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道教文化主要包括什么 道教文化的简单介绍
1、“道教文化主要包括“道”和“德”。
2、道就是崇尚自然,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换句话说是宇宙万物成长的原动力。德就是万物发展,成长的外形、形态及其所具备的特有因素,换句话说是万物的个性。两者是整体与局部,是遍及性和不凡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㈡ 道教文化主要包括什么
道教文化纷繁绚灿,包罗万象,其内容庞杂多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道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反映在道教的教规、戒律当中。道教的伦理道德观念,既吸收了道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吸收了儒、释二家的,故其内容愈来愈多,亦愈来愈复杂。其中对道教伦理观念影响十分显着的是儒家以忠孝为主轴的三纲五常思想。但和儒家不同的是,道教的伦理道德,主要是靠神灵的威力来贯彻的。道教一方面以长生成仙的美好幻想来引导人们自觉地遵守伦理道德;另一方面又用赏善罚恶的神灵威力来迫使人们遵守伦理道德。正面引导与反面恐吓相结合,使它的道德伦理准则,在社会上发生更大的影响。此外道教的劝善书,使道教的伦理道德思想更集中、更系统化和更通俗化。
道教哲学
以往道教被认为是一种低级通俗的民间宗教,只有一些近于巫术的符水、斋教、科仪,谈不上哲学思辩。但如今大部分的学者皆认为道教有其哲学性的内容。道教哲学是为其教义服务的,是其教理教义的思想理论基础,换言之,对道教教义的哲学论证就是道教哲学。道教哲学的思想素材一开始就来自中国哲学,主要是道家哲学。道教大量地利用了道家哲学的理性论证,使道教思想中包含世界观、认识论、伦理学、人生论等丰富的哲学内容,这些内容是道教哲学的基本范围和构成成分。其中神仙不死之道是道教哲学的中心范畴,神仙存在和人能成仙不死是基本的命题,论证人有无成仙的内在根据、人成仙取何途径是其思想体系中最主要的一面。
道教文学艺术就是以宣传道教教义、神仙长生思想以及反映其宗教生活为题材的内容的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作品。文学艺术可以扩大道教的社会影响,进而提高道教的宗教素质。反过来,道教
的神仙信仰也给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巨大的影响。在道经中,不仅有些道经本身就是文学作品,而道教中的音乐、宫观建筑、神仙图像等,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以道教和神仙为内容的作品更是不可胜计,从中也可以看出道教与文学艺术的密切关系。
当然,道教文化的内容还不止上述六个方面,如果深入地加以探究起来,必将会发现道教文化的丰富及多彩。
㈢ 道教四大元帅的分类介绍
二是马、赵、温、周四元帅说。《红楼梦》曾提及大观园冷落时,贾赦请道士作法, 就供有四大元帅神像, 他们是马、赵、温、周。这里的关羽换了周广泽。它大概是见清王朝特别推崇关羽, 把它放进南天门守门, 未免是降低了”武圣”特殊身份, 因此补上一个无有声誉的周元帅, 据称此人原系一怪, 后隶为北方真武大帝部将, 被玉皇大帝封为风轮周元帅, 而调来守南天门的。
三是岳、赵、温、康四元帅说。岳是岳飞。据《说岳全传》,岳飞系如来佛顶大鹏金翅鸟降世,死后当然回归我佛如来处仍当菩萨,何为神,调守南天门,不详。是否因为小说称“岳元帅”由此移植。康元帅名康席,原也是黑松林妖怪, 后归真武大帝, 被玉皇大帝封为“仁圣康元帅”。《三教搜神大全》称他从来慈悲为怀,不伤蝼蚁,“四方谓之能仁, 声闻天下”, 故有”仁圣”之誉。现今台湾彰化和嘉义还有康元帅和赵元帅合庙, 金碧辉煌, 供信徒膜拜。
这四位元帅, 马元帅是灵官马元帅, ”眉生三眼照天堂”, 也就是《南游记》主角华光天王; 赵元帅乃是”竹节钢鞭手内擎, 坐下斑斓一猛虎”的赵公明; 关元帅是关羽, 有诗为证: 凤翅绿巾星火裂,三绺髭须脑后散。卧蚕一皱肝胆寒,凤眼圆睁神鬼怯。青龙刀摆半天昏, 跨赤兔坛前谩谒”。温元帅是温琼, 原系东岳大帝部将, 因为英勇, 受到玉皇大帝特殊恩遇, 封为”亢金大神”, 赐予”无拘霄汉”金牌一面, 使他能自由出入天门, 此神长得”朱砂发梁遍通红, 青脸獠牙形太毒”。尔后又被借来作为南天门元帅之一。
㈣ 道教四大元帅的介绍
佛教有四大天王,为佛教增添了威严感。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也有“马赵温关”(说法不一)四大元帅,以威镇道门。马元帅生得白如雪,赵元帅黑如铁,关元帅赤如血,温元帅青如靛,四大元帅是用来驱邪禳灾的四大神将,在汉族民间颇受人们信仰。汉族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你可知道马王爷三只眼不是好惹的”。
㈤ 道教四大元帅的简介
在古代汉族神话中,由于种种条件,所以南天门的守门官虽职卑而位尊,竟以”元帅”衔的人员充任,鉴于出自各种记载,也许是天门守门官经常换班, 四天门守门的四大元帅竟有几种说法。
㈥ 道教神祗万天元帅的传说
万天元帅,指邓元帅,邓伯温,名燮,字郁光,乃天上雷部三十六天将为首之神。
在炎黄时期,在今山东荷泽市巨野县一带出现了以邓(登)命名的远古部落,其部落的首领即为邓伯温。这一部落曾在黄帝时加入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并跟随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雷部诸元帅中,以邓元帅为首。职掌雷部律令考召。
(6)道教元帅文化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有“马赵温关”四大元帅,以威镇道门。马元帅生得白如雪,赵元帅黑如铁,关元帅赤如血,温元帅青如靛,四大元帅是用来驱邪禳灾的四大神将,在中国民间颇受人们信仰。
护法四元帅为道教四位十分有名的护法神,其说不一,大致有三。其一指马、赵、温、周四大将,此为清代说法。为马为马灵耀、赵为赵公明、温为温琼、周为周广泽。
周广泽原为斗隔山中的一妖,号广泽大王,生得赤发獠牙,脚着风火轮,手持大月,见物好人美,即兴风作怪,卷入洞中。后被真武阵伏,玉帝封其为“风轮周元帅”,随真武行道。
马元帅即道教常称的华光大帝,又称灵官马元帅、三眼灵光、华光天王、马天君等,为道教护法四帅之一。相传他姓马名灵耀,因生有三只眼,故中国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可知道马王爷三只眼不是好惹的”。
赵元帅即赵公明,又称“黑虎玄坛赵元帅”、“赵玄坛”。道教护法四帅之一。初为恶神,明以后被道教奉为财神。其信仰普及民间。
在国沿海一带,温琼元帅是颇为有名的尊神之一。他与马、赵、关同为护法元帅。温元帅的形象较为特别,不像王元帅遍体赤色,赵元帅遍体黑色。
关元帅即关羽,又称“荡魔天尊”、“伏魔大帝”。道教将其奉为护法四帅之一,并祀之为武财神。关元帅在宫廷和民间信仰极其普遍,被称为“关圣帝君”,简称“关帝”,惜称“关公”、“关老爷”。
其二指岳、赵、温、康四元帅。岳为岳飞,岳穆王,死后祀之为神,赵即赵公明,温为温琼,康为康席。康节为“仁圣康帅”,曾是西安府黑松林中一妖,在仁圣岩兴妖怍怪时,被妙乐天尊降伏,玉帝敕封为“仁圣康元帅”,手执金芹,助真武降魔。
其三为比较流行且较为正统的一种说法,就是道教神系中的四位护法天神,称四元帅之名号为天蓬玉真寿元真君、天猷仁执灵福真君、翊圣保德储庆真君、佑圣真武灵应真君。
玉印、玉剑、大戟、水火分别为四位护法元帅的神器。
此外,该书卷三十九还用四圣来命名四元帅,称天蓬玉真寿元真君为天蓬元帅真君,天猷仁执灵福真君为天猷元帅真君,翊圣保德储庆真君为翊圣黑煞真君,称佑圣真武灵应真君为紫皇天一天君玉虚师相玄天上帝,这是道教对护法四帅的又一种称呼。
关于护法四元帅,道经中有诸多记载。“天蓬天蓬,九元杀童,五丁都司,高于北公。七政八灵,太上浩凶,长颅巨首,手把帝钟。
素枭二神,灵驾护龙。威剑神王,斩耶灭迹,紫气乘天,丹霞赫野,吞魔食鬼……镢天大斧,斩鬼五形,炎帝烈血;北斗然骨,四月破骸,天猷灭娄,神刀一下,万鬼溃。急急如太上帝君律令。”
上请董大仙于蜀城西明山修行上道,独遇北极帝君都天大元帅天蓬真君授文字三册。天蓬一法以制邪为宗,牿耶以火狱为主。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四元帅的伏魔阵妖的威灵。
此外,四元帅的姓名:马灵耀(华光大帝)、赵公明(财神之一)、温琼(温元帅)、关羽(关圣帝君)。道士在道场祈禳中,通常要请四元帅降临,以助驱邪伏妖。
㈦ 道教护法四元帅都有哪些
护法四元帅是古代汉族民俗信仰之一,为道教四位十分有名的护法神,其说法大致有三。观点一 指马、赵、温、周四大将,此为清代说法。马为马灵耀、赵为赵公明、温为温琼(马、赵、温有专介)、周为周广泽。观点二 指岳、赵、温、康四元帅,岳为岳飞,岳穆王,死后世之犯之为神;赵即赵公明;温即温琼;康为康席。观点三 为比较流行且较为正统的一种说法,就是道教神系中的四位护法天神,《道法会元》中称四元帅之名为天蓬玉真寿元真君;天猷仁执灵福真君;翊圣保德储庆真君;佑圣真武灵应真君。
㈧ 道教文化内涵是什么
道教是以老子的道为根本信仰,以神仙思想为核心信仰,并以“道”和“德”教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求是道则进,非道则退。它以生为乐,重生贵术,追求长生久视。它包罗万象,内容丰富,以敬天祀祖、修道立德、教人向善、健康生命、治国修身等为主要内容。它融合摄取了中华民族许多传统文化思想,并在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经籍文献,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科技、哲学、建筑、医学等多个领域作出不小的贡献。尤其在受到官方推崇和信仰的时候,使其思想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深厚的理论基础。“道‘是道教的理论基础,也是道教核心教义和根本信仰。道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道’演化而来,并能主宰天地,造化宇宙,生成天、地、人、万物。“道”在没有人类之前就存在,而道教的形成则象一棵大树,在没有长成参天大树之前很少有人去注意它,到人们开始注意她的时候,已经很难准确说出她产生的年代,只能从片言碎语中去推断。后世多认为它起源于远古,生成于黄帝,集成老庄,发展于张陵。所以,道教历来以黄老遗风屹立于历史潮流之中。到东汉顺帝年间[126---144],沛国人张陵继承和发展黄老思想,建立起庞大的道教组织,开始正式传播道教,同时形成一个神仙系统相当庞大的多神教团。凡天地形成前后的社稷神灵、历代忠臣贤良、英雄宗师、先祖宗亲等等皆在信奉与祭祀范畴。道教以黄老经典为主要参照,致使社会名流凡致力于治国修身之道者,无不崇拜《老子》;探索隐逸全真之道者,无不效法《庄子》;追索神仙变化者,无不依据《列子》。后世道教的一切经典,无不以黄老之道为道教教义和基础,以道为根本信仰,以神仙方术和 道家学说为中心,融合传统宗教习俗以教化世人,以营造人与自然相和谐,追求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和睦为目的。道教以它丰富而精微的教义深入人心,屹立于社会,满足信教群众的精神需求。其主要特征为“重道贵生,无量度人”,追求自我的解脱,用修行的方法来引证成仙的可信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