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阳春是什么文化

阳春是什么文化

发布时间:2023-03-09 06:17:45

㈠ 阳春的历史文化

粤方言是境内最大的方言,使用人口约占总人口67.7%,可分为以下4片:(1)春中白话,通行于春城、合水、陂面、圭岗等镇,以及永宁、潭水、三甲镇的部分村庄,使用人口约30余万:(2)春北白话,通行于春湾、松柏、河塑镇以及石望乡、卫国乡,使用人口约17万;(3)春西白话,通行于西部的八甲、双滘镇以及山坪乡,受境内客家话影响较大,使用人口约5万;(4)春南白话。通行于南部的岗美、河口两镇,使用人口近7万。客家话是境内第二大方言,32%的人口使用这种方言。近30万人,主要分布于潭水河以南的春西、春南地区,如潭水、三甲、八甲、双滘、河口等地,以及永宁山区、西山边缘和漠阳江两岸的一些村落。此外,境内现有瑶族近1万人,主要分布于永宁、圭岗、合水的部分村落,但汉化倾向较明显,能使用瑶语的仅有数百人。
阳春白话
粤语阳春话是粤方言中的一种,属粤语高阳片,也称阳春白话或者阳春白。
根据各地语音有所不同,阳春话可分为4片:春中片分布在春城、合水、陂面3镇街,圭岗、马水两镇大部和永宁、潭水、三甲3镇部分村落;春西片分布山坪、八甲、双滘3镇部分地区,接近高州话;春南片分布在岗美镇和河口镇部分地区,接近阳江话;春北片分布在春湾、松柏、河塱、石望4镇,发音近新兴话。
春中口音包括春城,合水,马水和潭水。在阳春春城镇(市府所在地)使用的语言是阳春白话。春北白话与新兴县话相互影响,春西白话与高州话相互影响,春南白话受阳江话影响较大,声调与阳江话基本相同。
春中白话是历代派至阳春的驻军官兵所操的各种广州音系方言,是与大批迁徙而来的高要移民所讲的高要方言融合的结果。它是音调较为平和的粤语方言,有8个发音。
阳江话
阳春南部与江城区交接地方(如岗美)等地使用的是阳江话。 基于瑶族居民散居于阳春各地,其生活习性及语言绝大部分已趋于汉化,原所有的“族语”逐渐融入汉语,年纪在四十岁以下的人已基本不会说“族语”了。能操“族语”者已是寥若晨星。

㈡ 阳春是什么意思

阳春基本释义是春天;温暖的春天。出自《管子·地数》。

(2)阳春是什么文化扩展阅读

1、春天;温暖的春天。
①《管子·地数》:“君伐菹薪,煮泲水为盐,正而积之三万钟,至阳春,请籍于时。”
②汉 佚名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唐 酒肆布衣《醉吟》:“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
④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朝罢袖香微,换了轻裘朱履;阳春十月,梅花早破红蕊。”
⑤徐迟 《我们工地的农场》:“秋天的阳光,胜似阳春。”

2、比喻德政。
南朝·梁 沉约《梁鼓吹曲·昏主恣淫慝》:“悠悠亿万姓,于此覩阳春。”

3、比喻恩泽。
①唐 欧阳詹《上郑相公书》:“上天至仁之膏泽,厚地无私之阳春。”[1]
②《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皇王在上,恩播阳春;其仁莫比,其德日新。”

4、比喻温柔淫靡。
《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叮咛此去姑苏城 ,花街莫听阳春声。”

5、古歌曲名。是一种比较高雅难学的曲子。
①汉李固《致黄琼书》:“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后用以泛指高雅的曲调。
②南朝 宋鲍照《翫月城西门廨中》诗:“ 蜀琴抽《白雪》, 郢曲发《阳春》。”
③唐 白居易 《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因题卷后》诗:“《阳春》曲调高难和,淡水交情老始知。”
④明 许潮 《写风情》:“我安排彩袖,慇懃捧玉髓。轻盈舞羽衣,务教他锦囊倾出阳春句。”参见“阳春白雪”。

6、朴素。

㈢ 阳春市语言文化的分布



阳春一百多万人口的地方语言,大种类的瑶话、白话、捱话,白话、捱话有按区分支差别。

阳春地方最早的语言,是秦始皇在广东设立南海郡的“百越语”。现在留下的语言译成汉文,有一批地名:在今河朗镇凌霄岩,三洞天风景区,有漠阳江上游的河水穿过石山洞穴,那河古代名叫“甘婪水”。“甘婪”是河水的声音,越语含义是“河水穿过石山”。冼夫人领导阳春郡时,在石山岩洞之东三里的地方,设立“甘泉县”,后改名“甘东县”。

阳春的原始人群,从岩洞出来在荒林草莽中开辟出一处处农田,开创农业生产。越语“那”音的意思是“田”。如一万年左右的阳春岗尾发现了新石器,那里没有石山岩洞,有几个古地名村庄,名叫“那漠”、“那马”、“那旦”,“那漠的越语意思是“在荒林漠漠中开辟的田”。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赤乌元年,在高凉郡北部的“那漠”设立一个漠阳县,从此阳春的漠水名叫漠阳江了。

南朝的宋、齐、梁、陈时代,阳春的语言用“俚语”。俚语留下来的基层单位称呼是“峒”,后来汉人官员改写为“洞”、“垌”。那些村落称为“狗郎寨”,谐音改为“高凉寨”,更简化为“高朗”、“高垌”,全县有二十多个村庄。

高凉太守和俚人姑娘冼英结婚,北方汉语和俚语结合融合。宋朝韦、杜、莫、黎、李等姓迁入阳春定居,带来的“广府白话”成了漠阳江平原居民语言的主流。明朝从洪武元年起,阳春县属肇庆府管辖,直至清朝,民国十年,肇庆府的高要县白话与阳春白话最相近,与广州白话有大同而小差异。我公差到肇庆,常以为讲高要白话的人是阳春白话。

阳春白话以春城街道各村为中心,合水、坡面、圭岗等镇至潭水镇北部,基本相同。春湾、松柏、石望、河朗四镇境,在隋、唐、五代、北宋时,属春州铜陵县,县境北至今云浮市富林镇,新兴县天堂、河头、_竹镇,因此,白话语言向新兴话过渡。岗美、河口镇与阳江县相邻,古代设漠阳县治、高凉郡治,岗美、河口人白话向阳江话过渡。明、清两朝,大量汉人从福建省或北方迁到阳春县建立村庄,语言“入乡随俗”与阳春白话三个区域同化。以一百万人口作基数约计,讲三个区域的阳春白话人口有七十万。

阳春“捱话”是新客家人的口音,“我”字读为“捱”,因此称为“捱”话。明朝成化年间,刘姓、范姓从东江迁来阳春太平都(区)三甲堡建村,讲的是“东江客家话”,随后有黄、王、袁、蓝、伍、林等各姓迁入居住在潭水、三甲、八甲、双_等地,语言统称为“三甲捱话”,人口约二十余万。明朝万历五年以后,信宜县的客家捱话人迁入永宁四乡,从阳春白话区迁入永宁的黄、谢、范、钟各姓人,都入乡随俗讲了“信宜捱话”。瑶族的赵、麦姓人也讲了信宜捱话,对瑶族语言只能讲一些单词。上世纪八十年代盘、赵、麦三姓申请恢复瑶族,广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派广东连南、乳源瑶族工作人员和阳春瑶胞会话,盘姓人已不能讲一句瑶语,讲的是阳春白话。永宁镇赵、麦姓代表,只能讲出一些瑶语单词,不能完全会话表达,他们都会讲捱话和白话。瑶语说“猪”为“峒呵”,“食猪肉”为“食峒呵”。村名“峒呵”以谐音写为“铜窝村”。

清朝后期,漠阳江平原村庄因遭受瑶乱、贼乱、三合会乱、客家军乱、天地会乱,许多村寨毁灭,田地荒芜。大理信宜藉讲捱话的人迁入春湾、陂面、合水和春城、马水的西山边沿建立村庄。人口约有十余万,他们内部讲“信宜捱话”,也会讲阳春白话。但邻村讲白话的人从来不会讲信宜捱话。信宜捱话和三甲捱话的分别,主要是语言音量较重,人际称呼有不同。如三甲捱话称母亲为“阿奶”,信宜捱话称母亲为“哀(爱)子”。三甲捱话称食晚为“食晚”(音慢),信宜捱话则称为“食夜”(音也)。差别不大,都是客家话。讲白话是北方南下的“老客家”,讲捱话的是稍后南下的“新客家”。土着是瑶族的盘、赵、麦姓。冼、冯是迁来一千多年、二千多年的土着人。

㈣ 阳春县的历史文化

据阳春独石仔古人类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距今万年以前,两阳人的祖先就已出现。
阳春县杜步乡的双凤舞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度。公元前214年派军队攻打珠江流域的越族,秦统一了岭南越族地方后,设置了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两阳初属其中的南海郡,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汉武帝派兵打败了匈奴后,于公元前111年(武帝元鼎六年)新设了合浦郡高凉县,政治中心在今阳东县大八镇古城(另一说在麻汕上塘村)。高凉县包括今阳江市、恩平市西部、茂名、高州、电白、化州、吴川和罗定的部分地方。高凉县是粤西地区最古的县。
东汉末,两阳属东吴统治范围。公元220年(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孙权将高凉县从汉时的合浦郡分出,设为高凉郡,转由广州管辖,下统三个县:安宁县(今阳江市区及其东部)、高凉县(今阳东县北部地方)、西平县(今阳东县白沙镇、江城区端口场乡、平岗镇、阳西县程村镇邻近部分地区)。两阳由县升郡。
南北朝时,两阳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了。公元527年(梁大通元年)高凉郡从广州分出,连同杜陵郡、宁康郡、阳春郡等合设为高州。高州州治中心在今江城(从公元527年至649年),管辖今阳江市及茂名市的大部分地方(包括良德)。阳江由郡升格为州,下管郡,郡管县,历时122年,是祖国南疆的交通要冲、军事重镇。
公元606年(隋炀帝大业二年)隋政权把安宁县、高凉县分出部分地方合成一个新县--阳江县。在阳春郡中设阳春县。阳江县、阳春县从此得名。
公元649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阳江县、西平县、阳春县、杜陵县等从高州分出,建为恩州,属广州都督府管辖。恩州州治在阳江,从贞观年间唐太宗时建恩州起至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撤除恩州,阳江、阳春各自为县止,两阳被称呼为恩州达719年。此后。江、春两县归肇庆府管辖。
公元1867年(清朝同治六年)阳江县两次升格为直隶州,下辖阳春、开平、恩平等县。公元1870年(同治九年)阳江直隶州改为直隶厅。公元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阳江直隶厅再改为直隶州。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撤除州府,复设阳江县、阳春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阳江、阳春属江门粤中专区;1953年改属粤西行署;1956年改属湛江专区;1958年冬,合阳江县、阳春县为两阳县;1961年复分为阳江县、阳春县。1983年9月为江门市属县。1988年2月10日,原阳江、阳春两县从江门市分出,新建为阳江市,属地级市建制。下辖现在的阳春市、阳西县、阳东县和江城区。1992年增设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1998年又增设岗侨管理区。

阅读全文

与阳春是什么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42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22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8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9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9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