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京襄城的遗址原貌
走进京襄城村,举目可见的是古圹砖,多而精美,大多呈长方型,空心结构,外表花纹图案典雅别致。图案中有古金钱、树木花草、禽兽鱼虫等,莫不栩栩如生。站在村中街巷浏览,使人感到处处都像是亘古的壁画。村中一位古收藏家张明鉴先生,他家收藏的这些汉砖古物,多达千余种,并自办了一个“京襄城博古斋”,可见京襄城村有多么深厚的文化底蕴啊!
据村中老人讲,村中原建有郑桓公庙,建筑十分宏伟壮观,可惜被毁于“文革”之中。现存有长2.15米、宽0.90米的“郑桓公庙石祭案”,安放在明嘉靖七年兴建的“洪福寺”殿内。村中古磨、古瓦罐、古陶片、古大板瓦、古币等更是随处可见,无论身置何处,都让人感受到京襄城村的古老氛围。到京襄城村揽古寻胜,不仅能看到上述的古老景观,还有鳖盖城、京水故道、魁星楼、月亮洞、太平寨等。1981年,京襄城遗址就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村民集资在郑桓公庙旧址重新兴建了郑桓公庙。2004年的首届中国荥阳郑氏文化节期间,来自海内外的3 000多位郑氏子孙,前往京襄城遗址参观怀古。如今,荥阳市政府又对北段城墙遗址进行了维护,增加了保护措施,并立碑刻文,供游人参观。
㈡ 旧孟津在孟津县的什么方位
不知你说的是哪个概念的旧孟津,
狭义的旧孟津是指会盟镇,在孟津东部,距新孟津就是现在的孟津.会盟现在又叫做老城
资料:http://shaoli.hnta.cn/Info/zjzz/2006-2/28/173856617.html
科学确定黄河中下游分界线及对其旅游开发的设想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信息中心
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地理》第三册第五章第三节讲到“黄河”时,把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线,确定为“旧孟津”(河南洛阳)。
河南省志第四卷《黄河志》第一章,在“河流特征”部分写到:“自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黄河上游,自‘托克托’至河南郑州‘桃花峪’,为黄河中游,自‘桃花峪’以下至山东‘垦利’河口为黄河下游。”把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线确定为黄河南岸郑州市荥阳“桃花峪”。
除此之外,地学界根据“区域地质环境和河谷地貌特征”,有专家提出“郑州花园口”是中下游的分界线。水利工作者也有人根据“河流特性”提出“三门峡”为中下游分界线。
近年来我们在从事河南省的旅游规划时,多次涉及到“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的概念,在《黄河小浪底旅游规划》考察时,曾到过“黄河小浪底大坝”所在地孟津县(中学课本上的黄河中下游分界线),可是“旧孟津”的范围很大,沿黄河也有十几公里,作为河南省“大黄河旅游的亮点”——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找不到直观的旅游景观吸引物和明显的标志。后来,在做郑州“荥阳市旅游规划”时,又来到了郑州黄河岸边的“桃花峪”,这里又有“真正的黄河中下游分界线在桃花峪”的说法,而且在“桃花峪”已建起了“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界碑”。到底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的准确位置应该在什么地方?无论是从科学性的角度和旅游开发上,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科学论证。
一、确定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的划分标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划分黄河中下游分界线首先要确定划分的标尺,我们认为应该依照以下四个标尺来进行科学划分:
1、标尺一——地貌特征变化明显
按地貌特征来进行中下游的划分,主要是指地貌特征发生大的变化,黄河可分为三大阶梯,一是青海高原区(海拔4000米以上),二是黄土高原区(2000—1000米),第三是平原区(100米以下)。因此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线首先要从地貌特征上进行划分。比如,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划分主要是由上游高原进入到内蒙古河套平原,由河套平原又转了一个大弯进入晋陕峡谷区,出晋陕峡谷进入华北大平原。
2、标尺二—— “悬河”起点
黄河出黄土高原,流入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黄河以泥沙多,善淤、频徙、易决、多变着称于世。黄河含沙量可称世界之最,素有“一石水六斗泥”和“跳到黄河洗不清”之说。据观测,黄河下游河床现在仍以平均每年10厘米的速度向上升高。因此“悬河”从何处开始,可作为划分中下游分界线的重要标尺。
3、标尺三——支流消失处
由于悬河的特征,水在高处流,因此“悬河段”是不可能有支流汇入的,因此黄河的最后一条支流也是划分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的参考标尺之一。
4、标尺四——第一条自流引渠出现
黄河“悬河”的特征决定了在“悬河段”,从黄河可以自流引水,不需要进行人工提水,黄河中下游分界线应该是黄河上“自流灌溉兴利的起点”。因此黄河上的第一条自流引水渠也可以作为划分中下游分界线的参考标尺。
二、嘉应观作为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的科学性
按照以上划分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的标尺,目前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旧孟津”,显然不够准确,在河南省境内,黄河从灵宝至孟津,穿行于中条山与崤山之间,峡谷高岸,水流湍急。虽然孟津小浪底是黄河最后一道峡谷,自小浪底水库以下进入河道较宽的地段,河流流速减慢,但小浪底孟津以下,还处在两岸为黄土丘陵地区,黄河的“悬河”并没有出现,并且在郑州巩义市南河渡段,黄河的一大支流伊洛河从此注入,再往东北岸还有沁河注入黄河,也就是说,悬河在此并没有出现。显然中学课本《地理》所说的“旧孟津”是一个泛指的区域概念,并不准确,也不够科学。
桃花峪为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的说法,与旧孟津不同的是它不是一个区域概念,而已经是一个具体的地点。黄河自秦晋峡谷倾出后,河道渐宽,流至桃花峪时河面宽约3~5公里,是进入黄河中下游平原冲积扇之首。黄河在这里南岸有邙山,北岸为沁、漭河冲积平原。紧临桃花峪的郑州邙山风景区内,有郑州市提黄供水工程,因为这里黄河悬河并没有出现,黄河南岸桃花峪向东至花园口才逐渐进入平原地带,悬河才显现出来。虽然桃花峪以东黄河没有大的支流汇入,但“悬河”在桃花峪这里并没有出现。因此这里作为黄河中下游分界线也不够准确。另外黄河花园口段虽然出现了悬河,但花园口并不是黄河最早出现悬河的地方。我们通过考察分析认为,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无论是从科学性、知识性、历史性、艺术性、观赏性来考虑,应该确定在黄河北岸焦作市武陟县“嘉应观”,理由如下:
1、嘉应观—— “悬河”的起点
嘉应观地处黄河与沁河的交汇处,为华北平原西南之边陲,系黄、沁河冲积地带,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略微倾斜,东西比降为1:2000,南北比降为1:2500,最高海拔106米,最低海拔81.3米,相对高差仅24.7米。
武陟自上古就是黄河险工段,也是黄河治水的关键所在。据传,大禹治水“覃怀底(底音止,意为达到)绩”,就是说最终取得成功是在“覃怀”这个地方。各条大河出山后,汇在覃怀,形成大泽。覃怀的水排下去,上游下游就免于受灾了。据考证,“覃怀”就是今天的武陟一带。黄河流至嘉应观段,河道水势平缓,宽浅散乱,河床很不稳定,主流经常摆动,泥沙淤积严重,河床逐年升高,易徙决,全靠大堤作为屏障。滩面一般高出堤北5~7米,成为着名的“悬河”。决口后,居高临下,难以立即堵复,据《武陟县志》记载,历史上黄、沁河在武陟嘉应观段决堤达100余次。例如,康熙六十年(1721年)到雍正元年,两年多的时间里黄河在武陟秦厂、詹店、马营、魏庄四次决口。洪水淹没焦作、新乡、安阳后顺地势向北流去,经卫河入海河,直逼京津,危害华北。所以历代设有系统的治黄机构和治黄专职人员,不少河臣及封疆大吏,坐阵指挥或长期驻扎于此。因此古时的嘉应观也是“治河衙署”所在地,就相当于今天的“黄委会”。同时嘉应观还是黄河上最大的龙王庙,由于黄河频繁决口,古人建龙王庙祈求保佑,龙王庙一般都建在险工段。嘉应观以其建筑面积、建筑艺术和历史价值,当之无愧地成为黄河流域现存的最大龙王庙。与祭祀长江的成都江渎庙、祭祀淮河的河南桐柏淮渎庙以及祭祀济水的河南济源济渎庙这几座全国着名的河神庙相比,嘉应观不论是在历史意义上还是在建筑艺术上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2、黄河最后一条大的支流——沁河,从嘉应观注入黄河
黄河上最后一条较大的支流沁河,从嘉应观西侧注入黄河。沁河,发源于山西,有“小黄河”之称,沁河与黄河相似,河床逐渐高出地面2~4米,最高达7米。因为黄河自嘉应观向东已经成为悬河,这里是悬河之头,再向下游不再有支流汇入。如郑州市紧靠黄河南岸,但郑州属于淮河流域,原因也是黄河自嘉应观向东变成了地上河,发源于郑州西北部的贾鲁河,属于淮河水系。因此黄河最后一条支流沁河,可作为嘉应观悬河起点的佐证。
3、“悬河兴利的开端” —— “人民胜利渠”紧临嘉应观
武陟的人民胜利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座引黄灌溉工程,总干渠从嘉应观西侧淌过,也是黄河上第一处自流引黄水渠(说明悬河在此已经出现),人民胜利渠曾留下了两代国家领导人的足迹。1951年3月破土兴建,1952年初第一期工程竣工,同年4月12日启闸放水,10月31日毛泽东主席亲临渠首视察。现胜利渠灌溉着武陟、获嘉、新乡、原阳、延津、卫辉市和新乡市郊区的88万亩农田。几十年来,该渠从不淤积,这是因为当时的落差计算精确,创造了自然清淤条件。
4、悬河见证——嘉应观御坝碑
御坝碑位于武陟县嘉应观乡御坝村南,黄河大堤北侧。清康熙六十年(1720年),黄沁河溃决成灾,雍正元年(1723年),为治河堵口,雍正皇帝临武陟县抢险工地视察,决定在此修一堤坝,次年坝成,称为御坝,雍正皇帝降旨立碑一通,碑首雕有盘龙图案,碑身阳刻皇帝亲书的“御坝”二字。“御坝碑”就是“悬河”的见证,古时此碑位于当时的大堤顶部,而现在低于滩面约7米,说明黄河悬河还在不断增高。
5、嘉应观——艺术价值高
嘉应观是万里黄河上一颗古代建筑艺术的明珠,“宫、庙、衙”三位一体,是现今黄河流域祭祀和研究黄河的第一座庙观,清雍正五年封黄河“四渎称宗”,为全国河神庙之首。其建筑也是目前整个黄河流域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建筑艺术与历史文物价值最高的河神庙。其布局规整,构图巧妙,装饰富丽,工艺精湛,雍正皇帝撰文并书丹的“御碑”,字体潇洒,书法流畅,内容翔实地记载了治理黄河水患的情况。尤其是“铁胎铜面”,铸艺精致卓绝,这在我国近三百年前的冶金和铸造史上,应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是我国罕见的稀世珍宝,堪称“天下第一铜碑”。另外,观内大钟,不同方位击打会出现不同的声音,也属一绝,这些都从另一面丰富了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的文化内涵,并增添了嘉应观神秘诱人的色彩。
6、嘉应观——“治河”大观,教育基地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的源地,其文化内涵和自然特征具有世界影响力。而“嘉应观”作为黄河中下游分界线,其精美珍贵的文物,包含着十分珍贵的黄河文化史料,是绝无仅有的历代黄河水文资料及治河方略的宝库,也是纪念表彰历代治河功臣的场所,在历史、艺术、科学、水利等方面都有极高的价值,这里的人民胜利渠,留下了两代国家领导人的足迹,并且还有现代宏伟的黄河防洪设施,可谓黄河治理的“天然博物馆”,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教育意义。199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嘉应观——滩河相映,风光无限
嘉应观地处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河滩宽阔,地势平坦,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土壤肥沃,水天一色,风光秀丽静雅多姿。洁净的生态环境,为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的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再加上灌渠曲折环回,道路、林网密布。并且每年盛夏多种禽鸟相会于此,穿梭于滩中的野鸡、野鸭、野兔和各种飞鸟以及各种奇花野草,堪称群芳斗艳,百鸟欢唱,令人心旷神怡。再加上千亩果园,万顷良田,麦涌稻香,随时可捕的黄河鲤鱼,河滩区可口美味无公害的野菜,与这里独有的内、外防洪大堤以及河岸的“控导工程”和滚滚黄河,共同组成了“黄河交响曲”。
三、黄河中下游分界线嘉应观旅游开发设想
1、旅游开发指导思想
嘉应观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旅游开发,要充分发挥黄河自然和人文内涵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地处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的特点,使旅游开发与黄河治理相统一;使治黄工程与旅游开发相一致;树立“大旅游”观念,“跳出旅游谈旅游”,全方位开发,以优美的河滩风光为背景,以便捷的交通条件为依托(从郑州到嘉应观只需30分钟),以嘉应观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基点,围绕“中下游分界线”、“悬河头”作文章,以花卉、园林造景及游乐为衬映,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以观览“悬河”景观、防洪工程、引水灌渠为热点,以“两个旅游节日”为轰动(“嘉应观文化节”,“悬河观光节”),力求使“嘉应观黄河中下游分界”成为高品位、高质量、高效益的黄河名胜旅游景区,集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并成为国际国内着名的以“悬河风光”为主的特色旅游区。通过宣传促销,提高嘉应观的知名度,以旅游开发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
2、嘉应观院内规划设想
根据嘉应观的性质及原貌,应将嘉应观建成一个反映历代治理黄河、龙文化为一体的文物旅游圣地。在后院的有关建筑内雕塑历代治理黄河的着名人物的塑像,充实与办好龙文化图片展。要将嘉应观的中国龙王庙之首的牌子打响,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把全国大型龙王或水神庙的分布情况制成沙盘,使游客对中国龙王水神民俗文化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目前嘉应观院内文物建筑较集中,应以文物保护为主,在维修时要严格遵循文物法规以及“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保持文物的原有风貌。旅游开发利用首先在文物部门的文物保护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规划。
3、嘉应观院外规划设想
A.嘉应观门前风景池建设
在嘉应观门前,沿中轴线两侧恢复原有风景池,左右对称展布,用石料砌边,并修东西对称的两个池边凉亭,两池之间修建拱型龙桥,使两池水面相通,形成小桥流水的优美意境,此桥也是嘉应观前中轴线上的点景物。池边植垂柳,设游人石凳,池中央人工建造小型假山,水中养殖各类珍奇观赏鱼类,既供游人观赏,又可作为旅游商品销售。
B.嘉应观门前规划设想
嘉应观前的道路要封闭,原道路可绕行,以松柏为主进行绿化,使其门前形成肃穆、幽雅的环境氛围。将院内有关近年集资的碑刻,移到院外门前,碑刻除反映捐资纪念外,尽可能具有更多的艺术性与观赏性。另外恢复原嘉应观前东西牌坊及旗杆。
4、中下游分界线标志——“悬河楼”规划设想
悬河楼的选址要科学有据,初步定位在渠首东南侧,但在建设之前,必须经黄委会同意,并对其地质、地层进行科学钻探,同时不能影响黄河的防洪要求。
悬河楼主要有三种功能:
第一,她赋于文化内涵,位于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是黄河“悬河”的起点标志,也是黄河“悬河”特征的象征。通过宣传可以吸引海内外
游客来此看黄河,形成“看悬河,到悬河楼”的特有理念。
第二,她是“嘉应观旅游区”的制高点、“悬河头”,无论是在黄河北岸或南岸皆可看到,起着招徕过路游客的作用,也是整个旅游区的标志性建筑。
第三,她起着展览馆的作用,游人可以登楼了望,黄河风光尽收眼底,是观河览胜的最佳地,在最顶层可以设望远镜,供游人观望。另外楼下层可以布置有关“悬河的沙盘模型”,以及有关黄河治理方面的内容展示,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教育意义。
其设计式样上,要考虑黄河是母亲河,孕育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不能在式样上感觉为欧式化现代化建筑,要有民族文化特色。要把黄河文明的历史、黄河的今天与未来都显示给游人。
总之,我们认为,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具体位置应该定在嘉应观,无论是从科学性、知识性、历史性、艺术性、观赏性来考虑,黄河中下游分界线非嘉应观莫属,如果此观点被学术界认同的话,建议教育部修改中学《地理》课本孟津说。
㈢ 荥阳市旅游景点哪里好
中原影视城,又名中原第一影视城,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娱乐休闲、旅游观光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区。2012年,由河南电视台投入3000万元兴建而成。
中原影视城主要景点有三河镇、风铃寨、1号摄影棚和2号摄影棚等多余处影视拍摄景观组成,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是以民国时期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
在中原影视城取景的有电视剧《大河儿女》、《大刀记》、《无心法师》、电影《绝世高手》等作品。
㈣ 看了全球郑氏代表在荥阳举行的文化节,可见郑氏是一个多么团结,有优秀民族文化基因的一个家族,就不知道
郑氏全球2000多万人,中国1200万,韩国300左右,泰国 马来西亚,新加坡 美国等其他国家750万左右,盘点一下海外最有影响的郑氏家族:泰国的民族英雄郑信,也就是泰国最有影响力的王帝,也就是中国华人届唯一一个能够在海外称帝的第一个王帝,银行家郑午楼,首富郑有英家族,马来西亚的银行老板郑鸿业,也是马来西亚前几名的富豪!越南历史上也有郑姓皇帝,台湾由于郑成功的影响,郑氏族会也叫国姓会,香港的四大家族之一郑欲彤家族,韩国郑氏人口有二百多万,现代集团郑氏家族有钱的很,影戏界的郑氏姐妹也很岀多,郑多燕也出名,明星很多郑氏韩国明星。美国有郑氏郑华树郑氏企业业集团,郑勤。郑庆霖,美国郑德禄名誉会长每年组织几百人回福建恳亲,美国郑氏有几万人之多,2004年在纽约成立郑氏宗亲会。2004年世界首届郑氏文化节新闻数据显示郑氏在海外的经济实力占华人总量的%49.7 ,《郑氏规范》曾被明朝皇帝朱元章作为治理国家的范本,今年中纪委网站推荐学习。2015年11月11日全球郑氏第二届文化节在中国荥阳举行,有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二千多名代表参加,可见场面壮观!亚洲八大家族首富之一郑裕彤家族,从他们的文化和团结可以判断他们是很有影响力的。
㈤ 赞美家乡的文章
我爱家乡
----作者:阐释心灵
年龄大了,在外面久了,就很想家,想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草木,那里的亲人,总想再回到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生活。
我小时候就喜欢爬山,七八岁的时候经常和大一些的伙伴去爬山,我喜欢到山里采野花,到现在也喜欢。家乡的春天在五月,五月的天是湛蓝的,空气是透明的,加上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显得格外动人。映山红并不多姿,但极其烂漫,刚开的时候是粉红色的,后来逐渐变淡粉的,离远看,大片大片的,十分抢眼。近看,一簇簇,一丛丛,就象射雕英雄传里的桃花岛一样!在冬天里,你也可以折回几个干枝拿回家养在瓶子里,大约半个月,就会开出漂亮的粉红色小花,等花谢了,还会长出嫩绿的、尖尖的小叶子,点缀着清冷的冬天,真是美丽极了。家乡的山上最早开花的要属我们俗称的耗子花,它矮矮的从地上长出来,叶子和地面贴得很近,只长出大约4公分的茎就开花了,而且茎似乎无法承受花之重,所以花总是低垂着,紫色的、大大的、单层的花瓣,有些象罂粟,只不过比罂粟矮得多,也不象罂粟会害人!它的花期很短,只有一两天时间,但它的生命力顽强,有时在石缝中也能发现它的身影,只是长得不那么“健壮”!我最喜欢的要属家乡那野生的红色百合、黄色百合、芍药,红、黄百合也许大家能想象出它的模样,而芍药却未必。它的花是白色的,很端庄、大方、典雅,大大的叶子托着几朵含苞的或绽放的花,一点都不张扬,就象极有修养的大家闺秀!而这花不但美丽,而且还能入药。黄色百合俗名黄花菜,不但能入药,还是餐桌上深受人们喜爱的野味。它们开在七月里,我经常和伙伴们跑很远的路才能采到这些花,我也经常贪婪地采上一大把紧紧地抱在胸前,恐怕人抢了去。遗憾的是那时家里穷,没有相机,要不我一定会和这些野花多合几张影!现在倒是有了条件,可回家的时候总赶不上花期,一直是件遗憾的事。
秋季来临的时候,山里的各种果子都熟透了,杜柿、稠李子、山丁子、红豆(俗名雅格达)、面果,还有山珍:木耳、蘑菇、猴头,还有榛子,松树籽……人们开始结伴到深山里去采野果子和山珍,很多人不是为了享用,也不是为了卖钱,而是为了那份采摘过程的快乐!
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奔腾不息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清晰可见河底的石头和水中的鱼。在不多雨的夏季,河水不过膝盖,人们能趟到河对面去。我喜欢在河边坐坐。去年回家的时候,我就和姐姐坐在河边,回忆着小时候的故事,她怎样偷偷带我们上山,怎样掏鸟窝,我又是怎样把鞋子漩进了淤泥里,回来是怎样挨妈妈的教训。我又给姐姐讲我曾去嘎仙洞(嘎仙洞是鲜卑族的遗址)的故事。其实我只去过一次,到里面必须用火把,而且即使在夏天,洞里也很冷,我和伙伴们没走多远就无法再看到前面的路了,也不敢再深入了。不过还是过了一把瘾——我们从洞的侧壁爬到了洞顶,在最上面,我们脱下外衣,向下面的人挥舞着,以示我们的兴奋和胜利!
再看看这里的人们,虽然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但在他们脸上都挂着微笑,写着幸福。到我初中同学家里做客,她和丈夫住在平房里,看着他们养的十几只鸡,看着屋顶袅袅的炊烟,这些虽然平凡而简单,但在我看来,是多么有生活气息,我好羡慕他们!他们在自己的天地里耕耘着,快乐着,收获着……
我爱家乡,爱它的山,爱它的水,爱它的草木,爱那里的人们。无论我走到天之崖,海之角,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哺育我成长的、带给我美好回忆的家乡——大兴安岭林区
㈥ 请问2010年荥阳市石榴节时间与具体地点及攻略
我家在河阴石榴基地,2010年第六届河阴石榴文化节将于9月16日开幕,地点在荥阳市高村乡刘沟河阴石榴基地,很高兴认识你(QQ1065755249),欢迎有时间到我们河阴石榴基地品尝,采摘,游玩,做客。
㈦ 郑州性文化节开幕2011的时间地点在哪里
今天开幕了,在郑汴路和未来路交叉口中原博览中心
㈧ 荥阳的经济
荥阳市中心大教堂位于荥阳市京城路与汜河路向东100米
2009年10月19日上午,河南省荥阳市基督教堂举办了隆重的献堂典礼。回顾两年以来,从征地选址到绘图建筑,荥阳市基督教两会领导班子以及广大信徒付出很大的代价,宏伟的教堂以及神学培训大楼于荥阳市东开发区拔地而起,又经过半年多的内部装修以及附属设施建设,终于迎来了10月19日的献堂典礼,献堂典礼受到当地政府宗教部门以及河南省基督教两会的重视,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兼河南省基督教协会会长唐卫民牧师出席并发表讲话,河南省10多个地市基督教两会的负责人应邀列席。 河阴石榴花文化旅游节
2014年5月22日,由荥阳市河阴石榴风景区主办的“2014年荥阳市首届河阴石榴花文化旅游节”活动及新闻发布会在郑州举行。
荥阳市河阴石榴风景区位于荥阳市高村乡北部邙岭,成立于2013年7月,隶属高村乡人民政府。高村乡位于郑州市西30公里,荥阳市北10公里,紧邻连霍高速荥阳站下站口,S232、G314省道纵横交错,新修的沿黄快速通道穿境而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草帽
草帽有手工和机制两种,成品分黄、白2色。农村制作多采用原色草帽辫,手工缝制,帽呈牙黄色,亦有巧妇以红、绿、黄、紫颜色染辫,手工缝制花色童帽、女帽,颇受欢迎。 用机器制作草帽,始于二十世纪初,民国元年(1911年),王村乡梁庄张之铭之子,曾赴山东学制机制草帽。机制草帽先用硫磺、漂白粉熏、漂草帽辫,然后用机器缝制,产品在当地供不应求。民国13年(1924年),荥阳、须水、二十里铺、赵村、祥营、汪沟有草帽加工厂11家,年产草帽22.7万顶。
河阴石榴
河阴石榴是产于今北邙乡一带的传统优质产品,子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平均含糖量11.1%,含酸量0.4%。维生素C含量高出苹果、梨的1-2倍,果汁含量36-61%,除鲜食外,还可制作清凉饮料。果皮中含有单宁,可作皮革鞣料和丝、麻、棉、毛等染料工业原料。根、叶、花、果均入药:根皮能驱除绦虫、蛔虫;果皮止痢、涩肠,对伤寒、绿脓、结核等杆菌和皮肤真菌都有抑止作用,因此有“兽医着了急,苍术石榴皮”之说。
河阴石榴品种很多,以个体大小分,有弧一二、弧三四、魁货、京货四种;以果皮颜色分,有铜皮、铁皮、花皮三种;以籽粒味道分,有甜、酸两种;以花瓣分,有红与白、单层与千层等。 郑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7位。郑姓源出姬姓,得姓始祖是郑国第一代君主郑桓公友。郑国被韩国灭亡后,国人改姓为郑。自三国始设荥阳郡之后,天下郑姓言源流者,皆曰出自荥阳。郑姓人中自古有“天下郑姓出荥阳”或“荥阳郑氏遍天下”的说法,所以,郑姓的主要发源于今河南中部一带。在战国时因为韩国所灭,便散迁到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间。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荥阳。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郑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明清之际着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闽的。郑氏移居台湾,始于郑成功;播迁至海外,始于清朝,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㈨ 河南省荥阳市郑氏三公塑像,“三公”都是哪三公
是郑桓公与儿子郑武公、孙子郑庄公。
荥阳城东南角檀山脚下、郑上路与310国道交会处的三角地带,郑桓公与儿子郑武公、孙子郑庄公雕像目视东方,脚步沉稳,自关中走来中原,落脚在荥阳的大地上。河南荥阳是郑氏发源地,全球目前有1200万郑氏后裔,分布在美国、马来西亚、泰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是郑国开国后的三代君王,分别被郑氏后裔称为太始祖、二世祖、三世祖,被尊“郑氏三公”。郑氏三公紫铜雕像高28.1米,于2004年10月29日在荥阳在荥阳举行的“中国·荥阳首届郑氏文化节暨纪念郑桓公受封立国2810周年”庆典大会上宣告落成。
附:郑氏三公碑(碑文)
夫世所以寻根求源,怀祖追宗者,盖在崇本而报德,尤在承先启后,发扬而光大也。我郑氏一脉,肇自三公。始祖桓公,初封于郑。见微如着,睹周室之将乱,未雨绸缪,寄孥于荥,远避灾琢,以保嗣胤。任职于朝,忠心不二,抵侵御侮,以身殉职,上报君国,下保宗祧,可谓忠孝兼俱,圣哲睿智。雄哉!武公,保平王东迁,兴灭国,存周祀,功莫大焉。建都开疆,奠郑国四百年基业,雄才大略,谦俭恤民,国人感颂,献以《缁衣》之章。智哉!庄公,深谋远虑,见机而发,内平叛贰,外拓疆土,国富兵强,四邻威服。泉壤会母,终以孝闻。
惟我三公,忠孝智勇,四德兼备;文治武功,彪炳汗青,可谓光照于前。而刑鼎之铸,法制先河;乡校之护,首重民生;郑城亘空,长城鼻祖;郑棉荧绸,蕴温溢彩;《郑语》《郑风》,思深情切;“郑声”,“郑舞”,摇魂荡魄,此皆我郑人之荣。我郑氏两千八百年来,经国安邦之士不绝书,英杰俊奇之才前后接踵,或教化群伦,千秋为则;或万里远航,声扬海外;或驱逐外寇,还我宝岛;可谓根深叶茂,荣耀于后。我郑氏同胞历经战乱灾荒,怀土离乡,或散于国内,或徙于域外,落地生根,繁衍生息,皆能追怀祖德,光大门楣,然无论穷达隐显,“荥阳堂”匾高悬,人皆以郑氏为荣;“荥阳衍派”为志,梦魂长系祖庭。而京襄城古,残垣久历风雨;广武岭壮,至今犹忆武公。大河长流,祖地根连四海;广野无垠,父老长怀游子。
念我荥阳,河岳会聚,挟山怀原,襟连汴洛,向为东西之要冲,南北之重邑,曾有繁盛之往昔,今日幸沐改革开放之春风,正奋膂力以求发展,引双臂以广结善缘。我郑氏同胞,一向崇祖报德,当重振郑氏之雄风;光耀我祖,舍我郑氏其谁人?同心协力,兴旺祖地,以慰我祖三公在天之灵。
㈩ 关于 石榴节的开场白
一、开场:http://news.sina.com.cn/c/e/2008-10-07/161214539499s.shtml
http://www.wccdaily.com.cn/new/html/hxdsb/20070828/hxdsb42318.html
1、外拍。场景:黄河边的黄河中、下游分界碑处
在黄昏落日的黄河边,随着“黄河船工号子”的一声怒吼,镜头从黄河下游,摇向上游的落日。这时,近百人的红色盘鼓队雷响盘鼓。镜头逆光,由盘鼓队雷鼓表演,摇向黄河“中、下游分界碑塔”。接着,拍下盘鼓队雷鼓表演的各种镜头,后期切碎,与项羽雕像、楚河汉界遗址、鸿沟石刻、楚霸王铁马雕塑、虎牢关石碑、关帝庙、张飞绊吕布的绊马锁、古城墙等空镜头交替剪接(有可能还要剪进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镜头和电影《英雄》里的镜头)。这时,鼓声骤停,一个男孩站在黄河边,面对滔滔黄河喊出刘禹锡《竹枝词》的前两句,随后,“吹歌”曲牌中《一盘龙》的音乐起,随着音乐,近百名童声齐诵、齐唱刘禹锡的《竹枝词》(后期贴李商隐公园、李商隐雕像、刘禹锡公园、刘禹锡雕像的空镜)。然后再接黄河边盘鼓队表演,用黄河边盘鼓队的表演,接回现场舞台上盘鼓队的表演。(提前拍摄)
外拍开场诗:竹枝词[刘禹锡](童声、群声。只要声音)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头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2、现场。场景:舞台
从黄河边盘鼓队的表演接回现场舞台盘鼓队的表演。现场红色盘鼓队表演时在舞台二层台与三层台的台阶上,80名身穿淡绿色服装的学生手拿花束从舞台两侧欢呼着跑出S线条、跑向舞台微标,围绕微标跑出太阳,然后由太阳为轴心再跑出四射的光芒。随后鼓声停,“吹歌”曲牌中《一盘龙》的音乐起,学生随音乐诵、唱新创作的、歌颂改革开改三十年荥阳新风貌的诗歌。然后盘鼓再起,学生们欢呼,在盘鼓队齐声呐喊中,做最后的亮相动作。
这时,歌曲《为今天喝彩》前奏起,镜头转向全场观众掌声。随音乐,盘鼓队、生学退场,舞蹈先出,表演歌伴舞《为今天喝彩》。演唱者:林萍(学生伴舞)歌舞结束。起出场音乐,主持人出场,说开场白。
(开场现场舞台上学生诵、唱新创作的诗:
索水湾湾汜水平,
竹枝一曲唱新声。
和谐荥阳丰收景,
文化图强别有情。)
二、现场:
主持人开场白。(开场白要采用诗一般的语言。)谈荥阳的历史文化,谈荥阳的诗歌文化传统,谈“荥阳·中国诗歌文化节”,谈改革开放三十年给荥阳市带来的巨大变化。然后,引出下面的节目:
1、女独《祖国一片新面貌》(学生花束伴舞) 演唱者--------耿莲凤
2、诗朗诵,《走进荥阳》 作者:张同吾 朗诵者:(王庆祥)
3、歌伴舞《猫拳》 演唱者------------------------------刘羽琦
4、男独《有事你就说》 演唱者------------------------------金 波
串联词提示:主持人说高山镇没水,说高山镇的穷,说高山人要致富,说高山镇搞阀门的艰辛,说现如今高山镇的阀门行销全国三十多个省市的大好局面。完成串联词后,把话题甩给台下访谈主持人,访谈主持人在观众嘉宾席访谈王文兴。(因现场不放小片,这段串联词只做现场链接用)
小片一、阀门之乡——高山镇
汽车驶进高山镇,镇工委主任告诉记者:一进入高山镇区域,就可以看到道路两边全是阀门广告,高山镇大小有阀门生产企业300多家,目前已经成为了荥阳市阀门的工业集群。高山阀门成为了高山镇的一个名片,同时也成为荥阳市的名片之一了。
那么高山镇怎么就想到生产阀门呢?工委主任告诉我们:七十年代,这里地处山区生活贫困,粮食不够吃,喝水都是接雨水,这时,有几个从外面出民工回来的人,看到阀门用处广,可以挣到钱,并且说,只要有烟囱的地方就都需要阀门。就这样,一个小红炉,一个皮带车床,四个人就做出了第一个锅炉阀门。
作者:218.29.207.*2008-9-24 02:07 回复此发言
--------------------------------------------------------------------------------
3 “荥阳·中国诗歌文化节”台本--佛陀老邱
张五星是刘沟村最早种植新品种软籽石榴的,从2003年种植以来,效益一年比一年好,家里由平房变成了楼房,三轮车、农用车,摩托车具全,并连续三年在石榴节上获奖,去年还获得了石榴大王的称号。今年他还是否能蝉联石榴大王呢?
石榴送选的现场,一各个种植户都拿着自己的最大石榴送来参赛了,各个信心十足。农民们告诉我们,自从种植了石榴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石榴大王评比现场,我们没有发现老张,他儿子告诉我们,由于家里收石榴太忙,没时间过来。
一个个大石榴纷纷登场,最后,一个软籽石榴以987克获得了本届的石榴大王称号,张五星家选取送的石榴落选了。
在石榴节上,在热闹的颁奖仪式上,我们发现了老张,我们问:今年没有拿到大奖遗憾不遗憾?老张说:我不遗憾,因为这些年种植石榴的人越来越多了,石榴富了我们村、富了我们农民,这比我得什么奖都高兴。(编导:王阿丽)
(台下访谈主持人挎着一筐石榴上)
访谈词提示:主持人说石榴,说刘沟村今年石榴大丰收,说刘沟村的由穷变富,说这一切都离不河南大学校友会,更离不开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马宪法章!此时马宪章在嘉宾席站起来向大家问好,主持走过去开始访谈。
访谈对象:马宪章(原河南省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人大副主任)
访谈位置:台下嘉宾席前排。
访谈内容:“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参与性”。
互动:访谈结束,马宪章说,如今的刘沟村不仅富了,而且还有了自己的乡村文化,来,乡亲们,把你们的村歌唱起来!(二十位村民在嘉宾席后排站起来唱村歌。与此同时,二十位刘沟村妇女挎着二十筐石榴走向现场观众,把香甜的石榴送给大家品尝)。这时主持人朗诵诗一首:
沟壑纵横地不平,
刘沟穷村久闻名。
石榴今日遍山野,
建设新村花更红。
(访谈主持人用串联词引领进入《祝酒歌》)
1、男独《祝酒歌》(学生花束) 演唱者----------------------------李光羲
2、歌伴舞《放开吧》 演唱者------------------------------郑 凡
3、诗朗诵,《荥阳的“荥”》 作者:王怀让 朗诵者:(魏积安)
串联词提示:说党中央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如今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党和国家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到享受的成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荥阳市委、市政府为了贯彻国务院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条例》真正让五保老人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五保老人得到了生活保障、精神保障、安全保障等,在第一时间建成了“荥阳市五保供养幸福园”。让五保老人在这个幸福园里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生活待遇,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除此之外,五保老人们在幸福园里发生了爱情。(这段串联词用。)
小片三、幸福园里的幸福生活
幸福园的广场上,气球冲起,红地毯铺开,音乐在调试,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园区服务员小徐也在不停的忙碌中。
小徐告诉记者,今天园里要为8对老人举办婚礼,其中年龄最大的87岁,恰巧,她有幸成为这位老人的伴娘。于是她带着记者去看望这位即将当新娘的邹奶奶。
新房里,邹奶奶不在,她的姐妹们和园工正热闹的布置新房,有的在吹气球,有的在挂拉花,有的在装新被子。大红的鸳鸯被面格外耀眼。
邹奶奶的老姐妹告诉记者,今天真是太高兴了,跟做梦一样,以前在她们结婚的时候就是个破柴草床,现在住楼房,吃饭连饭碗都不用刷,有病都不用出园门,一年四季还发新衣服,真是太好了。……
记者问邹奶奶哪里去了,姐妹们说可能跟苌大爷(她的老伴)出去了。小徐又带着记者在篮球场上找到了苌大爷。苌大爷告诉记者邹奶奶在理发室,于是,带着记者去理发室。在路上,苌大爷讲述了他们的恋爱过程,说,他们都是苦命出身,在家里无依无靠,是幸福园把他们聚在了一起,他们愿意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所以才有了今天。
作者:218.29.207.*2008-9-24 02:07 回复此发言
--------------------------------------------------------------------------------
4 “荥阳·中国诗歌文化节”台本--佛陀老邱
理发室,邹奶奶正在剪头发,染指甲,见到记者高兴地说,她太高兴了,高兴得都没法说啊。老奶奶幸福的像朵花。邹奶奶告诉记者,以前在家,病了没有人管,生活可艰难了,来到了幸福园生活好了,又遇到了苌大爷,在生活上又有了帮助和关爱的人,园里领导,员工都对他们那么好,不知道怎么感谢才好。
园民的食堂里,大家在一起吃稀面条,寓意是喜面条,幸福园里的全体园民们都在为八对老人祝福。
婚礼现场,园民们高兴地扭起了秧歌,说起了快板,园民说,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
婚礼上,新娘穿上婚纱,新郎穿着西装幸福地走上了红地毯。(编导:王阿丽)
访谈对象:新娘邹奶奶、新郎苌大爷及八对新婚老人。
访谈位置:舞台上。
访谈内容:国务院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条例》给五保老人带来的幸福生活。谈没来幸福园之前的苦,说在幸福园的甜,再对幸福婚姻进行展望。
互动:(现场音乐从小片结尾中的《婚礼进行曲》过渡到现场)。八对新婚老人随着《婚礼进行曲》从上场口上。访谈后,然后由“荥阳·中国诗歌节”获奖女诗人蓝蓝为八对老年新人献上一首爱情诗;再由中学生为新娘老大娘们献上鲜花、小学生为新郎老爷爷们献上“按吻”小摆件。然后访谈主持人为八对新婚老人拍照,留下这幸福的一刻。
访谈主持人最后要用诗歌结束访谈:
一笑愁云随日落,
婚纱娓娓兄妹歌。
妇随夫唱五保美,
共渡人生盛世河。
(访谈后,主持人用吉祥、祝福引出《吉祥三宝》)
1、组合《吉祥三宝》 演唱者---------------------布仁巴雅尔一家
(备用歌《 》《 》)
2、男独《绽放》 演唱者---------------------------------高明俊
三、结束:
1、访谈(舞台上)市委书记杨福平谈荥阳的十一、五规划(后期贴荥阳未来荥阳的画面)
2、大型舞蹈《鼓打五千年》 表演单位---------------------------歌舞团
六对舞狮 表演单位---------------荥阳蒋头雄狮团
(舞蹈在台上。舞狮在台下。舞狮不另伴奏,按照舞蹈音乐走)
主持人结束语提示:(在大型舞蹈、舞狮中说结束语,要诗一般的语言)提示:谈荥阳改革三十年所取得的成绩;谈荥阳人民的幸福生活;祝福荥阳的未来更美好!(说完结束语打彩花炮)
结束语最后用诗:
历史车轮永向前,
楚河汉界跨雄关。
精心打造荥阳地,
无愧改革三十年。
CCTV-7《乡村大世界》栏目组
导演:老 邱
(原文及图片:佛陀老邱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a5e8d0100aw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