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家具的艺术文化~~~~~~~~~~
家具与人们的生活起居密切相关,由于人的需要,诞生了家具:家具与人们的社会活动密切相关,为了迎合社会的需要,发展了家具。家具紧密伴随人们从摆脱蛮荒走向文明的漫长历史进程。
中国是世界上文化传统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的传统家具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鲜明的时代特征、丰富的文化内涵、精良的制作工艺、高超的艺术成就,成为我国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并珍视的文化遗产之一。
探讨研究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过程和艺术成就,有助于传承,也有助于探索当代艺术家具产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传统家具随着各个朝代的演变、更替而发展,在每个特定环境里形成不同的使用功能,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其中与民族特性、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因素的关系尤为密切。透过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来考察,当人们席地而坐时,床与榻是最主要的家具,既是卧具又是坐具,陆续配以屏、几、案等家具,这一格局从商、周到汉、魏各时期,没有太多变化,后期虽有凳、桌出现,但不是主流。从南北朝时期起,垂足座开始流行,专用坐具相继出现,但一直到唐代仍然是两种休憩形式并行,高的桌、椅、凳等已被不少人所使用,席地而坐仍然是很多人的日常习惯。这时期的家具已无实物可考,但可从那时期的绘画等载体上有个大致了解。当时的家具简单朴实,以实用功能为主,基本不加装饰。不过唐代至五代却是个例外,由于受西域文化的影响和相对繁荣的社会环境以及追求豪华奢侈的生活时尚,陡然出现大面积装饰的家具,且家具的造型和纹饰也呈现明显的西化倾向。到了宋代时,高座家具已相当普遍,垂足座已成为固定的姿势。伴随着城镇世俗生活的繁荣,高档宅院、园林大量兴建,打造家具以布置房间成为必然,这给家具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宋代以及稍后的辽、金历时300余年,家具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时期,家具行业体系已经建立和完善,家具品种丰富,式样美观,用途区分逐渐细化。宋代家具在总体风格上呈现出挺拔、秀丽的特点,装饰上追求朴素、雅致,不做大面积的雕镂装饰,只做局部点缀以突出其画龙点睛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从魏晋六朝至宋辽金元千余年间,中国发生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元代立国时间比较短,统治者虽非汉人,但在政治、经济体制上沿袭宋制,家具方面亦秉承宋制,工艺技术和造型设计上都没有大的改变。明代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明前期和中期家具制造业空前繁荣,大致上可归于三方面原因:一是城市乡镇的商品经济普遍发达起来,社会对时尚的追求也直接刺激了家具的供需数量,使工匠们有了发挥才艺的空间,竞相制造出在坚固程度和美观实用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代的家具;二是随着海禁的开放,优质木材大量涌入沿海地区,促成了苏作家具和广作家具的造型艺术高峰;三是明代社会文人士大夫阶层在艺术审美上摒弃繁复、奢华,崇尚简约、精致、灵动,书画、建筑、雕刻等都以“简”为美。文人的这种艺术品位很自然地影响到了家具制作的风格,以简洁流畅的结构线条为特征的家具成为明式家具的标志。中国红木家具的高峰自明朝一直延续至清代初期。这种家具产生于明代,时代特色鲜明,具有经久耐用的实用性和隽永高远的审美趣味,呈现一种出类拔萃的艺术风貌,成为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中一颗艺术明珠。如果说明代和清初是家具制造艺术价值的高峰,那么清代的干隆后期则是家具工艺技术价值的高峰。满、汉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统治者对待两种文化在融合冲突时厚此薄彼的僵硬态度,导致人们对未来文化发展方向的茫然而不知所措,形成这个时期片面追求华丽的装饰和精细的雕琢,以多求胜。物极必反,过多的奢华达到极至的现象下,已无更多具有艺术含量的标新立异。宫廷家具如此,民间家具亦多以仿宫廷风格为主,亦步亦趋,毫无创新可言。
中国的传统家具之所以被世界称之为“东方瑰宝”,因其有三个特点:
一、文化的从一性——中国历来是个多民族社会,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其中汉文化以无可比拟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占据了主导地位。即使发生过多次较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即使到了清代强力推行“满汉文化”,汉文化的主导作用也未被动摇。在汉文化的强势作用下,中国的传统家具始终以汉文化为主线,贯穿于诞生、发展直至辉煌顶峰的整个过程。
二、样式的民族性——中国的传统家具式样繁多、种类各异,但自脱离单纯实用功能、引入文化因素起,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鲜明特色,不论出自哪个朝代或地域,不论出自皇宫或民间,也不论是它的整体或局部,无不强烈地表达出独特的中国元素,附丽于红木家具的这种中国元素,显示出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家具迥然有别的特色。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红木家具鲜明的民族特性,显得独树一帜,在世界家具艺术宝库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三、风格的相对稳定性——每个朝代有不同的社会文化,不同地区存在着地域文化差异,这并不影响传统家具风格一贯的稳定性。传统家具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内,在每一个特定地域内,总是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别具特色的式样风格,以至于多少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够凭借传统家具稳定的式样风格和形式推测产生这种样式风格的文化背景,大致推断它(们)产生于某个年代、某个地区或使用环境。
家具与社会及社会主体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可以从中解读社会状况、社会文化对传统家具的重大影响,不仅仅各历史时期的家具演变符合这个规律,对近期红木家具行业的种种现状,也可借用这个规律加以分析和研究。例如,透过简洁、流畅、典雅的明式家具造型,我们仿佛看到当时的文化人对家具制作过程精益求精、吹毛求疵、斤斤计较的较真场面和同行之间、工匠之间互不服输的激烈竞争;也可通过繁琐、宽大、不惜工本的清式宫廷家具,揣测到统治者们穷奢极侈、讲究排场,炫耀皇家气派的心态,以及匠人们无所适从的无奈茫然。再例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人看到了自己与外面世界的巨大差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美好愿望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使很多人产生急功近利、一夜暴富的浮躁心态,政治运动所造成的文化断层导致从业者普遍的文化艺术修养方面的欠缺带来的影响,以及市场秩序跟不上经济结构改革大潮的商业环境等等因素,在蓬勃兴起的红木家具市场中尽显无遗。红木家具市场抄袭、高仿之风劲吹,千套一面,千家一款。本行的创造力一夜之间仿佛丧失殆尽。
当社会需求发生变化,社会主体对家具文化有了追求,便会有优秀的从业者们脱颖而出,潜下心来,悉心研究家具文化,一批批具有时代气息、贴合时代文化的家具精品也就应运而生了。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是我们的根基,不可割断,但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而不是为了复古。每当拿着笔画设计稿,每当手握珍贵的红木原材料开始制作时,冥冥之中,会感到无数古代能工巧匠用期待的目光在望着我们,仿佛在说:“我们已经尽力了,现在看你的了。”顿时,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Ⅱ 家具文化有哪些特征
①地域性特征
不同地域地貌,不同的自然资源,不同的气候条件,必然产生人的性格差异,并形成不同的家具特性,就我国南、北方的差异而言,北方山雄地阔,北方人质朴粗犷,家具则相应表现为大尺度,重实体,端庄稳定。南方山青水秀,南方人文静细腻,家具造型则表现为精致柔和奇巧多变,关于家具造型过去有“南方的腿北方的帽”之说法,也就是说北方的柜讲究大帽盖,多显沉重,而南方的家具则追求脚型的变化,多显秀雅。在家具色彩方面,北方喜欢深沉凝重,南方则更喜欢淡雅清新。
②时代性特征
和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一样,家具的发展也有其阶段性,即不同历史时期的家具风格显现出家具文化不同的时代特征。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浪漫时间、现代和后现代均表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与个性。
在农业社会,家具表现为手工制作,因而家具的风格主要是古典式,或精雕细琢,或简洁质朴,均留下了明显的手工痕迹。在工业社会,家具的生产方式为工业批量生产,产品的风格则表现为现代式,造型简洁平直,几乎没有特别的装饰,主要追求一种机械美、技术美。
在当代信息社会,家具又转而注重文脉和文化语义,因而家具风格呈现了多元的发展趋势,既要现代化,要反映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反映当代的技术、材料和经济特点,又要在家具艺术语言上与地域、民族、传统、历史等方面进行同构与兼容。从共性走向个性,从单一走向多样,家具均表现出强烈的个人色彩,正是当前家具的时代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