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理解传统文化
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她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特征是其支配地位长期被儒家伦理文化的价值取向占据着。上至华夏的原始民族,下至近代社会,上下五千年,儒家伦理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而且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除此以外,我们还能从以下几方面特征加以认识: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历时五千年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
第三,作为文化传统,世世代代传播延续下去,还将继续传承下去,无论是自然传承,还是选择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不停止。教育的传承属于选择传承,即把优秀部分传承下去。因此,它具有永久的传承性。
第四,传统文化属于旧的时代,受着时代的局限,总是一分为二的,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养料与毒素同在。对教育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的效应,具有影响的双重性。
楼主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请点击资料:http://www.hewenchao.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79
❷ 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精髓比喻事物的一种精华,那么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只有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貌。然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问题,学术界也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有些论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只取其一而不取其二,忽视了传统文化是一与多的统一,这就难免陷入以偏概全、挂一漏万的境地。这种情况之所以存在,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对何为“精髓”存在理解上的歧义,二是因为有些论者按照“各取所需”的原则各自对传统文化的精髓加以宏论。究竟应该本着怎样的学理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精髓问题,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怎样的内涵,传统文化的精髓到底包含哪些方面的具体内容,等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究。如果我们在理论上对传统文化的精髓把握不准不全,势必影响到现实生活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吸收、继承、弘扬与发展。因此,本文撇开中国传统文化涉及的流派之争不谈,仅对传统文化精髓之理解及其内涵进行概述,以期抛砖引玉。
一、如何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要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问题,首先需简要区别几个相关概念:一是何为“文化”,二是何为“传统文化”,三是哪些内容可以称之为“精髓”,即“精髓”本身应该是什么。
首先,“文化”一词在中文里最初的含义是指以“人文”、“化成天下”之意。“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的本意是指变化、生成、造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文”与“化”字均有了更多的引申意义。最初,“文”与“化”一直是分开使用的,到西汉以后,“文”与“化”才被经常连在一起使用,随后便逐渐凝固成一个词。但此时并未出现现代意义上人们常用的“文化”一词。按照古人的理解,“文化”就是“以文教化”。到了近代人们开始借用中国固有的“文明”、“文化”等词,并赋予其新义,从而产生了我们今天通常所理解和使用的“文化”一词。不过中国的“文化”一词更侧重于精神领域的“文治教化”,而“文明”一词则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
“文”与“化”结合在一起构成“文化”一词意味着人以其所创造的各种器具、制度、道德、知识、科学技艺、习俗、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和思想观念等非自然的产物和手段来对整个世界进行合目的性的改造,从而使“人”区别于物,并使世界在一定的层次和意义上符合人的目的和需要。在此意义上,文化也就是指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改造及其结果,即世界的“人化”。对于“文化”概念,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于1871年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作了较为系统的阐释,他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1]泰勒强调了文化作为一个精神文化的综合整体的基本含义,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从文化的广义上理解,文化是指与人及活动有关的所有人类活动及其结果,文化在此获得了文明一词的所有内涵。这样来理解文化,我们就可以把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而本文所说的文化,主要是从文化的狭义方面来理解和应用,即主要从精神文化的价值层面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展开分析和论述。
其次,传统文化不是已逝的过去,而是连接过去的现在和奔向未来的今天。从时间上来说,“传统”一般与“现代”或“当代”相对应,就是说,“传统文化”是与“现代文化”或“当代文化”相对应的。虽然就“传统”与“现代”的划分,人们也存在某些争议,但至少可以肯定,以鸦片战争为界划分“传统”与“现代”还是大多数人的共识并被广泛采用。因此,我们在此也把“传统文化”定位为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
其三,何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精髓”被解释为“比喻精华”,所谓“精华”则被解释为“(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书)光华;光辉。”从“精髓”本身的内涵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精髓问题既是一个事实判断,又是一个价值判断,是二者的结合,但价值判断归根到底取决于传统文化本身的内在价值及其生命力。因此,对于何为传统文化精髓的问题,我们既要看传统文化本身内容的内在张力,又要看其对现实生活与实践的影响而产生的当代价值。虽然我们在生活实践中有时不可避免地按照“各取所需”的原则对待传统文化,但在学理上以以偏概全、挂一漏万的方式宏论传统文化的精髓则显然不妥。
众所周之,近现代以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一直是人们激烈争论的焦点,也是当今社会文化沙龙中人们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围绕同一个问题的讨论,最终却出现了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两种不同的选择结果。其中,文化虚无主义主张“全盘西化”,其实质是一种在文化上以否定民族的文化传统、主张西化为价值取向的思潮。文化复古主义则是一种文化自恋,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伟大”、“最辉煌”的文化,甚至把人类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儒学文化的复兴上”。这两种观点在理论上都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究其根源,以上对待传统文化的两种极端态度都是因为没有准确、全面地把握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问题而导致的必然结果。
二、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诸多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或流派。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尤其是东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它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发挥着作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大致可以从科学技艺层面和伦理价值层面两方面来加以概述。从科学技艺层面看,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园林建筑文化、工艺美术文化、戏剧舞蹈相声等娱乐文化、武术健身养生等体育文化、天文历法、发明创造及中医理论等。从伦理价值层面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可以概括为君子文化、尚贤文化、谋略文化、耻感文化、礼仪文化、忠孝文化、爱国主义以及人道主义精神等。本文仅从伦理价值层面对传统文化之精髓进行简要议述。君子文化融中国传统文化之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哲学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显示出独具特色的一面。对君子人格的崇尚与培养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主题之一。君子人格反映出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义利观、道德观。众所周之,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做人先于做事,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君子文化就是要教育人们做人要做君子而不要做小人。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以德育的形式代替宗教的传统,对理想君子人格的塑造和追求正好体现了这一传统。君子人格融温良恭俭让为一体,并具有慎独的自警意识。君子贵和尚中、善解能容的处世哲学,君子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等都在理想的君子人格中得以体现。因此,孔子的许多至理名言,在今天仍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用语,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怀德,小人怀土”[2]等等,这些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思想言语无不显示出君子人格的强大魅力,并引导一代代中国人把追求君子人格作为个人修身养性的标准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之一。
尚贤文化曾经是中国传统吏制建设所推崇的一大传统,尚贤思想引导着一代代中国人对知识、能力与人才加以敬重。在中国历史上,尧舜禅让的故事开了尚贤文化的先河并一直为人们所传颂。尚贤文化的核心是“赏贤使能”,就是尊崇和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如孔子的礼贤下士主张、荀子的赏贤使能思想等,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墨子对尚贤思想做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梳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尚贤文化。墨子的尚贤思想是针对当时的世袭贵族制度和才疏德寡的贵族官员现象而提出的一种政治主张,其目的是让普通民众中的贤良之士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他认为,即使是一般农民和工匠,只要其具备一定的学识、才能和良好的品德,就应该得到举荐和任用,并给以相应的权力和足够的俸禄,让他去为国为民效力。墨子认为,尚贤使能是“为政之本”、众贤则是“为政之要”、举贤是“为政之能”。一个国家贤良之士的众寡以及是否做到尚贤使能,是关系着国家的强弱或兴衰、社会的稳定或混乱之根本。他说:“尚贤使能为政也。逮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则不知使能以治之。”[3]在他看来,贤良之士是崇尚道德的“仁人”,是有学识能善辩的“智者”,是国家之“珍宝”,是社稷之“栋梁”。墨子心目中的贤良之士,就是德行忠厚、道术渊博的德才兼备之人要做到赏贤使能,就必须打破原有的尊卑贵贱、亲疏远近的等级界限,对有贤德之人“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其实,就墨子的尚贤思想来看,尽管其带有较为浓厚的理想色彩,但其主张对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人才选拔仍然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耻感文化是一种特别注重他人评价和反应的文化。古代中国的“耻感文化”特别强调外在的他律,即主要表现为他人对主体行为的反应和评价。如果一个人感觉自己的行为被他人或群体所肯定、钦佩、敬仰和遵从,他就会在内心油然产生荣誉之感;反之,如果一个人感觉自己的行为被他人或群体所否定、埋怨、贬斥和鄙视,他就会情不自禁产生羞耻之心。正如孟子所说的君子三大乐事,其一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4],这是耻感文化的典型表现。因此,中国文化特别强调“知耻”的重要性,并把“知耻”意识看作道德的基础,犹如孟子所言:“羞恶之心,义之端也”。[4]而《管子·牧民》从国家治理的高度突出礼义廉耻的重要性,指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四维张,则君令行,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国之度在饰四维。”[5]孟子则从个人品格修养的角度强调:“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4]他甚至认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4]宋代着名理学家朱熹认为“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6]清末的龚自珍将个人的知耻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提出了着名的“廉耻论”。他指出:“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7]可见,中国先贤不仅早就认识到耻感在指导和制约人的行为、引导社会风气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并将其视为修身齐家、安邦治国的有效手段。
在历史上,中国自古就以“礼仪之邦”着称于世,并以其宏大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完整的伦理道德、生活行为规范。这个完整的伦理道德、生活行为规范就构成了一种“文化”,即礼仪文化。礼仪要求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按规定的或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进行。礼仪文化涵盖人们社会活动中所涉及的交谈、服饰、仪表举止、社交、公共生活、餐饮、求职以及涉外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要求,这些规范和要求对于现代人的社交活动仍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很多内容和形式至今仍然被有效地沿用。
忠孝文化最初源于儒家对于个人在家庭和国家的角色的理解。作为调节社会人伦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忠孝”意即忠君孝亲,它源于儒家所倡导的“亲亲”思想,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论语·八佾》说“臣事君以忠”[3],要求臣子对国君无条件地效忠。《孝经》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8]孝的最初含义是孝敬父母,是对儿女提出的在家庭中必须履行的义务,随后推而广之,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对社会也应承担“尽孝”的责任。这样,儒家就以个人和家庭为基础,以忠孝为纽带,把个人、家庭和社会联系起来,给每个社会成员规定了立身处事、居家做人的基本准则。儒家甚至倡导“孝为百善之首”。《孝经》上说:“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母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8],也就是说,无论是家庭、国家和社会都要讲“孝道”。为此,黑格尔曾在其名着《历史哲学》中提出:“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9]随着文明的进步,忠孝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至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对国家、人民、民族的忠诚,对父母长辈的孝敬。
可见,忠孝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包含的许多道德智慧至今仍然具有现实的生命力,以忠、孝为基石的道德规范早已溶入并沉淀于中国社会的各领域,并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深层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当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就以自己的无限忠诚履行着对祖国的责任和义务,并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伟大实践中体现自己的爱国情操和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激励着人们前赴后继,为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不懈奋斗,是我们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各民族都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的爱国仁人志士,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为后人所颂扬和垂范。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等爱国情操无不为一代代中华儿女所传颂,无不被一代代华夏儿女所发扬光大。
充满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主要是注重民生的人文主义,其民胞物与的社会理想,崇德重义、仁爱胸怀的道德情操等彰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道主义情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传统的民本思想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创立的儒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倡导“仁者爱人”。他说:“仁者,莫大于爱民。”[2]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提倡一种做人的原则,那就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孔子之“仁”是一种道德意识,即对人的“仁爱之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标准,“仁”反映的是人的本质属性。孔子之后,孟子则明确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下。”[4]他主张的“仁政”是爱民、惠民、利民之政。仁政以天下黎民百姓的安居乐业为内涵,要求对社会成员普遍施以人道。墨子把“兼相爱,交相利”作为自己重要的政治主张,用“兼爱”取代儒家的“仁爱”。墨子所谓的“兼爱”,是一种克服了儒家“爱有等差”之私爱成分又保留了其“爱人”成分之爱,是人与人之间不分地位等级不分亲疏远近和贫富贵贱的平等之爱。这种爱比孔子的“亲亲”之爱要求更高,但又不乏太多理想的成分,这种爱实际上体现的更多的是墨子的一种道德理想和对其理想社会的一种憧憬。墨子指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3]。可见,墨子的“兼爱”完全是一种“自发的”平等之爱。就“兼爱”的作用问题,墨子认为“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3]“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3]这种“兼爱”是无阶级性之爱,体现了其原始而朴素的人道“博爱”精神。由此可见,中国的人道主义精神早已深深地积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在后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至今对于中国社会仍然产生出重大而深远的现实影响。
三、对待传统文化的应然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拥有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其核心内容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因此,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具备着育人的功能。正是因为这样,《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我国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传统文化课;中学语文课增加诗词的比重;继续完善中华民族始祖的祭典活动;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可见国家已经有意识地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国人的视线又一次聚焦到“回归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主题上来。在社会实践中,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商业等行业应用于经营管理中。因此,如何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首先,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方面必须奉行科学健康的“扬弃”态度。对积极健康向上的传统文化必须大力加以倡导、继承和发展,让其在现实生活中继续发扬光大,并以新的时代内容补充、完善其具体内容。对于那些腐朽落后消极的传统文化,则毫不留情地加以抛弃。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待科学技艺层面的传统文化,由于其日显经济价值,因此,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一种文化自觉,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在对待伦理价值层面上的传统文化的态度,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做更多的实际工作,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彰显传统文化精髓的时代魅力。
其次,对待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必须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以静止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另一种是以文化虚无主义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前一种情况有两种表现,一是文化复古主义,认为一切都是传统的好,要完完全全不折不扣地回归到“真正的传统”,即人们的言行举止都应当回到古装戏里去;二是认为传统文化都是起源于农耕时代的封建文化,都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而是没落的文化,这种观点没有看到文化本身也是一个不断流变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忽视了文化具有普适性的一面,即在任何文化中都存在其具有长期的生命力并具有普世价值的内容,因此,持这种观点的人最终还是倒向了文化虚无主义。
第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我们应当吸取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在传统文化内涵基础上,提倡一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君子文化。在选人用人上吸取尚贤文化的思想精华,真正使那些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的人得到提拨和重用。这样才能有益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最后,对于为政者来说,应当始终坚持做到“亲君子,远小人”。要做到这点,我们有必要加强耻感文化的建设,用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武装人们的心灵。因为,君子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无疑有助于人们真正达到“和而不同”的和谐境界,但耻感文化的建设则是一种“精神法”的建设,它有助于推进人们行为的道德自律。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现代人在传统文化面前真的可以做到各取所需。但是,吸取什么、提倡什么、弘扬什么、发展什么,等等,直接决定中国现代文化的未来走向。在这方面,我们如何对待历史,历史就会如何对待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要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去寻找,要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去体现、体验和检验。进一步发掘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经世致用,必将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传统文化的历史沿革
中华传统文化即是先秦时期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关于对人、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追求,----即"仁义礼智信"。儒家学者们强调"礼",追求"礼",即是要树立一种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用以调整和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古"文"字是指纹理、花纹之意。后来发展为包括美好的言语、思想、行为、待人、处世等表之于外的都称为"文"。文明一词就是"文"的延续。"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
经过西周幽、厉时代的大混乱,这期间直到老子、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公元前550年左右),在这三百多年时间里,周国以及所有的诸侯邦国的人民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也没有真正地得到安居乐业,一直生活在战乱中。《周礼·柞氏》:"若欲其化也。"《国语·晋语》:"胜败若化。"《礼记·乐记》:"和故百物化焉。"《孟子·公孙丑下》:"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荀子·正名》:"状态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易·系辞传》:"知变化之道。"《说文》:"匕,变也。"徐灏曰:"匕化古今字。"用为变化,改变之意。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比春秋时更为激烈和频繁,规模也更大。到公元前222年,秦攻辽东,灭齐,中国统一,这期间又是两百多年,孔孟思想虽没有灭迹,但也少有人传承了。尤其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对这些思想的传承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说:"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此处"文化"一词与"武功"相对,含教化之意。南齐王融在《曲水诗序》中说:"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其"文化"一词也为文治教化之意。"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 cultura,原义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自15世纪以后,逐渐引申使用,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抑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通常在广义上使用文化概念。
到宋朝,公元后1150年左右,朱熹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发现了儒、道、佛之学的破绽,于是专心儒学,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他在本土儒道与董仲舒阴阳五行理论的基础上,融合外来的佛教,实现了最早的洋为中用,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博大精深,然而在中国元明清三代,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把朱学扭曲巩固起来,作为在上层建筑领域实行政治文化专制的理论依据,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1919年的"五四运动",乃是反对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一方面是企盼与要求自由、理性、法治与民主的实现与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全盘性反传统的兴起与泛滥。直到七十年代的"“”","破四旧、立四新",仍然有全盘西化的思想在存在。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斥儒学、佛教、道教为封建糟粕,以为只有"科学"才能强国、才能救国。
❸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对待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态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义的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同时,必须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最后,认真学习研究,掌握其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独特创造、价值理念、民族特色,使之得到真正理解,以便为人“用起来”。
❹ 如何看待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1、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让这个时代的人认同传统文化,其实只要从身边做起,比如现在对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的重视程度已经远远超出过去60年的总和。这说明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已经得到了社会性的认同。
2、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产业。
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事情,有些事物必然在历史中会被洇灭。这是历史的趋势,也是历史的必然性。比如中国的建筑特色是一项传统文化,那么通过博物馆一些旅游景点的塑造可以让文化产业化。
3、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
韩剧中的古代文化其实很多都是来源于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韩国人通过韩剧把这部分文化伪装成了自己的文化,主要做的是把自己的文化通过影视文学作品进行发扬,让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去。
(4)如何理解传统精致文化扩展阅读: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注意事项:
1、要拥有辨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抛弃不良的、落后的传统文化,要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利弊,保持客观、批判的态度。
2、要创新性学习、发展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传统文化,现在自媒体发展迅速网络传播快,也要适应新的时代潮流,创新性学习。
3、当然,也要持之以恒,学习好中华传统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不断坚持不懈、刻苦钻研。
❺ 论述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特征是其支配地位长期被儒家伦理文化的价值取向占据着。上至华夏的原始民族,下至近代社会,上下五千年,儒家伦理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而且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除此以外,我们还能从以下几方面特征加以认识: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历时五千年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
第三,作为文化传统,世世代代传播延续下去,还将继续传承下去,无论是自然传承,还是选择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不停止。教育的传承属于选择传承,即把优秀部分传承下去。因此,它具有永久的传承性。
第四,传统文化属于旧的时代,受着时代的局限,总是一分为二的,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养料与毒素同在。对教育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的效应,具有影响的双重性。
❻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正确看待。传统文化是历史各个朝代,数千年的文化汇集而成,其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值得继承的地方。同时也有很多需要客观看待,是好是坏,要保持自己的主见。发现其中的优点,也需要杜绝一些不好的东西。
02
顺应潮流。时代在不断的前进,我们既要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也要顺应历史潮流。不能一味的坚守传统文化思想,固守其中而不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这样容易被历史所淘汰。
03
继承发展。传统文化有很多需要我们传承,并且不断发展的。传统的文化能够适应当代发展潮流,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我们拿来坚持利用,不能够的我们了解,知道就好。不能抛弃,也不能一味的继承。
04
取其精华。不管什么都有好的一面,同时也有不好的一面。传统文化亦然如此,所以,我们要取其精华,学习,继承,宣扬传统文化好的一面。同时,对于不好的一面我们可以了解,但不能固守,学会灵活对待传统文化。
05
敢于创新。时代在发展,历史在不断的更新变化。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既要继承其精华的部分,同时也要敢于创新,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在其固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顺应时代潮楼,顺应历史发展。传统文化才能永不过时。
06
宣扬教育。传统文化汇集了无数古人,无数朝代的智慧,同时也是我们所拥有的宝贵财富。我们不仅要继承,而且要宣扬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让传统文化能够一直流传下去,让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❼ 你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摘
要】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绵延不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
聚力,具有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等特点!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的
思想观念,
思维、
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
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
特点
习惯
影响
文化(
culture
)本身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
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
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
性质的部分,
由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
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传统文化之京剧。
确
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
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1]
中国传统文化是
“
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
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
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
„
活
‟
的中国古代文化。
[2]
其内涵或以物化形式存在和延续,
如文献、
文物等,或以物化形式存在和延续,如思想、观念等,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内化于人,
形成整个民族较为稳定的文化心理和性格并且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升华为民族的文化
基因。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是民
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
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
所创造的、
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
历史悠久、
内涵博大
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
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
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
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
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
上,
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
现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
,
世代相传,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
内有所中断,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
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
总的来说变
化不大。
2
,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
,历
史悠久,
有五千年的历史。
4
,
博大精深,
“博大”
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
“精
深”
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有诸子百家
、艺术、传统节日、民间工艺等多种形式!至今,我们仍能时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
在全球化背景的今天,
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
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及其对当代中
国社会的影响则显得尤为重要。
有人说传统文化是柄双刃剑,既是现代文化的垫脚石,又
是现代文化的绊脚石!这话我甚是赞同,下面请让我表出个人对传统文化现实意义愚见
!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在当今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条件
下,
建设和谐国家,
实现民族复兴乃至实现世界大同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
一
)
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也是中华民族的尊
严,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的具体标志,
是矗立于世界之林的
“
形象
”
。
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
一些名副其实的不朽之作,世代相传,百读不厌,而且其智慧之火将永不会熄灭,照耀着人
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珍惜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尊严,抢救
保护民族文化,
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尤其青
年一代首先要树立尊重传统文化的理念,
不仅要自觉从书本上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还要懂得
中华传统民俗、
习惯,既要懂得民族的现实,
又要更多地了解民族的历史,
懂得民族的精神
实质和民族的利益所在。
说到底,
只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华民
族的发展。
只有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使中华民族的资源得到更为充分和有效的发
挥与利用,才能使中华民族在地球村中发出更为响亮的声音,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二
)
传统文化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多与王朝政治或社会理想相关联。
一部陈旧老书,
一部古代文学经
典,披散着历史的灰尘,
脱落于现代社会,特别是易中天、于丹等当代大家以古人圣贤道理
为原料,
深人浅出地将中国历史文化与现实社会及其生活紧密结合,
使老百姓入心人胃,
并
给大众生活中遇到的一个个鲜活的实际问题以启示,
而且能与实际生活中为人处事的经验总
结相验证,
也能给受过创伤者的心灵以抚慰,
提升着人们的思想道德品位,
开阔着人们的眼
界与胸怀,在诊译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中发挥了构造民族心理的作用。
(三
)
传统文化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精神资源
按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
科技、军
事等表现出来的
“
硬实力
”
,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
“
软实力
”
。而文化软
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
并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越
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一个民族
的复兴,
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
必然以提升中国软实力为根本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础
和
“
血脉
”
,
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消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历经世代传承,
形成
符合时代特点的中华文化,
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
充分发掘中华传统
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
代文明相适应,
与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行为相联系,
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转换,
已成为推
动社会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
四
)
传统文化是建设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条件
纵观中国古代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
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
乃至人生哲学都形成
了一整套人们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所必须格守的准则,影响着世
[
转
世代代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仪表,
并对中华民族的人格追求产生过重大影响,
特别是
儒家的修身理论在中国思想文化史、教育史上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是造就中华礼仪之帮、
文明古国美誉的重要条件。儒家文化中的
“
学而知之
”
、
“
自强不息
”
、
“
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
”
,等一系列思想和精神主张,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古往今来
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奋勇前进。也正是胸怀天下、自强不息的精神,造就了中国
人民奋发有为、
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
而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
建设现代社会文明的今天,
其现实意义仍不可忽视,
更需要在吸收世界各国优秀
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