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长治山西省有哪些特色
1、潞城甩饼
潞城甩饼“甩饼”是上党地区独有的一种民间小吃,因起源于潞城,故又称“潞城甩饼”。
2、腊驴肉
长治的名吃中以上党腊驴肉最为有名,上党腊驴肉原专指沙锅腊驴肉,因制作创始于腊月而得名。它以新鲜驴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香料、佐料、做工极为考究。
3、黎城核桃
黎城县盛产的长圆绵核桃,为黎城“四大宝”之首,其果实大,呈长圆形,果壳稍薄,表面较粗,出仁率和出油率高,并可取整仁,品质上等,味香可口,营养价值较高,是一种富含营养的干果。
4、黎城柿子
柿果多汁甘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葡萄糖和果糖,它含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比苹果、梨、桃、杏都多,黎城柿子加工而成的柿饼,含有蔗糖、葡萄糖、果糖和木密醇,其柿霜具有清热、生津解渴和止咳利咽的作用。
5、壶关小车刀切糕
这种刀切糕是选用上好黍米、红枣等蒸制而成,其质地细腻,甜香宜人。
6、壶关羊汤
它同我省雁北一带的羊杂割汤,晋南一带的羊汤泡馍,称之为山西羊汤三大流派。
7、武乡枣糕
武乡枣糕主要用料是黍米和大红枣制成的,秫米味甘、性微寒,有治筋骨挛急,杀疮解毒热的功能。
8、武乡炒指
把面和好后,擀成厚厚的饼,切成手指大小的面条块儿,然后用干土磨成粉,用铁锅将干土滚沸后再来炒这个面条,吃起来香脆可口。
Ⅱ 长治是一个怎么样的城市,有什么旅游地
长治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于1945年10月建市。曾当选2004年度中国十大魅力城市。长治市,地处北纬35°50'--37°08',东经113°01'--113°40',东倚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为太行山,太岳山所环绕,构成高原地形,通称“沁潞高原”,又称“上党盆地”。境内山地、丘陵、盆地纵横交错,海拔大都在800--1500米之间,最高的太岳山北台顶,海拔2453米。长治市现辖10个县2个区1个县级市。
长治属典型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在4.9--10.4摄氐度之间,气候条件与避暑山庄承德相近。1月份最冷,平均最低气温为-6.9摄氐度;7月份最热,平均最高气温为22.5摄氐度。号称“无扇之城”。年日照时数2418-2616小时,一般年降水量在537.4-656.7毫米,7月最多,为132.2毫米,1月最少,为5.5毫米,年平均无霜期在156.8-181.9天,年平均风速为1.5-3.0米/秒之间。 长治各月平均气温: 一月:零下6.9°C二月:零下3.4°C 三月:3.7°C 四月:11.7°C 五月:17.4°C 六月:20.5°C 七月:22.5 °C八月:20.5°C 九月:15.6°C 十月:9.8 °C十一月:2.6°C 十二月:零下5.6°C
长治古称上党,位于山西省东南部,《荀子》称为“上地”。“上党”的意思,就是高处的、上面的地方,即“居太行山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也”,因其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上党可望得中原”之说。此外,长治还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是研究山西省历史文化、弘扬革命传统的基地。 早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神农氏炎帝就曾在这里尝百草、驯养牲畜、发展原始农业。殷商时期,长治是殷商王朝属下的诸侯国,史称“黎”。春秋时归晋。战国时期赵、魏、韩三家分晋,长治为韩国别都,称“上党郡”。隋开皇时改为潞州,后几经变更,唐时改为河东道潞州上党县。明嘉靖8年(公元1529年)改称潞安府,并置长治县取“长治久安”之意,长治由此而得名。清朝时继旧制为潞安府长治县。民国初废道,长治改属冀宁道。民国19年(公元1930年)废道制,长治直隶省辖。1945年10月8日长治解放,1945年到1998年的50多年间,曾先后经历了作为山西省辖市由长治专区代管和晋东南行署隶属等多次行政区划的调整变动。 长治属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源远流长。传说中的《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山海经》等故事就发端于此。长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同时还是一个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这里创建了以太行山和太岳山为依托的抗日根据地,后来发展成为晋冀鲁豫边区,是当时华北最大的一块根据地。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等领导机关曾长期驻扎在武乡、潞城等地,使这里成了华北抗日前线的中枢。 要说长治文化,不能不从长治说起。长治,“居太行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所以古称上党,素有“天下脊”的美称。这里关山伟固、居高设险,历史悠久、文明久远,山河壮美、人主荟萃,厚土民魂、神韵飞扬,实乃太行山上的一颗明珠。 上党是神话的故乡。在中华史前神话传说中,上党神话以其源流之原始、密度之集中、内容之详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拂去岁月的尘封,穿透时空的阻隔,我们仿佛可以看到,神农尝草、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精卫填海,这一篇篇奠定中华文明基础的社话传说,已带着诞生它们的一座座大山,高高矗立于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折射出长治古代文明的源远流长,印证着上党历史文化的博大久远。 上党是华夏文明的最早发祥地。上党孕育过播谷稼穑的民族祖先,文明的曙光最早在这里初现。2.5亿年前的木化石,为上党文明写下了久远而深厚的第一篇章;新中国第一具完整的恐龙化石,向世人昭示了上党文明的亘古和绵长。数不尽的遗址,道不尽的陈迹,仿佛散落在上党大地上的颗颗明珠,向你印证着数千年长治文明的邈远悠长,诉说着上党文化的源远流长。 上党是山水雄奇之地。长治的山,不仅有着绮丽雄浑的外表,而且蕴藉着民族优秀文化的无尽内涵;长治的水,不仅有着大江大河的神韵风采,而且印证着民族优秀文化的灿烂辉煌。长治山水,南北兼容,刚柔相济,真可谓坐山水秀丽之胜,拥文化昌盛之富,必为仁智者向往。 上党是诗书之乡。壮美的山、秀丽的水,古老的文明、深厚的文化,引无数文人骚客竞折腰。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名士登太行观赏山川河流之秀丽,进上党领略历史文化之悠久,驻长治赞叹人文风情之俊美,或文或诗,留下了许多脍灸人口的骈文绝句、文章佳作。这些熠熠生辉、流远久远的精品佳作,以写实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上党的古风古韵、美景名胜、人文地理、淳朴民风,记录了文人墨客对长治那份挥之不去的情思和留恋。 上党是戏曲乐户之乡。天地大舞台,舞台小天地。千百年来,上党戏曲根植于上党这块皇天厚土中,犹如枝繁叶茂的虬根老树,见证着岁月历史的苍桑世变。凭借“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的夸张手法,依靠高亢激越的音乐唱腔和一代又一代演职人员声情并茂、出神入化的表演,上党戏曲曾经创造过“上党歌舞先梨园”、“士大夫皆能诵之”、“誉满并门”、唱红京城等无以复加的辉煌。 上党是礼仪之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华夏大地,沧海桑田,沉淀于社会底层的民俗文化,保留着许多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上党民俗民风,既有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又有山河之地的影响,因而具有它的特殊性,正所谓“勤俭其本质也,奢靡其习染也,劲悍本于地气,淳美由于化成”。 上党是名产之乡。在《关于重庆谈判》中,毛主席说: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一个脚盆,就是上党区。在那个脚盆里,有鱼有肉。毛主席说的“有鱼有肉”,实际上就是物产丰饶。“中国第一米”沁洲黄曾经上过康熙皇帝的御宴,中国四大名绸之一的潞绸曾经“衣天下”、“遍宇内”,史称“上党一绝”的长治堆锦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名声大噪、驰名中外,弹丸之地的荫城曾经享有“天然铁府”的美称,并且“日进斗金”,“上党三宝”----花椒、柿子和核桃名闻遐迩,飘洋过海...... 上党是美食之乡。上党美食在过去上敬奉过皇帝,下适应民间百姓,它长盛不衰,伴随上党人民度过了无数个寒来暑往,岁月更替。上党名吃粗放而不失雅致,是文化的结晶,地域的印证。壶关羊汤曾让曹操将士饱口福,精神振奋,一口气登上太行山灭了高干;半疙瘩救过光武帝,潞城“甩饼卷腊肉”系唐玄宗亲自命名,黄家凉粉来自皇家,沁县干饼曾是贡饼......原来美食名吃也蕴藏着历史,饱含着文化。 这就是上党,山光水色优美,文化传承悠久;这就是长治,英杰雄才辈出,文明郁积磅礴。这就是上党,既有亘古长存的历史足迹,又有今日始开的时代芬芳;这就是长治,既蕴藉历史的雄浑博大,又焕发未来的神韵风采
上党一绝---八角秋千 八角秋千
八角秋千是上党地区独有的娱乐形式,也是我们北村村民古老传统文化的传承智慧与结晶, 八挂秋是一种装饰华丽而悬于半空的双层顶亭式秋千,其顶可整体旋转,可同时悬吊八人游荡,荡秋者有春燕展翅,嫦娥飞天的美感。故有“荡八角秋千,顶半个神仙”之俗言。是一种非常适合大众的节目娱乐项目,也是展示地方文化和百姓智慧的艺术品! 八角秋,别名:八角秋千,八挂秋。因悬吊八挂秋千而得名。是别具一格的旋荡式秋千!一般在传统庙会期间搭建〈我村传统庙会为农历二月初九,每九年一搭〉! 八角秋全身高约20米,主棚对角约为8米,上秋平台高约2.5米直径约9米。 秋千轮廓高大威武,做工精细,外观精美漂亮,旋转起来彩带飞舞,人影高旋,欢声不绝,美感之极。充分体现了我村村民的聪明智慧和对新农村未来的美好展望!展示出民间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文化特色
长治因地处太行之巅,自古就有“与天为党”之说,故又称“上党”。早在一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劳动生息,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炎帝神农氏曾在此尝百谷、制耒耜、兴稼穑。尧舜时期,长治是“冀州之域,属帝都畿内”。 上党是神话的故乡。在中华史前神话传说中,上党神话以其源流之原始、密度之集中、内容之详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上党是华夏文明的最早发祥地。上党孕育过播谷稼穑的民族祖先。2.5亿年前的木化石,新中国第一具完整的恐龙化石,昭示了上党文明的亘古和绵长。 长治山水,南北兼容,刚柔相济,真可谓坐山水秀丽之胜,拥文化昌盛之富,必为仁智者向往。 上党是诗书之乡。壮美的山、秀丽的水,古老的文明、深厚的文化,引无数文人或文或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骈文绝句、文章佳作。 上党是戏曲乐户之乡。上党戏曲曾经创造过“上党歌舞先梨园”、“士大夫皆能诵之”、“誉满并门”、唱红京城等无以复加的辉煌。 上党民俗民风,既有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又有山河之地的影响,因而具有它的特殊性,正所谓“勤俭其本质也,奢靡其习染也,劲悍本于地气,淳美由于化成”。 上党是美食之乡。上党名吃粗放而不失雅致,是文化的结晶,地域的印证。壶关羊汤曾让曹操将士饱口福,精神振奋,一口气登上太行山灭了高干;拌疙瘩救过光武帝,潞城“甩饼卷腊肉”系唐玄宗亲自命名,黄家凉粉来自皇家,沁县干饼曾是贡饼......
旅游胜地 中村申家宅院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郊区西白兔乡,北依小寒山 ,西临漳河 ,地处上党盆地的东北角 ,属于上党盆地的边缘丘陵地带。据申氏族谱记载,申氏宗祖是明万历年间从潞城县天贡村迁入的。全村现有300多户,共1300余人,申姓族系占70%之多。 申家大院
中村在明朝时属潞城县 ,直隶山西布政司。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未打消这里民众积极求生的欲望 ,他们从农业生产转而向丝绸 ,布匹 ,酿造等手工业发展。由于处在河东盐池及本地物资向东南转输的运道上 ,也是从陕西和晋南向河南运输的必经之路 ,并且是与以北的太原连接的重要通道。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再加上本地铁矿产量丰富 ,于是盐与铁便成为泽潞商人重要的贩卖货品。据《潞城县志》记载 ,清朝至民国期间 ,中村是当地着名的物资交流中心集市之一。晋商发展的同时 ,商家大院也就成了晋商文化的代表 ,成为中华民居建筑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申氏在明初从潞城县天贡村迁入南村,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迁入中村定居。自始祖申十三开始,至今已繁衍到第二十一代。申十三有二子,第四世时有七子,第七世时发展为三十子,第八世时发展到五十子,成为一大家族。 村内申家的老宅院始建于明代中叶 ,至光绪年间基本建成。村内现存明清院落 20 余座 ,窑 50 余孔,房 300 余间 ,基本保存完好 ,是非常宝贵的建筑遗产。村落位于半丘陵地带 ,地势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以十字街为中心 ,呈网格形分布 ,分为东北、东南、西南和西北 4 个大的区域 ,申家宅院落位于东北区域。 村中的明清建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建于古街道两旁的商业区 ,分布有当时申家在中村开的店铺 ,由当铺、盐店、布店、花店、染坊、铁铺院、歇马店等手工业、商业建筑组成;另一部分则是申家的家宅———二十四院 ,占地面积约 3 万 m ,主要用于居住、接待贵客以及一些仓库 。 村中一条古街自村口引入 ,贯穿全村。古街南北走向 ,并随着古商道与商业的互助性发展而演变成一条商业街 ,并且最终成为清代中村的村落布局轴线。古街北端止于申家大院 ,这就导致申家在村中开设的店铺布局呈现沿街与顶端两种布局方式 ,最终形成了 T字形的排列。申家店铺所在院落的布局有两种:一种是院落本身正南正北朝向 ,而将临街一面的房屋设置为店铺的铺面 ,对外开放;另一种则是以垂直街道方向的空间轴线统领整个院落 ,多样的组合方式使得村落的空间布局更加灵活 ,更有效地利用了土地。 村中空间布局另一个特色的部分就是申家宅院,原由24个院落组成,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加之文革时期一些人为的破坏,现存只有7座院落保留完好,但是从倒塌的墙垣和留存的基石仍可看出当年大院的规模和气魄。这二十四座院落分列于东西两条并列的轴线上,一条高差近4.5m的断坎将两条轴线自然分开。 申家大院
从十字街往东 ,首先步入的是二十四院西轴线。西轴线上分布5 个空间节点 ,分别是临街的店面院 ,过厅院 ,花园 ,宅院以及裙楼和窑洞。商家独有的宅院功能承载了以店面为中心的外向性功能模块和以花园为中心的内向性功能模块。西轴线的起点是十字街东北角临街的空间 ,这里并列地设置了两个前店后寝的宅院 ,分别是当铺和盐店铺 ,这当属商家宅院的一大特色。两个院子之间用巷道相连 ,虽为巷道却也是二十四院西轴线的起点 ,故在临街处建有门,既保障了院落的私密性,也为院落空间的功能增加了趣味性和相对的完整性。沿巷道向北则进入了商家宅院的又一特色空间“厅”院。厅房院是一个多向性空间 ,对内对外的流动性都很强。厅房的北边是小花园 ,也是内外空间的分界点由此向北则进入到后宅院。 由盐店院向东 ,在断坎上面的院落组成了二十四院东轴线东轴线上分布了 4 个空间节点 ,分别是三节楼 ,中庭院 ,东庭院以及东北角的两进牛棚院。东轴线承载的使用功能与西轴线相比较为单一 ,大多为不承担对外交流功能的宅寝。沿拔贡院前的小路向东爬上断坎 ,首先看到的就是三节楼院。这是一座一层窑洞再加两层楼房的三层门楼式建筑 ,也是申家大院里的制高点 ,起到了保家护院的作用。三节楼的西边一条小道直通后宅院 ,东面是中 ,东两组并列的庭院。中线庭院南起中庭下院 ,直接利用台地的侧面挖凿窑洞组成 ,地势较低。中庭下院正房窑洞的正中有一条导入型通道 ,连通其后的中庭院。中庭院也是现存整个大院里单体建筑形制最高的一进院落。中庭院之后为中庭后院 ,院子已毁 ,只留有基址可见。与中庭组院并列的东庭组院分别是东庭下院 ,东庭院和东庭后院。两院的空间布局基本一致 ,东庭组院每进院子的规模均大于中庭组院。东庭下院大门临十字街 ,东庭院建在台地上与中庭下院平齐。台地上的每进院子均开设旁门方便相互贯通。东庭组院的北面原建有两进牛棚院 ,是申家杂役圈养牲口的地方。整个东轴线连接了三大功能模块 ,防御 ,居住和辅助。 多元化的要求使空间功能性质也具有多样性 ,但在众多空间特性要求的前提下 ,申家大院用简单而有序的组合方式解决了多重矛盾 ,充分体现出商家大院在规划设计之初对于空间处理手法的独到认识 ,同时也是晋商文化空间特征的一个优良典范。
Ⅲ 长治的历史文化
长治市古为“上党”、“潞州”地域,殷商时为黎国,属冀州。春秋时,曾为潞子婴儿国,后并于晋国。战国时,属韩国。周显王二十一年(前348年),韩首置上党郡,后归赵国。
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上党郡复归并州。西晋永兴元年(304年),上党郡属前赵,建兴中(313-317年),归后赵。后上党郡归西燕。太和五年(370年),苻坚灭燕,上党郡入后秦。
五代后唐庄宗初,置潞州。梁末帝时(913-914年),改为匡义军,岁余,唐灭梁,改为安义军。后晋(936-947年),复为昭义军;后汉、后周(947-960年)因之。
明洪武元年(1368年),沿用元制。初,潞州隶行中书省布政使司;洪武二年(1369年),隶山西中书省,九年(1376年),隶布政司。嘉靖八年(1529年)二月,升潞州为潞安府,设潞安兵备,分巡冀南道,治潞安。
(3)长治有哪些文化特点扩展阅读:
景点介绍
1、太行山大峡谷
太行山大峡谷位于长治市壶关县境内,由五指峡、龙泉峡、王莽峡和紫团山组成,占地面积5848公顷,共有景观44处,景点400余个。太行山大峡谷园内还有木本花卉、药材等珍稀植物300多种。
2、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
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壶关县树掌镇,原为紫团山国家森林公园,1996年由国家林业部(现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更名为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规划面积4000公顷。
3、灵空山自然保护区
灵空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沁源县五龙川乡的北山村,1993年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总面积1334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区面积595万余平方米。
Ⅳ 山西长治的民风民俗
长治过年习俗:
每逢年节,农村的家家户户都要备一捆谷草或干柴,初一五更点燃。熊熊的火光揭开了年节的序幕。长治,古称上党。神农尝百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奠定中华文明基础的神话传说均诞生于此地,被誉为中国的"神话之都",由此这里的"年"民俗也格外独特。在长治的大多数农村,大年初一人们起床很早,第一件事就是点年火。相传古时候,有一种怪鸟叫九头雉鸡。每到大年初一,就会飞出四处觅食。
九头雉鸡头部破烂,不断滴血,血滴在哪里,哪里就遭殃。后来,人们发现九头雉鸡十分惧怕火光,于是就用烧柴火的办法防御它飞来。久而久之,形成了烧年火的习俗,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在这里,每逢年节,农村的家家户户都要备一捆谷草或干柴,初一五更点燃。熊熊的火光就揭开了年节的序幕。
(4)长治有哪些文化特点扩展阅读
其它民俗:
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全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400万人,省内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市、区。
威风锣鼓:
威风锣鼓是流行于临汾地区的一种集体敲击表演,得名于鼓手表演时展示的各种勇猛姿态。它常常在庆祝农历新春,丰收,群众游行和其它欢乐的场合表演。威风锣鼓最早据说是在古代尧帝时期出现。到现在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尧帝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去看她们的父母时,尧所在的部落的人们敲锣打鼓为她们送行。当她们回来时,她们村的人们也以同样的方式欢送她们。从那时起,威风锣鼓就成了一种习俗。许多大村庄都有他们自己的锣鼓队。
Ⅳ 长治的艺术文化历史(如上党梆子等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享有同蒲剧、晋剧同等历史的文化资格,是上党戏的代表剧种。它在道光年间称为本地土戏,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时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定名为上党梆子。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它在清代干隆中后期已经盛行,嘉庆、道光年间班社林立,名伶辈出,剧目竞现,流派纷呈,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编辑本段]历史溯源1.起源
关于上党梆子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它发源于今长子一带。虽名梆子,实为昆(昆曲)、梆(梆子)、罗(罗罗腔)、卷(卷戏)、簧(皮簧)五种声腔同台演出的剧种。在其形成过程中曾受到蒲剧的影响,但与省内其他三大梆子迥然不同。上党梆子是一个古老的剧种。有人说在明末已有班社出现,尚未发现史实根据。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昆曲:阳城县上伏村大王庙戏台,有清顺治十五年(1658)九月十六日百顺班演出题壁,所唱《春灯谜》、《恩口口》、《双包计》均系昆曲或弋腔剧目。据在此后写下的40余条康、乾间的舞台题壁来看,至迟在18世纪中叶,上党梆子已经是一个拥有五种音腔的成熟剧种了。
清干隆三十五年(1770)修撰成书的《潞安府志》卷八记有长子县知县王巨源曾禁“丧葬演戏”一事,称“富室旧用梨园送殡,今奉严禁,用者渐少”。这说明18世纪上党地区的戏剧演出活动已相当频繁。另外,干隆年间已有山西泽州罗戏和黄河以北卷戏的戏班,以及由梆、罗、卷戏组成的三合班在开封城内活动的记载(见清李绿园《歧路灯》)。正是这种"三合班"演变形成为多种声腔的剧种。
上党梆子较早的一个职业班社是晋城的“鸣凤班”。据晋城县青莲寺残碑记载,一个演唱上党梆子的鸣凤班,成立于干隆五十年(1785)前后。这个鸣凤班是现在确知的上党梆子较早的一个班社,一直延续到1945年晋城解放。晋城青莲寺道光九年(1829)碑载:“有鸣凤班者,行戏四十余年矣。” 据说,在明朝末年,阳城县有一个女子叫“凤仙”,自幼喜爱戏曲。这个女子出嫁时,嫁给了晋城的姓史的,与姓史的叫翱鸣的共同成立了戏班,取两人名字各一个叫为“鸣凤班”。1959年发现在晋城青莲寺中佛殿的屏板上,有鸣凤班在道光十一年(1831)十月十五日书写的演出剧目单,并列23出戏,其中《彩仙桥》、《对松关》、《大赐福》等都是上党梆子的传统戏。 清代道光年间,上党地区的大戏班逐渐增多,这些班社的发展比较快,而且逐渐形成一种上党梆子特有的风格、旋律,并培养出了一些知名的演员。
上党梆子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州底”和“潞府”两大流派。“州底”派流行于原泽州府管辖的晋城、高平、阳城、陵川、沁水5县。“鸣凤班”及后来的高平“三乐意”(俗称东宅戏)、“万亿班”都属此派,晋城的鸣凤班稳居魁首,后来高平的三乐意、万亿班都曾称雄一时。它的特点是比较稳重委婉,抒情性强。“潞府”派流行于隶属潞安府的长治、长子、襄垣、屯留、黎城、潞城、壶关、平顺8县和原沁州管辖的沁县、武乡、沁源3县,特点是更显豪放。最早的有代表性的班社有"三义班"、“乐意班”等。三义班比较灵活,唱岳家将戏多;乐意班格律比较严谨,唱杨家将戏多。
2.鼎盛时期
清咸丰间至抗日战争以前(1815~1937),是上党梆子的鼎盛时期。晚清时,壶关的“十万班”曾到北京和鲁西南演出。这一时期,这个剧种的职业班社多达200多个,有剧目千个,并造就了号称一代戏王的赵清海以及郎不香、申灰驴、曹火柱、都歧歧、靳伯庐、冯国瑞、王福成、段二淼、郭金顺、申银洞、赵德俊(金圪瘩)、温喜云、徐执中等名演员。后由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演戏日少,上党梆子日趋衰落。"七七事变"后,职业班社基本上停止了活动。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山西新军挺进晋东南,创建了太行、太岳根据地,给上党梆子带来了新的生机。活动在太行山区的着名作家赵树理十分喜爱、重视上党戏曲艺术,创作了现代戏《万象楼》,创作和改编了古装戏《邺宫图》、《韩玉娘》等,这些剧作弘扬民族气节,揭露奸伪丑态,激励反抗精神,由武乡县光明剧团、襄垣县农村剧团演出,很受观众欢迎。接着,《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三打祝家庄》、《白毛女》、《血泪仇》等剧也先后由上党梆子剧团演出。抗日战争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晋东南各县纷纷成立上党梆子剧团,为以后的繁荣发展,保留并培养了一批艺术骨干。
1954年,长治地区将专区胜利剧团和高平县朝阳剧团合并,组建为长治专区人民剧团第分团,专演梆子戏。1956年,组织长治专区戏曲赴京汇报演出团,在京演出了经加工整理的《三关排宴》、《天波楼》、《皮秀英打虎》等传统戏,受到好评,涌现出吴婉芝、郝聘之等一批杰出女演员。1959年初组成山西人民赴福建前线慰问团演出第三团到福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