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主流文化
主流意识形态是在文化竞争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较强大传播力和广泛的认同的文化形式。现代高新科技革命对人类当代文化的发展正在产生着以往所无可比拟的巨大影响。文化生产方式改变、主导传媒形式的革新和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引起了原有文化艺术生态格局的全面变化,封闭的,落后的,狭隘的文化和缺乏竞争力的文化,都将在文化市场中被文化消费者遗忘。一些曾经居于主导地位深受群众欢迎的、十分红火的文化艺术形式将逐步失去主导地位被边缘化。一些传统的文化形式经过现代技术的改造或得了新的生命,而另一些传统的、民族的文化将主要依靠国家保护以维持人类文化资源的生态平衡。在现代社会里,一切关于思想文化的有效传播、意识形态建设和文化经济的实现,都只有通过和借助于文化产业的规模和手段才能实现,因此,文化经济的竞争背后实际上是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的竞争,也是民族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文化敌视到文化融合,从文化输入到文化输出,实现文化双赢。
主流文化由于具有历史性民众认同,经常凭借认同优势,采取固守阵地手法,思想观念僵化、内容虚化、表现形式居高临下,传播手段粗暴单一,发展方式上呈现出权利化、内卷化的自残走势。面对文化传播渠道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消费趋势,主流意识形态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应付,大有阵地丧失之感。大众文化强大的、快捷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正是在广大消费者感到热闹、好看、刺激、过瘾的文化享受过程中实现了。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运营机制是没有意识形态性的,而它所承载的文化传播功能却担负着凝聚人心、感召民众和传承文明的重载。我们不能因为其传播与主流文化相左的思想观念而阻断其传播通道,更不能因对主流文化形成冲击遏制其发展,主流文化只有深深地扎根于大众文化鲜活的土壤之中,汲取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营养,才能成为文化融合、文明传承的中坚力量。
❷ 构建□一体□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为根本□为支撑□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要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主题,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
新闻媒体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记录者和推动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构成,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构成。在数字经济时代,必须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才能更好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扩展:什么联动的主流妙论格局建立以什么为根本以什么为支持什么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
1、随着全媒体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2、“全媒体”的“全”不仅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而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管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细分的服务,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
3、全媒体的概念并没有在学界被正式提出。它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媒体形式的不断出现和变化,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的融合,使得人们在使用媒体的概念时需要意义涵盖更广阔的词语,至此,“全媒体”的概念近年来得到很大的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开始在新闻传播、远程教育等领域广泛运用。
❸ 中国文化格局
中国具有文化多元共存的历史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界就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局面,体现出中华文化多层多元的特质。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众多少数民族并存的大国。在文化上,则形成了融汇众多文化为一体而又长期保持国内各民族文化特色的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在这个庞大的多元复合文化体中,具有较高水平的汉族文化始终是占据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从而成为核心文化。又由于汉族文化本身具有海纳百川的大度气概,汉族文化的主导地位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非主导地位不仅没有成为文化间冲突的引子,反而形成了相互融合和取长补短的内在要求。由此,汉族文化在汲纳其他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产生一种中心文化或核心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使这个多元的文化结构体系能够保持文化传统的脉络长期延续,便在情理之中了。这种多元文化结构体系的稳定构成了中国这个民族众多、疆土辽阔的大国能够长期保持统一的文化基础。
当代中国的文化,仍然呈现出了多元发展的格局,这具体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文化主核心,也叫主流文化;构成中华文化历史基础的以农业文明为背景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现代化起动力作用的以工业文明为背景的西方文化;展示未来社会的以工业文化为背景的后工业文化。有人把后三者分别称为前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之所以把目前这个文化格局看作是中西方文化交往的结果,是因为无论现代、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皆根源于西方,它们是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传来或被引入的。可以说,中国当代文化的主要矛盾是中西文化间的矛盾,表现为传统与现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现代与后现代的矛盾。
目前我国文化格局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个半世纪的历史。第一个阶段大体由清朝末期到五四运动。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不仅抑制了明末启蒙思想的生长,还利用闭关锁国的手段阻滞西方文化的传入。伴随鸦片战争,中国国门被打开,甲午战争中国国土的被瓜分,中国人开始被动接受西方文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中国人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开始对西方化逐步接受。这种接受是在中国人意识到自己文化落后基础上的一种无奈,向西人学习以“救亡图存”,就是这种无奈的真实写照。可以说,该阶段是西方文化冲击中国文化的开始。第二个阶段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戊戌变法的失败除却政治原因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上的不彻底性;它打着“托古改制”的旗号倡言维新变法;披着今文经学的外衣宣传西学;尊孔孟以批判旧学;反古文经学却不反今文经学等等。这种不伦不类的文化妥协反而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干将们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核心——儒学思想、从深层引进西方文化的动因,在“打倒孔家店”的呼声中,占据千年文化史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根基开始动摇。科学不再屈从于中学、依附于旧有的文化形式;民主也以毫不妥协的姿态与旧的文化彻底决裂,赛先生和德先生依次登上文化舞台的核心,大有把孔先生挤向后台的架势。在此同时,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相呼应,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成为中国文化舞台上又一道新的风景线。第二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新文化思想,为了实现这种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理想,便开始了对传统文化“剔除其封建的糟粕,吸取民主性的精华”的批判过程。建国后,我国的文化建设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很快建构起来。从此,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主体地位早已被动摇的传统文化由社会主义文化所取代,但是,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等问题的模糊认识,使后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出现了偏差,其主要表现是文化被意识形态化,阶级斗争的色彩被浓浓地涂到了文化身上,据此,西方文化皆被当作资产阶级文化而拒之于社会主义大门之外。第四个阶段是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与前一阶段相比,在这一阶段内我国社会发展最突出的表现是实行了改革开放,原来被整合到意识形态中的文化逐渐获得了独立地位。国门的打开、文化的开放,使西方文化再次获得走上中国文化舞台的通行证。西方文化不再仅仅被当成资产阶级文化,传统文化也不再仅仅被当成封建文化。由此,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对文化的重新认识。与此同时,西方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也在新的条件下以新的方式新的内容得以形成和存在。
❹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特点及其意义还有它的产生
“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格局和特色。不可割裂 “多元”与“一体”的内在关联性。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避免割裂“多元”与“一体”的关系。
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从分散的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就是多元基层中的一元,但它发挥凝聚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
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 ,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
所以高层次的民族可说实质上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
❺ 当今世界文化格局是由哪三大文化构成的
中国文化,欧美文化,中东文化。
中国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
1、宗法文化。
2、农业文化 。
3、血缘文化。
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例如: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里面,血缘关系十分重要,特别强调辈分和地位的等级差距,因此十分重视家族家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国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里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宗法文化对封建统治和人们思想产生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直至今日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制度。
简要的说就是: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