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下洋镇的历史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地理位置 下洋镇位于县境东部,东临南海,西邻曲界镇,南接前山镇,北连外罗、 锦和镇。镇政府驻地下洋圩,地处东经110°30′,北纬20°30′,距县城49公里。全镇面 积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607亩。
下洋镇地处南海之滨,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地形为缓坡台地,土类沿海为 沙攘土,内陆为砖红壤土。年均气温23℃,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港北溪、姑村溪、尖岭溪 从境内自西向东流入大海。有12公里长的海滩涂,沙滩地带蕴藏有丰富的钛、锆英矿土。大 陆架拥有20多公里长、10多公里宽的珊瑚石。水产资源丰富,海区盛产马鲛、白鲳、黄花鱼 等。
1995年,下洋镇总人口26345人,其中农业人口25081人,占总人口98%; 非农业人口1264人,占总人口2%。汉族26340人,苗族1人,壮族4人。
市政建设 该镇辖下洋、姑村、下港、海星、双沟、墩尾、尖岭、龙江塘、小苏、后 村、地塘、边坡等12个村民管理区和下洋圩1个居民管理区,共90条自然村。镇人民政府驻 下洋圩 。圩区与各管区及自然村,都有公路通达。圩区面积2.9平方公里;街道为井字形,全长1 .8公里。圩区有自来水厂1座,年供水量4.5万吨。圩区人均住房面积9平方米。有1座容量 为800门的自动电话大楼。
下洋镇东临南海,海岸线11.27公里。水路交通方便,有南门沟港、北石 港、淹下港、陈公港等港湾可通航,北上可达湛江、香港等港口,南下可到海南和东南亚诸 国。陆路交通线有仙(安)——下(洋)、前(山)——下(洋)、锦(和)——下(洋)、下(洋)—— 外(罗)等公路,四通八达,特别是仙(安)——下(洋)线,可直达县城与207国道汇合,通往 全国各地。现拥有客货车辆242辆,每天开往徐城客运车辆20班(次)。
经济状况 1995年,下洋镇工农业总产值5241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下同),其中工 业总 产值896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农业总产值4345万元,占工农业总 产值的83%。全镇 有工业企业128家,其中国营3家,集体47家,个体78家。在工业方面,有矿选、农副产品加 工、家具制作和汽车、摩托车修理等行业。在农业方面,已形成水果、蔬菜、“三鸟”、水 产品等商业生产基地。1992年,农产品与鲜活水产品年产值共2540万元。1995年,在农业总 产值中,种植业2411万元,占52%;林业39万元,占0.9%;畜牧业411万元,占9%;副业751 万元,占17%;渔业733万元,占17%,其他占4.1%。
下洋镇集贸市场2个,商业户383户,其中国营12户,集体87户,个体284户。1992年,集贸 市场成交额589.5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54.5万元。
下洋镇现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2所,在校学生451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 达99.2% 。全镇文化娱乐场所28处,其中影剧院1座,露天歌剧场14座,电影定期放映点4个,录像室 (场)2个,文化室5间,老人活动室3间。群众文化生活有文学创作、雷歌演唱、文艺会演、 摄影、跳舞、猜灯谜、舞狮、八音吹弹、弈棋、习书、绘画等等。医疗保健设施有卫生院1 所,各管理区分别有保健站。
⑵ 泉州市永春县的民俗文化
泉州市永春县历史/民俗文化
永春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福建省第二大山脉——戴云山脉自德化南伸本县,绵延全境。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以蓬壶马跳为界,大致可分为两部份。西北群山叠嶂,幽壑高岩,泉清树绿;东南丘陵起伏,盆地相间,犹如珠串散布。南宋着名理学家朱熹曾经数游永春,不禁赞道“千浔瀑布如飞练,一簇人烟似画图”。 东关桥
永春民风淳朴,劳动力充足,素质良好。全县劳动力20.6万人,占总人口的39.2%。每十万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者达586人,其比例居泉州市第二位。全县有普通师范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专学校各1所、职业中学4所、普通中学36所。1995年开始全县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永春县是福建省着名侨乡和港澳台胞的主要祖籍地,华侨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明德宣五年(公元1430年)就有人旅居南洋群岛。在东南亚至今仍有“无永不开市”之说。目前旅居海外的华侨、华裔以及港澳台同胞达103万人,足迹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在侨居地与当地人民一道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他们热爱祖国,关心家乡建设,为永春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93年11月成立的“世界永春社团联谊会”(简称“世永联”),不仅对加强海外乡亲的横向联系,敦睦乡谊,合作交流,而且对该县开展海外侨务工作,加快永春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等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近年来,永春发挥侨乡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项目规模日趋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
永春白鹤拳
拳术,又称国术,闽南人亦叫“打拳头”也称功夫武术。在福建闽南一带以及星马、印尼等地华侨中,一谈起打拳头,常要绘声绘色称道:“永春白鹤拳,无烧也拉仑。”“无烧也拉仑”系闽南方言,即水不烫,也有微热的意思。这里是用来形容永春白鹤拳的厉害。
永春白鹤拳作为南少林一达尊、二太祖、三行者(猴拳)、四罗汉、五白鹤、五大拳种中最年轻的拳种,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历久不衰,是有它的历史渊源,健身作用和技击价值的,它以悠久的历史,独特风格,朴实又丰富的内涵,辩证而富哲理的技法而盛行于世.,永春白鹤拳是一个具有多项内容的优秀拳种。永春白鹤学以鹤为形、以形为拳、取象于名、冠于雅称、寓意其中、便于记诵、易于领悟、利于习练。
它的套路动静有法、虚实分明、快慢相间、起伏有序、脉络贯通、神气流畅、似刚非刚、似柔非柔,形神兼备,轻盈灵巧、潇洒飘逸、弹抖劲力足、技手变化多。
它讲究“内外合一”,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意守丹田、以意引气、意到气到、气到劲到、以气催力、吐气生威、攻防并重、运手务柔、着手须刚、讲究“子午虚实、吞吐浮沉、刚柔缓急、后发先至”,拳法结构严谨清晰,攻防意识鲜明,手法短桥多变,步法走闪灵活,劲力饱满刚脆。
永春白鹤拳自创始形成、传播发展、衍化变革,以至形成完整技术理论体系,迄今已三百余春秋,虽几经沧桑,亦创造辉煌。现支分派衍,花繁叶茂,虽各自开宗垂统,然情结祖庭。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海内外鹤友,或组团或个人,纷纷到永春寻根访祖,交流技艺。作为中华武术瑰宝的永春白鹤拳,继承发展,我侪责无旁贷,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坚信,有着三百多年光辉历程的永春白鹤拳,得天之时、得地之利、得人之和,必将更加发扬光大
白鹤拳与太祖、罗汉、达尊、行者诸拳一并称为少林五祖拳。它是福建南拳中较年轻的拳派,是祖国南拳百花圃中一朵鲜艳明媚的奇葩。这一拳派,最早在福建省着名侨乡永春县流行,而后传到德化、大田、永安、福州、福清、泉州、同安、厦门、漳州直至台湾等地,故又称“永春白鹤拳”。近来在福建南安又有发展成为自成体系的[鹤拳道]。
美妙的传说
白鹤拳顾名思义,当与白鹤有关。在永春民间,至今仍流传着一个白鹤仙教拳法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问(1662——1722年),福建省福宁州(今福安、宁德一带;另一说为浙江省处州府丽水县)北门外,有个名叫方种公的,妻室早亡,唯一女儿,玻名七娘。方七娘自幼聪明过人,好学武艺,俏丽多姿。方种公年上花甲,方七娘正满十六妙龄。远近各方青年纷纷登门,向七娘求婚。七娘为赡养老父,发誓不嫁。不料,有豪门望殷子弟,竞窜入方家,妄想调戏七娘。
一天,七娘正埋头飞梭织布。突然,一只白鹤翩翩飞来,伫克机旁,许久不肯走。七娘顺手抓起梭盒掷去。但见白鹤轻轻展翅,把梭盒弹了回来。七娘又举一竹枝,向白鹤打去。白鹤一脚轻轻抖动,竹授反而被弹到厅堂外去。这一切,使方七娘倍觉棹奇。入夜,白鹤不走栖息梁间。七娘睡中梦见,有一老人走来,对她说: “我是白鹤仙人,看你将遭人涂炭,特米相助。我有娘家正法,似刚非刚,似柔非柔,名为鹤拳。你若愿意,我当全都传授给你。”七娘喜出望外,连忙下跪,拜鹤佃为师。从此,白鹤仙日夜不停,教方七娘拳技。几个月后,方七娘成了远近闻名、独具一格的拳师。那些对她存有痴心妄念的公子哥儿,个个闻风丧胆。有一天,白鹤仙人对七娘说:“你艺学已成,今只一事相告。某月某日午时,如有陌生人前来你家避雨,当要留他。这人就是你的结发郎君了。”方七娘朝等暮盼。几个月又过去了,她又添一岁,可连个人影也没见到。女大当婚,方种公心也急了。他叫来七娘说:“还是在乡里挑个满意的吧!”七娘说什么也不肯。父女俩无言对坐。就在这时,天上黑云滚滚,屋外狂风呼啸,霎时,暴雨倾盆。不久,传来阵阵敲门声。七娘又惊又喜地开门。但见一青年,肩扛木棒,一头吊着个布袋。那青年腼腆地说:“雨太大,借个落脚地,避一避就走。”七娘让他进门,方种公看他眉目清秀、举止端庄,高兴地问他何方而来。青年彬彬有礼答说:“我姓曾,名阿四,永春人。只因家境贫困,才到贵地打拳棒卖膏药,借以糊口。”方种公按白鹤仙人所嘱,便留下曾阿四。夜间,在方种公一再催促之下,阿四无奈抡棒行拳。不料被方七娘用指轻轻一扫,便棒飞人倒。曾阿四立即跪拜七娘为师。自此,曾阿四成了方家女婿。七娘把白鹤拳所有技法、套路都传授给池。夫妻俩恩恩爱爱。光倒荏苒,一幌几年过去。他俩有了两个男孩,方种公却不幸去世。
有一天,知州派出爪牙,走村串户,横征暴敛。看到方七娘姿色超凡,吏爪便生邪念,上前要戏弄七娘。七娘踏个偏步,双手挥劈。其中一个吏爪便脑浆横飞。知州当即派人揖拿七娘治罪。那知当夜曾阿四已携七娘母子潜逃。几往周折,他们回到永春县。而后,在永春五里街金峰山麓的观音亭一带,向郑、王、吴、林、李、蔡、颜、乐等姓的二十八英俊传授白鹤拳技,白鹤拳就这样,在永春山区扎根繁衍开始结果,成为乡人普遍喜爱好学的武艺。
独特的风格
永春白鹤拳内容丰富多彩,有徒手拳法,有操持器械各法,又有点穴技法。徒手拳法有双手、两腿、头部“五技”,有108个技法和儿十个套路。每个动作,均有名称,如鹤冠、鹤嘴、鹤翅、鹤脚、弓、箭等。各技法,也有如“白鹤独立”、“白鹤展翅”、“白鹤踏雪”等名称。套路也各有独特的命名。初学者,要先练“三线”、“摇技”、“运气”、“摇节”等。器械包括刀、枪、剑、戟等十八般武艺,亦各有其技法、套路。永春白鹤拳还有按经络、穴位、时辰不同,用“鹤技”点断筋脉的技法。此外,它还包括一套推拿、按摩、接骨、治防的方法、药方以及制作丹膏药散的知识。因而,白鹤拳名师又是骨伤科名医。
民间常言“遇鹤如能电,败势摔三丈”。其技击必发声,一指一节,一招一式,有如风驰电掣,锐不可当。然而.白鹤拳动作又形似鹤姿,刚柔相济,灵巧时朗,优美多姿,其起势均系“白鹤寄脚”,以作标志。白鹤拳善用掌与腿法。拳法以节力、指力为主,防则多用节力,攻则多用指力。手臂至掌,要做到上节吞肩、中节吞坠尾节如猛虎擒猪之势。从内到外,则需做到内节如铁、外节如绵,尾节手指如泥。技击时,应手似轮车、肘如辅转、动手如牛舌、运手如马脚,后发而占先。其腿法,站立之状,应是“不丁不八”,两腿用力按“前三后七”分。左右两脚,视情况,以一脚为主,灵活旋转。脚腿站法分平马、勒马,连同身姿,又分上中下三盘。腿的技法主要有踢,扫、钩等永春白鹤拳讲究以静待动、以气推力。勘应从沉腰束脚,落大椎,起单田,提肠缩气,夹尾推而来。因此,必须苦练气功、基本功,达到内外功兼修。只有这样,才能“吞吐浮沉,子午分明。脉能贯通,神气流畅。意形相随.内外合一。刚柔相济,顺逆相生。”
广泛的流传
永春地处闽南山区。在漫长的暇社会中,虎狼出没,兵匪窝乱,豪绅勒索,官吏压迫,乡村百姓,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一切,逼使许多人都要有“二谱功夫”。那些离乡背井、远渡重洋谋生的,对拳术更要有“二步七”。因此,当七娘、阿四把白鹤拳带到永春山区后,从县城州内、五里街、达埔、蓬壶到岵山、太平、湖洋等地,到处设有拳馆,男女争相学技。《永春县志》载:“郑礼,和风里大羽人,善拳术。康熙间,……礼父明,尝与七娘角,不敌,病将死,遗言命礼师七娘。”“礼与林椎、姚虎等与七娘习白鹤拳,礼精勤不懈,遂以技名。”其时,郑礼技艺最高。名扬闽南各地后,他远游福建、江西.与各地拳师较量,并从中取人之长。从而,使永春白鹤拳得到发展。他的徒弟,遍于八闽大地。此后的二百多年,正如《永春县志》所云:“永地以拳名者,大率礼之徒所授也。”与此同时,永春白鹤拳也随着出洋谋生的人,传播到东南亚各地。特别是索称“无永不开阜”的马来亚,几乎各主要市镇,都有永春拳师在开馆授拳。
历史上,永春白鹤拳在抵御深山兽害、反对封建压迫、抗击土匪强盗中,曾起过很大作用。有一年,返永春探亲的几位海外华侨,因害怕路过南安一山岭被土匪抢劫,滞留泉州许久。名拳师郑礼在泉州比武闻讯,忙找上侨亲说:“跟我回去,包保无事”。来到山岭,果有几个强盗从丛林跳出,杀气腾腾。持刀抢劫。郑礼佯装众人代表,上前欲交出财宝,便用“单枝”朝一歹徒点穴,又卖个空,夺下歹徒大刀,杀了过去。众匪只好下跪告饶。侨亲于是安抵故里。清咸丰三年(1853年),应太平天国起义、威震八闽的永春林俊义军,武艺高强,翘勇善战,所向披靡,先后攻克永春、德化、大田、永安、尤溪、仙游等十八个州县。首领林俊,就是名赫一时的白鹤拳名师。
由于白鹤拳在少林五祖拳中是最年轻的拳种,它善于吸收其他拳种之长,发展自己,加上永春民间广泛传播,因而,使永春白鹤拳一度蜚声中外。1928年8月,伪国民政府在南京举办全国首届国术考该、比赛。永春选十人参加,个个均合标准。其中一人参加比武,曾获金牌嘉奖。载誉归来,又应南洋侨领陈嘉庚等邀请,于1 929年8月,由李万悦率领,前往星马等地演,历时八个多月,深得侨胞和当地人民的欢迎。陈嘉庚还多次接见永春白鹤拳师,并予资助。由于华侨要求迫切,永春白鹤拳师多人,还留下来在东南亚各端口设馆传艺。1930年冬,,永春县又在五里街“翁公祠”开办国术馆,先后由林宝山,潘世讽、潘孝德等任馆长,系统地传授白鹤拳。
解放后,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永春白鹤拳得到进一步发展。对流传于民间的白鹤拳套路、技艺进行发掘,搜集、整理。多次推选代表,参加各级举办的武术表演、比赛。其中,郑礼拳师后裔、省武术协会会员、曾两次荣获全省武术表演、比赛一等奖的郑文存 ,整理了“永春白鹤拳》手稿,对其来历、特点、技法,拳套等作了较完整的总结。文存拳师年已八十,仍精神矍铄,于闽南各地继续传授白鹤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地,还出版了《干德原白鹤拳谱》、李载鸾着的《白鹤拳秘要》等书籍。不久前,国家体委,省体工队曾派人到永春,寻访白鹤拳名师,发掘整理永春白鹤拳。永春县的这一风格独特的拳术,必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这一拳圃中的鲜花,必将在祖国的大好春光中,开放得更加烂漫。
永春特产
永春岵山的荔枝、达浦的甘蔗、下洋的煤矿、玉斗坑子口的香茶、湖洋的芦柑、县城的纸织画、农家的榜舍龟;下洋的牛姆林、蓬壶的百丈岩、一都的岱山岩、石鼓的魁星岩、五里街的万春寨、岵山的北溪村、锦斗的乌髻岩等都是永春人民的骄傲。
“永春佛手,清香可口!”
“永春佛手香又甜,畅销全国赚大钱!”
永春的佛手三次去全国参加比赛,次次都得了一个冠军,所以又有了一句话 :“永春佛手,全国第一!”
永春县五里街镇的逢源饮料厂、下洋镇的红狮水泥都畅销全国,价格便宜,质量上等。
永春老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闻名全国。
http://ke..com/view/282246.htm
⑶ 如东县特色文化
如东县特色文化有跳马夫、钟馗戏蝠、浒澪花鼓等。
1、跳马夫:身挂用于马具上的马铃,把自己比作是供神使役的马,行进中进两脚不停地跳动,马铃声铿锵作响,以此虔诚的心理求神保佑。
2、钟馗戏蝠:整个舞蹈融灯彩、舞蹈、木偶于一体,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表现手法的运用上都有独到之处,达到很高的水平。
3、浒澪花鼓:相传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一批安徽移民随太平军沿长江东下来到江苏沿海的西下洋地区(今如东浒澪),他们带来了安徽的民间花鼓艺术,当地的民间艺人把安徽花鼓和当地的民间小调结合起来,形成了浒澪花鼓。
⑷ 下洋镇的历史文化
前山村位于徐闻县城东约46公里处,村中原有 “何氏宗祠”,现址为前山村小学(飞雄小学),是着名的革命思想教育基地——“革命摇篮”。
林飞雄1919年出生于乡村教师家庭,8岁随父在下港小学读书。一天,当他父亲和2位群众无辜被上岸抓人的法国士兵捆绑在大树上时,他机智地冒着危险,用小刀割断麻绳,救出他们,受到人们的称赞。1935年考进雷州师范学校就读,“七七”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并合股开办“雷州图书杂志社”,销售抗日进步书刊,传播抗日爱国思想。1938年在遂溪参加“青年抗敌同志会”。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2月受中共遂溪中心县委的派遣,回到徐闻县领导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同年4月,受党的指示,到湛江、海康、遂溪等地,通过党组织介绍带来一批共产党员到徐闻,以教书作掩护,开展革命工作。1942年6月,打入国民党徐闻县政府当事务员,与各阶层人士广泛联系,开展统战工作。并安排了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到徐闻国民党政府部门工作以及发展党组织。1943年初,经党组织的同意,辞去县府事务员职,到前山小学任校长,将学校教师全部换上中共党员和革命青年,使前山村小学成了徐闻地下党活动基地,开展革命工作。1944年5月,国民党反动县长以“莫须有”的罪名,撤销了他的校长职,同时把外地教师解聘,驱逐出县境。在反动派的威胁和特务的监视下,不顾个人的安危,继续坚持革命斗争,积极筹集经费,购买枪弹,组建徐闻人民抗日游击队,开辟抗日根据地。1945年初领导徐闻抗日游击队,配合南下部队在下洋边坡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受挫后,随部队转移到遂溪,后任中共溪南区委书记兼区长,在全区建立了乡村党支部和人民政权以及人民武装。在他带领下,武装部队粉碎了国民党反动军队对解放区多次进攻,巩固了革命根据地。1948年5月11日,率部在湛江东海民安海面对敌作战牺牲。
除了林飞雄外,前山村小学还有两位着名的革命英烈,那就是先后担任前山村小学教导主任的方堃和杨奕生。方堃1920年出生于徐闻三河村,从徐闻简易师范毕业后,在三河小学任校长,林飞雄在前山村小学建立革命据点后,方堃被党组织安排在前山村小学任该校教导主任,秘密从事革命斗争。1944年方堃随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一团(即老一团)西进十万大山。1947年,党组织派他回徐闻进行革命活动,他带领秘密活动,他带领秘密游击小组在徐闻收缴枪支和筹集经费,以供革命之用,并建立秘密交通站。,1948年5月16日,因叛徒出卖而壮烈牺牲,时年28岁。
杨奕生出生于前山一个农民家庭。自小聪明好学,思想进步。1942年,林飞雄以前山中心小学校长作掩护,在前山开展革命活动时,杨奕生便参加了革命。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5月,徐闻县反动县长以“莫须有”的罪名,下令撤销林飞雄前山村小学的校长职务,解聘外地教师,并驱逐出境。杨奕生当时受党组织分配留下前山村小学继续斗争。1947年3月,与共产党员陈德盈等人积极发动群众,扩大革命武装力量,开展“抗三征”运动,给前山反动势力严厉打击。敌人对革命非常仇恨,于6月3日在徐闻东区制造28人被捕的流血事件,他在突围中受伤,不幸被捕。敌人对他诱降,他严词痛斥;对他施以酷刑审讯,他坚贞不屈,于1947年6月4日,被敌人杀害而英勇就义。
⑸ 日本特色文化是什么
日本有着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还有相扑,和服等文化。
日本文化谱系中的中国影子随处可见。日文、医药、茶道、饮食、弓道、服饰、礼仪以及对日本影响深远的“弥生文化”,无一不是受中国的影响。尤其古代中国的《礼记》传入日本,才不断发展成就了所谓的“大和文明”。
日本原来是没有文字的,所以一直使用中国的汉字,日本语言口音中80%左右是汉语的变音,日本的语言语音主要来源于商周时期到清朝的多时间段多层次的中国汉语方言口音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口音等融合而来, 因此日本文化受到了中国的深刻影响。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是多方面的、长期的几千年的历史过程。
⑹ 客家文化的代表作永定土楼在哪个省
客家文化代表性建筑永定土楼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
永定土楼千姿百态,种类繁多,每一座土楼都各自独特的审美和艺术魅力。永定土楼主要集中在湖坑和下洋两镇,比较有代表性的土楼景点有:洪坑土楼群、初溪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南溪土楼群、中川古村落等。奇特的土楼,秀丽的风光,古朴的民俗风情,吸引海内外游客打卡观光。
永定土楼是功能齐全的小社会
无论什么形状的土楼,一楼通常都是厨房,二楼是粮仓,这两层都没有窗户,墙的厚度都超过一米,进出只有一个门,一般都会用铁或铜加固,门上还有灭火的水槽,可以有效地防范野兽及入侵者的攻击。三层以上是卧室,想知道土楼有几层,只需看看有几层窗户,再加上两层就可以了。
土楼里几乎就是一个小社会,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在永定土楼内,还保持着客家人聚族同楼而居的生活模式,反映了客家文化中传统的宗族血缘伦理观念。楼内外以耕读传家、忠孝仁义为主题的楹联、题刻,体现了客家人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同时土楼附设的学堂,是客家人崇文重教最有力的历史见证。
在永定这片土地上,分布着2万多座土楼,其中有三层以上的大型土楼有五千座,圆楼有三百多座,其中清代以前的约占三分之一,具有代表性的土楼有三千多座。永定土楼分五凤楼、方楼和圆楼三大种类,建筑工艺和风格源于古代中原民居建筑。
圆楼是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环环相套。楼中心处为家族祠堂,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这种格局体现了人人平等,也体现了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团结友爱传统。福建土楼源于客家,根在永定,土楼被誉为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
⑺ 谁有永定客家土楼攻略
一、民俗文化记忆——洪坑土楼群
洪坑土楼群位于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形成于宋代末至现代,现存圆楼、方楼、宫殿式土楼、五凤式土楼、府第式土楼等30多种百余座客家土楼,是建筑种类、风格最多的土楼群,被誉为“一座浓缩的福建土楼博物馆”。
振成楼是最富丽堂皇、最具代表性的土楼,被称为“土楼王子”。它建于1912年,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按《易经》八卦原理设计,开创了将西洋建筑文化融入客家土楼建筑的先河。楼内有众多名流名家楹联及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题字。
福裕楼是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由洪坑林氏20世林德山、林仲山、林仁山3兄弟经营条丝烟刀加工作坊而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财主之后,买田置地,大兴土木,由林仲山牵头合建该楼。福裕楼的结构高低有序,主次分明,与楼后的山坡走势浑然一体,更显恢宏威严。整个屋脊成彩色,雕刻着孔雀、凤凰等瑞兽祥鸟和花草图案,仰望屋脊,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
奎聚楼,始建于清朝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洪坑村第十八世祖奎扬公所修建,坐北朝南,占地约6000平方米。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形成前低后高,中厅高两厢低,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格局。该楼是永定县乃至客家地区现存的唯一一座宫殿式方楼,又被称为“西藏布达拉宫式”建筑。
如升楼是永定客家土楼中最小的圆楼之一,其规模形状如同旧时民间计量大米、谷子的竹制器皿,故又被称为“米升楼”。此楼坐东朝西,单环,土木结构,高3层,直径23米。每层16开间,内通廊式平面。底层微厨房、餐厅、不开窗;二层不开窗,设粮仓,三层为卧室。全楼只设一门,楼门、门厅与后厅(祖堂)同在中轴线上。楼内天井中有一口水井。
二、土楼王的荣耀——高北土楼群
高北土楼群坐落在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由建于明代至现代的承启楼、世泽楼、侨福楼、五云楼组成,均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楼与楼之间有青石板小道相通。
承启楼为圆形土楼,江氏民居,被称为“土楼王”,始建于明朝,按《易经》八卦原理设计,直径73米,高四层,里外四圈,400个房间,鼎盛时期住过800多人。
世泽楼是一座方形土楼,占地面积约5100平方米,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到现在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世泽楼高4层,4道楼梯分布在4个角。楼内左右相对称的一层房间是当时的会客室。这座楼的木结构没有用一枚铁钉,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楼内东西两侧各有一口水井,东边的称为阳井,西边的称为阴井。楼内采用三进堂布局,前低后高,一进比一进高,形成楼内错落有致的格局。祖堂设在最后一进,像太师椅那样四平八稳。民国十八年(1929年)这座土楼的中厅和部分木结构毁于战火,后来中厅没再修复。
五云楼,建于明隆庆年间(1567一1572),该楼为方形土楼,坐北朝南,高4层,无石砌墙基。该楼从外大门起,经内大门、南仪门、北仪门到后厅(祖堂),共有5进。外门楼属文曲水星,内大门属贪狼木星,北仪门属巨门土星,祖堂属武曲金星,正好按五行相生规律,即按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规律布局,层层生进。中厅为口字形,中为天井,南、北面各开一个仪门,东、西面各开一个旁门,4个门各通砖墙巷道,把楼内分隔成4个小院落,自成单元,寓意春夏秋冬四季。4条巷道各在中间相对开两个门,分别与各院落的曲径相通,寓意“八节”。8个巷门象征金锁迷宫阵图中的8门。两口水井象征日月阴阳。总起来寓意“动宅五进,日月照临;四时八节,人财兴盛”。像五云楼建筑中蕴含这种中华传统文化的现象,在永定客家土楼中非常普遍。
三、无限风光扑面来——初溪土楼群
初溪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海拨400-500米大山深处的山腰上,形成于明代初(公元13世纪初)至现代,建筑布局至今保留着古代的传统格局,包括5座圆楼在内的近百座土楼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气势磅礴、背靠千亩梯田。一条小溪自东而西从土楼群前横穿而过,溪水潺潺,景色迷人。初溪土楼群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和谐相处的典范,被称为最令人震撼的土楼群。
集庆楼,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已有600年历史。该楼为圆形土楼,以年代久远、结构特殊着称,底层内通廊式,全楼用72道楼梯分割成72个单元,木结构均靠榫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被称为“楼梯最多、最奇特的土楼”。
余庆楼,建于清雍正七年,也就是公元1729年,已有将近300年的历史。坐南朝北,占地约2100平方米。单环,直径41.6米,主楼高3层,每层34开间,设一个大门、4道楼梯,一、二层不开窗,中为天井,内通廊式平面。祖堂设于内院中间,为单层砖木结构方形建筑。悬山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构架。
四、震撼•土楼长城——南溪土楼群
南溪土楼群位于永定县湖坑镇,形成于宋代(公元12世纪)至现代。数百座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土楼,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依山傍水或依山就势分布在南溪河两岸,蜿蜒十几公里,错落有致,气势恢宏,蔚为壮观,令世人叹为观止,被称为最壮观的土楼群。如果说在空中鸟瞰南溪土楼群,可以毫无遮拦地感受永定土楼最具震撼的一面,那么行走在南溪土楼的村落之间,体味到的则是恬静悠哉的客家乡间生活。
环极楼,圆形土楼,2环,高4层。坐落在湖坑镇南中村,建于清康熙32年(1693),被称为“大地音响”和 “抗震巨堡”。站在该楼中间天井中心喊话,即产生扩音器的效果,其缘故至今是个谜。1918年农历正月初三永定发生强烈地震,该楼外墙被震开一条一尺多宽的裂缝,而后又慢慢愈合。该楼被称为最富传奇色彩的土楼。
振福楼,圆形土楼,建于1913年。它依山傍水、典雅精致,是最秀丽的土楼,被称为“土楼公主”。它不仅按传统的《易经》八卦原理布局,石刻楹联众多,而且受近代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是生土建筑艺术达到前所未有高峰的典范。振福楼是最秀丽的土楼,远处青山绰绰,近处溪水潺潺,老树、拱桥、土楼、稻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
衍香楼,坐落在永定县湖坑镇新南村,建于清道光22年(1842),外圆内方,按《易经》八卦原理构建。内厅仿府第式建筑,厅内及楼外围墙、左右小门等雕刻精巧,墙壁上书画精美,龙飞凤舞。整体布局协调、统一、美观而实用。历代以诗书传家,人才辈出,是典型的书香门第,被称为最具书香气的土楼。
五、侨乡印象•万金油帝国——中川古村落
中川古村落位于永定县南部的下洋镇中川村,形成于明代早期(公元15世纪20年代)至现代。百余座造型、规模各异的土楼依山傍水,建筑风格别具一格,充分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是最具侨乡特色的土楼村落。
中川是着名爱国华侨胡文虎的故乡,始建于民国36年(公元1947年)的虎豹别墅(现为胡文虎纪念馆),即坐落在村北。虎豹别墅系土木结构,部分用砖、钢筋,三层,揉合中西方建筑特色,气势雄伟。半弧形砖墙衬托土墙高楼,新颖别致,凌空欲飞。屋檐有古曲艺术雕饰,颇富闽西侨乡特色。
胡文虎胡文豹两兄弟声名显赫,在海外华人商圈也可以说是无人不知。这两兄弟发家致富的因由却是一盒小小中成药,当年父亲病逝家境败落,母亲将父亲留下的一个中药秘方交与兄弟两个,嘱咐说这是救命的稻草,成败就看两兄弟自己的造化了。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两兄弟终于以一种专治蚊虫叮咬,晕船呕吐,头疼胃痛的神奇药膏发了家,这就是体积小名声大的“万金油”。
六、舌尖上的客家味道
聪明睿智的客家人和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和积累,不仅建造了神奇的永定客家土楼,也创造了令人向往的客家饮食文化。到客家故里品尝最正宗的客家菜肴和特色的风味小吃,不仅是口腹的满足和味觉的享受,也是一次客家文化和饮食的切身体验。
下洋牛肉丸——闻名遐迩的下洋牛肉丸以柔韧、松爽、味香的独特风味跻身于客家美食之林,可谓“闽西一绝”!
永定芋子包——俗称“牛泳浴”,是永定人过九月重阳节必吃的食品。重阳节时,正是芋子丰收的季节,量多质优,做成芋子肉丸,松软味美,香甜可口,食之令人回味无穷。
梅菜扣肉——北宋年间,苏东坡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在惠州期间,苏东坡命人仿杭州西湖的“东坡扣肉”,用梅菜制成“梅菜扣肉”。传承至今,梅菜扣肉成为传统客家宴席上一道必不可少的佳肴。
下洋泡鸭爪是永定一道独具特色的休闲小吃,该产品香味独特,口感酸、辣、脆、爽。吃一个,保证你还想再吃一个,是一道令人念念不忘的美食!
⑻ 下洋镇的文教事业
下洋镇现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2所,在校学生 476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群众文化生活有文学创作、雷歌演唱、文艺会演、摄影、跳舞、舞狮、八音吹弹、弈棋、习书、绘画等等。医疗保健设施有卫生院1所,各村委会分别有保健站。
⑼ 碧水清风景方好 红砖粉墙诉古今
初心广场。
下洋东征革命史馆。
绿野之中火炬塔照亮红色精神。
群雕讲述革命往事。
东征支队誓师首发地遗址见证 历史 变迁。
霞光中的东征桥。
红色核心环外,树木林立,风光大好。
五月伊始,日暖风恬。沿着乡间小道,可见一条藏于绿野之间的红色乡村——下洋村。沿路下行,小桥流水,峥嵘木亭,可约三五知己到公园里烧烤取乐,也可亲子共探互动种植区,抑或骑着自行车沿绿道而行欣赏自然风光。
下洋村原名“霞洋村”,位于遂城之北约13公里处,村前三条自然河交汇,随处可见古木参天,耕地面积达120多公顷。在遂溪县“红情绿意,蓝韵古色”八大美景评选活动,下洋东征文化村景区成功入围。踏着红砖,一路观赏缤纷壁画,山清水秀,幕幕红色往事扑面而来,书写着 历史 的厚重与磅礴。
下洋村 历史 悠久,全村清一色为李姓。下洋李氏的 历史 可追溯至公元1784年,自干隆年间国子监太学生朝东公迁居此地,繁衍生息。
清末民初,盗贼四起。下洋村组建了一支青壮年打贼队,保卫本村与周边各村的平安。抗日战争时期,下洋村的抗日联防队,便是在此打贼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共产党员李继松与乡长李继琬等人共同创办了“北安乡第二小学”,后改为“霞洋中心小学”,并把学校办成革命人才的摇篮,培养出多名共产党员,以教师和学生的身份为掩护,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出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占领遂溪,进入下洋村扫荡,所到之处,烧毁房屋,屠杀村民。下洋村内组织起抗日游击小队,与周边地区形成以下洋村为中心的游击区。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反动派对南路进行“重点围剿”,下洋村群众配合反击“围剿”。此外,下洋村还建立了以本地为中心的大片革命根据地,村民积极为部队捐粮捐款,做好补给,把村中的10支长枪及600多发子弹捐给部队。
1948年4月4日至5日,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东征支队各部共约800人在下洋村集结。5日晚上,支队全体指战员集中在下洋村朝东公祠前誓师出发。如今村中还保留着东征支队誓师地遗址。
如今再入下洋村,只见东征文化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座崭新的红色风格建筑,该村花木错落、村道整洁、环境优美,一派美丽、清新的新农村自然风光,游客慕名而来,古村焕发着新生机。
近年来,依托“基层党建+红色文化+乡村 旅游 ”的下洋模式,下洋村将乡村振兴战略与地方红色资源相结合,提出“党建引领、振兴乡村、红色乡村旅行”三位一体发展思路。
在遂溪县委、县政府和遂城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下洋村利用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东征支队誓师首发地的 历史 ,采取“市场运作+政府投资”模式,以红色之路为宣讲教育起点,串联红旗广场、初心广场、东征支队指挥部遗址、朝东公祠、东征支队誓师地遗址等红色教育点,还在霞洋中心小学原址建立了东征革命史馆。
下洋东征文化村如今被评为湛江市中共党员党史教育基地、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中共遂城镇委党校现场教学点、遂溪县老干部教学教育基地等。还与企业合作建设了国防教育基地,既可坐坦克,也可玩真人CS,寓教于乐。
红色发展核心环外,河水穿流而过,步上拱桥,右手一池荷花,左手潺潺流水,再往前便是田园风光体验区,现已引入香蜜百香果、麻美果、嘉宝果、释迦、樱桃等果树。待果树结果,亲子可共观此地,也可自行种菜、施肥、摘果,体验动手的乐趣。另一侧树苗整齐排布在特色生态种植园中,建有黄晶果项目基地,等果实成熟,其售价可达近百元一斤,映“红”村民致富路。
文字:林日清 摄影:郭龙碧
⑽ 寻访下洋四座围龙屋
□胡赛标
你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眺望你古老陌生的身影,让人陷入了渺远而幽深的迷茫.....
但是,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乡村古建筑的凋落,围龙屋的命运岌岌可危,如再不保护,终将消失于我们的视线……这种具有历史与文化价值的特殊建筑形态,促使我提笔记录下它的初始影像。
一、狭义围龙屋的特征
围龙屋一般背靠山坡而建,其结构以中间的正堂为基准。正堂一般是二进、三进,呈方形结构,分为上堂、中堂和下堂(三进)。正堂左右有同样是方正结构的横屋。自正堂向外以同心半圆形的房屋结构一层层扩张,每一层称为一围龙。围龙的层数和横屋的排数一般是相等的。普通的围龙屋有“两堂两横一围龙”“三堂二横一围龙”“四横双围龙”等等,最多可以达到“十横五围龙”。围龙屋前一般会有一个半圆形的水塘,使得总体看来如同一个太极图案:陆上屋为阳,屋前水为阴。这也是客家文化中的风水理论的体现。
据笔者考证,在风水学上,它取“形似游龙,围住山形龙脉龙气”之义,故名“围龙屋”。
二、寻访下洋的四座围龙屋
1、 大瑞村的围龙屋“田心堂”: 2016年8月15日上午,笔者与胡初炳先生骑着摩托,一同前往大瑞村,考察围龙屋“田心堂”。与我几年前来此相较,发现变化不大,基本保留完整,原来还有不少居民住此。只见此楼屹立于青山翠竹之麓、田园菜地之畔。
全楼前低后高,正堂大门石门黑瓦,有门当无户对,门楣上贴有红纸黑字“田心堂”,两侧对联为:“田间让畔,心地光明”。 “田间让畔”,典出《史记》卷四《周本纪》:西伯(后指周文王)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裁决)。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祇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诸侯闻之,曰“西伯盖受命之君”。
故事概括起来就是:虞国人和芮国人发生田地争执,一块到周国来,请德高望重的西伯裁决争端。他们进入周国后,发现周国人受西伯影响,种田的人都互让田界,民风都谦让长辈。他们还没见到西伯,都觉得惭愧了,于是各自返回,都谦让田地离去。诸侯听说了这件事,都说:“西伯恐怕就是那承受天命的君王啊!”
“心地光明”出自《菜根谭》,它是元末明初道人洪应明编着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原文为:“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所以,这副对联是劝导乡民处世要互相谦让、为人要光明磊落的。
大门两边是石脚土墙的围墙。大门前面是一片谷坪,大门右侧设有一个土木结构的小门。进入大门,左右两边是一层的厢房,木墙黑瓦,中间天井用鹅卵石铺出铜钱图案。拾级而上,是中厅,两侧有厢房,厢房前走廊左右设廊门。门厅、围墙、厢房、天井与中厅构成口字型,是围龙屋的“正堂”。 正堂左右外,隔一条通道,对称分布土木结构的横屋,各有三间。
正堂后面是铺设鹅卵石的“斜山坡”,风水学上叫“化胎”。我认为这是围龙屋区别于一般客家土楼、江西围楼的最重要特征。它寓有龙气不会闭塞而化为胎息之意,是全屋的风水宝地,也象征妇女怀胎,寓意子孙繁衍、人丁兴旺的深刻文化内涵。
化胎后是一条半椭圆形围龙,它以最高处的“龙厅”为中点,左右依次降级建筑而成,错落有致排列。这条围龙是二层建筑,共有19间,底层是厨房、饭厅,楼上是通廊式寝室。楼上楼下由一个楼梯连接。后来,因为底层房间较小,住户又在围龙中间部分、勾栏外面盖瓦搭建15间当作厨房使用。1953年,楼主又在“围龙”后加建一排二层土楼,但没有“化胎”。严格说,田心堂属于“二堂四横一围龙”的围龙屋。
楼主黄祯祥老师介绍说:田心堂楼内无水井,用水要到一、二十米远的路口水井去挑。 询问何人所建?楼主黄加华老人说是十二世深廷公所建;而黄加其老人却说是十二世轩因公所建。林爱娣老人补充道:此楼是“蜂巢形”,寓意多子多孙。
回到下洋,我查阅《永定黄氏族谱》,或许是族谱修编较为简单,我与黄仁洲先生查阅许久,均未查到深廷公、轩因公信息,惆怅失落。所以,田心堂从建成到今天,约经历了多少年风雨,无法据代推断。
问此楼为何取名“田心堂”?答道:建于田丘中心吧。笔者思之,似乎不妥。一者此楼矗立山麓,化胎就是山坡,并非稻田中心地带;二者它的对联“田间让畔”有历史典故,已透露了隐匿的历史信息;三者命楼名者在古代是有文化修养的读书人,不太可能如此俚俗。因此,窃以为此楼命名“田心堂”,应是取意于典故名言,楼名含义是:处世要谦让不争,为人要光明磊落。
2、 溪头村的围龙屋“允中堂”: 8月16日上午,笔者第三次前往三联村溪头自然村,考察围龙屋“允中堂”。
走过溪头大桥,往西拾级而上,只见允中堂坐落于幽静的溪头村中部山麓,坐西朝东,楼下不远一条小溪潺潺淌过……溪头村形如一只帆船,是黄氏二世祖肇基公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从太平寨迁此开基的,至今近500年历史,繁衍23代裔孙600多人。
“允中堂”是“三堂二横一围龙”的围龙屋。第一道外门偏向东北,是土墙木框黑瓦的结构,墙皮斑驳脱落,门坪荒草萋萋,门楣上题“永安居”,对联曰:“永久常如天不变,安贞吉应地无疆”。语本《易•坤》:“安贞,吉……《彖》曰:安贞之吉,应地无疆。”联语化用《易经》语义,意思是:永远长久的法则如上天不变,安静纯正的美德合大地无穷。
进入外门天井,虽蓬草丛丛,但非常开阔,矮墙外是一列土楼。 第二道中厅门黑瓦砖墙、石门石墩,两边是低矮的鹅卵石围墙。中门门楣雕刻“荣封第”三字,对联曰:“荣华富贵集千祥,封侯晋爵纳万福”。可见,此楼出过官宦。据黄氏族谱载:清代咸丰年间,涌现过直隶州司马黄孚先、按察司照磨黄志扬等。
进入中门是天井,左右厢房各有二间,一高一低错落有致。拾级而上是后厅堂,两侧各配有三个房间,亦有走廊通左右廊门,它们构成正堂。 后厅堂上悬挂一匾“允中堂”,据楼主人黄定派先生介绍说,这匾额是15世黄永贤题写的。因此匾已被盗贼偷走,具体信息无处解读。楼主还说,此楼是13世黄保华、黄保龙兄弟所建。
查族谱果有此二个先祖,但信息太简省,没有官职、生卒年等,难以知道建筑此楼具体年代。黄定派是18代,今年68岁,由此上溯至13世,建楼时间约在清代道光年间,允中堂的历史近二百年。
为何取名“允中堂”?“允中”是“用中守正”之义。命名体现出建楼主人黄保华兄弟精深的文化修养与襟怀境界:处静顺法、用中守正,恰是道儒哲学之道。
厅堂后是二级台阶的“化胎”,青黛色鹅卵石铺开。然后是一圈半椭圆形“围龙”,共有23间房间。每个间房呈扇形,前宽2.35米,后宽3.35米,深3.9米,高2.7米。“围龙”前砌有一条较平坦的石路,供住家行走。遗憾的是:以前有16家住户,居住60多人。现在,绝大部分住家已搬走,漏雨失修,允中堂部分房间已坍塌,一条围龙亦坍圮一半,令人嘘唏。
“允中堂”与“田心堂”不同的是:在它的正堂左侧化胎下,砌有一口圆形矮井,井水是石缝处涌出的山泉水。泉水清洌,据说别楼人都争相来挑饮用。
3、 霞村的围龙屋“五峰第”: 8月14日下午,冒着蒙蒙细雨,我们在胡芳仁老师引领下,在果树丛藤中,找到霞村的围龙屋“五峰第”。
它坐落于高兰竹下的一个小土坡上,坐西向东。 回想2011年3月29日,我带着迁居四川285年的胡证川宗亲寻根,来到祖居“五峰第”的情景。那时,此楼虽然已经残破不堪,有的部分已被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新房,但总体面貌犹存。它是“三堂二横二围龙”的建筑。曾经游历过全世界40多个国家的证川宗亲,虽然看到祖居残垣断壁感慨万千,但总还有旧址供他纾解乡愁,亦觉慰藉。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了。
据楼主胡炎兴医生介绍,此楼由霞村6世祖金公所建。《永定胡氏族谱》1185页载:“金公,志远长子,葬草鞋迹石碑马髯形,在霞村高兰竹下建立祠宇;原配谢氏,葬樟湖科牛眠形;继配李氏;再配曾氏,葬石壁碑侧天穹灌水形;生一子:世明。”从金公后裔13世胡廷亮生于康熙丙辰年(1676年)往上推断,“五峰第”约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约1536年),距今约有480年的历史。
传说,金公面朝东方,见五座山峰并峙,形似笔架,寓意吉祥,故取楼名为“五峰第”。一直到改革开放前,五峰第仍有许多人居住。经芳仁老师计算,全楼内围有10个房间;外围有21个房间,每个房间约三米宽,大门1个,小门5个。二环“化胎”皆由溪石铺陈。
楼主胡炎兴说,以前楼前有一个水塘,楼内无水井,居民用水是喝溪水的。但现在水塘消失无存。因此楼形状独特,又被人戏称为“畚箕楼”。
离开五峰第,回望楼左侧毁圮的怀棠公祠,池塘潋滟,茕茕孑立的唯一石笔顶上石虎孤独地注视着,而石柱上雕刻的石猴在时空中静默无言,漫漶的石刻字迹隐约可见“雍正……恩进士胡朗端立”。
4、 吉里村的围龙屋“进化居”: 8月18日下午,为了了解更多围龙屋进化居的细节,我在楼主胡长远先生陪同下,又一次前往吉里村考察。
记不清第几次来了,但这座保存最完整、设计最完美的“进化居”,还是让我惊叹祖先的聪明才智与浪漫想象:这是一座“三堂二厢一横屋二围龙”的建筑精品。精巧严谨的布局,参差错落的结构,柔美黛青的曲线,含蓄蕴藉的文化,在我的心湖漾起阵阵涟漪……如果不能将它保存下来,让它在风雨沧桑中倾圮,我们将愧对先人,也愧疚后代。
进化居坐东向朝西北,登上五级台阶,抬头是进化居大门,石槛木门,飞檐翘角,户对凸出,上刻祥云图案。门楣上书红底黑字“进化居”,联曰:“进修唯德业,化育赞干坤”。语出《中庸》,意思是:想着修美德进功业,帮助天地化育万物。
走进大门,只见一条长长的青石甬道延伸而去。甬道右边是一列四间横屋成为围墙,围墙外附有三个小房间;甬道左边设中门、矮墙。穿过中门,青石天井铺出巨大的梅花图形,左右各有二间厢房。前面是正厅,供楼人议事、办事之所。正厅神龛里供奉着观音塑像,二侧各有三个房间。它们构成正堂。
正厅后面是宽阔的“化胎”,黛青溪石蜿蜒铺去,似乎浮着幽蓝的光。化胎后面是26间的“内围龙”,如彩虹般围拢着正堂;然后又环着一圈化胎,大大小小的溪石,清泠泠的,石缝间长出细细碎碎的草,花胎中点铺着一枚铜钱图案;最后又拱着一层“外围龙”,31间房层层错落下去,如游龙簇拥在正堂的最外围……空中的围屋,地下的化胎,珠联璧合,相互映衬,如湖中的涟漪扩展,像优美的旋律唱响,似建筑的花朵绽放。
全楼设有一个大门,三个“围龙”小门,门闩巧设暗落,大小门关闭,则安全舒适。这就是“围龙屋”结构精巧、造型美观的艺术魅力。方正的“正堂”与圆柔的“围龙”结合,体现客家人外圆内方的性格。 据胡长远先生介绍,“进化居”它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楼内无井,以前在内围后建有木猪栏,已经拆除。在楼前大坪右边的菜园下建有一排厕所。
“进化居”的房间面积较大,经楼主胡锐发先生实测,内围厨房前宽2.1米,后宽3.1米,深3.1米,高3.5米,厨房内设有棂条木窗、灶台、壁橱,可放小饭桌,还设有半棚子。外围的半棚子,还能歇息、睡觉。楼中曾居住15户80多人,至今已传11代,大部分迁居新加坡。进化居人才辈出,清代出过不少贡生、秀才,当代有博士胡长江、企业家胡精发、新加坡永定会馆会长胡晋发、副会长胡义发等。
三、对下洋围龙屋的几点思考
1、下洋围龙屋的起源:下洋围龙屋的兴建,是否起源于广东梅州?是先有下洋围龙屋,还是先有梅州围龙屋?我电话采访梅县博物馆朱迪光馆长,他认为:这目前尚难定论。客家民系先迁闽西,再迁粤东,当然也有回流的……从我搜集的资料来看,梅州围龙屋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历史长:宋明清三代都有建造,最早的蔡蒙吉故居有800多年,最近的张弼士故居只有108年。下洋年代最早的“五峰第”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约480年;最近的“允中堂”建于清代光绪年间,近200年。
另外,从围龙屋的楼名来看:下洋围龙屋四座中有二座楼名带有“居”字,这明显受到广东大埔客家楼名命名喜用“居”字的影响。据我对中川村、思贤村、东联村的调查,靠近广东的村落,楼名喜用“居”字。一般来说,楼的命名有个历史痕迹:由最早的口字形“楼”,发展到三堂屋结构的“堂”,再到有官职的“第”,最后到“居”。(当然现在没这么讲究了,“楼、苑、居、屋、大厦、公寓”混用乱用)所以,我认为下洋的围龙屋受梅州的影响而兴建,可能性较大。
3、下洋围龙屋的现状:目前,下洋四座围龙屋的现状堪忧。霞村的五峰第、溪头的允中堂已部分坍塌,杂草丛生,断壁残垣;大瑞村的田心堂、吉里村的进化居保存较好,尤其是“进化居”结构精巧、设计独特、错落有致、雄浑壮观、自然柔曲、内涵丰富,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但是一些房间也出现屋瓦破漏、透光淋雨、泥墙剥落、椽条损毁等情况,如不防微杜渐,将会墙崩屋塌,毁于一旦……
(附记:本文史稿在采写过程中,得到胡初炳、胡芳仁、胡炎兴、黄定派、黄仁洲、胡长远、吴均贤、李松龄、朱迪光等亲友的帮助,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