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兴宁客家文化有什么寓意

兴宁客家文化有什么寓意

发布时间:2023-02-04 02:27:03

Ⅰ 客家人的文化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着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聚居在广东梅州、河源、惠阳等县,江西、四川、广西、湖南、台湾、海南、福建,香港部分地区,分布约120余县。先世居黄河流域,西晋末年(4世纪初)、唐代后期(9世纪末)因战乱大批南下。1270年代南宋灭亡后又迁至赣、闽、粤等地。自称“客家”或“来人”,以区别于本地人。客家话是汉语方言之一,保留较多古汉语音韵。山歌别具风格。客家人在聚居地区保持自己习俗传统,妇女均天足,参加劳动生产,不受封建陋习约束,勇于进取。近代,太平天国之乱失败后,不少客家人被迫分散在更广阔的地区,有的转徙侨居南洋一带。 ? 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混血说。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着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家三州”为嘉应州、赣州、汀州。 (二)客家魂 客家精神是来自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沉积,来自万里迁徙的磨练,来自偏僻山区恶劣环境的锻冶,来自祖辈一代一代的言传身教,来自客属先贤“源于斯,高于斯”的添薪曾彩。史学界为"客家精神"作了以下的小结:爱国爱民,反压迫反侵略:勤劳刻苦,努力开拓;勇敢无畏,富革命精神:挚诚团结,敬祖睦宗;不亢不卑,平等待人。所有这些优点也涵盖在中华民族之中,所谓"客家精神",其实是"中华精神"演绎。 刻苦勤俭。这是客家人最突出的特色。在这方面,广大山区的客家妇女表现得特别突出。她们艰苦卓绝、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精神,历来为中外人士所赞扬。她们有力地促进了客家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开拓进取。客家男人,不论出外谋生、立业,或从政、从军、从商,都敢做敢为,富有拼搏进取的精神。从古到今,散布在世界各国各地的客家人,各行各业都不断涌现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杰出人物;有些人甚至成为当地开端口的奠基人。 重教崇文。客家人继承中原优良传统,历来十分重视学习文化。为了谋求生路,为了经商、做官,都必须学习文化知识,所以,客家地区向来文教事业比较发达。近二十年来,客家地区的小学、中学蓬勃发展,大学和专科学院也接二连三建立起来。 念祖思亲。历史上客家先人是被迫南迁的,他们怀念故土深沉浓烈。他们的后裔承传了这种带有儒家观念的传统,色彩更为浓烈。不论迁移到何处以及海外异国他乡,客家人都不会忘记他们的祖辈来自何处。大陆各地,客家各姓宗亲,每年春秋祭祀祖宗,侨乡更为隆重。海外也兴祭祖。有的客家老年华侨、华裔,十几二十次返回祖国寻根问祖,深情感人。 爱国爱乡。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众多的客家后裔和港澳台客属同胞,纷纷在故乡投资建厂,为振兴故乡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经常慷慨出资赞助家乡的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体现出游子的爱乡情怀。 客家精神是革命的精神,客家精神也是一种激励人向上的精神,客家精神还是和睦亲邻、繁荣社会的精神。发扬客家精神,于社会进步,于民族发展,于家庭和睦,于个人上进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三)客家的千年迁徙 中原人民第一次大迁移,是由五胡乱华侵扰割据所引起.为避难,自晋代永嘉以后,中原汉族开始南迁,当时被称为“流人”。逐渐形成了三大支流,最后,远的到达了江西中部南部、福建等地,近的,则仍徘徊于颍水淮水汝水汉水一带。 ? 第二次南迁,由唐末黄巢起义引起。十几年动乱,中国各地人民都分头迁徙。这次迁徙,远者,少数已达惠、嘉、韶等地,而多数则留居闽汀州,还有赣州东部各地。 ? 宋时,由于金人元人的入侵,客家人之一部分,再度迁徙。这次由于文天祥等组织人马在闽粤赣山区力抗入侵外族,三省交界处成为双方攻守的重地。于是,先至闽赣的中原氏族再分迁至粤东粤北。而与此同时,流入汀州者也为数日多。 ? 明末清初,一方面客家内部人口已不断膨胀,另一方面,满洲部族入主中国。在抵抗清的入驻无力之后,民众再次分头迁徙,被迫散居各地。相当一部分人,迁入四川等遭兵火毁灭之地,重新开辟垦殖。是即第四次迁徙,“移湖广,填四川”。 ? 第五次迁徙,当在清后期。这可以说是一次世界范围的迁徙。人口日多,山区条件差,不足养口。于是,客家人分迁往南至雷州、钦州广州潮汕等地,渡海则出至香港澳门台湾南洋群岛,甚至远至欧美等地。 ? 经过多次的辗转迁徙,客家人始得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殖,终至今日成为中华民族一支重要的特殊的民系。 (四)客家形成地域与过程

Ⅱ 客家是指什么人 客家文化内涵是什么

客家人是一个具有华夏古汉人特征的汉族分支,是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是以客家方言为母语的一个汉族民系,是中国南方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省的本地人之一。
客家的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魏、晋、南北朝、唐、宋等发展,最迟在南宋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族群——客家人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客家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客家人的首要交流语言是客家话。客家文化完好继承了古代汉文化,是古汉族文化的活化石°
全球约有八千多万客家人。其中约七千万分布在中国南方19个省的 180多个市县,广东省本地客家人数达到2500万左右,占到广东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约600万人分布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约1500万人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美国、秘鲁、毛里求斯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

Ⅲ 客家文化内涵是什么

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基本上弄清了客家界定、客家源流、客家精神等客家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其标志着作是罗香林的《客家研究导论》和《客家源流考》,以及陈运栋的《客家人》。特别是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陆各地以及香港、台湾的客家学研讨会不断召开,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客家热。目前这股热还方兴未艾。因此,深化客家学研究的条件已经成熟。但是,从我所能读到的有关客家研究着作来看,似乎这些研究都还在罗香林大师研究成果上兜圈子,鲜有突破,鲜有创新。 那么,客家学研究如何才能向纵深发展呢?哪里是它的突破口呢?我认为这突破口应放在客家文化研究上。为什么?因为民系指的就是在共同的环境、共同的经济生活中形成的共同语言与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共同语言与共同心理素质即文化。所以,区别民系最重要的标志是文化。作为南迁汉民族的客家民系、广州民系、潮州民系等等都是炎黄子孙,在血缘上是没有区别的,只能从语言上、风俗习惯上、认同感加上区别。因此,客家文化研究是客家学研究的中心与重点。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许多矛盾中其中必有一个主要矛盾,抓住这个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其它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客家文化研究如果能得到深化,客家其它问题的研究也就容易带动起来。 二 目前客家文化研究究竟达到了什么水平?我随手从几本有关论着中摘录如下: 讲求实际,刻苦勤俭,艰苦奋斗的美德;坚贞、刚强,不屈不挠,富于反抗的精神;念祖恩,爱国爱乡的美德;团结奋斗的精神。 崇文尚武的精神,乐善好施的风尚,艰苦卓绝,开拓进取,勇于冒险,团结奋进,独立自强的精神。 开拓,崇文,爱国,刻苦务实;自立更生,艰苦创业;尊师重教,热爱知识;勤劳实干,开拓进取;重视家庭,夫妇互助,弟兄和睦;爱国爱乡,不忘祖宗。 坚忍卓绝,刻苦耐劳,冒险犯难,团结奋进;崇尚忠义,反抗压迫,义不帝秦,同仇敌忾,爱国爱乡,注重武术;讲礼节,重伦理,好学问,尚教育,敦亲族,敬祖先,隆师道。 从上面摘录中可以看出,这些论着对客家文化内涵的阐述,存在一个通病,就是共性阐述多,个性阐述少。因为这些内涵是和客家文化一样以中原文化为主 体的其它南迁民系文化所共有的,是南迁汉族各民族的共性。世间万物之所以有千差万别,就在于它们的个性各自不同。个性是具体的,最丰富多彩的。一个民系文化的个性是这个民系文化最突出的特点。研究这个民系文化的个性,不仅是把握这个民系特色的需求,而且更是发扬这个民系优秀文化的需要。不善于区别客家文化的个性,客家文化研究只能停留在一般化水平上。 三 有许多民系文化或地域文化研究成果,可供客家文化研究借鉴。 作为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域文化——巴蜀文化,因为巴蜀山川奇绝秀丽的环境,造就了它的独具异彩。《华阳国志·蜀志》,对蜀人特征作了精彩的概括: 一,多斑采文章;二,尚滋味;三,好辛香;四,君子精敏,小人鬼黠;五,多悍勇。这就是巴蜀文化的特质,是巴蜀文化区别于其它地域文化或民系文化最突出的个性。 至于燕赵文化,送别荆轲的一曲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可以概括为燕赵文化的个性。“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燕赵之士那种不畏强暴、重信义与气节的燕赵之风,乃燕赵文化最鲜明的特色。它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 再说与客家比邻的潮州文化,潮人研究学者是怎样概括其内涵的呢?他们认为:潮州文化的主体是中原文化,但又不是一般的中原文化,它是作为移民文化进入潮汕地区的。而在汉人入主之前,潮汕地区早就存在了一个百越文化。入主潮汕的汉人,面对陌生的环境,不能不产生一种入乡随俗的心理。百越文化由于长期处于自治与半自治的状态,有较强的“山高皇帝远”的边陲意识。这边陲意识在被汉化之后,转移到潮人身上,就成了潮州文化的一个内核,因此,赋予了潮人对正统中心保持某种较自由的心态和独立取向,即使是读书人,虽然也有凡事讲究正宗,以遵古法制为荣者,但也未成为潮人普遍心理。 客家文化研究鲜见如此鲜明的个性概括! 四 客家文化内涵的研究停留在一般化的原因是什么?我想恐怕是研究者没有从罗香林大师因历史局限而产生的对客家研究欠缺中走出来。 罗香林等大师当时为了批驳对客家民系的污蔑,在正本清源上下了很大功夫,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真理往往往前一步就成了谬误。由于过于追求正本清源,力图求证客家人是纯粹的汉民族、客家文化是纯粹的中原文化,这就自觉不自觉忽略客家先民在迁移过程中,观念与习惯不得不受到新环境的挑战,因而不得不有许多变通与修改。特别是客家先民在长江流域停留了几百年时间,楚文化、江淮文化不可能不影响到客家人的观念和习惯。因此,入主闽粤赣三角地区之前的客家先民已经不是中州本土的汉人,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客家先民文化也不是中州本土的原生文化了。由于过于追求正本清源,力图求证客家人是纯粹的汉民族,客家文化是纯粹的中原文化,这就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当客家先民进入闽粤赣三角地区后与早已存在于这个地区的百越文化的融合。融合后的客家人已大大不同于中原本土的汉人了,融合后的客家文化已大大不同于中州本土的原生文化了。 这种忽略而造成的欠缺,影响了后来许多客家学研究者,使他们在研究客家文化中也自觉不自觉地搞“直接瞄准”,把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直接对应,把论证客家文化就是中原文化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点,甚至于把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完全等同起来。中原文化是南迁各民系的母体文化,中原文化的特点自然就成为各民系文化的共同属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因此,要善于从共性把握中去把握个性,也要善于从个性把握中去把握共性。 怎样把握客家文化的个性呢?我认为,一是要从源上去研究,即从作为客家文化的母体——中原文化上去研究,看看客家文化中那些是仍保留着中原文化基因的,哪些是这些基因的变异与发展,这些经过历史考验仍保留在客家文化中的中原文化,就是客家文化的个性。二是从流上去研究,即从客家迁移过程中的当地文化中去研究,看看客家文化中哪些是从异质文化中吸收过来的,哪些是与异质文化混合而派生的,这些吸收与混合的东西,往往就是客家文化的个性。三是与兄弟民系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中容易找出不同点,这不同点就是客家文化的个性。 五 客家文化的个性是什么?这是当前深化客家文化研究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我是客家学研究的门外汉,只因这几年来担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的职务后,才有机会接触客家文化研究的一些问题,我这里把自己感觉到的问题提出来,无非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有关学者的进一步研究与思考。记得在南洋生活期间,常常听到这么一句谚语:“客家人开端口,广州人旺端口,潮州人占端口”。这谚语不一定科学,但多少区别出了这三个民系文化的个性。个性的分析与概括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下苦功夫。我愿广大的客家学研究者都来做个性文章,把客家文化研究、客家学研究推向新的阶段。

Ⅳ 兴宁赏灯的习俗是怎么来的,习俗的意义以又是什么

兴宁赏灯的习俗缘自明朝的元宵花灯(南京夫子庙花灯节),客家人保留了传统的上灯暖灯等,其中上灯在客家地区都是基本风俗,但兴宁的上灯(初九到十五)最为热闹,初七就有接花灯的了,兴宁龙田暖灯有到二十外的,整个灯节有半个月久。

升灯的时候是最为热闹,锣鼓喧天,舞龙舞狮,烟花爆竹齐鸣。到了晚上放孔明灯猜马喝老酒放烟花爆竹。

其中河源连平和兴宁的花灯最为漂亮。简单点来说就是明朝要求百姓正月十五前把灯升上,十五过后把灯放下来,这就是上灯和暖灯,上灯兴宁最热闹,暖灯要数连平热闹。

兴宁人习惯上称元宵节为“赏灯”,其日期一般是正月初九到十六,各村各屋自定,以十一、十二最为集中。兴宁对“赏灯”的重视程度更甚于“过年”,可以说是“赏灯”大“过年”。

客家人初次迁来兴宁时,人数很少,势单力薄,因而产生了多生男丁的心理。丁与灯同音,生了男丁的人家,便在元宵赏灯时,举办筵席,邀请亲友前来庆祝。

因此赏灯就有了双重意义,一是观赏灯色,一是庆祝添丁。若干年后,人口多了,难免有好几家人都添了男丁,如果都正月十五这一天赏灯(丁),则彼此都走不开去对方家里庆贺,这就有了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便把赏灯节日分开了。

(4)兴宁客家文化有什么寓意扩展阅读:

兴宁的元宵赏灯习俗历史久远。长期来,以落基祖定居兴宁始,便以姓氏人口繁衍流布别地,而同时把元宵赏灯之俗带进了当地,形成代代承袭相传、永不溟灭的兴宁客家重要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赏灯,从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日一直延续至十五日,加上"暖灯",共历时9天。在这段时间里,天天都有赏灯活动,而初十至十四日为最盛,异彩纷呈、高潮迭起。

南宋末(1127-1279)兴建,远近闻名的兴宁宁新镇东风村九厅十八井罗氏大围屋,现有80多户,250多人(不包括外迁户),年均添新丁(男孩)2-3个,最多时13个(建国前)。以罗氏祖小九公娶9妻,生18子得名九厅十八井。

堂号"宗睦堂"。以其祖公灵验,主世代繁荣昌盛,道德风范好,没有发生过刑事犯罪案件,而得到世代子孙之敬仰和社会之好评。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的传统元宵节,亲朋盈门,大操大办,影响波及四邻。

为使活动行之有序,善始善终,世代坚持以当年生第一个男孩的新丁户为丁首,在屋长监督下(清光绪年间长者罗玉堂热心圣事,乐此不疲,得屋中伯叔称赞和怀念,是其一)领衔组织众新丁户发动全屋群众;

在节前做好公共和家庭清洁卫生工作,布置厅堂,定灯请灯及节间应酬龙狮队,购买和燃放烟花爆竹,制作与升放孔明灯,安排猜拳猜码手,配足老酒瓶果招待他们,以及做好暖灯日对花灯的处理等等。其活动费由新丁户平摊。

如遇丁少或丁户经济困难时,则发动全屋群众捐助解决。虽费神劳碌花钱,仍在所不辞,一律承受。解放后,一改旧规,以赏灯委员会代替丁首行事。在每年的除夕,屋长主持召开户主会,民选公正厚道的长者和热心公益的中青年7人,组成赏灯委员会。

主任罗佛清、副主任罗俊钦主持工作全过程。其职能与丁首制时基本相同,相异处是筹资方式改为多向本屋富有人家捐助,不足部份,适当向新丁户和群众领取,这样,大大地减轻了新丁户的经济压力。在财务收支安排上,做到民主理财,当年收入当年开销,不留余额,节后公布,取信于民。

Ⅳ 客家添丁起灯风俗

客家添丁起灯风俗

客家添丁起灯风俗,其实在不同的地区是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的,有的风俗习惯已经存在几千年的历史,也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传承,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说法,以下了解客家添丁起灯风俗。

客家添丁起灯风俗1

“丁”在《辞海》里的释义是:人口,男称丁女称口。在客家人的口音里,灯与丁谐音。所以在我们梅州客家地区"添丁、响丁、赏丁",其实就是"添灯、响灯、赏灯",而且虽讲法不同,其节日活动的意义却是大同小异。

源于中原的花灯,在我们客家人庆贺新生儿诞生中,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

一是代表光明的发扬;

二是灯火蕴涵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之意;

三是灯成了人丁的象征物。

赏丁又叫“上灯”,是一种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客家上灯习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上灯就明显带有上丁、添丁的意思。

因而在客家宗族社会里,凡是男孩出生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也即上丁、添丁,祭祀祖先并报告祖先族中又添新丁了,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上灯”(“上”读爽、赏,是“挂起”之意),因客家方言“上”同“丧”,所以客家人为避讳,“上灯”又称“添灯、升灯、吊灯”,是客家民间风俗。

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须在祖祠上厅挂上一盏新灯笼(谐“新丁”)。“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七,最迟为正月二十一,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

“添灯”意为向祖宗汇报,某家添了新丁。“上灯”时要办“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讲究的还“办上灯酒”请亲友团聚、祝贺。

在客家宗族社会,凡是男孩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灯”者年龄不分大小,刚诞下不久的男孩当年升丁叫“添新丁”,年龄比较大的,因多种原因没有举行此种仪式的,来年再升丁的叫“顿丁”、“添老丁”。因此,“上灯”实是各姓各族为当年新添男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

在梅州地区,各地的上灯形式又有所不同:

兴 宁响 丁 节

其中以兴宁的正月半响丁节活动较为隆重热烈和持久,时间从正月初七至廿一;兴宁响丁节,内容较为丰富,比春节还要热闹。

节前当地族人须定做“花灯”,然后派人到县城或圩镇去请“花灯”,敲锣打鼓把“花灯”抬回来,悬吊在祖屋上厅栋梁下面。赏灯节全屋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都有亲朋好友到来,敲锣打鼓、大办筵席、舞龙舞狮,燃放烟花炮竹,有的“烧烟火”、放“孔明灯”,举行火炬流行(又称“火把节”)。添了新丁的人家,则在祖屋厅堂摆酒猜码(猜拳),猜码的人起句须要先念“添丁呀发财”的吉祥话,使参加灯会的人尽兴而归。

响丁节过后,即正月十五以后,族人还有一次“暖灯”活动,即将花灯用火烧去,清除祖堂中的摆设。人们不喜欢用不吉利的“火烧”字眼,称其为暖化了的“暖灯”。

这次比较简单,主持人烧过香烛冥帛,谢过列祖列宗及各路神仙后,把悬挂在中堂的花灯放下,把花灯上好看的剪纸“人公袛”取下,送给新丁户的新丁们作玩具留念。剩下的花灯上的竹框竹架抬到祖屋门口的禾坪上用火暖化了,人们称其为“暖灯”。暖灯后,表示春节过完了。

丰 顺 烧 火 龙

其次是梅州丰顺烧火龙:

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丰顺埔寨都会上演一场隆重又火热的祈福活动,那就是“烧火龙”。

埔寨火龙从清朝1740沿袭至今已有276年之久,为中国特具一格的客家民间艺术之花。只要你亲临过现场就会知道,届时整个广场火雨纷纷,星落遍地;一条长龙在火雨中逡巡游走,那精彩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五华下坝迎灯节

三是五华下坝正月半的迎灯节:

五华县河东镇下坝元宵迎灯节,作为当地最热闹、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经过5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下坝迎灯愈来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下坝迎灯闹元宵规模宏大,每年吸引了县城和周边乡镇各地群众前来观看,还引来世界各国的部分侨胞前来寻根祭祖

客家添丁起灯风俗2

客家“上灯”风俗,你知道吗?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夺目。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上灯”。客家上灯习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又称“赏灯”“升灯”。

“上灯”的由来

在客家,“灯”是方言“丁”的谐音,又是光明、希望、灯火燎原、生生不息的象征。客家人从中原祖地一路披荆斩棘,最后落户在现闽粤赣三地交汇地区,其独特的生活经历,使客家人形成了族群团结,共同御敌的生存需要,由此产生的客家人尊祖念恩的传统,借“灯”庆祝“添丁”。

"上灯“即添丁

在客家宗族社会,凡是男孩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灯”者年龄不分大小,刚诞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龄比较大的,因多种原因没有举行此种仪式的叫“升老丁”。因此,“上灯”实是各姓各族为当年新添男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

"上灯”的时间

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须在祖祠上厅挂上一盏新灯笼(谐“新丁”)。“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九,最迟为正月十九,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上灯”意为向祖宗汇报,某家添了新丁。

"上灯"的形式

“上灯”时要办“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讲究的还办“上灯酒”请亲友团聚、祝贺。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区,其礼节更繁,而且有所演变,他们在“上灯”后,中间还要“暖灯”(是“上灯”过程中的一项活动,不能说是“暖灯节”)。最后才“敬祖谢天地”,非常隆重热烈,有“一家添丁,全村庆贺”之气氛。

“上灯”习俗的改变

生了儿子的客家人在来年的元宵节这天就要在自家祠堂里上灯,即挂上一盏精美的灯笼,然后请村里有尊严的老人,抱一下男孩,并把他的名字正式写进族谱里,男孩就正式成为了这个家族的一员,之后摆下酒席,宴请全村的男丁前来喝酒。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现在很多生女儿的也闹灯,女儿也进入族谱。

客家上灯习俗历史悠久,有的几百年,有的上千年,这种习俗现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深刻地体现了客家人的优秀文化继承意识。

客家添丁起灯风俗3

客家人的“上灯”习俗,和宗族一起分享人丁兴旺的欢喜

正月十四,元宵节前,又到了家乡一年一度的“上灯”时节。“上灯”是客家文化中非常特别的一道风景线,今天看来,依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传统民俗。我的家乡在梅州平远,上灯时间在每年正月十四上午。本文结合新鲜出炉的照片和视频,讲讲这个风俗。

1、何为“上灯”

“灯”者,“丁”也,两者在客家话中谐音相通。在我国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里,生男子为添"丁",生女儿只是添"人口",因此传统的“上灯”是为了表达庆祝家族新添男丁、念祖恩谢天地、祈福新丁光宗耀祖等情感,也表达了希望宗族人丁兴旺、薪火相传之意。

梅州兴宁的上灯仪式

上灯的时候要把花灯挂上家族祖屋和自家房屋上堂的房梁上,以庆祝添丁,所以顾名思义曰“上灯”,也可叫“升灯”。上灯之后,新丁的名字就可以正式载入家族族谱了。

不同地区上灯时间略有不同,有的为正月初六至初十(如广东鹤山),有的为正月初九至十九(如广东梅州),有的为正月初十至十六(如广西岑溪),多数为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

有些人容易混淆上灯节日与元宵节。其实元宵节始于汉朝,汉文帝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由此而来。自古以来元宵节并无庆祝添丁这个内容。上灯与元宵节在主题、内涵、程序等方面都不同,不能混为一谈。也有学者推测上灯是元宵节的派生物,实情如何则见仁见智了。

现在,上灯风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地区,特别是客家人聚居地大本营或一些纯汉族地区如广东的`梅州、兴宁、河源、鹤山及广西的岑溪、藤县、容县、富川、桂平等地区。不过,上灯风俗并非客家独有,广东潮汕、湛江等非客家汉族群体也有上灯风俗。客家与非客家的上灯风俗活动形式、程序上大同小异,其主题、内涵、意义本质上没什么差别。

2、怎样 “上灯”?

上灯过程大概有如下步骤。一是前期准备工作。村里的议事小组商讨上灯的议程、做好分工,选好主持司仪等各个环节的负责人员,村里的锣鼓狮舞队要提前排练

二是祭祖升灯。当日一早全村上一年添了新丁的家庭全部在祖公屋集中,供奉三牲酒水礼品。由家族长者主持,一起烧香燃烛祭祖,将花灯升上祖公屋上堂的“丁子梁”上。新丁们则由长辈抱着向祖宗牌位鞠躬作揖敬香;期间伴以锣鼓狮舞,鞭炮齐鸣,热闹非凡;祖屋上灯完毕后,回到自家房屋也要祭祖宗升花灯,也有的地区只上一个花灯。升灯过程有时候持续到当天下午。

三是庆贺活动。当天晚上,各个上灯人家摆下宴席,一家添丁,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都前来贺喜,共济一堂,向添丁家庭表达美好的祝福。席间还会有猜拳、烟花、狮舞等节目。

各地的上灯过程在细节上略有不同,有的上灯之后,还要择日再下灯,把花灯从祖屋请回家里;有的还有“暖灯”、“游灯”等程序;也有的地区更加隆重,程序更复杂一些,但大体上就是如此了。

3、为何“上灯”?

上灯风俗最早起源于何时已很难考证,有学者认为始于客家人史上第一次南迁之时(秦始皇时期),也有学者认为始于汉朝,然而无论是始于秦亦或汉,“上灯”这盏“灯”均已迄今一、两千年。世间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道理,何况存在了千年。

有人认为客家上灯风俗体现了一种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其实今天的人们不妨以更加客观的心态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翻开人类漫长的历史画卷,可以发现自古以来邦国之间的战争杀戮、你抢我夺以及黎明百姓颠沛流离、辗转逃难的历史几乎没有停歇。客家人来源于我国古代中原汉族,史上众所周知客家民系两千多年来的六次大迁移,是一部躲避战乱、避免亡国灭族灭种的逃难史。长年漂泊,日久客乡为家乡,何其凄苦艰辛!

在使用大刀长矛弓箭的冷兵器时代,生产力落后,七尺男儿的优势自然远远大于纤纤弱女。女子能成为花木兰将军的毕竟是少之又少,即使是征兵打仗,朝廷也是只抓男丁,不会来抓女子。如此看来,在古代落后社会条件下,只有男丁兴旺才能宗族兴旺、国家兴旺,重男轻女现象事实上成为了古代社会客观的、无可奈何的选择。可以说,上灯风俗是古代汉族人们崇尚男丁意识的自然觉醒。

还有人认为上灯风俗有点像羊群效应,或者说从众效应。仔细推敲一番则不然,上灯风俗其实有着独特的内在动因。每一次的“上灯”,都等于给人们上了一堂深刻的添丁思想教育课。

上了灯的人们自然欢天喜地,受到添丁的精神激励之后在潜意识中就有了“再接再厉”的欲望。尚未上灯的人们则会有一种深深的渴望,期待着哪一年我家也要上灯

特别是对于深受传统文化教育、尊崇孝道、敬祖念祖的汉族人们,上灯简直就是祖宗下达的一道任务令。这样就形成了“上灯”源源不绝的原动力,也正因为有了这种原动力的驱使,才让古代汉族人们得到更好的繁衍生息、血脉流传。

由此可见,上灯风俗是人类繁衍历史上充满了智慧的一个民俗设计,我们不得不感恩佩服发明创造了上灯风俗的祖先们!联想到当今,我国逐渐显现计划生育政策之痛,出现了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龄化、失独、育龄青年生育意愿不足等一系列严峻问题。上灯,或许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有着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

5“上灯”新义

今天,不少客家地区的上灯风俗都已经向文化部门申报并获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广东的梅州、鹤山、惠州等地。既然客家上灯被评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说明其古老,才能称之为“遗产”;二是说明其属于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文化传承价值;三是说明其需要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新时期的“上灯”风俗也应与时俱进。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世界绝大多数地区早就实现了男女平等。女子在国家、社会、家庭中发挥着完全不亚于甚至超越男子的重要作用,因此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思想早就丢进了历史的故纸堆。

今时今日,男儿是丁,女儿也是丁;男女均为己出,理应一视同仁。因此上灯风俗也应相应调整,不应再落入男女性别窠臼。男女平等上灯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真正的平等更应该从生育观念上就开始坚持男女平等,继而在培养、教育等方面都能平等对待。生育观念的平等也有助于改善或消除社会上片面追求生男丁所带来的一些不良社会现象。

据悉现在部分客家地区已实现男女平等上灯,女儿名字也能记载入族谱,这应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好现象。

Ⅵ 客家是指什么人 客家文化内涵是什么

客家人是以客家方言为母语的一个汉族民系,是中国南方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省的本地人之一。[1]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客家方言、客家民俗、客家民居、客家山歌、客家艺术、客家人物、客家山水、客家诗文、客家历史、客家饮食、海内外客家分布等多方面[1]。
客家文化主要流行于广东的深圳、惠州、河源、梅州、韶关 ,江西的赣州,福建的龙岩、三明,广西的贺州、玉林、 防城港 ,台湾新竹、苗栗 、桃园等地及国内外其他客家人聚居地。[2][3][4][5][6]范围主要包括赣江、 汀江、梅江、东江和北江流域的赣南、闽西、粤东、粤北和珠江口东岸的客家大本营,还有遍布于湘滇陕黔浙琼等省的散点客家居住地。[7][8][9][10][11][12]客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也是当地土着畲族被同化的过程,并形成客家文化。[13][14]
客家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耕读传家是客家文化的特点,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儒家文化;移民文化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质,客家人的祖先崇拜、重教观念、寻根意识、开拓精神、以及奇特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等,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三种文化特质的外化;不同支系的客家人,在文化特征上也有所不同。
客家人遍布中国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四川、台湾等省份,甚至远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加拿大、美国、日本、澳洲、新加坡、泰国等地,分布广泛,影响深远。至2017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已有3个[15]。
中文名称
客家文化
文化特色
麒麟舞、客家凉帽、龙岗舞龙
本质
儒家文化
分布
广东、福建、江西、广西等
音乐
龙岗皆歌、永湖皆歌、盐田山歌

Ⅶ 客家人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 注意要简短

客家人在不断迁徙过程中,常受他人干扰歧视,他们深深懂得,得到一个地方安居,就必须十分注重和当地搞好邻里关系,和睦相处。客家人采用一种和蔼仁爱的金子般的心,广结善缘,在友好的气氛中,和睦相处。
过门当客送冰心。客家人以一片倾心善待客人,不论是本村邻居,还是外村人,过往的挑担夫,买糖客、阉鸡、理发者,甚至走江湖卖膏药的人,只要进了家门,一律当作自家人,送上一杯茶水,兜一张椅子让其暂歇。
有病有痛送爱心。邻里之间嘘寒问暖,遇到困难,积极与之排忧解难,如有病有痛,三长两短,第一时间去探望、慰问、共度难关。
修桥修路送善心。村中别村的道路桥梁不通或坏了,路中的茶亭受捐,本着修桥铺路有公德的观念出发,做到有钱出钱无钱出力,同心协力共同修筑平安路、避雨亭。
回乡探亲送欢心。外出南洋或再远地工作数年回乡后,左邻右舍纷纷到其家中叙旧,外出回乡人员也要到各家各户中去拜访,送上红包、番饼、衣物等。
结婚办喜事送甜心。村中的人结婚办喜事,必请亲朋好友、四邻五居,对来看新娘的人、新郎新娘必须用四只手送一只糖果,一支香烟,并敬上一杯好茶,喝完喜酒后,送上一包精美的喜糖带回家,让众人共祝这个甜蜜的婚姻。
坐月煮鸡送喜心。生了小孩不论生男生女,头朝要宰大鸡公加娘酒煮熟敬天神,随后,给亲戚邻居送上一碗鸡酒,告知家中得一贵子女,向亲邻报喜。
蒸酒煮糯米饭送香心。坐月子、冬至、过年每家每户都要蒸娘酒,然后趁热用碗装好送到各家各户,,让这香喷喷的糯米饭干,香宰每一家人的心里。
宰猪分猪红猪肉松禄心。旧时一家人,一年到头才养上一两头大猪,宰后把猪红搭配猪大肠,猪肉等一起煮好后,给近邻亲朋送上一大碗,对长辈老人,加送猪肝瘦肉,一家宰猪,邻里有禄。
摘水果送仁心。三月枇杷、六月番石榴、八月龙眼、冬至柑柚,收成时带给邻里亲朋,接这些果地仁,表达友爱的情感。
打旱塘送关心。客家人祖堂门前一般有口鱼塘养鱼,逢年过节会放干塘里的水,打起塘中放养的鱼,塘主挑出最大的鱼送给邻居长辈老人,并送上一句年年有余。同时还把塘中的各种杂小的鱼,让四邻去捉,让户户有余。
此外,平时做豆腐、踏板等,大家每做一件事,不论大小,有什么好吃的邻里都有一份。

Ⅷ 客家人有什么奇怪的风俗

客家风俗
1、对歌
以前客家人主要的娱乐生活就是唱山歌,客家山歌用有几种基本因定的内典调腔版,但内容极丰富,有叙事或对话式,更多的是情歌对唱,当然也有俏皮逗乐,男女刁搔的歌,任由发挥,即兴而创,因此,客家山歌一般都是在山间劳作时,为放松情绪、排除疲劳时才唱的,故称山歌。在莽莽的大山中,常常是不见人影,但闻歌声,男腔女调,尽情放歌,山风飘送,山高水远,无边无际,十分引人。
2、捡等路
客家人走亲访友、特别妇女回娘家,都会准备些礼物,一般都自产的瓜果或自制米粄、发糕、鸡蛋之类的东西,方言称“等路”,谁家有人客来,左邻右舍,特别是孩子,都会跑过捡“等路”,那热闹的场面洋溢着暖暖的情意。
3、慈母点灯
“瘦地种松柏,家贫子读书”,客家人历来尚读,认为读书是最好的出路,就是再穷再苦,都要缴(供)女子读书,父母心意,如灯盏之辉,尽管微暗、也要照亮孩子的前程。

4、土地•母亲
“娶妻当娶客家女”质朴善良,勤劳俭节的客家妇女,具有泥土一般柔韧的性格和温暖的母性,象土地一样孕育万千生命的逢勃。千百年来,她们辛勤的耕耘着每一寸希望,为客家族群和客家文化的兴起发展真正起到了半边天的作用。
5、戽水
客家人也敬神,还奉起了“田头伯公”(客家崇信伯公神灵),但天不下雨,求也没用,河水也不会自己上岸,她们最相信的还是自己的双手。
6、月光光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月光光、照四方,船来等、轿来扛……”千百年来,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客家童谣,在皓白的月光下传唱,歌声像故乡流淌的溪水,浸润了多少童年的心。
7、讲古
阿公的“讲古”里,总是有说不完的故事,讲祖上迁徙的传说,祠堂前竖立的功名,也讲才子宋湘、李文古和三斤狗的故事,更讲劝人向上,为人处事的道理。
8、端猪红
客家人有很多习俗都能体现“和亲睦邻”的观念,端猪红便是一例。不管谁家杀猪(是件大好事),主家都会把一碗碗香喷喷的猪红分送给同屋的左邻右舍,然后请各家的长者前来吃顿饭,于是大家都能分享到哪种快乐,十分惬意。
9、燕子入屋家有福
老古言语道:“燕子入屋家有福,捅燕窝、伤燕子会遭衰运”不管这话是否迷信,反正历来都很管用。可见生态保护是客家人古来有之的观念。
10、偿酒
闻名瑕珎的客家娘酒,其制作工艺也很特别,其中最后一道叫“炽酒”,将娘酒原瓮置于露天空地上,在其周围点燃谷糠、锯末等燃料,用这种文火烤炽的酒既可去除湿气,又可使娘酒更加香醇,酒炽好后,主家都要当场开瓮打酒,请左邻右舍,尤其特别是有经验的长者过来“偿酒”,希望在大家的品评中学到更多。
11、补锅头
客家人节俭,锅破了,补补再用,于是就有了“补锅头”的行业。补锅人很辛苦,风风雨雨,走村串户,起炉火,推风箱,满面汗水,锅底煤灰一抹黑,好在大家都热情,倒茶水、送米菜,连小仔子(小孩)都搬椅搬凳,补锅师傅也“会出门”千恩万谢,伯姆长、大嫂短,嘴巴甜,手艺更好,补的锅平又滑,炒起菜来唔(不)挡铲(锅铲)。

12、放车筒
围龙老屋门口有一个水塘,细仔子(孩子)们常往水塘“放车筒”,截一段麻竹来,捅穿竹节,唯留一底,往里放些蚯蚓,然后沉进塘底用石头压住,几天后再捞起来往簸箕里哗啦啦一倒,哇,什么滑哥(塘虱)、虾公老蟹、黄鳝鲫鱼等活蹦乱跳,十分喜人。
13、砻谷
要将谷子变成米,就要去砻谷。砻是客家一种传统的粮食脱壳工具,由竹丝编形、内填红土夯实,上面旋转的为盘,固定的为座,交接处多有竹齿,用以碎谷脱壳,使用时以长木勾推转可省力,速度宜快勿慢,可使谷壳分离匀称、米粒不碎,故有快砻之说。
14、放米
要使谷糠与米粒分离出来,就要放米,“放米”的工具叫风车,纯木质结构,利用手摇风力原理去除尘土和谷糠的粮食净化工具,风车的前斗出精谷(或米)、二斗出瘪谷(或糠)、尾口出尘土杂碎之物,分类有序。
15、磨豆腐
客家人逢年过节都要蒸粄磨豆腐,这些都离不开石磨,石磨是用麻石刻置而成的粮食碾磨工具,外形原理与砻相似,主要用于磨浆,着名的客家豆腐和发粄、味窖粄就是这样磨出来的。与砻一样,使用时配用木勾可省力,而速度则宜慢勿快,磨出的豆浆或米浆才细嫩滑腻。
16、踏粄
碓是客家传统的一种舂米工具,木质结架,末端有一石臼,装盛粮食,碓头包铁,另一端是踏板,上有扶架,使用时可扶手,配合脚用力踩踏,就这样利用杠杆原理舂米成粉,客家人过年必备的甜粄(年糕)就是这样打置出来的。
客家地区还存在二次葬的风俗,客家人重视风水,风水师在客家地区也非常吃香,客家人认为人死后应该选一个风水宝地,对于死者是出于敬意,还能给子孙们带来好运。因此死者死后的纪几年时间,家里人便会请风水先生找到宝地,再实行第二次葬。还有一种说法,客家人并非本地人,死后不愿葬于他乡,于是便将骨灰拿回当地进行二次葬。也有写客家地区没有二次葬的风俗。

Ⅸ 客家文化介绍

客家文化是什么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客家方言、客家民俗、客家民居、客家山歌、客家艺术、客家人物、客家山水、客家诗文、客家历史、客家饮食、海内外客家分布等多方面。

二、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源于古代中原,是中华民族音乐百花园的一朵奇葩,伴随着客家先民的迁徙落户广东,是中原文化与广东本土文化融合的结晶,历经千年传承、兴盛不衰。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抒发情怀的特有表现形式,蕴含中华民族优秀民歌精髓和独特艺术风格与魅力,被誉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客家山歌赋、比、兴表现手法,四言七句格式和音韵,五句板弹唱、猜调、尾驳尾斗歌,耍歌、骂歌,双关、歇后、拆字、叠字等唱腔,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客家人不同时期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历史足迹。

三、客家服饰

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普遍喜穿素色,尤以蓝、黑、白色最为流行。

Ⅹ 客家文化的含义。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具有显着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而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一旦这种文化产生,它就成了该群体的识别标志及维系该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最核心的力量。换句话说,没有客家群体,就不会有客家文化;但如果没有客家文化长期稳定的发展,客家群体也是不可能具有那么强在的生命力,以至于经过数百上千年之久,还能维系到现在。

阅读全文

与兴宁客家文化有什么寓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7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7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45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2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5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1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9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62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1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7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5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6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0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5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6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9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6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