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跨文化交际如何弘扬文化

跨文化交际如何弘扬文化

发布时间:2023-03-29 19:49:17

❶ 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平衡尊重历史和向前看

1、尊重对方文化传统,尊重对方的文行悄化传统,包括尊重他们的价值观、信仰、传统礼节等,不攻击或嘲笑对方的文化。
2、建立开放的交流氛围,在交流过程中,要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和平睁做等的氛围,倾听和理解对方的观点,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
3、了解当地文化习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化敏感度和交际效果。
4、避免使用过激的语言,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措辞,避免使用带悉带衡有侮辱性或偏激的语言,以免引起对方的反感和不必要的争端。
5、把握历史与未来的平衡,在交流中,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同时也要关注当下和未来,寻找共同点,在追求共赢的基础上推动文化交流和合作。

❷ 求一些中国文化缺失对跨文化交际影响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要全面一点的 成体系的 好的话 追加分 谢谢

冒着降低采纳率的危险,问下LZ。因为我对这个话题也很感兴趣。
但是我觉得你这个问题描述不太合理,LZ是要写论文吗?我个人觉得中国文化的缺失对跨文化交际本身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有一次一个学生问我:为什么谈到和老外的交流总是说因为美国人是什么什么样子的,所以我们要怎么怎么去做?为什么不是他们来中国以后,因为中国人是什么什么样子的,他们应该如何如何去做。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因为现在很大一部分中国人对外国人“太纵容了”。 如果用跨文化交际的专业术语来解释这个学生的问题的话,应该是中国人的ethnocentrism(民族中心主义,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某一个文化的产物,所以很自然的评判别国文化的时候,标准都是自己的文化,又因为自己就是自己本国文化的产物,这样必然大多数情况下觉得别人的文化处于劣势位置。)太弱了。现在的很多人正好是反的,用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来衡量别国的文化,反而觉得别国的好。

一个国家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必然很重要,但是这个话题和跨文化交际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因为现在的跨文化交际往往是指跨文化交际在 interpersonal setting里面。就是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或者比较小的群体之间(会议啊,企业管理啊)。在这种情况下,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是指没有冲突的,和平的解决问题的交际。即使我们在交际过程中退一万步,不考虑民族自豪感,这并不会对跨文化交际的结果有多大消极的影响。民族中心主义越弱,反而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越高。所以跨文化交际成功的要点之一就是克制自己的ethnocentrism。

比如说,你到英国去了,因为英国的饭很难吃,你天天把难吃2字挂在嘴边,并且时不时的跟别人描述中国的菜肴如何的可口。这样久而久之,英国人肯定不会对你有好感。 这样,也就可以说你跨文化交际失败了。就像你拍别人马屁肯定要说别人好啊。

另外就是传媒了。因为在英文里面交际,交流,交通,传播,都是一个词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翻译作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如果是在大众传媒的背景下。这个问题就太复杂了。比如一个国家形象的包装。一个国家文化怎样才能顺利的推广到别国。比如现在世界范围内这方面最成功的就是美国了。lady gaga 的歌非洲的小孩都在听。我们想把中国文化推广出去的话,一味的软还能不能起作用?强硬起来的话别人又会不会买账?等等。

关于中国文化的流失,美国化,美国文化对中国大众文化影响这些方面的论文倒是很多,lz在学校的电子图书系统就是知网那些里面应该可以找到很多。

❸ 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与文化意识

在中学外语教学中,怎样渗入跨文化交际内容、怎样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英语基础阶段的文化导入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实用性原则:要求所导入的文化内容与中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文化教学结合语言交际实践,可以不使学生认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过于抽象、空洞和不可捉摸不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兴趣。
2、阶段性原则:要求文化导入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中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和领悟能力,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
3、适合性原则:是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适度。对文化内容的讲解要有选择,对于主流文化或具有广泛性的内容,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举一反三。另外,由于文化内容本身就广而复杂,因而教师要鼓励并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实践,以增加文化的积累。
基于以上原则,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学生进行交际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而学习外语,又通过了解语言背景去理解其文化,使二者互相贯通,互为表里,相互促进。
1.文化背景知识教学要贯穿于交际性语言教学的始终
(1)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语言产生各具特色,其交流方式就有很大差异。即使在同一种语言中,不同场合也要用不同的语言而表达。如:在英语里要表达歉意,可以说excuse me,也可以说i'm sorry,但使用范围不同。若是要向某人问路,一般只说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如果无意中伤害了某人或有约而迟到了,可以说excuse me for being late.或者i'm sorry that i'm late.在英语中,一个简单的见面问候,也因不同的情景而异。与人初次相识彼此问候,须用正式语言how do you do?其答语也只能是how do you do?向熟人打招呼,多用问候身体状况的寒暄语how are you?若只是一般随便向人打招呼,通常用hello(hi),good morning(afternoon)等。若晚上拜访别人,相遇时应该说good evening,告别时则说good night.在商店里,顾客要购物;在图书馆,读者要借书;在生活中,某人陷入困境等都需要帮助。按照中国传统语言习惯要用很多不同的话语来询问对方,而英语只用一句话“can i help you?(或what can i do for you?)就能达意了。
再如,打电话过程中一简单的用语“你是谁?”“我是……”,其表达方式与汉语就不同,须用固定句式“who is that?” “this is…speaking.”
上述交际语言在对话课中出现很多,在教学中随时可遇,而这些交际语言与我们民族的语言差异很大,因而要引导学生尊重这些文化差异,以客观、理智的态度来接受、学习。
(2)文化背景不同限定着交际过程中交流的内容以及行为方式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不同,通常所表达的行为亦有差异。如在我国新结识一个人总习惯于拉家常,问及家庭、工作、年龄、薪水等状况;而在英美国家人眼中,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是相当亲近的朋友是不随便询问的,并视为不友善的行为,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因此在英美国家中,既要避免初次见面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又要展开交流,就只好谈天说地,谈运动,谈晚会,谈比赛等,以求在爱好和欣赏上产生共识。例如,在英美国家中,受人邀请做客,赴约时尽可能正点;用餐时,你可以尽可能地去享受各种食物而无需担心会不礼貌,反而主人会因为你喜欢多食而感到高兴。在用餐的过程中,也可以说一些赞美之辞,用餐后停留时间不宜过久,应适时向主人致谢,告别。
2、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词句的教学有必要进行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众所周知,英国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曾历经沧桑,这无疑对其文化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既然英语是一种多民族的混合体,这就使它的产生背景更神秘,更复杂了。如猪、羊、牛活着时被称为pig,sheep,cow,或ox,而宰杀后上了餐桌就成了pork,mutton,beef.这是因为英国本地人saxons把它们喂养大后上贡给normans,宰杀后变成美味佳肴被法国人享用时,就变为法语了。英国中很多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3、语言材料的教学离不开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把握学科内以及跨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对理解语言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可以将课文背后的西方价值观作为主线,把课本中散落的文化知识点贯串起来,也可采用“文化旁白”(胡文仲,高一虹,1995)的方法,给学生加入文化知识的介绍和讨论。例如学习china daily时,可以介绍当今世界的几种大报以及它们的政治倾向和读者群等。jefc和sefc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文学名篇,教师可以以此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美感,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鉴赏力。因为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镜子,能生动具体地反映该民族的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高中第三册的the merchant of venice是语言大师莎士比亚的作品,具有代表性,因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人物对话的特色,从欣赏入手,去领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zz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作者。祝你愉快,满意请采纳哦

❹ 浅谈文化自信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意义。

重要性:跨文化交流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特征,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差异,研究不同社会结构导致的角色关系、行为规范的差异,研究不同民族习俗所积淀的文化符号、代码系统的差异,研究不同交际情景制约的语言规则、交际方式的差异。

所有这些研究不但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究,还要注重实际的应用研究,这样才能使这门学科更科学、更完善、更丰满,从而更好地为这个时代服务。

意义:

1、发展共感,消除文化中心主义。共感就是设身处地地体味他人的苦乐和际遇,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不同文化归属的人之所以不容易沟通,往往是由于对具体文化现象的理解不同。在跨文化沟通中,如果缺乏共感,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他人的价值观,缺乏共同的背景。

2、发展双向沟通,沟通是一个循环的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信息发出者、接受者和信息本身。沟通实际上就是信息的编码、解码和诊释的过程。

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诊释从另一种文化中传来的信息时总是按自己的文化背景加以理解,从而导致对对方信息理解的不准确,进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3、帮助了解自己,就是要识别那些我们大家都具有的态度、意见和倾向性的简单行为,这些态度不仅帮助决定我们说什么、怎么说,也有助于决定我们听取别人说什么。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先入为主,是引起跨文化沟通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也是种种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4)跨文化交际如何弘扬文化扩展阅读:

跨文化交际的途径多种多样。可以是语言符号的交际,也可以是非语言符号的交际,如商品、画报、实物、影像、演出到其他物化形式符号的交际;可以是现场的双向交际,也可以是通过媒介的单向交际,如电视、广播、报刊、广告等传播方式的交际。

可以是口语交际,也可以是书面交际,如信函、公文等的来往。从对外汉语专业来看,我们着眼的主要是实时的口语交际,即双方面对面的交谈。此外也包括伴随口语交际而可能发生的书面语交际,即文字传播方式的交际。

❺ 如何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

如何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
一、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背景,交际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我们进行交际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该国的国家文化。也许我们可能犯一些小误会,但是一些常识性最基础的东西一定要了解清楚。
二、了解到这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在提高交际能力之前,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只有了解到它的重要性,我们才能努力学习这种能力。没有跨文化交际国家与国家之间沟通,就会出现很多的误会。
三、多去阅读不同国家的书籍
透过一本书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想要提高自己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应该多去读一些这个国家的书,通过书籍来了解这个国家。

❻ 浅谈文化自信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意义

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自信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是现实需要和重要途径,也是不断推动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持内外“双修”,以扎实的外语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素养筑牢文化沟通的语言基础,以跨文化交际学习借鉴不同文化的有益元素,促进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作为国家和民族强起来的灵魂,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关乎中国梦能否实现。文化自信作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要求我们对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充分把握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自信共融共生的内在规律。

跨文化交际是文化自信生成的现实需要

文化自信的提出语境有着新的世情、国情、党情背景,跨文化交际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指标。首先,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积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以凸显中国价值为目标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其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实现以凸显中国精神为核心的跨文化交流与学习;最后,文化自信是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通过积极践行红色文化引领人民实现伟大复兴梦想,不断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文化自信的形成在于沟通与交流,跨文化交际是生成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觉”,这一前提反映的是人们对一个民族文化的自我认识,它随着文化自身的发展而发展,在与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中不断完善。跨文化交际的持续深入开展,不仅能够保持本民族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独特性,也有助于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进一步凝聚共识。

文化自信首先是要弘扬民族文化,跨文化交际是推动其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作为一种深沉的、基本的、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天然地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理性,汇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实践性。三者的交汇点在于筑牢民族文化这一根基。对内,跨文化交际的侧重点在于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吸收不同文化中有助于本民族文化发展的积极因素,谋求自身文化的不断发展;对外,则要致力于建立具备民族特色的话语体系,推动民族文化传播的内容创新、形式创新。

跨文化交际生成文化自信的内外维度

跨文化交际之于文化自信生成既是现实需要和重要途径,也是推动自身文化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跨文化交际并不总具备正向功能,如果对其认识不清,忽视它与文化自信生成的内在联系,就会产生根基不牢、动力不足、定力不够的风险。所以,要深刻把握跨文化交际的表里层面,以文化自信为核心揭示出其发展规律。

从外层来看,跨文化交际生成文化自信,基础部分是对语言工具的熟练掌握。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之间的交际,它表现为不同主体之间的文化观点和对文化情境的不同理解,但处于最表层的是沟通者在进行交流时的语言壁垒。打破这种壁垒,一方面要有扎实的外语功底,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与对话,理解其意指并尊重双方的文化立场;另一方面要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在跨文化交际中展现出中国精神。如连续八年担任全国两会翻译官的张璐,将“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翻译为“Differences between brothers can not sever their bloodties”,将兄弟之间的“忿”译作“Differences”,准确表达出两岸之间的血脉联系是永恒的、分歧是暂时的这一深刻内涵,获得了中外媒体的一致赞誉。

从内层来看,跨文化交际的官方层面是具有统摄性的,能够代表国与国文化交流的质;而它的量却取决于民间层面,频繁地发生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在中国有西餐馆,在西方有中餐馆;而全世界的人都已经习惯于借助互联网进行通讯。一方面,日常生活世界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实际发生场域,正在不断地制造着表象类似的文化情境,推动多元文化进行交流、形成共识;另一方面,跨文化交际在这一过程中发生冲突与融合都是可能的,关键的因素则在于双方所持的不同观念,即价值观。归根结底,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正在于能够让持不同价值观念的主体能够顺利对话、取长补短,为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所以,以文化自信为核心要旨的跨文化交际,价值观的自信是逻辑起点。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价值观自信进行对外交往,从而达到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的文化交流境界。

跨文化交际的“自信”特质

首先,跨文化交际应具备主动性特点。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之“中”,并不单是古人“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而是文化旨趣上的“中和”之国。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际必将不断增多、不断深化,构建深厚的文化自信,要主动开展各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兼收并蓄各种优秀文化;坚持各种跨文化学习行为,鼓励民族文化走出去,在交流交融中实现自身文化的不断发展。

其次,跨文化交际应具备理性特点。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表现为出国学习、工作与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对外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出国的不仅有留学生,还有去体验他国文化风情的游客。这就使跨文化交际逐渐回归到理性的文化交流与交往层面。近年来,“出国热”逐渐转为“归国潮”,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礼赞中国并定居于此,另一种跨文化风险正在悄然抬头,即文化自信外衣下的文化自傲。真正的文化自信,要在跨文化交际中坚持理性态度,认识到优秀文化是从能否促进国家发展的判断中得出的,而不是在与不同文化的比较中得出的。

最后,跨文化交际应具备整合性特点。在现阶段,基于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特征,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些新要素也相应得到了凸显:一是交际主体要素,除了传统的国家、企业、学校、个人等主体外,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跨国公司和关切“全球利益”的非政府组织日益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角色,它们在对话中并不总以传统的民族国家观念为核心,而是有着实际诉求;二是交际客体要素,数字信息打破了人类文明器物层面的限制,使得跨文化交际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使对话主体接近理论上的无限自由;三是交际手段要素,新媒体时代传播形式和手段更为丰富,各交际主体和客体越来越频繁地借助网络和智能工具进行互动,使得跨文化交际的粘性变大,效率性、即时性提高。筑牢文化自信的实践基础,要紧跟跨文化交际的新要素、新特点,遵循其中蕴含的发生规律,使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自信在发展中共融共生。

❼ 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不仅是语言形式的沟通,而且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教学跨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

摘 要: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在全球化趋势明显的今天,正确认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提高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地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英语教学应该实行教学和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方式,认识和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不仅是语言形式的沟通,而且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而英美文化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使得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现象屡屡出现,成为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一大障碍。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因此,我国的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体验和实践,培养他们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开阔视野,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提高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和文化能力的总称(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目前每个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1.加强教师自身文化修养。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关键。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还是依靠英语教材、课堂和英语教师的传授来获取知识。所以,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时刻明确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还要利用周围一切条件,不断为学生组织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对比文化差异。

董亚芬指出,任何一种语言都是该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言中,篇章、句子甚至每个词无不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通过文化对比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文化差异包含的内容庞杂繁多,下述四方面尤其值得重视。

(1)词汇差异

词汇是英语表达的基础。中生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时候喜欢把每个单词都与一个词汇联系在一起,以便记忆。然而我们在使用某个英语单词时不能只注意其语意层面,还要从跨文化的角度进行揣度。比如“red”(红色)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崇尚色,体现了中国人民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被赋予喜庆和吉祥之意。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带有很强的贬义色彩,带有“危险”、“激进”、“流血”、“暴力”的意思。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在翻译《红楼梦》时,为了保留“红”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把标题直译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引起英美读者对“red”一词产生不好的联想。后来英国汉学家霍克斯将该标题意译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石头记》)。因此,在平常的词汇积累中注意从文化异同的角度加以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2)语用差异

任何语言都是某种社会文化的反映,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语用差异。中国人在彼此见面时常常会问对方:“吃了吗?”“去哪儿啊?”这样的问候在中国人看来非常亲切,然而在西方人看来却非常难以理解甚至是气愤。中国人认为这样的问候能体现对对方的关心,而外国人则认为中国人想要了解他们的隐私。还有“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不了解它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很难理解它的文化内涵,就会导致交际失败。可见,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先了解该语言民族的社会文化。

(3)思维差异

文化的不同通常引起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深受文化的影响,含蓄、谦让、儒雅,而英美人崇尚自由,勇于表现个性。所以,对别人的'赞美,中国人会说“哪里哪里”“不敢当”“过奖了”,西方人一般说“谢谢”;表示感谢时,中国人往往会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不用客气等,英美人则会说:It’s my pleasure/Thank you。这都反映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两种文化,一个是以“你”为中心,一个是以“我”为中心。

(4)体态差异

肢体也是人类进行交际活动的重要工具,中西方不同的肢体语言体现了不同的体态文化。如拥抱、握手、亲吻、手势语等属西方人的体态语言,而中国的体态文化不包含这些过于亲昵的动作。了解并学会运用体态语对文化交际是大有益处的,如耸肩表示“I don’t know”;掌心向上伸开双臂则表示无能为力或无可奈何。

3.重视本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培养跨文化意识敏锐度。

了解并熟知本文化是培养跨文化意识敏锐度的前提。我国着名的语言学家刘润清教授曾经指出:“文化教学,这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而且要懂得本族文化,二者并重。”这是因为跨文化交际是双方的。作为中国的学习者,我们必须在了解和熟知中国文化特点和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并学会用英语表达本族,宣传本族优秀文化,让西方人了解更多的中华文化,比如中国的太极拳(Taiji)、武术(Wushu)、功夫(Kongfu)、气功(Qigong)、衙门(Yamen)、曲艺(Quyi)、二胡(Erhu)、麻将(Mahjang)等。我们要夯实本族文化的功底,不失时机地中华传统文化,让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这样有利于双方的相互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时效性。

中西文化的比较性学习是培养跨文化意识敏锐度的关键。跨文化意识敏锐度是一种对有别于母语文化的他国或他族文化的反映度和感知度,它是以母语文化为参照体系。敏锐度的加强有赖于母语文化和异国文化的同步提高。然而敏锐度的高低并不与文化知识的多少成正比,而是有赖于对中外文化的对比性研究学习。

4.在中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文化渗透。

(1)讲解法

讲解法是课堂文化教学最为直接的方法。教师直接结合教材内容对相关的文化知识加以讲解。

(2)对比法

对比法是文化教学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对比,学生可以发现母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了解异族文化的特殊性。比如从称呼、招呼语、告别、做客、谦虚、道歉、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将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可以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敏锐度。

(3)阅读法

阅读作品是文化学习的一个主要方法。因为文学作品是文化的反映,所以,要想了解英语国家文化,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会有很大的帮助,从中可以找到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

(4)实践法

实践法是实现文化教学目的最直接的方式,文化教学的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各种资料让学生对中西方不同民族在价值观念、信念、宗教信仰、社会准则、道德标准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有所了解,然后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进行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

三、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脱离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孤立地教授语言知识。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既教授语言,又传播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跨越文化差异障碍,减少文化休克现象,增加交际的有效性和成功交际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徐冰.试析跨文化交际与高校英语教学.英语教学,2009.

[2]王宗华.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交际能力.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3]谭玲.跨文化交际意识与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成人,2009.

;

❽ 如何进行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有哪些要素

做文化沟通,尤其是做跨文化沟通,要记住如下这个法则:注重人类共通的经验与思维,遵循共同的价值与情感,寻找文化上的共性,激发人性中的共鸣。

其实在教中西文化比较和跨文化交际这些课的时候,我就有一个困惑。如果说中西文化比是在不同维度上比较的文化结构,如文化起源、文化选择以及所形成的不同的哲学、文学、艺术、审美、社会制度和社会风俗等等,属于一种静态的比较,那跨文化交际则更侧重于不同文化间各种行为体(个人或国家)之间动态交流,就会发现交流的过程中往往分歧大于认同,而这种分歧又根植于深层的文化结构,即价值观系统。

❾ 简述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1.培养跨文化意识。具体来说就是导入要进行跨文化沟通对象的文化要素,树立文化差异的意识。在有了这个意识的基础上,要主动地学习对方的语言、句式、文化,联系听说能力,以便更好地与对方进行沟通。有了语言的基础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比较沟通对象的文化与自己母文化的差异,提高对异文化差异的察觉。
2.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模拟真实情景(通常可以与熟悉目标文化的人员进行拍档),加强语言实践,强化文化差异性的适应能力。
3.正确对待文化差异,这其中包含了两个认知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正确地意识承认有文化差异的存在。第二个层次是正确地对待文化的差异,积极的学习、适应、包容它。这一个过程要注意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既不能有霸权文化意识,也不可以有自卑意识。文化与国家或者地区的强弱并没有必要的联系。
4.熟悉掌握沟通的技巧。在语言沟通中,要注意口语交流和书面沟通的不同层面的不同作用。在与对方进行语言沟通的时候,要给足够停顿的时间给对方和自己进行语言交换。此外还有注意在沟通时,不能先假设对方已经理解,反而应该先假设对方不能理解你的意思,通过不断的检查来估计对方对你的话语的理解能力。
5.培养非语言的沟通技巧。在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时候应该要留意对方的身体语言。我们可以借助观察对方的手势,面部表情等身体语言来了解他的意图;另外我们也要熟悉地使用身体语言,一方面可以运用身体语言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意思弥补语言沟通的障碍,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有歧义的身体语言的出现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例如手势。

阅读全文

与跨文化交际如何弘扬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35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16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5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8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