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如何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如何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发布时间:2022-04-23 16:03:30

1. 如何打造校园文化建设

1.校园文化改造:
校园是每个孩子学习生活的地方,是他们成长的摇篮,也是实现他们理想,放飞梦想的地方!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良好的校园环境给他们带来的是温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你可以想象一下,那种漫步林荫大道,与同学们一起端坐在草地上,仰望苍天,激扬文字那种豪迈之情;走进古香古色而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图书馆内,那种宁谧、神圣的氛围让你融入到书海的世界里,享受那五千年的人文情怀;一方池塘,芬芳的花香,让我们感受那花园般的清新。对校园文化进行改造就是对校园的整体布局进行调整,以及对校园环境进行升华,让学子们有着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环境孕育希望,理念放飞未来,教学楼走廊墙面文化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讲: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

2.校园文化宣传: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它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各种各样的形式对学生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思想内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较深的影响。校园文化多种多样,其主要形式:一是宣传教育,即以形势政策、爱国主义主旋律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报告、讲座、媒体宣传等。

二是各种文化活动,即知识讲座、辩论赛、讲演赛、各种征文比赛、读书工程、体育节、学术讲座等等。三是社会实践,即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四是社团活动,既有大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社团组织,在学校有关部门指导下开展活动。五是社区文化活动,即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包括宿舍文化活动等。六是心理咨询,即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校园文化的推行除了对内加强宣传,也要加强对外的宣传方式,这样才能达到将校园文化的精神传递到每个人的脑海里。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2. 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师生学习、工作的空间,校园文化体现在学校内部则形成其独特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它是这一时空存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文化形态上看,校园文化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学校德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政治说教,更应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育人内涵,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

【涨知识】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

育人离不开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风格各异、错落有致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小景,宽敞明洁的校园道路,万紫千红的绿化景观,明亮宽敞的教室、图书馆,这些都能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增进了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绿化、美化校园,应有重点地搞好校园主要景点的建设,办好宣传橱窗、阅报栏、标语牌等,让校园的每一个景点都发挥育人的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形成自律,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生的行为操守更加规范。

【涨知识】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二、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和校风建设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体现了校园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体现在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在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中影响、同化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在校园文化的作用下,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图变成一种精神化的形式溶于文化氛围中,出神入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一种高超的德育教育艺术。

【涨知识】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三、加强社团文化建设 

学校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把德育的功能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加强社团组织的管理和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群众性、广泛性、参与性的特点,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各项活动。校园文化经常是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很多活动都需要学生集体参与,需要有相互协作的精神。每个学生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构建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了师生的心理环境,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校园文化为学生追求个性的发展,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适应了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塑造学生形成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空间。

【涨知识】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以自身物质因素为基础,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精神生活的整体。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急功近利,要循环渐进,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使之互相促进,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1、体现发展的理念,建立创新、竞争为理念的校园文化 建设校园文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题,以“人文、协作、创新、实践”的学校精神为指导进行。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承载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必将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从而培养并输送出能适应时代发展,能参与社会竞争与合作,能积极推进、引导社会发展的学生个体。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将会用他们的品质影响社会风尚,用他们的人格影响未来的社会道德,使他们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

2、坚持创新的观点,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 要以全新的观念、方法去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树立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使校园文化传递融为一体。彻底摒弃“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提供创新思维平台,引导学生把梦想变为现实,激发热情,张扬个性,启发创造,让每一位学生经过多种实践活动,展示特长,体现自我价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实践活动的开展,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学习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3、建立校园网络文化,传递先进思想和时代最强音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进入校园,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有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特别是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但网络文化并非一方净土,如何进行引导和实施有效的监管,正成为学校德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抢占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弘扬主旋律,突出网络政治性、思想性、导向性、理论性、亲和性、多样性。如何突破,就要加强研究,努力构建健康文明、艺术化的、蓬勃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既获得信息素养和审美能力,又具有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和道德观。

4、建立健全文化政策,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

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就要注重“四育人”(教书、管理、服务、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在管理和服务上提倡“博爱”,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在严谨规范的运行轨道中,充分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环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环境条件的建设,更加突出“软”环境的培植,在学习创新、技能实践、文体竞技、团队精神、思想导向及生活等方面全面营造出良好成长环境。

3. 如何组织和开展好校园文化活动

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陈旧的教育观念已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着名教育家陶行之老先生说:“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是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教育要面向生活,校园作为教育的主战地应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牵引作用,,要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办有生命力的学校。 关键词: 校园 文化 人文 德育 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师生通过教育家学与管理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教育氛围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学校应该把学生生活、学习、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 校园文化建设应关注学生发展,树立德育生活化。德育生活化意味着德育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每个学生思想品德的成长往往源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生活中形成的对道德要求的认同。校园里充满德育的生活化主要是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关系中了解道德的价值,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判断和选择,让学生从中学会宽容和坚持。着力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备条件,可以在班级中安排心理教育的内容,让学生正视自我、自尊自信、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培养良好的请学、发展健全的人格,以帮助学生改善心理品质,为整个人生的心理发展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奠定基础。班主任老师应引导学生的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帮助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对他们来讲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当参与社会生活。可以设计各种活动,参与响应的社会生活,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掌握有关原理,为未来社会生活做准备,避免教条/结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开发课程资源,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统德育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忽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作用,忽视作为独立个体,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个别差异的、有智慧的、有情感的人的存在,表现在德育的目标和内容的设置编排上,在途径和方法的确定选择上,既不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也不关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的过程成了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观众和听众的角色。在预先安排的固定目的、组织方式、活动程度等具体要求下,学生被动地进行着一种程式化、履行公事式的机械表演。这种反理性的教育方法造成了教育与现实之间的悬殊差距。而德育活动课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挖掘和引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从学生兴趣出发,从学生的情感需要、意志、理想出发。亚里士多的认为:“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校园文化建设应该走出课堂,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生活的快乐,从而德育生活化。二、 校园文化建设应使校园成为精神家园。努力将学校建设成快乐的充满幸福的精神家园,是学校成为师生互相尊爱的花园,每个教师和学生在这里都能表现为尊重人,爱护人,爱充满了校园的每个角落,每个成员尊重人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物质需求和个性需求。积极倡导人际关系的简单化,让每位教师每天都心情舒畅的工作,体验人生的快乐和工作的幸福,要求学校领导班子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增强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同时要充分理解教师,理解他们的处境和状况,领导关心下属的方方面面,让其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和幸福。帮助教师生活上和事业上的发展,为他们成长创造机遇,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也是领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优美的环境陶冶人,以深厚的情感融化人,以科学的激励鼓舞人,这对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了推动的作用。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着力加强班集体建设 班主任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不要搞花架子。 目标:就是奋斗的方向,有了目标才能更好地凝集全班同学的智慧,使用之在班集体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班主任在制订目标时,往往不注意班级实际情况,盲目要求或任意提高,这样班集体建设就不可能达到目标,班主任老师制订的目标也就形同虚设,成了花架子。因此,班主任应该从班级实际出发,制定符合本班班情的建设目标。譬如有这样一个班级:全班同学爱好广泛,班委干部各行其是,班集体缺乏向心力。作为班主任,不仿制订这样的远景目标:培养兴趣,发展特长;自我约束,自我管理。针对这种远景目标,再设计分阶段实施的近期目标,实行班委干部委任制,激发班干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达到班级干部参与管理的目标;开展各项兴趣小组活动,达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目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达到自律的目标等等。凡此种种子目标,都是学生乐意接受并行之有效的。 当然,我们面对的是可塑性很强的小学生,不可能像对成人那样处理。因此,在选择具体措施的时候,我们不仿搬用魏书生老师的那样“惩罚”:不守纪律让他唱首歌,不肯读书让他讲个故事;不完成作业或做了坏事让他写个几百字的“说明书”。长此以往,一再顽皮的学生也会被感化,也会自觉地为班集体建设出一份力。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自主意识是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学校教育能够通过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来开发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这种学习活动,力求在学校和教师的上导作用之下,积极地发挥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它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对社会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的主动关心和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各种交往的主动关心和作用根据我们研究,这种学习活动按学生自主性的不同表征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它本质上是学科活动,服从于学科、课程的目标。我们强调提高学生在这类活动中的自主性,反对在传授知识技能时搞机械灌输,要求在课堂上增加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提倡将一些理科的演示实验扩充为学生实验。为了提高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性,教师在设计教案中作了很多探索。如语文课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甚至自主表演,以学生的主动体验代替原先由教师直接分析人物心理的做法。二类活动基本上越出了原先学科课堂教学的时空,其主要形式是专题活动课。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有联系,但社会生活内容已被引进。因此它既是学科课程的适当延伸、扩展,又体现活动课程的目标。我们要求在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人文气息。人文的实质是对人之为人的思考,其核心是如何做人。也就是说,如何为人处世的文化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就是崇高的做人的品质和报效祖国、献身教育事业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它既非政治思想素质所能代替,也非专业素质所能囊括。爱因斯坦认为: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那时最根本的。对任何专业来说,教学内容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学科范围本身,还要在课堂上体现出人文主义教育精神。创造素质是人类最主要、最宝贵、最高级的素质,人类正是通过创造这条途径来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一个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是利他主义的,精力旺盛的,刻苦勤勉的,百折不挠的。创造,它能使人获得一种满足感,消除受挫感,因此给人提供了一种对于自己以及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致力于创造精神的培养和教育,乃是教育工作者最大的责任和义务,而要启发人类独有的这种高贵的品质。我们应该着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让他们在一次次的实践和体验中去感悟。日积月累、自悟和感悟丰富了就可能豁然明白,这比简单的说教和效果要好得多,同时要加强校园的环境建设,把校舍建设成与生活化德育创建工作紧密结合的产物,以“文化品位、现代气息、人文精神”为理念,以“美观、简洁、实用、素雅”为设计路线,让学生和老师一走进校园就有回家的感觉,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将环境教育拓展到不经意中,学校环境建设将自然美和生活美有机的结合起来。

4. 开展校园文明活动,大学生该怎么做

1.立足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鼓励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2.加强学生公民道德意识,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和文明修养,培养学生社会实践与服务的能力,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
3.营造良好的育人成才环境,发挥良好校园文化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积极作用,增强教育效果。

5. 怎么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吗

所谓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自己的长期活动中积淀下来的,为全校师生共同赞成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和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无形环境。

一、充分认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领导
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导向、凝聚、激励、控制等功能,这些功能所起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是任何其他形式的教育不可替代的。
1.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学校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基础。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从教育系统来看,可以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以甄别雅俗,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学校文化还可以辐射社会、示范家庭,从而为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和社会文化建设做贡献。
2.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的需要。教育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学校的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同步发展。缺乏文化支撑的学校建设是不科学的,不完整的,也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3.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的需要。学校文化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育人理念和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学校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有利于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保持学校高位发展,提升学校品位的需要。学校文化建设既可以积聚学校的文化底蕴,又可以开创学校内涵建设的新局面。学校文化具有震撼和激励效应,发挥和挖掘文化的巨大潜能,可以引导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为保证活动效果,我市教育局成立 “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各学校也要成立由学校党支部、校委会为主要成员,师生代表参加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全面组织领导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同时要根据目标任务,明确各科室的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把人才培养目标放在首位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只有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并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内涵为理论基础,才能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为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教师的事业发展和师德培养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保障。 校园文化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形成的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精华。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主人翁意识、勤奋创新、诚信友善、乐于助人等等,通过它的熏陶必将提升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去引导、教育师生,坚定师生对党的基本路线的信念,引导师生提高科学知识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满足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让师生在整洁安静的校园环境、有条不紊的教学秩序、勤奋求知的读书风气、尊师爱生的和谐氛围中,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三、学校文化建设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做到全面规划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观念形态的校园文化,它渗透于学校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参与并影响着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一项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可以有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心理)层面。精神(心理)层面又包括观念形态、人际关系形态、知识形态、活动形态,具有规范性、多样性、复杂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因此,学校文化建设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做到全面规划。
1.营造融洽的校园人文氛围。学校是师生学习、生活的地方,学校的人文氛围是影响师生思想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学校人文氛围的营造对广大师生都是极为重要的。我们要构建和谐校园,就要重视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
首先,要突出人文环境的建设,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师、学生时时刻刻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要加强德育和教育伦理的灌输,弘扬教师的敬业精神,让教师珍视和热爱手中的教育权力,使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教学风格、价值取向等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促使学校价值与教职工价值共同实现而获得双赢。让校园人文氛围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养料和水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和阶梯。针对学生的人文氛围包括德育文化、学习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文化、文娱体育和审美文化、生活与心理卫生文化等。在这方面建设的实践中,应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之本”的理念,坚持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使学生做到:人格上自尊,主动磨砺与修养;行为上求进,主动求索与进取;学习上自主,主动参与和探究;生活上自立,主动自理与服务;行为上自律,主动约束与反省。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班纪班规的制订、学生社团的组织与管理以及校纪的管理等,让学校的人文氛围达到一种民主平等的融洽状态,使学校和学生同时得到进步和发展。
2.优化以人为本的校园制度文化。和谐校园需要人本科学、和谐民主的制度保障。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它要求学校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借以建立起良好的校风,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同时还要搞好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得以贯彻。由于校园制度文化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它包括学校的教代会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质量监控考核制度、学生的行为规范等,因此,以人为本的校园制度文化的建立和优化,可以让学校师生尽情发挥出潜力和活力,使校园和谐稳定又生机勃勃。
3.培养积极的育人取向文化。所谓育人取向文化,其实就是教育追求,或者说是培养目标。它的提出往往凝聚成学校的办学理念,而办学理念又往往用校训的形式表达出来。育人取向文化常常影响着人才的成长,什么样的学校出什么样的人才,这实际上是一种特有文化长期沉淀的结果。学校的一台文艺节目或一个文化艺术节,所追求的立意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学校的一个科技讲座或一次制作活动,想达到的目的就是奠定学生终身热爱科学的精神。积极的育人取向文化不仅陶冶受教育者,也同时武装教育者,它不仅给人以知识的智慧浇灌,同时还给人以人文精神的充实和升华,促使特色人才的成长和成功。对特色人才的培养,是学校育人取向所要潜心营造和刻意追求的,它将形成学校独有的竞争力。我们要特别注意培养这种文化,通过培养这种具有长远效益的文化,使学校稳步走上和谐而快速发展的轨道。
4.创办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校园师生员工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和学习、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它具有快捷方便、信息丰富、交互性强等优势,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新载体和新途径。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时代课题。学校要创办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想方设法巩固和强化以“文化育人”为主的网络文化阵地,以此来拓宽师生知识视野,提供文化精神营养,提高师生的学习能力、艺术修养、人文素质和思想品质。并且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注重网上管理、监控和引导,不断提高学校网络文化建设品位,实现校园的安定和谐与团结有序。
5.加强学校环境文化建设。这里所说的学校环境文化,具体指的是学校建筑文化的创设,如学校建筑的布局,各种建筑物的命名,校门、大型壁画、校史馆的设计与修建;学校的绿化与美化,如绿化景点、场地划分、道路走向和标志雕塑等的创作与修建;学校各个大型建筑物,如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和体育馆等的摆布,教室、寝室、饭厅和走廊等的布置;校园网、黑板报、橱窗、阅报栏、标语牌、广播、多媒体教学仪器方面的设置等。这些学校的硬件,如果能让它们都具备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群体成员的观念与行为。我们要坚持以“文化品位、现代信息、人文精神”为理念,着眼于学校布局的美观整齐和谐统一,着眼于环境建设文化氛围对师生的熏陶和感染。我们千方百计让草木“说话”,让石头灵动。此外,还通过英语角、墙报、网站、校训、校歌、荣誉室、阅览室、体育场等,展示各种文化,使环境成为校本课程的载体,成为德育美育的载体,成为文化育人的载体。注意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有机结合,将现代文明气息与传统文化底蕴有机渗透,让师生时时处处都感受到校园文化的魅力,大大加快了学校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校园的全面和谐。
6.创建和谐校园课堂文化。校园文化有许多内容需要教学实践来体现,需要教学活动来完成,而教学又是以课堂为主渠道的。在教学过程中,这两者密不可分。许多事实表明,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共进,是促成和谐校园的关键性要素之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制度必须变成师生的共同追求,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与教学因素中的以课堂为主的课程教学产生和谐共振,才能为学校的发展、和谐校园的创建发挥出应有作用,才能让师生在和谐教育中受到多元文化的有利熏陶。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校园文化,在课堂上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让校园文化得以传播,用来丰富和提升师生的精神世界,塑造他们的人格品质,可以促进校园中人际关系与人事关系的和谐。

6. 如何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推动大学生群体文化自信水平的提升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以生动活泼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以艺载德、以艺促智,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习惯等几个方面获得发展。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是校园文化的浓缩,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展现的舞台,弘扬校园文化,促进沟通与交流。特举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培养当代大学生素质,展现大学生青春风采。举“想唱就唱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是本着以歌曲充分展现大学生青春风貌这一思想,分为报名阶段,海选,初赛,复赛,决赛等形式来大胆创新借用更丰富的表现空间,在深刻挖掘文艺晚会艺术内涵的同时,赋予了它更为广阔的外延。本次举的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正是响应国家的号召,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迎新晚会”的举代表又一年过去了,我们迎来了新一届的同学,他们带着青春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志向加入了我们这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为欢迎他们的到来,向2012届新生展现出我们最热情活泼的一面,也为他们的大学生活开启一片崭新的乐章,经院领导商议,特决定举此次迎新晚会。晚会宗旨是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文化建设,展示青少年精神风貌,体现学院青年文化建设水准。同时,我们通过这个文艺晚会发掘文艺人才,使他们的特长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为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提供一个展现魅力的舞台。“时尚环保,你我同行‘嘉吉杯’环保服装设计大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购买力越来越强,同时增加的还有手边的废旧物品,如:塑料品、废旧光盘、废旧报纸等,有些人会选择扔掉,尤其是大学生,手中这些闲置物较多,一般的处理方法是丢到垃圾桶里,这是浪费资源又不环保的做法。因此,举这场“环保服饰设计大赛”,让学生们合理利用手边资源,从而达到废物循环利用的环保作用。让大学生全面了解环保的重要意义,通过此次活动能使同学们充分表现自我、展示自我、认识自我。体现新时代大学生审美态度,诠释自我审美观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通过大赛为各系同学提供一道极具特色的视觉盛宴;提高同学们动手实践的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社会竞争力。“新韵彩,筑梦迎春年元旦晚会”为庆祝元旦,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的凝聚力,建设和谐、团结的校园氛围,拟定于2012年元旦前夕举行庆祝元旦文艺晚会。通过晚会体现我校师生努力向上、奋力拼搏、追求创新和发展的精神,同时也给我校师生提供一台施展才华的舞台。展示学员风采,增进师生情谊,让师生同台演出,充分交流,为学习生活增添崭新乐章。挖掘优秀文艺人才,使其特长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培养。也进一步推进我院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习氛围,给同学们一个真正展示自我风采和勇气的舞台。展示当代学生的良好精神面貌。扩大学生会影响,锻炼新一届学生会成员的能力。每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着在倡导校园新风,弘扬艺术文化,在全院范围内营造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丰富和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当代大学生素质,展现大学生青春风采。即使再累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7. 如何建设新型校园文化

一、抓好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
育人离不开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风格各异、错落有致的校园建
筑,鸟语花香的校园小景,宽敞明洁的校园道路,万紫千红的绿化景观,明亮宽敞的教室、
图书馆,这些都能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增进了
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校的校
园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绿化、美化校园,应有重点地搞好校园主要景点的建设,办好宣
传橱窗、阅报栏、标语牌等,让校园的每一个景点都发挥育人的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形成自律,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生的行为操守更加规范。
二、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和校风建设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体现了校园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
貌。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体现在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
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在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
中影响、同化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在校园文化的作用下,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图变成一种精神化的形式溶于文化氛围中,出神入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一种高超的德育教育艺术。
三、加强社团文化建设
学校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把德育的功能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加强社团组织的管理和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群众性、广泛性、
参与性的特点,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各项活动。校园文化经常是以学校或班级为单
位开展活动,很多活动都需要学生集体参与,需要有相互协作的精神。每个学生要处理好个
人与集体的关系,以构建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了师生的
心理环境,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校园文化为学生追求个性的发展,追求
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适应了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
化、个性化的特点,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塑造学生形成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空间。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以自身物质因素为基础,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较
为稳定的精神生活的整体。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急功近利,要循环

渐进,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使之互相促进,真正发挥校
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1、体现发展的理念,建立创新、竞争为理念的校园文化
建设校园文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题,以“人文、协作、创新、实践”的学校精神为指导进
行。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承载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必将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从而
培养并输送出能适应时代发展,能参与社会竞争与合作,能积极推进、引导社会发展的学生
个体。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将会用他们的品质影响社会风尚,用他们的人格影响未来的社会
道德,使他们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
2、坚持创新的观点,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
要以全新的观念、方法去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树立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使校园
文化传递融为一体。彻底摒弃“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提供创新思维平台,引导学生把梦想变为现实,激发热情,张扬个性,启发创造,让每一位学生经过多种实践活动,展示
特长,体现自我价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实践活动的开展,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学习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3、建立校园网络文化,传递先进思想和时代最强音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进入校园,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网络
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有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特别是对学生的
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但网络文化并非一方净土,如何进行引导和实施有效的监管,正
成为学校德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抢占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弘扬主旋律,突出网络政治
性、思想性、导向性、理论性、亲和性、多样性。如何突破,就要加强研究,努力构建健康
文明、艺术化的、蓬勃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既获得信息素养
和审美能力,又具有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和道德观。
4、建立健全文化政策,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
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就要注重“四育人”(教书、管理、服务、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在管理和服务上提倡“博爱”,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在严谨规范的运行轨道中,充分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环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环境条件的建设,更加出“软”环境的培植,在学习创新、技能实践、文体竞技、团队精神、思想导向及生活等方面全面营造出良好成长环
境。

8. 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有哪些活动

每个学校具体的活动不同,但大多都以以下的为基础参考类似。

1.举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高层论坛”。邀请主办单位领导、着名大学校长、教育专家、高校学工处长、宣传部长、团学组织干部等,就校园文化的基本理论、基本内涵,特别是校园文化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的独特作用、途径和方式以及有效载体等进行全方位探讨,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2.举办“校园歌手大赛”。通过组织开展校园歌手大赛,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作和演唱校园歌曲,反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当代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示当代大学生崇高的理想追求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唱响和谐的时代主旋律。

3.举办“全国十佳百优学生社团”展评活动。通过组织评选和展示,树立高校学生社团的优秀典型,明确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向,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构建繁荣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4.组织“高校学生网络文化活动周”。通过开展网上原创歌曲、DV、flash、动漫、摄影展示,开设在线专家讲座,提供优秀艺术影片鉴赏等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上文明网,形成富有时代特色、青年特点的校园网络文化体系。重点组织好“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网站”评选活动。通过评选优秀学生网站,树立学生网站的优秀典型,明确校园网络文化的导向,更好地发挥网络文化的育人作用。

5.组织校园青春短剧展演活动。通过组织展演活动,引导高校学生以校园生活为原型,创作排演一批反映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青春短剧,展现大学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讴歌当代青年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追求,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6.组织“民办高校艺术活动展示周”。通过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歌咏比赛、戏剧节、社团文化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活跃民办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展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吸引民办高校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帮助民办高校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中国大学生校园文化节,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展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成果,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和谐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全国学联决定联合举办的。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加强文化道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整合现有的校园文化活动内容,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形成声势和规模,打造新的文化活动品牌,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和校园氛围;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努力适应新时期高校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需求,使高等学校成为发展。

9. 校园文化创建活动可采取哪些形式

声明一下:是粘贴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活动在内容上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文化艺术活动、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创业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等。下面介绍一下各项校园文化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开展这些活动的形式。

一、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

思想品德教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两部分。政治思想教育主要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政策,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政治敏感性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可以采取的形式有:党校团校培训、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时事政策教学、国内外热点问题报告会、每周团员政治学习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知识竞赛、国庆或党建征文、革命歌曲比赛、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党章小组开展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政治理论学习交流会等等。道德品质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修养和品质,自觉做到勤奋好学、艰苦奋斗、表里如一、诚实守信、关心集体、遵守纪律、热爱劳动、讲究卫生、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自觉树立和模范遵守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采取的形式主要有学生宿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宣传活动、为希望工程爱心捐助活动、义务献血活动、青年志愿者义务服务活动、义务植树活动、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在校园做好自查自纠工作、以道德建设为主题的大学生辩论赛、“爱护绿色家园”演讲赛、文明教室和文明考场评比等等。

二、举办文化艺术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活跃校园文化气氛,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修养的有效途径。举办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团队精神、艺术水平、文学修养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使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水平、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得以提高。举办文化艺术活动的形式有:1、举办迎新生或送毕业生文艺晚会、元旦联欢会、校园歌手大赛、挑战主持人大赛、时装表演、戏剧小品大赛、书画展、摄影比赛、舞蹈比赛、舞会等文艺类活动。组建舞蹈队、曲艺队、合唱团、乐队等学生文艺团体,并指导他们开展工作。2、举办文化艺术节、演讲赛、礼仪大赛、辩论赛、板报评比、文学知识讲座、专题电影节、专题征文等文化活动,组建文学社、校园记者站、校园广播站等文化传播阵地,引导学生办好各种刊物,写出精美的文学作品,从而在校园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组织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有”中,有文化是很重要的要求,今天的青年学生是21世纪国家各行各业的骨干人才,是科教兴国战略得以实现的保证。他们是否具有扎实的科学基础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景,而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必须突出育人主题,要有相应的组织体系,更重要的是要有指导教师队伍、经费、物质等方面的保障,要建立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学生活动,应视为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在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要重视一下几项工作:

1、建立学术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能反映一个学校的品位、格调、风气和氛围,是一个学校的文化精神,它对学生无疑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因此,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一定要注重对高层次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使学生在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勇于进取、乐于奉献、团结友爱的校园文化环境中主动积极地探索真理。在建立学术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中,高校共青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经常举办学术科技讲座。邀请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来校讲学,让学生了解吸收国内外科学技术研究的新动向、新进展和新观点,真正理解和探索科学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观念。第二,充分利用校内资源。邀请校内在对某一方面有成就的院士、教授就全校范围作专题讲座,可以是某一领域的内容,也可以是科学研究的方法方面,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第三,组织专业性较强的学术讲座。这种讲座对学生的受益最直接,也是最可行的。

2、引导建立和支持学生科技类社团开展活动。对于这类社团,共青团组织应尽可能给会员提供更多的服务,一是给他们提供活动场地,开展内容广泛的科技活动;二是提供宣传阵地,包括宣传窗、网络宣传等;三是鼓励社团骨干带领全体成员开展力所能及的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等;四是帮助他们联系指导教师,使他们的科技活动上层次。

3、广泛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广泛的学术研讨活动和浓厚的学术气氛能够有力促使广大学生提高学习科学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积极性,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在学术研讨活动的开展中要突出以下几点:(1)目的的针对性。主要目的在于营造宽松环境,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学术水平。从广大学生的学术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2)组织的先导性。这是区别于学术研讨活动的自发性和自觉性的重要标志,是提高质量、保证效果的重要保障。它蕴含在学术研讨活动的构思、策划和实施的全过程。(3)内容的层次性。是指其内容和主题不能千篇一律,应因人而宜,因时而宜,不断变化。比如,低年级的学生以普及型的科学报告、学术动态传递、知识难点讨论为主。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前沿信息交流、跨学科学术讨论、本专业课程设计为主。(4)参与的广泛性。这首先取决于学术研讨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本身的吸引力,其次取决于组织工作的水平。(5)效果的拓展性。显性效果表现为学生能够准确把握科研方向、拓展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隐形效果也称拓展效果,使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积极进取的治学态度、群体协作精神。这种拓展效果也是校园文化意义上对人才培养的导向、激励、凝聚、陶冶作用。(6)形式的多样性。采取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增加趣味性,增强吸引力。常见的形式有学术报告、讲座、讨论辩论、科技创新、科学研究、参观、实验、调查研究、知识竞赛、播放科教影片、网络沙龙、模拟表演、举办科技节等。

4、组织学生参加高层次的学生学术科技竞赛。高层次的学生学术科技竞赛主要有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高校共青团应该做好组织和准备工作,如:做好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课题立项工作、建立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的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每年举办大学生科技竞赛等。

四、开展体育活动

高校开展体育活动的目的在于:1、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在开展体育活动中提高学生对待身体素质,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和对体育知识的掌握。同时,激发学生的进取心、磨练意志,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公正、诚实、友谊、团结的道德品质。2、激发体育兴趣,提高运动技能。通过开展融健身、娱乐为一体的体育活动,促使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和体育技能训练中去。开展体育活动的形式有:体育课教学、全校集体出早操、组建各类球队开展活动、举行各类体育竞技比赛、组织体育健美操学习班等。

五、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校园文化不是在校园封闭状态下形成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应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社会实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很多,如军训、公益劳动、专业实习、暑期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等。

六、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开展志愿服务是以青年志愿者为主体,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内容,以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它是一项崭新而又高尚的事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主要载体,坚持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究实效、持之以恒的原则。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有:为城乡建设、社区建设、农村扶贫开发、抢险救灾、具有特殊困难以及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公益事业等提供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有学生个人或集体开展志愿服务和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的大规模、多层次的志愿服务。

七、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文明风气、清洁的环境、礼貌的言行、良好的风度和秩序是校风的重要内容,也是育人的软环境之一。高校共青团组织应从教育管理、制度建设、日常检查如手,开展文明教室、文明宿舍的检查评比,在教室布置名言警句标语,在宿舍创建健康、高雅的宿舍文化。组织校园环境的定期清扫,发挥学生会、自律委等学生组织的作用,开展文明行为的自查自纠工作。团干部经常深入宿舍、食堂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遵守校规校纪和公共道德情况,及时教育处理违纪学生。发挥团组织的协调者角色,同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搞好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八、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由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等中央有关部委联合推行的一项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并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帮助同学们全面成长成才的素质教育工程[2]。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主要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展开。学校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有五项原则:自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柔性原则。“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组织机构按照三级体系设置,即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校(院)级组织]、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院(系)级组织]和“团支部”(班级组织)。这三级组织之间呈领导与被领导、指导与被指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不是一个阶段性的活动,而是一项具有长期规划、长期目标、需要长抓不懈的系统工程。它有四个鲜明的特征:全员性、全程性、导向性、系统性。重点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证书》以客观认证为主,一般不含主观评价,所列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内容包括:1、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2、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3、科技学术与创业训练;4、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5、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

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要注意统一品牌、协调行动、形成合力;要因地、因时制宜,兼顾地区、学校、专业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大胆探索新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要注重机制建设,通过建立健全操作机制、评价机制和对学生的激励机制确保这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审视度势,进行更新决策;要发动群众,形成更新共识;要大胆实践,塑造塑造崭新模式。从而使校园文化继承优良传统而不僵化,发掘符合时代精神的崭新内容,围绕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熏陶、规范、激励、凝聚等作用。

10. 15怎样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如何理解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在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内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校园特有的一种精神,是校园发展的理念,还是一种价值取向。校园文化是响应党的号召而推出的一种文化,它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的存在于师生的意识层面。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师生之间凝聚力的体现。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外在的精神面貌,是向外界展示的一种形象。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精神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更高层次的文化建设,一个学校的良性发展必然要有过硬的精神文化建设。精神层面的建设对学生的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严于律己。
二、作为当代学生应该怎么做
作为高中学生,需要不断努力学习,用过硬的文化素养来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与道德意识。校园文化的建设包括很多层面,例如,学校在倡导保护校园文化环境时,学生要不断督促自己保护校园环境。学生还要起到模范作用,以自身微薄的力量来带动校园一批人的意识觉醒。要坚决跟着党,做新时代要求的合格学生。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刻苦学习
作为学生,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要刻苦,不断提高自己的成绩,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要带头,在学习中起到模范作用,带动全班共同努力,让优秀成为大家的习惯。要携手努力,与同学多沟通多交 流,共同进步。要全面发展,在学好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涉猎其它知识,不断拓宽自己学习的深度与广度。要勤于思考,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好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思想要不断与时俱进,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学生自己更要追求道德上的进步,用不断进步的文化素养,带动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2、发展创新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灵魂,国家需要创新性人才,这就要求新一代的学生不断启发自己,发展自己创新性的思维,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另外学生还要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不断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不能事事都故步自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培养自己的能力,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发展校园文化。
3、无私奉献
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会尊敬身边的老师以及老人,热心服务社会,热情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要有大爱之心,始终铭记党的教诲,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事。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争做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体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价值。要培养奉献精神,多帮助身边的同学。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作为一名学生,他自愿去贵州支教,并且用自己的工资去帮助完善学校设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脱离困境。另外更有很多高中学生自发的去帮助班级里上不起学的孩子,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爱

阅读全文

与如何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42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22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8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9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9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