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多元文化制约有哪些方面

多元文化制约有哪些方面

发布时间:2023-02-14 05:06:45

① 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格局和特征。“多元”与“融合”的内在关系是分不开的。中国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密不可分。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避免割裂“多元”与“融合”的关系。多元格局的形成是一个将分散的多元组合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其中必然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是多元基层的一员,但在多元一体中起着凝聚作用。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我也希望你能帮助我转发,点赞,多多支持我,多多关注我。如果有什么问题和请求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回复。

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 谈谈美国的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一词的出现始于八十年代的美国。1988年春斯坦福大学校园的一场课程改革成为了后来被学者们称为“文化革命”的开端,[1] 这场改革迅速波及整个教育界继而在其他社会领域也引发不同的影响,学术界对此现象进行探讨和争论。到九十年代,由于争论的激烈程度,有人甚至把多元文化主义及相关的争论称为“文化战争”。在我国的美国史研究领域,从1992年《美国研究》第三期沈宗美的《对美国主流文化的挑战》开始(在文章中沈将multiculturalism译作“文化多元主义”)到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多元文化研究”,国内学术界也对多元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有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研究成为了1900年以后在中国美国文化研究的重镇之一。研究的成果除了以上所提的论文,其中朱世达主编的《当代美国文化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一书中的文化部分也是重要的成果之一。学术界达成了一些共识,但仍有许多未解决的理论空白。

一 、多元文化主义的缘起

研究一个问题,首要的是要对所研究对象有明确的认识,即问题是什么,接着才研究课题的意义、特征及局限性等相关的问题。尽管多元文化主义一词近年来已被频频地使用,但如同“文化”、“全球化”这些高度使用却无公认的定义一样,多元文化主义的内涵至今未有一个清楚明晰的界定。王希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一文中将多元文化主义的内涵析化,多元文化主义因不同领域的不同用途有不同的内涵,它“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历史观、一种文艺批评理论,也是一种政治态度、一种意识形态的混合体”[2]。这种归纳法虽然全面,然而还是未能对多元文化下一个精确的定义,让人对其内涵有个简明扼要的把握。因此,在此基础上,王希得出这些用途的共同点,即“1、美国是一个多元民族和族裔构成的国家,美国文化是一种多元的文化;2、不同民族、族裔、性别和文化传统的美国人的美国经历是不同的,美国传统不能以某一个民族或群体的历史经验为准绳;3、群体认同和群体权利是多元文化主义重要内容,也是美国社会必须面临的现实。”[3]显然,多元文化主义已不是纯粹的理论探讨,它成了教育、文艺、政治诉求的出发点和依据,从这个依据出发,目标指向元与元的平等,即所谓的“群体认同和群体权利”。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移民们创建并繁荣、发展、壮大着美国。美国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单元”的国家。从殖民地时期开始,来自西班牙、法国的殖民者构成了最早的移民。紧接着,不甘落后的是荷兰人、瑞典人和英国人。特别是从1620年英国清教徒创建马萨诸塞海湾的殖民地开始,英国便开始了持续的移民潮,奠定了日后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主体基调。非洲黑人的贩运又扩大了移民群体的构成,但由于他们身份的特殊性(作为奴隶),非洲文化处于被压制的、无足轻重的状态。之后,另一支欧裔——日尔曼人也加入了北美大陆的移民群。这支非英语族族裔由于语言不通,经常相聚而居,自成一体,又由于耕作有方,小社会颇为繁荣,遭到了先来者的敌视,但并未发生更多的冲突。

这样,在美国文明初步形成阶段(一般认为是1607——1783年前后近两个世纪)[4],尽管除土着印第安人外,还存在至少两支以上的移民族裔,但这种多源移民结构的存在并无单元权利的呼声的出现,融合是主流,由此形成了美利坚民族。这种现象的存在固然是多元的规模(族裔少、数量少)与日后的不可同日而语,也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密切的联系。首先是区域分割使各个元呈各自独立发展的状态;其次各移民群体的共同任务是发展经济,面临最根本的任务与自然环境的生存斗争。因此,各族裔差异和利益冲突被最小化,共同利益召唤着他们共同努力,从而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美利坚民族。

到美国文化的成熟定型时期,即从建国至二战这一漫长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多元文化主义仍未被视为问题而提出。这一时期的移民依然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移民构成和人口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包括1890年代边疆封闭前来、主要是来自西欧和北欧的“老移民”和从边疆关闭后至1930年来、主要是来自东欧和南欧的“新移民”。在此时期内,根据美国政府对各种族的态度又可分为独立初期和限制移民时期。独立初期,由于美国国内急需劳动力,对移民来者不拒,美国成了自由的化身,自由女神像就是证明。然而,随着美国工业化的基本完成,基于新移民对老移民的工作机会的威胁,美国进入了限制移民时期。美国政府针对移民制定的各个时期不同的移民政策和移民法案就是表现之一,特别是针对某一特定种族制定的排斥法案(如中国人和日本人)和对东西半球的移民配给的总数的不同规定,显示了美国主流社会对本已存在于本社会中亚文化的歧视并将之推广到此文化的来源国。

相应地,在思想领域里,“熔炉论”在美国排外主义思潮盛行中出炉。“熔炉论”认为其他种族或民族都应认同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归化这一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宗主。不服从同化者理应受到驱逐。且不论这种观点的缺陷以及真实意图,应该承认的是“熔炉论”反映了早期英裔人在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占有统治地位,他们都把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当作主导文化,要求其他民族予以认同,力图在此基础上建立社会统一的文化。

而无论是老移民还是新移民,在当时作为不同文化的携带者,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此时处于亚文化地位的各元并未有太多的不同呼声,多元文化主义仍未形成气候。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1、美国刚刚成立,统一的政府与国家,一体化强化了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主体地位;2、无论是老移民还是新移民同属欧裔,文化上有较多的同源性,在种族、语言、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和美国主流相距不大,同化不是太严重的问题;3、移民们到来后就投身西进运动和两次工业革命中去,他们的个体利益附属于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

但是,很快地,“熔炉论”在一战起就受到强有力的挑战。一战期间对德裔移民的不信任,“熔炉论”显得苍白无力。二战期间,历史又上演了相似的一幕。日本侨民和德裔美国人成了被孤立、排斥和打击的对象。渐渐地,一种反对美国化、盎格鲁服从以及民族熔炉理论的、宣扬文化多元的“文化多元主义”的观点开始出现。但一开始并不受到重视。

这种状况在二战后特别是1965年新移民法的颁布后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种族配给原则得到废止,美国政府开始客观、公正地对待各个种族。而在这次移民法颁布后,引发了又一次的移民潮。这次移民潮同以往有一个显着的差别:西欧移民明显减少,亚洲和拉美移民急剧上升,这又一次改变了原来的移民结构,社会摩擦随之加大。战后60年代,美国社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动荡,黑人民权运动、新左派运动、同性恋运动、女权运动、反文化运动等等此起彼伏,各种社会运动高潮迭起,各种骚乱事件层出不穷,种族间的暴力事件比比皆是,社会发生了大分裂。也正是从这时期开始,1924年德裔犹太人、青年哲学家霍勒斯·卡伦所首创的文化多元主义(cultural pluralism)思想又以新的面貌重新活跃起来,这又直接导致了多元文化主义随之兴起。

朱世达在其文《美国社会中的文化断裂》中将此时的文化冲突归纳为以下几个原因 :“1、二战后,由于经济繁荣,美国经历了一个激烈的社会演变与过渡的时期。美国经济由工业经济而演变到信息经济。大量的白领阶层以知识、信息、思想经济谋生。各种族大量中产阶级的崛起;2、冷战的结束使美国内的保守主义者有可能集中精力思考美国国内的文化战争问题;3、高等教育迅猛发展,更多的各种族的美国人接受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新思想、新观念,改变了诸多人的世界观;4、美国60年代的民权运动和社会变化提高了妇女的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使妇女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社会力量。”[5]朱世达将目光投向美国国内,侧重考察这一时期社会演变和移民的素质,与之相对应,有些学者还注意到国际的变化,认为也是文化冲突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原因,他们认为“国际政治朝着多极化的格局转化,世界各民族裔人民的自我意识和民族主义思潮空前高涨,美国少数族裔人民的民族意识不断被唤起,他们强烈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同实际社会地位低下之间反差,他们竭力为在美国争得本民族的地位努力,宣传多元文化主义就是一个重要方面的工作。” [6]

二 、几点结论

本文初略地回顾了美国的移民历史以及在此背景下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关系以求探索多元文化主义问题的产生,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从美国的移民历史看,自民族形成之初始,一直存在多元和元与元的差异。最初阶段,主流文化(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占绝对优势的存在,其他处于非优势地位的各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主要以和平共处为主,随着时代的变化,元与元的差异性突现,族裔要求权利的呼声逐渐高涨,并最后以多元文化主义的形式体现。

2、多元文化主义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与特定时代下社会的巨大变化,包括家庭、婚姻、宗教、教育和种族关系等领域的新变化甚至与国际大背景紧密相关。多元文化主义是对这些变化的理论回应,也是代表了当前国际学术界的文化研究倾向。

3、存在有一个核心的美国文化,但此文化的内涵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充实。这种移民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也是多元与一元的关系。新移民的到来往往对原有存在的社会产生冲击,导致社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原有的平衡被打破,经过长期的冲突和融合,新的一轮又形成,如此循环往复。
4、多元文化主义的提出无疑具有积极的、进步的意义。多元文化主义的争论也显示社会本身的进步,体现了各种族融合的成功。

③ 多元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下面就是我整理的多元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其多元文化的素养直接影响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知。英国在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过程中,政府出台了相应文件,明确提出了教师职业标准,以促进教师职业化发展。如英国颁布的《2002年教育法》,对教师评价、工资和资格做出了新规定。其中明确规定了教师应当具备的相互交叠的专业知识,这一规定促进教师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开展多元文化课程。在我国,教师普遍缺乏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即缺少多元文化技能,包括多元文化课程设计能力、教学策略、评价能力、多元文化班级管理能力和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合作能力等。因此,加强教师多元文化素养,是今后一段时期民族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多元共生的课程内容开发是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英国多元文化课程必须坚持如下原则:一是与国际接轨,其内容涉及全球视野。二是教学内容应明确显示多元文化社会及其价值标准。三是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少数民族,并逐渐消除歧视与偏见,形成团结与和谐的氛围。四是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否认用主流文化的价值标准去判断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另外,学生本身作为开发多元文化课程的资源之一,同时强调学生、社区、家长在多元文化课程拓展中的地位。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和学生在多元共生的课程开发中被赋予了主动参与的角色,而不是被动地学习本民族文化知识。

(三)多元文化教育教学策略的运用是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保证

多元文化教育强调满足不同族群的特殊教育需求,将学生的文化差异视为一种资产,而非负担或妨害,并试图弥补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造成的学习障碍或学习成绩差距,以实现教育权利和机会平等。教育平等的机会,不仅仅是入学的平等机会,也包括了获得学业成功的`平等机会,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为了给予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平等的机会,英国的教学采用个别化教学方式。在课程设置上,学生拥有一定自由选择学习任务的权利,并按照自己速度和方式进行学习,并没有统一、同步的要求;课堂上,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受到尊重,学生的家庭、社会、民族背景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也同时受到关注。

综上,英国成功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是值得借鉴的,结合我国多民族构成以及丰富的多民族文化的特点,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元文化教育策略,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应当重视的教育基本方略,它对于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促进各民族团结、和谐和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④ 文化多元性有什么利弊

多元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重要资源,它可以造福于子孙后代。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多姿多彩,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因此,文化多元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民族文化带来一定冲击,但总的来说,文化多元化有利于世界民族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⑤ 多元文化是什么个概念多元文化包含什么

多元文化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多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并存的局面。

⑥ 什么叫多元文化主义

也许是由于该词被用得太多、太泛、太随意,直到目前为止它尚未有一个界定分明、一致公认的定义。可以这么说,“多元文化主义可以指任何东西,也可以什么都不指”,它完全取决于使用该词的人在谈论什么问题,以及在什么语境下谈论有关的问题。所以,使用该词时人们必须说明该词具体指涉什么及它的相关含义。不然,不同的读者对多元文化主义会有不同的理解,导致误会。举例来说,多元文化女性主义就是从其内容范畴来说的。

文化多元并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现象。早在古代埃及和罗马,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就和睦地相处于一个社会。在前现代时期,一些社会甚至在法律上承认不同宗教的存在,并想方设法调和宗教派别之间的冲突。然而,文化多元并不等同于多元文化主义,前者主要是一种现象描述,后者则是一种政治理论、一种意识形态。如果说文化多元旨在指出不同文化的共存,多元文化则不仅指出不同文化的共存,而且还要求承认不同文化的差异并平等对待它们。可见,多元文化主要是一个相当激进的社会理论。

⑦ 多元文化指的是什么

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主义一词的出现始于八十年代的美国,1988年春斯坦福大学校园的一场课程改革成为了后来被学者们称为文化革命的开端,这场改革迅速波及整个教育界继而在其他社会领域也引发不同的影响,学术界对此现象进行探讨和争论,到九十年代,由于争论的激烈程度,有人甚至把多元文化主义及相关的争论称为文化战争。

⑧ 电影的多元文化制约包括哪些方面

题干信息不足

⑨ 文化多元化对世界有哪些影响

多元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重要资源,它可以造福于子孙后代。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多姿多彩,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因此,文化多元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民族文化带来一定冲击,但总的来说,文化多元化有利于世界民族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增强生命
事物相异相合、相辅相成,不同事物聚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新事物,也就是说,多样性有利于事物取长补短,创新发展;单一性使事物没有活力,经常会导致生机窒息。文化多元化是文化创新和创造的源泉。文化创新或某种新文化的创造,在许多情况下是有赖于对不同文化元素的重新组合。一个社会已有的文化元素越多,文化多样性就越丰富,人们的选择就越多,就越能诱发人们的灵感和创造性,文化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创造、发明就越是丰富,文化的生命力就越强。这完全适用于全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文化规律。中国文化也是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如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哲学、宗教、文学和艺术的发展,而印度佛教也在中国发扬光大。可以说,古今中外许多着名舞蹈、音乐、文学、绘画、工艺等都是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没有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就不可能成就今天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

维护平衡
就像地球需要保持多种生物才能达到生物平衡一样,人类文化的正常发展也需要多样性的传统与智慧。人类每一种文化都是经历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积淀而发展起来的,它们的经验和智慧、它们的信息库藏都是其他的文化所无法替代的。每一种文化都是在与异质文化交流与接触,并对异质文化作出选择过程中发展的。在现代文明迅速席卷全球的今天,每时每刻都不知道有多少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在消失。一种落后的地方传统文化的消失,谁也不会注意,谁也不会感到惋惜,但当一批文化群落消失的时候,文化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我们面临的是自然生态破坏、自然资源减少的问题。①因此,保持文化的多元化才能避免文化走入“特质化”道路,“保持其他族群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特性,就如保护濒临绝灭的稀有种属一样,是为了人类全体文化的永续存在而保存”。②文化多样性给文化进化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和更大的可能,而保护文化多样性是对文化差异性的尊重,是维护文化生态平衡的必要前提。

抗拒霸权
当今世界的文化霸权主义是指某些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将本国文化强加于其他国家的一种做法,其实质就是维护文化一元化。美国着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着文宣称:“虽然美国的流行文化和消费品席卷全世界,渗透到最边远和最拒斥的社会……在经济、意识形态、军事技术和文化方面居于压倒优势”,但美国“要想重新唤起较强的国家优越感,还需要战胜美国存在的崇尚多样性及多元文化主义的思想”。③他得出结论说:“如果多元文化盛行,如果与开明的民主制度的共识发生分歧,那么,美国就可能同苏联一道落入历史的垃圾堆!”为了维系这种“共识”,“增强人民之间的凝聚力,就必须制造一个假想敌”。亨廷顿清醒地看到,非西方国家(比如中国和一些亚洲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自觉意识,已日益成为西方文化之外的另一种强大力量。为此,他才提出要学会与不同于西方文化传统的非西方民族和谐相处的文化对策,并主张要尽力去辨认西方文明和其他文明之间存在的共性因素。未来世界只能是不同民族共存的世界,时代要求每个民族不得不学会与其他民族和谐相处,否则就会丧失自己的利益,不利于自己的发展。

化解冲突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当今世界并不安宁,民族冲突时有发生,如阿拉伯民族与西方民族的冲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愈演愈烈。化解民族矛盾,处理好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各个国家和民族和睦相处的重要条件,而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基础。因为每一个民族,无论其大小,都是人类大家庭的一员,都为人类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都应该是平等的。而在每个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对异质文化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而也应该得到尊重、理解和认同。
影响
当然,要实现这一过程,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因为“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首先就是一个悖论。“文化多元化”还是一个前瞻性的远景,还是一个仅局限在知识分子群体内谈论的话题,而“全球一体化”则是一个既成事实。虽然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包括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都在批评西方中心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西方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关系问题,但其理论术语、思维空间、批评指向等,仍然是在西方文化语境中进行的,仍然局限于西方知识体系之内。在赛义德那里,东方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是西方人自我主观性的投射、权力的反映,他对西方的解构与批判,仍然是西方话语,而并非是“有关东方的真正话语”。 因此,要真正实现“文化多元化”,或者更确切一点说,在何种意义上实现“文化多元”,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这要取决于全球化的实际进程以及发展方向。
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多方面的。美国学者J·希利斯·米勒在京所作的题为《论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的学术报告中,曾谈到其中的三个重要影响:第一个是“自18世纪以来作为政治与社会组织的统治形式的单一民族国家完整性与权力的下降。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商业全球化,因此,作为传统的经济组织所在地的单一民族国家在逐渐失势”;“全球化的第二个影响是它带来了许多新型的、建设性的、具有潜在影响力的社会组织以及新的团体”;第三个影响是对人自身的影响,他援引W·本杰明的话说,“新的技术、新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这些19世纪工业化带来的变化,使人类产生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全新的感性,随之而来的是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概括一点地讲,这三个影响分别对应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层次。全球化当然首先会对国家的政治权力产生制约,会实现“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过渡。随之而来的则是政府让渡出来的直接管理经济的权力,将越来越被跨国性经济组织所接替,例如在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中,世界银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所发挥的作用及产生的影响,可以明显地说明这一点。全球化对人自身的影响涉及到文化问题,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文化,都无不以对人的关怀为自己的主要职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新的通讯交通工具、新的娱乐方式、特别是国际互联网,对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将越来越明显,对人的主观感受也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总而言之,民族国家的衰落;新的电子通讯的发展、超空间的团体;可能产生的人类的新的感性、导致感性体验变异、产生新型的超时空的人”, 这都是全球化所带来的结果。
我们需要考察全球化带给人自身的另外一个结果,即全球化带给人们的认同危机。的确, 全球化不仅使人的感性体验方式发生极大的变异,而且还随之带来了人的认同危机,这种认同危机曾发生在工业化之后,大工业化生产产生了人的异化,而信息时代所产生的人的孤独感一点也不比过去减少,甚至有加大的趋势。虽然人们可以通过打电话、看电视、在电脑互联网上搜索来建立与他人更广泛、更直接的联系,但毫无疑问,靠这种方式所建立起来的联系都无不带有一种欺骗性、虚假性,人们得到的是一大堆言语的、听觉的、视觉的现实幻影,而失去的则是作为感性与理性统一体的自我的真实体验。缺失就是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会向往一片纯净的私人空间,自然会追寻那个安适的精神家园。近代诗哲们追问的问题是“我们是谁?”而人们可能会对“我们属于谁”这样的问题更加敏感。因此,全球化不仅带来了私人空间、精神家园的丧失,而且也产生了对私人空间、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这样,人们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认同便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正像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所说的那样:“文明是最大的‘我们’,在其中我们在文化上感到安适,因为它使我们区别于所有在它之外的‘各种他们’。”我认为,文化多元化的可能性与合理性,正是基于全球化所带来的人的一种精神缺失以及由此产生的需要,正是根置于全球一体化这一现实土壤之中。

理解
文化多元化的含义也是多层次的。它不仅仅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存共荣,而且它也意味着在某一单一民族国家中的传统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以及必要时的吸收,最重要的是,文化多元化还是一种新思维,它要求人们从传统的一元式思想方法转变到多元式思想方法,从绝对论转变到相对论。
要谈文化多元化,自然逃不过“文化是什么”这个头疼的老问题。迄今为止,有关文化的定义已经超过150种,在将来,数量肯定还会增加。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是与文化这个概念的多义性有关的;而文化概念的多义性又最有可能与文化本身的多层次性有关,人们很可能分别从不同的层面上来界说文化,这也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能接受的是那种无所不包、无限泛化的文化概念,因为这是没有意义的。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认可文化整体性概念,即将文化看成是一个整体性结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在这个整体性结构中,一定存在着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区别。构成文化核心的深层结构是那些在全球性范围内将不同民族文化加以区别的文化的根本性特质,这就是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所说的:“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一种使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 。如果是从这个方面来看待文化的根本性问题的话,那些诸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住文化等等自然会被排斥在文化核心之外。在我们看来,即使真有那么一天,人们吃同样的饭、穿同样的衣服、住同样的房子,也不会使文化导向单一的一种。正像一首被广大华人所传唱的歌所说的那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文化核心、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流淌在每个民族的心灵中、体现着不同民族特征的东西,它既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同时它还包括民族信仰和价值趋向等;而语言、艺术、宗教、哲学等则是它主要的客观性载体。
作为深层结构的核心文化也不同于那种在政治、经济基础之上的、属于上层建筑的文化的概念。这种文化概念,其实质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必须与政治、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并由此产生了不同时代的文化形态,诸如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在我们看来,这些文化形态只是文化结构的表层,而在这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的东西,它们是封建主义时代的文化、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化、社会主义时代的文化。个人主义可能是资本主义文化,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则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化。对于前者而言,它与政治、经济体制密不可分,对于后者而言,它却具有一种永恒的价值,这种价值并不会随社会体制的改变而改变。赛义德认为,文化首先“意味着那些所有的惯例,诸如艺术的描写、传达和再现等,它相对独立于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常常存在于审美形式之中,其中一个原则性目标是追求快乐”⑹。 作为“相对独立于政治、社会和政治领域”的文化,虽然也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它同意识形态的关系绝不是线型决定论式的关系,它还具有着一些超意识形态的特质。一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会致力于反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制度,但这决不会妨碍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决不意味着它对传统的生产方式、社会制度的拥护。
假如我们将这两种文化都看成是构成文化整体的东西,我们也应该看到二者在文化整体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不一样的。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的体制文化构成为文化结构的表层,而体现着民族特性的文化则居于文化结构的核心(深层)。当社会的政治经济发生变革的时候,首当其冲的是引发文化表层结构的变化,并在核心周围构成一道保护地带,这个保护地带起着将冲击力引向自身的作用,保护着文化的价值核心不受到摧毁。只有在一个民族的价值信仰以及思维、行为模式彻底发生变异的情况下,也就是这个民族的文化价值核心也遭到破坏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说,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彻底断裂了,消亡了。
正是基于文化深层结构的稳定性,它才在全球性范围内为文化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性。当然,在不同的时代,文化核心、文化的深层结构会面临不同的挑战以及作出对挑战的积极回应,但所有这一切,都应该建立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在保证本民族文化核心延续的前提下,可以无顾虑地吸收与融合来自异质文化的对本民族的整体性文化发展有益的东西,从而实现在单一民族国家中文化的多元化。或者还可以走得更远些,在保证本民族文化主导性地位的前提下,对于异质文化、他者文化的核心价值在本民族国家的存在也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只要它不构成对本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的侵害。而要做到所有这一切,显然都有赖于一种多元化的思想方法。

应对
不可否认,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确开始被迫走上了西方化的进程。与此同时,许多有识之士也已认识到,中国要自强、自立,除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之外,别无其他法门。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一文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 的原因,一面也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片战争后渐渐发动,……觉得有舍己从人的必要,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所以拿‘变法唯新’做一面大旗,在社会上开始运动。……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二经历的时间比较的很长,--从甲午战役到民国六、七年间止。……这二十年间,都觉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但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革命成功将近二十年,所希望的件件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划出一个新时期来了。”
梁启超在此所说的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经济、政治和文化,分别与中国近代以来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相对应。这形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循环圈。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冲击是巨大的,但也不能由此简单地得出结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五四已彻底断裂了。林毓生在《五四式反传统思想与中国意识的危机》一文中,曾就五四与传统的辩证关系发表过很好的意见,他用思想“内容”和思想“模式”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别指称五四对传统的批判性和继承性。也就是说,五四的反传统是在“思想内容”这一层面上进行的,而在“思想模式”这一层面上,五四却继承了中国的传统。这种在“思想模式”上的继承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中国传统中的“实践理性”仍被五四代表人物所继承。这种“实践理性”也就是林毓生所说的“真实(reality)的超越性与内涵性具有有机的关连”,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并不追求超越现象的本质真实,而是在现象中追求本质,在现实的人生中内涵着超越的意义,所以不关心身后之事。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未知生,焉知死”的深刻含义。二是五四精神中蕴涵着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入世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是直接上承儒家思想所呈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精神的,它与旧俄沙皇时代的读书人与国家权威与制度发生深切“疏离感”,因而产生的知识分子激进精神,以及与西方社会以“政教分离”为背景而发展出来的近代知识分子的风格,是有本质区别的⑼。由此看来,向西方学习,并不一定会带来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这是我们在考察了中国近代社会 发展在经历了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西方化循环之后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
在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之后,我们也似乎正在重复着这个循环。不过顺序有所变化,经济体制的改革与接受西方文化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而政治层面的改革则显得稍微滞后。我在此所说的政治层面的改革当然不是指政治制度的改变,而主要是指管理制度的改革。对于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摆脱贫穷的问题。所以,现代化将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中国发展的目标。从现实的要求出发,经济改革要进行得顺利一些,管理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相应的,人们的一些法制观念、公民意识、财产权、工作的敬业精神等具有现代性特征的意识形态的东西也理应得到加强和改善。如果传统文化没有给我们提供这种东西,向西方学习便是必要的。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要完全放弃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呢?决不是这个意思。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放弃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核心价值的东西。这又回到了那个老问题,即我们如何看待文化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接受这样一种关于文化的定义,即把文化看成是一种思维与行为模式,看成是一种信仰和价值趋向,那么我们可能会对日益发展着的现代化的趋势宽容一些,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消除我们对于自己文化传统的焦虑。因为正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如果吸收和融合的是那些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政治改善的属于西方体制文化层面的成分,这并不会导致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中核心价值的改变。而且处理得当的话,反而会加强对核心文化传统的认同。一个明显的实事是,极力宣扬中国文化价值的人常常是那些经历了西方文化熏陶的人,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生活的国外华人比我们这些生活在国内的人更容易体验到对中国文化的需求。道理很简单,一种对自身文化的信念只有靠在与文化“他者”的对比中才更容易确立起来。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即使我们能够充分享受现代化带来的各种便利,又不致使我们丧失自己文化的认同,我想在这一问题上大家应该是有共识的。
所以,我们既没有必要因担心中国传统的丧失而反对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及管理制度,也没有必要因为要进行现代化建设而去反对和放弃我们的文化传统。因为说到底,文化的根本问题与政治经济问题是本质不同的两种系统,两者不能用谁决定谁的单向思维来看待。我们尽可以参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没有必要担心这会妨碍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思想应该统一,但是,思想的统一只是个方向,它和两平行线相交于无限远一样,是在有限时间内无法实现的东西。思想是文化的重要范畴,是文化中最活跃的部分,思想的多元化是文化多元化的核心。思想的多元化有的来自世界的一体化,有的来自现实的思维。前者属于历史的积沉,后者来自社会的现实发展。
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落后会制约文化的发展,同样,文化的落后也会制约经济的发展。但是,也不排除文化的发展在某一方面脱离经济的制约超常发展的情况。如果这种超常的文化发展与具体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那么,这种超常的文化发展同样也会制约经济的发展。所以,人类社会只有平衡发展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
文化的多元化表现在文化的各个方面,但是,不管是文化的整体还是在文化的哪一个具体方面都不能过快走向单一化,都必须与其它方面的多元化相适应,更应该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方向
保留现有文化、吸取外来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多元化就是不要把文化搞得单一枯燥。

动力
文化的基本原则就是表现,这种表现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表现,是每个人内心的一种表现。因此,文化在本质上就是多元化的。这种多元性同现代社会在经济上的利益分化、政治上的个体化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都是文化多元化的动力。

⑩ 多元文化对当今大学生思想形成产生了哪些深刻影响

多元文化是多种文化进行融合与碰撞的结果,是当今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多元文化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在多元文化视域下,正常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对思想政治意识主流化及坚定化,是现阶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紧迫探讨的问题,具有时代必要性及紧迫性。[1]大学生的价值观极易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道路上可能会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而偏离轨道。因此在多元化视域的大背景下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展开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探索出具备实践性的教育策略。

一、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

社会思想领域逐渐呈现出道德标准多元化与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增大了在多元价值背景下个体价值取向的自主性。但是,一方面大学生的个体价值观极易受到自身认知水平、社会阅历及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制约,自我控制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及自主选择能力较差,使其作为价值观接受个体价值的自主性选择过程中面临困境。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传统的价值导向,使大学生对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自主认知产生动摇,大大增加了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成自身内在行为准则与价值的难度。大学生存在思想政治层面上的各种困惑及偏差,根本原因是他们缺乏政治理论的支撑。[2]

1.价值多元化对思政教育主流意识带来挑战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断向多元化价值观逐渐转变,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动下,来自世界各国的不同文化已经逐渐融入到传统的中国社会文化中去。价值观多元发展对思政教育带来挑战,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需要在文化多元的大背景下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现阶段的意识形态领域,一些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不断运用意识形态的渗透对我党的积极意义及成就进行抨击,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造成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

2.当前文化传播方式挑战思政教育主动权

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虚拟网络和新兴媒体不断涌现,为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血液、开辟新的渠道,也提供了新的手段与武器,与此同时,这些新兴的文化也给大学生思想的形成、教育主流渠道的建立带来了挑战。虚拟网络并不是单纯的网络虚拟空间,它是现实社会向虚拟空间发展延伸的结果,是社会关系、社会角色及社会利益在?拟世界的再现。虚拟网络的强势来袭正迅速地改变现代大学青年的生活与交流方式,并以此形成特有的新兴文化形态虚拟网络文化。[3]然而网络平台上充斥着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对于社会经验不足、甄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社会道德感知易陷入困惑、模糊或者迷茫中,不能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完全区分开来,挑战了思政教育的主动权。

3.网络信息丰富性和复杂性挑战思政教育权威性

当前互联网技术提供的文化传播方式,对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及意识形态都形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动下,中国青年大学生获得讯息的渠道越来越广,这样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大学生认知面。同时大学生通过这一渠道学习,也可能接触到更为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一些不良信息通过互联网渠道传播给大学生,影响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网络信息丰富性和复杂性挑战了大学思政教育的权威性。

二、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1.提升思政教育自觉性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文化视域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调整,进一步带动了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健康和积极发展。但要实现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行为准则与价值观,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自觉性,这就需要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式上进行深入改革,推动大学思政教育与当代社会主流价值的发展趋势相结合,进而带动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2.将思政教育融入文化中开展德育工作

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人们所需的信仰不可靠生硬灌输进去,所需的处事态度不可粘贴上去,但个人生存所在的特定生活条件将引导人们看到或者感觉到一种事物,而不是另一种事物所以他所在的生活条件在他的身上逐渐形成某种行为系统或者某种行为的方向。因此,要将思政教育融入文化中开展德育工作。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这一环节,并根据实际教学需求,为学生选择优良的社会实践平台,建立推动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以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效率和时效性。促使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游览红色文化基地、参与志愿服务及生产劳动等活动,将思政教育融入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取得理想与信念的认同感,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意识。[4]使学生深入感受现实、体验实际生活、了解社会动向,寻求个体价值观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高度融合。

3.将网络作为思政教育的载体

在调整教育方式方面,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侧重改革其传播模式,运用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将网络作为思政教育的载体,带动大学思政教育的优化转型。将网络作为思政教育的载体是在大学生对互联网技术有着浓厚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兴趣可有效提高大学思政教育的效率,帮助大学生运用互联网平台这一新途径获取更加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大学生的课程安排较为紧张,学习时间也相对紧凑,而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花费的时间较多,知识内容也总结得不全面,在传播知识的效果上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已经难以适应现阶段多元文化的发展。因此,要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改革,采用内容全面的互联网技术平台作为思政教育的载体,才能使大学生更加快捷地获取全面的思想政治知识。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在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多元文化视域下对教学方法及教学观念进行调整。大学生在开展思想政治形态学习时,学校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运用互联网平台等不同渠道,在多元化文化大背景下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及内容进行深入调整,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化、有序化,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使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青年形成正确思想意识形态的指路灯。

阅读全文

与多元文化制约有哪些方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7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7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45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2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5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1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9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62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1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7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5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6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0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5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6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9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6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