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湘乡市有什么非物质文化

湘乡市有什么非物质文化

发布时间:2023-03-06 10:18:10

⑴ 长沙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湘绣与苏绣、蜀绣、粤绣齐名,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勤劳智慧的湖南当地劳动人民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精心创造的一种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间工艺。湘绣也是长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⑵ 湘潭的文化艺术

湘潭话
湘潭方言,又称为湘潭话,属于湘方言新湘语的一支。狭义的湘潭方言指湘潭市区的方言,湘潭市区的方言与湘潭县话有所区别。
湘潭话属于典型的湘方言,但内部存在差异。大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市区话为代表,入声独立,阳低调读浊音。本片包括湘潭市区,湘潭县除青山桥乡以外的乡镇以及韶山的银田,永义,如意,杨林乡,另一种是以湘乡话为代表,属于湘方言娄邵片,入声归派,古全浊声母今大多数读浊音。湘潭方言有6个声调,入声独立,去分阴阳,基本与长沙方言一致。
湘乡话
湘乡方言,又称为湘乡话,属于湘方言老湘语的一支,是最具代表性的老湘语之一。
湘乡话通行于古湘乡地区,包括今天的湘乡市,双峰县,娄星区以及涟源的一部分(1952年以前一直是一个县)。据查证,湘乡话话是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两个古语之一,湘乡话属古楚语。 在中国正在发生的的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下,城市里富有地方个性的传统自发性民俗渐趋少见,例如春节期间的舞龙舞狮表演,端午节期间在湘江举行的众多队伍参赛的并吸引大量观众的龙舟比赛等等。传统的湘潭花鼓戏、湘潭湘剧、皮影戏在电视电影的时代面临着生存的威胁。湘潭地区民间的传统音乐主要包括唢呐演奏和山歌。湘潭县青山桥的民间唢呐2006年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也是湘潭市唯一的入选项目。
现依然盛行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三月三、清明节、端午节、七月半、中秋节、小年等。春节时盛行送春、接春和送财神、接财神。三月三保存上巳节“地菜子煮鸡蛋”的传统;七月半(即中元节)农村接老祖宗的魂魄回家,贡品侍奉,烧钱纸,俗称“七月半接老客”。
麻将、扑克为城乡居民所喜好,除此之外,大众娱乐活动主要由大众传媒或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提供。李清德等人所表演的湘潭方言脱口秀是通过传媒引起广泛关注的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艺术形式,它以较“土”的湘潭方言为形式,以农村或城市中下阶层的生活趣闻和自嘲性的社会观察为内容,体现了新世俗文化的一种复苏。

⑶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中国各民族人代代传承的,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像是各种传统节日,传统的表演艺术,传统的知识技能,包含的范围很广,项目也很多像是手工艺品,民俗舞蹈,戏曲,杂技,节庆等等都是的。

⑷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湖南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民族和文化,独特的自然资源给湖南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 湖南文化 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另一类是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它的形式包括语言、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手工艺、建筑艺术及其他艺术等。

湖南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异常丰富。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少数民族遗存的土着巫傩文化遗产和秦汉以后本土文化融入中原文化形成的汉文化遗产两大部分构成。其种类归纳起来主要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民间美术与传统手工技艺、民族绝技与民间知识、民俗等。

(一)、民间文学
湖南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苗族古老话、苗族歌谣、土家族梯玛神歌、土家族山歌、土家族哭嫁歌、土家族挖土锣鼓歌、苏仙传说、刘海砍樵传说、嘉山孟姜女的传说、桃花源传说、民间故事、民间谚语、谜语、民间小调等。这些民间文化遗产包罗万象,涵盖了丰富的社会生产、生活内容,蕴藏着传统文化的深厚根源,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量的民歌、民间故事反映了湖南人崇尚正义、热爱自由、追求平等的朴素的人生观、社会价值观、审美观,表达了湖南人世代祈求幸福、平安、财富和健康的美好愿望。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人们形成了淳朴、友善、热情的民风。这些民间口头文学表述形象生动,且多带有一些传奇与幻想的浪漫色彩。其中苗族古老话是湘西苗族着名的长篇古歌,也是苗族特有的口碑文献。

其形成历史悠久,内容极其丰富,涵盖了苗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内容。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句的韵文体句式,通过历代苗老司(苗巫师)的口碑相传一直流传至今,充分证明了苗族是一个古老而有极大创造力的民族。古歌篇幅巨大、内容浩瀚、形式独特,对研究苗族古代历史文化、社会政治、宗教信仰、语言文字以及苗族生存哲学等方面的发展演变都有重要的价值。

土家族梯玛神歌是由土家族巫师“梯玛”在祭祀活动中传唱的祭祀古歌,也是一部土家族珍贵的民族史诗。它不仅有大量的祭祀内容,还传唱开天辟地、人类来源、民族迁徙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等,内容极其丰富。在表现形式上独特多样,有讲有吟、有歌有舞,还有各种服装、道具、法器的配合使用,形成诗、歌、舞、乐相结合的庞大艺术载体。

(二)、民间音乐
湖南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桑植民歌、靖州苗族歌鼟、澧水船工号子、土家族打溜子、湘西苗族民歌、麻山锣鼓、新化山歌等,还包括土家族和苗族的民歌、器乐、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宗教音乐等。其中嘉禾民歌具有代表性。嘉禾民歌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以反映妇女婚嫁习俗为主要内容。

其旋律优美,地域风格鲜明,调式、调性变化巧妙,曲式结构灵活多样。节拍交替自由而自然,有一套完整的演唱形式,无论在音乐、文学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是汉族民歌中研究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特别是研究女性历史文化方面具有特殊意义的民歌。

(三)、民间舞蹈
湖南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土家族摆手舞、湘西苗族鼓舞、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江华瑶族长鼓舞、南县地花鼓、张家界高花灯等,还包括生活习俗舞蹈、人生礼仪舞蹈、宗教信仰舞蹈、生产习俗舞蹈等。

其中湘西土家族摆手舞是最具土家族民族特色及古老风俗的舞蹈。它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集歌、舞、乐、剧于一体,表现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迁徙、狩猎捕鱼、刀耕火种、古代战事、神话传说等广泛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土家族毛古斯舞是最古老的舞蹈,中外专家称“是中国民族舞蹈的最远源头”。它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

江华瑶族长鼓舞是瑶族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动作屈膝、稳健有力。在整个长鼓舞动作之中,不论是高桩、矮桩,还是行进、跳跃,动作都必须在两膝弯曲的情况下进行。瑶族长鼓舞是瑶族人民宝贵的艺术遗产,是瑶族千年历史的活化石,是瑶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⑸ 截止2021年,长沙市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哪些

长沙湘剧是湖南地方大戏中的一个主要剧种,其腔调最初以江西弋阳腔与长沙等地的民间宗教音乐结合而形成,旧称“人戏”、“大戏”。由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4种声腔构成,用长沙方言演唱。其风格或粗犷、奔放,或委婉。当今湘剧缺乏青少年群众为主的市场,逐渐走向没落。
长沙花鼓戏是长沙地区流传最广的一个剧种,唱遍大江南北,风靡海内外的花鼓戏名剧《刘海砍樵》其脍炙人口的“比古调”唱段,深受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所喜爱。
长沙弹词是长沙城市曲艺的一种,它源于道情,因用长沙方言说唱,也称长沙道情,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阅读全文

与湘乡市有什么非物质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3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18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55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91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