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什么样的政治文化是我们所需要的

什么样的政治文化是我们所需要的

发布时间:2023-03-22 09:33:31

⑴ 政治文化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

政治文化的功能:
1、特祥宏定的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得以存在和维持的必要基础。如孔子儒家的周礼、仁政等就是政治文化。有赖它维持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封建统治。
2、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英美不同的政治文化,对君子(英王。美国曾受英国残暴的殖民统治)的不同感受、不同的信仰谨携册程度,决定了英国首相与美国总统他们的权力大小与权力运作方式有所不同。
3、政治文化决定着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
政治文化的类型和发展水平对一种政治制度的运行效力也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残留在人们观念中的封建政治文化对我国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负面作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邢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意识在作祟。
4、政治文化制约着政治体系的变化和发展。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经历中世纪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几百年的蕴壤培育推动着资产阶级政治体系文明进步。一般政治文化形成和成熟是续渐的、缓慢的、稳定的。但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地区政治文化的变化跟不上政治体系、制度的隐告变化,产生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和谐。导致其政治体系、制度的不稳固而左右摇摆。
但是政治文化毕竟是上层建筑,它决定于产生力和产生关系这些经济基础。
而关于政治的社会化大致可以归纳为一下这段描述:
实际上政治从来都是社会化的,所谓政治的社会化,就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启蒙、普及、深化政治文化教育的过程。这过程普遍存在于家庭、学校、社团、单位里,而且是在持续的不间断的能力中。

⑵ 什么是政治文化它有哪些特征和内容根据不同的标准又可以进行怎样的分类

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形成的一种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是政治关系在人们精神领域内的投射形式.
如果我们做一个比喻,把政治体系分为“硬件”(hardware)和“软件”(soft-ware)两个部分,那么,各种制度化和结构化的政治组织、机构和规则,可以说是政治体系的“硬件”部分,而构成“软件“的东西则是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犹如计算机运行需要软件/硬件相互兼容一样,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也需要相互匹配.
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由于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关系密切,政治文化研究也就成为政治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又由于政治文化反映了政治体系的特点,故而研究政治文化的特征可以作为研究政治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
政治文化是一个非常近期的概念,它的提出不过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情.但是,政治文化研究却历史久远.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曾专门研究政治革命和政治变迁的心理因素.近代思想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的《论法的精神》和《罗马盛衰原因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托克维尔(Tocqueville)的《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和《论美国的民主》等着作都可以被看作政治文化研究的典型案例.
当代政治文化研究起始于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G.A.Almond).1956年,阿尔蒙德在美国《政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比较政治体系”,首次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在以后的研究中,阿尔蒙德和维巴(S.Verba)应用行为分析方法,采用民意调查的手段,系统研究和分析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和墨西哥五国国民的政治态度,并于1963年出版《公民文化》(The Civic Culture).该书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视为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此后,许多政治学家转向政治文化研究,他们通过社会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访谈、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展开更加广泛的比较研究.在20世纪60-70年代,政治文化研究与现代化理论相结合,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为跨国研究和社会转型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政治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政治文化作了定义.根据阿尔蒙德观点,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感情,它由本民族的历史和当代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进程所促成.在阿尔蒙德定义的基础上,派伊(Lucian Pye)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系统中存在的政治主观因素,包括一个社会的政治传统、政治意识、民族精神和气质、政治心理、个人价值观、公众舆论等等,其作用在于赋政治系统以价值取向,规范个人政治行为,使政治系统保持一致.维巴在分析政治文化的构成和作用时进一步指出,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由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信念、符号和价值所构成,它决定了人们行为的条件,为人们提供了参与政治的主观意向.根据他们的解释,我们可以为政治文化做出如下定义: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因素.
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观念形态的东西,包含着广泛的内容.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政治文化一般以一定的政治认知或意识(awareness)、政治价值观念(values)、政治(beliefs)、政治情感(feelings)、政治态度(attitudes)等形式表现出来.政治文化不同于公众舆论或民意(public opinion),前者具有稳定性,反映的是长期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一贯性的政治倾向和心理,后者指的是人们对于某一具体事务或问题所产生的一时性的反应.
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政治社会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得以传播和沿袭.政治文化的延续性使一国文化有可能代代相传,也使国家、地域、民族之间的政治文化呈现出长期的差异性.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参与现实政治生活过程的经验积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一方面,它在现实生活中形成,将现实政治生活通过观念的方式保留下来,并随着政治生活的变化和政治制度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另一方面,它对于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行为又具有巨大的心理和精神支配作用.进一步而言,政治文化对既有政治体系起着维护和延续的作用,同时,政治文化的变化最终又可能带来现实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变迁.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的“软件”部分,一般与政治制度性结构安排相匹配.跨国性比较研究和现代化研究显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制度安排方面,而且也体现在政治文化方面;民主政治制度的良好运转,需要以民主的政治文化为条件

⑶ 政治文化的类型

西方学者还将政治文化划分为不同类型,其中,阿尔蒙德的划分比较有影响。他认为政治文化有 3种大的类型:①蒙昧型政治文化,其特点是,公民既不向政府表示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也不关心政府的政策和法令。②服从型政治文化,其特点是,公民尊重并执行政府所作的权威性决策,但缺乏参与政治、向政府表达利益要求的意识。③参与型政治文化,它与现代民主政治相适应,使公民抱有不过分的参与热情,对合法的权威亦有充分的尊重。但是,任何社会都不会只有单一类型的政治文化,而是诸种政治文化的结合。还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对政治文化进行分类,认为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在某些方面可能具有共同的信念、情感和态度,这就构成该社会的政治文化。社会成员所属的民族、种族、社会阶层、地域的不同,都可能引起政治文化的差别。因此,在属于同一个大类型的政治文化中,存在着若干亚文化,如少数民族的政治文化,某个地区的政治文化。在这方面,最常见的是区别政治精英的政治文化与大众的政治文化。
8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学者对政治文化理论表现出很大兴趣。一般认为,政治文化总是与某一政治制度或政治体系相适应的。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文化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集团的政治观念、情绪和政治习惯,反映他们的利益和要求。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国家制度、不同的社会政治影响,对政治文化的性质和内容有决定性的影响,而政治文化又通过政治社会化影响人们的政治感情、社会政治传统、公共舆论及政治制度、政治体系本身。中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①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②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及其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系;③如何将中国政治文化的继承和变革相结合,有意识地创造新的政治文化,以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⑷ 当今我们应坚持什么样的政治文化详细一点谢谢!

奠定美国200多年时间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一伟大国家的基因——宪政确立的公民自由基础和法治框架却一点未变。
过去200多年未变,未来千秋万代也不会变。自由与财产,权力制衡,以个人李陵为基础,这些基本的价值观,不需要民主讨论,也不由得民主讨论!没有这一自由、宪政和法治基础,民主会荒腔走板;有了这个自由、宪政和法治基础,民主只是锦上添花。
《浅谈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的伟大妥协》透露出的秘密,在这次奠定美国立国之基的费城会议上,“代表们在基本的政治问题上意见几乎是完全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具体表现为:保护自由与财产,视政府为契约;支持共和政体和立宪政体,反对专横而不受限制的政府;接受平衡政府的哲学,赞同建立强有力的行政部门,独立的司法机关和设立两院制;认同国家主义,主张建立一个以个人为基础并对个人行使权力的全国政府;同意授予国会为确保合众国的和谐不因执行州立法而受破坏所需的一切权力等。”
“民主”是个一言难尽的口号,它也是任何人都可以用来做工具和武器的东西,就像“反贪腐”一样。共产党也是一路打着民主的旗号统治到今天的。但美国起草独立宣言和宪法的先贤们,却很不喜欢用“民主”这个词。
《独立宣言》全文没提到“民主”。而译成中文长达一万多字的美国宪法,甚至通篇都没有“民主”这两个字。这绝不是疏忽,而是美国先贤们经过多年讨论、辩论之后的一个非常清楚的共识。奠定美国基础的这两个最重要文件,全部强调的是保护个人权利,而不是多数裁决的原则,更是要避免暴民政治。
美国先瞎运贤当年没有提到民主和科学等,只是抓住“个人权利”这个根本。一切国家体制的建立,都以保障个人权利为最哪神戚高目标。在保护个人权利这个根本之上,最后才会有真正民主机制的确立。如果说只用两句话概括美国强大的原因的话,那就是美国重视并实践了这样的价值:限制政府权力,保护个人权利。也就是确立个人主义的价值,以人为根本。
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强调人的三大权利: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都是指个人。中国的五四人物,没有从这样的保护个人权利的根本价值出发,所以,民主科学喊了半天,只能走向不着边际,最后经由集体主义走向集权专制。

⑸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内容有哪些

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建设党内政治文化的工作任务很繁重。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发展党内政治文化的要求,不能停留在概念上,也不能茫然失措、不知从何下手,而应分清层次,找到着力点,工作具体化。

1、夯实理想信念信仰之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党内政治文化最本质、最核心的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以贯之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执着追求,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根本。

要一以贯之地把理想信念信仰教育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有效塑造党性品格,使全党理想信念信仰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显着增长,始终将理想信念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了党内政治文化的主体,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主体任务就在于践行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要教育引导党员自觉地、模范地践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鲜明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根本支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道德基础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时刻高举当代中国的精神旗帜。

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源泉。党内政治文化是历史的具体的,在实践中不断滋养和发展,体现了历史性与现实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先进性与真理性的统一。党内政治文化应将根脉深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彰显民族气质,承载民族精神、牢固国家认同。

4、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我们党都很重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始终发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忠诚信仰、追求真理,英勇顽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等一系列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形成了包括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

5、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所在,也是根本着力点所在。我们要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党组织、党员现状,努力把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与保持党内政治生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有机统一起来,把培育党内政治文化与提升党员队伍的素质、净化党员队伍思想、整饬党员队伍作风、增强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弘扬清风正气,坚决反对腐败蜕变。

旗帜鲜明地与各种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等有害政治文化作斗争,以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引领党内政治生活健康发展,厚植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把灌输式政治思想教育变成以文化人、循循善诱、润物无声。着力把建设党内制度文化与建设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在制度文化建设中突出价值导向,在精神文化塑造中实现思想引领,在行为文化建设中达到知行合一。

⑹ 中国应该建设怎样的政治文化

中国的政治文化正行走在自身体制制度、社会历史发展变租兆革大势与民众现实利益相互冲挤形成的崎岖而又难见出口的畸形道路上,且由于其自身在理念、目标、政弊丛租策、体制制度、干部队伍等方面的脱节、扭曲和矛盾,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内涵和形态,就是我们现在看见的样子。
这种状况使得我们的崇高的理念、目标与政策、体制制度及干部队伍置身其中的利益集团发生冲突,致使有些问题长期存在,难以调和,无法解决。且越积越多,相互作用,综合发酵。
中国已经走上了崛起之路,但能不能实现终极目标,实现伟大的复兴,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在前行的过程中创建一种崭新的、先进的文化和体制制度,建设一支高质素的干部队伍,制定真正符合实际的政策,通过**干部和**部门有效地实施。这种新创建的文化,能够超越我们自身的传统,也超越西方现有的高度,塑造和培养一批接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感使命感、有能力、有水平的干部人才队伍,并使之沿及全体公民。通过体制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奠定发展的基础,提供保障。
要想走出这崎岖之路,建立一种健康郑银的政治文化。就要从文化的重建、体制制度改革入手。使人们拥有崇高的信仰,良好的道德,健康的精神风貌和净化的社会风气。当然,这会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甚至是有反复的事情。

⑺ 怎样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正确方向

一、确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主导的政治文化
在政党政治社会里,执政党必须注重建立和发展党的思想理论,并加强政治社会化,灌输执政党的思想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向执政系统和全社会灌输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理论,这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使其成为民众的思想观念、行为导向。

二、建设中顷指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因此,必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融入人们的思想之中,使民众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目标选择,并能够自觉地遵循其制度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等,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尤其要注重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制度文化建设。

三、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形成和融进取的民族政治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中华民族文化基础上的,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素养,是夯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租档政治文化基础的重要任务。因此,应当积极推进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创建和融进取的民族文化。

四、引导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从而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雀型配,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⑻ 如何建设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

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强调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这是新形势下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贯彻党章和党规、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文化基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高度重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强党兴党,实现思想建党、制度治党、文化强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推动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
党内政治文化是融入党员干部血脉的精神标识,反映着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当前,我们党已基本形成一整套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党的建设制度。更好发挥党的建设制度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推动作用,需要更加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对制度的支撑作用。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既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进一步指明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努力方向。
党内政治文化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是由先进文化孕育而生的,又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决定了我们党一直具有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的创新发展为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革命时期,我们党通过思想建党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纠正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凝结了党内政治文化的优秀基因,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建设和改革时期,我们党在重视思想建党的同时,以制度治党进一步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带领人民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推进伟大事业的坚实支撑。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把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这既需要真理的力量,又需要人格的力量,而党内政治文化正是我们党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的集中体现。**同志深刻阐述了文化在我们党治国理政中的作用,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对于党的建设来说,党内政治文化无疑是强党兴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将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实支撑。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推进伟大工程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打“虎”拍“蝇”猎“狐”,反“四风”、转作风,党内正气上升,社会风气上扬,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取得新成效。但也要看到,当前党的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一些问题的存在又与一些庸俗政治文化息息相关。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强,需要从党内政治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切入,大力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端正政治思想、强化政治认同,促进党的建设由“治污”向“清源”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迈进、由“关键少数”向基层党员拓展,使党经受住“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走自己的路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的党内政治文化必然有别于其他政党。我们党又是有着8800万党员、在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长期执政的党,新的长征路上充满艰难险阻,没有先例可循,党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这些都决定了我们党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走自己的路,既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又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在传承中持续创新。没有根脉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根脉和底色,坚决不能丢,丢了党内政治文化就失去了根和魂。比如,从1922年的第一部党章到今天的党章,历经多次修改,但始终都把忠诚老实铭刻在党章上,这就是我们党的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要传承,但也要认识到文化是上层建筑,党内政治文化需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推进而不断创新。尤其要看到,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由“冷眼向洋看世界”向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转变,党执政的环境异常复杂,“四大危险”“四种考验”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只有顺时应势、与时俱进,才能与党的事业同发展、共进步。
在开放中不忘坚守。在社会信息化大潮中,封闭的文化形态既不可能、也没有前途。文化的发展要有开放的心态,做到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也是如此。但是,在开放中决不能忘记本源、忘了坚守。在开放中坚守,关键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有了这“四个自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才能始终不忘初心。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对先进党内政治文化的坚守是一种全面的要求,要全方位向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看齐,不搞选择,不讲条件,不打折扣;是一种具体的要求,要落实到日常工作的一言一行中;是一种长期的要求,不管风吹雨打,精神品格都不能变,必须一辈子牢记、一辈子践行、一辈子维护。
在自信中加强自觉。文化要深入人心,靠的不是行政的力量。仅仅依靠行政的力量,很容易出现“雨过地皮湿”的情况。文化要深入人心,关键是要服人,让人们在内心真正认同、真正自信,从而形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对党内政治文化的自信,再将文化自信上升为文化自觉,从而不断坚定信仰。只有在自信中自觉,树立坚定信仰,党员干部才能在战争年代做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在和平时期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在自信中自觉通常要经历一个反复的过程。比如,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精髓,但在一个时期里我们也曾一度背离了实事求是的要求。可以说,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党内政治文化的精髓。当前,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贯彻**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自信和自觉。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以文化人
以文化人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遵循政治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在以文化人上出实招、求实效。组织部门应从自身职责职能出发,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厚植育人、选人、管人的先进党内政治文化。
用教育塑造党内政治文化。教育是塑造党内政治文化、实现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要聚焦真懂真信,不断创新党内政治文化教育的载体、形式、方法和手段,不断增强党内政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比如,可以强化仪式教育,不仅把面对党旗宣誓作为入党的第一步,也可以作为表彰奖励、批评帮助、担任党内职务时的重要仪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文化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在文化供给侧发力,催生有思想、叫得响的优秀政治文化教育作品,建设用得上、有吸引力的政治文化教育阵地。重视党内法规在政治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党内法规教育和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以党内法规传承党内政治文化、发展党内政治文化。用好新媒体的教育功能,同时加强管理、善于对话,防止党内政治文化在新媒体上被削弱、被稀释。
用导向引领党内政治文化。以文化人需要确立正确导向。选人用人导向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风向标”作用,有什么样的选人用人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当前,在领导班子换届的关键时期,更要以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正风气、以好风气引领政治文化建设。选人用人要突出政治价值观,把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融入好干部标准,力求做到选一名干部立一面旗帜、树一个标杆。要高度警惕、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严防“带病提拔”,力阻沾染官场劣**的干部得到重用,防止出现干部选用上的逆淘汰。组织部门要大力弘扬公道正派的组工文化,把公道正派作为核心理念、核心要求,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使选出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用严管纯洁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实现以文化人,必须激浊扬清、扶正祛邪,不断纯洁党内政治文化。这就要求坚持真管真严,坚决抵御和清除党内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应紧抓问题不放,对于班子建设以及巡视、审计、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该提醒的提醒、该约谈的约谈、该问责的问责,通过紧抓、常抓抓出**惯,形成自觉管、从严治的政治文化建设氛围。紧抓预防不放,经常性地与干部谈心谈话,了解其思想、工作、作风、生活的真实情况,及时咬耳扯袖,让党员干部把成文的纪律、不成文的规矩记在脑中,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紧抓责任不放,盯住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分管领导监督职责落实情况,让管理者把责任扛在肩上,做到知责、尽责、负责,不断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⑼ 政治文化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功能是什么

政治文化作为支持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几乎作用于政治体系的方方面面。在一定意义上,政治体系中政治文化的特征决定着该体系存在的状态、运作的方式以及发展演变的道路和方向。

1、特定的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得以存在和维持的必要基础。任何政治体系的存在和维持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一旦这种和谐的关系被破坏,就可能导致体系的生存危机,甚至解体。

2、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政治制度是指政治体系内各种结构之间相对稳定的政治关系,这是政治体系的核心部分。一个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模式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当然是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但社会的政治文化在形成政治制度模式的过程中也发挥这重要的作用。

3、政治文化决定着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特定的政治制度在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中将会产生不同的机制和不同的效力。

4、政治文化制约着政治体系的变革和发展。政治体系是动态的系统,它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变化。这一变化的过程总是由作为政治行为主体的人去推动和完成的。因此,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变革的目标、方式的认识水平和情感、价值取向直接制约着政治体系变化的进程及其结果。

(9)什么样的政治文化是我们所需要的扩展阅读:

概念缘起

政治文化这一概念最先是由18世纪德国启蒙思想家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尔德阐发的,美国着名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则开创了政治文化的系统研究,他在《比较政治学:发展研究途径》一书中提出,政治文化是指在一个特定国家居民各种政治态度、价值、信息与技能的特定布局。

阿尔蒙德将政治文化划分为:地域型政治文化、臣属型政治文化以及参与型政治文化。这两位政治学大家要表达的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特征:

其一,“顺从”(带有几分尊重)——承认“自卑”或“优越性”以及“社会权威”。

其二,“共识”——代表了政府与公众认同以及妥协之间的关键联系。对绥靖政策的支持可能并不总是由整个国家共同承担,但作为一个整体,公众同意忍受它,这意味着它是一个共同的协议。在英国的政治文化中,“共识”的例子不胜枚举:譬如,人民是如何被统治的的、福利国家、谁担任国家元首并且拥有何种权力等。

其三,“同质性”,英国政治文化一个重要特征是“同质性”较强:整个教会的出勤率正在下降,部分苏格兰和威尔士人的呼吁独立。三者有机结合可以建构政府与公众良好的关系。

政治哲学

“政治文化”这一概念被引入到政治科学,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这一概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阿尔蒙德所采用,并在1963年出版的《公民文化》一书中作了系统阐发,但很快遭到了两位欧洲政治科学家格哈德·伦姆布奇和阿伦德·利贾特的极力反对。

伦姆布奇分析了瑞士和奥地利的政治,利贾特则分析了荷兰政治。他们都坚称,有比美国更稳定的政治制度。

⑽ 中国的政治文化是什么

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政治领域的精神现象,是由一定阶级、国家、民族或社会群体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政治文化的这一定义,包含如下要点:
(1)政治文化的主体是政治共同体的成员.政治共同体的成员既可以是政治行为群体,如民族、阶级、政党、社会团体;也可以是政治行为个体,如政治领袖、个体的公民等.
(2)政治文化形成的基础,是以社会生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基础和以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上层建筑.
(3)政治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特别是群体政治文化的形成更是如此.因此,一个国家、民族的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通常都具有长期的历史过程,其政治心理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特定的心理定势,其政治思想经过长期的发展而形成政治思想传统,其政治价值观经过长期的发育养成,形成特定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同时,长期形成的政治文化会对社会成员的政治倾向和行为方式产生持久的影响.
(4)政治文化是由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政治思想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在一定的政治思想与政治价值观的指导下,通过人们的政治态度、情感等政治心理,影响人的行为方式而对政治制度、政党与政府政策、政治领袖等政治现象作出评价和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正在建设发展中的文化,我们可以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关于政治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中来总结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本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反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地反映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因此也就必然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本质体现.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品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功能实现的精神和动力源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2)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将“以人为本”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确定为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出发点,这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与执政理念上的重大发展.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3)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生命所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民主与法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活的主体是公民.因此,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
(4)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人类文明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文化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只有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依据中国当代的实践去创新和发展,才具有中国特色.在当代世界的文化交流与冲突中,也只有保持和发扬传统,中华文化才能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同时,积极吸收西方文明成果特别是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先进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但在学习和借鉴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政治经济制度、政治价值观念等,则是需要批判和摒弃的

阅读全文

与什么样的政治文化是我们所需要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40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20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8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7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93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