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丧文化 丧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 学者杜骏飞认为, 丧文化是青年人的一种习得性无助与自我反讽;另有研究者提出, 对丧文化的非主流标签化, 激发了青年群体集体意识从无到有的再次转变。此外, 还有从语言模因论和市场营销等角度对丧文化进行的分析。然而, 作为一种网络文化传播现象,“丧”文化有独特的呈现方式和载体, 从文化生产的媒介技术角度分析丧文化生成与传播应成为重点。鉴于此, 理解新媒体环境下的新文化现象还需要技术、人文、社会等多维视角的关照。(董子铭.情绪释放与技术催生:新媒介环境下的“丧”文化解读[J].新闻界,2017(11):45-51.)
目前有关我国网络青年“丧文化”产生原因的分析, 学者们主要侧重于社会心理学、新闻传播学、语言学、青年亚文化等角度, 具体情况如下:
基于语言学对“丧文化”的流行原因进行解读的学者主要包括周培树 (2017) 、戚毅 (2018) 等。其中, 周培树 (2017) 认为可以使用语言模因论对“葛优躺”等“丧文化”的流行加以解释, 她强调当网络流行语一旦被模仿、复制并得以广泛传播之时就可以被称为模因, 她通过对有关“丧文化”的新闻报道进行梳理后认为, 由于“葛优躺”具有便于记忆、朗朗上口等特点, 容易被模仿和复制, 而且语言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语境进行动态搭配, 进而促使“葛优躺”等“丧文化”名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这样一些新词语也符合网络青年求新求异的心理诉求, 因此, 得到了大量网络青年的追捧。戚毅 (2018) 认为, 作为流行语的“丧文化”中的“丧”一词, 在语法和用法上都有所创新, 并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 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语义色彩, 具体而言, 流行语中的“丧”, 与现代汉语中“失去、丢掉”的意义逐渐分离, 仅沿袭了“情绪低落、失意”的语义。
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对“丧文化”产生和流行的原因进行解读的作者主要有萧子扬 (2017) 、杜骏飞 (2017) 、董扣艳 (2017) 、冯铭钰 (2018) 等人。萧子扬 (2017) 认为, “丧文化”是一种新兴的青年亚文化, 它的产生和流行是由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普遍存在的焦虑状态所致, 因此, “丧文化”反映了新时期青年的社会心态和社会心理。结合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提出了“丧文化”产生和流行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互联网技术对现实的“拟构”;二是青年的“自我污名”;三是集体无意识的作用;四是互联网时代的情绪感染效应。杜骏飞 (2017) 主要借用习得性无助和回音室效应等社会心理学概念对“丧文化”现象加以了解读, 他认为“丧文化”是在习得性无助心理的作用下形成的, 而且由于回音室效应的存在, 导致“丧文化”现象在青年群体的互动过程当中不断重复出现, 使得人们存在某种幻觉 (错觉) ——“丧文化”就是主流文化。董扣艳 (2017) 认为, “丧文化”的产生和流行反映了我国90后青年群体在高速转型时期的生存和发展现状, 也呈现出了该群体复杂多样的社会心态。因此, 她运用社会焦虑、相对剥夺感、发展效能感等视角对“丧文化”背景下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进行了探讨, 并认为是由风险社会的高度不确定性、市场经济的过度消费等原因导致的。
基于新闻传播学视角对“丧文化”的产生和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学者主要包括于风 (2016) 、魏韬 (2017) 、董子铭 (2017) 、马睿 (2018) 、施思嘉 (2018) 等人。于风 (2016) 利用网络指数等大数据分析平台对“丧文化”的形成过程和阶段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进一步提出, 新媒体是导致“丧文化”得以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 由于新媒体具有高效、便捷等特点, 促使带有颓废色彩的文字、图片等内容可以快速传播, 并获得网络青年群体的认可, 从而导致部分青年价值观发生了重要嬗变。[17]魏韬 (2017) 认为, 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导致青年亚文化研究更加复杂。一方面, 他强调互联网技术对于“丧文化”的发展、演变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 他认为由于网络空间中青年的行为具有表演成分, 因此仅仅通过网络青年“丧文化”的线上流行是很难说清楚该群体的线下状态的, 即需要从线上、线下两个视角对“丧文化”进行一个比较研究。[18]董子铭 (2017) 比较了社会心理学视角和传播学视角在分析“丧文化”时的差异, 他认为, 对于“丧文化”的产生主要可以运用社会心理学视角, 而对于“丧文化”的流行和广泛传播重点需要运用传播学视角加以剖析。而且, 从现代传播技术视角来看, “丧文化”得以长期流行和快速传播的原因有四点:第一, 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特征;第二, 表情包的批量化和文化狂欢的来临;第三, 技术与资本的联姻导致“丧文化”营销加剧;第四, 社交媒体的“部落化”倾向, 导致“丧文化”形成特定文化圈。[9]此外, 马睿 (2018) 、施思嘉 (2018) 等人均认为, 新媒体平台的高速发展是我国网络青年“丧文化”传播和流行的重要社会背景, 可以认为, “丧文化”是新媒体背景下外来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的交融与本土化发展的产物。
基于青年亚文化视角对“丧文化”的产生和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学者主要包括施蕾 (2017) 、蒋建国 (2018) 、刘雅静 (2018) 、李佳昕 (2018) 、朱思良 (2018) 等人。其中, 施蕾 (2017) 认为, 作为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一种代表, “丧文化”是社会心理、现实背景、媒介传播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6]蒋建国、李颖欣 (2018) 认为网络亚文化侧重于强调“我们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这一观点, 认为网络青年亚文化流行的原因在于获取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表达个人价值观, 而且这样一种诉求并非是个人主义的结果, 而是集体性的共同追求。因此, 当前我国网络青年“丧文化”流行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指向。比如, 阶层固化、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孤独感和无助感的加剧等。[22]刘雅静 (2018) 提到, 和以往的青年亚文化进行比较, 尽管当前的网络青年“丧文化”呈现出新的特质, 如表达方式和传播途径等不同, 但是究其本质仍然没有脱离青年亚文化的核心范畴, 并没有因此对青年亚文化赋予新的文化意涵。因此, 她强调分析“丧文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去理解和研究青年亚文化的过程。同时, 她进一步认为, 相对于传统青年亚文化在表达方式方面的“遮遮掩掩”, 新时期的“丧文化”的呈现更多是一种主动的过程。[23]李佳昕 (2018) 通过对伯明翰学派理论的阐述认为, 可以尝试以“结构模式”和“世代模式”为主要研究视角, 借鉴和使用“拼贴”、“同构”、“表意实践”等概念, 以此来分析和介绍以“丧文化”为代表的青年亚文化的风格、特点。同时, 她强调, 阶层固化和上升渠道的紧缩、对主流文化的温和抵抗等是促使我国网络青年“丧文化”得以流行的主要原因。[24]
当然, 除了社会心理学、新闻传播学、语言学、青年亚文化等视角外, 还有部分学者尝试从身体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等视角对“丧文化”进行讨论。其中, 马文漪 (2018) 认为“丧文化”的流行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挑战, 存在诸多负面影响。覃春 (2017) 分析了艺术类大学生英语课堂中存在的“丧文化”现象, 并在剖析原因的基础之上, 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刘政、唐珍 (2018) 结合身体认同视角认为, “自我降格”概念可以用来解释当前我国网络青年“丧文化”的形成, 二者认为人们之所以热衷于“丧文化”目的在于人为地降低所要表述的事物的精神层次, “变崇高为低俗, 变庄严为幽默, 从而达到释放自我内心被压抑的情绪”。因此, 二者进一步强调“丧文化”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为青年群体提供了减压渠道。(萧子扬,叶锦涛,马恩泽.我国网络青年“丧文化”的研究进展:一个文献综述[J].北京青年研究,2019,28(01):53-60.)
② 如何看待丧文化
消极丧是一种沉浸在消极、绝望、焦虑、阴郁等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的状态。丧的另一个积极意义是,它能够帮助年轻人对抗焦虑、完成自我的接纳。
年轻人通过表达丧,来宣泄情绪、释放压力。借由丧的状态,让自己暂停高压节奏,从而能够休养生息、自我复原。
情绪心理学告诉我们,适当的负面情绪也有其作用,比如低落能让人节约能量、自我关照;悲伤能让人深沉思考、收获智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积极丧其实是年轻人自我调节的方式。
丧的另一个积极意义是,它能够帮助年轻人对抗焦虑、完成自我的接纳。为了消解成功学价值观对自尊的威胁,年轻人用丧文化来自我调侃、抵御焦虑。
年轻人会成为“丧一代”的原因:
首先是现实原因。很多年轻人表示,丧是因为如今生活压力大。诸多现实问题,让一些年轻人感到就算再努力,好像也很难改变什么,于是心态从“鸡血奋斗”变成了“就地躺平”,由此获得内心的平和。
其次是心理原因。年轻人普遍具有的心理特点是:充满希望与幻想,内心有许多抱负,相信年轻一切皆有可能,而残酷的现实却让这种全能自恋感一点点幻灭。经过现实捶打,年轻人开始意识到: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能改变的,有些梦想注定是不能实现的。这种幻灭感,让年轻人感到很沮丧。
③ 如何看待丧文化现象
来源丨喜马拉雅APP陈昌凯的精品课《陈昌凯的心理学课》
编辑丨金条
最近,丧文化很流行。被定义为“丧”的一种人生态度,简单来说,就是这样一种心态和生活方式:不想工作,漫无目的,情绪低迷,欲望低下,只想变得麻木不仁、如同行尸走肉一样地活下去。
尽管这些语言听上去很消极,但“丧”作为一种人生观,确实在一些青年人当中颇为流行。在当下的社会里,青年人努力追求成功,却总是难以实现,长期的挫败感让他们开始变得消极被动,甚至从根本上丧失了追求的欲望。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这种绝望的感觉,就是“习得性无助”。本来可以采取行动避免不好的结果,却选择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放弃任何反抗的行为,称之为“习得性无助”。
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个所谓的“习得性”,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面不断的努力、失败、再努力、再失败,这样的反复失败中慢慢学习到一个事实。原来你的努力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根本不会改变什么。这就叫“习得性”的无助!
回过头来看“丧”这个人生态度,假如你无论如何努力,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可一个颜值比你高的人,或是一个比你有钱的人,很轻松就做成了。
这时你发现,原来能不能成功,与你的努力基本没什么关系。只是和你的颜值,或者是可以投入资本的多少有关,那你怎么可能还愿望去发奋努力呢?反正颜值和爹,两样都拚不过别人,还那么认真干嘛?这也是习得性的无助。
习得性无助的三个基本表现
现在我们来简单地概括一下,习得性无助的三个基本的表现。
相信个人的行为和最终的结果之间,是没有关联的;
第二,倾向于相信“自己所希望的结果不会发生”,而“不希望的结果必然会发生”;
第三,面对外界的困难或挑战时,态度消极,不愿意做出可能改变现状的行为。
习得性无助的归因风格
习得性的无助的归因风格通常有三个重要特征:内在性、普遍性、和永久性。
第一,内在性(personal),就是把问题归咎于自己。比如因为自己长得不够好看,所以才成功不了。或者因为自己比上司年轻、漂亮,才得不到上司赏识之类。
第二,普遍性(pervasive),就是指并不认为只是某一个具体事件的问题,而是把问题扩大到生活中的每个方面。比如只是英语六级考试付出了努力,却没有得到回报,但却将这个问题推论到所有考试上。
第三,所谓“永久性”(permanent),就是指习得性无助的人,倾向于认为问题是不可能发生改变的。比如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英语的料,或者长相一般,所以永远不会被人注意,也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因此,习得性无助本质上就是一种永久性、普遍性和内在化的悲观归因方式。当遭遇到消极或失败经验时,我们会倾向于认为自己没有改变的能力,形成的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悲观的认知模式。
如何摆脱习得性无助?
既然习得性无助是我们生活的“丧”气之源,那么我们如何摆脱悲观、绝望的情绪,逃出习得性无助的怪圈呢?
第一,一定要有信心,要坚定信念。既然悲观绝望的无助是习得而来的,那么积极乐观,自然也是可以习得的。
第二,要检查自己的归因模式,学会用不同的归因解释对抗原有的想法。同时,也可以寻找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这其实就是把习得性无助惯用的内在、普遍和永久性的归因,转变为外在、具体和可变的归因。
第三,让你无助的往往是无助本身,是那一种抽象的悲观感觉。当你陷入“我完蛋了”、“我真没用,什么也改变不了”的绝望情绪中时,不妨将问题具体化,想想“我究竟遇到的是什么困难”,然后再冷静地想一想,“怎么样能解决?”
第四,从小事做起,哪怕只是一点点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关注和强化。一切大变都是从小变开始的。当你把问题缩小到一个可以完成的任务时,小小的成功不仅会给你带来惊喜,还能由此激发你继续努力的动力。
当然,如今青年们的“丧”文化,并不是真的只有消极颓废,其中也包含了很积极的抗争元素。但如果你不希望自己丧气太重,怨气太浓的话,不妨开始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开始,让自己真实地行动起来哦!
关于主播:
社会心理学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心理学男神陈昌凯老师,将多年来心理学界的研究成果,用最生动的语言讲给你听,为你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窗。从我们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用心理学实验解释很多我们司空见惯,而又迷惑不解的现象,听起来妙趣横生!
关于喜马拉雅:
中国第一音频平台。随时随地,听我想听!4.8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听段子听小说听新闻听音乐,就用喜马拉雅!
④ 丧文化大行其道,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高,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
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在很多的教育家眼里是跟吃饭和睡觉一样普通的事情。前苏联有非常多的教育家,将我们平时的生活跟学习结合,比如说马卡连柯经常强调学习应该跟劳动挂钩。学习从浅层次说是可以让自己以后的物质生活有所保障,让自己有一份可以做一辈子的工作,往深层次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可以依靠学习去实现自身去探索自我价值等等。要让孩子们明白接受教育,实现自我是他们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多陪孩子看一下纪录片,多参与到孩子的生活,在孩子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地疏导在孩子的情绪,遇到障碍的时候,及时地鼓励孩子,家长实际上在孩子慢慢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家长,也应该是老师的身份,也同时是他的朋友。
⑤ 如何看待丧文化观点
丧文化是中国礼教文化的一种分支。丧文化的历史几乎伴随人类历史一起成长。可以说,自从有人类社会,就同时有了丧文化。
传统意义上的丧文化是指丧礼文化,它不是我们日常所见的"人死后,通告亲朋好友的悼别仪式和简单的安葬,更不是现代青年认识的仓桑感的低沉文化"。
说到"丧礼""安葬",可能很多人会认为,不就埋个人吗?我见的多了,有什么文化内含?值得来探讨吗?其实不然!
说丧文化,先不得不说到孝道,在国家来说,福利院,敬老院,它的作用是安定社会和谐,使无人善养的老人,儿童,能安度晚年或顺利成长。在家里,孝敬老人,绝不是单指报答父母恩情,它还是做给自己的后孙看的,在自己成为老人后也能得到后孙的敬养,也是做给外人看的,它能带动社会人群"敬老爱幼"。
孔子,被我们称为"孔圣人",他的很多思想学说都被称为"经典名言,据说,孔子死前,叫他的弟子说,自己死后,把双手放在棺椁的外面,不准放随葬品,他要让后人看到,自己光滑滑的来到这个世界,光滑滑的离开这个世界。财宝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古代丧文化多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例如,吴将吕蒙杀害关羽后,割其人头,经特殊处理后送给了曹操,曹操感其忠义,给关羽配以木身后厚葬。东吴的目的是嫁祸曹操,意思是关羽之死是受曹操的命令,而曹操呢,又利用厚葬敌将来收买人心,同时也是告诉刘备,关羽的死不是我曹操所为,我对关羽是很好的。
在岳飞故事中,我们知道,岳飞被秦桧所害于“风波庭"。一代英雄含恨而死,宋朝灭后,明朝的皇帝为岳飞修墓立碑,并立奸臣跪像于墓前,让后人唾骂,教育后人要忠义,爱国。
丧文化包括丧葬仪式,培葬礼品,选地,造墓,守孝,立碑,立传。本文对仪式,葬品,选地,等作省略,只争对立碑立传等具有文化教育意义部分作简单介绍。
民谣说,"万里长城今尚在,世间不见秦始皇",在没有发现"兵马俑的岁月里,中国人只要见到了万里长城,就知道它是秦始皇所建。当秦俑出现在世人面前时,振惊世人眼球,思想道德,侈华残酷的封建统治,使我们了解历史真象的见证的正是始皇丧文化的造墓。民间唱了无数代的《孟姜女》相比秦陵来说不值一提,这就是造墓文化的魁力,造墓文化,即建筑文化。
如果说古代的男性帝王之墓还不足以说明具有建筑文化基础,那么,对于名家女性的丧礼"贞洁牌坊"建筑构造,也足以证明丧文明的高文化内函。凡女性,在世孝训父母,相夫教子,忠夫不再嫁,其子成名后,感其母教子有方,促以成为世人的女性代表,官府鼓励为其立牌建坊。贞洁牌是家族贞女标志,是地方贞女性标志,也是本王朝贞女性标志。
立碑,撰刻碑文是对死者功德的总结,从碑款处,会看到其后人的兴衰发达,从中更能发现其家族传承,家族史指家谱,功德碑是做给别的家族看的,是炫耀的标志。
丧文化中的立传,主要指帝王之家的个人功德历史,社会贤达名人的个人成就贡献,它是丧文化的重要部分,我们现在的民间故事多出之之丧文化的立传。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为纪念为革命牺牲的先烈,人民英雄纪念碑,提前建成,英雄们走了,英雄的功德永垂下不朽。丧葬文化是社会历史的一部分,"万里长城今尚在,世间不见秦始皇"。
赞同56
1条评论
⑥ 如何看待青少年中流行的“丧”文化
其实所谓的“丧”不过是个新名词,其表达的“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在古今中外的年轻人中都曾普遍流行,绝不新鲜。
比如,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从年龄上看,也就是现在“丧”文化主体-90后的年纪。无论是阮籍的“青白眼”,还是他们聚集林下,喝酒、纵歌,在今人看来都足够颓废和消极。
再比如,歌德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少年维特。
维特出身于富裕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能诗善画,多情善感。他爱上了一个叫绿蒂的姑娘,姑娘却另有所爱。爱而不得让维特痛不欲生,加之感觉自身与社会格格不入,前途无望,最后开枪自杀。
《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于1774年,据说一经面世,即成为畅销书,是歌德作品中被同时代人阅读得最多的一本。可见歌德切切实实刺中了当时社会的“痛点”。
而从书中情节,我们可以分析出维特的烦恼有三:爱情求而不得、社会适应不良和前途黯淡无光。
那么今天的年轻人呢?我们看看他们的“丧”言语吧:
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年轻人们的“痛点”没有发生变化,仍是爱情、环境与前途。变化的只是表达方式。
没有孩子是不背负着期望长大的,所以,每一代年轻人都有着来自社会和父辈的压力。今天的年轻人,得益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在其成长过程中,物质并不缺乏,“没有吃什么苦”。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趋于稳定,“逆袭”、“出人头地”等超越阶层的行为依然不容易实现。尤其对于刚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
此时,自嘲、自我矮化以降低社会、家庭和自我的期望值,以弥补心理落差和遗憾就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不得已选择。
相比于少年维特的“自杀”,相比于魏晋时竹林七贤的放浪形骸、反抗礼俗,当代年轻人的“丧”反应,在“自我保护”与“反抗世俗”方面实在是过于“温和”了。
今天,我们不仅能接受加班、苦读、上进,也开始正视、拥抱生活的更多方面。辉煌成就固然令人赞叹,但平淡如水的普通生活也可以是一种主动人生选择。
就像电影《濑户内海》中高中生濑户所言:“青春为什么一定要跑步流汗,为什么不能就在河边虚度呢?”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
相信年轻人在逐渐成熟、适应了社会之后,一定能走出自己的“英雄主义”之路,一如他们世世代代的前辈们。
“又丧又积极”的年轻人们已然出现了,不是吗?
⑦ 丧文化的人怎么安慰
慰问逝者家属。
表达追忆哀思。
回顾逝者功绩。
提醒节哀保重。
关心家属身体。
送些有用礼品。
说出愿意帮助。
⑧ “丧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有哪些如何提高青少年的积极性
文化是一种新生的青年亚文化,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通常用来表示青年人在应对社会生活中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时所表现的消极抵抗态度。而这种文化也势必会影响当代大学生,从而使得如何提高青少年积极性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丧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摆烂之风盛行。在面对学业或者事业上的挫折时,大学生第一反应不是积极应对,也不是想着提高自我而去进行抗争,而是有了摆烂的心思,就是让事情维持现状或者变得更糟糕,表现出自己的不满情绪,同时不思进取,让自己囿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当中。这使得大学生群体对自我的认知度下降,情绪增长而使得积极向上的思想减弱,反内卷盛行,不利于大学生长久发展。
青少年们在接触网络过程当中也会逐渐受到这种文化的感染,所以对于网络作品也要有相应的监管措施,进行提前筛选,打击不良媒体,帮助青少年们拥有健康的文化环境。
⑨ “网抑云”成为新潮流,如何正确对待丧文化
当人们苦“网抑云”久矣,在网上群起而攻之之时,当“网抑云”成为了网民新一轮的攻讦道具,表现出肆意的嘲弄之时,是不是又陷入了“人人都是孙笑川”的境地,陷入极端的批判与嘲讽只会导致网络狂欢的兴起,而在着巨大的狂欢之下,又有多少人被淹没在洪流之中,被人们所忽视,或是成为戏谑的对象。“丧”不应该成为一种文化,但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表达“丧”的权利。一、“丧”不应该成为一种文化
“网抑云”中那些“丧”评论,最令人厌恶的,应该是那种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之徒,这也应该是对“网抑云”批判的肇始。他们“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他们“人间不值得”,颇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感,他们为的是博取关注,他们为的是获取利益。
我之所以反对“网抑云”的过激批判,是害怕当有一个人需要情绪上的释放,在社交平台发布一条略带“丧”意的文字时,就有人在下面评论说“网抑云警告”;是害怕当真的有抑郁症患者需要他人的温暖、他人的帮助时,因为这种批判反而成为了人们嘲弄的对象。在网络上,我们需要的是包容和理性。
⑩ 该怎么面对丧文化呢
丧文化不是丧葬文化,也就是目前年轻人多讲的躺平:躺平,网络流行词。
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另外在部分语境中表示为:瘫倒在地,不再鸡血沸腾、渴求成功了。
躺平看似是妥协、放弃,但其实是“向下突破天花板”,选择最无所作为的方式反叛裹挟。年轻人选择躺平,就是选择走向边缘,超脱于加班、升职、挣钱、买房的主流路径之外,用自己的方式消解外在环境对个体的规训。
躺平是一种无奈之举,偶尔表现为比较“丧”。对于这一举动,我们应抱有宽容的态度,但不能一直颓废下去。人生于天地间,不能建功立业,也要努力求发展,无愧于心。
生命一半苦痛一半幸福,如果你一直丧下去,又怎么能感受到它的美好呢。来此一遭,不能尽兴,何苦来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