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如何正确看待中西文化碰撞

如何正确看待中西文化碰撞

发布时间:2023-03-18 01:50:54

㈠ 试论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之异同

试论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之异同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强和国际各领域合作的深化,正确对待我国古老文明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显得尤为重要。国人对待西方文明由于民族历史问题而产生崇拜或排斥等诸多心态,本文认为对待中外文明应秉持承认、尊重、学习、理解、互补、共荣的基本态度,才能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论文关键词:中外文化;异同;交流;理解 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各种文化之间既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各有不同于他者的独特之处。中国自百年前被迫开启国门,三十多年前自主对外开放以来,关于中外文化异同的讨论就一直是热门话题。既有长期旅居海外人士乃至华裔后代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也有人类文化社会文化学者的潜心研究,深入分析,更有许多“老外”也乐此不疲,这对于我们的思考和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都是大有裨益的。下面我仅就学习和工作中的体会,对怎样正确对待中外文化的异同尤其是“异”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承认、尊重 文化主要指某个民族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化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包括显形的和隐形的,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合不合理的一切,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洞衡为的潜在指南而存在。可以说有多少个民族,就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各种文化的存在必定有其存在的原因。我们对中外文化要一视同仁,要承认它的客观存在,要给予足够的尊重。不能采取“鸵鸟”态度闭上眼睛当作不存在,也不能自我否定采取民族文化上的虚无主义态度认为外来的一切都比本土的好,更不应采取文化沙文主义,视一切外来文化为蛮夷,唯我中华文化独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既不利人,也束缚自身的发纳旅做展。 比如希伯来文化,已有至少三千年的历史,虽然犹太民族两千多年来散布世界各地,直到二战后才有了以色列这个国家,但却能保持自己的传统,维系着民族的延续。靠的就是文化的强大力量!伊朗总统内贾德先生扬言要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抹去”,怎么可能?犹太民族受到的迫害,遭受的苦难还少吗?有文化在,这个民族就不会消亡,谁能把深入骨髓血液中的文化轻轻抹去呢? 二、学习、理解 承认了尊重了各种文化存在的客观事实,就有必要去学习它理解它。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人类之间日益频繁的交流,带来了经济、生产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全球化。随着交流的增多,多种有着不同底蕴的文化交流碰撞就不可避免。我们要学习、研究、理解外国的文化,寻找中外文化的共同之处,也要尤其注意差异性。 例如,中西文化的思维方式就有很大不同,思维物化后形成的文化差异更是大相径庭。一般来讲,中国人比较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所以中国文字造词比较注重形象;而西方人更重理性,重逻辑思维,所以英文更多考虑实用价值。同一个东西,中文叫做“明信片”,而英文直译为“传递的卡片”(post card)。绘画上,西方的油画注重写实,讲究色彩,光线变化,透视效果,而国画讲究的是写意,意在言外,留下更多想象空间。中国人画一个人骑马,周围有纷飞的蜜蜂,表现的是“踏花归来马蹄香”。中国人不直言你儿子落榜了,却说“最后一名是孙山(我),你儿又在孙山外”(名落孙山)。再有,中国的饮食文化讲的是“色香味形”,而西方人偏重于营养的保证,一天摄入多少卡路里、维生素、蛋白质等。 学习、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更要理解差异性其来有自。例如中国人说某人“像老黄牛一样干活”“气壮如牛”,英文中要表达同样意思却是用“马”。那是因为中国人向来镇启用牛来耕田种地,而早期英国人是用马来耕作的,都是好帮手,词语中却不同了。这里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差异。可以说中外文化中几乎所有的差异都有其不同的原因,地域、人种、历史、宗教、生产生活条件、甚至气候、人数都会对文化的形成造成许多不同的影响。 三、互补、共荣 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文化是客观事实,文化间的差异不可避免。我们既要互相尊重理解,更要学会包容,吸取各自的长处。互相取长补短才能达到和谐相处,互利共荣。在各民族相处,各国家交往,各种文化交流中,最要不得的是傲慢与偏见。 例如在政治文化上,西方人就常犯这样的毛病。有些西方人士一心要让世界各国都变成和自己一样,他们采取的是“非我族类”“党同伐异”的政策,强制推销自己的制度、文化、民主。比如在中东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而中东各国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民族宗教情况复杂,发展程度不一。你一概打为“异类”而代之以“民主”,而非当地人民的自主自愿选择,那么“突变”的结果只能是混乱甚至倒退。中东和中亚闹过“颜色革命”的一些国家反美反西方情绪高涨与此不无关系。文化上的傲慢与偏见的后遗症由此可见一斑。 傲慢与自信是两码事。自信是应该的,必要的。因为资本主义二百多年的成功发展而产生西方文化的自信是有理由的,却不该由此完全否定其它道路与其它文化。同理,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有近百年来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基本统一的历程,有近几十年的快速的巨大的发展,而更加自信是应该的更是必要的。但绝不意味我们可以傲视其它国家,看不上外国文化。自信再前进一步就是傲慢与偏见了。 中国需要中华文化的自信,中国也从不讳言自己文化中的短处。中国提倡的是相容幷蓄,取长补短。文化上的征服是不可能的。历史上,中华文化就从来没有被其它文化完全征服,也更没有征服其它文化的企图,而是和平共处。丝绸之路,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等带来的是中外文化交流,是互相学习吸收;郑和下西洋也并非如哥伦布那样去征服占领。今后也一定会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多样的文化并不一定意味着冲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互相包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发展才是必由之路,共赢之路。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 今天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中外文化全面接触,大交流大发展的时代,也可以说是再次呈现出春秋战国时期那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我们应该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有更多的自信,有更多的文化交流的自觉,发扬中华文化历史中互相取长补短的优良传统,为中外文化的交流,共同繁荣发展做出我们的努力。

浅谈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之异同

简单来说有3点:
一、承认、尊重
二、学习、理解
三、互补、共荣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交流

(1)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如何对待中外文化

取消盲目自大的心态 要知道近代的科技的发展与我们无缘 我们所谓的悠久历史也不尽是繁华

作为中国人,应该如何对待中外文化?

弘扬中国优秀民族精神
对于外来文化 取其精华 取其糟粕

怎样看待中外文化差异

世界上有三大美食:中国、法国和义大利,我们看看这些美食方面最基本的差异。在饮食方面,中国人很注重形式,讲究“色、香、味”,所以中国烹调里,菜的样式千变万化,具体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而欧洲人很讲实际,在菜的花色变化上从不下什么工夫,更讲究其营养搭配和保护,注重菜的内在质量。这是中餐和西餐的主要差异。中国人吃饭每次都上很多菜,可都长得很瘦,西方人每次菜很少,但都比中国人长得结识。

如何正确对待中西文化

中国人自90年代以来,突然对过洋节很感兴趣,国外的情人节、愚人节、风情节、感恩节、母亲节等等,年年十分红火,而对本国的传统节日如寒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却反倒渐渐冷淡.“洋节”盛行,土节“遇冷”,过洋节究竟好不好?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郑丹丹认为,圣诞节等洋节日的盛行发生于全球化或者西方文明在全世界渗透的背景之下,是不同文明交融的结果.过洋节往往是个体身份建构的手段.因为西方文明的强势地位,过洋节日可能被贴上有品位、时尚、时髦等标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文化霸权.
着名作家流沙河感叹地说道,传统节日目前处境尴尬,而洋节却备受推崇,每逢洋节,那种喧嚣让人瞠目结舌.而每逢端午、重阳、中秋,却相当冷清,让人痛心疾首.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如何对待中外文化?

鲁迅说的“有所师承”,“有所择取”。
*** 说的“取其精华,剔除糟箔”。
对待中外文化,要坚持批判地继承本民族的文学遗产,并接受其他民族文学影响,取人之长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革新与创造发展我国文化产业。

对待中外文化交流我们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不卑不亢,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中外文化差异?

人处在人的世界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陌生、冷漠、喧嚣又没有意思,再善良的人眼里也会透着冷漠。其实,行走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生活。所以,电影是个好东西,它经常把镜头锁定其中一个人,讲述关于他的故事,于是你的眼睛变得温柔起来,顺着他的感觉,一起喜怒哀乐,许多缺点、错误都被容忍,让你觉得顺理成章,情有可原,因为那是一个人,仿佛就是你自己。
电影就是这样,让人喜,亦让人悲。而在今天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更多的是追求精神生活的充足。电影迎合了人们的心理,所以今天电影的发展也倍受人们的关注。带着对电影热爱与关心,我们走进了这个课题。
回眸过去的电影发展史,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后,电影已发展到数字化时代。奥斯卡金像奖、金棕榈奖等已成为中外电影人一生追求的目标。然而,这些奖项却大部分被外国影人拿走,为什么中国的影视作品很难在国际上获奖?为什么中国影视不被世界所接受
提出疑问:-----大片仅仅是娱乐吗?
1、《黄河绝恋》和《泰坦尼克号》对比:这两部影片均以一段历史题材为背景,以爱情为主线。可是《泰坦尼克号》成为响誉全球的大片,获得多项奥斯卡大奖,而《黄河绝恋》却在奥斯卡评选中早早出局。为什么会这样呢?
《泰坦尼克号》成功之核心 ----征服世界人民的“思想性”! “人性的考验!” ---- *** 总书记评价《泰坦尼克号》
“人性的考验”确实是这部影片的最能牵动人心的地方。在今天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在被超 *** 的忙碌渐渐冷淡下来的情绪中,人们可以从这部影片中找到些许人心的温暖。在欣赏完这部电影之后,令我们感动的,难道仅仅是它美丽的爱情故事吗?不!在我们脑海里久久盘旋的镜头,是在生死关头还倾心的演奏交响乐的勇敢的乐手们,是在纷乱逃亡的脚步中还努力维持序的船员们,是在危急时刻仍然没考虑自身安危,主张先送走老人,小孩和妇女的举动,而老人们却安详的躺在床上,等待着与自己忠爱的伴侣化做永恒,把逃生的机会留给更多年轻的生命……,西方中产阶级价值观今天风靡世界,它的核心便是财富观念.这种观念的特点是一切判断均从财富出发。《泰坦尼克号》的主要篇幅是鄙视以财富取人的,Jack和Rose身上,影片似乎寄寓着对以财富划分等级秩序的叛逆。一般认为,这种叛逆正是美国自由平等精神的标志。问题是叛逆不是针对财富,只是针对等级差别,而叛逆者自身最终也是为着追逐财富。譬如Jack因赌博赢取了一张船票,要到美国发财的狂喜心态顿时溢于言表。毫无疑问,jack身上的自由平等精神,是自由平等地获取财富的精神。
《泰坦尼克号》影片的大部分构思都是在炫耀财富的魅力。豪华的游船本身已是一种象征:它把财富的魅力表现得很有生气,并尽量显示西方在二十世纪初叶所具有的因敛财有成而无法掩饰的傲慢。Jack站在船头狂叫“我是世界之王!”后来导演卡梅隆在奥斯卡颁奖会上也如此狂嚣,充分说明了西方中产阶级在赢取财富方面倾尽心智的精神境界。
所谓浪漫爱情史诗尽管动人,但它可以视为这种西方财富观念的点缀。无非是说,追逐财富本身不妨碍爱情生活的纯洁,因此,也就不妨碍把财富当成爱情生活的点缀。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贯串影片始终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Rose既珍视爱情,同样珍视“海洋之心”的财富象征。所以许多观众直观地认为,这一点已起码说明露丝的爱情不够纯洁。
为什么要用“海洋之心”作为贯串全片的重要道具呢?它难道对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有任何衬托的意义吗?其实没有“海洋之心”,Jack和Rose的浪漫爱情丝毫无损。“海洋之心”的介入,只是给这段爱情添入一种中产阶级财富魅力的氛围,让人感觉到财富的魅力真是无处不在。它使Jack和Rose的爱情不可能完全只在三等舱里完成。华贵生活的实现,似乎才是浪漫爱情的终点。这样的浪漫史诗,说到底是西方中产阶级价值观照耀下的青蛙王子的故事。
以财富为中心的西方中产阶级价值观,和以自然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迥然不同的。中国精神认为生命的价值是天地赐予的,只要人把自己看作天地之子,合乎自然与人性地生活,就已经在“享受每一天”了。所以,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几乎百分之百的着名中国电影,都不会去涉及财富、等级、灰姑娘或者青蛙王子那样的课题。大概这就是中国文化精神和西方价值精神的巨大差异。
但尽管有差异,《泰坦尼克号》在中国还是取得了很酷的票房收入。不只是中国,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它有着比爱情更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人性的考验!”,它有世界上最崇高的思想,以至于使世界都接受了它的思想。
3、《卧虎藏龙》和《黑暗中的舞者》对比:
这两部影片都有很强的艺术性,且都在国际上抱奖一堆,而《卧虎藏龙》则是中国第一部获得4项奥斯卡奖项的影片。虽然它在国际上很辉煌,但是在中国的影响却不是很大。而《黑暗中的舞者》却可以处处生辉,这又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
看《黑暗中的舞者》,却莫名地想到村上春树的小说的标题,《挪威森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从比约克那张四分五裂渗透北欧气质的小脸上,森林,雨水,天籁,这些带着自然的气息弥漫过来,舞在塞尔玛,其实只是一种白日化的想象,现实里的她,却逐渐湮没在黑暗中,尽管内心的明亮和希望在黑暗中闪亮,却无法逃避悲剧命运的追随。
《卧》在美国被宣传为妇女解放 而不是武侠片,成为西方人了解东方文化的一个视窗,美国人被剧中的东方的文化所吸引,令人所向往的神秘的东方国度,不被美国人所理解的“江湖”(却是吸引人处),其中的绚丽的武打场面,异域风情的强烈的色彩冲击,可能还有它所宣传的妇女解放吧,以上的种种理由使它击败了其他的竞争对手而勇夺4项奥斯卡大奖,成为当届最成功的外语片。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卧》在国外风光之后,回到国内却反应平淡,与获得4项奥斯卡大奖的殊荣不相对称,这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卧》在国内反应如此平淡是什么原因呢?是国人不认可呢?是拍的不好呢?还是情节不吸引人呢?据我们的调查所得,《卧》给国人的印象是“太烂,不行”。也许是这类影片在国内太多了吧。西方人不了解东方的文化,《卧》即是给西方以神秘,来吸引西方人,这是《卧》在美的成功之处。
《卧》的成功是它把东方的美丽文化带给了对东方一无所知的西方人,使他们开始了解神秘的东方,对东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致于对《卧》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喜爱。
大片真的仅仅只是娱乐吗?
不是!这是我们在欣赏和对比完六部大片后的共同感受。
自从1895年巴黎以卖门票的方式宣告了它的诞生之日起,电影就被打上鲜明的商业烙印,以好莱坞为领军的进口大片更是如此。屡试不爽的英雄美人题材,不惜动用核弹、舰艇、战斗机的巨集大场面,至死不渝、缠绵动人的爱情童话,以及永远吸引观众的层层悬念等娱乐要素被近乎完美地组合在一起,强烈地冲击着观众的视听。 但是,好莱坞赢得观众的深层次的杀手鐗却是其寓意深刻的思想性。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大片的“思想性”并不是直白的说教方式来体现,而是深深埋藏在故事情节和人物言行举止当中,即以艺术性的方式来体现思想性。进口大片永远是以娱乐为目的的,但是娱乐也永远不会是唯一的目的。一位影评人说,“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是以娱乐性为主的进口大片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影评《美国丽人》
在电影进行到一半左右的地方,极度沉迷于V8摄影的男孩瑞奇给他新交的女朋友珍妮看他所拍过“最美丽的影片”。片子里是一个迎风飞舞的透明塑胶袋,贴着红砖墙角不断飘动,飞上、飞下,左移、右飘,伴随着满地枯黄的落叶,恣意飞扬。而那镜头就只是跟随着塑胶袋,锁定它曼妙的舞姿,幽雅而缓慢地飘动,一会儿好像即将要贴到地面,忽然一阵风又使它拔高飞起;萤幕画面停留在影片上,镜头越来越近,配合着平淡单调的乐音,刹时之间时间彷佛也暂停了,只剩下那单纯的节奏紧扣每位观众的内心,竟是好美好美…就这样,才几分钟的光景,导演却利用这平凡无奇的塑胶袋,交代了本片一个重要的主题:停下来,靠近点,看清楚。
这部电影首次执电影导演筒的舞台剧名导山姆曼得斯选择用轻松诙谐的方式呈现,别具巧思、喜感十足的音乐寓于沉重的主题之中,用略带嘲讽的口吻告诉你这样一个平凡的故事,平凡的悲剧,像是一首荒谬的中年协奏曲,让观众在开怀大笑之余,也能回过头来思考电影里隐隐传达出的悲哀讯息。
威尼斯电影节——中国电影走进后张艺谋时代
当年张艺谋在威尼斯电影节上的表现到今天来看才知道是一个奇迹——他那时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凭借《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就抱走一头头金狮。当然,天才毕竟是不多的。——一个好的导演是成功的关键。外国影院最有杀伤力的硬体动感电影起源
被誉为本世纪文化娱乐领域新一轮朝阳的动感电影,伴随着经济的腾飞,忽如一夜春风,被众多有识之士引入国内娱乐业。人们也越来越多地被动感电影所带来的不可言表的惊险、 *** 所征服。动感电影自产生以来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历程,从最初的平台式和十人座发展到如今的870放映机,涡轮式100座300平米大视域的最大规模至尊装置“turbo tour ”系统。该系统整合诸多当今最新技术:计算机远端控制技术、程控液压运动模拟技术、高清晰度超大画面放映技术、DTS数字音响技术、数码3D影象制作技术等。但这种先进的硬体设施还没有真正的走进中国。
中国影视路在何方——广吸外国成功之经验;相容世界优秀文化,走自己的路!
结题语:
研究性学习。这是一门与应试教育截然不同的科目,对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大有裨益。我们2004级6班的部分同学,携着《中外影视文化对比》这个课题,站在了研究性学习这条崭新的道路上,用双手真切触控素质教育这个对我们来说有新奇又令人兴奋的事物。
回忆是欣慰的,而过程是艰苦的。“万事开头难”的现实让我们摒弃了浮躁和不切实际的空想,从而端正态度面对研究过程中的每一项任务,每一道难题。从街头数以万计的问卷查到图书管中繁杂的搜寻工作,从浩瀚的资料整理到电脑萤幕下的挑灯夜战,在忙碌而充实的日子里,一切工作和程式都在我们控制下顺利的进行着。近一年后的现在,我们面对的是案头丰硕的资料和成果,是学校赋予的荣誉和勉励,是越来越多人的出谋划策。而这些宝贵财富的获取,凭借的不是平常针对考试的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而是自己的毅力和货真价实的能力。
一年前的我们,就像雾里看花一样遥望着似乎不可及的素质教育;一年后的我们,在研究性学习这条路的尽头,已经尝到了素质教育的甜头:投身社会时间的拘束与畏缩,让他们走开,在娇生惯养中滋长的孩子气,让他们走开,认识事物的肤浅,妄下定论的浅薄,让他们走开……我们用言行和实物证明了:自己不是温室里的弱苗,不是无所作为的一代!
回顾过去,成绩斐然,展望未来,前途灿烂。面对眼前的荣誉和光环,我们不会骄傲,更没有理由止步不前。在以后的日子中,还有更多值得我们放开手脚,动手创作的园地。回首看看,丰收的土地,弹掉衣上的一路征尘,我们还要再上路!

㈡ 在中西方文化交融与碰撞、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从前时代继承和保留下来、存在于生产关系和上深建筑中的部分或全部因素。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内容十分丰富。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史学、哲学、道德、宗教等 理论和思想方面,在安邦治国、品德修养、成就事业等 实践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了富贵的遗产。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一是分析和评价;二是批判继承;三是使现代化。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评价传统文化。首先,我们应当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封建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的基础之上的,是对它们的反映和表现。其次,我们应该看到,传统文化的许多基本观念、基本思想,本身具有两重性。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性质、特点和作用。最后,对传统文化的评价,要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判断什么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什么是糟粕,真正发掘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清除其中的垃圾。
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发展中的常规。离开批判继承就谈不上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在社会发展的转变关头,在变革的时代,这个问题就显得特别引人注意。
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科学地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是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的前提和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和沃土。必须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民族文化,又必须在创新中确立和发展我们民族精神民族传统。就总体而言,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割断,文化史也无法割断。在要不要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有的人主张采取历史虚无主义态度,用一把火饶光,说“中国传统文化早该后继无人”;有的人主张民族虚无主义,彻底否定传统文化;也还有的人对传统文化采取毫玩批判地收兼收并蓄、食古不化的态度,提倡所谓“国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与“国粹主义”形成了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的左、右两个极端。事实上,不管是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还是“国粹主义”都不是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传统文化之所以可批判继承,根本源因就在于它是一种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论会中的文化不都是剥削阶级文化,传统文化中包括了剥削阶级的文化,又不等同于剥剥削阶级文化。事实上,传统文化中除了剥削阶级文化,还有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充满革命、科学、民主精神的劳动群众文化,人民大众文化。在阶级社会中,还存在着作为社会成员的各阶级共同创造和流传的反映共同利益的文化,如环保意识,公共交通和秩序等。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的文化传统当然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即使剥削阶级的文化,也有不同时期的区别。当这个阶级作为新兴的革命阶级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时,其文化也有不少体现人民性的成分可以搦批判继承。阶级斗争的复杂性使剥削阵营里分化出一些开明派士,自觉不自觉地站在人民的一边总结和反映人民愿望的文化。作为剥削阶级文化主干的儒家文化,也有正统的矛盾斗争,在不同时期作用也不同。只要做好批判继承,就可以为社会土土主义服务。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是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问题的进一步深化。即进一步解决怎样从普遍到特殊的问题。这个问题有它特殊的意义。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不是指整个传统文化 的现代化,而是指怎样把传统文化中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转化成具有现代内容的东西。首先,要准确地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实质。发掘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要把眼光放得开阔、长远。要着力于发掘传统文化中带有民主和科学因素的遗产。要站在现代化的高度,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传统中的合理因素加以加工、改造、冶炼、重铸、创新,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广泛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如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古为今用。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和发展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和时代要求的新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能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㈢ 中西方文化碰撞时我们该如何选择

深入社会,感受碰撞----谈 “中西方文化在侨乡的碰撞”的研究体会假如你们回家跟阿公比出两个手指头(成功的标志), 他们会有什么反映?如果你的小堂妹或小堂弟过生日,他/她选择吃蛋糕还是面线呢?侨乡人结婚时穿中国式的服装还是西方的婚纱呢? 侨乡人喜欢听外国歌曲还是中国歌曲?生活在信息时代,生活在对外开放的侨乡,到处都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火花,也许很多人司空见惯,但做为侨乡人,做为外语学习者,我们认为我们有必要去去体会、探究、去思考。有利与于我们更好的学习英语这门外语,有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家乡,关注社会问题,关注社会发展,这有利于扩大我们的知识面,提高我们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素质。因此我们不只心动,而且立即行动。我们从婚纱店到音像店,从图书馆到书店, 从生活到网络…我们采访了各种行业的人, 男男女女, 老老少少。我们付出了许多心血, 但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首先, 我们发现当中西方文化在侨乡的碰撞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完全能有机的结合。在婚纱店我们看到侨乡的设计师们把国外的婚纱和中国人所喜爱的红色完美地结合起来,同时非常受到侨乡新娘的欢迎。在饮食方面,我们发现人们除了喜欢西餐厅的气氛和汉堡的美味,也喜欢中西结合的“鸡饭”。许多快餐店既有中餐也有西餐,这种快餐店尤其受到侨乡人的欢迎。在音像店, 外国片子、外来音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昧,一些英语歌曲,或中西风格结合的歌曲的市场越来越大,尤其受年轻人和学生的欢迎。 在饮食方面,我们发现人们除了喜欢西餐厅的气氛和汉堡的美味,也喜欢中西结合的“鸡饭”。第二、我们发现当中西方文化在侨乡的碰撞后,侨乡人很快地吸取外来的精华,充实和丰富自己,使侨乡文化更富有生气。侨乡人除了烘烘活活地过春节,也不忘圣诞节给朋友捎去祝福; 侨乡人除了过中国的七七情人节, 也不错过西方浪漫情人节;侨乡人除了坚持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舟,也开始在五月母亲节给侨乡母亲们送上一份礼物和深深的问候。第三、我们发现当中西方文化在侨乡的碰撞后,侨乡人的英语知识不断增长、生活语言不断丰富。许多阿公阿妈都懂得“OK”, “Thank you”和“Bye- bye”等英语的意思, 生活中人们广泛地使用“小case”, “好cool”“爱show”等中西结合的词。这无疑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当然,我们也发现在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下,我们侨乡许多传统文化正面临危机。阿公阿妈都说看高甲戏的人越来越少,许多高甲戏面临着解散的命运。我们也了解到在高甲戏还是有人为这侨乡独特的文化的生存,正努力奋斗着。在深入社会、感受碰撞的活动中,我们发现我们学了许多课本里所没有的知识,我们发现我们成长了许多。一、我们学会人与人更好地交流的方法,增加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在采访和问卷中尽管多次碰壁,但我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下一次的成功打好基础。我们了解社会,把自己学过的知识用于实践中,更促进我们学好课内外有关知识二、我们在活动中体会到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重要性。我们确定研究调查的任务后,就侨乡的中西方文化在肢体语言、饮食文化、服装文化、音像文化等方面的冲击和碰撞,各自进行多渠道的调查和研究,其中之一就是让我们的同学在网络环境下,自主性地探究:利用网络,收集大量图片、文本等材料,然后集中,在讨论与沟通中进行信息的分析和处理。 三、在活动我们觉得我们增强了跨文化意识,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质。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他们也扩大知识面,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当然,我们的活动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我们问卷时遭到不解和误会;采访时问题不够精练或问及店主不想回答的问题;同学之间有时合作不很和谐。但是,我们都能正视问题、反思总结。我们成员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约定,下次谁生日时,中午请吃面,晚上请吃蛋糕!

㈣ 求关于中西方文化碰撞带来的后果!稍微长一点的论述!急求

摘要: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会产生中西文化的碰撞。文化全球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文化全球化也给我国民族文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发达国家强势文化的渗透、中西价值观的碰撞、网络传播和英语全球化的影响。我们要抓住机遇,迎对挑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我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中西文化碰撞;机遇;挑战;民族文化复兴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156(2006)01-0012-03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的内涵已经从经济领域扩展到了文化领域,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增强。西方文化依仗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的经济强势和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到发展中国家,许多源于西方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等传入到发展中国家。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对外交流日趋频繁。有着中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由于交际者双方在语言习惯、文化取向、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就产生了中西文化的碰撞。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和碰撞给我国民族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正确对待中西文化碰撞,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积极融入全球化的潮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我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一、文化全球化带来了中西文化的碰撞1.语言层面的碰撞
语言是交际的媒介,文化的载体。汉英语言中有许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表面上似乎意义相近,但其实际联想意义却相差很远。这种语言的文化内涵差异会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和冲突。
红色在汉语中象征着喜庆与成功,如/开门红0、/红双喜0;红色在汉语中还用来指革命和共产主义,如/一颗红心0,英语中也用red(红色)指共产主义者,但有贬义。红色(red)在英语中可以表达生气、愤怒的感情,如/seered0指发怒、冒火;/redflag0(红旗)在英国是表示危险的信号,这种说法反映了西方民族的心理,从红色联想到暴力、危险。黄色在中国古代是尊贵的颜色,是帝王衣服的颜色,即/黄袍0。
收稿日期:2005-10-21
作者简介:吴丽芳(1972-),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在汉语中,黄色可以来指低级庸俗、淫秽色情,如/黄色书籍0、/黄色电影0、/扫黄0等。但这些词语中的/黄0并不等同于英语中的yellow(黄色),英语中的颜色词blue(蓝色)却可用来指上述几个汉语词语中的/黄色0,如/bluefilms0(黄色电影),/bluejokes0(下流的笑话)。在中国,一些迷信的人怕看到猫头鹰或听到它的叫声,认为碰上它要倒霉,/夜猫子进宅0表示厄运将至。而在西方文化中,猫头鹰是智慧的象征,英语中有/aswiseasanowl0(像猫头鹰一样聪明)的谚语。在中国古代,龙代表帝王,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力和吉祥,如/望子成龙0/龙腾虎跃0/龙马精神0等。在西方文化中,龙(dragon)是邪恶的象征,在早期英语文学作品中有英雄与恶龙搏斗的故事,恶龙喷水吐火,给人类带来灾难。可见,汉英语言中有许多表面意义相似的词语却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不同特征。
2.中西价值观念的碰撞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是一个文化群体的成员共同遵守的规范的价值体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会产生价值观念的碰撞。
中国文化具有群体取向的价值观,提倡凡事以集体、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必要时要忽略或牺牲个人利益。与人交往时要做到/卑己尊人0;做事时要求稳,行为举止要符合自身身份,严格遵循社会界定的规矩;在生活中要做到/克己守道0、循规蹈矩、安于现状,不应锋芒毕露。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价值观,西方人追求自由,崇尚平等,重视个人权利,放任个性自由发展,讲求实现个人自我价值、自由进取。做事时好动求变,标新立异。
1/3
2006年3月吴丽芳 论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中西文化的碰撞第1期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非常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讲究/面子0。与人交往时注重人情面子。人们有时为了面子可以委曲求全,口是心非,即使做错了事也不敢承认。有时为了面子会/打肿脸充胖子0。与人交往讲求以和为贵,即使与人意见不一致,为了保全双方的面子,也会避免正面冲突,倾向于用含蓄、委婉的方式来解决矛盾。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认为个人利益、个人实惠比面子更重要,个人价值应通过内在途径获得,无需借助别人的评价来验证,所以人们不特别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当情面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不会为了顾及别人的情面而忍气吞声,往往会选择保全自己的利益。他们做错事时敢于当面认错,不认为认错是没面子的事。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往日益频繁,中西文化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在实际跨文化交际

㈤ 如何对待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报告

当前,我国和西方各国日益频繁的经济交往使得文化冲突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此冲突已经逐渐进入到了社会和谐的“领地”中,如果我们不能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影响势必将越来越大,最终必将破坏我们的社会和谐,故此事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些迫切需要认识和解决的问题从而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是什么?这一冲突如何对我国的社会和谐产生影响?怎样才能减弱这一冲突的能量传递以降低其影响力,从而保证社会和谐?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并尝试提出解决的办法。

一、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

要探讨如何减缓文化冲突以保证社会和谐,就必须要探究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而要探究这一冲突的实质,就必须了解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的实质?对于这一重要问题,前代学者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作了大量、长期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最早对文化概念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的人。

1871年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志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①泰勒第一次给了文化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将文化视作一个复杂的整体,强调的是作为一个 *** 概念的文化。

他认为文化可以继承和学习而得,揭示了文化的传承性特点。

文化功能学派的创始人、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则从功能的角度认识和阐释文化,认为文化以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而存在,“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

一切文化要素,若是我们的看法是对的,一定都是在活动着发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②。

在马氏的理解中,文化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体系,这个体系中的一切构成要素都具有各种有效的功能,并处于变化和运动中。

美国着名人类学家克拉克洪在总结了160多种具有影响的文化定义之后,对文化作出如下解释:“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型式样又包含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③ 他认为文化体系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有显型和隐型之分的行为模式,由某个人类群体的成员共同享有,反映了群体的意识和行为状况。

另一位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则对文化有着这样的解释:“总之,我所坚持的文化概念既不是多重所指的,也不是含糊不清的:它表示的是从历史上留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命的知识和态度。”④ 格尔茨认为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系统,人类学家的任务就是对每一种文化的各种意义进行解释以达到能被理解的目的。

从以上几个对文化的“经典性”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出几点相似之处: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可以继承和学习而得,并对人们继续发生着影响。

第二,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完整的人工体系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各构成要素处于不断的变化和运动中。

第三,某一文化为某个人类群体的成员共同享有,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特定人类群体的意识状况和行为模式,各种文化具有各自特定的意义。

由此,根据以上对文化内涵的一些共同理解,并进而由这共同理解来看文化冲突,我们可以认为,文化冲突实际上就是不同文化体系及其构成要素之间产生矛盾、碰撞,进而相互排斥、相互对立,乃至相互对抗的现象。

由于不同的文化代表了不同人类群体所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激烈的文化冲突必然导致不同人类群体之间的对抗和斗争。

现今全球一体化的格局使得中西方文化频繁接触,然而双方在接触之前就有着各自长期独立发展的文化史,都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文化体系,其构成有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文化建立在包容着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农耕经济的基础之上,良好的自然及地理环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不用依靠对外扩张就能够自给自足,所以文化体系几千年来一直有着较大的内涵量和较强的内生力。

西方文化则诞生于自然资源及物质条件都十分有限的地中海,人们临海而居,粮食不能自给,陆地交通和交往又极其困难,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努力开拓海洋事业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因此商业航海贸易十分发达。

与中国农耕文明相比,地中海文明的对外扩展力较强。

由于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存在着很大差异,当二者频繁接触时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构成要素差异小的文化体系冲突就小,构成要素差异大的则冲突大。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就是在全球化的外力推动下,两种构成要素差异较大的文化体系之间激烈的对抗与斗争。

二、循环作用与能量传递

文化是由人创造的,而人又是社会的主体,要探讨文化冲突如何影响社会和谐,就必须要以人为出发点来理解文化与社会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

社会是由社会成员共同建立的有组织的群体,某一社会的所有社会成员都共同享有一种文化体系,并处于一个共同的价值体系的持续影响下,因此每一种文化都是与某一特定社会相联系的。

实际上,人、文化与社会之间是相互循环作用的:人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又对人产生着持续的影响;文化决定了社会存在的模式,而社会又是文化的承载者与维系者;社会是我们人类生存斗争的单位,同时人的行为必须置于社会中才能被理解。

文化冲突对社会和谐的影响正是建立在这种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

由于文化冲突是不同文化体系及其构成要素之间产生矛盾、碰撞,进而相互排斥、相互对立,乃至相互对抗的现象,因而也可以被看作为一种文化运动。

社会和谐则指的是构成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均衡稳定的状态,也就是说,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有一个比较均衡、比较稳定的关系,社会呈现出稳定有序、协调发展的态势。

正如我们所知,一切事物的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产生和传递,能量传递的规律则是单向趋于平衡状态,即能量由高到低传递并最终达到相同为止。

激烈的文化冲突使得构成文化系统的各种要素在摩擦、碰撞中处于剧烈的运动状态,加上文化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循环作用,冲突产生的能量必定会传递给整个社会系统,从而导致社会系统稳定状态的失衡。

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正是这种剧烈的文化运动,它不断地冲击着我国社会的底线和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有可能使社会陷入或至少局部地陷入混乱状态。

激烈且长期持续的文化冲突具有极大的杀伤力,最终将导致社会陷入整体的危机。

我国近年来不断攀升的离婚率、青少年犯罪率以及不断扩大的吸毒人数、艾滋病感染人数等就已经敲响了警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内驱作用,给西方各国带来了巨额的利润,而经济力量又是当今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西方各国将会更为努力地开发更大的文化市场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因此,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而且将很可能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继续加强。

由于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差异较大,决定了两者的相互融合就只能是部分性的,如果仅仅依靠文化融合来减少文化冲突,实际上大多是在作无用之功。

因而减少中西方的文化冲突以保障社会和谐,更需要的是尽可能地降低由文化冲突产生的能量,使之尽可能少地传递到社会系统中。

由于无法控制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外部冲击,如果要降低文化冲突的能量,就必须将我国文化系统的运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即保持我国文化系统自身的相对稳定性。

三、文化有限流动

如前所述,文化是组织结构严密的整体,那么构成文化体系的诸要素间就有着一定的组合秩序和架构关系,各要素之间按照相对稳定的方式组织和联结起来,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认为文化结构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之分:表层结构可以直接观察到,如器物和技术;深层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到,深植于人们的头脑之中,指挥着人们的行为,在一切文化现象的背后起着决定性作用。

也就是说,文化系统的真正决定者是深层结构即核心结构的构成要素。

这些构成要素决定了文化系统之间的异同,同时它们的稳定与否也决定了整个文化系统能否稳定。

因而,要保持我国文化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就必须要使文化核心的各构成要素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对于文化深层结构的认识,国内外文化人类学界有着大致相同的看法。

例如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三分法:物质的文化、社会制度的文化和精神的文化。

精神文化针对物质文化和社会制度文化而言,是二者的上层结构,所以也是文化的核心⑤。

克罗伯等人认为每一文化体系都由显型部分和隐型部分组成,物态的、制度的及行为的文化是显型文化;精神的和心态的文化则是隐型文化。

隐型文化即文化的基本核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传统的思想,一是与他们有关的价值⑥。

怀特则将文化系统分为三个亚系统,即技术的系统、社会学的系统以及意识形态的系统。

他认为技术系统由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仪器,以及使用这些仪器的技术组成;社会学的系统由人际关系组成,这种人际关系以个人和集体的行为方式来表现;意识形态系统由思想、信仰和知识组成,它们是以清晰的言语或其他符号形式表现的。

意识形态系统是文化系统的核心,整个文化系统受到意识形态系统的控制⑦。

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文化结构的核心就是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它们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可以说,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的不同就是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的根本原因。

例如,中国人认为“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西方人则认为人必须战胜自然进而控制自然;中国人强调群体认同,西方人注重个体自由;中国人推崇依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西方人则崇尚冒险进取;中国人注重内心的修炼,西方人则强调上帝的意志。

那么,如果要保持文化核心构成要素的稳定性,就是要保持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的稳定性,如此则会表现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而轻易改变。

同时,由于文化流动是文化系统生命力的保证,各构成要素必须处于不断的变化和运动中。

在文化核心构成要素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表层结构的文化要素必须适当地流动,以保证文化系统的活力。

这种系统内核不变,表层要素适当流动的文化流动实际上可称为文化有限流动。

文化有限流动不同于文化一般流动,文化一般流动是全面的流动,文化有限流动是部分的流动;文化一般流动是由文化系统自然调节,文化有限流动则是文化系统在一定控制下调节。

相比较而言,在激烈的文化冲突中,文化有限流动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持自身文化系统的稳定。

四、加强传统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与文化有限流动密切相关,文化认同是文化有限流动的基础,文化有限流动是文化认同的结果。

要真正实现文化有限流动,必须加强人们的文化认同。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社会的现代性更多地表现为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的流动性,而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又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阻隔,因此与以往相比,人们更加需要加强文化认同以提供安全基础。

如前面所示,文化与人的存在紧密相联,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方式,都是文化的产物。

因而文化认同与自我认同紧密相关、不可分割。

当人们处于一种不同文化接触、碰撞、对抗的环境中时,面对着各种不同的事实存在,会产生一种自我认同以保持自身统一的反应,如果缺乏文化认同,个体就会没有归属感。

一个中国人可以和一个美国人友好相处,互相谈论对方的文化,这个时候双方都有自己的文化认同;而如果这个中国人缺乏自己的文化认同,就会感觉到在精神上不能和那个美国人对等,则无论如何内心都会有焦虑,很有可能在行为选择上出现问题,而且如果一旦形成一种群体性反应,对社会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现今,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文化体系的深层结构被部分破坏,新的文化体系又正在建立之中,不可否认,社会上出现的所谓“文化虚无”、“文化荒漠”、“文化无根”等等说法,正反映了我们文化体系核心层面的某种缺失。

再者,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人们大多不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来认识经济和科技,反而是被动地依据经济和科技力量来认识自己的文化,这种认识并不是建立在对文化本体的正确认识上,而此时西方文化挟经济实力和先进科技之强势与我国文化发生冲突时,再加以我国文化核心层面出现某种缺失,人们便很容易鄙弃自己的优秀文化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

美国着名文化人类学家、文化模式论的创始人本尼迪克特指出,人类文化的形成是因为受到文化模式力量的支配和控制,正是这样一些模式,区别着不同的文化,同时也塑造着各自所辖的那些个体,控制着个体的思维和行为。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由先民的原始思维发展而来的,以儒、道两家思想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为主流的长期形成的文化模式,两千多年来发挥着强大的作用,规范着中国人的生活行为、道德情操与价值观念。

所以,即使人们在崇拜各种西方文化的同时,也不可能完全忘怀传统文化。

而今,中国经济力量的逐渐强大,已动摇了人们认识西方文化的基础,对西方文化的普遍认同已经逐渐受到质疑。

如,美国两大快餐业巨头麦当劳和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之初,曾倾尽全力宣传本土饮食文化,使得国人趋之若鹜。

而近几年,人们开始提倡多吃中国传统食物,少吃西方“垃圾食品”,麦当劳和肯德基的顾客比以往明显减少,这两位西方快餐巨头就都只有“入乡随俗”,烹制各种中国传统食品以吸引顾客。

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餐饮业,在其他各行业也已经有了相似的情况。

由此简单事例即可看出,国人的文化观念已在回归,所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际上只是在“顺水推舟”而已。

五、余论:探寻共同的文化核心要素

如前面所述,文化的样貌由核心结构决定,那么与系统内核接近的文化要素进入,系统的排异反应会较小,则有可能被接受;反之,系统的排异反应会较大,就很难被系统接受。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距甚大,有时表现出完全对立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这种差异较大的文化体系之间可以部分相互适应、补充,但要做到完全融合、涵化,则有着很大的难度。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如同人类的身体有着共同的某些特征一样,人类的文化也有着某些相同之处,只是它们隐藏在各种文化现象的背后,处于文化的深层结构中,经常是人们下意识的反应,不易察觉。

换而言之,人类文化应该有着某些共同的文化核心要素,这正是中西方文化之间实现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基础。

我们应该把握文化的整体结构,探究人类不同行为和思考方式的内在联系,寻找到这些隐藏于文化深层结构中的共同核心要素。

文化人类学界中有相当一批学者主张文化相对主义,他们认为:任何一种人类文化,无论多么原始或多么复杂,都有其存在的理由;研究某一种文化,不能由主观好恶而决定取舍,而应根据它自身的来龙去脉以研究其现象本身。

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现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文化冲突问题,更需要深入了解我们自己世代相传的文化,也更需要站在尊重对方文化体系的立场上,通过对不同文化的积极理解、比较研究,从而真正地实现中西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

㈥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深入社会,感受碰撞

----谈 “中西方文化在侨乡的碰撞”的研究体会

假如你们回家跟阿公比出两个手指头(成功的标志), 他们会有什么反映?如果你的小堂妹或小堂弟过生日,他/她选择吃蛋糕还是面线呢?侨乡人结婚时穿中国式的服装还是西方的婚纱呢? 侨乡人喜欢听外国歌曲还是中国歌曲?

生活在信息时代,生活在对外开放的侨乡,到处都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火花,也许很多人司空见惯,但做为侨乡人,做为外语学习者,我们认为我们有必要去去体会、探究、去思考。有利与于我们更好的学习英语这门外语,有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家乡,关注社会问题,关注社会发展,这有利于扩大我们的知识面,提高我们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素质。因此我们不只心动,而且立即行动。

我们从婚纱店到音像店,从图书馆到书店, 从生活到网络…我们采访了各种行业的人, 男男女女, 老老少少。我们付出了许多心血, 但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首先, 我们发现当中西方文化在侨乡的碰撞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完全能有机的结合。在婚纱店我们看到侨乡的设计师们把国外的婚纱和中国人所喜爱的红色完美地结合起来,同时非常受到侨乡新娘的欢迎。在饮食方面,我们发现人们除了喜欢西餐厅的气氛和汉堡的美味,也喜欢中西结合的“鸡饭”。许多快餐店既有中餐也有西餐,这种快餐店尤其受到侨乡人的欢迎。在音像店, 外国片子、外来音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昧,一些英语歌曲,或中西风格结合的歌曲的市场越来越大,尤其受年轻人和学生的欢迎。 在饮食方面,我们发现人们除了喜欢西餐厅的气氛和汉堡的美味,也喜欢中西结合的“鸡饭”。

第二、我们发现当中西方文化在侨乡的碰撞后,侨乡人很快地吸取外来的精华,充实和丰富自己,使侨乡文化更富有生气。侨乡人除了烘烘活活地过春节,也不忘圣诞节给朋友捎去祝福; 侨乡人除了过中国的七七情人节, 也不错过西方浪漫情人节;侨乡人除了坚持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舟,也开始在五月母亲节给侨乡母亲们送上一份礼物和深深的问候。

第三、我们发现当中西方文化在侨乡的碰撞后,侨乡人的英语知识不断增长、生活语言不断丰富。许多阿公阿妈都懂得“OK”, “Thank you”和“Bye- bye”等英语的意思, 生活中人们广泛地使用“小case”, “好cool”“爱show”等中西结合的词。这无疑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

当然,我们也发现在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下,我们侨乡许多传统文化正面临危机。阿公阿妈都说看高甲戏的人越来越少,许多高甲戏面临着解散的命运。我们也了解到在高甲戏还是有人为这侨乡独特的文化的生存,正努力奋斗着。

在深入社会、感受碰撞的活动中,我们发现我们学了许多课本里所没有的知识,我们发现我们成长了许多。

一、我们学会人与人更好地交流的方法,增加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在采访和问卷中尽管多次碰壁,但我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下一次的成功打好基础。我们了解社会,把自己学过的知识用于实践中,更促进我们学好课内外有关知识

二、我们在活动中体会到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重要性。我们确定研究调查的任务后,就侨乡的中西方文化在肢体语言、饮食文化、服装文化、音像文化等方面的冲击和碰撞,各自进行多渠道的调查和研究,其中之一就是让我们的同学在网络环境下,自主性地探究:利用网络,收集大量图片、文本等材料,然后集中,在讨论与沟通中进行信息的分析和处理。

三、在活动我们觉得我们增强了跨文化意识,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质。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他们也扩大知识面,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当然,我们的活动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我们问卷时遭到不解和误会;采访时问题不够精练或问及店主不想回答的问题;同学之间有时合作不很和谐。但是,我们都能正视问题、反思总结。我们成员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约定,下次谁生日时,中午请吃面,晚上请吃蛋糕!

㈦ 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怎样对待文化差异?
(1)正是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世界文化才丰富多彩、生机勃勃。(2)对待文化差异,要加强沟通。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在人文交流中,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在人文交流中,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也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各国应根据本国、本民族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反对照搬外来文化,也反对全盘否定外来文化、“封闭主义”。

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差异短一点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选择....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不同的文化? 10分
世界文化丰富多样.在全球化过程中,各胆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应该平等对待.我们要抱沟通的态度.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同时,又要抱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我们自己的文化体现民族性,突出时代性.互相尊重,兼容幷包。

同时,文化差异是正常的文化现象现象,是由各国家、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地理位置等因素引起的社会习惯、价值取向等的不同。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糙粕。

我们应当具有开放的胸怀,消除差异,保持自身精神家园,正确对待不同文化。
正确对待文化差异的方法是什么?
1、包容不同文化。

2、学习不同文化。

3、弘扬先进文化。

4、扬弃糟粕文化。
如何对待中西文化差异
人类的历史进程,为后人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也积累了有益的成功经验和惨痛的失败教训,这份巨大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拓自己的眼界,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培养广泛的兴趣,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修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素质,还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观念利意识,其中既包括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同时还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提高每个人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人类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类能够不断地总结自身发展的历史,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接受惨痛的教训。从而推进人类自身从低级向高级,社会从野蛮向文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可以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启迪。

在文化进程中,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沿着时间的长河,此消彼长,又各具特色。

一、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征:平衡和现实主义

中西方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即平衡与现实主义,也反映了民族间观念、意识的差异。而这两种基本的文化特征,在具体的文化现象和文学艺术作品中,又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即中国传统文化以稳重、平和、和谐及写意为特色;西方传统文化则以个性化鲜明、写实性强为特点。

1.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平衡,以稳重、平和、和谐为特征

追求平衡.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小形成的—种特定的观念、农业生产受季节变化和作物生长规律的制约,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农业生产随时面临自然灾害的威胁,需要人们团结合作,建构一种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自然气候条件,各种气象因素:光照温度、防水等,都需要适宜,即“无过不及”。中国的传统武术太极功,强调刚柔并济,古人认为天地,阴阳,昼夜,都是相对,要保持他们的平衡。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

孔子对“为人之道”提出“中庸”的思想:“君子中庸,小人反小庙”。明代理学家对“中庸”作了解释:“中者,不偏不倚,元过不及”。即为人处世个能左、右偏激,需沿着正直的方向发展和前进。这种为人处世正直的认识,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由此也养成了中华民族坚持原则,是非分明的优秀品德。

中国的传统饮食则具有“平衡”的特点,而且多为经验型的。在古代,人们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将各种食物分为温、热、凉、寒,四种“属性”,又称“四气”,且按味道分为辛、酸、甘、苦、咸等“五味”。中国传统饮食的“平衡”,就是根据各种食物的“属性”和“五味”,将不同的食物相搭配,使之实现“四气”和“五味”的“平衡”。

与之相比较,因为西方生活工作节奏快,方便快洁的就餐方式和缺什么营养补什么营养成为主旨,也表现了现实主义在饮食上的差别。

2. 西方传统文化的特色:现实主义

西方民族受畜牧业生产的影响,而形成了许多特有的观念其中最突出和重要的是现实主义,即注审现实。

2.1 现实主义在西方社会生活中的反映

现实主义的观念在西方的社会生活中.是十分明显的。反映在西方民族审视社会、处理人际关系,以及日常生活等,都是以现实作为基础。

西方民族在消费理念上的“超前消费”,即先消费,后还贷的作法,就是从现实出发.先考虑眼前的实际需要,满足人们对现实的需求。至于下一步的还贷,也是根据现实的需要决定的,所以西方人常出现重复借贷的现象。

现实主义的观念在西方民族及社会的文明发展史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世界近代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发明,近代自然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基本上是历史上曾是游牧民族的后裔的贡献。

在西方国家的外交政策中,也体现了现实主......>>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各国不同的文化?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3)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各国应根据本国、本民族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反对照搬外来文化,也反对全盘否定外来文化、“封闭主义”。
如何正确对待异国他乡的文化差异
在国外留学生活文化差异是一种自然现象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建立在自己的信仰、价值和规范体系之上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观念。它不仅影响我们的言行举止,也影响到我们的评价体系。无论哪一个国家里都会存在对外国人的文化偏见。形象地说,文化是一副有色眼镜,我们在看外国人的行为时总会用自己文化的标准去评价。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而且文化偏见的一个特点就是典型化,不管我们打交道的外国人多么有个性,在真正了解他之前,我们总是用自己头脑里已有的对这一文化的概念去“预见”他。

例如,法国人是很浪漫的。这是一个法国人,他一定很浪漫。而且有意思的是,如果我们发现这个人的行为与我们想象的不同,我们更愿意把他理解为是特殊的。如果相符,那么就会强化对整个文化的偏见。结果往往是曲解或冲突,不能给予异文化一个正确地评价。例如只要在某些国家的媒体报道发现了个别的中国非法移民,当地人就会认为中国人都想去非法移民。这时,个人的行为变成了一个文化的代表。在这种信念的指导下,他们对中国学生的某种“看法”也就可以理解了。

文化如同地球的引力一般,只有离地三尺我们才能感到它的存在。作为一个留学生,当我们到了与中国差异很大的文化里,我们才能体会到自己身上的文化根基。我们会变得非常敏感,对针对自己的文化偏见,特别是对当地某些人的排外心理会感到十分不爽。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偏见 都会产生排外的心理和行为。我们在国外所遇到的绝大部分当地人都是友好的。虽然他们也有偏见,但是怀有跨文化交往的愿望。

在国外留学生活只要我们友好得体,都是可以成为朋友的。我们要警惕的是极端文化偏见和排外。在一些发达国家,我们会看到一些人,特别是极右分子,会把所有的外国人都看作是去他们国家揩油或抢本国人工作的。

这种种族主义的偏见和歧视根本不需说出来,只要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语调就能感受。正确区别这两种类别是我们留学生跨文化经验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大部分留学的国家里,极端的排外活动并不多见,常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不理解和反感情绪。因为饮食、起居、交往等文化习俗的不同,留学生的一些行为会让当地人感到不解。例如一些房东不愿把房子租给中国学生,因为中国人的烹调习惯会把厨房搞得非常油腻。所以我们到国外学习,首先就要学会适应。

文化适应的过程

每个初次出国留学的人都会经历兴奋、文化碰撞和习惯三个阶段。根据每个人的心理素质、教育背景、年龄和语言能力的不同,这三个时期可长可短。初次出国的人刚刚踏上异国他乡往往感到十分的兴奋。其心理反应有同一个游客,对什么都感到好奇。这时他并没有真正地接触当地社会,因而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度也较高。

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友好的向导,那么蜜月期很快就会过去(有人做过计算,认为通常是两周),随之而来的便是失望和失落——失落在我们所不熟悉的环境中,衣食住行都要从头学起。文化的碰撞从生活的小事开始,其影响却是在人的心灵上。等慢慢地我们理解并习惯了所在国的行为准则,言行举止也有意识地无意识地向当地文化靠拢,那么我们就进入了适应期了。我们不再感觉到无所适从,对当地的生活方式不再少见多怪,也觉得自然了,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圈子。

但在国外留学生活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磨合的时间太长势必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学习。那么为什么有的人文化磨合期较长,而有的人却能很快地适应异国生活呢­这取决于诸多因素。这些因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例如,我们对所在国文化、人情世故、风俗习惯的无知;无法摆脱自己“文化的有色眼 镜”等。客观的因素有年龄、语言沟通能力、地理环境等等。一般来讲,出国学习的年龄越小,语言能力越强,就越容易适应......>>
你是如何看待文化差异的,至少三个方面
语文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正因为如此,中西两种文化在对某些单词所带有褒贬色彩上有差异。如: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

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四世同堂”“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良言古训;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生活。同样,年龄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会拖累子女,他们往往要住进老人院,由社会关照。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在不相同。如lo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老张”,“老王”,透着尊敬和亲热,“张老”“王老”更是尊崇有加。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姜还是老的辣”。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 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即使愿意谈论自己的年龄,也要别人猜测其年龄,而此时,他们的真正目的的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是多么年轻。又如,英美人忌讳莫深的fat一词,见人说fat会令人沮丧不快而且反感。说到fatmeat(肥肉)多半会被认为是毫无价值的该扔掉的废物。而中国人见了小孩子说“胖嘟嘟”“胖乎乎”,表示对孩子的喜爱,对成年男子说fat有......>>

㈧ 中西方文化存在冲突,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关系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年)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由此可见,文化的覆盖面极为广泛,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
一、中西方言谈的差异
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但对西方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中国的传统方式了。一个中国学生得知其美籍教师生病后,会关切地说“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你应该到医院看看)。”不料,这句体贴的话反而使这位教师很不高兴。因为在这位教师看来,有病看医生这种简单的事情连小孩都知道,用不着任何人来指教。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解为不文明的行为。因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自己决定,用不着主人为他加菜添酒,而且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因此客人吃饭后,主人不必劝他再吃。一位美国客人看到中国主人不断地给他夹菜很不安,事后他抱怨说“主人把我当猪一样看待。” 中国人路遇熟人时,往往会无所顾忌地说:“啊呀,老兄,你近来又发福了!”或者以关切的口吻说:“老兄,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而西方人若听你说“you are fat(你胖了)”或“you are so thin(你又瘦了)”, 即使比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和难以作答。
二、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你的英文很好),”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我的英文很差)”;“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你的工作做的很好),” “No, I don't think so. 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不,这是大家共同努力得结果).” 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要表现在:(1)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2)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3)正由于以上两点,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的私事。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三、社会关系的差异
1.平等意识与等级观念
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在美国,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 新中国虽已建立了近六十年,但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核心家庭与四代同堂
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父母及未成年孩子,称之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结婚,就得搬出去住,经济上也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但同时也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 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然而,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
四、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吃过饭了么)?” “Where are you going(你去哪儿啊)?”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嗨)!” “How do you do(你好)!”“Nice day, isn't it(今天天气很好,不是么)?”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谢谢)”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请随便用)!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 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再见)!” “See you next time(下次见)!” “Good night(晚安)!”
五、社会习俗的差异——对女性的态度
美国妇女和中国妇女的地位都不高,但美国妇女却有幸能享受许多传统的骑士习俗,尊重妇女的礼节在美国社会随处可见:男士为女士开门;扶女士下车;在马路上,男士走外侧,女士走内侧,以给女士提供保护;女士进餐厅时,所有的男士都要起立;餐桌前,男士要为女士拉开椅子,等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后,请她就坐。 中国社会对女性的照顾和礼节似乎要少一些,且有一些专家注意到:汉字中带“女”字旁的有相当一部分含有贬义,如“妖、奸、奴、妒”等。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许多方面,但简单加以概括其实并不复杂:反映到思维方式上是抽象和具体的差别,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则似乎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中国人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是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些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定,东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这样,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㈨ 如何正确对待中西文化问题,结合五四新文化运动史实

一、现代化意识的曲折显现—— 从“中体西用”到“西化”、“中西互补” 现代化并不是一个单向的历史过程,而是近代西方的冲击与东方国家内部回应两者相结合的一个错综复杂过程。对于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东方国家来说,自强图存的第一个回应是强烈的民族主义的,它的具体措施就是模仿西方的先进技艺。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悠久的东亚文明传播中心来说,西方冲击在传统知识分子思想中激起的最大反响是文化回应,即东西两种不同文化体系的冲突,这就是关于东西文化观的论战的由来。 从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到“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初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居于领导地位的士大夫阶层应付“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的最早的现代化口号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哲学上来看,这种两分法可能是谬误的,但中体西用论的基本精神是以西学来补中学之不足,承认中学不是完美无缺而有可补之处,这毕竟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思想界的一个进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统治阶级包括它的知识精英从御夷图强到变法图强,都是一种“防御性现代化”,其中心思想都是突出一个“保”字——保种、保教、保国、保民。在“保”的前提下进行“变”,就是在中国的旧“体”的框架内引进西方的器用。这种现代化模式在世界上也是有而且获得成功的,那就是东邻日本在“尊王攘夷”、“和魂洋才”的口号下进行的明治维新。中国的维新运动就是学日本的维新而来。日本的成功并不是丢弃自己东方文化而全力推行“西化”,而是在发扬狂热的“神国主义”保持自己的国本的条件下,急速建设“军国主义的工业制度”,建立了一个可与西方匹敌的准现代国家,通过侵略战争赢得世界声誉。“日本精神加西方知识”的畸形现代化打败了“中体西用”的现代化,固然证明中国现代化的失败,但如果把失败完全归之于中体西用论的失误,那就把复杂的历史过于简单化了。 “西化”论的主流思潮并非“全盘西化” 维新运动失败之后,社会进化论的输入为革新志士提供了新的思想武装,于是激进的革命派提出种族革命的理论(孙中山、章炳麟等),维新派思想家梁启超则从保国保种的思想转向根本改造国民素质的“新民”理伦。“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梁氏这种除旧布新的“新化”思想中,已包含中国处在过渡时代的意识、现代竞争意识等现代化思想的闪光。这显然已开始突破了中体西用论的框框。他为现代国家的国民设计的新德性,诸如自由、自治、进步、自尊、合群、尚武、进取冒险、权利思想、国家思想、义务思想等等,与当代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开列的现代人特征比较,有许多观点是吻合的。新民运动就是人的“新化”运动,是从“中体西用”观向“西化”观过渡的桥梁。 在辛亥革命以后,中体西用的思潮日趋衰落,但是主张中西调和的观点仍一直占居上风。到“五四”前后,陈独秀、胡适等人在报刊上以毫不妥协精神向封建旧文化挑战,在思想界才激起了轩然大波。陈独秀以毫不调和的立场来对待中西文明的冲突,旗帜鲜明地主张接受近代西洋文明来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就彻底否定了“中体西用”论。他写道:“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倘以旧有之礼教为非,则不得不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答佩剑青年》)陈独秀所说“欧化”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西化”,即梁启超所说的“新化”,这是二十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对现代化的理解,其内涵就是科学化和民主化。对此胡适加以发挥,提出了东方落后民族应当以西化方式实现追赶型的现化化观点(《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后来他在《我们对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一文中,又进一步提出要打破所谓东西方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之对立这种流行成见,并充分肯定西洋文明是理想主义的。清末以来,对西方文明的估价从器物层次上升到制度层次,现在又从制度层次上升到精神领域,不能不说是一个大进步。在十余年内中国现代启蒙思想的猛进,由此可见一斑。总之,五四时期的西化论的主流思想是输入西方的民主与科学精神,通过激进的文化革命来彻底改造中国旧文化,以争取中国的文艺复兴。 从“西化”论到“中西互补”论 有关中西文化问题的论战在“五四”前后历时达十余年,在这场论战中彻底反传统的西化派到底取得多大成果,还有待于深入研究。从近百年中国启蒙思想运动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引起的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主要并不在于已经批倒了各种旧礼教和旧道德,而在于破除了对自由探索的各种桎梏,形成了一个各种新思潮百家争鸣的局面。只有在这样的思想黄金时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才得以迅速传播。在“五四”前后发生的形形色色的思想论战中,围绕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1年)一书展开的论战,是后斯关于东西文化问题讨论的一个新的热点。 近代中国涌现的所有新思潮都是世界思潮的某种反映,世界思潮的变化也必然影响中国思潮的转变。“五四”以前,中国维新志士倡导的新学,留学生提倡的新文化,实际上都是十九世纪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及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各种问题,才引起了西方信仰危机,使西方思潮发生了大变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新形势下,从俄国和西方输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持激进的观点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从西方、印度、日本输入中国的罗素、泰戈尔等人的思想,则持温和的观点重新估价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这样,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东西文化的论战,都面临全新的复杂形势。曾经讴歌过西方文明的梁启超到欧洲旅游归来,对西欧文明的幻想破灭了。曾经鼓吹过西方的民主自由的陈独秀转向了俄国社会主义新文明。梁启超号召青年以“孔老墨三位大圣”和“东方文明”去拯救西方文明的最新观点是:“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明”(《欧游心影录》)。这一观点可以称之为“中西互补”论,但其骨子里却是“以中补西”,也就是以重新“孔化”来代替“欧化”。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种开倒车的思潮。但这一思潮中包含了对西方现代化的批判的审视,从这个角度来看,又有其合理的内核。 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接受并全面发挥了梁启超的观点,并把它归结成为一个新的命题:东方化还是西方化,也就是孔化还是欧化的问题。该书的特色是不局限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比较,而是第一次从更广阔的视野把中国、印度与西洋三种文明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主要是从人生哲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该书以独创的文化多元论来反对当时西化论的文化一元论,即认为中国、印度、西方三种文化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发展“路向”,各自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伦理哲学,而否认东西文化属于人类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因此,中国人无论走多久也走不到西方人可达到的地点。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西化论的理论根据。另一方面,作者又认为这三条路向是可以穿行的,并提出了西洋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三大文明循序演化的世界文化观,认为在最近未来将有“中国文化复兴”,将来继之以“印度文化复兴”。在当时,这本书确是从世界比较文化这个新角度来探讨中西化问题的一部论着,引起思想界的轰动并非虚妄。这是儒学现代化的一部开路之作,而且是在反儒学的高潮中诞生的。西化派高呼打倒的儒学转眼之间就披着振兴世界文化的道袍重新登场,这说明对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单靠猛烈的文字讨伐是无济于事的。 在“五四”后期关于中西文化观论战的新争论中,有必要提醒注意一部长期被人遗忘的书,那就是杨明斋写的《评中西文化观》。杨在十月革命前就到过俄国,加入过布尔什维克党,后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有数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之一。《评中西文化观》出版于1924年初,全书共分四部分:第一卷评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二卷评梁启超的《先秦政治思想史》,第三卷评章士钊的《农国辨》,第四卷总解释,从理论与历史的结合来阐明一种新的文化观。如果说《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是反映文化折衷论观点的集大成之作,那么,《评中西文化观》就是从广阔的视野对各种折衷论观点进行较系统地分析批判的独一无二的着作。此书通篇没有引用马克思的词句,而是用“大多数社会的事实及其历史”来研究文化问题,“从大多数平民生活方面观察中国文化”,然后对历史的复杂现象进行理论概括。作者把人类社会的演进分为渔猎、畜牧、农业、工业四个阶段,指出长期生活在农业生产组织下的社会的经济变迁是依靠于“自然转机的大流”,从而长期停止了进化。他用这个观点,对中国文化的特征、儒家的学说和人生观,孔老墨的思想发展背景、实行儒家文化的后果等,提出了新解释。指出“儒家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伦理等在中国之所以能生存不变至二千余年的原因,便是全凭农业生产组织”。农业生产方法进到工业生产方法,才能引起生产力的大变动,这样,最重要的就是产生了资本、知识、教育、组织、秩序五种新生产之要求。“有了以上五种新生产之要求的设备,这便是由农渐化为工,于是‘新世界’生。”这里所通俗表述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进化史观,实际上是关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进化的现代化理论的最基本观点。这在当时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转向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来研究中国与世界的演进历程,《评中西文化观》大概是这方面最早的一部系统性论着。这是早期马克思主义启蒙运动、中国现代化启蒙思想运动留下的珍贵遗产。 必须指出,关于中国文化复兴的思想,并不始于梁漱溟,在梁启超、蔡元培的文章中早已提出,严复的后期言论也露此端倪,孙中山更是一贯有此思想。正如蔡元培所说:孙氏“是为国粹与欧化的折中”(《中华民族与中庸之道》)。孙中山没有参加东西文化观的论战,但他热情赞扬“五四”新文化运动。由于他早就深知近代西方文明的弊端,所以一贯主张把中国固有文明与近代西方新文明相结合,认为这样才能使中国“驾乎欧美之上”。他一贯反对盲目抄袭西方,在他制定的第一个现代化纲领《建国方略》的“物质建设计划”中,讲完总的建设计划之后,特别指出中国建设不能追随“西方文明之旧路径”。他打了一个比喻,哥伦布航行美洲时,从欧洲绕道极远而到美洲,而现在则可采取“直捷方向”航行。我国的经济建设也要取得“最直捷之途径”。他一再提倡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用日本学习欧美文化取得成功的经验来鼓励国人的现代化的斗志。在这方面,他显然高出于同时代的那些启蒙思想家。但孙中山以为中国对于外国的长处只要能够“迎头去学,十年过后,虽然不能超过外国,一定可以和他们并驾齐驱”(《三民主义》)。很显然,这一估计失误是与他对中国封建文化传统的深层结构缺乏认识,对于旧体制改造的艰巨性缺乏深刻理解是分不开的。 二、现代化概念的初步形成—— “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之争 过去审视30年代中国社会思潮的起伏变化,局限在文化“围剿”与“反围剿”的框架之中,这里扩大视角,提出探索中国现代化概念的形成问题。 “现代化”一词,在“五四”前后东西文化观的争论中,已偶尔出现,如有所谓“近代化的孔家思想”的提法。1929年胡适为英文《基督教年鉴》写的《文化的冲突》一文,正式使用了“一心一意的现代化”的提法。但“现代化”一词作为一个新的词汇在报刊上使用是在30年代。1933年7月《申报月刊》为创刊周年纪念发行特大号,刊出“中国现代化问题号”征文特辑,大概是这个新概念运用的正式开端。这次征文是在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国民经济衰落和东四省丧失的背景下举行的,重点讨论两个问题:一,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二、中国现代化应当采取的方式以及实现这个方式的步骤。 这次讨论会共收到10篇短论和16篇专论,作者包括了当时学术界知名之士如陶孟和、吴泽霖、金仲华等人。征文提出的观点五花八门,论述深浅不一;但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总的趋向性意见,多数人都是一致的,即认为在当时中国的现状下,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如大体作一统计:完全赞成走私人资本主义道路的,只有1篇;认为应采某种社会主义形式或以社会主义作为终极目标的,约有5篇;认为应兼采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者之长,或主张采取非资本主义形式、统制经济、节制资本的,约有9篇;未正面回答采取何种方式而强调或专论工业化、产业革命、国民经济改造为先决条件的文章,约有5篇;没有明确回答问题或讨论其他问题的,有3篇。虽然论者对现代化缺乏统一认识,但认为应“着重于经济之改造与生产力提高”以及类似的论文,在讨论中明显占上风。这次征文讨论可以看作是知识界一次小型的民意测验,对民族危机和世界经济危机的思想回应,较之20年代东西文化之争时对西方文明进行抽象而空洞的辩护有很大的不同,反映了中国思想界对世界潮流的趋向认识的讲步。 在这次讨论之后不久,1935年初,陶希圣等十位教授发表了一个《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这是当时国民党授意作的一篇洋洋大文,实际上尽是浮词和同语反复,空洞无物,“宣言”的未宣之言是要用三民主义文化统一中国。无论它的政治用意如何,“宣言”一经抛出,就立即引起全国文化界的热烈讨论。这是继“五四”前后那场大争论之后思想界的又一场大争论。涉及的不只是文化问题,而是由此引出中国的出路即社会发展道路的问题。 所谓本位文化建设,从中西文化冲突的角度来看,是本位文化受到外来文化严重冲击而引起的“重整反应”。20年代有过一次,30年代是第二次。在这场论战之初,站在“宣言”即中国文化本位论的对立面、观点最激烈的是主张全盘西化论的陈序经。他在《中国文化的出路》一书(1934年1月出版)中首先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指明是针对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观点而发,因此实际上是20年代论战的继续与发展,于是对十教授宣言的评论也引起对全盘西化论的观点的评论。 胡适的“文化惰性”理论 在这里,有一学术公案必须予以澄清。近年来,海内外学者都有人根据胡适在这场论战中偶尔使用“全盘西化”一词,把他划为“全盘西化派”。事情是这样的:在讨论开展之初,陈序经或别的论战者都没有把胡适归入全盘西化派,而是归入“折衷派中之一支流”。这是有案可查的。胡适由于被人说成是折衷论者,就在陈序经逼他明确表态之后,在《独立评论》142号的《编辑后记》中声明:“我很明白的指出文化折衷论的不可能。我是主张全盘西化的”。这一声明为全盘西化论大为张目,一时群起而攻之。胡适察觉到“全盘”一词不妥,于是很快就承认了自己“用字的疏忽”,声明“全盘”的意思不过是“充分”而已,提出改用“充分世界化”一词来代替“全盘西化”(《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从新文化运动以来,胡适始终是近代西方文明最积极的鼓吹者和传播者,他对西方文明的政治制度和道德价值观的推崇简直是五体投地,甚至否认有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存在,但是对祖国的文化遗产从未采取过否定一切的态度。早在“五四”时期,他就提出“研究学问,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口号,就是用科学的精神、批判的态度去重新估定文化遗产的价值。因此,只能说胡适是一位“一心一意的西化”派或“充分的西化”派,决不能说他是全盘西化派。 胡适之所以一心一意鼓吹“西化”,是由于他持激进的文化革命观,其基础是他有一套独特的“文化惰性”理论。胡适认为,在多种文化冲突中进行自我调整,绝不能采取折衷态度。因为旧文化有一种“惰性”,这种惰性的根子可能在于某种固有环境与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生活习惯,构成为某一文化的“本位”,即使物质生活骤变,思想学术改观,政治制度翻造,那个本位都不会有毁灭危险。因此有远见的领袖们不应焦虑中国本位的动摇,而应焦虑那固有文化的惰性太大。要改造中国,“只有努力全盘接受这个新世界的新文明,全盘接受了,旧文化的‘惰性’自然会使他成为一个折衷调和的中国本位的新文化”(《编辑后记》)。胡适的这种独特的西化理论,当时就有人称之为“文化的自然折衷论”。我认为这就是胡适坚持必须尽量接受西方文明的重要根由。这种看来非常过火的西化观,同我们常说的“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其精神是一致的。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看,可说是一种颇有独到之见的文化的“涵化”理论。拼命走极端,再让文化的惰性拉向折衷调和,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倡导此说还是可以理解的。只要看看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经历了多次大革命的震荡仍未能彻底冲掉旧文化的惰性,就知道此说确有某些可取之处。不管怎样,这一激进文化革命观决没有意思要根本否定祖国的历史文化。这一点,在胡适对中国本位文化观提出尖锐批评的同时,有明确的表白。他认为应该虚心接受西方科学工艺的世界文化的朝气锐气来打掉我国“老文化的惰性和暮气”;中国本位文化中“那一部分不可磨灭的文化将来自然会因这一番科学文化的淘洗而格外发辉光大的”(《试评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这些观点,胡适几年前就在《文化的冲突》一文中阐明过。如果认为胡适为了政治上倒向国民党而修改自己的观点以与十教授调和,那是完全错误的。 现代化概念:中国思想界自身认识深化的产物 1935年关于中国文化出路的讨论,实质上是关于如何重建中国文化问题的讨论。这次讨论较之“五四”前后中西文化观的讨论和1933年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广度与深度都前进了一大步,学院习气也要少得多。在几个月中就留下大约150多篇论文,参加讨论者包括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各种观点都自由地畅抒己见,看法非常分歧,有主张资本主义化的,有主张非资本主义化的,有主张民族资本主义性的文化即三民主义的文化,也有主张介绍社会主义文化的,但这场大争论仍反映了当时思想界的一般动向。 一、在这场争论中,全盘西化论刚亮出旗帜,就遭到从西化派到中国文化本位派的批评与责难,可见其立论之脆弱。有人指出,既然全盘西化最终也仍要折衷和妥协,这实际上已从根本上否定了全盘西化论的观点(张佛泉:《西化问题之批判》)。胡适也在讨论中收回了自己支持全盘西化的提法。也有人在讨论中提出“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并解释为“全盘吸取西洋文化之根本精神”来“调整中国固有之优美文化”,这可视为是“全盘西化”论的修正观点(熊梦飞:《谈“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之闲天》)。但总的说来,在这次讨论之后,“全盘西化”这个昙花一现的口号,在中国思想界几乎完全无人再提起了。 二、“五四”以来中西文化之争,辩论的双方大多是持僵硬的文化观,采用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好就绝对的好,坏就绝对的坏。胡适对近代西方文化的执迷态度是一个突出的表现。在这次讨论中,对如何认识西方文化的问题,持分析态度的意见显然占上风,不论对资本主义文化或社会主义文化,都提倡进行客观的科学研究。就是大力支持西化论的人也客观地分析了西方生活方式之缺陷,指出西方文化也有历史的惰性,特别是指出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是“奢侈文明”、“拜金主义”,以及阶级斗争、国际斗争之残酷;指出中西文明之不同是农业经济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之不同,中西文化比较从文化层次扩大到经济层次。 三、“中国本位文化”论与西化论的两极对立,在讨论中逐步接近,或者说是互相吸收。西化派放弃了“全盘”的提法,而本位派也不断充实对“本位”的阐释,提出建立“中国本位意识”的观点。一是要彻底检讨我们自己民族的优点与缺点,这叫作“认识自己工作”;二是须尽量探索欧美各强的实情和欧美文化的本质,这叫作“认识他人工作”;三是多多研究各民族各文化过去的盛衰兴亡史实,发现其所以兴盛、所以衰亡的因果法则,以衡量我民族文化的生存能力,这叫作“比较认识工作”(刘jié@①敖:《中国本位意识与中国本位文化》)。这较之东西文化讨论时的泛泛空论,有明显的进步。 四、在讨论中,不论是主张西化论者还是主张中国本位论者,都逐步产生一种新认识,即用“现代化”这个新概念来取代“西化”或“中国化”等概念。“现代化可以包括西化,西化却不能包括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努力方向:第一,发展自然科学,这是现代化的根本基础。第二,促进工业发展,一个国家若无现代工业,平时无法生活,战时无法进攻。第三,提倡各种现代学术,没有现代学术也不能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第四,思想方面的科学化,以使我们的思想、态度和做事的方法都现代化、效率化、合理化(张熙若:《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 30年代的文化争论是20年代文化争论的继续和扩大。从“东方化”引出“中国本位”观点,从“西化”引出“现代化”的观点,表明中国思想界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思想认识在逐步深化中。把现代化的基本概念确定为工业化、科学化、合理化、社会化,在这些年中也基本形成。中国知识界通过自身的思想论辩与探索得出的现代化概念,与战后西方学者根据马克斯·韦伯的观点提出的现代化概念是基本一致的。到40年代初,现代化一词引起哲学家讨论的兴趣。冯友兰曾指出“西化”改为“现代化”是一种见解上的改变:“这表示,一般人已渐觉得以前所谓西洋文化之所以是优越的,并不是因为它是西洋底,而是因为它是近代底或现代底。我们近百年之所以到处吃亏,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国底,而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古底,这一觉悟是很大底”(《新事论》)。 近年来西方流行的一种现代化理论,是二次大战后美国学术界提出来的,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舶来品。实际上中国从自己的实践中提出现代化的概念和观点,早于西方的现代化理论约20年。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理论界对于自己的丰富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于现代化理论的探索都远远地落后了!

㈩ 如何正确看待中西文化交流

回顾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不经意间你会注意他们的身影——传教士,近代历史长河里,他们充当了先锋,为传播西方文化和思想而积极奔走,穿梭于各大场合,给中西文化交流留下了一笔难于抹去的重彩。西方传教士,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全球化的背景下,史学界对西方传教士的研究,日益深入,并希望以此为借鉴,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今中西文化交流的道路,进一步促进中西文化繁荣和发展。那如何辨证地看待西方传教士在华活动及其作用则显得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一枚硬币分正反二面,而作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锋——传教士,他们的传教对中西文化交流也存在利弊这方面。而这篇文章讨论的主旨是为需求当今中西文化交流提供部分借鉴,以此在看待近代传教士对中西文化的影响方面,主要侧重于积极影响。 一、 中西接触的先锋。 西方传教士向中国人传播基督教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里既有西方政治上的对峙、军事上的冲突等显性背景原因,也有佛儒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对异域文化的排外性影响等内隐性原因。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由来已久。清初由于罗马教廷与清政府的“礼仪之争”,康熙帝遂下令禁教:“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传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此后清政府又进一步强化禁教令,因此基督教在中国传播可谓举步维艰。 从16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大门紧紧关闭着,西方传教士虽屡遭摒弃,但仍不断来轻叩关门。代表人物有:利马窦、汤若望、马礼逊、洪若翰、罗德先、李损摩太等。以利马窦、汤若望和马礼逊为例。 1577 年利玛窦被派到东方传教,一开始利马窦为传教而传教,结果到处碰钉,相当不顺利。后来他改变了策略,决定采取曲线传教的方针,先向公众开放图书室、展示地图、宣传西方科技等,然后再伺机行事,马上就改变了处境。利玛窦的这些行动不仅吸引了很多平民百姓,而且也招来了很多知识分子,招至大批中国士大夫的亲徕,影响也越来越大。先是瞿太素跟随他,瞿学会并亲手制作了天球仪、星盘。[3]后来向利玛窦学习数学的人多起来:有知名学者顾起元、知府王泮、着名学者李心斋的儿子及他的两个学生和当时的翰林王肯堂的学生张养默等。而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在中国的境遇。汤若望在明朝的时候着述颇多,他参与编写翻译的着作有《远镜说》、《主制群征》、《坤舆格致》、《浑天仪说》五卷、《西洋测日历》一卷、《民历补注释惑》一卷、《大测》二卷、《星图》八幅、《恒星表》五卷、《交食历指》七卷、《测食说》二卷、《测天约说》二卷、《新法历引》一卷、《历法西传》、《主制群徵》二卷、《古今交食考》一卷、《学历小辩》一卷策:“一、《恒星出没》、《交食表》等等,其中涉及天文历法的,基本上都是包含在《崇祯历书》内,或和《崇祯历书》有关。明末汤若望还撰写了对西洋火炮的整个制造工艺的《火攻挈要》一书。 1807年,督教新教传教士来华作新的努力。英国伦敦会的马礼逊来到中国,此后美国的美部会、圣公会、长老会、美以美会等也纷纷派员来华传教。直到鸦片战争,香港割让、五口开端口通商后,有了条约保障的传教士们才将活动基地迁到这些地方,以后,又往内陆腹地迁移。这期间,除了传教士们的悉心传教布道,直接影响信众外,他们还出版了大量的宗教书籍。有的学者统计,仅在1843-1860年,香港、

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等通商口岸就有434种书籍出版,其中宗教书籍329种,占总数的75.8%。这在当时我国报刊出版业极不发达的情况下,在西方宗教文化并不为多数中国人所知的情况下,其影响是颇大的。历史地考察我国基督教文化的渊源,西方传教士把西方的宗教介绍到中国,不仅使中国近代宗教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更给博大浩瀚的中国近代思想史增添了新的内容。西方传教士的努力对我国宗教文化以至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西学东渐的实践 19世纪以后,西方传教士开始在中国创办学校、出版书籍报刊,揭开了近代西学东渐的序幕。传教士即担当西学东渐的实践者。教会在中国所办学校取得惊人的发展。1889年,教会学校学生总数不到一万七千人。到1918年,教会学校约一万三千所,学生总数约三十五万名。估计到1926年,教会学校总数约达一万五千所,学生共约八十万名。而到了1937年,教会学校在校学生估计总数约一百万名,其中大学生约八千名,中学生约九万名,其余为小学生及一些神学院校学生。其中基督教重点放在大学,天主教则放在小学和神学。另据统计,在1914年,教会学校有一万二千多所,学生约二十五万名;当时中国官立学校共五万七千二百六十七所,学生共约一百六十三万名,与教会学校的比例:学校是五比一,学生是六比一,由此可见教会教育在当时的比重了。教会特别重视高等教育事业。据1917年日人统计,在外国人办的初等学校中,学生数占当时中国学生总数的4%,中等学校占11%,而在外人办的高等学校中,学生数占当时中国新式学校学生总数的80%。除普通教育外,在针对残疾人所进行的特殊教育方面,基督教会亦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首创之功,不可磨灭。所有这些学校的设立,为介绍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和人文学术,引进西方新式教育体制,造就一代新式人才,无疑起了开先河的作用,其对几千年的旧式封建教育,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客观上加快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国最早的近代报刊是由外国传教士马礼逊创办的。此后,各国传教士相继在南洋和中国创办了一批中文报刊。鸦片战争后,更多的外国传教士、商人进入中国,外人创办的各类报刊也大量增加。据统计,1842年到戊戌变法前后,外人在华创办的报刊达170多种,约占同时期我国报刊总数的95%。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上海创办的《教会新报》(后改名《万国公报》)、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创办的《中西闻见录》(后改名为《格致汇编》)、英国商人美查兄弟在上海创办的《申报》等。这些报刊在宣传宗教、进行殖民教育的同时,也宣传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成为中国人接触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基本途径。洋务运动以后,西方的科学技术再一次传入中国,当时的洋务人士,主要采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态度来面对西学,而主要关注的是西方的先进武器以及相关的器械运输等,而未试图对西方的学术思想加以习,因此在这期间学术思想方面的传入主要由西方传教士创办的媒体,以及洋务机构中为军事目的顺道译介的书籍。在这时期,西学通过遍布各地的新式学堂、各种近代报刊和品种繁多的西书,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西学的影响已经逐渐从知识界扩大到社会基层。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西学的广泛传播,传统的封建观念开始受到极大的冲击,社会价值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甲午战争以后,由于中国当时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命运,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出现了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等一批思想家。他们向西方学习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政治上也要求改革。这一时期大量的西方知识传入中国,影响非常广泛。许多人以转译日本人所着的西学书籍来接受西学。传教士将西学传入我国,客观上对我国近代科学、文教、医学事业的形成和发展起促进作用,也对我国知识分子的学识、思想起到
了启发作用。徐寿、华衡芳、李善兰、王韬等一大批科学家、思想家也正是在与西方传教士的合作中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并在近代中国科技、文教事业、思想领域多有建树,并产生重大影响。 三、传播中学的使者 19世纪以来传教士对中国的研究,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非儒家文化圈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的探究。借用“旁观者清”这个说法,他们的研究中有中国人自己没有做或者看不到的新鲜东西。传教士在中国的语言文字方面完成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语言是传教士布道的基础,早期来华传教士不得不攀越汉语这道万里长城。编辑了大量的西文、汉文字典,如1815年马礼逊出版了英文版的《汉语语法》,被誉为19世纪英国中国学的奠基人之一的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在鸦片战争后出版了《汉英字典》和《英汉字典》,其它研究中文语法的还有传教士晏马太和富善等等。出版这些字典是过去外国人研究中国的必备之书,以利于更多的西人有兴趣研究中学。传教士的贡献在于把中国经典介绍到西方,如翻译了大量的中国经典,如《论语》、《老子》等译成西文并介绍到西方;传教士在编撰字典、翻译中国经典的同时,也是中国问题的研究者。许多传教士回国后,都在大学中开设了汉学讲座,并担任主讲,有的则直接参加或帮助欧美学术机构建立中国学的研究中心。其中很多人如卫三畏、理雅各等还成为本国极有影响和学术地位的中国学家和中国学的泰斗;传教士在向中国传布福音与介绍西学时,也注意对中国社会各方面情况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向西方社会作详尽的介绍。如:裨治文赴华时,美国传教事务局便要求他“在工作和环境允许的情况下„„把有关中国人民的特征、状况、风俗、习惯等等,特别要求对这些情况受他们的宗教影响,向公理会做出完整的报告。”尽管这些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及其观点带有一定的偏见,但多数传教士对中国儒学文化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外国传教士以其特有的观察视角和学术风格对传统国学提出了一些较中肯的批判。也正因如此,一些初步了解中国文化的传教士,在中国社会文化生活中曾表现得相当活跃,特别是在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中,许多传教士成为中国改革运动的参与者,在历史上留下了长久的痕迹。 传教士在传教过程中带来巨大的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众多的文化问题,如冲击传统文化、奴役民众思想、掠夺中国资源等等。 我们常说以史为鉴,近代传教士所扮演的角色及对中国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和发展,中西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再的单方面的文化输出,而是双方多层次和全方位的交流,吸收以往经验,并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渠道尤为重要。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中国崛起已成为重要的话题,而文化传播成为我国成为大国的一个重要障碍,如何让中国在成为经济大国的同时成为一个政治大国,文化软实力至关重要,为此我国在全球积极推广汉语教学,试图通过汉语教学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和地位,让世界各国进一步了解中国,在我看来这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式,但远远不够。 首先,内忧严重,国内思想主导近年来受到直接挑战,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在中国思想界影响深广,特别的关于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加之自上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的发展,国内年青一代思想经历了深刻的变化,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严重泛滥,其次,国内5000年的文化精髓未能受到良好的提倡,优良文化传统流失严重,在传统文化脱节和西方文化泛滥的冲击下,国民思想发展让人堪忧。所以,在我看来,要推广和发展中西文化,首先的重点狠抓自身文化塑造,而非所为的马克思主义主导思想。让民众拥有精神归宿,塑民族魂,强中国魄。
其次,在国内经历塑魂强魄后,国家应尽心打造民族文化,5000文化过于庞杂,而能够传输与国际特别是西方的更为稀少,不如毕其功于一役,提炼民族文化中的优良部分,并以此为主线,借鉴西方传教士先输入数学、天文、医学等优良成分一般,同时适当吸收外来优良文化,使之与中华文化融合。 中西文化交流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国际化的今天,加强中西文化交流,是中西双方加强全方位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国崛起的一个良好契机,充分利用5000年文化底蕴,并吸收优良的西方文化精髓,以史为鉴,我相信中国文化将更为繁荣。

阅读全文

与如何正确看待中西文化碰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3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18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55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91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