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文化与下列哪些要素是对立的

文化与下列哪些要素是对立的

发布时间:2023-02-10 23:55:18

⑴ 什么是文化冲突中西文化冲突有哪些具体表现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冲突谢谢~~

文化冲突论者认为,在当今和未来世界,不同文化间、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会愈演愈烈,其前景是经济一体化基础上的文化与文明的一体化,是世界文化的统一。统一到哪儿呢?统一到西方文明,具体而言,就是统一到美国式文明。这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他国实施军事与政治干涉的理论依据,他们要以所谓的文明征服野蛮,以西方文明征服其他文明,实现西方文明在全球的大同。从人类文明的进程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理论的历史与逻辑前提并不成立。

从人类文明的进程看,各文明体都走过了一条从封闭、碰撞到冲突的道路,又都在经历着交流、融合与统一的进程。在文明的行进中,似乎一直存在着两条并行的道路。一条道路是文明的冲突。在文明的初发阶段,各文明体的形成与演进相对独立,古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两河文明、中国古文明等等,都是在相对隔离的状态独立形成的文明单元;此后不久,文明的碰撞也告产生,从希腊罗马、印度半岛到东亚地区出现了更大范围的文明体;纪元以来,人类文明进入到定型与扩张阶段,西欧文明、斯拉夫文明、阿拉伯文明、玛雅文明都形成于这一时期,文明体的定型又与其扩张密不可分,无论是定型中的文明还是业已成型的文明,都伴随着激烈的竞争与扩张。随着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各文明体的发展日益失衡,而资本主义的扩张性与掠夺性,直接造就了愈演愈烈的文明冲突,时至今日,文明的冲突依然如故,未来文明的前景似乎也应当是不断的冲突与抗争,这一现象是“文明冲突论”立论的基点。

另一条道路是文明的交流与汇融,自文明生成至今,各文明体之间的交流一直存在,而且,随着冲突时代的到来,这种交流日益强化,迄今而言,文明的交流已覆盖了所有文明体及其所有主体内容。无论是语言、文学、宗教信仰,还是民风民俗、艺术审美,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交流与融合。在这种交流与融合中,各文明体之间的差异不断缩小,各自的特征也不断减弱,人类文明的同一性日渐彰显。这一方面是由于文化兼并与文化殖民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现存文明体的开放性、兼容性越来越强,对于自身以外的文化的吸收、容纳已成为绝大部分文明体的共性。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文明的前景应当是一元同一,这是“文明冲突论”立论的另一基点。

对于“文明冲突”抑或“文明同一”,我们先不必评判其得失,因为他们所立论的基点都是文明进程中的客观实在。我们需要看到的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最大限度地拉近不同文明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距离,使之互相依赖、互相依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不断趋同。在新的世纪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内,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信息一体化必将实现,地域与民族的分野会不断减弱。但我们还必须看到,文明的同一只是人类文明进程的理论上的终极方向,在通往这个方向的路途中,不同文明体的多元共存与争甚至冲突是维持人类文明行进的根本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文明的多元性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与生物的多样性对生命世界的意义同等重要。我们还可以讲,文化的一元同一只是文明史进程和理论上的终极目标与必然方向,当人类文明完全同一之日,也就是其走上衰亡之时。因此,我们又可以说,在抵达这一终极目标之前,人类文明进程中文化的冲突与交流将会长期存在,不同的文明体也会长期共存,这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所在、源泉所在。

就文化冲突与交流而言,冲突是一种极端性或非常规的交流,不同文明体之间的冲突可以带来某些文明的消亡,同时也可以激化一些文明的进步甚或促成新的文明体的形成。以希腊、罗马文明为例,如果没有希腊、罗马在文明形成中与地中海地区其他文明的冲突,便不会有这两大文明体的辉煌,西欧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蛮族南下以及他们对罗马文明的摧毁,便不会有西欧文明的形成,如果没有十字军东侵,伊斯兰文明膨胀的活力也不会那么强劲。文化交流的意义同样重要,一个文明能否富有活力,不断生长,其开放性以及与外部文明的交流程度是重要的制约因素。我们常引以为荣的汉唐盛世、汉唐文明,就是文化交流的结果。在春秋战国至秦统一的数百年间,核心文化与周边文化的交融、中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都是前所未有的,乌孙、大月氏与斯基泰人都充当了中西交往的桥梁,通过他们,西部世界的文化、艺术以及青铜技术、农业产品大量涌入,为汉代文明的崛起提供了充分的前提。同样,魏晋南北朝至唐数百年间,西北、东北游牧民族不断南下,其文化也一再地影响中原;佛教东来,很快与中土本有的哲学与精神世界交流,这些都为唐文明的兴起提供了保障。唐王朝建立后,又采取了开放恢宏的对外姿态,无论是中亚、西亚、欧洲文化,还是日本、朝鲜、南亚文化,都纷至沓来,不绝于缕,唐王朝成为开放的世界中心,长安城则是地道的国际化都
市,这都为唐文明的繁盛注入着源源不断的活力。

就不同文明体的共存而言,我们首先要看到,不同的文明形态是不同地区的不同人群长期选择与认同的产物,文明与文化是一种个性化的群体认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是难以替代的,更不能越俎代庖。比如,对因纽特人而言,他们所能接受的就是传承数千年的因纽特文化,这种文化对美国人来说或许就是苦难,但同样,美国式文化对他们中的许多人而言也未必是幸福。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文化只有差异,没有优劣。在当今世界方兴未艾人权大潮中,文明权是否也应当引起足够的尊重呢?应当尊重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文明形态的选择。我们还要看到,不同文明体的共存是文明冲突与交流的前提,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单一文明,也就无所谓冲突与交流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文明体不论规模大小、历史长短,他们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即如零星散布、朝不保夕的野生稻,对于庞大的水稻家族而言,它的地位也同样至关重要,如果没有野生稻,水稻的退化与消亡也就指日可待了。

当然,我们还要认识到,不同文明体共存的历史必然性与文明多样性的长期性,只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而言,对具体的文明形态而言,生生死死也是一种必然面对的命运。在人类文明冲突与同一的矛盾运动中,任何一种文明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选择,就四大古代文明而言,纪元前二千年左右,埃及文明便告衰歇;纪元之初,希腊文明消逝而去;此后不久,富特色的古印度文明也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些逝去的文明或沉淀为文化遗产,或同化入新的文明形态,逝者斯夫。历经沧桑的中国文明在步入现代文明之林后,面临着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严峻的竞争与冲突,沉舟侧畔与枯木身边的故事依然故我。中国文明究竟何去何从,是像古埃及与希腊文明那样沦为文化遗产,还是继续保持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活力?我们的愿望当然是后者。

既如此,如何构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中国文明,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在新的中国文明的构建中,绵延几千年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与民族意识是不可舍弃的坚固基石,只有植根于坚实的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沃壤,广泛吸纳世界各文明之精华,坦然面对文化的冲突,积极促进文化的交流,中国文明之干才会枝繁叶茂、常青不衰。

⑵ 文化冲突的原因

文化冲突
基本含义
产生原因
造成的结果
一些案例
目录
1摘要
2基本信息
3基本含义
4产生原因
5造成的结果
6一些案例
刮痧
种族歧视
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

文化冲突(Culture conflict)是指两种组织文化在互动过程中由于某种抵触或对立状态所感受到的一种压力或者冲突。在企业并购过程中文化冲突问题的研究中,多数学者探讨的对象是指不同组织形态的公司文化之间相互排斥、对立的演变过程。它包括企业内部由于工种、背景不同引发的冲突,也包含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因社会观念、民族区域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

组织行为学上的把冲突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包括积极、消极两种冲突,狭义的冲突是指消极的冲突。大多数学者所探讨的是狭义上的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企业文化或文化要素之间相互抵触和相互排斥的过程,它集中表现在人们对问题的分析角度、思维模型和评判标准的差异上。企业文化冲突是内部机制与规章制度的冲突体现,也是组织内员工的一种心理冲突。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文化冲突
外文名
Culture conflict
定义
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
类型
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
冲突
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展开全部
基本含义
不同民族、社区和集团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做文化冲突。

产生原因
文化的产生是以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存经验为基础的。不同生存环境的刺激和作用,造成了人们对自身及自身以外的世界的不同感受与看法,而处在相同生存环境里的人,又会形成许多共同的感受和经验。在封闭的生存环境里,这些共同的东西是产生部落或者村落文化的基础。随着历史的发展,部落或者村落之间人们的各种联系不断增多,封闭的状态逐渐就会被打破。人们带着自己所处的环境里所形成的感受、认识,习惯等互相交往,必然要产生冲突和磨擦。所以,文化的冲突是由文化的“先天性”或者文化的本性所决定的,是文化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必然现象。

造成的结果
文化冲突的结果,或相互吸收或融化或替代对方,随之会产生新的文化模式或类型。

一些案例
刮痧

电影《刮痧》讲述了一个美籍华人在美生活中遇到的一个困扰。影片男主人公的儿子感冒,恰逢爷爷来美探望,于是爷爷使用了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刮痧,来治疗孙子的病。而这被美国人认为是不合儿童保护法的,于是福利院的人员将孩子强制抱走,剥夺了其父母的抚养权。其后又展开了一些情节。

种族歧视

不同人种之间由于文化观念,意识形态,肤色等等上的不同,引起的敌对情绪。

免责声明
头条网络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头条网络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email protected]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头条网络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ke.com。
意见反馈
©2020 ke.com

⑶ 不属于跨文化冲突的范畴有哪些

制定规则与发现例外。不属于跨文化冲突的范畴有制定规则与发现例外(普遍主义/特殊主义)、文化集、分析结构与建构。跨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既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

⑷ 什么是家文化与之对立的是什么文化

家文化,与之对立的是狼性文化,在我看来,一个企业应不应该采用家文化,应该是分阶段来看的。

1、企业创业期

在高速发展的当下,创业环境虽然浓厚,很多地方也在支持创业。但实际上是,如今企业在创业的过程中,往往是九死一生,竞争的残酷超出你的想象。

而在创业的初期,是不适合家文化的,舒适的工作环境并不利于企业熬过创业期。对于老板来讲,一个项目从立项到实现收支平衡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银,满脑子只会想着怎么快速抢占市场,实现营利。因此在这个阶段,适当采用狼性文化会更适合一点。

2、企业发展期

当企业熬过了创业期,项目实现了营利,需要高速的发展,让企业规模更上一层楼,此时就需要通过各类福利待遇来吸引人才加入。而此时营造家文化,是利于企业发展的,员工能在企业找到归属感,像家人一样,是留住和吸引人才的不二法宝。毕竟创业期划下来的饼,总是要兑现的。

3、企业衰退(守成)期

企业的发展总是会遇到瓶颈及天花板,而想要让企业长久的走下去,老板必须想办法开拓新的业务,此时与创业期一样,不是生就是死。但毕竟家文化已经在公司坚持了这么久,突然的改变必然会流失很多人,因此在此时期,应该是家文化和狼性文化并存。而一直待在舒适区不愿意出来的老员工,自然会被淘汰掉,企业需要新鲜的血液。
什么文化适合一个企业,不可一概而论的。不同的企业适合不同的企业文化,甚至同一个企业的不同时期也需要不同的文化来适应。

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十几年都没变过,那这个企业很可能十几年都没怎么成长

具体到家文化这个事,我觉得一个企业让工作环境舒适及人文关怀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这点是要点赞的。强调“家”这个字,可能是为了让员工有归属感。归属感强忠诚度就高,这么考虑的话对企业也是有利的。至于行政成本的提升,就是企业自己需要平衡的事了。

⑸ 什么叫做文化

文化的定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

(5)文化与下列哪些要素是对立的扩展阅读

文化的作用

(1)整合。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对于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所发挥的作用。

社会群体中不同的成员都是独特的行动者,他们基于自己的需要、根据对情景的判断和理解采取行动。文化是他们之间沟通的中介,如果他们能够共享文化,那么他们就能够有效地沟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

(2)导向。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

通过共享文化,行动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在对方看来是适宜的、可以引起积极回应的,并倾向于选择有效的行动,这就是文化对行为的导向作用。

(3)维持秩序。文化是人们以往共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通过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形成。

(4)传续。从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传,即下一代也认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么,文化就有了传续功能。

⑹ 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

关于文化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对其丰富的内容可以分成:
§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
前者是有形的,后者是无形的。

*物质文化

是指人们所创造出来所使用的器物,工艺产物。它包括:小如筷子、刀和叉,大至摩天大厦与桥梁等。

社会学家对物质文化较有兴趣者为:设计创造该有形物的目的为何?为何大家竞相购买该物。以汽车而言,它即不好也不坏,其好坏全依使用者的需求而言。又如:现时有些青少年穿鼻环耳环,是为了参与流行风尚的动机。

*非物质文化

是指导人们互动与解决困难的知识、信仰、价值和规范。例如:结婚戒指是一种物质文化,但是结婚戒指的意义远远超过其物质层面,它代表着一种信仰、承诺、誓言、非物质文化深深包涵在其中。

一百多年前,英国学者泰勒(Edwrd B.Taylor,1832——1917)曾经给文化下过这样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包括人在社会中所习得的知识、信仰、美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任何其他的能力与习惯的整体。”现在社会学家对于文化的界定大与此相似。

*文化的特性

认识文化所具有的特性,对于正碓认识文化和文析文化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具有如下特性:

1、象征性
文化的象征性员指一切具体文化现象都只不过是一定文化类型的反映或象征。

比如,石斧反映了原始社会人类制造工具的能力和技术,因此,它是原始社会文化的象征。又如,太极拳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相扑是日本文化的象征等。

2、复合性
文化的复合性是指文化现象有一系列内在联系的文化现象的组合。
如:宗教活动,就包括了宗教教义、宗教仪式、宗教建筑、宗教组织等宗教文化现象。

3、多样性
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不同国家、民族、社会团体、社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
如民族文化有中国文化、美国文化等。

4、共享性
文化的共享性是指文化具有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乃至全人类所共享的特性。
如文化具有了渗透性和扩散性、传递性和继承性、习得性。正因为文化具有以上的特性,文化才能为他人,后人所共享。

*文化要素
文化
规范
认知
物质
民德
民俗
制裁
禁忌
法律
价值
语言
信仰
正式
非正式
认知文化
语言
语言是社会成员互动的基本工具,透过语言社会成员可以学习到某个社会独特的历史,文化与经验.而社会成员也会透过语言来创造新的文化与想法,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信仰
信仰可说是关于社会或自然界本质的一些信念,这些信念通常无法用科学的知识与技术证明.只要人们相信并且接受这些信念,那么它们就是真实的.例如相信上帝的存在就是一套宗教信仰,而人们一旦接受某种信念就很难改变,因为信仰牵涉到个人对外在世界的基本看法.信仰的存在对于社会成员在精神生活上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信仰提出对宇宙世界或未知环境的一些想法,让人类对于许多未知的事物有主观的了解.

规范文化
规范文化是指那些用来约束人们社会互动的规则标准.它告诉人们那些可以做,那些不可以做;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如违反社会上的规范将会受到处罚.规范文化包括规范(民俗,民德,法律与禁忌),制裁,价值观.规范乃是社会成员共同对他人行为,思考与想法的期待.

民俗
民俗简单的来说就是日常生活的习惯与礼节,如乘公共汽要礼让老弱妇孺,或是握手时要用右手等.对不遵守民俗或会受到一些团体的压力,但并不会引起社群成员正式的惩罚,因民俗是社会或团体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例如:年轻人不尊重年长者,社会上只批评他无礼,但不会给予重罚.

民德
民德乃较民俗更具约束力的行为标准,违反民德会受到社会的处罚,因为这些违反者影响到整个社会之文化的存在.例如,通奸,同性恋在传统的社会里所不允许的.

法律
法律与民德的差别只是在于正式化程度的高而已;法律将民德的内容制度化与条文化,并且建立独立的司法系统解释,审制与惩罚的机构.使人与人,组织与组织的互动方式都依据客观订定的标准规范来进行.例如:人们驾驶车辆或步行,必须遵守道路法典,违反法典的规定,则会罚款或起诉.因此,对违反社会规范中的法律关系所受惩罚最重.

价值观
价值观与规范不同之处在于价值观比较广泛而抽象的.例如,死刑是对还是错 同性恋是对还是错 婚前性行为是对还是错。这些问题都含有某些价值观的色彩,也许有些人会主张有死刑是对的,因为死刑对于谋杀的罪犯是适合的惩罚.但也有人强烈反对这种主张,他们认为政府无权取走任何一个人的性命.价值观代表基本的信念,这些信念是个人或整个社会所偏爱或反对的行为作风或结果.价值观带有道德的色彩,因为它包含着个体认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值得的等想法.

不同的社会皆有其构成的成员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如自由,民主,平等,秩序,安全,和谐和快乐等.这些是大家所追求的,含有浓厚的感情与期望.价值观是一套松散的体系,不同的价值观彼此之间可能是互相冲突的,例如:将西方的价值观融入中国价值体系中,冲突较为明显.价值观虽是大多社会成员所共享,但不一定代表所有成员都赞同的.主要的价值观通常都是统治阶级,既得利益团体的想法.

价值观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但态度与行为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例如:有些人认为“个人成就”是很重要的价值观,他们通过良好的教育,辛勤的工作来达到目标.但也有人不愿辛勤的工作,而靠着偷,抢,骗等不法行为来累积财富.

价值观是行为追求的目标,规范是行为的准则.社会生活有赖人们共同遵守法规,风俗习惯及公共道德,其存在也以大家遵守与支持为其条件.

*文化多元性
文化的创造
累积与传递
文化的融合
文化的冲突
次文化
反文化
文化的自我中心

文化的创造
文化是社会成员彼此互动之后的产物,成员生活方式或观点改变的时候,文化的内容自然也随着改变.人类的创造力随着语言知识系统与科学技术的快速进展得以更充分的发挥.

例如:建筑技术的发展,使独楝单层的家居变成多层多伙大厦;而这种居住方式限制了邻居彼此的互动,使邻里的关系变得冷漠,缺乏人情味与互相帮助.

文化物质的生成与创新比较容易观察与了解,而文化的认知与规范的改变比较不容易察觉.因为规范,价值与信仰的改变常常对人们产生极大的冲击.

例如:在美国堕胎合法化是女权运动者持续争取的目标,而笃信天主教与强调胎儿生存权利的人却极力反对堕胎合法.这两派人们不断透过传媒,街头示威与演讲来传递他们各自的理念.以便取得大众的支持而成为社会所接纳的观念与规范.直到70年代美国法院的判例才将堕胎合法化.这个例子足以说明社会的价值观与规范不断创新和改变.

文化的累积与传递
文化不断创造生成时,并不是忽略文化具有持续性.如果每一代人都要抛弃原有的文化,一切从头做起,并且自已也不把创造出来的文化积累和传递下去,那么人类只会永远停留在制造石斧的原始阶段,不会有前途的.人类高于动物的地方,不仅在于她能创造文化,而且在于能将其创造的文化不断地积累起来,并通过各种途径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由此不断推进生产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由于文化能够不断地积累和传递,因此它具有极强的历史继承性.文化的传递并不是任何时代对以前的文化遗产都不无条地原封动地兼容并畜,而一定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并有选择地继承与吸收.因此任何文化遗产都不会无条件地原封不动地传递下去.

文化的融和
文化的融合是指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触和相互接受影响以后所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由于文化具有扩散,传播和渗透的功能,故两种文化在接触过程中必然会互相影响和渗透.
在文化融合过程中有种“同化”现象.文化中的同化现象一般并不是指整个民族被同化,而是指某一个体或群体从一种文化融进另一种文化之中的变化过程.如中国人移民到美国,日本人侈民到巴西等.在文化之间的差异很大的情况下,同化就十分困难.移民本身一般不会被同化,通常只是她们的子女或再下一代子女才会被同化.许多文化差异大的移民群体都不会被完全被同化.如美国的大多数移民群体都保留她们原文化的基本的习俗和观念.

文化的冲突
文化冲突是栺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触和影响过程中,原有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所发生的矛盾与对抗.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往往会在价值观,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甚至对立.比如,当中国实行开放政策以后,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西方文化中有不少东西与中国原有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别,例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金钱与道义,竞争与谦让等.这些互相对立的观念在接触中必然会发生冲突,这种文化冲突在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文化冲突的结果可以导致对外来文化的彻底拒绝或适应.例如,伊朗巴列维王朝推行全盘西化,遭到伊斯兰教的强列反对,结果伊斯兰教革命成功,西方文化被拒之门外.又如,中国实行开放政策以后,国营企业逐步走向股份制,集体企业走向个体企业,西方摇滚乐也由反对到接受的变化.

次文化
在同一社会裏不同的团体仍然有不同的规范,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那些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异的文化称为“次文化”.如美国社会裏,黑人无论在语言,词句的运用,音乐嗜好,家庭组织等都与白人有所不同,所称谓“黑人文化”.又如,澳门土生葡人,他们有自已的语言,风俗习俗与澳门中国人的文化有差异,“土生文化”也是次文化的一种.
次文化的范围可广泛的包括像青少年次文化,同性恋次文化,回教次文化等.就一个社会来说,社会各种团体愈多其次文化的类型就愈多,对于不同的次文化,社会成员亦应加以尊重和保存,而不应该过份强调某种文化的优越性,而刻意扭曲与破坏社会各种团体的次文化.

反文化
反文化是次文化的一种,它的价值观,信仰或行为模式与主要文化是对立的,互相冲突的.例如美国60年代的青年运动,都是反抗现有文化规范或价值观为目标的次文化.
在一个社会裏,并没有一种文化永远是错的,都不被社会主要文化所接受,随着社会不同群体思想模式与权力关系的改变,某些曾被视为反文化的现象转而获得接纳,如同性恋次文化在一些西方社会受到承认就是一个例子.

文化的自我中心
在比较不同文化的过程中,区分文化的优劣往往极为自然的产生.尤其是某些在经济或科技高度发展的国家常被其物质方面的成就所朦蔽而认为其他文化是低等的,未开化的.这种用自已文化为标准去评价其他文化,并坚决的认为其他文化是不好的,这种邪恶的态度称为种族中心主义.狂妄自大的态度经常是造成人类社会重大灾难的原因之一,例如德国的纳粹主义,日本的军国主义与白种人的沙文主义.文化自我中心缺乏对其化文化的认识,容忍与尊重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一种强调多元文化的教育方式和不同文化透过众媒体,留学生或旅行的交流是必要的.尽量让不同社会的成员认识文化是相对的,没有一个文化是最好的,每个文化产生的条件各不相同,每个文化都有其对本土社会的贡献与价值,并不因为生活方式想法与我们不同就是不好,我们都应有包容与尊重其他文化的涵养.

*文化理论的解释
功能主义理论
冲突理论
生态学理论
物质条件生活论

功能主义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强调文化对社会秩序维系的重要性,文化所扮演的功能就是让社会成员有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而不致于产生社会冲突与社会问题.

一种特定的文化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它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如西方的圣诞节,复活节等在西方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又如:旧中国社会里,女人小脚的文化,小脚女人代表一种美,是出嫁标准之一.因小脚女人易束缚在家裏,养育孩子,服待公婆与丈夫.因此按照这一种观念,一种文化的产生都是符合了社会某种需要的.

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将文化体系视为一个冲突与矛盾的集合,文化体系内部的和谐只是暂时的,当不同构成要素的矛盾无法掩饰或压仰时, 社会的变迁随之产生.

冲突论者又认为文化是优势阶级与既得利益群体巩固其地位并控制大多数弱势团体的工具.透过文化的传递将统治者的价值观念,植根弱势团体成员的想法.如美国社会强调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努力是成功的关键.一个家庭的贫穷是因为他们不够勤奋,只要他们努力工作,将会变成富有的家庭.把一切的成败都归诸于个人,对社会结构所造成的各种歧视,教育机会的差别等都被忽略.这都是维护优势利益团体为主要着眼点.又如:我国在“文革”期间所推行的一些文化特性与当时领导层所推行的思想,路线是分不开的.

生态学理论
生态学理论对文化的产生归结于环境的影响.生态学者认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性是由其资源和周围环境的特点及这些环境的变化而决定的.如在游牧狩猎的社,社会团体规模都很小,成员共同分享食物,社会成员的地位大多平等,仅有非正式的领导者.进入农业社会,由于食物,人口及财富的增加,社会的分工及社会阶层化,就产生了统治阶层和行为规范.

许多民族或地区所具有的文化特征与她们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如日本人的优患意识,团结精神等民族性格的形成,其原因之一,是因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孤岛.

生态学的论点的确提供对文化变迁与发展的一些解释,可是其解释的适用性与普遍性是有待商榷,因不是具有同样生态环境社会都发展出同样社会结构与文化.

物质条件生活论
物质生活条件论是马克思为代表解释文化现象,他们指出人们的观念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社会关系,人们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理论是分析不同民族,国家,地区文化特性形成的重要依据.如千百年来,中国人靠土地生存,靠小农生产方式维持自己的生计,如遇天灾人祸,兵荒马乱,便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因此,人们把社会的稳定,生活的安定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物质生活条件并不是决定文化特征的唯一因素.因为政治,地理及生态环境的因素都会对文化特征的形成产生影响.不同民族,国家,地区的文化特征的形成,就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中华文化的特质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主要是在儒家思想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具体地说,就是儒家的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体系和以“礼”为中心的教化体系.

一些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社会人格,它的主题是伦理道德.中国的人文思想是最富于人情的关系中,巧妙地取消人的独立性,把人变为道德工具.中国人的价值判断是与善连在一起,凡符合道德原则的就是好的,而西方民族的价值判断是与真连在一起,只有符合真的原则才是好的.
学者梁漱溟指出,西方文化是向前看的,以个人为本位,追求物质利益,崇尚科学和民主.中国文化是注重现实的,注重社会问题,注重人与人之关系.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中国国民的基本面貌有下列的特征:
1.因循守旧.
2.要面子,重形式.
3.伦理至上,恪守道德.
4.知足常乐,安于命运.
5.调和妥协,中庸之道.
6.重人情,讲宽容.
7.重家庭关系.
8.崇拜权力,惧怕权威.

中国传统文化有它的优缺点,但我们不可简单取舍的.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片面夸大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产生妄自尊大.盲目排外的倾向;片面夸大民族文化的消极面,则降低民族自信心,产生民族自卑感,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⑺ 请讨论文化的形成及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并简述影响过程

1.社会制度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2.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的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3.思想运动:催生着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4.大众传媒只是文化传播的手段。

⑻ 影响文化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可谓众说纷纭,择其大者,莫过于地域、政治、经济、技术四者。从
地域来看,地域的差异性导致了文化的多样性,但要注意的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仍具有某些同一性;
从政治来看,政治对文化的影响取决于文化之于政治是处于从属地位抑或其他,文艺工具化往往是文艺从属于政治这一思想的产物;从经济来看,经济之于文化的决定因素具有一定的道理,然而,无论是从时间轴向来看,还是从空间轴向来看,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往往是负相关的关系;从技术来看,技术会以两种方式对A'fi'7世界观和价值观造成影响,这是技术决定论的立论之所在。
影响文化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如下;
1社会制度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2.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的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3.思想运动:催生着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
4.大众传媒只是文化传播的手段.

⑼ 中西方文化交际的文化冲突


所谓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

中西文化冲突
.2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1.3客套语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1.4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使全人类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代为具有应用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等特征的谈判提供了更为广

阔的天地。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贸易和对外交往将日益频繁,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外贸、外经、外交谈判也越来越显示其在社会、政

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本文试图从中西文化冲突的角度来研究我国国际商务谈判的内在规律,寻求加入WTO后我国涉外商务谈判的方

法和策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一、西方现代谈判理论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越来越多的人直接或间接地跨进了谈判领域,英美等国仅商务谈判人员就占人口的5%以上。谈判学在西方现代管

理教育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美、英、德、法、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大学、企业和科研机构,都把谈判学

作为培养现代政治、经济、管理、外交、政法、教育等人才的重要课程,有的国家还成立了全国性的谈判学会。在西方激烈的竞争和特定

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谈判理论,其原则与方法日趋完善和系统化,日益显示出其对谈判实践的指导作用。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尼尔伦

伯格的"谈判需要理论"。在与科罗合着的《How to Read a Person Like a Book》和他自己所写的《The Art of Negotiating》中系统地

提出了自己的理论;约翰·温克勒的"谈判实力理论"代表着作是《bargaining for Results》;费希尔、尤瑞、雷法等人共同提出的"原则

谈判法"("Principled negotiation");卡洛斯的《The Negotiating Game》,从美国人的观点出发,主要研究谈判中策略的运用;等等

其中的"原则谈判法"被誉为"西方谈判理论的集大成者"。原则谈判法的主要内容由四大部分构成:第一,始终强调在触及实质问题时,人

与问题一定要分开分别处理;第二,主张谈判的重点应放在利益上,而不是立场上,因此必须随时把握住谈判各方的利益,尽量克服立场

的争执;第三,在决定如何实施方案前,先构思各种可能的选择,谈判者应该安排一段特定的时间,构思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创造性地

努力避免或削弱各方利益上的冲突,为对方谈判者主动提供某些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提案的机会;第四,坚持客观的标准,谈判者应设法引

入尽可能多的具有科学优点的客观标准。客观标准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不容易受到非难,而且以客观标准而不是以主观判断来解决问题,

沟通和交际会更加顺畅;通过对客观标准的引入及其应用来逐步达成协议,有利于提高谈判效率,减少无谓的争执。纵观西方谈判学的研

究和实践,除了对谈判本身固有规律的研究外,还特别注重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观念、传统与习惯对谈判活动的影响,特别针对东方文

化提出了一系列的谈判方略。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加以重视的。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对谈判活动的影响

涉外商务谈判的已方优势首先来自于对对手的了解,并且能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长处,制约对手的长处。搞好谈判,除了谈判者的

个人气质、谈判心理因素外,在不同的文化观念、国家制度等影响下形成的谈判习惯及体现在这些习惯中的谈判作风,对于谈判活动的成

败,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方式和交往关系,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正确认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及其冲突,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西方文化冲突在谈判中的体现

不同的文化特性往往集中地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国民性上。所谓国民性,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所共有的建立在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判

断和行为方式上,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特性。国民性形成的基础就是其特有的文化根基。中西方由于文化传统和文化观念的不同,在谈判过

程中对问题的看法往往容易产生对立或误解。中国的国民性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那就是十分看?quot;而子"或者说"体面"。在谈判桌上,如

果要在"体面"和"利益"这二者中作出选择,中国人往往会选择"体面";而西方人则不一样,他们则看重利益,在"体面"和"面子"二者中会

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中国人对于谈判的结果是否能为自己脸上争光,看得十分重要,以至有的西方谈判家们在他们的着作中,告诫在

和中国谈判时,一定要注意利用中国的这种国民性。很显然,只有正确地认识并妥善地把握中西方存在的国民性的差异,才能有效地帮助

我们及时地纠正自己的缺点,强化自身的优势,利用对方的缺点,瓦解对方的优势。

在国际谈判的领域,中西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差异。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常以自己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而自豪,这种自豪感使中国人富有浓烈的民

族感情、宏放的气魄和极强的爱国之心,这对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历史悠久,文化昭昭,也往往容易产生一

种"自傲的偏见",形成一种"面子",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甚至固步自封,这种"面子"心理甚至渗透到几乎所有的领域。英国谈判学家

比尔·斯科特在他的谈判学着作中曾对此作过专门分析,他说:"中国人极重面子,在谈判中,如果要迫使中国人做出让步,则千万注意,

不要使他在让步中丢面子但又决不准别人当众说出来给了他的"面子",否则,也会使他感到不自在。

美国人卢西思·W·派伊在他的《谈判作风》一书中指出:"用帮助中国人得到面子的办法可以得到很多东西。"任何时候,如果不给面子,

就可能造成损失。看来,西方人对我们的"面子"观念还是看得比较透彻的。我们能否在谈判领域乃至所有的领域克服自身的偏见,是我们

能否能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再次成为世界强国的一个重要问题。

⑽ 对文化的理解

文化概论

第一章 文化是什么?

时下"文化"这个词很流行。但说起它来,许多人的理解是很窄很浅的。比如一谈到文化,人们想到的往往就是音像市场、书店书摊、游艺室、歌舞厅,就是读读报刊、看看电影电视、演演文艺节目,搞搞书画之类。或者把它到处滥用,弄出一些类似"灯文化"?quot;鬼文化"、"厕所文化"之类的名堂来。当人们这样看待文化时,心里也许对"文化是什么"有一些感觉,但是要认真地考究一下,却又常常说不出来,或者说不清楚,说不完全。
这种朦胧的感觉,说明对文化的理解需要上升一个层次,提高到哲学上来把握。只有在哲学上,才能给这样复杂而普遍的问题提供一套比较概括的说法。当然,哲学也是各种各样的。我们依照马克思的哲学,尝试着给文化一个说法。
一、文化即"人化"
文化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说来很复杂。据说仅有据可查的定义,统计出来就超过了160多种,可见其复杂程度。但许多复杂的问题,其秘密往往隐藏在简单的、基本的事实中,"文化"的秘密也是这样。在我们看来,文化问题实际就是"人"的问题。文化的本质应该从"人之成为人"的事实中去寻找。
国际上使用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等意思,就是说,它最初是指土地的开垦及植物栽培,以后指对人的身体、精神发育的培养,后来就进一步指人类社会在征服自然和自我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
国外最先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后来美国学者克鲁柯亨和凯利进一步指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性式样又包含隐性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尽管说法有许多种,但是看得出来其中有些基本的、共同的东西。
从哲学上说,文化即"人化",包括世界的"人化"和人的"人化"即"化人"。
所谓"文化即人化"的意思是:文化,是指人们按照一定尺度去改变环境、发展自己。这样的活动及其成果就是文化。换句话说,文化是人的这样一种存在方式、存在状态:人追求和享有一定的价值成果,并通过实现这些价值来更新和发展自己。
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从文化与"非文化"或"无文化"的区别谈起。
首先,"文化"是指与"自在的、混沌的、蒙昧的自然状态"相反、相对的"人的状态"、"社会的状态"。与"文化"相对立的词,主要是"自然"、"天然"、"本能"、"野蛮"等。 "文化"与"自然"相对而言,就是说,它不是天然的、自然而然的,而是人改变世界(包括人本身)的自然面貌造成的。自然界原本就存在,如果没有人和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它自然而然地存在下去,那就无所谓"文化"。人之外的自然存在是自在的,没有自觉意识的支配。没有人,天地自行运转、江河自行奔流、草木自行荣枯,一切是纯然的自然。它们没有意志,没有目的,没有情感,没有灵明之性,没有刻意的追求和造作。自然界的东西,即使在人看来非常合乎规律、非常和谐和壮美,但也只是给人以那样的体验,并非是它们有意取悦于人。许多物种适应环境的本能巧妙得令人叫绝,似乎有某种绝顶聪明的智慧在支配,但那是自然本身相互调适、相互选择的结果。我们不能说它们有严格意义上的目的和自觉意识。
人的出现,中断了自然界的纯自然性,使自然界分化出不同于天然世界的人为世界。文化是就人超越纯自然状态而言,就是指人非天然、非自在、非本能地(而是人工地、自觉自由地)生存、发展、演化这样一种情形。文化是就人与纯粹的自然状态相对,而使自然状态"人化"的特殊状态。
撇开纯生理现象不说(文化当然不是指纯生理问题),人是唯一不同于自然状态的存在物,是唯一具有独特的情感、智慧、人格等品质的存在物。这种唯有人才有的独特个性,乃是文化的。人以自己的自觉自由意识,以自己的灵明之性,以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从混沌的自然状态中独立出来,从浑浑噩噩的蒙昧状态中醒来,开始了自己的创造性活动。人既按照自然的规律性,又按照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审美理想进行设计、劳动、创造,使自然合乎目的地改变。于是,世界上就有了不同于纯自然的、按照人的尺度改变了的东西。人开发江河,改良物种,探索宇宙,纯自然的东西好像一下子苏醒了,有了目的、意义等属人的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原始森林是自然的,人培植、种植、保护甚至欣赏的树林是文化的;天然的石头是自然的,人打造、磨制和(为了欣赏而)移动过的石头是文化的;野生动物是自然的,人培育的家畜家禽是文化的,没有发现其审美价值的高山是自然的,发现其审美价值的风景是文化的;人不能解释的宇宙之谜是自然的,人提出了的解释(其真实性如何,另当别论)是文化的,如此等等。
"文化"一词与"天然"或"自然"相对,意味着它是人超越纯自然状态、改变纯自然状态的活动及其成果,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及其成果,是人工的、技艺的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克服自己的本能,依据理想和价值、创造理想和价值的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为扬弃天然的陌生、异己和黑暗感而对自然进行解释、"包装"的过程和成果,是人不满足于天然的规定和限定,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能力突破天然限制的活动及其成果,总之是人自觉地生存、发展这样一种情形,是使"自然世界"成为"人的世界"的特殊存在状态。这就是"人化"。"人化"向人而化",即人按照自己的标准、目的、理想和需要改变自然的世界,使世界打上人的印迹,从而更适合于人。
人将自然"人化"的表现,包括观念和实际两大方面:
(1)在观念上,也就是在思想和精神活动中,人把整个世界和世界上的万物,都变成了自己的对象——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这是第一层,也是最广泛、最普遍、最彻底的"人化"方式。
"对象"这个词本身,就有是谁的"行为目标"的意思。在哲学上把成为对象的东西叫做"客体",就是指它是主体(行为者)的对象。"对象"和"客体"都只能相对于主体而言。人类把世界变成对象,就是确定了自己的主体地位?quot;人类以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就是人类作为主体,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自己的角度和方式,去观察、描述、思考、想象和塑造世界。这样所得到的,必定就是一个"属人的"世界,即人类眼睛中的世界。
人类原本来自大自然。但是人类之为人类的一大特征,就是他能够从大自然中独立出来,自立于天地之间,并把自己同其他一切自然物加以区分,甚至以自己的角度看待一切。于是,地球上天空、陆地和海洋的自然存在物,就有了"资源"和非资源的区分,有了"好天气和坏天气"、"优越环境和恶劣环境"、"肥沃土地和贫瘠土地"的区分,大自然中自在生存的动物,也有了"益虫和害虫"之类的区分……等等。自然界原本固有的、在没有人的情况下一样存在的东西,经人用自己的眼光这么一"看",就成了与人有关的、能够或者不能够为人所用的东西;甚至自然界原本没有、或者无所谓有无的东西,比如想象、联想、神话、虚构、推理、预测、方案中的许多东西,经人用自己的眼光这么一看、用脑子这么一想,就能够在认识中和观念中联系起来、创造出来。比如自然界本来没有语言文字,没有思想,更没有宗教、科学、哲学和艺术,但是在人生活和思想中,这一切都出现了,并且它们都从一定的方面反映着这个世界。
这种"人化"通常表现为人创造的一套符号系统、话语系统、解释系统。用这套系统人可以首先从认识上、观念上,在头脑中整合纯自然的、混沌的世界。
总之,人一旦把什么东西当作了对象,也就是把它纳入了自己的范围,用自己的眼光加以反映、描述、判断和选择。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几乎没有例外。因此,"人类眼中的世界",就总是一个观念上被"人化"了的世界。
这种"人类自我中心"的态度,暂不论其是非曲直如何,得失利弊如何,首先要肯定一点:它是一个事实,是人类迄今为止生存发展所特有的一个基本事实。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么就无法说明人类是怎样生存和发展起来的。
(2)在实际上,即人类通过实践同世界打交道的现实过程和结果,也是:人类不断地把上述观念上?quot;人化"变成行动,从而不仅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着自然,甚至还创造出了原本没有的"人工自然"。比如,自然给人提供的只是原始的森林、湖泊、草地和山洞,并没有衣服、粮食、生产工具,也没有房屋、道路和城市。人是在论据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为自己创造出所需要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人按自身的需要、理想等价值目标改变自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物化出成果,包括器物的、制度的、精神的,这套成果作为客观的东西,为人的生存发展服务。
人的实践归根结蒂就是自觉地改变自然,使自然适合于人。因此实践愈是发达,人类的文明越是发展,这?quot;人造的世界"就越是广泛和普遍,人类就愈是远离自然状态而进入人工环境。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人都会感觉到:现在,要想让自己的双脚踏上一块天然的土地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我们的脚下即使不是柏油、水泥和大理石等人工的地面,也是久已被翻耕、整理、修饰过的土地。如今,我们人类越来越生活在一个"自我对象化"——把自己的创造物当作对象——的世界里:我们不是生活在自然的空气中,而是生活在空调下;我们很少饮用自然的水,而是代之以各种饮料。我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越来越远离自然,不是面对面地实际的交往,而是越来越依赖广告、传媒,越来越依赖电话、传真、电子邮件(email),我们越来越依赖汽车、电力和其他人工制品……总之,我们越来越远离自然的母土,生存在越来越人工化的世界中。
虽然"越来越远离自然"并不是事情的全部(因为事情还有另一面,即:这种"远离"也意味着更深地进入和依赖于自然。譬如对电力的依赖,实际上也就是对发电材料如煤、水力、石油、太阳能、核能等天然资源的依赖),不是唯一的趋势,但它毕竟是一个基本的、越来越强有力的事实。在这个事实面前,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觉察到了问题,产生了不小的疑问和顾虑:这样越来越远离自然究竟好不好?不论答案如何,有一点同样是必须承认的,这就是:不论人类对自然越来越"远离"还是越来越"依赖",都意味着要以人的尺度来改变自然,就像无论是破坏环境还是保护环境,都意味着要通过行动,使自然更适合于人、有利于人一样。
无论在观念中还是实际上将自然"人化",都意味着人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赋予自然以属人的品质,把自己的要求、理想、意向通过创造成为现实,这就是"文化"、"人化"或"客体的主体化"。更进一步说,"人化"意味着在人的作用和干预下,世界有了某种意义,有了一套价值坐标。"人化"的过程凝聚了人的需要、目的等价值内容。人要从中实现和体验真、善、美、利益和幸福、和谐和自由、崇高和神圣等价值。这是人改变自然的动机和动力。因此从内容方面看来,我们有理由把"价值"看作是"人化"的精神实质,是文化的核心。
人类因为追求、创造和享有一定的价值系统显示出文化,文化因为有价值渗透于其中而具有了人的特色和面目。
二、人的"向文而化"
"文化"既指自然的"人"化,也指人的人化即"文"化。人在使外部自然界"人化"的同时,也使自己的自然界"人化",即脱离兽性、原始蒙昧等状态,从而"更加成为人","越来越象人"。这可以称作人的"向文而化",简称"化人"。
由于人不同于动物及其它自然物,是非自然地、非本能地生存的。这就引出一系列问题:人和人的创造物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人如何以及应该如何生存?人的生活应该体现一种什么精神?人的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何在?人的发展趋势指向何处?等等。这些问题,往往是文化的核心问题。
"文化"与兽性、动物性、本能状态等相对。它是人否定自身的原始本能、扬弃自身最粗俗物欲的活动方式和成果。就自然界的存在物来说,人离动物最近,人身上深深地保留着动物的痕迹。从纯生理角度说,人也是动物,所以人与动物最容易混淆。孟子说:"人去禽兽者几稀但人也最不愿把自己混同于动物。要侮辱一个人,最严厉的恐怕就是骂他"畜牲",甚或"禽兽不如"。"文化"一词恰恰就是从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角度说人,恰恰就是说人的非动物性、非兽性。换句话,文化恰恰是从动物性出发而超越了动物性的表现。如果没有文化,人和动物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说人"有幕?quot;,就是指通过教育、修养和锻炼等,把人身上本属于动物的、纯生理的本性加以改造,使这些本性符合了社会的文明标准、人的标准,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
所以,一件事物、一种行为,若称得上是文化的,它必须有�谌顺�阶约旱亩�镄浴⑹扌裕�囟ㄓ懈叱鲇诙�镄缘某煞郑�谷说玫缴��⒏呱衅鹄础@�缛死嗟男孕形�ü����园�榈姆绞绞迪帧H绻�恢稚�睢⒁恢中形�皇腔狡鹑说脑�急灸堋⒙�闳说亩�锸叫枰���寺�阕畲炙椎奈镉�饷挥斜鸬募壑担�敲凑庵稚�詈托形�兔挥形幕��蛘呤欠次幕�摹?br> "文化"和"文明"一道,与人类早期的野蛮状态相对而言,指人从混沌蒙昧、原始野的不开化、不自由状态发展起来,走向开化、文明、自觉和自由。人离开混沌的、动物式的状态,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在亦猿亦人的遥远古代,我们说人类始祖的生活还不是真正的文化。例如我们只说"蓝田人"、"元谋人",而不说"蓝田文化"、"元谋文化"。只有当人们开始有目的地改造世界,并且确有智慧有能力,去系统地创造人的生存状态时,我们才说它是文化。例如"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
"化人"首先是人的物质生理状态得到改造,开始走向"文化"。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生民之初,我们的远古祖先相去动物并不遥远。我们设想那元谋人、爪哇人、尼安德特人,赤身裸体,茹毛饮血、风餐露宿的情形,无疑会觉得他们实在不"文化"。但是,一旦人开始了实践活动,一旦人的生存方式不同于动物,有了哪怕是最低等的自觉,那么,人的活动及其成果反过来会改造人。比如当人用火取暖、烤肉、防御猛兽的时候,火和用火的方式就会改变人:熟食改变人的饮食结构进而改变人的生理机能,用火使人懂得自然可以利用,火的威力使人浮想联翩,这就促进了人的思维的发展,推进了大脑的发育。但是人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改变自己,把自己从动物状态中提升出来,使自己成为一种不同于自然物的类--人。
人的充分社会化,是人"向文而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文化的本质固然是人化,对于人自己来说,是更加成为"人",显示人的本质和潜力,享有人的地位等等。但由此就会引出一个大问题:那么说到底"人"又是什么呢?世界上关于人的本质有各种说法,其中马克思的观点是最科学、最强有力、也最着名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页)就是说,看人是什么,不能只从每个人的身上单个地去看,一是不能停留在个体,只看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有什么共同的、不变的东西,因为那样看到的多半是一些生理的、动物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并不能真正说明人的现实。二是不能停留在表层,只看人们的动机、思想和言论,因为那样看到的只是"第二性"的表现,还不是人的"第一性"的存在。马克思指出要看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是在于人的社会存在,即人的社会性。现实的人是什么样、为什么那样,都只有在他的全部社会关系中才能深刻地、真实地加以理解和把握。
人之为人的标志,是人以社会的形式存在,用马克思的话说,人是一个"类的存在物"。人在共同的劳动和交往中,产生共同的语言、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心理习惯,人把社会价值内化,使自己被周围的社会文化和环境所"化",成为该社会的一部分。孤零零的个体,没有深刻联系的个体(假如有这回事的话)只能像火花一样,一闪即灭,没有他人社会的存在,他的火花不可能保存,不会成为文化。人只有以群体的方式、社会的方式结合,互换劳动、思想、语言和能力,才成为现实的人,即确实存在着、有其表现和作用的人。而在群体、在社会中,每个人的智慧、力量、劳动经验等等都无须从头开始,而是直接从他人、社会的既有成就上开始;每个人的劳动和活动成果都不会随自己的死亡而彻底消失,而是溶进了社会的整体中。这样,人的经验、智慧、思想、劳动成果等等,就只能采取社会性的方式保存和发展。这恰恰是文化形成和凝聚的过程。文化的最大特征,也正在于它的这种社会历史性。
显然,人的"向文而化"意味着人充分的社会化,意味着个人通过介入社会、生存于社会,通过教化、教育,获得社会认可的社会角色、知识系统、价值标准、行为模式等等,发展起自己的文化性格和价值系统,从而被"化"为现实的、完整意义上的人。如果离开社会,人就不可能被"文化",就像"狼孩"一样。
人的充分社会化可以从社会和个人两个角度看:
从社会的角度说,人的本质的形成,意味着人们之间形成一套复杂的社会关系。只有建立社会关系、进行社会交往,才有人的和发展,也才能创造文化。文化之为文化,就体现为人的社会系统--经济关系、家庭关系、伦理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这些社会关系既是客观条件决定的,又是各个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具体创造,它体现着人们对"人",对"文",对人的存在和基本价值的理解,是人的现实和理想的结晶,是人木咛宕嬖诜绞剑�蚨�褪俏幕�H魏紊缁峁叵刀忌�敢欢ǖ娜宋木�瘛I缁岬娜税匆欢ǚ绞浇岷掀鹄矗�飧鼋岷戏绞奖旧砭吞逑秩嗣嵌哉嫔泼馈⒗�胍濉⑷ㄓ胧频燃壑档睦斫夂妥非蟆R蛭��巍⒎�伞⒙桌淼赖碌壬缁峤岷戏绞骄褪俏幕�模簧缁嶙苡幸欢ǖ囊馐缎翁��馐缎翁�旧砭褪俏幕�模�绱说鹊取U焦�逼谒枷爰臆髯釉缇涂吹搅苏庖坏悖��运�担�ㄈ耍?quot;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 人力不如牛,跑不如马,但人能驯服牛马为人效力,是什么缘故?就是因为人能结群,能按照一定的原则和道理,彼此分工协作地生活。
从个人的角度说,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关系中显现的。个人溶入社会,成为关系中的一个要素,被他周围复杂的社会关系交织着,他的人格、地位、身份、职业等等,完全服从这些关系所组成的整体网络。中国传统文化对人进行"伦理教化",使"化外之民"成为"化内之民",就是通过社会关系网络以及意识形态去训练特殊的人格。人有了这种关系,被溶进关系网络中,于是他有了身份、角色、位格、隶属关系,也就是被社会化、被文化了。反过来说,要确定一个人的品质是什么,就的从他所处的经济关系、政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等等中考察他的地位、身份、人格和社会角色。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标志着人成了社会的存在物,文化与社会化是同一层次的问题。
人是如何通过社会化而被"文化"的呢?一般的情况是:
人一出生,就处在一个实现确定好了的社会关系网中,是这个关系中的一份子,他(她)的人格、身份、地位、社会角色等事先就确定下来了。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作为外部的文化世界,规范和约束着人们,就象一个预制的模子,把人置于其中,按照它来塑造自己的文化性格。我们是在社会交往中获得自己的文化性格和价值认同的,我们是在与周围的人、与家庭成员、与亲属、与社区的交往中,是通过被纳入社会关系体系而获得人之为人的性格的。
在一生中,人通过生活、"游戏"而继续被社会所"文化"。人生活在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方式中,人的一举一动,无论是穿衣吃饭、生产劳动、走亲串友、参加或观看各种仪式(例如婚丧嫁娶仪式)、欣赏文艺作品、接受传播媒介、过节日,等等,都是在学习运用社会化的文化。我们处在社会生活中,也就是处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天然课堂中,这种教育和接受方式,就是生活本身,就是使用文化规则、文化仪式和文化话语。人生的各种社会活动,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把它们比“游戏"。依据"游戏规则"使用社会的生活方式,是个人溶入社会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
人通过有目的的系统教育而被社会所"文化"。现代人一身要接受系统的和有目的的教育训练: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更有的要接受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和各种职业培训、终身教育。我们通过学校、老师、书本、课堂、实验室、图书馆等等途径和手段,得到知识、价值观念、方法、技艺等等的训练,接受社会取得的既有的成果,这就是在接受文化,被社会文化所"化"。 正因为如此,人们把读书识字、学习知识叫做"有文化"。
在上述不断"化人"的过程中,人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理结构--大脑、四肢、整个躯体,而且按照一定的方式、形式和价值准则,把自己的本能需求(吃、喝、性等)加以"包装"和"改装";人创造出惟有人才有的精神世界:智慧、思想、情感、意志;人创造出人独特的行为方式,人的一切行为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有实施方案;人懂得试错法,懂得检讨自己的行为;人有自己的人格结构,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人有各种社会的关系、社会的准则--道德、宗教、科学、审美等等。这些使人之为人的东西,有一个主导的进步取向,就是表现为人的需要、能力、生活境界的不断升华,表现为人向理想的迈进。
人改变世界的同时,也必然要思考自己怎样才发展得更好、更充分,对"人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和追求。当人们意识到"如此如此才是人的样子",就意味着人有了一套标准,一种理想和一套办法,去做"更好"、更文明、更健全高尚的人。人通过自我教化、修养和锻炼,按人的标准做人,人也按照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赋予自己以崭新的、自然状态所没有的品质,这也是"文化"的本义。文化是一个描述人的本质不断丰富、人的内涵不断深化、人的主体性不断提高的动态范畴。
三、双向生成的人生之旅
人和世界的"文化",包括自然的"向人而化"与人自己向文而化",都要由人来实现,总起来就是人"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改造自身"、"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这意味着:文化是"人化"与"化人"相统一的一体化进程。
说到这里,人们常想到一个有趣的"难题":先有人还是先有文化?或者:是"人化"在先,还是"化人"在先?文化是如何开始的?这很像那个众所周知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许多人把这类悖论当成是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反映出人的思维方式的一定的局限。但是如果跳出抽象概念的圈子,而从历史和实践上寻找出路,其实所有悖论都是能够解决的。这需要历史的和实践的思想方法。
就“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来说,之所以绕不出恶性循环的圈子,问题往往出在概念的抽象化和凝固化上面:因为你说的"鸡",只是指现在看到的这种由蛋孵化出来的鸡;而你说的"蛋",也只是指现在由鸡所生的这种蛋;既然已经如此,那么要问二者之间孰先孰后,当然就无法回答了。然而只要再思考一个实际上的现象,就可发现毛病在哪里:这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只是存在于人的脑子里,只是一个语言和逻辑上的困难,并不是历史和现实中真正存在的困难。因为事实上它并没有导致鸡和蛋的出现有什么困难。那么这个问题在历史和现实中是怎样解决的呢?这些固然可以请专家来做权威的具体解释。但我们要从思想方法上有所提高,就要想到一个普遍的道理:原来,我们现在所说"鸡"和"蛋",并不是从来如此、一成不变的。在生物进化的历史上,它们是由别样的形态、别样的关系演化而来,形成了现在这种状态和关系的。也就是说,事情可能是:最初非卵生、不下蛋的某种禽类,最后变成了现在的卵生鸡种。
说到文化与人、人化与化人的关系,道理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历史地发生的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之间在双向互动、交替上升中实现着。"人化"和"化人"的关系是一种双向生成、双向展开的辩证运动,它们实际上是同时的,是一回事。只是在我们的想象和叙述中,要做到把它们当"一回事""同时说出来"很困难,所以才不得不分开来说"一方面"、"另一方面"等等。意识到这一点,在我们的文化思考中很重要。因为下面也还有时要这么说。
人通过实践改变自然界和自身,使自然和人自己走向"人化"的过程,是以人在自然界的产生开始的,而人的产生,则又以造就或形成了人所特有的生存发展形态——文化为标志。
"劳动创造了人"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个科学结论。而劳动创造人的含义,显然不能理解为先有一个东西叫"劳动",是他象上帝一样创造了人。而是说,有一种自然界的高级动物——类人猿(还不是人),是他在某种情况下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生存活动方式,通过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式(最初还不是劳动)以适应环境,包括同时用这种新的活动方式(逐渐发展成为劳动)去改变环境,以使之适合于自己(这时也就逐渐使自己变成了人)。经过一个实际上非常漫长的演化过程,一部分类人猿变成了一种以劳动为自己生存活动方式的新型物种——人。
如果说,进化中的类人猿是人的最初形态,那么劳动就是人类文化的最初表现形态,并且后来它也是人类文化最本质、最重要、最基本的表现形态。"从类人猿到人"与"从最初的劳动到发展起来的劳动"之间,就是人与文化之间?quot;人化"和"化人"之间关系的最好证明。这一双向生成、双向展开的辩证运动,就是如此开始、如此发生的。
"如何开始"的问题弄明白了,以后的情况就比较容易想象了。实际上,"人化"和"化人"之间始终是同

阅读全文

与文化与下列哪些要素是对立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7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7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45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2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5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1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9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62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1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7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5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6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0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5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6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9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6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