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温州有哪些文化

温州有哪些文化

发布时间:2022-04-25 09:02:00

1. 温州小吃文化

温州特色小吃
温州鱼饼
温州鱼饼早在民国十年(1921)就已出名。当时,永强沙村人周阿实专卖鱼饼。主要原料是豆腐、山粉、肥肉,打成长条,放在蒸笼里蒸熟,而后再放在油锅里去炸,人们称他为“鱼饼实”。现在鱼饼制作法又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做时先刮取黄鱼、带鱼等少刺多肉的鱼肉剁成肉泥,加入酒料,拌人豆腐、菜泥、葱、姜等和番薯粉揉成粉团,然后作饼形,或上蒸笼,或下油锅炸至焦黄再入锅炖熟,可单独食用,也可以切成片块煮,或切丝加佐料翻炒。


以鱼肉或海鳗肉为主料,切成细条,用酒、味精、盐渍片刻,加白淀粉,用手揉透,然后用手指摘入沸水中,上浮便熟。食时连原汤舀入小碗中,加米醋、味精、胡椒粉和葱花。温州大街小巷设有许多鱼丸店摊。1998年12月,温州酒家的鱼丸以其风味佳,有特色,同县前汤圆店麻心汤圆一起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温州鱼面
制鱼面,先是刮取黄鱼、鳗鱼等色白质细的鱼肉,剔刺去皮,稍蘸番薯粉或散粉用棒敲打成薄片,烤熟后或切成菱形、方片,或切成挂面、细丝面等形式,晒干收存,用时入汤煮,则柔滑如面,味鲜爽口,通常则用鱼圆和面合煮,称“鱼圆面”。鱼皮馄饨用色白细腻的鱼肉,敲成小薄片,制作如饺子皮大小,裹以肉馅,捏成荷花形状,或蒸熟备用,或入沸水煮熟撩出,加调味食用,俗称“鱼皮馄饨”。吃起来鱼肉片透明、光滑,形似花朵,味鲜爽口。
矮人松糕
瓯菜名点,因创制人张月波矮小而得名。此糕均
选用纯糯米,过水磨成细粉(越细越好),拌以腌渍了几天的猪臀肥肉丁,并配以上等桂花和白糖拌匀,炊熟成板,切成方块出售。松糕既松又软,甜中有咸,清香可口,不粘牙,很是爽口。
抗日战争后期,温州人谷进芳在五马口经营松糕,边炊边卖,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口感松软绵糯,甜中有咸,清香可口,一年四季老小皆宜。因其人个子矮,遂以矮人松糕出名。
县前头汤圆
县前头汤圆历史悠久,以“郑德大”、“白芙蓉”、“黄新发”三家最负盛名。制作的汤圆洁白晶莹、滑糯爽口、皮薄馅大、馅心香馨、汤清味美。1958年三家并为一家,改名县前汤圆店。温州民俗“冬至”家家户户必吃汤圆,以示全家团圆、欢乐、幸福。汤圆品种多样,以白糖芝麻为主制作馅心的甜汤圆和以鲜猪肉为主制
作馅心的咸汤圆最受市民欢迎。汤圆吃法不同,有水煮、清蒸、油煎、拔丝、酒醉、豆粉滚
等各种,但以水煮最为普遍。
三丝敲鱼
温州民间传统佳肴,相传已有百余年历史。直至今日,每到逢年过节,亲朋相聚,常以敲鱼款待客人。敲鱼做法:取新鲜鱼鱼肉,蘸淀粉,用木制敲鱼槌敲制成极薄的敲鱼片,在开水中一焯,洁白光滑,呈半透明状,故又有“玻璃鱼
”之称。“三丝”指的是鸡脯丝、火腿丝、香菇丝。敲鱼、三丝加清汤烹制而成“三丝敲鱼”,汤清味醇,鲜嫩爽滑,色泽调和,独具风味。


以黄鱼胶或其他鱼类的膘作原料,加水(50克千鱼胶加2500克水)煮沸,溶化后冷却即成。吃时用刀切成小块,用酱油、味精、米醋、麻油、胡椒粉等调味。口感清凉、滑润,有鲜酒功效。
长人馄饨
馄饨皮薄,用碱得当,馅心新鲜,配料讲究,有紫菜、蛋丝、肉松、酒浸虾米等。所煮馄饨,汤清见底,形似花朵,美味爽口。因其创始人个子很高,人称长人馄饨。

2. 温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1、三朝。结婚和孩子出生的第三天,都叫“三朝”。后者俗称“三日儿”。洗生婆要在“三朝”为婴儿洗浴、更衣和检视脐带痕。外婆家要送礼,内有寿桃、红蛋、花生、福寿糕及四季衣物。主家要摆酒请洗生婆和女客。

2、芥菜饭。农历二月初二,温州素有吃芥菜饭的习俗,谓可以防止生疥疮。《瑞安县志》记载:“取芥菜煮饭食之,云能明目,盖取清精之义”。芥菜饭佐料有肉丝、香菇丝和虾米等。

3、吃巧食。每逢七夕吃“巧食”习俗。“巧食”是米粉拌红糖、蘸芝麻制成,有舌形、指形等。夜把“巧食”抛在瓦背上,酬谢喜鹊搭桥之功,并望多给人间报喜。

(2)温州有哪些文化扩展阅读:

1、温州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存。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源远流长,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造型艺术、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习俗等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

2、自2005年非遗保护工作全面开始以来,通过温州市性普查,共确定非遗线索55万余条,有价值项目27000余个。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和公布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的药发木偶、永嘉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17项,省级78项,市级2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国家级6人,省级64人。

3. 温州有什么历史古迹和文化古迹可以介绍一下吗

温州古迹有哪些?1望海楼,2南浦溪景区,3苍南碗窑景区。望海楼是当地着名的文化古迹,风光旖旎,海天一色,涛声此起彼伏;南浦溪景区拥有古色古香的历史古村落,步入景区还可欣赏潭石飞瀑,令人心旷神怡;苍南碗窑景区属于早期的古镇古村落,因盛产瓷器而得名,历史气息浓厚。

关于苍南碗窑景区:位于温州市苍南县境内,属于一个峡谷溪边风光旖旎的古村落,也是当地早期民用瓷器的生产基地,景区内最大的亮点是村落中的陶瓷工厂和明清风格的老民居,许多当时的古建筑依然保存完好,属于一个原生态的游玩胜地。个人认为,景区的看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欣赏古色古香的建筑和古瓷器生产基地,这里建筑风格独特,属于明清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参观价值和历史价值,历史气息尤为浓厚;其二,是欣赏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主要以三折瀑布为亮点,其它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相互映衬。当游客置身其中,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以及文化古迹逐步呈现在眼前,游客可沿着游览步道一路前行,古村落的景点较为集中,美景一览无遗。

4. 温州风俗有哪些

1、拦街福

拦街福举行之日通衢设红楼,扎花门,张布幔,悬灯结彩,气氛热烈。街头上演戏曲、弹词、木偶,以及滚龙、踏高跷、猜灯谜几集各种文娱活动。人晚灯灿辉煌管弦齐作,城门大开,任由出入、活动至午夜才息。第二天,街道又举办拦街福。

正月初一全城轰响,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户户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富,俗谓"接年"。

5. 有关温州的历史文化

东瓯名城”温州,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中国沿海九个港口之一,公元323年,着名学者郭璞选址始建温州城。相传建城时,有一只白鹿衔花跨城而过,所到之处一片鸟语花香、祥云腾飞,故又名“鹿城”。<br/>“东瓯山水甲江南”,温州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被誉为“海上名山、寰中绝胜”的雁荡山和号称“天下第一江”的楠溪江两个国家级名胜风景区;有以“东方夏威夷”着称的南麂山列岛和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乌岩岭自然保护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br/>温州还是改革开放较早的前沿城市,商业经济相当发达。温州人几乎家家户户经商,专业市场遍地开花。一方面,外资大量涌入温州,使其迅速发展成为科技先进、经济繁荣、文明富裕的现代化商贸港口城市;另一方面,温州人开办的公司遍布五洲四海。“温州模式”、“温州速度”、“温州商人”,享誉海内外。<br/>

6. 温州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温州的民风民俗:

1、顺百家宴

泰顺县元宵节百家宴是一项独特又古老的闹元宵习俗,由最初的“做春福”发展而来,是一种在族人内部举行的祈祷仪式,其目的是“聚宗亲,商族事,祈丰收,保平安”。始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970多年历史。相传南宋时,三魁镇张宅村先人为躲避战乱,从河北清河逃难到此,张氏先人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一起同饮团圆酒。

2、太公祭

太公祭是浙南人民尊明开国元勋、政治家、文学家刘基为“太公”,在其出生地文成县南田镇举行的以家族祭祀为主,间偶有由地方政府公祭,持续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影响深远、形式独特的传统民俗活动。

3、陈十四信俗

陈十四娘娘名“进姑”,亦名靖姑,福建古田县临水村人。生而聪颖,幼悟玄机。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正月十四日出生,故名陈十四。生前由于除妖护民,催生扶幼,人们膜拜为女神。

4、蒲岐抬阁

蒲岐抬阁是温州市乐清市蒲岐一带元宵节民俗活动的一部分,有时九月会市上也乘兴闹场,已有600余年历史。蒲岐抬阁扮演的多是民间富有群众基础的古装戏剧,如“八仙过海、天女散花、白水滩”等。每架抬阁起码由三至七名童男童女粉墨华装,肩上、手上、杯上、刀头、剑尖均可立人。“远看仙人腾云,近看三国封神,仔细看看,都是蒲岐人。”便是对蒲岐抬阁的形象描写。

5、蒲城拔五更

拔五更是苍南蒲城一项传统节庆活动。每年从正月初四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整整十六天,整个蒲城都处于一种狂欢的状态。元宵节一大早,蒲城上下街巷附近的居民就开始大扫除,修补不平地面,为的就是保证夜间赛神队伍能够顺利通过。这项活动还有一个奇特的习俗,就是在旁观的人群不能出现女性,女性只能在拔五更结束后才能参与狂欢。

(6)温州有哪些文化扩展阅读:

1、七月十五汤和节

600多年前,明朝大将汤和率领官兵来到温州等东南沿海修城筑堡,抗击倭寇侵扰。为了纪念汤和的丰功伟绩,缅怀抗倭将士的英勇事迹,龙湾宁村百姓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都要举行汤和信俗活动。如今,龙湾宁村的汤和信俗活动已成为温州地区最具规模、持续时间最长的民俗文化节日之一,也是我国古老的中元节习俗中最具特殊性、典型性的个案之一。

2、瓯海泽雅闹“挑灯”

瓯海区泽雅镇周岙正月十三闹花灯这项古老民俗活动已有600余年历史,被称作是浙南地区保存最好、最热闹、最有韵味的元宵灯会民俗活动。每年正月十三闹“挑灯”,周岙村民们扎制各式各样的花灯,有三角的、鱼状的、头状等,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体现村民的心灵手巧。该日,家家有客,户户摆酒。

7. 温州民俗文化有哪些

1、晋南木版年画

产于山西晋南。远在宋、金时期,晋南临汾一带的造纸、刻版、印刷技术已相当发达,于是,木版年画也就应运而生。在甘肃黑水城附近一古塔中发现宋、金时期平阳城姬家雕印的一幅木版年画《四美图》。

8. 温州文化属于什么文化

温州文化属于历史文化。

由温州博物馆、温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温州民间文艺家协会、温州迈斯文化发展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温州民间工艺精品展,历时一个月,终于圆满落下帷幕,并评出了“迈斯”杯观众最喜欢的温州十佳民间艺术品。

需知:

温州民间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瓯绣、瓯塑、彩石镶嵌、石雕、细纹刻纸、黄杨木雕、砖雕、彩塑等都是最具瓯越地域特色的艺种。千百年来,温州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不同的艺术领域用不同的方式将其充分表现出来,江海吐纳,有容乃大,方有今日之蔚为大观。

这次借助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的东风,为温州民间工艺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艺的绝佳平台。

展览从一开始就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先后收到来自全市各县(市)各艺种300多件展品,参展种类、作品之多为历年所少见。

9. 温州有什么习俗

温州有关门炮、食年糕、新年酒的习俗。

1、温州,简称“瓯”,浙江省辖地级市;浙江省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2、温州本地方言以瓯语最为重要,一般泛指通行温州各地的温州话。温州话是吴语的一种,属于吴语瓯江片,是南吴语的代表。民间一般公认温州鹿城区通行方言为温州话。温州方言除瓯语外,还有闽语、蛮话、蛮讲、畲客话、金乡话、大荆话和罗阳话等。

3、温州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存。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源远流长,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造型艺术、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习俗等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

4、自2005年非遗保护工作全面开始以来,通过温州市性普查,共确定非遗线索55万余条,有价值项目27000余个。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和公布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的药发木偶、永嘉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17项,省级78项,市级2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国家级6人,省级64人。

5、农历二月初二,温州素有吃芥菜饭的习俗,谓可以防止生疥疮。《瑞安县志》记载:“取芥菜煮饭食之,云能明目,盖取清精之义”。芥菜饭佐料有肉丝、香菇丝和虾米等。

10. 温州有什么传统文化

温州过年十大习俗 过年是中国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各地过年习俗都有自己的特色,温州也有自己独特的过年文化。从冬至开始,温州人就纷纷筹备各种年货,像晒酱油鸡、酱油肉,炊松糕等等。 冬至吃汤圆 冬至称“至日”,俗称“冬节”。这天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或麻糍。汤圆的馅为甜糖或芝麻,也有咸肉汤圆。而麻糍则要先把糯米炊熟,捣韧做成块形,然后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滚动使之粘满豆粉,即为麻糍,麻糍为冬至的点心,俗称“擂麻糍”。吃麻糍、汤圆,寓意着团圆和喜庆,民间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长一岁”的说法。 晒酱油肉和鳗鲞 温州人习惯大约在农历十一月份就开始晒酱油肉和鳗鱼鲞。用生瘦猪肉、生鸡鸭放在酱油中泡浸,然后晒干食用,别有风味。过去,在晒这些腊货的那个月份,每家屋檐椽上密密麻麻地扎满铁钉,上面挂着酱油肉、酱油鸭、酱油鸡。自做的酱油肉、酱油鸡味美质优,所以即使市场里有现成的卖,人们还是愿意自己动手晒。鳗鱼是温州的特产,温州人一般去菜场买些个头比较大的鳗鱼,剖开淡晒,就成了我们口中的“鳗鲞”,鳗鲞比鲜鳗还要好吃,是年夜饭中佐酒的佳品。 捣年糕 也叫“捣糖糕”用糯米掺些籼米,加上红糖或白糖,蒸熟,放在石臼中捣韧,然后做成长方形,瑞安叫“慢食”。如放在不同花纹的印版里,可压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财神爷、状元,以及鲤鱼、麒麟等图样的甜糕,也有做成元宝状的,最大重约3公斤,插上银花可放在中堂长条桌上,每个房间也可摆上。这也叫“做年糕”,即年年高升的意思。 祭灶 农历十二月廿四,家家户户还要“拜镬灶佛”。据说这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凡人功过的日子,据说灶神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会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麦芽糖,为的是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说坏话。 掸新 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前后,沿袭腊月“掸新”习俗,温州全城家家户户扫尘驱垢,粉壁饰室,涤具晒物,每户人家趁此机会洗去家里一年堆积下来的污垢,准备干干净净迎春。 贴春联 过年的另一种普遍习俗是贴春联。早在宋朝,贴春联已成为流行的习俗,宋朝把春联称为桃符,古人相信桃能驱鬼辟邪,所以常在门前设置一些桃木制作的物品作为装饰,称桃饰,后来慢慢嬗变成桃符即春联。过去的春联都是用墨在红纸上写黑字,最近几年,市场上流行用金色印刷在大红纸上的春联,颇受人们青睐。除夕那天,各家大门、屋柱和房窗两边都用红纸贴上春联,俗叫“门对”。门楣上贴四个字,俗叫“横批”,单扇门贴“大吉”两字。正屋、厅堂、书斋以及猪、羊、牛栏,都贴上不同内容的春联,内容大多是祈求吉祥平安和各业丰收。 分岁酒 除夕夜合家同堂,摆酒聚餐,或邀请好友亲朋同食,开怀畅饮,称“分岁酒”。因为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吃分岁酒,意即新旧岁由此夜而分。因此,这餐饭不论贫富,都要尽量办得丰盛些。温州人很讲究吃“分岁酒”,又称“年夜饭”。 吃分岁酒非常讲究吉祥。过去酒席上会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着十样冷盘,叫“十全”。其中除鸡、肉外,要有花生(结子)、柑桔(大吉)、鲤鱼(跳龙门)、豆腐(家门清洁)等,而且每碗必须要有一块切成薄片的圆形红萝卜头盖在顶端,以示讨彩。吃过分岁酒,大家自寻娱乐,往往彻夜不眠,俗叫“守岁”,也叫“望年夜”。 开门炮 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户户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富,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 拜年 正月初一早晨起来,先在自己家里,晚辈按顺序向长辈叩拜行礼,称“拜年”。从正月初二起,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按旧习,温州人正月初一不走亲戚。拜年时间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有的还延至农历正月十五。上世纪50年代以前,拜年的礼品比较简单,大多是桂圆、荔枝、红枣、元枣、红糖、柿饼等,用特种草纸包上,上面封有红纸,故称“纸蓬包”。 穿新衣 正月初一,人们都要穿新衣,也含有送旧迎新的意思。因为民间以红色象征吉祥,儿童穿着大红色衣服,年轻妇女当然满身红艳,连老妇也系着大红裙。如今,人们在穿着上已起了很大变化,颜色已不局限于红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款式也变得多种多样。

阅读全文

与温州有哪些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3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18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55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91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