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中国新石器时代玉文化的典型代表有哪些

中国新石器时代玉文化的典型代表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3-31 02:27:51

‘壹’ 揭秘新石器时代玉龙的艺术特点

说到新石器时代玉龙其实大家也应该多多少少知道一些为何这么说其实原因很简单的,这个文物非常的给力的,也非常的珍贵,其实这个文物还是有着自己的艺术特点的,毕竟这个玩意还是很给力的,更多的我们也不说了,下面一起来揭秘看看这个新石器时代玉龙的艺术特点吧,感兴趣的老哥一定别错过了呀!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

中国新石器时代是指距今大约1万年前开始,结束在距今5000至2000年前的这段历史时期。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古人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总结出玉器与石器的区别,于是玉器与石器经过漫长的共存发展,终于在这一刻脱颖而出,彻底与石器分化,从此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

据考古和历史研究证实,中国玉器诞生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今已有8000余年的历史,其间创造出了无数璀璨的玉文化历史遗存,尤其是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和良渚文化玉器,更是为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玉器谱写了灿烂光辉的篇章。

浙江反山遗址出土良渚文化神兽纹玉琮

新石器时代不同文化区域的古人在选石制器的过程中,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由于当时人们制作玉器的经验不足,琢玉工具尚不完备,再加上艺术欣赏能力较低,制作不规整,所以器形较简单,器身多无纹饰。一般仅采用琢打磨光的方法。

在古代玉器的收藏实践中,我们偶尔可以见到一些新石器时代的玉器遗存,这些距今时隔久远的古代玉器,虽然受到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处于中国玉器生产的简单玉雕时期,但原始社会那种粗犷奔放的艺术表达却依然生动而强烈。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猪龙

总体上讲脊缺,由于新石器时代属于玉器生产的初期阶段,因此玉器的数量还比较稀少,制作工艺也相对简单。

新石器时代玉器的造型多倾向于工具原型或小件装饰品,而且基本没有装饰纹样,其代表品种是玦、璜、珠、琀、坠。

内蒙古兴隆洼遗址新石器时代玉玦

新石器时代早期,当时还没有发明砣机,更没有金属工具,工艺痕迹特征特殊、原始,但是正因为新石器时代玉器具有原始玉器独特的工艺特征,所以并不是现代治玉容易掌握和仿制的,尤其是有几个重要特征很难被造假者突破,这也是新石器时代玉器鉴定的判断重点,主要如下:

首先,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工痕特征。

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新石器时期尤其新石器时代早期,玉器生产过程中尚无金属工具的出现,因此当时的玉器生产是一项异常艰巨的工作。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勾云纹玉佩

根据痕迹推测,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加工方法主要是:玉石开片使用皮筋、绳索醮解玉砂磨锯;细加工使用玉石料、骨头等中介物醮解玉砂研磨而成;抛光使用槙物、兽皮等醮解玉砂悉没经揉、擦、磨等方法完成。

原始社会的解玉砂为比玉硬的石英类矿物捣碎加工而成的细沙。由于到当时工具、方法落后等因素的限制,制成一件玉器十分不易,需要经年累月长时间的缓慢琢制。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人踏兽形玉神像

由于新石器时代玉器的精细加工均为渐进缓慢地进行,所以很少会在玉器上留下类似快速机器打磨而留下的“小平面”,而现代高速电动工具仿制的新石器时期玉器,往往圆雕面不够圆润、光滑,而古代的细加工是一点一滴完成,不会在圆面留下棱面的特征。

新石器时代玉器的阴刻线是古人用解玉砂逐渐琢磨而成,沟槽边棱圆润、光滑,不会出现尖锐棱面、蹦碴现象。

阴刻线的蹦碴现象通常在铁器发明的战国以后才出现。常见蹦碴是钻孔时由管钻从一端钻至另一端即将穿透。捅破时留下的,开始钻的一端反而无蹦碴现象,此后的玉器的单向穿孔常有此现象。而对钻的孔则无蹦碴现象。由现代电动工具钻孔常在两端皆有微小蹦碴现象。

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的打孔

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管状玉玦

其次,新石器时代玉器的抛光特征。

新石器时代玉器的抛光进行缓慢,由于解玉砂的粗细不均,手工抛光方向不一致,玉器表面出现粗细不等、方向不一、长短不同的线条痕迹,新石器晚期的玉器平面或沟槽处的抛光痕方向较有一致性。

这种痕迹有的肉眼可看出,鉴定时需用10~20倍放大镜,因伪品特征需结合放大镜观察才能细致入微看得清楚。

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勾云纹玉佩

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勾云纹玉佩局部

而现代工艺抛光主要有两种现象:一是钢丝砣轮抛光,此睁野纳法抛光痕迹特征是玉器表面线形痕迹疏密均等,方向一致、粗细、深浅均匀,无玻璃光现象。

另一种抛光用电动遥光、砂箱抛光法。此法抛光出来的玉器表面呈现出类似战国、汉代的“玻璃光”工艺,但放大镜下观察玉器表面、甚至沟槽处皆无古法抛光的线痕,类似瓷器表面。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鸮

同时,新石器时代玉器的氧化特征。

由于新石器时代玉器距今年代久远,最少也有四千多年的时间,经过如此漫长的岁月洗礼,玉器在地下或地表长期与空气或水土中其它物质接触,绝大多数都存在氧化、腐蚀现象。

如良渚文化、凌家滩的玉器,几乎没有一件玉器表面是玉质晶莹、颜色新艳的。通常古玉器氧化的现象有轻微、稍重、重度、极重这四种。轻微氧化不太明显,在玉器尖角、棱角处常呈现白色或灰白色小斑点,平面也常见,这种白斑通常在玉器表面,虽入玉内但很浅,表面光泽无变化。

新石器时代凌家滩遗址玉鹰

稍重一点的氧化在玉器棱角处是大片灰白或白色类似鸡骨白现象,并深浅不等进入玉质内,平面或圆面呈现分布不均的局部泛白现象,但皆入玉机理内。

新石器时代玉器的氧化与未氧化之间界限在放大镜下观察白色呈絮状,重要一点是:这种氧化斑点处的表面抛光痕、亮度与整个玉器表面是一致的,唯有受腐蚀或侵蚀形成的小孔洞、小斑点处看不到抛光痕。

古玉重度氧化就是整器被氧化呈鸡骨白状,强白灯光照射下,局部仍可见玉质、玉色,器型薄小的看不到玉质玉色。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

但赝品玉器用石灰烧制或酸性物质烧出的仿古玉上的白斑通常呈粉状、无光泽,放大镜下观察白斑呈凹陷状,原因是化学急速腐蚀而致,非氧化所致,此法用烧开的食醋一洗就会掉下白浆。

古玉氧化这种状况常伴有腐蚀形成的蚀孔、蚀斑现象,但这种氧化现象的玉器表面,仍保留当时细加工、抛光的工艺特征,表面线纹清楚、光润度依然如故,仍可按上述方法鉴定真伪。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

最后,新石器时代玉器的艺术特征。

新石器时代玉器虽然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存在客观上的原始简单的艺术特征,但新石器时代玉器的艺术水平却已经达到了很高层次,古代玉器的神韵和艺术表现力远非今人能够简单仿制。

从艺术层面理解,玉器的技术水平不代表艺术水平,艺术只有手法而无方法,这种技巧也不能传达,正所谓“简约不简单”。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勾云纹玉佩

智慧的古人对玉的理解与现代玉器造假者大相径庭,具体体现在古代玉器整体呈现出古拙、质朴、神韵十足的特点,古玉线条优美流畅、形神兼备,不像赝品那样有形无神、线条迟钝、呆滞。

这种被我们像地称为玉器神韵的特征,需要要鉴赏者在长时期的观摩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但却又是古代玉器最难模仿的特征之一,因此可以说,古代玉器的艺术水平是最难以仿制的。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神人纹玉饰

新石器时代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这时的石器以磨制石器为主,随着新石器时代早期玉器与石器的分化,标志着人类开始从事农业和畜牧,并不再只依赖大自然提供食物,因此食物的来源变得稳定。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人类生活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改善,开始关注文化事业的发展,人类开始出现更高层次的文明。

‘贰’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玉器有哪些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是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由全盛到衰落的一个历史阶段。它以农耕和畜牧的出现为划时代的标志,表明已由依赖自然的采集渔猎经济跃进到改造自然的生产经济。磨制石器、制陶和纺织的出现,也是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因而,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古代经济、文化向前发展的新起点。中国新石器文化至少要在距今10000年前,实际开始年代还当更早;一般延续到前2000年左右

类由原始步入文明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个是石器时代,第二个是铜器时代,第三个是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农业、手工业和养殖业,并发明了陶器,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在生活有了一定保障以后,先民们也开始注重对美的追求,一些半石半玉的饰品产生了,这便是石器时代的玉器。这一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玉器分别有河姆渡文化时期的玉器、红山文化时期的玉器、龙山文化时期的玉器、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其各大文化明态地域内仍有文化分布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以、马桥文化、齐家文化等,都有玉石器出土,但大量的是石斧、石刀、石斫、石杵、石环、石瑗之类的小件器物。在当时玉和石是不分的,只要颜色好看都会拿来加工,由于条件段森的不具备,多以地方料为主。



新石器时代的制玉工艺主要分为采玉、剖玉、钻孔、镂空、浮雕、镶嵌、抛光等工序来制作完成。



剖玉需用麻绳或用兽皮一类较软的线性材料,两端固定在弓形架具上,利用减玉沙在玉料上从上而下反复拉磨。另一种研究认为,部分玉器切割是用石斧来完成的。解玉砂是硬度很高的石质,如石英砂、方解石、石榴石等,目的是为了加大石刀与玉料之间的摩擦力,剖切时还需加入水防止爆裂,加快剖切进度。《诗经》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又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句,讲的就是玉器的加工。偶有实物玉器中仍可见到解玉砂这一现象。



玉石一般在切片后,才可做大致的加工磨平,接着就可以进行造型或纹饰的雕刻。



古代时制玉的砣具就已经很先进了,根据古玉所留的砣痕来看,汉代以前所使用的砣具大致有三种,分别有宽砣、斜砣、细砣这些都是用于纹饰的雕刻与镂空,还有用于切割的大砣及用于打磨的平砣,以及用于钻孔的柱状钻具。



石器时代玉器为了方便应用,一般都要打孔,如玉斧类装一柄便于装饰,佩饰打孔则为了佩挂,还有为了通天礼地与天地自由沟通之用的琮便是如此。当时玉器钻孔的方法受生产条件的限制,皆具有较为统一的钻孔方式。但各文化区的玉器加工采用着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因而钻孔方式和孔洞形状握槐亩上是有所区别的,需要认真地进行分析比较,一般来看,当时所用钻具有木质、竹质、石质等几种。用弓形器拉动缠于长绳上的钻具,带动钻杆转动。另外新石器时代玉器钻孔还使用了针形或锥形铊头钻孔。钻孔的技术有管钻和程钻两种,多使用两面对钻的方式,往往留下错位形成的台痕,孔壁有不规则的螺旋纹,包浆柔和,和仿品较规则的螺旋纹,干涩的孔道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方法适用于当时所有的玉器。

这时期玉器常见的孔道可分为三种:

  1. 单面钻孔。单面孔从一侧打孔开始,孔径越钻越小,会在壁身留下不规则的旋纹,有的重叠在一起,并且有来回摩擦时留下的残碴,孔的另一端会留有喇叭形状,俗称“马蹄孔”。2.对钻孔。对钻孔是从两面打孔的方法,然后在中间某一部位接通,孔的两端呈喇叭形状,中间连通处有错位的痕迹,而且中间部分要显得窄一些。

3.管钻孔。管钻孔是用竹子一类的工具,加砂和水从上到下均匀钻孔,孔呈现出螺旋纹状痕迹,有时由于速度原因孔壁也会很平整。

新石器时代一些精美的玉器上使用了镂雕工艺,这在现在是很难想通的,但先民的智慧是不可低估的。在红山玉和良渚文化玉器中,有很多玉器都采用了平面镂空工艺。如图:

到了新时期时代晚期,随着玉器加工工艺的不断提高,出现了简单的压线浮雕工艺,如兽面图案,和稍有突起的眼睛、鼻子,使用的都是一种减地浮雕技法,这种浮雕技法是从阴线压线工艺发展而来的,一般是先压出两条有间隔的阴线,再分别在两条阴线的外侧磨下一些高度,使中间部分突出,这样勾画出的图案可以产生一定的立体效果。如三星堆文化出土的玉面具、红山文化的瓦沟纹玉器等。

镶嵌工艺在现代都是一项难度较高的雕琢工艺,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掌握了这一技法。就目前所知,距今约2.8万年前的山西朔县峙峪遗址出土的一件钺形石刀,在两肩之间有短柄状突出,当时应是镶嵌在骨木柄内使用。这样就构成了一件复合工具,使单一工具所具有的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龙山玉器中也有一件非常精美的竹节形玉笄,它的制作非常繁杂,应用了多种技法,尤其是镶嵌技法的应用。此器通长23厘米,分上下两部分,笄首长9厘米、宽4.5厘米、厚0.4厘米,下部笄端长19.5厘米,呈墨绿色上面有三组竹节状的旋纹。笄首的底部两端分别镶有绿松石,笄首嵌在黑绿色的笄杆上。并且同时采用了镂雕、透雕、镶嵌等多种工艺,体现出了极高的制作工艺。如图:

打磨和抛光是玉器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一件玉器能否焕发出美丽的光彩,起着画龙点睛的效果。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已经成熟地发明和应用了这一工艺。他们用兽皮和芥草在玉器上打磨,也有的会用到解玉砂,如红山玉器的打磨,在红山玉器的表面会看到杂乱的划痕,包括一些死角也要细心地打磨抛光,由此可见古人对玉器的制作充满了崇敬之情。

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有纹饰的并不多见,像玉璧大多是素面,其他玉器也只是带有简洁的线条装饰纹。但少数作品的纹饰,非常精致,如人面纹、兽面纹是当时线纹组成的一部分。经出土考证,当时碾玉的工具主要为石具、也有鲨鱼牙和部分骨制工具。如图:


玉器用料大部分是透闪石,阳起石软玉,另外还有萤石、叶腊石、石髓、绿松石等。此外还有矾石、蛇纹石、萤石等材料。从颜色上看,以鸡骨白,火腿红,墨绿色,湖绿色较为常见,玉料来源大多是就地取材。良渚文化最大的特点是除玉琮、玉璧、玉镯等少数玉器为单件外,多数玉器为复合件,其中也有组装件、穿缀件和镶嵌件。

良渚文化玉器由于当时没有准确的定位技术,会在玉器表面留下抛物线形的切痕,在良渚的一些玉琮、玉钺的表面能看到这样的现象。良渚文化可以说是华东、华南地区的代表文化,几乎所有玉器的制作都受它的影响。而足以形成对立的就是处于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玉器最早发现于辽宁省凌源县牛河梁遗址,以凌源县牛河梁、三官甸子、喀左县东山嘴等遗址出土较多,内蒙古翁中特旗三星他拉、敖汉旗大洼、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等处也有不少重要玉器发现。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距今约5000年~6000年,同样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的红山文化玉器造型种类多样,其中有些造型奇异怪诞,因而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从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来看,除了勾云形佩、筒形器、璧形器、连璧及环等几何形玉器,还有很多动物形和人形玉器。按其造型题材,可分为具象肖生动物形器、抽象变形动物形器和人形器三类。



从出土实物来看,红山玉钻孔为单面钻孔呈喇叭状的马蹄孔,也有两面对钻两面斜侧打孔,中间呈蜂窝状的牛鼻孔,斜面打孔是为了方便穿挂衣服所作。以上所有孔壁都可看到磨砂状的螺旋纹。红山文化玉器的光泽一般为油脂状,也有玻璃光泽出现。



龙山文化按遗分为山东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其中,山东龙山文化出土玉器较多,种类有玉锛、玉铲、锥形器、玉钺、玑和玉环等,玉雕人首等,玉器多是就地取材,后期发现了和田玉,颜色有墨绿色、褐色等。玉器上所发现的饕餮纹,为商代铜器饕餮纹的祖型。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出土数量较少,主要是以玉雕人首等。除生产工具和大量佩饰器形玉雕外还出现了专门用于宗教或显示财富的器类,如玉琮、玉璧、玉璜等,这些器物上大多精细地雕刻有兽面和神、人、兽合雕纹,与原始信仰和图腾崇拜相结合,但绝大多数玉器的用途是装饰。龙山文化玉器最突出的特点是平面化雕刻,有阴线刻(粗阴线刻、细阴线刻)、阳线、斜面棱线、减地凸雕、透雕等。商代玉器的双勾阴线加斜刀“一面坡”工艺也得益于龙山文化玉器的启示。工艺水平之高至今都无法解释,直到现代制玉也受其工艺影响。

河姆渡文化发现于浙江省杭州湾附近的余姚县河姆渡,距今年代约6800年~7000年,在河姆渡遗址第三、四层所出土的玉器是我国迄今发现较早的玉器之一。器形有璜、玦、管、珠、饼、丸、坠等,多为小件装饰品。同时代的玉器器形,大都无法超越四大文化时期的器形,也是主要的器形表现形式。

‘叁’ 新石器时代的玉文化以什么为代表

新石器时代玉,脱胎于磨制石器,并最后发展成为独特的精神文化产品,承载着原始的宗教,审`美和文化内涵。中国8000年的玉器发展史,大致可以归纳总结为四个阶段:玉文化起源(巫玉).玉文化形成时芹搏期(王玉).玉文化发展时高消期(礼玉).玉文化成熟时嫌念祥期(佩玉)

‘肆’ 除了翡翠和田之外中国玉文化中有哪些玉石,其特征是什么

玉,石之美兼五德者。中国的玉不仅有7000年的辉煌历史,且分布地域极广,蕴量丰富。早在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就有意识的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防止野兽偷袭同时美化自己。中国玉石种类繁多,最着名的是新疆和田玉,它和河南独山玉,辽宁的岫岩玉和湖北的绿松石,并称中国的四大名玉。

绿松石


古人云:"玉入其国则为国之重器,玉入其家则为传世之宝"。


历代诸子百家以儒家学说诠释玉并赋予“德”的内涵,于是,玉有十一德、九德、五德之说广泛传播,并被全社会所接受,成为我国玉器久盛不衰的精神支柱。

这种寓德于玉,以玉比德的观念把玉和德结为一体;同时,又将玉与君子结缘,物质、社会、精神三合一的独特玉意识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思想建树,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丰富思想和精神内涵。

‘伍’ 我国的玉文化

(一)玉文化点滴

矿物学定义中的玉亦即狭义的玉只有两种,硬玉和软玉。硬玉也即翡翠,它是钠铝透辉石中隐晶透辉石集合体,其中红的为翡,绿的为翠,合称翡翠。其名称来源于红色及绿色鸟类的名字,所以名称中的翡翠二字均含有“羽”字旁。而软玉则是微晶透闪石集合体,比如和田玉系列。

广义上的玉五花八门,一般把质地坚硬、光泽明亮、色泽喜人的岩石均称玉,东陵玉(透辉石英岩)、黄龙玉(细晶石英)、梅花玉(含杏仁安山岩)。也有绿色柔和的岩石称玉,如岫岩玉(蛇纹石)、蓝田玉(蛇纹石)等,它们硬度均较低,但也称玉。此外还有硬度较大的独山玉(斜长石),更有硬度最小的酸性火山岩蚀变的叶蜡石型和超基性岩变质的滑石型、蛇纹石型玉石,如青田石、寿山石等印章石。

时至今日,我国商界对玉尚无统一的定义,如滇西的黄龙玉就是20世纪末提出,到21世纪初又再次炒热的细晶石英脉。有的风化染色,有的含少量铁锰质而发红、发黄,故取名黄龙玉,把原来几十元/千克的岩石炒成几万—几十万元/千克,仅由几个名家所着的3~5本书,一夜间就产生了一群富裕的石商。

玉在我国文化中,有相当高的地位,所以成语“坚贞似玉”、“美玉无瑕”、“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石俱毁”、“守身如玉”。引申开去后,出现“玉女”、“美人似玉”,把女孩体肤描写成玉,“玉体玲珑”、“光滑如玉”等等。幼辈对长辈的问候也以“玉体安康”来代替。反正玉都属于褒义词,颂扬其珍贵、坚贞、崇高等品质。

玉龙 

新石器时代有辽西红山文化中的玉龙、河姆渡文化中的玉片。殷商祭礼中有玉斧、玉璜、玉琮。春秋战国时期有了帝王专用的玉玺,汉唐时期出现金缕玉衣,明清时期有了玉如意,到慈禧时期出现翡翠白菜和翡翠西瓜,这件件种种都揭示了国人对玉的重视。还有着名寺庙中的玉佛,它们都由白色的翡翠雕琢而成。

至于小说中西王母住“玉宫”、仙界蓝田美玉为食、贾宝玉含玉而生、主席诗词“飞起玉龙三百万”、“玉宇澄清万里埃”都是对玉的崇拜。

(二)玉的主要矿物成分

我国正宗的玉石应该是新疆的和田玉,后来才有了蓝田玉,后续的应该为岫岩玉、独山玉。

(1)和田玉。又称软玉,属透闪石型玉,其成因可能属于热液交代型,是低温热液注入白云岩层,反应生成微晶透闪石脉(从电视片中认识)。这种由透闪石细长的微晶交织而成的岩石具有一定的韧性。而在区域变质作用低温绿片岩相环境条件下形成的透闪石,一般属镁钙硅酸盐,而软玉成分与透闪石相同,只是软玉中含微量的铁,因而有红色、绿色、杂色等。它们结晶成放射状、花朵状,而未见交织结构。所以山西的古元古界滹沱系地层中,虽普遍含白云岩沉积地层,但经变质只能形成透闪大理岩,而未见具微晶交织结构的透闪岩。

商业上将产于山中和田玉的原生矿称为“山料”,而被河流侵蚀冲刷堆积到河床中则形成“仔玉”。玉石界认为久经风化水蚀,会改变岩石的面貌和内部结构,使其更加温润细腻,因此仔玉的价格高于山料。

《和田玉论坛》里说,中国博大精深的玉知识、玉文化,从古到今都有记载。古书中对于和田玉知识介绍有以下说法,《千字文》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之说。昆冈玉就是指和田玉。《新疆图志》载,和田玉有“绀”(红青)、黄、青、碧、玄(黑)、白数色”。和田白玉名闻中外,西汉文学家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曾誉其为“白玉之精”。历代进贡皇帝的新疆玉石,多是这种和田白玉之最上品。由于这种白玉质地细腻,纯洁浑白,色如羊脂,故又名羊脂玉。羊脂玉是和田玉中的佼佼者,价格也远远高于其他品种。这些古书留下的玉文化都说明了和田玉代表着高贵。

和田玉除新疆和田县一带产出外,青海昆仑山上也见产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金牌“金包玉”中的玉就采自青海昆仑玉。当时青海的昆仑玉价格远低于和田玉,经奥运会奖牌制作选用后,其价格直逼和田玉,它也是以克论价。

(2)蓝田玉。产于蓝田县城南,元古界陶湾群白云岩与基性侵入岩接触形成,属蛇纹岩玉。玉色深绿色,色杂而透明性差,极少数为正常绿色、半透明、透明性强。矿石按吨计价,其档次远低于岫岩玉。蓝田玉之所以名气很大,是因为蓝田县濒临西安市,是秦汉唐的首都所在,文人墨客聚集于此,蓝田所产之玉虽资质不高也被喧嚷上去。尤其近代武侠小说大师还珠楼主(本名李善基)的《蜀山剑侠传》中多处宣扬而使蓝田玉名声大振。小说家把石钟乳的“乳”当成仙人饮料,玉当成食品。蓝田玉名声之高还与它临近终南山有关,终南山海拔近4000米,是我国中东部(除西部以外)的最高峰,其高度近雪线。历来有道家隐居,仙道一体。蓝田与之相邻,所以名气随之增大。

(3)岫岩玉。其矿物成分为蛇纹石,辽东古元古界辽河群中的白云岩与基性侵入岩接触变质形成。它产自岫岩县。改革开放前,岫岩主要开采半透明胶冻状的绿色蛇纹岩,以吨论价,火车发往全国各地,为民间艺人雕刻的石料。那时在各处工艺美术厂中,边角料可随意捡,捡上千克蛇纹石亦无人过问,可任意归私人带出。而今这类石料中的优质品,至少按斤论价,稍经雕琢,价格成百上千,大件运往外地销售。今天绿色蛇纹石含量仅占20%~30%的岩石,就以玉石之价出售,地质上定名为蛇纹大理岩的石料琢成的佛像也称玉佛。正宗的玉佛应该是翡翠(白色)磨制,如今佛界也滥竽充数。五台山东台顶上寺庙中的玉佛,据庙里的和尚说是从缅甸运来,其实是粗晶大理岩制成(太行山、吕梁山均出产)。

(4)独山玉。又称南阳玉。产于河南南阳县北山,为黝帘石化斜长石构成,脉状产出于辉长岩之内,有的呈团块石,不均匀分布。硬度可达6~7,质底细腻,以绿色为基色,也有黄色、紫色、青色、白色、橙色、棕色等各种色调。

(三)山西也产玉

1.蛇纹石玉—岫岩型玉石

正宗的软玉、硬玉,山西未见报道,而蛇纹石型玉相当于岫岩玉却出产颇丰。吕梁山主峰东南,长数山村(属交城县管辖)是山西产蛇纹石玉最富之地。该大理岩层中太古界界河口群长数山岩组分布普遍,海拔2600米高的大山,一半为粗晶大理岩。它与南边关帝山混合花岗岩接触处受热力烘烤,造就一处处蛇纹石大理岩及含石棉的蛇纹石大理岩。其中少部分不均匀块状蛇纹石大理岩即岫岩玉,以浅绿色为主,半透明,冻胶状,少部分为红褐色,块度不大,仅几厘米至二三十厘米大小。那里如今主采蛇纹石石棉,此石棉在岩石中呈条带状产出,围岩多为灰白色到浅绿色蛇纹石大理岩。此地蛇纹石由于形不成足够的块度,且非成层产出,属不均匀小块产出,所以很难达到工业要求,作为工艺石雕原石,如今仍无人问津。

2.超基性岩型滑石

五台山、太行山(灵丘南山)、吕梁山、中条山均有超基性岩成群分布,它们很可能属太古宙大洋残片,经区域变质而成超基性“岩体”。此类超基性岩往往具有环带构造,外带为透闪片岩,向中心滑石增多,变成透闪滑石片岩,中心为滑石岩。五台山区有三条超基性岩带产出,东带李福海超基性岩带即属此型。该区超基性岩个体小,一般几米到几十米厚,长数十米到近百米,此带向东北延伸入繁峙南山,直到灵丘南山的下关一带。五台山中带超基性绿青岩带,超基性岩带外带为白云片岩,中间为灰绿色—绿色片岩、透闪片岩,中心为滑石蛇纹岩。

五台山北带称大木瓜岩带,西起代县峨口东山,向东延伸过繁峙寺子,到灵丘南山。此带蛇纹岩不多,岩体多呈扁豆状,长可达数百米到数千米,厚仅一二十米,在繁峙砂河镇南山寺子一带形成滑石矿。

恒山主峰区,超基性岩体规模巨大,长几千米,宽上百米,经勘探,获得蛇纹石矿一处、金红石矿一处,但开采后蛇纹石含量极低,根本构不成蛇纹石矿。那里超基性岩含金红石颇丰,亦含少量磁铁矿,当地把金红石矿、蛇纹石矿都以磁铁矿矿床开采,有的将石榴直闪岩以饰面石材开采。

总之,时至今日,山西没有一处达工业要求的岫岩玉型蛇纹石矿床,只能说矿化而已。

3.透闪石型的和田玉线索

山西的滹沱系,在五台山、太行山、中条山、吕梁山均有分布,呈巨厚层白云大理岩,有的为透闪大理岩,有的为透闪岩。但其结晶太大而无法成为和田玉。其中以中条山的西南段解州南山透闪岩最佳,属中条群余家山组白云大理岩与吕梁期岩体呈侵入接触,重结晶形成透闪石岩,透闪石形成直径5~20厘米大花朵状(放射状排列构成)的透闪岩,结晶小的也在2~3厘米大小的“花朵”,不见细晶—微晶透闪岩。

吕梁山北段,方山的开府村北、宝塔山下也产岚河群透闪大理岩,并形成透闪石石棉。灵丘南山的超基性岩、中条山夏县泗交的超基性岩均产透闪石石棉,当地叫“刺老尧”,石棉粉碎后透闪石呈细纤维针状,撒入脖颈处刺入皮肤后奇痒难忍,乃当地闹房时捉弄新娘子之用。

在那些地段的滹沱系大理岩中,有无细晶透闪岩,未作详细的岩石学调查,因为一般地质路线观察,只粗略地将其定名为大理岩式透闪大理岩即可,没有细微到每个露头、每一岩石均打开作详细观察,所以难免有遗漏的可能,只有作和田玉专题研究(找矿)时,才会不放过每一个露头。

‘陆’ 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玉器有哪些

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玉器有玉斧、玉钺、玉锥形器、玉簪、玉凿、玉铲等!

‘柒’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器中有哪些造型独特的器物

良渚文化代表了古人灿烂的文明,同时也为我们国家历史添上浓重的一笔。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器的器型非常丰富,除了琮、璧、钺和镯、璜、串饰等佩饰玉器,还多见三叉形器、冠状器、锥形饰等造型独特,寓意深厚的玉器。“良渚玉器”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当中不多见。


良渚文化玉器本身在历史地位上和意义上都是言语无法表达,良渚文化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这也是我们中华5000年来的文明。

‘捌’ 良渚有哪些玉文化

中国玉石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玉器就已经诞生了。那时的玉器材料石和玉是不分家的,原始人类将这些美丽的石头(广义上的玉石)收集起来,起初加工成简单的实用工具,后来随着人类审美观念的产生、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神崇拜的出现,加工后的玉石成为了宝贵的艺术装饰品和宗教祭祀活动中的通灵媒介。
良渚文化玉器是新石器时代玉器的重要代表,位于长江中下游江浙地区,和红山文化及大汶口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玉器材质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硬度在4—6之间。据《周礼》记载,“以黄琮礼地”,玉琮是礼仪器,主要出席宗教祭祀活动和重大礼仪活动。玉琮是良渚玉器文化中的杰出代表。良渚玉琮造型是内圆外方,可能代表中国最早的“天圆地方”观念。出土时有如下特征:墓葬规模较大,随葬品较丰富;墓主人多为男性;琮经常与璧伴出;一些墓中有殉人现象。这些现象说明,琮是与原始宗教及祭祀礼仪有关;他的主人必属部族酋长、巫师之类上层人物。琮的造型和纹饰种类繁多,以禅激张陵山所处者年代较早,其造型似圆镯,外缘浅出四弧形凸起,其上阴线刻兽面纹,形象为粗眉,大眼睛,宽口,口出四獠牙,十分凶猛。其他琮分二节至十数节不等,每节上都有阴线刻各式兽面纹,其形象简繁不同。简单者只刻小圆圈代表兽面眼睛贺伏袜。琮上兽面纹还有两个重要的造型特点,一是面容较短,大多数无下颌,突出大圆眼睛,二是多于云雷纹相结合。
良渚玉器是新石器时代南方玉器文化的代表,代表着中厅碰国古玉石文化的一个新高峰,引领玉石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阅读全文

与中国新石器时代玉文化的典型代表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35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16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5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8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