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叫做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是什么?精华和糟粕有哪些?为什么会产生糟粕?相信阅读完本文后,你会对“传统文化”有真正的了解,会纠正原来的错误观念。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否如有些人诟病的那么不堪?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些疑问,那么应该怎么去定义“传统文化”?
什么是传统文化?
也许有人会认为“传统文化”还不简单吗?不就是穿着汉服,然后儒释道,京剧,茶酒文化这些,就代表了传统文化吗?这些就是传统文化。普通百姓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儒家的礼仪,等级宗亲制度,以及各类宗教文化,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些就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如果你是这样看待“传统文化”的,那么这些说实话,可有可无。这些远不能代表真正的“传统文化”,只是在这种文化下产生的一些易理以及应用,也就是说:文化的根基不在这些。
那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哪?
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于:易学。这是一种长期通过归纳天体运动的规律,观天文,察地理,总结出的一种适宜人类生存发展和研究地球上万物要遵循规律的学问。
很多人一提起“易学”,立马条件反射到《易经》,认为所谓易学就是《易经》这些学问,再加上算卦等延伸,实际上这是对易学的曲解。易学包含四个主要元素,它们是“象、数、理、占”,四元素是一个紧密的结合体,缺少任何一个,都难以对易学的全貌认识透彻。对易学认识不透彻,就会出现错误的方式和行为,而中国一直是以易学为主体学问,形成了社会的整体意识形态,一旦其中的认识不到位,就会使得指导人类生存生产的“易理”认知出现偏颇,那么就会造成恶劣的影响和后果。
易学是门什么学问?
在易学这门学术体系中,“象、数、理、占”分别有各自的内容和定腔纳义。
“易象”:最大的为天象,而主要为太阳系内的天体运动规律,因为人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处于太阳系内,所以“人”无时无刻不随着地球进行着相同的运动形式。尽管人类可以利用工具飞到太空,但是无可否认的是,目前几乎无法离开地球这样的环境。“悬象莫大过日月”,由日地月的运动形式,产生了时间,制定了历法体系,历法本就是天体运动规律的总结。在天象的规律之下,还有“物象”的制定,所谓“物象”,比如地理万物,四季物候等等,所以传统文化中的符号,比如干支,任何一个干支既可以代表天体的运动节点,也可以代表地球万物和规律。
“易数”:易数是由天象规律总结出来的数字,易数同样包含两种事物,一是规律数,一是自然数。规律数重在符合天体运动的规律节点,这类有三才、四季、五行、八卦、九宫、十干、十二支、河图、洛书内数字等等。它们的制定前提是天体的运动具备循环往复的规律,在此前提之下,才能产生众多可用的规律数。而自然数,我们已经很熟悉了,自然数是数学的基础,而数学又是大多数学科的基础,中国古代自然很早就有算术学,包括算筹,由自然数产生数学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是后来由于“易理”的偏重,导致了物质上的忽视。易数包含自然数和规律数,它本身就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缺一不可,规律数没有自然数的帮助,制作的模型就会不切实际;而自然数没有规律数的辅助,那就会产生数学悖论,永远无解。
“易理”:文明以止。易象和易数最后都要汇聚成“易理”,因为最终都是要服务于人。易理需要建立在正确的“象数”认知基础之上而制定,才会真正的全面合理。古代的发展,从汉后逐渐的偏易理而忽略象数,导致了重精神而轻物质,重浮夸而却务实,重文轻武,所以物质科技的萌芽在西方产生和发展。这就是易学理解偏颇之后的结果。从《易经》时,儒家将其易理含义进行了扩展和丰富后,易学的“象、数”便逐渐被忽略,社会的意识形态便发生变化。而权贵们将儒家学术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出现各种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来束缚人的思维,再加上外部宗教的入侵和发展,进一步腐蚀了人的思维。“易”本讲究生生不息,自强不息。结果大易蒙尘,易学的核心和主伍陪没体逐渐被取代。
“易占”:易占的是“象、数、理”的综合运用,它的产生,需要首先利用天象和易数建立模型,然后使用物象和易理来丰富符号,最后由人心发机,对万物的规律和趋势进行判断。所以可以这么说,易占本是易学的敲门砖和落地的一个实践应用。它的本质本是用于更好的掌握“象、数、理”的,只是由于人本身有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以及投机取巧和好逸恶劳之心,使得易占的作用被逐渐神化和夸大,逐渐地变成一种欺骗行为。
以上便是“易学”的四元素和主乱宏体内容。易学本是要求物质与精神合一的,易数包含自然数和规律数,反应到“人”,不仅要有精神追求,亦要求严谨而务实,后世的重文轻武绝对不是它所主张的。而是由于易学认知偏颇之后的产物。
为什么传统文化会给人迂腐,落后,不科学的感觉?
上文已经说过了,传统文化的根在易学,而易学本身是不排斥物质科学的,因为科学也是一种探索自然,探索宇宙的方式。科学所需要的务实求真,严谨自律精神,正是易学所需要的,当代人非黑即白,正是因为没有搞懂什么是易学。
那为什么传统文化会给人落后迂腐的印象呢?
还是归结于过去朝代对易学的认知偏颇的原因。自从《周易》被天下学士增添,作注之后,人们慢慢开始认识到易理对于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可是后来矫枉过正,过于沉迷于没有标准的“易理”当中,而忽略了天象、易数。再加上易理被权贵所利用,外来宗教的入侵,导致了文明进程开始走下坡路。
易理是非常重要的,象数最终要归于易理,易理能够对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产生影响,能够指导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可以这么说,其重要性决定着文明的生死存亡。而易理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天象和易数的认知基础上,否则就会偏。为什么我们现代人看古人写的书,比如《黄帝内经》,褒贬不一。就是因为其中很多的概念,是来源于天象易数,是基于太阳系内天体运动规律,利用易数来建模,将人身类比于这种规律。这种规律可探索,可实证,可追溯源头。汉以及汉之前的古籍,大部分是这样书写的。到了后来,越多的文人开始不理解了,于是利用“易理”进行漫天无边际的附会,逐渐地使这些学术沦为了自圆其说和空谈。
在“象、数、理”中,易理完全不具备标准,易理由人心而来,根据不同人不同境界,便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所以完全没有标准可言,沦陷在易理里,“理并不会越辩越明”,只有同等水平的人才会产生共鸣,否则就是鸡同鸭讲。而自古以来,文人最喜欢争执的就是“易理”,因为简单,而且可以凭借巧舌雌黄争取名利,所以可见这类的活动历史上是最多的,当代也很多。还有宗教的辩论,性质是一样的。
而天象虽然没有太多的答案,比如我们针对一个易学内的概念,假如是河图与洛书,天象会不止一种,但是可探索,可验证,而且不会太多,所以从一定角度来看,天象是具备标准的。而如果你用“物象、易理”去解释,那么就会有太多的答案,你可以对应于地理,可以对应于温度,湿度……各种各样的答案。
易数也如天象一样,不同的研究主体,不同的天体之间的运动形式,便会产生不同的易数,利用易数来建模,是可操作,可复制,可实践的,并不是很“虚”的概念。所以易数如同天象一样,具备标准性。
“易理”的认知,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天象”与“易数”的基础之上,而不能凭空捏造,瞎附会。如果无法正确认知“象数”规律,所谈易理便会漫无边际,特别是在当代物质科技为主的社会,使得古人的学术仿佛都变成了一种自圆其说似的胡扯。任凭“传统文化爱好者”如何去据理力争,没有“象数”的认知,你仍旧无法真正解释清楚传统文化。
这是传统文化给现代人带来迂腐印象的本质原因,归其根源,还是无法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根基:易学。
易学的正确认知能给文明带来什么?
纵观人类的发展历程,无不是偏左或偏右,人也一样,所谓“左右”,即“物质”与“精神”。西方社会最早也由宗教主导,是属于偏精神类,后来文艺复兴,科学兴起,使得物质与精神产生了一定的协调期,于是文明大跨步发展。无论是偏物质或者偏精神,都会对文明,对人类的生死存亡产生很大的影响,物质文明发展到当代,属于重物质和轻精神,亦会造成灾难。
所以中国提倡物质与精神同步发展,是无比正确的,只有两头并进,协调统一,才是正确的发展路线。儒家最初的“中庸”之道,也是这个意思,即“凡事行于中道”,可是后来被人理解成“平庸”、无为、和稀泥……
中国现在是提倡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助力文化强国建设,传统文化势必会再次受到更多的重视。但是要真正分清什么才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什么才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定要从易学的角度出发,按照易学的“象、数、理”三层角度,才能真正的分清楚精华与糟粕。因为几千年来,易学的发展其实是方向逐渐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就在于“象、数”的不明。因此产生了很多的“糟粕”,这些“糟粕”呈现不同的形式,混杂着各类不同的学术,混杂着宗教某些错误认知,使其变得异常的复杂和繁多,就像一堆“乱线头”,很难理清楚,除非冲根源上去“正本清源”,才能彻底“拨乱反正”。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人性中的深沉力量。一个国家、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兴盛作为支撑。“象数”回归,正确的“易理”回归,才能使得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趋于合理。易学文化究天人之道,能使文明不断的良性循环和发展。使得个体的人生更加明确,正知正见,行为趋于中和,个体做好了,群体便能做好,社会便能更加美好,世界便能更加美好。
易学与物质科技
易学并不排斥物质科技,恰恰相反,易学需要精神与物质合一,需要具备科学精神。易学的范围是以地球为参考坐标,研究太阳系内的一切规律。是以人为本,研究天地人如何才能持续协调发展。
举个例子,易数的使用,并不是我们所见的就是用于易占,并不是一定在算卦中才使用易数,易数可用于任何领域,规律数和自然数紧密结合,缺一不可。大到社会学规律,经济规律,宇宙太空的研究,小到人体生物规律,动物植物生长规律,物体运动规律等等,一切都离不开规律数的运用和探索。然后深入到物质层面,离不开自然数的运用,离不开“察微知着”的计算,两种最终的结合,才能使学术变得完整。
物理学,化学,自然学科等,尽管在科学上已经赋予了全新的符号,不影响我们利用易学来进行验证,以及更加深入。各类的数学猜想,基础理论数学的发展,亦离不开易学。科学是一种探索方式,是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这种思维当然是易学需要具备的。所有的非黑即白,肆意抹黑,要么是为了利益,要么是被错误的认知,或者社会错误的行为所害。大部分打着“传统文化”进行诓骗或者从事不法事务的行为,不仅是在毁灭文化,而且也正源于整个社会对“易学”的错误理解。正因为不理解,而又对其好奇,所以才会被人“趁虚而入”。
“天人合一”的正确认知
在过去,我们往往把“天人合一”当成是一种哲学,当成是古人的生存理念。实际上这些并非是“天人合一”的正确认知。而很多的传统学术是以“天人合一”作为立论基础的,比如传统中医,一旦“天合合一”本身成为了一种哲学,所谓哲学,就是自圆其说,解释不清楚的东西,那就与现代科学的初衷相违背。那么这样一来,连基础立论都无法成立,无法解释,这些学术能如何发展呢?更不用谈复兴。
“天人合一”并非哲学,而是利用天象进行规律统计,利用易数进行模型建立,所以在易学体系内,“天人合一”究其本质,属于一种建模的产物。是可验证,具备模型框架,能用易数论证的事物,而不是“老夫子”们口中的漫无边际的谈“大道理”。“象数”不明,这些“老夫子”充斥古今,遍布天下。
既然“天人合一”可实证,那么传统学术中的一切概念,便会有合理解释,亦可用科学手段进行验证。就不会再是过去一样“云里雾里”的扯阴阳五行,之乎者也。而要可实证,掌握“象数”手段是关键。
传统学术中任一符号概念的解释方式
传统文化中,不同学术中的基础符号和概念,该去如何解释它们呢?
必须从三个角度出发:易象、易数、易理
任何一个概念,比如“五行”,五行到底是什么?解释的方式应该先从太阳系内的天体运动出发,这是最大的“易象”,因为“悬象莫大过日月”,日地月的相对运动产生了我们的时间历法体系,日地月的相互运动产生了适宜人类居住的一切环境。
最大的为“天象”,天体的运动对其它的天体会产生影响,科学上归于宇宙的四种基本力,只是目前无法将其全部统一,其研究本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运动造成的影响,在儒道中,称之为“道”、“法则”。
对于某个符号来说,有时候天象的解释并非只有一种,而是看你所选取的天体对象而言。但是并不会很多,基本是在太阳系这个范围内。天象的解释讲究的是可模拟,可复刻,一大堆的概念解释不如一张天文软件截图来的实际。
而“天象”运动给出解释之后,其后便是各种“物象”的对应,“物象”则是地球上的万物,可以是物候,节气,动植物规律,地理,温度,湿度,伦理等等,无穷无尽。
给出了“象”上的解释,其后便是“易数”,易数可运用,可建模,各类的传统学术应用,基本都要先建立模型,正如四柱本身是一种模型,建立模型必须能给出数字节点,论证其合理性,必须与“天象”有对应关系,比如我们要解释八卦纳干支,也就是六爻中的模型步骤,那么如何给出易数上的节点,以及告知如何用这些数进行建模,这是关键,也是需要实证的步骤。
在“象数”的答案给出之后,因为象数具备一定的标准性,那么接下来就是“易理”上的解释,实际上这样的解释,从古至今充斥着一大堆,任何一个搞文化研究的人,估计都能说出很多。所以我们见的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大道理”。这些“道理”都属于易理上的解释,那么这些“易理”上的解释是否合理,取决于其是否建立在正确“天象”、“易数”的认知基础之上。
综上,绝大多数的传统文化中的符号和概念,都需要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假如一个符号和概念,没有任何的“象数”依据,那么我们就要考虑其真实性和有效性了。
传统文化有哪些表现形式?
我们所见的传统文化,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包含了各类事物。这些正是在易学“象数理”下延伸的丰富的文化形式。只要从根源上把握到位了,那么未来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新学术产生,这是“百家争鸣”,或者说“文化复兴”的基础。假如不从源头上搞清楚,那么可以这么说,单靠现在陈旧的文化形式,永远难复兴。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单就传统中医来看,虽然国家支撑中医事业的发展,但是如果一直搞不清楚传统中医学术内的各类概念的源头和意义,那么何谈复兴?靠挖掘更多的中草药,或者验证更多古方吗?那是无用功。因为中草药的功效亦会随着时代环境,以及人性而变化。“刻舟求剑”是不会奏效的。
古代是如何通过易学制定一系列社会体系的?
在《汉书·律历志》的开篇:《虞书》曰“乃同律度量衡”。所谓“律度量衡”,即我们上面所说的“象数”规则。《虞书》传为记载夏朝之前的朝代:虞朝,而“同律度量衡”,即“象数”建模,“天人合一”建模。该句为总起,在这种规则之下,制定整个社会的规章法度,谓“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举逸民,四方之政行”。在经历了战国的战乱,其后至元始中,王莽秉政,传其“欲耀名誉”,于是“征天下通知钟律者百余人,使羲和刘歆等典领条奏”,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主体为“备数,和声,审度,嘉量,权衡”,“稽之于古今,效之于气物,和之于心耳,考之于经传”,制定算术标准、律吕声乐、校正历法,制定度量单位、长短单位、轻重深浅单位……由此形成一系列的社会规章法度,且合于天地自然。
在这些法度之下,产生了诸多的学术、文学、艺术、民俗、乐器等,这类文化大体有:礼、乐、射、御、书、数;儒、释、道、墨、法、农;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古诗、词语、乐曲、赋、音乐、戏剧、曲艺、国画、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饮食、小说、建筑、服饰、茶酒文化等等……
依据地域不同,文化的形式产生略微区别。比如同样是戏剧,会有京剧、越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 、徽剧、河北梆子、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梨园戏、歌仔戏、庐剧等,这就是地域带来的文化的差异性。只要其建立在一定的文化框架下,就会呈现百家争鸣的特色。
而如果要追究文明产生的土壤,我们不能由果到因,颠倒顺序。传统文化的根源与核心,是建立在“天人合一”、“象数”协同的基础之上,才会演变出如此多璀璨的文学艺术形式。
易学仅仅是一种学术吗?
易学其实谈不上什么研究不研究,因为最后也不算是做学问。“易”就是生活,对“易”的认知可以提高人对宇宙自然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对生活中任何事物的观察,发现它们的规律,本质就是为了更好的生存,而发现和探索宇宙自然的规律,是生存的手段和方式。无论是基础数学,还是物理化学,宇宙天文学,其本质都是为了研究我们所生存的环境,研究规律,制定有利于人类生存的工具。
即使从小到大,你不刻意去学习“传统文化”,但毫无疑问的是,你就是在这种土壤和背景下,潜移默化地吸收着“传统文化”。而提炼出“传统文化”的核心,取精华去糟粕,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文化受到物质科技的冲击,本质上只要协调这种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平衡,协同发展,就会变得更好。而整个社会单纯的偏向任何一面,都会造成灾难。
“易就是生活”,生活不需要研究。生活是需要每个人去过的,有过的好的,有过的不好的。只要你生活在太阳系内,那就属于“易”的领域。不会易占,不会命理也没关系,你可以从生活中去体会“易”的规律,易占只是“易学”的末端应用。毫无疑问的是,物质科技一直在发展,古代的物质贫瘠,人类的物质享受不多,易学能落地的应用也不多,但现代不同,现代细分了很多领域,每个领域都可以使“易学”的体系深入进去。即追求严谨,务实,求真的物质态度,也遵循事物所展现出的规律,现象,只有把握好这两点,易学就能在各个领域落地开花。
传统文化陈旧?五行不能造飞机大炮?
民国学者对传统文化颇有微词,比如梁启超说过:阴阳五行是二千年来的迷信大本营。
其实不难想象,文明的精髓于汉时,甚至更早之前变得少有人理解后,天象易数变得难领会,无根之源的易理开始一发不可收拾,社会流于形式主义,易理被利用,加上外来文化的入侵和融合,使得其后的文化发展出现止步阶段。这种情况到了清末更加明显,物质科技已远落后于西方,于是落后就要挨打。文人们一面对文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一面对现实又无可奈何,无力改变。于是便会痛斥之前的文化,视其为无用之物。
而假如有一种文化,已经变得不接地气,重精神而轻物质,重理论轻实践,整个社会的文人大多变得只喜欢整天“讲道理”,而落地应用仅是用来算卦瞎扯的。那么这样的文化确实是无用的,这样的文化本身就违背了“易学”的宗旨,一阴一阳之谓道,如何能够将事物的两面割裂开来?
于是到了近现代由主席打破了两千年来腐朽思想的桎梏,将畸形后的文化重新拉回了正轨。到了现代,也主张物质与精神的同步发展,这才是正确的道路。对于过去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从根源上取精华去糟粕,吸收过去的教训,才是正确的文明发展道路。
“五行”只是一种规律产物,是由“象数”而制定来的天体运动节点,只是因为易学的类应原理,万物可以划分成“五行”的属性,它可以是一种底层的辨识方法。确实“五行”不能直接造出飞机大炮,但是你可以在不同的专业学术下,格物致知,去探索和研究事物的规律,既然事物是具备规律的,那么它也肯定遵循太阳系内的规律法则,它的学术符号和概念,你叫不叫它“五行”都没关系,你可以起科学上的术语符号,无论它叫什么都没关系,但事物的制造离不开规律。
易学讲究“生生不息”、厚德载物,先具备了这些好的品质,具备了格物致知这样务实,专注,进取的精神,然后再把这些品质用于发明创造,用于工作事业、生活,这才是正确的方式和态度。
2. 日本文化日语论文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反映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之中,离开语言所依赖的文化背景,就很难真正学好一门外语。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日本文化日语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论从日语构造和日语运用看日本文化
摘要:“人的思考习惯”是指说同一种语言的人们共同拥有的一种认知习惯的总和,它是人们每天无意识的习惯性的思考和行为模式的基本,这些集合起来就成了文化。总之,用某种语法构造说出来话的意思是以说话人的认知习惯为前提在文脉中产生的。在这里面,又是和作为文脉的文化联系在一起的。要弄清楚作为文化基本要素的人们的思考习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就是语言。
关键词:言语文化学;言语意识;言语表现;日本文化
牧野成一说过,言语文化学既不是用文化来解释言语,也不是用言语来解释文化。假定可以显示某种言语现象和文化现象有某种必然的联系,那就要通过明确地提出具体是在什么时候来证明言语与文化的有机性,有缘性。总之,所谓言语文化学,是一门以已经作为社会习惯确定下来的言语的,文化的各个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和两者有关系的普遍的媒介物,达到科学的记述的世模闹目的。本文即从日语的言语文化分析的视点,弄清楚日语和日本文化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一、日语构造里的文化
(一)词汇与日本文化
作为单词的总和的词汇,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使用者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以及生活在里面的人们的思考方式。
1.词汇中反映的日本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错
日语词汇里,反映了日本固有的要素和外来要素混合的文化。例如:和语•汉语•洋语混在一起。比如我们仅限于衣食住方面的话,码禅衣方面,有“着物”“ゆかた”“帯”“寝巻”和“シャツ”“パンツ”“パジャマ”等,食方面,有“米”“汁”“豆腐”“すき焼き”“酒”和“スープ”チーズ”キャンディー”等,住方面,有“玄関”“ふすま”“縁侧”和“ドア”“ベランダ”等。所有的都包含三种语种,这三种语种的竞争,正反映了日本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错的姿态。正是这种二重构造才是日本文化的特征。
2.特殊的一群――拟情词(拟声词•拟态词)
金田一春彦教授认为,在很多言语的词汇体系中都是空白部分的拟情词的存在是日语词汇独特的一个特点。都说日语里拟声词和拟态词多,虽然不能说这是日语独有的特色,但是这种单词的多用是感觉的,非分析性的事物认识的一个例证。例如:イライラ•ムシャクシャ•ヤキモキ…等等,对外国人来说很难理解吧。ホットする•ハレパレとした気分•スッキリした•(胸の中が)モヤモヤしている•ウンザリだ•ガッカリだ……等等,总是把感情状态分得特别细,有时描写很激烈的动作的状态的语句非常丰富,被经常和频繁地使用。ショゲル•フサギコム•ムクレル•ムカツク•ジレル•イラダツ•侘ビル……等等,对于把这种不断地感情的摇摆的心情分得如此之细的日本人来说,如果让他们生活在没有拟情词的“意思世界”里的话,他们一定会感觉到非常痛苦。
(二)语法里的文化
1.语序
日语是所谓的SOV(主语+宾语+动词)的语序。即:不仅是句子的信息,句子基本的意思构造不到句末是不能理解的。例如:
彼女は日本语教师になりました。
彼女は日本语教师になりませんでした。
彼女は日本语教师になりたかったんです。
彼女は日本语教师になりましたか。
句子是记叙句,否定句,还是疑问句不到句末是不知道的。可以说一直到句末都有悬念。如果把句子的信息当作是内部的话,像日语这种语序的语言,到达内部的过程就不显得唐突,比较缓和。从听者来看,不能从句首就能把握整个句子,而是从外部慢慢地到达内部。
2.自动词和他动词的使用选择
(1)不使用“他动词句”而选择使用“自动词句”
お茶が入りましたよ。(自动词句)
お茶を入れましたよ。(他动词句)
这是说话人给对方倒完茶之后的场景。这个时候,不用他动词句“お茶を入れましたよ”,而是多用自动词句“お茶が入って搜罩いますよ。”通过用说“茶已经倒好了”这个显示结果的句子,来抹掉主语“我”,这是一种不涉及到是“我把茶倒好了”的说法。如果使用他动词的话,就成了包含有“我为了你把茶泡好了”这种自己的行为给对方带来恩惠的说法,会让对方不愉快。
(2)取代使用“自动词句”而选择使用“他动词句”
部屋を散らかしていて、すみません。(他动词句)
部屋が散らかっていて、すみません。(自动词句)
前者和后者都经常被使用。前者的他动词句子是说明把房间弄的很乱的是自己,有一种给对方带来不愉快而道歉的表达方式。后者的自动词句子只是说明“房间很乱”这个状态,至于是谁的责任则比较暧昧的说法。这种情况下,比起用自动词句,用他动词句对道歉的心情更强烈些,会给对方更好的印象。
使用自动词句还是使用他动词句有以下的倾向:
自己(动作主人)直接或间接的会给对方带来负面的影响的情况,如果使用自动词句,容易招来“回避责任”的误解,所以为了确实的给带来麻烦的对方传达道歉的心情,比起用自动词句,有更多的会选择使用他动词句的倾向;
自己(动作主人)特意采取给对方带来正面效果的行为的情况下,如果使用他动词句,可能会给对方一种“强加于人的好意”“自我主张”等的印象,所以更倾向于使用自动词句,而不是他动词句。
二、日语运用中的文化——言语
意识和言语行为(一)定型化的寒暄语――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所谓寒暄是指人和人见面的时候或分开的时候互相交换的礼貌的行为或语言。通过说这些话语向对方显示敬意或亲近的心情,使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顺畅。
说到寒暄语,包括:①人跟人见面的时候,“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お元気ですか”等;②表示欢迎的时候,“いらっしゃいませ”等;③分开的时候,“さようなら”“おやすみなさい”等;④回家的时候,“ただいま”“お帰りなさい” ;⑤出门的时候,“いってきます””“いってらっしゃい”等;⑥吃饭的时候,“いただきます”“ごちそうさま”等。
日语中说这种固定的寒暄语是非常普通的习惯。 “毎度ご来店くださいまして有难うございます”“毎度ご乗车有难うございます” 像这种固定的寒暄语在日本社会中也是非常广泛地使用。而在很多其他语言中这种固定的句子是一个空白的部分。但是,对日本人来说,根据用不用寒暄语,用什么样的寒暄语,可以显示对人关系的很大的不同。有可能出现只是因为没有用寒暄语而导致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而相反,也有只是一句寒暄语而成为点亮了对方心里的暖灯的情况。总之,寒暄语作为人际关系的润滑油被使用,如果没有寒暄语,就会成为一个很难居住的世界。
(二)支配敬语行为的心理
谁都知道,日语的敬语非常发达。尊敬人的心情在哪个国家都能见到,但是把它发展到整个语法和词汇里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不能不说是日语的一个特色。在日语里,除了身份,地位等社会地位以外,职业以及相关的业务里自己从属的社会、年龄、性别等的差别等等这些要素规定了当事人的用语。不仅如此,这种不同,在谈话双方之间产生了落差的时候,必须选择可以均衡这种关系的话语。
一般使用的敬语的规则是,根据对方或话题中出现的事物跟自己的关系(上下•亲疏•利益关系),使用相适应的词句。当然也会考虑“待遇表现”或“品格语”。支配日本人言语行为的条件有很多,最主要还是由“敬意” 的表达方式和微妙的对人意识里的“心里距离”的拿捏这两种来决定的。总之,就是是否把对方和对象纳入“自己人”的范围,根据这种和自己心里距离的远近来决定采用何种用词。
三、结语
日语和日本人的意识互相影响,成为一体,形成了日本列岛上独自的一个精神空间。可以被称作“民族的精神空间”。这也同时可以称作“民族的言语空间”。“日本人像”也好,“日语像”也好都可以从中得到反映。本文以日语的言语文化分析为视点,从日语构造和日语运用这两个方面分析了“日语像”和“日本人像”。可以说通过一些词汇,语法和几个言语表达方面,一定程度上弄清楚了日语和日本人的认知习惯及日本文化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当然,日语和日本文化的联系仅就在以上两个方面也都远远不止这些。例如,还包括日语中反映日本这个民族擅长和不太擅长的方面,日语中可以反映喜欢用自动词发想的日本人,授受动词的多用,被动语态的妙用,沉默的日本人,人称代名词的省略,暧昧表现,婉转的拒绝等等。这些都当作今后的课题来讨论。
参考文献
[1]佐竹秀雄, 西尾玲见.‘敬语の教科书’[M]. ベル, 2005.
[2]田洼行则. ‘视点と言语行动’[M]. くろしお出版, 1997.
[3]彭飞. ‘日本语の配虑表现に関する研究’[M]. 和泉书院, 2004.
[4]彭飞. ‘外国人を悩ませる日本人の言语惯习に関する研究’[M]. 和泉书院, 1990.
[5]牧野成一. ‘ウチとソトの言语文化学’[M]. アルク, 1996.
[6]水谷信子. ‘心を伝える日本语讲座’[M]. 研究社, 1999.
[7]森田良行. ‘日本语の视点’[M]. 创拓社, 1995.
[8]森山卓郎.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日本语’[M]. 岩波书店, 2004.
[9]芳贺绥. ‘日本人らしさ构造’[M]. 大修馆书店, 2004.
[10]渡辺実. ‘日本语概说’[M]. 岩波书店, 1996.
浅析日本文化对日语成语的影响
摘 要: 成语是民族语言发展的产物,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是语言词汇的精华。它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民族文化会在语言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促使成语的形成。本文从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三个方面论述日本文化对日语成语的产生、发展及形成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日本文化 日语成语 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积淀,更是文化的映像”[1]。语言中存在丰富的文化内涵。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与其民族和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息息相关。正如日本语言学家森田良行先生所说:“言叶はそれを生み出した社会的文化であり、文化的视点を离れて言叶を考えることは生きた本当の言叶を眺めることにはならないであろう。”[2](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离开文化视点考虑语言就无法看到真正的语言)成语作为语言文化中文化性最强的一个部分,更是民族文化精华的体现。它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民族文化势必在语言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促使成语的形成。学习和掌握成语既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增强文化能力,文化能力的增强必将有助于语言能力的提高。日本文化纷繁复杂,并且吸收多国文化的精华,拥有大量的成语。本文从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三方面简述日本文化对日语成语的形成、发展的影响,引起人们对成语和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视,进而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日语成语,并在语言实践中准确地表达成语的意义,避免由于不了解日语成语的文化背景而产生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日本权威词典《国语大辞典》这样解释成语:“古人が作って、昔から屡々用いられて来た语句、合成语、熟语など二语以上が缠まってきた言叶。”(从古至今一直沿用的词句、复合语、熟语等由两字以上构成的语言)可见日语成语包括汉语中的二字四字词组、谚语、惯用语句、格言、歇后语等。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的生存空间,必将与该民族的文化特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3]。日本人自古以来生活在四面环海的岛国,盛产各种鲜鱼,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从最普通廉价的“鰯”到最稀少昂贵的“鲷”都大量出现在成语中。“鰯の头も信心から”(精诚所至);“鲷の尾より鰯の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鲭を読む”(故弄玄虚);“鳗登り”(扶摇直上);“鲍の具の片思い”(一厢情愿);“虾で鲷を钓る”(抛砖引玉);“山芋が鳗となる”(鸡窝里飞不出金凤凰);“鲈庖丁”(尔虞我诈);“鼈が时を作る”(异想天开)等。正是因为“鱼”是日本民族饮食的主角,所以在日语成语中鱼的种类被详细地划分,各类鱼的形象特点也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因为日本的海产资源丰富,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海产品,所以日本民族对食品调料便不像大陆民族那样急切和讲究。在日本很长时间只把“塩”和“味噌”作为调料品。“塩”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因此各家各户味道都一样。但是用大豆做的“味噌”每个人做的味道都不相同。如果自己做的“味噌”比别人的都香,就是非常自豪和骄傲的。于是便有了日语成语“出前味噌”和“味噌が上がる”(自吹自擂);“味噌を擂る”(阿谀奉承)。但是如果配方比例出了问题,“味噌”就会做失败,所以“味噌を付ける”就是“丢人现眼”的意思。此外,“味噌もくそも一绪にする”(好坏不分);“味噌が腐る”(指嗓音太坏)等。
日本列岛山多地少,自然环境特别恶劣,以种植水稻谋生。引水灌溉是种植水稻的重要必备条件,因此各家各户经常发生水源纠纷,成语“水挂け论”(争论不休)。日本民族以大米为主食,相关成语有:“他人の饭は白い”(家花不如野花香);“花より団子”(舍华求实);“朝饭前”(一蹴而就);“冷や饭を食う”(坐冷板凳);“饼は饼屋”(无论做什么事情还得依靠行家);“同じ釜の饭を食う”(亲密无间)等。
日本频繁受到台风、地震、海啸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古代日本民族对一切自然现象都十分恐惧、敬畏,他们认为人世间的一切都是有灵魂的,都是神的化身。日本民族信奉“神”“霊”“鬼”,认为“鬼”是“神”从天上、海上、山上派遣来到地上后的变形,它力大无穷、冷酷无情,非常可怕。由此产生“鬼に金棒”(如虎添翼);“鬼の空念仏”(虚情假意);“鬼の井沼に洗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心の鬼にする”(横下一条心);“鬼を酢にして食う”(天不怕地不怕)等。在威力无比的神和大自然面前,人要生存下来就必须祈求神灵的庇佑。日本全国各地遍布大大小小的“神社”,里面供奉着不同的“神様”,每年都要举行各式隆重的祭祀活动,日语称之为“祭り”。“最初の祭り”指非常隆重、热闹;而“后の祭り”指错过了时机,毫无意义。
自古以来,日本民族就在日本列岛上生存繁衍,岛国文化是日语成语的生命源泉。
二、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地理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文化形态的象征,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4]。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必然会反映该民族的风俗习惯,并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成语。
日本民族自古以来信仰“言霊”,认为语言具有不可思议的灵验力。这种灵验力既能带来吉祥,又会招致灾祸。心里期盼的吉祥如果随便说出来,“言霊”就会失效。日本民族对自己的语言慎之又慎,主张“言叶多きは悪し”(言多必失);“沈黙は最大雄弁なり”(沉默是最佳的雄辩);“口は祸の门”(祸从口出);“言わぬが花”(不说为妙)。由动词“言う”构成的成语绝大部分带有贬义:“言い落とす”(信口开河);“言いふらす”(散布谣言);“言いまくる”(口若悬河)等充分反映日本民族对发言的消极认识。
“花道”“茶道”在日本民族的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闻名世界境界极高的艺术。成语“草花三年”指学习插花是从最一般的插草花开始练习的,但是要插得好至少要勤练三年,以此成语强调苦练基本功的重要性。“茶道”的礼仪作法非常难,但是早晨吃的普通的“お茶の子”是谁都会做的最简单的事,由此便有了成语“お茶の子さいさい”(轻而易举)。茶艺不精,随随便便泡茶有了成语“お茶を浊す”,指含糊其辞、马马虎虎。以茶为题材的成语还有“茶にする”(爱理不理);“灭茶苦茶”(乱七八糟);“番茶も出花”(旧貌换新颜)等。日本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是日语成语生存的肥沃土壤。 人类与动植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朝夕相处。
某些动植物的特性在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上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日语中就有很多以动植物设喻的成语。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自古以来深受日本民族的喜爱。樱花花期极短,但它齐开齐落、绚丽缤纷、轰轰烈烈的“集团主义美”,在凋谢前依然保有高尚风范,这些都是日本民族毕生所追求的崇高品质。在日语中有许多以樱花为主题的赞美的成语:“桜は花に现れる”(才华横溢);“桜は七日”(在短暂的一生中也要干出宏伟的事业);“三日见ぬ间の桜”(世事无常)等。日本两大重要的节日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一定要插“菖蒲”,九月九日的重阳节一定要装饰“菊”。但是节日第二天六日的“菖蒲”和十日的“菊”就没有任何用处。成语“六日の菖蒲”“十日の菊”就表示错失了良机,没有任何价值,意同汉语的“雨后送伞”。
“河童”是日本神话故事中虚构的动物形象,擅长游泳,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深得日本人的喜爱。“陆に上がった河童”(虎落平川);“河童に水泳に教える”(班门弄斧);“河童の川流れ”(淹死会水的人)。“鹈”是专门吃鱼的,它吃鱼时是一口将鱼整条吞下。借用这种现象成语“鹈呑みにする”比喻不求甚解,或是上当受骗。“亀”是日本民族非常喜爱的动物,人们认为“亀の甲より年の功”(姜是老的辣),希望“亀は万年”(像龟一样长寿)。日本民族认为自己的体内都栖息着“虫”,这些“虫”长得什么样、藏在体内什么地方谁都不知道,平常这些“虫”潜伏在体内某个地方一动不动,让人没有任何感觉,但是一有时机它们就会行动起来令人难以对付。这些“虫”操纵指挥着每一个日本人的思想和行为,于是产生了很多以“虫”设喻的成语。“虫の居所が悪い”(心中不快);“腹の虫が纳まらぬ”(怒气难消);“虫すが走る”(令人作呕);“虫の知らせ”(事前预感);“泣き虫”(爱哭的人);“弱虫”(胆小鬼)。而“虫がいい”指体内的虫子在洋洋得意地任意摆布着人的行为,不管别人的感受,意同汉语的“自私自利”。此外,日语中还有很多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如猫、狗、牛、马等设喻的成语,在此就不一一列举。总之,动植物是日语成语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对于这些带有特殊民族文化烙印的成语,一定要在了解民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才能避免误解、误译、误传。
三、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会给人的思维产生具有渗透性、持久性的动力。思想文化渗透同时伴随着语言渗透,不同的宗教信仰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再现不同的文化传统。
日本民族的宗教信仰较为复杂,经历多个时期。中国的“道教”最早传入日本,日语成语“六神主なし”(六神无主),“六神”就是指道教中的“心、肺、肝、肾、脾、脏”六脏之神。随着中国汉字传入日本,中国古代提倡的“修己治人”的儒学也传入日本。儒教所推崇的“仁义礼智信”成为日本民族为人处世的原则,并对日本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产生很多蕴含儒教思想的成语如:“孔子の倒れ”(人无完人);“犬に论语”(对牛弹琴);“男は松女は藤”(男尊女卑)等。公元六世纪佛教传入日本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日本人的人生观,成了日本民族的精神支柱。在佛教中把善恶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最高的无色界称“有顶天”,能登上这一最高境界当然是欣喜若狂,于是有了日语成语“有顶天になる”(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僧人们每天赤脚行乞,晚上回到寺院一定要洗净脚才给信徒们讲经说法,所以“足を洗う”表示洗手不干。和佛教有关的成语还有“仏顶面”(板着面孔、绷着脸);“仏の颜も三度”(事不过三);“お释迦に経を闻かせる”(班门弄斧);“有为转変は世の习い世”(世事无常)等。这些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日语成语已深入日本人的生活。宗教信仰给日语成语提供充足的养分。
综上所述,日语成语丰富多彩,充满智慧和创造力,是蕴含日本文化最丰富的语言单位,更是日本文化的精华和核心的体现,在文章和交流中使用率极高。我们必须重视对日语成语的学习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并不断提高日语水平。
参考文献:
[1]苏金智.语言·社会·文化[M].北京:北京语言出版社,1994.
[2]孙满绪.日语和日本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王秀文.日本语言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尚学図书辞书编集部.故事·俗信ことわざ大辞典[M].日本:小学馆,1982.
[6]古学谦,刘鸿鳞.汉日成语谚语对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
3. 汉字文化学论文
汉字的文化学意义
摘要:汉字被称为“历史的活化石”,“中国文化的脊梁”,是一种具备文化学、哲学、美学意义的符号体
系。
在汉字教育中,如果能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蕴涵,对于继承汉民族优良的品质,发扬民族传
统的认知智慧,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实现我国的思想原创,意义极大。
关键词:汉字教育;传统文化;思想原创
人类社会的每一步前进,人类文明的每一个发展,甚至
人类自身的每一点进化,无不是以思想原创为动力的。
思
想原创的实现,是建立在深厚的文明积淀和有容乃大的广
采博纳基础之上的。
具体地讲,要有自己的源头活水,要在
深广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精神的汩流中,汲取丰厚的营养,还
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广泛吸纳其他先进文化的精髓,惟其
如此,才能实现思想的原创。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有着不
同形式的呈现,诸如文化典籍、语言文字,等等。
文章仅就
汉字的文化学意义,谈一点看法。
一、汉字的文化学意义与汉字教育
汉字被称为“历史的活化石”,“中国文化的脊梁”。
作
为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承载了极其丰厚的文化信息,极具
文化学意义。
的确,作为世界上正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
汉字以它象形象意的独特品貌,使其更具备文化学意义,每
一个汉字,仿佛都是一个活化石,形象活泼地呈现出汉民族
文化心理,昭示着汉民族文化进程的轨迹。
通过一个个静
态的汉字,我们可以步入古人动态的历史文化圈。
汉字的文化学意义,首先表现为它袒呈了政治、宗教、
道德、文化变迁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构成形态。
第一,文化变迁问题。
人类社会的变迁,经历了一个由
女权向父权过渡的时代,但这却是一个史无验证的时代,而
汉字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
如“姓”字从女从
生,《说文解字》云:“姓,女之所生也。
”可见,所谓同姓,就
是同一女性祖先的人,甚至有人认为,“姓”就是女权时代
一个部族的族号,这说明女性曾经作为部落首领活跃在历
史舞台上。
这一点从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中也可得到证明。
中国最古老的姓氏都从“女”,如姬、姒、姜、嬴等,这些都证
明了女权时代的存在。
从甲骨文中,我们还看到了女权的
消亡,男权的兴起。
在甲骨文中,称今王“王”,而称先王为
“毓”、“后”,从甲骨文字形看,二字都是生育的象形,这既
可以证明女权时代的存在,又说明了其没落的结果,因为,
“先王”已是历史“陈迹”了。
而“父”字,甲骨文像人手执杖
形,一副家庭主宰的形态。
在甲骨文中,从女的字除了用以
姓氏之外,大都含侮辱意,如妾、绥、奴、婪等,无不说明女权
的式微没落。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还可以看出,女性不仅
堕落为社会的最底层,而且已不被当作人看了。
金石文字
中,将“姓”字改写从人从女就是明证。
另外,世界所有民
族,都经历了由渔猎向农耕文明的过渡,这一点也可以从汉
字中得到显现。
比如“田”在甲骨文中就有狩猎和田地两
义,这说明在殷商时代,中国已经进入农业文明季,那时候
的人们,还根据农业文明的特点,确定时空意识。
如“年”
字,甲骨文从禾从人,字形示意是人背着禾,表示收获和收
成,《春秋》中所记载的“有年”、“大有年”用的正是此意。
而古代农耕,由于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落后,一年只收成一
次,因此,古人便以禾黍的收获,确定了时间上“年”的意识;
再如“春”字,甲骨文字形从田从耒耜,表示耕作,被用以表
示时间概念。
通过汉字的使用还可以看出,在农业文明的
国家里古人对农业的崇拜。
“社稷”本是土神谷神,为人所
祭祀,后用以称国家。
从以上数例可以看出,文明变迁在文
字中的显示,如果我们在汉字教育中,注意到这种文化信
息,对于受教育者了解祖国文明的发展,无疑具有一定作
用。
第二,道德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求善为目的的伦
理文化,与西方的求真型文化不同,中国自古就注重道德的
教育与修养,以德立国,以德治国,强调忠恕仁孝,等等,并
建立了一套体制完备的道德伦理体系,旨在建立一种和谐
的群际关系,等等。
汉字也在一些侧面展示了这种独特的
文化形态,如“仁”字,从人从二,《礼记》、《孟子》中都云:
“仁者,人也。
”《论语》中云:“仁者,爱人。
”《说文解字》云:
“仁,亲也。
”段玉裁注云:“犹言尔我亲密之词。
”显然,“仁”
字的创制,是从人的本性入手,针对人类的群际关系而言,
体现了一种温情脉脉的群际关系的道德理想。
另外,“善”、
“美”、“和”、“恕”,等等,都体现了华夏民族传统的道德信
念。
其他诸如宗教问题、宗法文化问题,都可以在汉字中找
到清晰的踪迹。
二、汉字中民族认知心理的蕴涵与汉字教育
汉字的文化学意义,还表现在缩影式地传导中国传统
的认知方式、文化心理、价值取向等内隐文化结构。
从认知方式看,中国人长于直观地把握世界,重体知而
轻认知,重体悟而轻分析,重形象而轻抽象,等等,这种认知
特点,在汉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汉字的创造,是先民“仰
观天象,俯察地法”、“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结果,造字方
法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依类象形”,所造的字是“物
象之本也”。
众所周知,汉字是由图画发展来的,因此,文字
极具形象色彩,无论是初文象形字,还是后起的会意形声
字,都是形象斐然。
这些造字原则与方法,都体现了汉民族
传统的重体悟、重具象的思维模式或认知方式。
从哲学的角度看,汉字也是充满东方智慧的文字,文字
中蕴涵了丰富的哲学思辩性和审美灵动性。
中国传统哲学
对宇宙、人事理解把握的认知方式,就是阴阳调和、美恶相
兼、正反相容、始终相生的“一体二元”的方式。
在《易》中,
阴阳二爻表示相对立的两端事物,两爻相合构成八卦,诞生
了宇宙间的天地雷风等物质,它们阴阳调和,相反又相正,
对立又融容,演成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从干坤始,至既济未
济终,未济意味着开始新的循环,其间蕴涵了阴阳对立,相
推相转的辩证思想。
《老子》一书中,也蕴涵着深刻的辩证
统一思想,如“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
“故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第二
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第二十六章)等等,都是就事
物的两端相仇相因立论的。
这种思维品格,在汉字孳乳过
程中的“反训”现象里,得到了清晰展示。
所谓“反训”,是
指一个字具有相反相对的两个义项。
如《书·泰誓》:“予
有乱臣十人。
”疏云:“《尔雅》云:‘乱,治也。
’谓治理之臣有
十人。
”即“乱”有“治”义。
再如“介”有“大”、“小”二义,
“落”有“终”“始”二义,“受”兼“施”“受”二义,等等。
这一
类“反训”字,就是人们在创造和使用文字时的一种哲理蕴
涵,是民族智慧的显现。
汉字的审美灵动性是自不待言的,它的具象性,使其自
身从产生之日起,就具备了一种形式美,而在使用历史中,
人们根据审美的需要,对其体势不断加以美的修正,使其呈
现出多姿多态的美。
甲骨文瘦峭峻锐,金石文温敦厚重,篆
书含聚内敛,隶书外拓放逸,楷书端庄雄秀,草书飘逸虬曲
等,无不显出或动或静的美。
另外,汉字是矩形结构,每一
字都有中心和重心,又使得它呈现出秀雄浑凝的力象。
再
一点,汉字的内质充满了审美的敏感,汉字的意象更能抽象
演绎出人无限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被惊叹为“诗之魂”,从
而启迪了诗歌创作的灵感。
认知心理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积淀而成的,具有较固
定模式的认知心理。
可以这样说,当代人包括当代青年,无
不是从历史的深处走出,其脉管里流淌的都是祖先的血液。
汉字中的民族认知心理的蕴涵是极为丰富的,在汉字教育
中,充分注意这一点,对于继承汉民族优秀的品质,发扬汉
民族灵动的智慧,实现当代的思想原创,无疑将大有裨益。
三、结语
汉字是一种具备文化学、哲学、美学意义的符号体系。
如前所述,思想原创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需要从传统
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然而思想原创是不能一蹴而就
的,它是人类文明积淀到一定厚度,人们在反思了这些文明
之后的智慧爆发;而且,思想原创也不是几个人甚至一代人
所能实现的,需要数代人的不断努力。
因此,要实现我国的
思想原创,需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就培养其广博的传统文化
素养,以及广采博纳的眼界,这样就会缩短我们思想原创的
实现时间。
而中国的基础语文教育中,汉字是其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如果能在教育中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蕴涵,对于
从小就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意义是极大的。
参考文献:
[1]L·R·帕默尔.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3.
[2]黎辉亮.汉字:中国传统文化的镜像[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0, (2): 95-100.
[3]詹绪佐,朱良志.汉字的文化通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1987,
(3): 82-90.
4. 怎样判断自己能不能通灵
怎样判断自己能不能通灵
怎样判断自己能不能通灵,一直以来,像大家这样对玄学命理感兴趣的,包括各种各样的命理师,所有人谈论的一切其实都是在围绕“灵”这个字不断展开。那到底应该怎样判断自己能不能通灵。
这里我们所提到的“灵”,当然也就是泛指那些我们目前没法解释的事情和现象。比如几乎所有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人有灵魂吗?当人离开这个世界时会去往何处?是否真的有“命运”存在?
每个人的“命运”背后是否真的有一只“看不见的手”?除去“五感六觉”之外,我们是否有其它的感知能力?在我们看不到、听不到、感知不到的某个维度空间里,是否真的有某种我们未知的“存在”存在?……
所以当你一旦开始想要在这些领域进行一番探索,你其实也就默认了“灵”的存在。
而对此有一定经验的命理师们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是术数型的。通过术数理论知识系统去推断,比如八字、奇门遁甲、大六壬这些。这方面的大牛基本可以在“灵”的外围进行一番“物理向”的暴力拆解。
就像鲲之前和大家聊过的“通灵或容易招阴的命盘配置”,如“命带华盖”、“日主癸水”、“卯酉相冲”等等。其实就是从术数角度来判断一个人的“通灵特质”。
第二种则是灵媒。相较于“物理系”而言,这类人更像是掌握了“魔法”。而相比那些还在用术数算命的,这些人则像是开挂了一样,甚至可以称得上是“透视”。因为灵媒通常可以主动运用自己的通灵能力来完成一些特殊的事情。
相信有不少朋友都看过俄罗斯的《通灵之战》,虽然一些怀疑论者曾经对节目的真实性表示过质疑。但是节目中的一些顶尖选手的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比如——
亚历山大(《通灵之战 第14季》的冠军)
像亚神这样的,就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当中顶级灵媒的存在。不仅可以通过念力看到辩岁人的过往,还可以感知到各种灵魂的存在。
除此之外还有更夸张的,第十五季就有一位女选手朱莉王自称是“混沌灵魂”。而她在节目中展现出的能力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就比如——
准确地辨认出对方被死去的灵魂附体
与灵魂进行交流
有人将她的能力进行了一番总结,就我们在节目中看到的'而言,她还可以——
预知:能够知道未来发生的事回溯:能回到过去知道过去发生的事催眠:能够用眼睛直接催眠。也可以借助仪式和工具透视:能够看穿车厢里的人。或者隔着衣服看到照片能量感知:能够不靠眼睛感知人或物体的能量嗅闻:比狗鼻子灵百倍且原理无法解释
当然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些能力会有节目组包装的成分携誉睁存在,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她的眼神,你一定会产生一种非常特别的感觉,仿佛她可以透过屏幕一眼看穿你一样——
顶级通灵者的眼神里往往蕴含着直击灵魂的压迫感
就有人曾经说:朱莉王大概是唯一一个在三次元中二爆表但却一点都不违和还让人着迷的人。
鲲非常赞同这一点。因为这样不违和的气质和行为往往是演不出来的。唯一的解释就是:“灵”从某种意义上是存在的,“通灵”亦是如此。
那么我们普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通灵能力吗?答案是有。
只不过上面提到的这些“人”(朱莉王表示她只是一个寄居在肉身上的“混沌灵魂”)可以主动地运用通灵能力而已。而普通人只是“被动地拥有”这一种能力,更准确地来说,是一种“通灵天赋”。
每个人自打出生起,其实都或多或少地拥有一定程度的“通灵天赋”。比如灵听、灵视等等。
而对于这一点,在东方文化中其实也曾有过类似的表述。就比如鲲之前在《三魂七魄是什么?》当中讲过的“识神”——
道教中修仙的人其实每天做的事实际就是在抹除自己的识神(重回出生时虚毕或作为人出生前的状态)。
东西方的玄学文化往往都认为:会有那样一个特殊的空间维度,人出生前就会待在那里。一旦灵魂在出生时进入肉体之后,人体就会逐渐开始建立“通灵屏障”。
但是在人小的时候,这道“通灵屏障”往往还不会彻底建立起来。所以在你还是孩子的时候,会更容易有通灵体验(看到或听到一些来自其他空间维度的信息,即发生一些以我们现有的世界观解释不了的事情)。
那么在我们长大之后呢?
其实就如开头鲲所说的,人人都是通灵者,人人也都有通灵天赋。而这种通灵能力会伴随你终身,只不过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并不能够随心所欲地主动去运用它。
但如果你仔细观察自身的一些习惯,你其实还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一些与之相关的“蛛丝马迹”。
所以接下来鲲会给大家分享一些通灵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投射表现。命中的点越多,那就说明你的通灵天赋越强,大家可以自行判断一番哈——
1、可以感知房间内的能量有些人在进入不同房间时,可能会很明显地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比如有的房间,当你住进去的时候就是会感觉莫名阴冷,非常不舒服,但这种感觉往往你又说不上来是什么原因,就是一种单纯的感觉。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通灵”表现。
2 、非常重视“风水”的影响这一点主要针对房间内物品的摆放,有些人可能对此并不敏感,怎么布置房间对他们来说都OK。
但通灵能力强的人可能会对这一点格外敏感。比如看着角落里放着的花瓶,就会莫名感到不适。当床朝不同方向摆放时,也会有不同的感觉。
所以这些人也会经常在家里折腾,各种物件儿会被他们频繁地挪来挪去。
3、有过“通灵震颤”的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会毫无征兆地颤抖一下,或是大白天突然抽一下。
这样没有病理性的迷之抽搐,其实就是一种“通灵震颤”。
在灵媒看来,“通灵震颤”大多是灵体想要与你主动进行沟通时所产生的反馈。
4、能明显感知星象和月相所带来的能量鲲在《月相会偷偷影响我们的情绪吗?》一文中曾经详细地讲过月相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简单来说就是:当新月时,有些人会感到自己格外具有行动力。当满月时,有些人会更加容易情绪泛滥。
同理,大家熟知的水逆也是如此,通灵能力强的人往往每次都会明显地感知到这股能量。
5、对人的直觉特别准你可能经常有这样的体验:直接看一个人的外表就能大致知道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着怎样的性格,或者可以感觉到未来在这个人身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几乎每次都特别准确。
这其实也可能是拥有通灵能力的一个表现。
6、拥有一些习惯性的特定表述方式有时,那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日常习惯背后,很可能就埋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仔细回想一下,若你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我觉得……”、“我感觉……”之类的句式,那说明你很可能已经不自觉地展现了自己的通灵天赋。
7、经常凭感觉做事有些人在做事时往往会特别依赖自己的感觉,只做符合自己价值观和自己感觉正确的事情。
如果平日里“跟着感觉走”的成功率较高,那么也说明你有着不错的通灵天赋。
8、会格外关注影视剧当中的各种细节通灵能力强的人在看电影的时候往往会格外注意各种角色间的关系。在面对各种设定时也会特别容易接受。
当然通灵能力也有很多种,比如灵视能力强的人会更侧重关注电影的画面和特效,灵听能力强的人会对电影的音效和画面特别敏感等等。
9、对历史特别感兴趣没错,对历史感兴趣也可能是通灵的一种表现。
通灵能力强的人往往会对旧物,或是有历史积淀感的事物特别痴迷。在现实生活中也会更倾向于复古风格的打扮。
10、拥有强大的共情能力通灵能力强的人基本都会有相当强大的共情能力。
就比如和朋友聊天时,这类人往往会很敏锐地感知到朋友的心情。将自己带入到他人的角色也是常有的事情(看电影的时候会很容易把自己代入到角色当中,体验他们的悲欢离合),甚至可以模拟他们的语气,判断,思维方式,办事手段。
不过这类共情往往是不自觉的被动状态,而真正的通灵者,比如灵媒,是会主动运用这样的能力去完成一些事情的。
就比如当当朱莉王用念力寻找死去之人的灵魂时,你会看到有时她也会有非常不适的表情。那是因为她必须在那一瞬间将自己代入到死者生前的视角,才能清晰地感知到对方到底是如何惨死的。换句话说,就是相当于自己去“死”一遍。
所以这样的“共情”往往是非常消耗自身能量的,内心不强大的人如果经常去尝试,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很严重的后果。
1、有亲人托梦给你
过世的亲人一般会选择体质上比较能接近阴间的人来托梦,这就是有时候为什么梦里有亲人叫你代为问候某人,而不是直接进入那个人的梦里。如果给八字太硬、阳气太重的人托梦,则双方都会受到伤害,但命比较阴的人就更能亲和鬼魂。
2、长大后还能看见”黑影””白影”的人
有些人甚至能看到比影子更清楚的样貌,总之长大之后还能看见这些,说明你的眼睛是有些天赋的。如果能在白天或者熙熙攘攘的人群等阳气重的地方看见”他们”,则天赋更强,你应该去拜拜师傅学学这些啦。
3、玩笔仙这类游戏真的灵了
一般人玩这些笔仙、碟仙的游戏是不会召唤出鬼魂的,毕竟人多阳气重,让鬼魂怎么敢靠近?但如果你的体质足够亲和鬼魂,那么鬼魂就愿意来和你玩耍,有人体质阴是游戏显灵基础条件。
4、去医院、坟场等地方心里不舒服
这些有许多鬼魂飘荡的地方会让整体气氛偏阴,如果你阳气不够就很容易被它影响。于是,阳气重的人自然不会有那么些感觉,而你却隐隐感觉心里发毛。
你有以上这些经历吗?如果有的话,去看一下当地有本事的老先生,可能可以让你的体质得到发挥,如果这些困扰了你,也应该做风水来改善,以免在未来害了自己。
5. 英国风俗文化论文范文
风俗 文化 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风俗文化是原始宗教、礼法的上源等观点,英国人的风俗礼仪丰富多彩,很有讲究。他们重礼仪,知常理,在处理事情和工作中,善于为他人着想。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国风俗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英国风俗文化论文篇1浅谈英国人的风俗习惯
摘要:英国人的风俗礼仪丰富多彩,很有讲究。他们重礼仪,知常理,在处缓迟理事情和工作中,善于为他人着想。英国人事业心责任感极强。反应机智灵敏,处理问题很灵活。本文将简要对英国人的风俗习惯进行论述。
关键词:英国;风俗;习惯;尊重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其首都是伦敦。伦敦以雾大闻名于世,经常是连续多日浓雾不退,距离两三米以外就什么都看不清了,因此伦敦被称为“雾都”。英国的地理位置处于欧洲的西部,面积约为二十五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到六千万,其中英格兰人占绝大部分。英国在世界上是最早开始进行工业化发展的国家,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在世界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英国是世界第四贸易大国,它依靠对外贸易发展本国经济,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原料和食品进口国之一,也是经济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
英国人重礼仪,知常理。懂得理解人、帮助人、体谅人。在处理事情和工作中,善于为他人着想,尽自己做大的努力把事情办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给对方,颇具绅士风度。英国人事业心责任感极强。有钻研的精神,只要认准了一个目标,确定了方向,就会不惜付出一切,把它做好,力求完美。在与人交往中,英国人很平易近人,容易接触,与朋友初次见面行握手礼,不随便拥抱接吻等,注重端庄得体。英国人与人相处懂得推己及人,反应机智灵敏,处理问题很灵活。英国人的风俗礼仪丰富多彩,很有讲究。
如果你有幸被英国朋友邀请至家中做客,若仅是以愉快为目的的邀请,进行交往聚会,那么你若提前到主人家就是不礼貌的行为了,因为主人一旦没有准备充分,你提前的到来会让主正铅人感到尴尬不快,会让他很难堪,所以大约晚到十分钟左右,不超过半小时是最好的。聚会结束后不要在主人家坐的太晚,晚餐结束以后稍作聊天,大约一小时之后,或者在晚上十点至十一点之间离开是最佳的,这样不会影响主人的休息,又显得有礼貌。
英国人的邀请招待客人的方式主要分为宴会和茶会两种。茶会又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在用餐过程中,英国人不会像中国人一样热情的劝客人喝酒尽兴的,他们很尊重客人的选择,随兴趣选择就好。如果没有喝酒的意愿在主人给你斟酒时你只需用手遮住杯口就好,绝不会勉强。当然,英国人大多数是对酒情有独钟的,毕竟英国也是个拥有着丰富酒文化的大国。
英国人习惯食用烧烤、煎炸类的食物,但是却又喜欢清淡的口味。对肉类和海鲜以及蔬菜类食物都有独到的烹饪方式。英国人对牛肉很是喜爱,特别是烤牛肉再加上新鲜的蔬菜,撒上少许的芥末酱或者奶油等精选的作料,举哪好香喷喷、油腻腻,咬上一口外酥里嫩,实属英国人的最爱。
中国有句老话叫“一天之计在于晨”,早晨的心情状态等影响着一天的精神状态。同样,英国人也很注重清晨的美好时光。特别是早餐的准备上更是细心周到,讲究丰富的营养,他们的早餐多以熏肉、面包、果酱、果汁、鸡蛋、燕麦粥、炸蘑菇、煎肉肠、咖啡、茶等为主。早餐美味丰盛,精神百倍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英国人的午餐却很简单,大约在中午一点左右,一般都是在单位或外面简单完成的。习惯早晨在家做好三明治带到单位中午食用,十几分钟就解决,继续投入工作。下午四五点钟是下午茶时间,下午茶主要包括茶饮和各种小点心,例如 蛋糕 、饼干、三明治等,是多年来英国人一直保留下来的传统习惯。英国人最重视晚餐,一般称为正餐或者大餐。大餐选择的时间较晚,食物较为丰盛,主要以肉类和菜品为主,持续的时间较长。
在与英国人用餐时还须注意的是英国人在进餐的过程中不喜欢戴帽子、不喜欢用手肘支在餐桌子上、嘴里边吃东西边说话、大声的打嗝等都是极为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在英国生活了解餐桌礼仪还是很关键的。
英国人很注重外表举止形象,社会交往方面礼貌端庄。英国人总会给人一种高雅、端庄、矜持的感觉。他们不习惯主动与人接近或接触,不习惯激动的感情外露,即使心情很不好有伤心事,但是他们也不会表现出来。他们总是很谦虚谨慎,能够时刻控制自己的情绪。
社会交往中,英国人第一次见面行握手礼,言语客气。不论身份、地位、职业、贫贱、都以礼相待;请求别人帮忙时,态度不强硬不蛮横,讲究委婉真诚,请求帮助;英国人尊重妇女,凡事女士为先,无论是在路上行走、公交站乘坐公共汽车、商场乘坐电梯等男人们都很绅士的请女士先来,漫于在街头,男人也要走在外侧女人则走在内侧,做好随时保护女人的准备,当然也很少有人在大街上散步时手拉手,因为他们很注重言谈举止;英国人习惯“以貌取人”,他们很讲究服装打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选择不同的服饰,佩戴不同的首饰。对于男子来说三件套的西装,打上整齐的领带,笔直的西裤是英国的传统服饰风格。在英国,无论男女只要一外出,精心穿戴一番已经是一种习惯。
英国人在社会交往、谈生意的过程中,态度严谨认真。在商讨一件事的过程中他们不随意的点头或赞许,只有经过深思熟虑后,同意对方的观点或者向对方表示祝贺时,才会宣布最终的决定或与对方握手。在谈生意中,他们一般不邀请对方早餐谈工作,午餐又很简单显得不雅,所以晚餐时间是 职场 人群谈生意最好的选择。因此重大的活动内容都集中在晚餐,也就是正餐时进行。赴宴时,随手带上一束鲜花作为礼物最好不过了。当然,菊花和百合花在某种意义上讲都有死亡的涵义,所以不宜随便送人,其他花就都没有问题了,一定会得到主人的喜爱。
英国人崇尚简朴,摒弃铺张浪费。无论是在饮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以简单朴素为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两位朋友到家中做客,他们以茶相待,在泡茶煮水时,他们肯定只煮两份水,不会多煮一点水,因为他们讨厌浪费的行为。英国人热衷于 饮茶 ,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喝茶,每天清晨以茶开始,夜晚以茶结束,特别是浓郁的红茶更是英国人的最爱,有时还在茶品中添加一些牛奶,味道香浓纯正,醇香可口。英国是一个饮茶大国,英国人每天的饮茶次数绝不低于六次,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在与英国人交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些忌讳:
第一、不能插队。英国人注重良好的生活习惯,讲文明懂礼貌,先来后到,有序排队是英国人的传统习惯。无论是上公交车、还是乘坐火车、点餐吃饭、购物等等他们都井然有序的排队进行。加塞是英国人极为厌恶的一种行为。
第二、不要讲价。在英国买东西人们最讨厌的就是讨价还价,觉得砍价的行为很让人难堪,没有脸面。在选购的过程中如果这件商品你认为值就买下,不值也没有必要多费言语。果断干脆为好。
第三、询问女士的年龄。每一个人都想永远年轻漂亮,害怕老去。英国的女士更是如此,他们视自己的年龄为私人秘密。询问女士的年龄是英国女士极为反感的问题,他会认为你很没有涵养没有礼貌,所以说,对于中年的妇女,如果你夸她一句:“你真年轻!”她是再开心不过的了!当然,在英国,男人的收入问题、婚丧问题、职业以及宗教问题都属于个人的私事,日常交际中都不易随便谈论。
英国人还讨厌“13”这个数字,认为它是一个不吉祥的数字,所以日常生活中都尽量避开它;英国的交通规则和中国也有所不同,它们是靠左行驶,经常多雾,交通行驶一定多加小心;英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很优越,一切病人都免除医疗费,即使是来英国的游客有医疗需要的话都可享受免费的待遇。
在英国每年的七月、八月、 圣诞节 和复活节,属于长假期,商务活动明显减少。大多数的商务人士都会休假。所以不方便开展商务活动,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士尽量不要在这两个时间段来英国从商,容易徒劳无获;英国人为了避免贿赂等敏感问题,在接收礼物时,拒绝较大较贵重的物品,从政清廉;英国人很守时,很有时间观念。在商务活动中,要提前预约,不得迟到早退;工商界人,从商严谨认真,不易受感情左右,公事公办,不轻易做出决定,看重沉着稳重的举止言谈。
如果你去英国旅游,见到英国人不要轻易的问对方:“您吃饭了吗?”“最近心情怎么样?”“你要去哪里啊?”等问题,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生活习惯,这些问题也许在中国看来很普遍很热情,但是在英国人眼中,这些问题却是很隐私很不礼貌的。所以说,要尊重对方的习惯,谈论一下天气状况“今天天气很不错啊!”是很友好和明朗的话题。
在英国旅游要时刻警惕,英国的交通规则是左侧通行,一定要遵守纪律,严于律己,排队有序,过马路行车千万不要粗心大意,安全第一。
英国人讲究消费的礼节。在餐馆用餐、宾馆入住、外出打车等,一般都要按照正常付费的百分之十,给予服务生相应的小费,有时在主人家做客,根据情况而异,都要付给家中佣人一些相应的小费。当然,有时公共场所会把小费列入到账单中,那样就不必再另付小费了。
英国的风俗礼仪讲究很是丰富多彩。通过以上我们对英国人的风俗习惯的了解来看,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深深地影响着英国人的生活轨迹,一代一代传承至今。英国人的朴实简单、彬彬有礼也充分的体现了英国 传统文化 的内涵。不屈不挠的英格兰人作为英国的主体民族,其民族性格对英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英格兰人性格具有务实、重视传统、尊重个人自由的鲜明特点。这些独具的特色,推动了英国创新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英国所以能够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保持着自己的优势不受侵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英国人的创新精神。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简单而高雅。其实我们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在学习这种语言的本身,我们更是在学习这门语言的文化。也可以说要想学好一门语言,首先要从这门语言的文化学起。既要学习文化中的语言,也要掌握语言中的文化。
参考文献:
[1]阿建.英国一瞥[J].初中生,2005,(7).
[2]陈平润.英国见闻[J].八桂侨刊,1994,(2).
[3]路峻远.在英国办事要有耐心[J].神州学人,2004,(3).
[4]杰克.不列颠性格[J].教书育人,2004,(5).
[5]志明.吃在英国[J].少年文摘,2005,(2).
英国风俗文化论文篇2浅谈英国骑士文化
【摘 要】骑士是中世纪的传奇,国内外对骑士制度的研究也从未中止过。而国内学者主要将骑士制度视为整个欧洲共有的军事文化现象,并对之进行了宏观方面的研究,对单个国家的骑士制度进行的探讨很少。 文章 将英国的骑士制度作为一个整体,对骑士的产生、英国骑士的特点、骑士制度在英国的表现和演变以及骑士文学进行了条理清晰的阐述和对比分析。
【关键词】英国;骑士制度;骑士文学
相信看过第70届奥斯卡金奖影片《泰坦尼克号》(Titanic)的人在感动于杰克(Jack)和罗丝(Rose)伟大浪漫 爱情 故事 之余,一定不会忘记那些将生的希望让给妇女和 儿童 的英国绅士们及在危难时刻依然泰然自若地奏响灵魂安定曲的乐手们。“不惜牺牲生命来保护妇孺、弱小”的信念已成为英国人为人处事不言而喻的指导原则,那么他们这种给人心灵以震撼的翩翩 “绅士风度”从何而来?我们自然会将目光投向英国的历史。穿越时光的隧道回溯过去,我们可以从中世纪英国的骑士制度中找到答案,可以说没有昔日的骑士制度就没有今日的绅士风度。
骑士制度不是英国本土的产物,法兰克王国才是它的祖籍地。骑士制度从法兰传入英国后就在本地扎根、开花、结果,并结合本土的特色产生了一些区别于法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特征。
一、骑士的产生和册封
约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这1000年被称为欧洲中世纪,当时欧洲大陆封建割据,领地之间经常发生争夺战。在中世纪的欧洲战场上,出现了横刀跃马的骑兵,他们驰骋于战场,英勇奋战,在一些战役中充当主力。骑兵在欧洲战场的作为直接促使了以专门从事作战为职业的骑士阶层的诞生。中世纪本来是一个非常枯燥乏味的时代,但是因为众多骑士的活跃,平添了很多浪漫主义与英雄色彩,这也为西方文学家以及后来的好莱坞导演提供了无数可以混饭吃的素材。
骑士头衔类似现在的学位,只有受完初、中、高各级 教育 并且成绩合格者,才能册封骑士。在英国,骑士们必须从小在大贵族家里经过严格的学习与训练,经历侍童和扈从两个阶段,侍童阶段相当小学,主要干点杂活,跟着贵夫人及其女儿学习骑士礼仪与文化知识,以及 唱歌 、乐器等艺术科目。到了扈从阶段,就与中国古代教育的“六艺”很相似,骑士必须学习“骑士七技”,即骑术、 游泳 、投枪、剑术、狩猎、吟诗、弈棋等,总之是要文明其头脑,野蛮其体格。到21岁之后,就可以被册封为骑士了。册封仪式非常隆重而复杂,需要斋戒、沐浴、忏悔、祈祷、穿戴铠甲头盔、授剑等等,并且花费也比较大,后来由单个册封变成多人集体册封,类似现在的集体婚礼,这样更热闹也更经济一些。
二、英国骑士制度的特点
英国的骑士制度来源于法国,骑士制度的演变深受法国的影响,因此英国和法国的骑士制度在很多方面都显示了相同的特性。但英国的骑士制度又不完全等同于法国或者其他欧洲国家的骑士制度,它还存在自己的特征,正是这些不同给中世纪英国带来了战争的胜利和独特的文化。
(一)骑士直接效忠国王
与法国的骑士制度一样,英国的骑士制度也是建立在封建制度的基石之上的。但不同的是,在当时的法国,国王对王国的土地的所有权近似一种名义。在法国,每一级的封臣只向自己的直接封主宣誓效忠,威廉深刻认识到法国原来的制度不足以巩固他在英国的统治,于是他采取了三项 措施 来加强王权。一是1086年他派专员对各地各级封臣的地产占有和收入情况进行了严格的调查,编订《土地调查清册》。从经济上对骑士进行严格监控。二是威廉同年在索尔兹伯里召开效忠宣誓大会,要求英国所有领有土地的封主对他行臣服礼、宣誓效忠。三是原盎格鲁一撒克逊军队里的主力民兵被威廉加以重组和利用。从威廉起,这种直接控制骑士的传统得以继承和延续。私战在强大的王权下得到遏制,也成为了英国区别于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一大特色。
(二)盾牌钱的实施和骑士军事职能的转化
12世纪初开始,一种以钱代役的盾牌钱(shield money)制度在英国出现,骑士兵役义务也开始转化,这构成了英国骑士制度的第二个特征。早在威廉二世统治时期(William II,1056--1100,1087--1100年),免服兵役税,即盾牌钱就开始在英国实施了。盾牌钱在英国出现,一方面引起英国军队内部结构、组织关系和作战方式的变化而使英国在战争中多次获得优势,屡战屡胜;另一方面,它对骑士阶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盾牌钱制度实施后,英国国王大量使用雇佣军,步兵和弓箭手成为英国军队的主力。在英法百年战争中,英国用这种由雇佣军和骑兵共同组成的混合编排军队对抗法国传统的骑兵阵容,取得了光辉的胜利。
三、骑士精神向绅士风度的转化
随着骑士军事职能的转换,虽然骑士阶层不再有军务的纷扰,但同时也失去了来自战争的额外收入。14世纪末发起的圈地运动和亨利八世(HenryⅧ, 1509―1547)时期进行的宗教改革所引发的地产转移使当时投身于土地投资的骑士、一些城市富裕的律师、商人及富裕的自耕农获利丰厚。由于有着共同的经济目标,这些人的社会属性逐渐接近,政治上也逐步靠拢,于是慢慢地形成了一个崭新的乡绅阶层。
骑士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会影响到乡绅阶层的其他成员,其具体表现就是整个乡绅阶层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极力模仿上流社会。他们一方面将这种向上模仿所得到的贵族骑士的价值观向市民社会推广传播,一方面也用自身形成的资本主义伦理价值观向上层社会施加影响。在英国社会中不断上升的中间阶层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客观上促进了英国骑士精神与资本主义伦理精神的交汇融合,从而创造出了独具英国特色的绅士风度。
四、骑士文学
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状况和理想,同时它又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来引导和塑造人们的思想观念。骑士文学产生于十一到十三世纪。由于骑士制度的确立、骑士阶层社会地位的提高,产生了他们自己的精神生活和道德准则。他们突破__的出世观念和禁欲主义,要求现世享乐,向往世俗的爱情,追求个人英雄主义的骑士荣誉和侠义的扶弱除强的骑士精神以及温雅知礼的骑士风度等。骑士文学就是这种精神特征的集中反映。
猜你喜欢:
1. 英国文化论文
2. 英国绅士文化论文
3. 英国礼仪文化论文
4. 关于英国文化的论文
5. 英国文化概况论文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英国文化论文”
6. 鼠文化详细资料大全
2008年为农历戊子年,生肖排列属鼠,又称鼠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与“鼠”有关的文化。鼠虽然口碑不佳,相貌也不讨人喜欢,还落得个“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千古骂名,但从社会、民俗和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它早已脱胎换骨,由一个无恶不作的害人精,演化出来一个具有无比灵性,聪慧神秘的小生灵。我国民间早在几千年前就流传着所谓“四大家”、“五大门”的动物原始崇拜。
7. 怎样才能对美进行科学的分类
与美学中的其它重大问题一样,美的分类,也是美学史上一直没有规范解决的问题。我国美学教科书中常见的是根据审美对象自身性质的分类,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等等。这种分类,其最大缺陷是把“美”的分类变成对“美的事物”的机械归类,没有也无法揭示美自身的不同生成特征和规律,因而,也无助于对客观美的认识、分析与把握。这与传统美学对美的性质的机械理解相关。从系统美学角度讲,美是不能脱离审美关系系统①而独立存在的,美只是审美关系中客体的系统质。在现实中,离开特定审美对应关系和审美主体,离开特定审美距离和审美环境,客体便无所谓美或不美;美决不是客体固有的自然质或社会功能质。因此,美的分类是不能脱离开审美系统的。当然,如果我们根据科学抽象原则,设定人类类主体为审美主体,同时将审美系统的诸要素--审美距离和环境等等“悬置”,客体或客体因素②的审美价值或美依然是可以相对确定,并进行分析研究和分类把握的。但显然,这种抽象的美的分类,决不是依据客体自身的特征与性质,而是依据审美关系生成的性质。③据此,我将美划分为,前文化美,文化美与复合美三大类。笔者认为这一新的分类方式既有助于美学学科的规范,也有助于我们对美学和艺术现象认识的深化。
一
审美系统中的主体是人,而人的生命从属于“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④人的生命本质的这种两重性,使审美关系的生成也分为性质不同的两大类,即前文化审美关系与文化审美关系。所谓前文化审美关系,就是客体因对主体之物理、生理、心理结构或需求的同构或满足而建立起的审美关系;所谓文化审美关系,就是因客体所包含文化社会价值因素为主体意识自觉把握和肯定而建立起的审美关系。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类审美因素共存于现实审美关系中,因此,又形成第三类,即复合审美关系。这三类审美关系所生成的便是前文化美、文化美与复合美。
所谓文化美,也就是传统美学所讨论的美,即由“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所生成的美,所物化和表现在客体身上的文化审美价值。文化审美关系发生于人类与动物相揖别的漫长进化过程中,生成于人类类意识、类自觉的形成和体现类自觉的自由创造--“劳动”的过程中;文化审美既伴随人类类本质生成而生成,又体现着人类的文化特征。动物能本能地趋利避害,建巢筑穴,但却不能像人类那样,顺势利导,化害为利,能动地为自己创造更新更美的生活环境,因此,动物没有“文化”,也不会对客体内含的“文化”有任何兴趣--甘肃的“阳关”遗址,甚至连鸟儿也不愿栖息。但对人类来说,先民们艰苦创造的文化遗痕,是自然界、动物界任何精妙建构所不可比拟的,是世界上最美的存在。这便是“阳关”文化魅力之所在--它所凝聚的是中华文明沉积千百年的历史,它所唤醒的是中国文人代代承传的思古怀古情结。文化审美是人类的“专利”,也是审美的本质构成。
所谓前文化美,系指客体因满足主体潜能本能需求而获得的审美价值。当然,这种前文化美的获得,只能是在人类审美系统整体生成存在的条件下。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如果仅仅停留在物理、生理、心理水平上,并不存在主客体关系或审美关系,而只有动物与自然的适应关系。动物与自然是直接同一的,它们之间不存在对象性的关系、更不存在享受性体验自己潜能、本能的“审美关系”。蝶恋花肯定不是审美;一只母猴喜欢上另一只公猴,当然也不是审美。但人类在从消极适应自然到能动改造自然的漫长过程中,一面不断改造自身的感官结构,生成“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一面丰富发展自身的感觉,使之“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⑤从而将人的本能潜能需求从被动性、适应性动物水平提升到能动性、主动性人的水平,并伴随着肯定自身本质力量的文化审美关系的生成而获得审美性质,使前文化动物性适应关系成为人类审美系统的构成部分。⑥因此,同样是对色彩和花的喜爱,人恋花成为高雅的审美活动;虽然是与猴子“同宗”,人对异性的关系便具有了审美意义,甚至如保加利亚学者瓦西列夫所比喻的,人类性本能是为绚丽多彩的美提供无形琼浆的生命之根。⑦
这里,所体现出的正是系统整体性原则:在系统整体生成之前,构成元素或子系统本身并不能获得系统属性;但在系统生成之后,系统之元素或子系统则作为系统的构成部分而获得系统属性。因此,尽管从生物自然发生史角度讲,人类前文化关系生成在前,文化关系生成在前,但从人类文化发生史角度讲,则是文化审美关系发生之后,前文化审美关系才得以存在,因为只有文化审美生成才意味着人类审美系统的建立,前文化审美关系才能作为人类审美系统的有机构成部分,相对独立地存在。
二
传统美学之所以没有划分前文化审美与文化审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两者在表面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都是一种主客体对应关系结构。一个人欣赏一朵花同另一个人欣赏一把石斧,很难看出有什么不同。但如果深入考察一下便会发现,这两种审美关系中的主、客体因素及其相互结构动因是有着显着差异的。
在前文化审美中,审美关系是由客体,譬如“花”的形象形式刺激主体生理心理机制,满足主体潜能或本能需求而建立的。某个个体能否与某个客体建立前文化审美关系,完全取决于主体生理心理机制是否健全、取决于客体形象形式能否吸引或激起主体好感。设若主体生理心理机能残缺,比如色盲耳聋,那么,任何绚丽的花朵、和谐的旋律对他都没有美的魅力;设若客体形象丑陋结构失衡,比如瞎眼跛腿,那么,它对任何健全的主体也不会产生美的魅力。在这种纯粹前文化审美关系中,任何美的理性概念都是没有意义的。即使人们交口赞美,色盲的人对花也无动于衷;即便某位盲公品格超众,他的外在形象也无法使人赞美。这表明,在前文化审美中,人类之所以对客体产生不同的好恶选择和美丑感觉,其内在生理心理机制只能从人类的动物进化史中去寻找;人类前文化审美能力并不需文化修养或审美教育而获得,其相应的美感与动物性的快感生成机制也没有本质的区别。当然,一般说来,纯粹的前文化审美在实际审美中并不占优势。像艺术中所谓的“有意味的形式”,便内含丰富的文化因素,并不属于纯前文化审美。
纯文化审美与前文化审美正相反,其审美关系是超越生理心理感官水平,与人的潜能本能需求无关,纯粹由主体文化意识理性觉悟体察到客体,譬如“石斧”内含的文化社会价值而建构的。某个个体能否与文化客体建立文化审美关系,完全取决于主体文化素养社会觉悟,取决于客体内含文化因素对主体是否具有足够的价值引力。设若主体缺少必要的文化科学修养,是一个文盲科盲,那么,任何具有文化科学价值的文物,对他也没有美的引力;同样,设若客体并不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比如寻常可见的石块,那么,它们也是不会对文化主体产生审美引力的。在这种纯粹文化审美关系中,客体的外在形象是没有直接意义的。假古董伪文物,即令具有华丽或古朴的外表,但一经专家验证是膺品,其文化美的引力也便即刻消失。这表明,在文化审美中,人类之所以对文化客体产生审美兴趣,其内在发生机制只能从人类类本质类觉悟中去寻找;人类的文化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文化修养或审美文化教育获得的,其相应美感实质上是一种属人的自豪感或充满类意识的愉悦感。相对说来,纯粹的文化审美在现实审美中更是不多见的,即使锈痕斑斑的战国兵器,断壁残垣的秦代长城,也总是或多或少具有某种感性魅力,不能归属于纯文化审美。
我们将前文化审美与文化审美两相对照,它们之间之特征差异便看得更为清楚了:从客体角度来讲,前文化审美侧重的是外在形象形式,譬如“花”,其形象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文化审美侧重的是内在本质内容,譬如“石斧”,其形象形式不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从主体角度来讲,前文化审美中所激活的主要是感官,是主体对“花”的感性直觉;文化审美中所激起的主要是意识,是主体对“石斧”的理性反应。虽然文化审美中由于人类对某些价值因素的理性反应(如对人文、人性价值的反应),已经在“类”生成过程中千百亿次地重复而化为一种文化本能或社会良知,积淀成为一种群体文化无意识,使这种理性反应同样会表现为一种感性直觉,表现为一种审美直觉,但这只是表面之类似。在这里,一个很明显的划分理由便是,在前文化审美中,主体之好恶除去归咎于主体潜能本能结构之外,是无法用理性概念去分析说明的,而在文化审美中,这种关系建立之因缘却是可以借助理性概念加以解释说明的。譬如,我们对花的欣赏无需理由,对花的生物学“合目的性”分析甚至有害于对花的欣赏;但我们对石斧的欣赏却需要理由,对石斧的考古学“合目的性”分析绝对有利于对石斧的欣赏。而这,正体现了两类审美关系的不同特征:在前文化审美中,客体之审美价值直接存在其感性形象身上,主体进入审美角色经常是一个不加理性判断的感性直觉反应过程,因此,前文化审美是直接审美、非理性审美、受动审美、无中介审美、形象审美;而在文化审美中,客体之审美价值在于其结构中所包含的文化社会价值,与其感性形象并非直接同一,主体必须经由理性确证文化社会价值存在并被其所吸引,才能进入审美角色,因此,文化审美是间接审美、理性审美、能动审美、中介审美、内含审美。
关于两类不同性质审美之间的这种差异,美学史上的先哲们已经有人涉及到了。如英国十八世纪着名美学家哈奇生所谓的绝对美与相对美,实际上就是试图概括前文化审美与文化审美之不同特征:前者指事物本身某种性质令人感到美,后者是由观念联想而感到的美。⑧康德对纯粹美(自由美)和依存美的划分:“前者是事物本身固有的美,后者却依存于一个概念”,⑨也是近似的划分方式。但由于传统美学中“美”是一个浑一的概念,根本不可能从审美关系的内在结构分析中给予这种划分以科学根据,因而,只能凭借经验或先验理论作出主观裁定,使这种主观的划分不仅没有揭示审美现象内在规律,反而使美学理论陷入迷津或悖谬之中。
三
基于审美发生的性质,区分文化审美与前文化审美,对于我们认识审美现象,尤其是某些所谓“自然美”和“形式美”的生成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美学一大误区是把低层次的审美现象,统统提升到文化层次上阐释,将所有自然美都千曲百拐地归结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譬如阐释月亮的美,一定要先联想为“白玉盘”之类,再将“白玉盘”归结为劳动者的创造,最终让月亮间接地被“人化”。这样作的结果恰恰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使美的规律扑朔迷离,难以把握。达尔文在论及对人类生理结构功能认识时曾说过,必要时“我们就得在哺育动物的进化阶梯上下降到最低的几级才行。”⑩对许多属于前文化审美现象的解释也是这样,当我们把它下放到人类结构的低层时,其实是非常简单的:所谓月亮之美,就在于它的清晖在夜色中悦目,适宜人的潜能需求;而一轮圆月,还有着视觉最容易接受的简捷形式--圆形。这便是不熟读唐诗,缺少人文修养的人们同样赞赏月亮美的原因。类似情况还有花之美。由于普列汉诺夫的征引,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有关原始部落人对花冷淡的事实广为人知:他们“从不曾用花来装饰自己,虽然他们住在遍地是花的地方”。(11)由此,便很容易得出花之美产生于劳动的结论,使花之美具有文化美属性。其实,这也是将审美发生论与审美本体论混淆而产生的错觉。从发生论角度讲,人类对花欣赏的事实的确是发生在人化自然的劳动实践中,但人对花的喜爱倾向和欣赏能力,却是动物人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就早已经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并自然具备的,只是在向人生成的漫长过程中,由于生存维艰而暂时蛰伏起来成为潜能罢了。一旦劳动实践使人类的这些潜能被重新解放出来,它便作为前文化审美需求而存在,相应地,花之美便也存在了。因此,现代人欣赏花,根本无需想到什么劳动、丰收、果实之类,恰恰相反,那些为人类所培养和喜爱的花卉,几乎统统是“花”而不实的。
实际上,构成人类审美基础的诸多视觉或听觉形式美元素,也大都属于这类前文化审美发生现象。譬如“对称”。“对称”在形式美中的重要地位是难以动摇的,所谓“反对称”、“不对称”,依然是以“对称”的存在为前提的。但人对“对称”美肯定的最根本原因还在人自身结构的对称。普列汉诺夫早就猜测到这一点:对称规律的“根源是什么呢?大概是人自己的身体的结构以及动物身体的结构:只有残废者和畸形者的身体是不对称的,他们总是一定使体格正常的人产生一种不愉快的印象。因此,欣赏对称的能力也是自然赋予我们的”。(12)我们不妨作这样的奇想,设若人的身体,尤其是人的眼睛不是横向对称的话,比如是上下对位或者是像比目鱼那样两只眼挤在一边,那人类肯定不会对“对称”有如此执着的偏好了。再如“黄金分割”。“黄金分割”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神秘规律。就视觉之“黄金分割”矩形来说,它之所以是人们乐于接受的好图形,以至从普通书籍外形到各类建筑结构几乎无处不在,就在于它与人类静观视野结构相对应。假如人的上下视域宽、左右视域窄,这种横向黄金分割图形便决不会如此受欢迎了。在人类听觉系统中同样存在这种结构“共振”现象。譬如单一频率的“单调”音响或杂乱频率构成的“噪音”之所以令人不快,和谐的乐音之所以令听觉快适,都与人耳的物理结构和声学性质相关。有研究材料表明,美声歌唱演员声音之所以悦耳,就是因为其从声带“共鸣区”发出的响亮声音能进入人听觉器“最佳可听区域,使声音明快、响亮”。(13)因此,所谓“美声唱法”,实质上就是歌唱家对自己的发声器按声学规律进行自觉训练的一种唱法。
由于客体对主体感官结构的适应或同构而生成这种前文化审美规律,如果通俗地表达,可借用爱迪生的一句话:“也许并不是这块物质比另一块物质具有更多真正的美和丑,因为我们人如果构造成为另一个样子,那么现在使我们嫌恶的东西也许会使我们爱好。”(14)狄德罗作为唯物主义美学家,同样发现并强调了这一看似简单却往往被忽略的真理。他明确指出,美的客体关系结构、安排,“这只是对可能存在的、其身心构造一如我们的生物而言,因为,对别的生物来说,它可能既不美也不丑,或者甚至是丑的”。(15)尽管我们可以感知或发掘由自身躯体的物理或生理结构制约所产生的生理本能、潜能需求,但这种结构关系本身却显然是我们自身所无法觉察或改变的,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这,不正是为客观美论或唯物美论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石吗?
四
不过,应当再次强调指出是,虽然前文化审美与文化审美可以从性质特征上将其明确划分开来,但在现实审美中,以纯粹形态存在的前文化审美与文化审美皆不多见。前文所谓形式美,也只是构成客体的审美因素而已。由于人类所面对的客体,绝大多数都是“人化”客体,都内含着相应的社会文化因素,甚至连月亮太阳等纯自然客体也往往被染上人文色彩;由于人类所创造的社会文化客体,绝大多数都具有“物质”躯壳,都表现为一定的形象结构,甚至连文字符号等纯文化客体也无一例外地具有某种自然形式;同时,又由于作为主体的人类,本身就是感性与理性、感官与意识的统一体,任何感性反应都在理性监控之下,任何理性反应都需经感性表现;因此,只要审美主体从前文化客体中“发现”文化意蕴存在,“觉悟”到某种文化社会价值引力,便即可会有文化审美并生;或者,只要审美主体被文化客体形象的某种感性魅力或形式所吸引,便立即会有前文化审美并生。这便是通常情况下复合美占据优势的原因。
复合审美之特征也是前文化与文化审美特征之汇总:审美客体是形象形式和本质内容的统一体;审美主体之感官感性与意识理性“全方位”调动;主客体关系结构既有直接性又有间接性,既有“中介”又无“中介”,如此等等。在现实中,最典型地体现复合美特征的莫过于艺术美了。艺术美由艺术内容美和艺术表现美构成。在艺术内容构成中,既有作为反映者所摄取的大千宇宙形象物貌,有前文化审美价值因素,亦有现实形象中所蕴涵的社会道德伦理,有文化审美价值因素,其复合美特征突出。但由于这种复合美只是对现实存在的复合美因素的集中再现或表现,毕竟不是艺术美的本质构成。艺术美的本质在于艺术的表现美。借用一句常用的话说就是:艺术的本质不在于“表现什么”,而在于“怎样表现”,即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其下,我们便集中于此作些例析。
尽管不同艺术门类中的艺术媒体不同,符号系统不同,艺术文化审美特征也不相同,但各类艺术家都要借助特殊艺术媒体和艺术符号对前文化审美形式因素(色彩、乐音、对称、均衡等等)充分发掘运用,使作品既具有丰富的感性形式,同时又能塑造出丰富的艺术形象,传递丰富的文化社会信息。譬如中国现代国画家,不仅墨有七法(黄宾虹),而且彩用七色,创作出一幅幅江山多娇,百花争妍的生动画卷;画卷中不仅有传统笔墨情趣,而且色墨交响,充满现代气息,寄寓着画家高逸情趣和哲理意味。显然,正是在这种艺术媒体操作和艺术语言运用、艺术表现形式中才体现出创造者的智慧,才表现出艺术家的才气,才产生出艺术品的文化审美价值。所谓内行看门道,对艺术品来说“看”的就是艺术家形象创造中这种化难为易举重若轻灵活自由大胆独创的技巧运用奥妙,就是如何作到“难能为美”①。像欣赏国画,画家一笔一墨、一丘一壑、一花一叶的背后,都有着无穷奥密,有些甚至可能让人看到画家几十年的笔墨功夫,看到中国文人画几百年的承传轨迹。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色彩就是色彩,形象就是形象,他们的目光被由自然物质媒介所构成的艺术形象躯壳所挡住了,它们的注意力为艺术的感性魅力所吸引了,因此,他们所欣赏的主要是艺术的前文化审美价值和艺术的惩善扬恶之类内容。所谓外行看热闹,“看”的就是艺术形象或形式的构成,是否新奇,是否好看,是否刺激,是否能引人如胜以及善恶报应的大团圆结局等等。对于形象背后的艺术家所匠心运用的高难技巧,所寄寓的丰富内涵,则无法理解,或根本不感兴趣。因此,在艺术评价中之所以内行与外行尺度难以统一,就在于,两者的着眼点和标准不同,所着重欣赏的艺术美的层次不同:一个侧重文化美,一个侧重前文化美。
譬如象建筑。建筑师们对新建筑的审美标准当然也包括建筑的观赏功能与使用功能,但他们主要的着眼点是放在建筑的语言风格、建筑的内在结构与外部环境处理、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运用,以及建筑的使用观赏功能与建筑语言风格的协调统一上。而对大众来说,这些标准一律不了解,甚至永远也不想了解,他们只是从建筑是否好看、是否新颖、甚至体量是否大等等方面去评判--这怎么能与专家尺度趋同呢?象电影。电影是最大众化但又是最技术化的艺术。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美工、服装、道具、特技、化装、灯光、音响、作曲、演奏、配音、录音、剪辑等等,哪一个部门没有自己一整套技术要求?哪一部门的技术水平不影响电影的整体艺术效果?即如剪辑吧,不表不演只凭“剪力”一把,却可能“剪”出惊心动魄的画面效果来!但这诸多门类中的技术形式法则即其美学意义又有多少观众知道呢?像由镜头景别、运动、角度、组接等电影语言所构成的电影独特的叙述规则,又有多少观众能看出门道呢?大众所重视的是电影的娱乐功能:情节是否紧张、刺激、感人,明星是否漂亮、性感、年轻等等。有时,满足观众这种需求的影片几乎可以说不费什么事,往绝处编一个让人悲痛欲绝的故事再加几个着名影星即可--港台流行影视足可为证。当然,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也有,但那要求编导必须兼顾两类对象,兼顾两种不同的审美规律,使作品具有丰富的复合美,这当然是很难作到的。
其实,在古典艺术中,艺术家所追求的就是前文化美与文化美高度和谐统一的复合美,艺术家艺术创新的重点在于给人从感官到心灵的和谐享受。着名的古典艺术家对人类艺术潜能创造性地发掘、发现或运用,几乎达到了令人的叹为观止的完美水平,并且借助这近乎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人类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贝多芬的交响曲便是人类古典艺术的颠峰。艺术中前文化美与文化美的自觉分离主要源自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反传统反和谐,就是减少前文化美的比重,强化艺术的文化社会价值内涵。那些丑陋割裂的视觉形象,就是让观众视觉受刺激,心灵受震撼;那些艰涩玄奥的文学作品,就是让读者不能本能地好感和通畅地阅读,而要去反复琢磨和理解,以至评论家们只能白天硬着头皮读呀评呀,晚上躺着去看“前现代”或后现代的通俗小说以休息大脑。作为反拨,或作为电子工业时代的产物,后现代主义的“大量文化”,或“受众文化”(16)则侧重于艺术的前文化层次,专门为取悦大众而批量制造那些缺少思想深度,没有丰富营养,膨化松软的文化快餐食品,以满足大众的感官需求。有青年学者将此称为“幸福的感官化”,是很形象而切入本质的。(17)如何防止这种“受众文化”戕害真正的审美文化,如何提高这种能“化”大众的“文化”的艺术品位,是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如果逻辑或历史地推导,面向21世纪,我想,我们应当会迎来新的追求和谐复合美的“‘后’后现代”或“‘新’新古典主义”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