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举例说明不同的文化孕育不同的亲子关系
比如西方教育和东方教育的区别吧!孩子成长不仅需要良好的教育,也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思考思维,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成长,很多家长一味的追求孩子单方面的成绩结果,却忽略了孩子心理成长和孩子思维逻辑的培养,这也是现代中国教育和国外教育存在的差别,希望家长在培育孩子方面多思考这方面的问题。楼主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是很理智,但是如何培养孩子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建议您有时间可以亲临NLP亲子课堂现场,不仅可以感受氛围,也可以和其他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带着您的问题可以当时请教老师,获得更精湛的家庭教育学识!教育孩子的第一步应该从自身开始,从成为一个好父母开始,孩子的成长,父母不能缺席,孩子的未来你更耽搁不起!可以联系中国NLP知心姐姐共同探讨亲子教育问题!
Ⅱ 优秀的企业文化孕育优秀的员工,同时,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是企业效益提升最有利的保证,您如何理解企业文化
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业绩或者是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实际上美国的大学教授约翰科特早已经通过11年的专业研究并得出了结论:企业文化对企业业绩的作用是直接的提升!其中做企业文化的企业比不做企业文化的企业业绩增长高200多倍。这是国外教授的研究,国内新优势咨询也认为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企业经营哲学,做企业文化就是做经营管理,做经营管理就是做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做好了,经营管理自然就好了,当然业绩也就好了!
Ⅲ 培育文化还是孕育文化
孕育文化。
培育的是人才,孕育的才是文化。
培育:1.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2.指使某种情感得到发展。3.培养教育。
孕育:其本意是使哺乳动物得以在体内孕育其后代。也指一样事物衍生,及帮助了另一样事物的发展生长。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
Ⅳ 智慧文化 孕育智慧教育
——蕨溪镇小学“亲育文化”解读
一所学校如何能产生强大的育人力量?这种力量既是学生勤学求知、修身养性的成长向上力,又是老师孜孜求索,蜡炬成灰的教育凝聚力。这种力量应学校的文化,它是学生成长的沃土,是学生成长的甘露,也是老师发展的引领,是老师追寻的方向。智慧的文化才能孕育出智慧的教育。
教育的三角世界在如今看来是失衡的,大部分家长把教育问题都一股脑的抛给了老师,“老师,他不听你就罚他!”、“老师,他回家就贪玩,作业又没写完……”,诸如此类的话语数不胜数,家长们渐渐褪去了自己“第一任老师”的身份,忽视了自身的家庭教育,但原生家庭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家庭教育的力量是深远的,这种力量是日夜相伴而来,是耳濡目染而来,为今后孩子的诸多方面就涂抹下了不可磨灭的底色,可美可丑,将家庭教育拉回教育之中,让家庭教育合力学校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有力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是当前农村教育的重大问题之一,同时教育的目标的误解也是当前教育的一大难题。常言“静待花开”,但部分老师总想“拔苗助长”,更恐差生太多,分数不仅成了学生的命根,也成了老师的命根,于是“以成绩定天下”成了教育“功利化”的表现之一。家长们也似懂非懂,高举着“读书时最好的出路”,误让孩子们读死书、死读书,减少玩耍时间,一头扎进书海,他们的眼眶湿润了,他们知识涨了,但什么少了呢?每一位教育人都应该思考,时代在进步,在今天,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样的,不应该把学生固封在书本之中,更应该让他们与书本相伴,探寻大千世界,或放声高歌唱童年,或舞姿翩翩秀风采,或书法绘画传经典,或篮球乒乓健体魄,在多彩的生活中放飞自己童真的梦。
时代里总有新问卷,教育中总有新疑惑,在不断地真真切切的教育实践中寻找答案,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求索,以问题为导向,立足实际,仰望星空,探索前行。
一、亲子文化之“三亲”教育
爱在左,情在右,一路播种一路开花,让行走于荆棘之上的人不觉苦痛。在孩子成长中父母的爱是无法替代的,家庭教育是无法缺失的,在农村学校的教育中,更应时刻点醒家长,关注孩子成长,走进孩子心灵,于是在蕨溪镇家校文化实践中就提出“三亲”教育——亲子共读、亲子活动、亲子展示。
亲子共读,陪伴参与成长,阅读开启精神世界。亲子陪读给繁忙的父母一个走进孩子、了解孩子的机会,也让父母亲手为他们播下这粒文学的种子,培养其读书的兴趣。在蕨溪镇小学校读书节里,亲子共读好书,见多彩故事,品千人人生,能读能写,共谈心得。他们会认识桑桑、皮皮、小豆豆,甚至在书中游玩了世界各地,探索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些在孩子心灵中跳跃、翻腾的只言片语,随时光一同沉淀,在未来的生命中定会迸发出绚烂的火光,渲染一抹亮丽的精神色彩。
亲子体验,陪伴见证成长,活动荡漾欢乐童年。一次牵手奔跑,一次接力传球,一次团队拔河,让不善言语的父母与不知表达的儿女,心心相连。在蕨溪镇镇小学校体育节里,亲子间的竭力合作,亲子间的彼此信任,那一刻血浓于水的深情,血脉相承的感动,悄然而生;在镇小感恩节,手制感恩卡片,倾听父母的往年故事,为父母洗洗脚捏捏肩……他们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努力,学会了感恩,学会了付出,这就是成长。
亲子展示,陪伴分享成长,展示放飞少年梦想。呵护孩子美丽的心灵,让每件小事激励他们的成才成德,亲子展示,让默默付出的父母从幕后来到台前,同孩子一起年少,一起欢歌。在蕨溪镇镇小学校的各种节日中,亲子节目、亲子作品数不胜数,各有亮点,但是这歌、这舞、这字、这画却又了满满的亲情与自豪,这是成长的一笔。孩子成长是瞬息万变的,是短暂珍贵的,父母的陪伴何其重要,关乎孩子一生,关注孩子,关心孩子,重回孩子的生活,这就是镇小的“三亲”特色教育之本意。
这些点滴的改变,这些日常的融入,都是将来孩子的无价之宝,天将降大任,其能受心志之苦,能饿其体肤,能空乏其身……面对漫漫黑夜能昂首静待破晓,这些虽一朝难为,但朝朝暮暮中定会润物无声。
二、校本文化之“三声”教育
成长不应该被定义,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拥有自己最独特的色彩,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机会,搭建舞台,便成了教育者们义不容辞的事情,蕨溪镇小学校创设“三声”教育——读书声、丝竹声、欢呼声,让学生发于外,而受于内,在心中播下关于奉献,关于坚强,关于慈悲的种子。
读书之声,声声嘹亮,书开书合,豁达自在。“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孩子们迫不及待的翻开一本书,随着风声雨声一同读了起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里,各处总写着读书二字,清晨放声大读,午休自由默读,语文课有感情朗读,读书声萦绕着整个校园,心口共读,让一字一语一句浸润心灵,洗涤灵魂,胸中自有天地,也满怀温情。以书中文为例,开拓更为广大的天地,也以文为本,远载其道,让学生在不断地阅读中塑造自身精气。
丝竹之声,声声悠扬,音起音落,怡情益智。“音乐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孩子们踏着美妙的音符,绽放着童真的笑容,音乐总能把人们隐秘的情感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音乐里有那身后的善良、对爱与被爱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镇小的音节节、课后音乐兴趣班等等,给孩子们学习的机会,展示的舞台,让音乐成为他们空气里的诗歌,让音乐成为他们耳朵的眼睛,让音乐成为他们生命的彩色。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用音符搭建一条通往心灵与未来的桥梁,让他们有自己独特声音,更有“动听”的未来。
欢呼之声,声声悦耳,呼高呼低,乐观积极。“阳光明媚的活着,幸福便能触手可及”,童年应该是多彩的,被赋予快乐的,在学习、生活中让孩子找到快乐,发现身边的美好,培养其主动能力,不断地赞扬、鼓励,塑造其积极乐观的性格、培养其健康的心理。镇小的篮球赛、绘画比赛、运动节中此起彼伏的欢呼声里一个个羞涩的孩子打开心扉,自我激励,取得成功,他们含笑流泪,这是他们的快乐,也是他们自我的突破与成长。“三声”特色教育,有睿智的书本,有动听的音乐,还有儿童欢声笑语,这是一个学校最美的风景,也是一个学校最好的当下与未来。
三、生命文化之“三命”教育
智慧的文化首先一定是面向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文化,生命是万事万物的起源,关注生命,便是对于一切事物投以最原始,也是最崇高的敬意。我校秉持捍卫生命尊严、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品质、实现生命价值的生命理念,孕育了拥抱生命、感恩生命、实现生命的生命文化,我校的生命文化分为三个部分——性命为本、生命为源、使命为首。
(一)生命文化基本理念
性命为本即是关注、尊重、热爱自己的生命,只有珍视爱护自己的生命,才是一切可能的根本。生命为源即是饮水思源、感恩回报,生命的源头是父母,是亲人,不忘人本才能成才。使命为首即是走出自我,走进他人,发愤图强,奉献社会,实现人生的价值。三者统一与人,始终将人放在学校中间,正确认识学生是完整的,正在发展中的人,完善生命文化体系,营造生命文化氛围,合力具有强大生命引领功能的教育资源,以构建学生健全人格、坚毅生命。
性命为本、生命为源、使命为首,三者不可分割,相辅相成,关注自我生命是生命文化教育的基础、前提,感恩父母之情是生命文化教育不可缺少的、贯穿始终的重要环节,使命为首是生命文化教育实现自我,立德成才的最终结果,三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做好三者间的融合,是每一位家长、每一位老师的职责,也是每一位孩子必须面对的关于“人”与“才”的终生课题。
(2) 生命文化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促进学生成长,铺垫幸福人生这是我校生命文化的立足点,育人远在成绩之前,优良的品格,良好的习惯,才是一个孩子成才之根本,我校在生命文化教育的践行中有如下的探索。
1.绿色活力的生命环境文化
走进校园处处可以感受“生命”的气息,学校关注学生,以生命文化为切入点,打造了操场、教室、走廊、食堂、办公室、图书角的“五地一角”的生命文化建设。操场上有供学生运动的各式各样的运动设施,操场围墙上有安全活动注意事项提醒,最为亮眼的还是以《弟子规》手绘画为载体的“生命为源”的感恩教育。目光来到教室外的走廊,随处可见生机勃勃的绿植,还有墙上布置的精美的学生挂画以及名家名言,走进教室,以小组为单位整齐摆放的书桌上放着各异的花草,教室的后方还有家长自愿制作的图书柜台,上面整整齐齐排列着书籍,各班还按照自己的班级文化风格置办教室,一片朝气勃勃。跟随学生来到食堂,食堂干净整洁,墙面上挂着珍惜粮食、讲究卫生的名言,饭后的食堂也十分干净,最后是无处不在的图书角,教室、走廊有图书角,还有统一规划的图书角与特置的图书室,这是学生们的读书天地,也是萌发他们对生命认识的最初天堂。
学校的每地每处都彰显着对生命的引导,对生命的珍视,对生命的尊重,在这样的校园生命文化的隐形教育中,学生潜移默化地被影响、被熏陶、被教育,他们爱护自己、珍视家人、懂得感恩、努力学习。
2.朝气蓬勃的生命课堂文化
我校的生命文化贯穿于每一堂课程之中,首先从学生课堂而言,我校推行“2H”课堂,将互联网课堂与小组交互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中回归主体,回归自我思维,关注他人想法,老师由扶到放,学生由易到难。学生利用互联网与导学进行课前学习,提前自主掌握学习重点、难点,老师利用学习平板,实时将学生端与教师端联系在一起,教师即时对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在结合小组合作,学生不仅仅在自我思考,还在分享想法,关注他人,生本化、生命化在课程师生间的一问一答,一导一入间深入学生内心,知晓“我是个体,我还是离不开集体的个体“、“我们要相互帮助,我要学会回报。”、“我要在小组中交流、合作,实现我在小组中的价值。”我校推行的特色课堂,在我校的任何一门课中都赋予了生命文化,每一门课都以文载生命之道。同时学校将课堂的范围扩大,提出给“家长上三堂课”——通过“家长学校”给年轻的父母上一堂课,如何当一个合格的父母,如何时刻关注学生不同时期的生命状态。通过“家长教师”给年轻的父母上第二堂课,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学习中收获成长的能量。通过“家长学生”给年轻的父母上第三堂课,如何和孩子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关注身心,关注彼此。
3.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文化
生命文化不仅仅蕴藏在丰富的课程之中,生命文化还在多彩的艺术活动,在广阔的课外世界里。我校开展了读书节,在广阔无垠的阅读世界里,我们感动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伟大理想;我们沉醉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我们遗憾于林黛玉“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香消玉殒……文字向来是有感情有温度的。一行一行的文字,是在表达,是在述说,每一个汉字都长着一张诉说生命的脸,透过文字,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感悟生命,同时还有阅读分享,包括书签制作、读书笔记、诗歌吟诵、课本剧、晨日一读等等,每一个活动都充满活力。还开展了感恩节,活动中有为父母做一件小事、记录感动的美文、手抄小报分享感恩等以及阳光运动会,每一次奔跑、每一次跳动、每一次呼吸都是生命的呼喊,都源于生命的力量。学校还积极组织家校游玩活动、校外义行活动,以及鼓励学生参加校外的比赛,山水间心胸坦荡,胸怀豁达;善行中,爱心滋养,善良慈悲;竞赛中,坚强勇敢,坚毅不屈。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每一位师生都在其中感受生命的力量,感受生活的乐趣。
四、教师文化之“三怀”教育
教师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力量,教师文化在学校文化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文化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教师文化包括教师人际交往方式、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价值观等方面,它不仅影响教师的曰常教学活动和人际交往方式,同时也对学校、学生以及教师自身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我校将教师文化总结为“三怀”——情怀、胸怀、释怀。情怀是对教育的热爱,胸怀是对教育的包容,释怀是对教育的创新(放下)。
(1) 教师文化之情怀
教育中有许许多多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教师如何能坚守岗位,坚守初心,这里就谈到教师情怀,教师情怀即是对教育的热爱。我校将教师文化建设中,将教师情怀放于首位,其中包括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
教师对工作的热爱,表现在对每一堂课的精心研究,包括课前对学情的准确掌握,对课本的仔细研读,对重难点的有的放矢,课堂中对于课堂的流畅把握,有效组织,语言表达的机智流畅,以及课后对教学的反思,对学生的辅导。教师对于工作的热爱不仅仅表现在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利用业余时间拓充自己的知识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也就是自己的综合知识。教师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时,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丰富的教育知识、广泛的综合知识以及实践性知识。
教师对于学生的热爱,表现在关注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学生,呵护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知识教导学生,做自己的真情怀感化学生,当学生有困难时,老师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助学生;当学生有进步时,老师第一时间为他喝彩,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在老师的眼里,都在老师心里。老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随意评判学生,不随意定义学生、不随意否定学生,在这样情怀的老师的教育下,学生会感恩、会奋斗、会坚持。
(2) 教师文化之胸怀
教师文化中的教师胸怀,是指教师对于教育的包容,即对在面对教育工作时的广泛学习,以及对于学生的包容。教师对于教育工作的包容,不仅仅体现在教师本身,在面对教育时能有格局观,与时俱进,面对许多新的教育形态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在教育中能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学习,开拓自己的视野,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这在教育改革盛行的今天,是必须要有职业素质要求。同时教师胸怀还体现在由上到下的学校各级的教师文化的有效推行,学校积极推行教育新尝试,积极进行“2H”课堂模式,积进行课程改革培训等,以求建设学习型校园,包括学生、家长、教师三方。教师对于学生的包容,是包含在教师对于学生的热爱之中,认识到学生的发展性、差异性、完整性,认识到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性、反复性,我校教师积极思考,面对不同的学段、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制定了不同的课型,如语文低段的绘本课,中段的课内外共读课程,以及高段的古诗词共读共写课程等。教师的胸怀,决定了教育世界的大小,决定学生未来世界的边界。
(3) 教师文化之释怀
教师文化中的教师释怀,即是放下,放下陈规,舍弃糟糠,学会独立思考,敢于俱进创新。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也必须着眼于当下,关注于眼前,跟紧时代步伐,跟上学生节奏,去发现,去改革,去创新,这样的教育才能不断注入鲜血,才能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教师文化之释然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善于学习、敢于质疑。学校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学校定时举行教研会,不同学科进行教育研讨,对新的教育理念,对新的教育方法进行研讨以及教师定期被派外出学习,进行课堂观摩、教材培训……形式多样,多级多面的学习,让教师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一次创新抵过上千次的墨守陈规。一次创新的热情,一次创新的活力,会在课堂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拥有创新意识的老师的教育下,学生定然充满朝气与活力。
教师创新意识要求教师必须拥有吸纳新知的开放意识,寻根究底的问题意识,坚持真理的独立意识和不怕权威的民主意识,善于学习,敢于质疑。学生回归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转变了以前教学中“填鸭式”、满堂灌、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对老师的要求更高。在开放的时代中,教师必须及时的捕捉到最新、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加以筛选,系统化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自我。面对新知识,作为老师不能只知一二,还要刨根问底,才能求思解惑、传道授业。文化有传承、有发展、有融合,教师还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多思考去辨别去质疑,故而,教师之创新,关乎祖国之未来,关乎民族的兴旺。
立德树人,教会学生做人是教育的第一要义,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校课程之外的大生活中去探索、去发现、去总结,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最后实现自身的价值。孩子开始知道人最重要的是善良,其次是诚实,最后永远不要互相遗忘。
孩子的未来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创新人才、多元人才,任重而道远,观察教育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思考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实践中探求解决之道,让各类学科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让学科课程的学习延伸至生活,让生活检验知识,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独立、学会审美。在学校教育之外,家庭也将目光从田间,从手机、从麻将桌转移到孩子身上,陪伴成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与孩子共乐共悲,再度童年,再历青春,其间定有不一样的体味。
Ⅳ 文化属性决定了人的命运!强势文化造就强者 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转】
(注意:以下文章中所引用的个别词汇只是为了方便说明主题思想,例如:“强者”并非是指那些自强、坚强的人,在此文中多有贬义,“弱者”并非是歧视那些真正的弱者,而是指弱势文化中相对意义上的弱者,可能有不当之处,望读者自行体会个中含义,勿要生疑,也请别误解)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以做人、对事的诚实支配自己的价值取舍,尊重客观规律,做一个懂得尊重自己内心、尊重客观规律的觉者。文化属性决定了命运,一个人对任何知识和理论,只有自己用心地觉到、悟到,才能有所为;对于个人来说,文化属性就是认知态度、价值观、人生观、思辨能力。
一、弱势文化
什么是弱势文化?自我麻木的文化就是弱势文化,其特点为:服从、依赖、麻木。
弱势文化的形成需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失望阶段、对抗阶段、妥协阶段、麻木阶段
1、失望阶段
失望阶段是在经历初次失败以后,无视于规律,再次进取不成,最终失望,这个阶段提供了弱势文化孕育的土壤。
失败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对于刚刚进入社会的人尤为正常,那时的我们还不知道这个世界原来还有规律这种东西。因此这个阶段还看不出来个体最终是走向弱势文化还是走向强势文化,一切都只是尽情的体验而已。这个阶段几乎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
2、对抗阶段
对抗阶段是在经历多次失望以后,对抗于规律,多次对抗不成,最终绝望,这个阶段推动了弱势文化的最终形成。
这个阶段的对抗其实也是无奈的事情,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失败得多了就会有些懊恼,这一懊恼就极有可能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在潜意识中会想着去对抗规律,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宁愿把这种行为叫做“上进心”,因为渴望成功是人的天性,此时的对抗不妨是一种积极的行为,这也是大多数人会经历的阶段。
当然会有一部分人,我们姑且叫他“聪明人”吧,这部分人会跳过这个阶段,直接进入下一个阶段。这部分人里面又分为两拨,一拨跳入了妥协阶段,另一拨跳入了觉醒阶段。后者我们可以理解为比较有先知先觉的人。
我特别想要强调的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会长期停留或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的人,尤其是后者可以说是特别不幸福的人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中国的“人定胜天”的曲解,总有不少的人以为自己可以战胜大自然,可以征服高山、海浪、地震,可以控制别人、控制一个群体,等等等等,无限的高估自己的能力,无限的看高自己的价值,这便是“妄”了。“虚妄之心”一起,便“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失去本真,便少了诚、少了信,“灵性”也渐渐消磨,最后如同机器一般,只有机械似的逻辑应变,而无灵性般的生生不息。
“人定胜天”之本义是说人能认知自然的规律,最能学会如何顺应这些规律,运用这些规律来使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今天的我们其实最缺的就是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何谓敬畏?敬是对自然造化的认知,进而内心升起尊敬之情,因为这般造化上达宇宙,下至一个星球、一个社会、甚至是一个人的命运,怎能不令人尊敬?畏是当认知了自然的造化之道,知“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知万灵之生死无非一瞬间,知“沧海桑田”、知“海枯石烂”,怎能不令人畏惧?
故而,有了敬畏之心,自然知道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也自然能在这个阶段少些时间停留,因为停留在这个阶段的时间长短决定着一个人所受痛苦的多少。至于为什么要停留那么久,大概是因为当事人觉得自己能够控制一个人、控制一个团体、或征服一座高山、征服一个社会吧
3、妥协阶段
妥协阶段是在经历多次绝望以后,妥协于强者,多次妥协成性,最终服从,这个阶段滋养了弱势文化的生存生长。
人世间,最容易做到的事情莫过于“妥协”二字,因为这不需要任何的付出、也无需承受心灵的恐惧,只需低下头来便好,所以这是最为“省事”的做法。但这种做法“省事”却不“省心”,为什么不“省心”?因为这得需要你忍受着心灵的不愉快,承受着无边无尽的痛苦,这种痛苦不像是失恋那般心如刀割,更像是一个人买不起房的“长久的隐痛”,一个人不会因为买不起房而想要轻生,只会因为买不起房而不停的懊恼、叹息,偶尔看到别人都有房住的时候,或者因为自己租的房房租涨了而又不得不搬的时候,那是种隐隐的痛,是一种阵痛,但痛过便好,好了又痛,正如租好了新房,慢慢的开始忘掉自己之前因没房而伤感,过了一段时间,房租又涨了,便又开始了新的阵痛。
妥协本质上讲是“低估了自己的智慧”,以为自己没有能力认知和运用规律。但实际上,人之为人,俱有灵性,只要有灵性,则不缺乏智慧及增长智慧的能力。这个社会在无形中教导了我们“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强者可改天换地,弱者则贱如蝼蚁”,因此强者可“为所欲为”,弱者则“苟延残喘”。我无意挑起“强者”与“弱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样于两者都没什么益处,但这种“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对抗与成见是我们需要深思的地方:是谁界定了“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定义?是谁发扬了“强者”与“弱者”之间必须要对抗的文化?又是谁揭示了“强者”与“弱者”之间不能互为转化、互为提携、互为融合?仔细想想,好像是我们自己。因为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被贴上了“卑贱”或“高贵”的标签。很多时候,一种身份的自我认同要比社会给他的定义更为残酷、更为悲哀,我们老是喜欢给自己贴上各种标签,却忘了贴标签的人,忘了我们也有撕标签的能力,忘了那些标签背后的那个“我”。
这个阶段与强势文化的“觉醒”阶段看起来相似,但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妥协本质上是“放弃自己的信仰,接受强者的信仰”,而觉醒本质上是“坚守自己的信仰,增加新的信仰”。放弃信仰是为逃避内心的良知,接受强者是为了利用强者的力量继续对抗;坚守信仰是为坚守自己的良知,增加信仰是为了根据天道改善自己的信仰。因为不是所有的信仰都是好的,便有了改善一说。
所以这个阶段本质上还是一种变相的对抗,找一个强者,讨好他,利用他的力量为己所用。到达这个阶段,弱势文化基本上就形成了,因为只要妥协了就意味着“低估了自己的智慧” ,给自己贴上了“弱者”的标签。当这样的人变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开始相互传递“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观念,慢慢的便形成了一种文化,我们姑且将这种文化称为“弱势文化”
4、麻木阶段
麻木阶段是在经历多次服从以后,依赖于强者,多次依赖成性,最终麻木,这个阶段将弱势文化推向了新的顶峰。
一旦经历过妥协阶段,到达这个阶段几乎是毫无悬念的事情,因为妥协得久了,便麻木了。当然,也有人从妥协阶段飞跃到觉醒阶段,这部分人是幸运的。
麻木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网络一下“麻木,指身体某部分感觉发麻甚至丧失感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不灵敏”。这个解释是合理的,但不全面,麻木是“对已知逻辑之外的事物反应不灵敏,对已知逻辑之内的事物反应灵敏”,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机械式的反应”,就是一切的反应都是有规律的、都是被提前设定好的,不管是 5 年还是 10 年,他的反应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真是“十年如一日”。这样的生活很单调,单调到没有任何的乐趣,单调到为了生存而生活,而忽视了生存之外的意义。
“机械式的反应”有一个最大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当他碰到一个在逻辑习惯之外的事物时,即便这事物关系到自己的良知,关系到自己的荣辱,他也不会采取任何行动,甚至在心理上都不会有任何的起伏。例如:有人看到老人在马路中摔倒,他第一意识是会想到如果我去扶他,万一他讹我怎么办。这个时候,逻辑机械性的利益权衡反应会战胜内心的良知。可是,你能说这个人没有良知吗?你能仅根据这个人就判定他是个坏人吗?不一定。每个人都是有良知的,即使是十恶的人,只是人一旦麻木了良知就会被埋葬起来,显现出来的只有利益的计较,只有内心的偏私,只有日渐的贪、痴、妄。
在如今盛产麻木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有必要找回原本属于自己的良知,找回自己的灵性,根本之法就在于“戒贪弱念,消痴疗心,去妄存慧”,走出认知障,脱离执守碍,进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如实的了然万事万物的本真,如实的观照自己的内心,概言之为“返璞归真”。试想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灵性,生活该有多么的无聊,总不能让一个机器去观月赏花、看雪听雨,还要傻傻的问它“你觉得美吗?”,然后它很“聪明”的回了句“你说美就美”。
这个阶段要飞跃到觉醒阶段是有可能的,但要比上一个阶段难得多,这取决于个人的决心,也取决于对的机缘。
麻木可是说是弱势文化发展的顶峰,就是说已经发展到极致了。如果再发展下去,可能就是沧海桑田了,这一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意识到。
二、强势文化
什么是强势文化?自我觉醒的文化就是强势文化,其特点为:觉醒、顺应、应用。
强势文化的形成需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失望阶段、对抗阶段、觉醒阶段、应用阶段
1、失望阶段
失望阶段是在经历初次失败以后,无视于规律,再次进取不成,最终失望,这个阶段提供了强势文化孕育的土壤。
和弱势文化一样,强势文化也需经历这个阶段,并且在这个阶段看不出与弱势文化有任何的区别。由此可见,就这一点而言,无论是强势文化还是弱势文化,他们的起点都是一样的,不存在谁比谁条件更优的情况。
有人反驳说: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比别人有钱,这些人岂不是拥有更好的条件来向强势文化方向发展?
恩,这个问题提得好,并且也是很多人的困惑,金钱与地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少基本成正比关系,并且也只是大概率的可能,不排除有变数的情况。但是金钱与文化却构不成正比的关系,有关联,但是关联性不大,更与强势文化的形成关系更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记。如果你认真的读完此文,便会明白为什么关联性不大了。这里的文化不是指诸如学历、证书、文化水平之类的东西,如果非要这样理解下面的文章便没有必要再看了。
2、对抗阶段
对抗阶段是在经历多次失望以后,对抗于规律,多次对抗不成,最终反省,这个阶段推动了强势文化的最终形成。
这一阶段与弱势文化的对抗阶段也是一样的,同样看不出来个体在这一阶段到底是属于强势文化还是弱势文化。但是一般性而言,强势文化在这个阶段的对抗性反而更强一些,也就是说那些属于强势文化的人在这个阶段更具有反抗性,这源于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所畏惧的勇气。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见一些特别叛逆的孩子往往长大以后反而比较有成就。但这并非属于普遍性的情况,不要被误导。换句话讲,这些品质在弱势文化的这个阶段里也是存在的。
值得一提的时,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不会经历这个阶段就直接跳到下一个阶段的,这部分人可能有条件的使然、也可能有悟性的使然,不一而足。
但在这一阶段与弱势文化有一点不同的是,强势文化在对抗阶段的中后期会有一个不断反思、反省的过程,会总结自己为什么总是失败,会改进对抗的方式,这种改进的过程便有可能会促使自己向觉醒阶段发展,为什么这样讲?很显然的即便是改进了对抗的方式,仍是不可能打破规律的,因为在这个阶段他连规律是什么都不知道,如何打破?但是他在不断改进、不断对抗的过程中会磨砺自己的心性,磨平自己的棱角,会建立起基本的道德和信仰基础,因为这种基本的道德和信仰基础是在最艰苦的环境下建立的,所以稳定性更好,更不容易被外界所影响,这些都为自己向觉醒阶段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但请注意此时也仅仅是可能,如果最终无法过渡到觉醒阶段则极大可能会向弱势文化方向退化。有时候进退就在毫厘之间,但就是这毫厘之差便高下立判。
一般情况下,我建议不要在这个阶段停留太长的时间,因为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容易让人耳聋目盲,无法本真的看待事物,迷失在困顿与痛苦中,最后产生的只能是愤怒,愤怒越强,退化到弱势文化的可能性则越大。
3、觉醒阶段
觉醒阶段是在经历多次反省以后,觉察于规律,多次觉察体悟,最终觉醒,这个阶段滋养了强势文化的生存生长。
上一阶段的对抗对这一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往往对抗越是强烈觉醒的程度也就越高。这是因为在对抗阶段,人的性格、意识都有了极大的转变,少了几分戾气,多了几分和气,这都是为人处事必要的一些条件。有很多事为什么做不成,而别人却做成了?基于相似的条件之下,旨在有些人一直在变通,而有些人只会穷极,还美其名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如果一定要说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有什么最明显的区别,我觉得应该是在于“学习”这两个字,前者专注于“学”变通于“习”,概括之:修正自己的一言一行;后者专注于“苦”穷极于“靠”,概括之:上天为什么对我不公。当然,学习的方向也应与天道规律相近,否则也会退化到弱势文化。
这一阶段也有反省,只不过反省的程度更强,且此时的反省已经脱离了对抗,进入了“静思”,说是“静思”其实就是个体意识到自身是无法与规律抗衡的,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也无论对抗的时间有多长,规律就是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对抗没有任何的意义,只能退下来,进入“静”,而有了这个“静”才能更好的“思”。
所以,觉醒是有两方面的意义的:
一是认识自己: 分析自己以往的行为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自己的性格、能力所存在的优势和缺陷,就是反省自身。
二是认识规律: 根据自己的经历、学识总结和发现来自人性的、社会的、自然的规律,需要说明的是这部分规律的总结因为是来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印象最为深刻,很有可能就奠定了每个人独特的个性。这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经历越丰富,觉醒的程度则越高,对强势文化的掌握也就越好,但这些都是建立在觉醒的基础之上的,也有经历丰富却发展为弱势文化的人,那是因此缺乏了觉醒的过程或觉醒的程度还不够。
以上内容是属于“觉”的,分为自觉和觉他。那什么是“醒”呢?“醒”就是根据自己的“觉”去改善自我、提升自我,也分为两部分:
一是自醒: 就是改善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发挥自己性格上的优势,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比如人际交往的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等等,改造自己,是为“有德”。
二是醒他: 就是更进一步的系统的学习人性的、社会的、自然的规律,这里的学习可以是从书本中、从能人中、从社会中去学习,去觉察这些规律,并深刻的体悟,这种学习体悟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将这些规律容纳成自身内在的一部分,成为自己独特的个性,是为“有道”。
所以这个觉醒的阶段最终使自己变成了一个有“道德”的人,“道”为自然、社会、人性的规律,“德”为顺应、运用这些规律的能力。
这个阶段的意义非常之重大,最终的成果也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会决定一个人未来的格局、命运。每个人在这个阶段觉醒的内容、程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才使得不同的人对强势文化的运用有所不同,其成就也会不同。这与每个人不同的境遇和性格有关。
那是不是经历了这个阶段就一定会过渡到下一阶段呢?不一定的,这也是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地方,就是觉醒了不一定就能应用。这里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觉醒的程度或者方向还不够,尚不能很好的应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自我感觉良好却失败的原因;另一种是觉醒了却无法承受,什么意思呢?例如当有些人知道了“人性本恶”的人性特征以后,颠覆了之前他对“人性本善”的认知,他接受不了这样残酷的事实,对规律的应用便无从谈起。
觉醒阶段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功晋级,有走火入魔的,有偏激执泥的,有自甘堕落的,有心灵脆弱的,有自视甚高的。。。等等等等,难以概全,所以有一段丰富但不极端的经历,有一个正常但不偏激的性格,对于觉醒阶段的晋级就有比较大的帮助的,可以达到有效的避险。当然,这些条件并不绝对。
那么,什么时候标志着自己可以过渡到应用的阶段呢?那就是自己成为了一个有道德的人,这里没有一个标准去量化什么情况下算是成为了一个有道德的人。如果有,那这个标准只会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4、应用阶段
应用阶段是在经历多次觉醒以后,顺应于规律,多次顺应学习,最终运用,这个阶段将强势文化推向了新的顶峰。
能走到这个阶段的人来说是非常幸运的,也是非常难得的。世间之人,“知道易,行道难”,要做到“知言易行”、“言行如一”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突破自己的知见障,需要突破自己的执守碍,还需要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同的人其道德、智慧的层次不同所能应用的程度也不同。
我们前面所经历的所有的阶段,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这一阶段的应用。应用不同于对抗、妥协,也不同于觉醒,但依赖于觉醒阶段的历练,应用是在掌握了规律以后利用规律达成自己的目标。重在“应”和“用”,“应”是分析现状制定相应的策略,并且策略应随着规律的变动而调整;“用”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实现最初的目标。最难的是“策略”、“调整”、“资源”、“可利用”,有策略就有高低,有调整就有适与不适、宜与不宜,资源有多少、优劣,利用有能利用和不能利用、有该利用与不该利用,这些条件的把握稍有不当则前功尽弃。
应用之道自古被视为高深、神秘的学说,其实没有必要,小到一个家庭的维系,大到一个国家的治理,无不是对规律的应用,故而每个人成就有高低,能找到自己的应用之道,快乐的生活,就是最大的“道”了。但如今快乐反倒成了奢侈品,这多与“无道”相关,此处的“无道”可不是大家理解的“无道”,而是指违背基本规律的生存方式,大家不要误解了我的意思。
应用之道涉及到对规律的应变、对规律的预测,甚至是对规律的引导,为免有人误入歧途就不细说了。但这些应变啊、预测啊、引导啊,这些方式方法又是通过了解规律本身学习到的。例如我们根据 24 节气的规律就可以知道,当我们还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多学习、多实践、多积累,而不能太贪图享受、太注重交际关系。这就像一棵树如果在春天发芽过早,受寒气的侵略则会影响树的发育;太过于贪图阳光,则会导致树的根系不发达,不利于夏天的成长。
这个阶段同时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一开始可能对有些规律的认知出现误差,在应用的过程中误差必然会有所反馈,可能还会出现失败,这就需要调整自己的应用策略,通过调整,对规律的应用也就变得越来越完善。
可是即便是到了这个阶段,就一定会走向强势文化了么?同样是未必然。这得看对规律的运用如何。也有人因为无法应用规律而走向了一个极端,这个极端似魔、似邪,是弱势文化里的强者,但却不属于强势文化。
以上,我们通过这四个阶段彻底了解了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异同,及产生的根源,对个体的影响。
Ⅵ 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不同的文化,都会孕育出酒这样东西有什么必然性在其中吗
不是文化孕育了酒,就是自然产物,是粮食水果自然发酵产生的,不是人为发明的。酒的存在就像水的存在一样自然。只是不同国家的背景,地理环境,信仰而造成了酒文化的不同。同时也影响了后世人酿酒方式的不同,酒的种类也就千变万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