法都太片面,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对于不同方面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选用更适合其发展的方式来传承。笼统单一地说要保留原汁原味或者融入流行都比较偏激。因此,我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手段。
(1)如何在网页设计方面传承传统文化扩展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5、儒家、佛家、道家彼此共存共荣,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㈡ 如何让传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传承
一、环境艺术设计应当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
在设计发展的如此多元化的今天,各种思潮和风格频频涌现,为了不使设计者盲目湮没其中,文化内涵的地位显得愈加重要。
环境艺术设计应当具有民族性。我国的设计教育受一些因素制约起步较晚,在教育模式的道路上还在摸索,照搬西方设计或传承西方设计观念成为普遍现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却难以体现。另一方面时代发展迅速,文化在地球成为了“地球村”的大背景下,产生了趋同的现象,中国尤为如此。因此常有评论者称,中国如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的商业中心大同小异,毫无特色,难以分辨。设计的地域性较民族性而言,其概念更加狭隘,代表了本地区的历史演变和民俗特征,具有极强的可识别性。比如明式家具中极具代表性的苏作与广作,为何出自同一朝代却如此易于识别?正是由于它们截然不同的地域性特征:广作家具因为地处沿海开放口端口,受外来文化影响出现了很多西方洛可可家具的装饰特征;而苏州地处内陆,原木料沿途消耗至苏州时已稍显短缺,能工巧匠惜木如金反而成就了苏作家具的巧夺天工。
环境艺术设计也应当具有时代性。追求创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重点,但创新不代表我们要将旧时代的事物全盘否定。事实上,环艺设计就是为了寻求新的生活方式,在新旧事物不断交替的过程中将旧事物扬弃,而产生的。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对传统有一种创新的演绎,这犹如给一具有血有肉的躯体注入了灵魂。用全新的材料、更高超的技艺进行新的诠释,扎根于时代,这样的设计作品才能是鲜活的,才能与时间相抗衡,不被历史所遗忘。
(一)独特的“剪纸”——为什么要在设计中体现传统文化
环境艺术设计应当体现传统文化,带有民族特征、体现民族文化的设计作品更加能够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剪纸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是华夏五千年历史的一种文化沉淀。很多设计师以剪纸艺术作为灵感,提炼出其中独特的语言和符号,将其运用在设计中,赋予作品独特的韵味。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波兰馆的外观设计让人印象深刻并引起一时轰动。展馆外形抽象且不规则,表面布满镂空花纹,宛若民间剪纸,使参观者获得有趣的视觉体验:色彩变幻的光线穿过剪纸图案在馆内营造一种明暗错落的效果。剪纸同样是波兰的一项传统民间技艺,过去波兰人用剪纸作品来装饰家居,将其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品。于是年轻的波兰设计师用大胆的构思、巧妙的创意,把剪纸的元素运用到建筑外观上,小小的剪纸就这样把两国的文化和两国人民的心连接到了一起。
真正好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应该是带有情感的,如果这种情感能够与地方民族的审美情绪相结合,那么这种情感也就升华成为一种民族情感,这种情感同时传达了一种文化,其设计意义也就更加深远。
(二)当咖啡遇到“老庄”——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交融
时代性和民族性,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新”与“旧”。新与旧,在字面上是对立的,但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确可以成为一种互补。如果按照道家的思想——任何事物都有阴有阳,那么设计中穿插的新与旧,将民族特征与时代特征相融合,也就是一种阴阳调和。
位于苏州山塘街的星巴克就把这种“新”与“旧”很好的融合到一起,将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星巴克的创业初衷就是要推行一种全新的“咖啡生活”,使咖啡馆成为介于家与办公室之间的第三空间。因此,星巴克的店面设计总是走在潮流前端。星巴克是全球连锁的着名咖啡馆,而山塘街是一条有1100多年历史的古街,街上布满园林风格的古建筑,能将两者在室内设计中完美交融,不得不钦佩设计者的把控能力。咖啡馆的装修风格是古色古香的简中风格:登上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屋顶的传统古建筑梁架结构;就餐区一面是八仙桌配以现代简约风格餐椅,另一面有宽敞的皮质沙发与之交相辉映;餐位与餐位间采用中式镂空雕花屏风隔断;墙面饰以书法挂画和青花瓷摆件。大面积的原木色与灰墙黑瓦相搭配,唯一艳丽的色彩来自于角落交错摆满了时尚杂志的置物架。其店面装饰风格与山塘景色完全融为一体,将功能与艺术相统一,意境独特。店面装饰中所用的材质、彩色,或是结构,都隐隐透露着“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于是当咖啡遇到“老庄”,不但没有突兀,反而给人以一种阴阳协调的感觉。(图1)
二、探索带有本土地域文化的海南风格度假酒店设计
(一)海南度假酒店行业现状分析
2010年的一份文件《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对海南的经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旅游产业是海南省经济的支柱产业,而酒店行业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来海南旅游的客流量逐年递增,如何发展海南度假酒店产业就成了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调查,海南是全国度假酒店最多、五星级酒店最集中的区域。但像希尔顿、喜来登、万豪等顶级品牌酒店都由国外优秀设计师所设计,并不能体现海南本土的地域文化,使游人在享受奢华服务的同时却忘了自己身处何方。游客来海南的目的就在于休闲放松,追求其休闲海岛的气息、慢调生活的氛围;另外大多游客对海南本土文化的认知就体现在黎族文化、海洋文化这些方面,这决定了海南风格度假酒店的定位。如何将这些元素运用到设计中,让观者有归属感、认同感,是海南的设计人所需要研究的。如何突出度假酒店的海南本土特色,让具有浓郁海南文化的酒店在激烈的竞争下脱颖而出,也是酒店业人士需要思考的。
(二)海南黎族文化如何在度假酒店设计中传承
海南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和文化单元,造就其五方杂处的移民社会和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建省前的海南岛相对较闭塞,与内陆地区相比人口流动量小,因此海南本土的黎族文化得以完整保留,与其它少数民族相比有明显分野。可以说,黎族文化是海南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步伐加快,一些设计师已经开始思考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尝试着设计出独特的海南风格酒店。然而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部分设计师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情绪,只停留在海南文化的表面不肯潜心研究文化精髓,将黎族元素原样照搬或者只取其表象。只注重形式却忽略了文化内涵,导致设计作品的苍白肤浅,甚至千篇一律。举海口某酒店为例:其整体风格是在东南亚的基调上添加了一些海南元素——黎族织锦上的装饰纹样,其中采用最多的是“大力神”。相传大力神为民除害,射下了天空中多余的太阳月亮,开创了新世界。因此在黎族的创世神话中,大力神是黎族人民勇敢与智慧的化身。带有这样寓意的本土图腾运用在当地的室内空间设计中,本应不失为一个好想法。但设计师将完全没有经过转化的黎族织锦图案运用在大堂吊顶上、休息区域的实木隔断上、前台的背景墙等处。(见图2)这样的传统文化符号未经思考就被直白的堆砌,充满了整个室内空间,只会产生视觉疲劳使观者感到索然无味。所谓“传承”就是指继承和发展,如果在设计中只对传统文化一味继承,将一些民族符号直白的复刻,那么设计也就将停滞不前,不再有发展。为什么时尚界将香奈儿小姐设计的“小黑裙”奉为永不过时的经典之作,因为这件设计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颠覆了传统,为传统灌注了新的生命力。将传统文化运用在设计中,不是对古物的一味抄袭,应该像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在材料、结构、空间布局方面已有很大差别,因为我们的需求已和古人不同发生了改变。因此在室内装饰风格上,也要相应发生改变。 可见,海南黎族传统文化在度假酒店设计中传承与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设计元素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1.黎族织锦
黎族织锦是黎族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黎族织锦的纹样千变万化,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文化底蕴。纹样本身就使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是黎族人民对美好生活进行一种抽象表达。这些纹样可以运用在室内中,做镂空的隔断装饰,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可以运用在家具软装中,作为沙发靠垫和床上用品的装饰图案,或者将织锦变形处理,制成餐桌茶几的桌旗;可以用直接用织锦,或者用进一步抽象的织锦纹样,依靠油画、水粉等手法,制成特色装饰画;也可以将黎族织锦的鲜艳色彩提取出来,作为室内设计的主要配色。
2.船型屋
根据文献记载:“黎人住民,一栋两檐。邻汉人处,则于檐下开门,且编木为墙,涂以泥,如船篷。”这就是黎族人的传统民居——船型屋。将船型屋的元素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与室内空间的吊顶相结合,将吊顶做成带有斜度的人字顶,加以茅草或竹席饰面,以体现其精髓;也可以在建设外形上直接仿制船型屋结构,设计带有茅草盖的建筑部件或酒店园林景观中的休憩小亭。
3.独木器与黎族木雕
独木器即用一段原木雕凿出各种器具,是黎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独木器种类繁多,从生活用具到生产工具、宗教文化用具,全都包括其中。在黎家生活场景中常见的独木器有舂米臼、独木凳、独木谷桶等,这些独木器皆在外壁上雕刻几何图案、动植物图案、劳动生活图景等花纹,具有强烈的黎族风情和可识别性。另外独木皮鼓是黎族传统为招众、祭祀和作为乐器的宗教工具,被称作研究黎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如果能将黎族传统的独木器稍作变形或提炼,用作度假酒店的家具设计或陈设摆件,将使观者耳目一新、印象深刻,这样视觉上、情感上的强烈震撼是高端酒店的奢华服务所无法比拟的。
4.黎族乐器
黎族传统乐器在市面上并不多见,但实际上其历史悠久,且弹拨乐、拉弦乐、打击乐和吹管乐等一应俱全。传统乐器主要有:独木鼓、叮咚木、口弓、哩咧、哔哒、口拜、鼻箫、灼吧等八大件。其中鼻萧需要演奏者用鼻孔而非用嘴吹奏,是黎族极具特色的乐器。这些乐器可以直接作为室内的摆件或挂件,也可以根据其尺寸和形态,经过转化运用到灯具、家具的设计中。这样的空间不仅与当地风俗相结合,蕴含了独特的黎族风情和黎族文化,还因为乐器的出现而增添了韵律。
(三)让传统文化与新的材料和工艺相结合
当下科技发展迅速,一些新材料新工艺的诞生为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比如前文提到的上海世博会波兰馆——其独特的外观使展馆宛若一件巨大的剪纸艺术品,当然建筑的主要材料绝非纸张,而是一种激光切割胶合板。设计师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使建筑外饰面还具有防水、防火、防紫外线辐射的功能。如果不是依赖于现代科技和先进工艺,如此奇思妙想也就无法付诸实践。
让传统文化与新的材料和工艺相结合,其表达手法既可以是具象的又可以是抽象的。海南岛地处热带,物种丰富,带有本土特色的材料如:椰壳、贝壳、黄花梨、火山岩等,常被使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但设计师在使用这些材料时常按部就班、墨守陈规,直接将材料切割、打磨、雕刻后就用作装饰。这些都是借助本土材料对地域文化的具象表达,但运用过多难免就失去了特点、稍显大众化,降低了设计作品的文化底蕴。其实还可以在选用本土材料时进行进一步加工,使材料更加生态化、人文化,或者借助隐喻的手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设计作品中。抽象的表达更为含蓄,是一种符号的转化,也需要靠新的技术完成。值得赞赏的是海南现在逐渐流行的一种旧船木家具。家具本身采用废弃的渔船木料进行加工,形态朴拙、纹理清晰、古色古香,且木料经过多年海水浸泡已防腐、防虫。旧船木家具既有使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体现了海南独特的渔业文化、海岛文化,极具历史沧桑感和感染力。如果能将旧船木家具放置在海南风格酒店的大堂,配以现代风格的软包和陈设,巧妙的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相融合,一种全新而独特的海南风格也就诞生了。
只有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大胆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才能设计出超越前人的作品。因此,设计人在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同时,还要善于将开阔的思维与新的科技成果相结合,对新型的材料和工艺保持高度敏感。
三、结语
真正好的设计作品应该是在体现民族情感的同时传播一种文化,这样设计意义也就更具内涵更加深远。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并不冲突,也可以是一种共生共荣融关系。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或者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会使作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绝对的优势。突出地域性特色已是设计行业的一大趋势,相信带有地域文化的海南风格酒店将迎来崛起之势,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无疑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邱海东.执意设计[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2(10).
[2] 田浩.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3] 符桂花.黎族传统织锦[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4] 王学萍.黎族传统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5] 邱海东.海南地域文化的再现——海南黎族传统文化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影响[J].美术大观,2011(1).
㈢ 在当今网络社会中,该如何传扬传统文化
现今是网络发展迅速的时代,许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濒临失传的地步,不是老一代的艺术家不愿意教,而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学这门艺术了。在传统文化快要失传的情况下,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传统文化、再推出传统与新艺术相结合、最后要热爱和传播传统文化。文化是中国的根和魂,我们应该不懈的继承和传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三、传统文化需扶持和推广现在有些传统手艺做工繁杂、没有几年的基本功是干不下来的,很多年轻人耐不住这个寂寞往往没有学成,而有些手艺工序老旧很快被新的工业给取代,也有些手艺根本产生不了什么利润,连生计难以维持如何谈传承。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推广和扶持。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情况,所以很多电视台都举办了大型的节目来推广。
中国传统文化是老一辈人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带给我们的珍贵财富。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尽一份力。并坚信中华的传统文化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㈣ 在艺术设计职业素质中如何发扬传统文化
中国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就这一点来说,是勿庸置疑的。但是,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是 “夕阳文化”,只能当作是古董或是文物而珍藏起来,对于这种观点我有不同的看法,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阔,传统图案只是它浩瀚江海中的一支涓涓细流。而正是这支永不枯竭的细流至今依然浇灌和渗透在许多的现代艺术领域之中,标志设计就是其中之一。
相信大家对标志并不陌生,在经济信息文化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无论是用于公众和社会活动的公用标志,还是用于商业性质的商标或是有关专利的专用标志,都可谓是无处不在。从设计的角度来讲,标志是平面设计的一种,是具有相当视觉美感的一种艺术造型,但它同时也是实用美术,它在商品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和创造的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因此近年来标志成为了CI策划的主要内容,它不仅仅是一种符号,一个产品的名称,更是商品制造商的代言人和企业形象的象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现代商品社会中,标志属于现代设计的范畴。
可是现代设计是不是就等于要将传统摒弃、淘汰甚至与之隔绝,又或是束之高阁,否则就是陈旧过时而体现不出创意感和时代感呢?当然不是。我们从近年来一些脍炙人口且深入民心的标志设计的佳作中不难看到设计者是如何将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互相结合,互相融为一体的。
㈤ 怎样在设计实践中利用传统文化的继承
【设计理念】
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搜集本土的传统文化资料,在此基础上分析归纳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传统文化继承的具体形式,并能在联系实际中学会正确的对待传统文化。做到立足学生的现实生活,概括抽象出一般性的结论,由具体到抽象,不断挖掘深刻的道理,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思维发生发展规律,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生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传统文化面面观 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是传统文化影响的重要体现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的传承 传统文化在今天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不同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本课由“传统文化面面观”、“传统文化在今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三个目构成。第一目主要揭示了传统文化的含义与传统文化继承的具体表现;第二目则主要分析了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及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作用;第三目则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学生能够运用长安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继承的典型事例,从中感受文化的继承性,理解传统文化是如何形成的,明确文化的继承性。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即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们成长的消极作用。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
本课题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围绕长安当地浓厚的文化资源,以“长安区的传统文化”为线索,辅以丰富的资料进行探究,引导学生由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思考,概括出传统文化的的特点和真正内涵,进而探讨在现代社会继承传统文化的意义(作用)和正确的态度。
这样处理教材符合新课程生活化的理念,以学生“学”为主,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与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知识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更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个性到共性,从感受到认知,符合学生的认识顺序,使学生在更轻松的学习环境下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本课有两个具体内容涉及到如何辩证思维的问题,一是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作用是怎样的,二是对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学们应该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学情分析】
(1)高二学生具有了社会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概括分析能力和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够在教师指导下,以协作探究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较深,忽视自己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对身边的传统历史文化视而不见,这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很不利,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由社会调查实践到感悟传统文化,由理解传统文化再到实践中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介绍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及其影响,让学生了解文化的继承性。
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而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发展的消极作用。
明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的道理;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能力目标
感受中国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等在现实生活中的深远影响,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培养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通过对“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作用”,以及“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的分析,尝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分析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重点难点】
传统文化的特点,对传统文化的辩证认识。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安排:
教师活动:
布置学生收集长安传统习俗(庙会)、传统文艺(古代诗词)、传统思想(佛教思想)、传统建筑(五台古镇)等信
息,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探究。,
学生活动:
合作探究,从网络、报刊以及到实地调查访问获得的长安文化相关资料。
课堂教学:
新课导入:(多媒体显示)周杰伦和他妈妈的合照,并播放歌曲《听妈妈的话》。请大家猜猜这首歌的歌名,并谈
谈自己听歌的感受。(学生积极发言)这里提到的孝心,孝顺,实际源于中国的传统的孝文化。其实从周杰伦的很多歌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延续,看到传统文化的继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传统文化的继承(多媒体显示)
新课教学:课前我已经安排大家在预习本框题知识的基础上搜集长安本地的传统文化,现在就请四组推荐的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成果。
学习小组成果展示:
第一小组(传统习俗):
王曲镇农历二月初八庙会。起源于汉代,各地民众为了纪念纪信诞辰,纷纷来到长安区王曲镇的总城隍庙进行祭祀活动,以求得城隍爷的庇护。期间各地商贾也来此做生意,还有大戏、杂耍、锣鼓等民间艺术表演。
社火。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祭祀活动,常在过年和喜庆的日子里举行,乐曲比较丰富,表演形式有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划旱船,大头娃娃等。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芯子”,就是将小孩化装成秦腔戏曲人物,缚在数丈高的杆子上,在行进中作出各种生动的动作,吸引人们观看。
第二小组(传统建筑):
五台古镇。位于长安区五台留村,它的设计继承了关中
民居三合院、四合院的格局,也包含了“天地人和”的传统思想,并让传统建筑与现代居住环境浑然一体。
第三小组(传统文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幼年曾在长安的丰乐乡生长,曾为着名的植树专家郭氏立传,写下着名的《种树郭橐驼传》。
白居易的《杜陵叟》: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即是
以长安杜陵一带农民遭受灾苦而备受统治阶级盘剥为背景写的。
“诗圣”杜甫。论祖籍,杜甫应该是地地道道的长安杜陵人,因此他常自称“少陵野老”。在这里他写下了《奉陪郑驸马韦曲》;面对杨贵妃被宠幸,她的亲属也飞黄腾达,在这里写下了《丽人行》;面对亲人送别出征战士的悲惨情境,在这里写下了《兵车行》;“安史之乱”中,面对遭受战
火的京城长安,更在这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春望》。
第四小组(传统思想):
佛教五个宗派的祖庭。兴教寺是法相宗祖庭,华严寺是华严宗祖庭,香积寺是净土宗祖庭,净业寺是律宗祖庭,白塔寺是三界教祖庭。正因如此,佛教提倡的“修身养性”,“万事忍则高”,因果报应等思想对后世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师) 从四组代表的介绍中可以看到大家在课下做了认真的调研。结合刚才同学们列举的事例,谁能来讲一下你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同学)积极发言
(老师)归纳总结: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多媒体显示)
1.传统文化含义: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多媒体显示)
作为中国的一个小小区域就有如此之多的传统文化,由此可见中华文化的确博大精深。对于刚才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可以概括如下图: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多媒体显示)
教师补充讲解:因为前面大家已经介绍了长安本地的一些传统文化,在这个图表里我们主要补充的是中国的典型传统文化,实际就是我们哲学上由个性到共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