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如何传承发展家庭文化

如何传承发展家庭文化

发布时间:2023-04-07 09:19:13

Ⅰ 如何传承家风

1、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培育优良家风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备胡宏观,离不开每个社会成员躬身践行,需要优良家风的熏陶培育。

2、家庭文化上:

家庭作为道德教育的起点,是连接个人、社会和国家的桥梁纽带。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3、将家风和党风融为一体:

家风正则党风正。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家风与党风紧密相连,家风建设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应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传承好家仿册规、涵养好家风,自觉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是基础,而正家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4、从传统中继承:

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训家规集中体现了做逗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我们今天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可以合理吸收中华传统家训家规的精华,并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形成新时代的良好家教和家风提供丰厚滋养。

5、通过家训:

在我国古代,家风的传承往往是与家训家规结合在一起的。家训家规是一种以家庭为范围的教育形式,古已有之。我国历史上以家训为名的着述在南北朝就已出现,之后绵延不断,直至晚清民国,是我国教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古代刊印流传的家训作品,数量多、历史久、影响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红船观澜:传承好家规 涵养好家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新知新觉:发掘弘扬优良家风的当代价值

Ⅱ 怎样传承好家风

  1. 崇尚道德、诚实守信。

    道德是人本能的东西,更是后天养成的合乎行为规范和准则的东西。它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线。它要求我们且帮助我们,并在生活中自觉自我地约束着我们。青少年养成诚信的品格,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容易成功,才能赢得长久的荣誉和尊敬,给家庭带来长久的欢乐和安详。

  2. 重视教育、崇尚知识。

    康熙《庭训格言》重早教曰:“谕教宜早,弗敢辞劳”。重视教育,是自古以来的传统。青少年通过学习立身立德、增智强能,促进社会发展。

  3. 勤俭节约、尊重劳动
    勤俭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勤俭的家风可以防止青少年产生优越感,克服身上的娇气,明白“劳动是创造一切幸福的源泉”的道理,青少年在尊重劳动的家风熏陶下,会树立自食其力的观念,从小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养成自己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性格。

  4. 尊老爱幼、邻里互助
    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也是最重要的家风之一,可以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睦,让青少年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要与邻里和睦相处,互帮互助,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邻里关悔郑系。

  5. 家庭和睦、合理教子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孩子生活在和谐温暖的家庭,受到积碧物颂极健康的精神影响,才能心情愉快,积极进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知识拓展: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 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蚂御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

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对家族的传承,民族的发展都起到重要影响。



Ⅲ 怎么去传承和弘扬优秀家训,家风

1、修撰家谱,将优秀家训和家风撰写进家谱中,从而世世代代去传承和弘扬优秀家训、家风。

2、每一代的家长和长辈都要言传身教,从小开始培养孩子们的品性,将优秀家训、家风在下一辈身上进行传承。

3、优秀的家风和家训都与先辈们受到的教育有关,因此家族应当将下一辈的教育放在首位,从小在教育上面下功夫。

(3)如何传承发展家庭文化扩展阅读:

制定家训或家规是我国自古以来家庭教育的一大特点。若从孔夫子庭训儿子孔鲤算起,可以说源远而流长,博大而精深。古代的家训,是作为一个礼仪文化的范畴,是社会意识形态在家族领域和家庭关系上的体现。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不鲜槐扒睁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

比如,明末清初的学者朱用纯,按朱熹的教导写给自己后代的家教名作《朱此氏子家训》和《颜氏家训》,等等,这些都是有名的家训范例和着作。名臣曾国藩之家训最着名的有四条: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影响了许多后人和家庭教育。铅岁古代的家训,衍生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种家训文化,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Ⅳ 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优秀家训与家风文化

传承优良家风:1、编写家谱,使优良家训传承下去2、言传,口头教育下一代3、身教,长辈以身败首作则,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处事行为是会在孩子心拦枯搏中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言传身教,没有别的办法。给孩子买书看。古时君子不简祥是讲三纲五常吗?还有别买满清时期的一些,都是被扭曲的。言传身教很重要

Ⅳ 怎么发展家文化

我感觉公司的家文化发展好了,是可以更好地留住员工的

“家文化”主要包括:“坚持”、“自我”、“互助”、“创新”。企业“家文化”可以这样理解:没有“坚持”,企业人的意志将非常脆弱,团队孙闷的执行能力大打折扣,铁铸的军团也会成为“败军”;没有“自我”,企业人就会缺乏个性,团队无异于被禁锢的竹萎;没有“互助”,个人能力再强大,团队也会像一盘散沙;没有“创新”,企业人都墨守成规,培养出的团队也会是一群庸才的集合。

作为公司如何发展家文化呢?

1、协同、担当是家文化的基石

“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是传统的家庭内部分工协作方式。“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家庭的不幸最根本的原因的协作失序、责任担当缺位导致的。古代有“以孝治天下”的基本国策,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选人用人理念,可以说是优秀家文化在社会治理方面的有效运用。“孝”文化的不断传承体现了责任担当与感恩回报对于家庭和社会的积极意义。

明确的责权利制度体系,目的是要明确企业内协同和担当的具体内容与边界。为了以最小的监督和激励成本,保障协同与责任体轿凯液系的高效落实,引进家文化是个有力的举措。倡导家文化把企业构建成和谐的大家庭,就是要使管理者与员工实现和谐的平衡。只有员工的心闭物灵充满爱,员工的行为才会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对工作的责任心、对事业的倾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耐心和恒心,才会考虑他人和团队的未来,才会将企业的规章制度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2、较低的信任成本是家文化最重要的经济特征。

通常情况下家庭成员之间是无条件信任的,孩子不需要担心父母不会养育自己,夫妻之间不用时刻担心另一方的背叛,不需要在猜忌、焦虑上花费时间和经济成本,不需要建立复杂的约束条件、花费巨大的监督成本,因此协同效率最高。从交易的角度看,家庭是信任成本最低的组织。

企业组织内做到无条件信任是不可能的,适当的监督和制衡也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风险防范的必然要求。但在明确清晰的责权利制度条件下,员工之间建立类似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感,有助于降低信任成本即内部沟通、协调成本,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员工才能获得更多收益。

赢得信任需要诚信、动机和意图、能力、结果四个维度。相互的信任建立是一个过程,这个世界上没有无条件地信任。在企业或其他组织中,很多时候信任是中逐步积累起来的。作为企业中的个人,尤其是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并要让大家都能感觉到你是在以身作则,这样,久而久之,团队中的信任水平才能越来越高,团队形成更大合力,生产率越来越高。

Ⅵ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文化,怎么做才能传承家风

Ⅶ 如何继承和弘扬传统家庭美德

如何继承和弘扬传统家庭美德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之;要在按社会主义的要求和建设的需要,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化之;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
首先,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以及新世纪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其次,坚持传统美德教育与环境育人结合起来。
再次,学校将传统美德教育与制度育人结合起来。将传统美德教育与活动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就”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家庭美德”写一篇议论文

大概父 母都是知识分子吧,作为高级工程师的老爸会把“学习第一”作为口头禅,作为教师的老娘会时常念叨“应该文质彬彬”。这两句把我耳朵都磨出厚茧的“圣诏”也可以厅源说成是我的家风。 从记事起,每逢来客+都会看到父母满脸堆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于是,不是一顿香甜可口的饭菜,便是一场“之乎者也”类的高谈阔论。我和哥哥则不问不开口,有问必答,大人说话不插言,大人吃饭不上桌,于是博得了客人的夸奖:“你家的孩子真懂事。”“不愧是知识分子,就是与众不同。”但是平时,淘气的我和哥哥会时不时“犯上”的。例如给睡觉的老爸别上一只发卡,再梳两个标致的小辫,于是老娘手执笤帚将我们统统赶到厕所或阳台上,还能听到老爸的怒斥:“竟敢在皇上头上动土。” 虽说是90年代了,但由于封建意识的影响,...

如何继承和扮谈态弘扬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去除其中的糟粕,将这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并加以发展,在生活中注重遵循这些传统文化,并推己及人,力争让更多的人弘扬这些传统文化,这样就可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继承和弘扬时代精神,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并结合当今的时代特点,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将传统文化在当代进行新的诠释、新的发展、新的利用,从中提取出当今的·时代精神。

如何继承和弘扬客家精神

一、勇于开拓进取。
客家人发展的历史,正是披艰历险,顽强拼搏的历史。风雨磨难,铸就了他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性格。“不靠亲不靠戚,全凭自己长志气”、“人有志,竹有节,有志有节世上立”、“山高高不过脚板,石硬硬不过手掌”,这些谚语,正是客家人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极好写照。而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正是客家移民运动得以成功的首先要条件。正是开拓进取精神,激励他们以坚恝不拔的毅力、无艰不摧的勇气排千险、克万难。
二、执着的崇文重教精神。
客家人继承中原华夏文明优良传统,历来崇文重教。
客家人在移民运动中,吃尽千般苦,更希望通过教育,让子孙能“学而优则仕;同时为了谋求生路,为了经商、做官,也必须学习文化知识;所以,客家地区向来文教事业比较发达。此外,在客家宗族社会中,宗族的社会地位,往往同家族中士绅学子数量的众寡、学问的高低,紧密相关。高、众者,则家族声隆;低、寡者,则家族不显。各家族为振家声、族威,倾力集资开办族塾,培养族中子弟,望其考科入选,金榜题名。旧时,凡中举人以上者,可竖“楣杆”,以显示功名,借以光耀门楣、光宗耀祖。因此,客家人把对家族子弟的教育当作一桩大事来办。定制立规,写入谱牒。正如学者崔灿在《客家三论》中所言:“客家人办教育的热情源于中原,而又极大地超过了中原。中原人办教育,入学的多是贵族或富人子弟,穷人子弟往往拒之门外。客家人办教育是博施于民,只要是同宗同族的子弟,不论贫富一律收授……”正因如此,客家人勉励儿孙读书的谚语俯拾皆是:“山瘠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等,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客家人注重教育的情形。
三、浓厚的崇先报本意识。
历史上客家先人是被迫南迁的,常年背井离乡。游子在外,尚且“每逢佳节倍思亲”,长年迁徙,漂泊无依的客家人对故土的怀念、对祖先的崇拜自然特别虔诚,他们的后裔承传了这种带有儒家观念的传统,色彩更为浓烈。不论迁移到何处乃至海外异国 他乡,客家人都不会忘记他们的祖辈来自何处。“摘瓜寻藤,崇先报本”。这种崇先报本意识强烈地体现在他们对祖宗的崇拜上。
广大客家地区几乎家家户户供奉祖宗牌侍链位,各个姓氏还广泛盛行祭祖修谱,翻开客家每个姓氏的谱牒,开宗明义必有 “树有本,水有源”这则谚语,必然少不了详细叙述氏族的起源、衍播。诸如 “离乡不离土,离亲不离祖”、“天有日月,人有良心”之类的谚语俯拾皆是。目的在于告诫子孙后代,无论贫富贵贱,谁都不能忘记自己根之所在,本之所依。大陆各地,客家各姓宗亲,每年春秋祭祀祖宗,有的客家老年华侨、华裔,十几二十次返回祖国寻根问祖,深情感人。
四、强烈的爱国爱乡精神,成就了客家人的重要贡献。
客家人因为逃难而离乡背井,在处处无家处处家的颠沛流离中,亲人、故土分隔天涯的切肤之痛,使他们与汉民族其他民系相比,爱国爱乡之情更加强烈。对家园的安定,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崛起有着强烈的渴望。这种情怀在客家谚语中得到充分的反映:“有土才有花,有国才有家”、 “国富民强、国破家亡”……表达的是强烈的爱国爱乡之心。又如:“背井离乡,故土难忘”、“别人的龙床,不如自家的狗窝”等,抒发的是深沉的爱乡之情。
传教士肯贝说:“客人确是中华民族最显着,最坚强有力的一派,他们的南迁是不屈辱于异族的统治,由于他们颠沛流离,历尽艰辛,所以养成他们爱国爱种族的爱国心理,同仇敌忾的精神,对中华民族前途的贡献,将一天大似一天,是可以断言的。”

如何继承发展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蕴含的文化博大精深。从甲骨文到今天的汉字,文化一直就在默默地流传。看着清逸俊秀的瓷器,古朴贴切的陶艺,心里顿生一股慰藉;看看那古老的前人遗迹,似乎能窥出历史的痕迹;每当阅读者那一卷卷诗书画卷,我们仿佛被洗礼;还有那些精细的民间艺术-------,我们应该幸福,因为我们身在一个文明的国度,在传统文化的培育下成长!
第一,亮即将传统文化的亮丽面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是宝剑就得用上沙场,而不是藏而不露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消逝。如何理解这一问题,到现实生活中走一趟就明白了,在大学生中调查,有又多少人看过四大名着,恐怕为数不多吧。倘若在问他们对《论语》的看法,他们恐怕也知道”子曰”吧。由此可见,对于真正的古典文学内涵,当代人知之者甚少。从这些广泛文化来说,国人尚且不够了解,更不用说那些本来就不出名的文化了,基于这一状况, *** 部门需要加大力度彰显地区文化,打造属于自己特异的文化,并对外多举行一些活动进行宣传,不然再精髓的东西都不能端上菜盘子上,让大家尽情享用文化大餐。其实,现在的旅游文化承载了不少其它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吸引了大量游客,在此期间,这些游客慢慢地接受者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会对优秀传统文化予以继承和发扬。举个例子来说,一位游客去过黄鹤楼,那么,他定然会联想到崔颢的诗,进而可能阅读唐诗宋词,甚至古代文学,这样下去,就产生了连锁反应,当然这是比较乐观的想法,但这至少是一个方面,我想我们更该做的就是把文化多元化,多样化地呈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当然不能把文化低俗化,比方说将文化变卖成获利工具。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这是多大的反差啊!看看二战后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 *** 部门保持固有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美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代表,其犯罪率居高不下。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乱象深感不安,有识之士已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崇尚个体,倡导竞争的想法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他们开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许多着名大学纷纷开办汉学系,美国 *** 还设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现在比较重视软文化的输出,也举办了很多展现传统文化的活动,比方说法兰克福展,中国就展现了很多传统文学,在德国书画展中也带去了活字印刷相关内容。
太多人对于传统文化过于冷淡,原因是很多的,如今的网上快餐文化队传统文化就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大家在生活节奏飞快的现在,都把眼光投向了五彩缤纷的都市生活,迷恋上了网络,喜欢在网上吃快餐文化,其实自己接受的文化精髓很少,大部分都只有一时的感验。如今的这种情况让众多文化学者产生了危机感,因为一旦传统文化被抛弃,我们将不再是炎黄子孙,我们将不再是一个拥有多文化的民族,所以唤醒当代人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是很急迫的,非常必要的。
第二,拓展,即将传统文化用一种易接受的方法输送给当代人。对于传统文化,很多人可能觉得非常枯燥乏味,他们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耗,因此,我们就得一反常态,用创新的思路来教导他们,当然不能改变了文化的实质。比方说用讲座的方式来讲述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样既生动有趣味,定然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我们还通过电视来讲授文化,如今的百家讲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很明显,这样的形式吸引了很多知识分子,更不用说像易中天这样的教授,讲的既有风趣又比较深刻,还有于丹的条分缕析,道理其然,能够被大多数人喜欢。又如中国眉山东坡国际文化节,此次文化节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精神,眉山人民的热情好客给远道而来的宾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眉山人的荣誉感和集体主义思想得到了一次质的飞跃。无论是开幕式上500余名演员用豪放的气势演绎的的《千古东坡》,还是闭幕式上,城区的十余所学校的200余学生为广大观众奉献上的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整个东坡国际文化节,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一份难得的荣誉感和集体主义感。这样的活动无疑对文化起着宣传的作用。还有中非文化节、孔子文化节等等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石湾陶瓷源远流长,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石湾河宕贝丘遗址出土的几何印纹陶片,见证了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湾陶瓷历史,显示了先人的聪明才智;而大雾岗唐宋窑址的挖掘,证实了唐宋时期石湾已成为岭南陶器生产基地;发展至明代更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数千年后的今天,陶瓷业在传承和创新中以崭新的形式名扬四海。为展现陶业的历史演变,馆内展览共分陶瓷拾隅、陶的形成、窑的演变、石湾二十四行、石湾陶艺、陶瓷发展六大部分。其中以第四部分“石湾二十四行”为重点,介绍了明代至民国时期石湾陶业的历史源流。整个展览表现手法新颖而多样,在视觉、听觉、触觉上都给民众以全新的感觉。今年十一月,就在佛山举办了陶瓷展,我们学校也去了不少学生,也吸引了很多社会上的人,可以说是把石湾陶艺推广了出去。我们知道,前些年,陶艺品没有市场,这样直接导致陶艺技术的流失,甚至让这样的文化瑰宝从此绝于世间,如果到了那种地步,实是一个悲剧。我觉得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不该持保守态度,中国文化包括保守文化,更多的保守的是传统文化,文化保守主义显然他界定的保守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传统。从建国以来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文化的轴心的这种情况下融汇的西方优秀文化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这个文化,我觉得这个文化应该是现代文化,而文化保守主义的这个文化,功能上作为传统梦魇的这种文化,保守的文化,显然不是指现代中国的文化,而是指古代传统的中国文化,那么我现在就古代传统的中国文化保守的这个东西。我们总是处在一个传统文化的笼罩下,喘不过气来,如果稍微有些思想上的改变或者是形式上的改变的话,这也是不为过的,所以我在这里特别强调要将传统文化拓展开来,形成一种现代式的传统文化,好让新一代青年更容易消化吸收。打破常规当然是需要勇气的,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要不忘本质的将传统文化转化成自身的一部分,学以致用,这样才是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不二法宝,也是我们实践传统文化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
第三、用一种合时合宜的方式引导当代人去接触传统文化并学习发扬传统文化。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很多人都被利益熏陶着,很多父母亲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龙成风,从小就叫他们长大后要有出息,什么叫有出息,要不是做官,要不是做老板。更多的是忽视了对小孩子的一种道义上的引导,告诉他们怎么样才能算合乎道义,怎么样去提高自己的教养。这种情况尤其在农村甚为严重,因为他们的父母本来就在文化教养上处于低水平,对于他们而言,自然生计是最重要的了,儿子在学识修养方面有没有高的造诣对他们来说是没有多大的意义的。这样看来,这种不合理的思想方式下的当代某些人深受着家庭的影响,即使上了高中,这种思想也不容易转变过来。所以说一个家庭的文化背景对子女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一个有文化的家庭中培养的孩子多数是有文化的,我说的当然是在文化方面比较敏感的。而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更需要去引导当代人,毫不夸张地说,从小时候就应该给予这种引导,让他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个引导的任务似乎很艰巨,但是面对着如今传统文化遭到遗弃的情况,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担负这个使命,那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搬到每个中国人面前,让我们每个都去继承发扬它。怎么样引导,方法很多。在学校,我们的老师就应该起一个领头作用,面对一群思想活跃且厌倦传统文化的学生,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插入适量的传统文化,这样起到一个慢慢感染的效果。我想如果做得更细的话,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衣着来体现一种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当然,学生也得发挥一个主动作用,平时在学校就得自发主办一些传统文化知识讲座或者一些讨论,有条件的就集体去参观一些传统文化展。在家里的话,就如我上面说到的,父母长辈得起引导作用,要科学地向他们指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支持下一代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而不是放肆地鼓吹名利论,让原本涉世不深的他们迷失自己的方向,这样的话,对传统文化也是一种损失,因为新一代是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主体。在社会中,要加强这种引导作用更具挑战,因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里面包含了多个层次,各种不同阶层的人物,要达到引导的效果,当然就得采取综合的手段,比方说,举办企业的文化节,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而这些企业文化的建设当然要以传统文化为主,这样一来员工们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而且自己还在实践着传统文化。对于 *** 来说,建立必要的传统文化馆,和一些传统文物馆是很有效果的,因为民众对这样形式的展览能够在业余时间去享受一番,对于他们而言,既能丰富业余生活,又能学到某些东西,何乐而不为。
也许我们对于这样或那样的措施不能够太乐观,但是我们也不比太悲观,因为我们中还有很多人在支撑传统文化,有很多人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也许当代人正在努力继承和发扬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这一切,我们都无所得知,但是只要我们有信念,有这种理想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是金子总会发光,中国的优秀文化就是一块大金子,它的光芒迟早会在国内外散发,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归纳如下: 1.忠心报国,勇赴国难。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候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甲午海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反对外来侵略浴血奋战;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仍高呼“杀敌报国”,直至壮烈牺牲; *** 员吉鸿昌就义前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这一美德的本质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教材中大禹治水,前后13年,风里来雨里去,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中国 *** 人坚持“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已任,为国为民无私精神的体现。 3.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富于创造力而着称于世。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集中体现了这一美德的内涵。教材中,墨翟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隋文帝身体力行,崇尚节俭,形成隋初良好的社会风气;马钧发明翻车,李春营建赵州桥,黄道婆改进、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都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 4.不畏 *** ,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在历史教材中,具备这种美德的也不乏其人。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被处宫刑后,15年着成《史记》;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中国 *** 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 5.文明礼貌,仁者爱人。我国是礼仪之帮,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历史教材中介绍的李冰父子为民修建都江堰,变水害为水利的事迹;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救命的善行;爱国志士林觉民“将爱你(妻)之心去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心愿;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壮举,都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表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首先要确认什么是中华民族,确定自己的种族。其二,所谓道德是概念词汇,是概念就可由人定义,由人所定义就可能成为工具。所以不要跟风,不要受媒体暗示和舆论诱导,当你确定自己有资格为华夏子孙那一刻,你就应当具备相应的民族文化特性(虽然今天的中国与广义上真正优秀的民粹文化相去甚远),坚守内心的公义,拥有相应的勇气与气节。这就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最好的继承和弘扬。而不是参加什么什么活动,喊什么什么口号。

Ⅷ 以教育传承家族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家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家族文化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近期有调查指出一系列对家族文化传承的不良现象:不了解姓氏由来,不知道家训,对祖籍和家族历史不清楚,与家族成员交往甚少等等。人们对此众说纷纭,原因多样,我认为其根本还是教育方面的缺失,导致家族文化传承的不足。

        传承家族文化应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家庭教育是人们最先接触的一种教育方式,而家族文化在小孩时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最恰当的。从孩子的名字讲起,可以追溯到祖籍及其家族历史,讲述的过程中也是和家族成员的沟通交流的一个难得的机会;在家族成员交流中,难免会发生携庆分歧,这时需要长辈为家庭甚至家族立家规、定家训,这样才能使家族各成员之间更好的融洽相处。日复一日,家族文化就会在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根深蒂固,如此,家族文化就能顺利通过家庭教育很好的传承并发扬光大了。由此可见,家庭文化是家族文化的一部分,同样的,家族文化通过每一个家庭的教育桥返,传承家族文化就轻而易举了。

        传承家族文化应以学校教育为重要途径。教师是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继承者辩消握和传递者。学校教育所固有的浓厚的文化氛围,无疑给家族文化的传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给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动,以此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使家族文化传承得以有序进行。教师尽可能使学生主动并乐意接受家族文化的教育和熏陶,而不是被动的简单搪塞。通过主题班会的开展,黑板报的开设,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本质属性,让学生在一个集体交流中潜移默化的被动影响,主动接受。围绕家族姓氏,家族观念,家训等话题开展征文比赛,主题演讲,名师讲座,话剧表演等途径,并邀请家长的参与,加强亲子互动,一方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个性发展等多方面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于传承家族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教育既能达到传承目的,又能共享其他优秀家族文化,促进互相学习,让家族文化氛围弥漫在校园中。

        传承家族文化应以社会教育为重要保证。把人变成社会人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为了更好地传承家族文化,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把传统文化里隐藏的家族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必须调动社会各方的力量,使人们成为一个有家族观念,有家族意识,有家族文化,有传承家族文化意识的“四有”公民。紧接着,相关部门要重视对家族文化的传承,并做好相关工作,开展寻找最美家族,最优家训,最好家风,最优传承者,最全家族文化等相关活动,发表与传承家族文化有关的人和事,标语和知识,播放与此相关的电台和节目等一系列的社会教育,让整个社会的人们都可以感受到家族文化的气息,从而浸润到每个人的心田里去。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通过家庭长辈的努力,学校教师的指导,社会各方的力量,传承家族文化将成为我们物质文化生活以外的精神生活。家庭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在祖国日益昌盛的今天,以教育传承并发扬光大家族文化,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Ⅸ 如何传承弘扬优良家风

一、着力整合资源联倡孝道

我们把“弘扬孝道文化、传承家风文化、践行核心价值”作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坚持地企孝道联倡,和谐社会共享,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切实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城乡基层。

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新格局。

近年来,我们与域内铁能公司先后联合举办了“首届孝文化节”、“孝行兵山”文化艺术节、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报告会等大型活动,共同开展了“孝子”、“孝亲敬老小天使”、“最美儿媳”等评选活动,确保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季季有典型。

二、着力创新载体弘扬孝道

融合电视台、报刊、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创新宣传方式,形成全域覆盖的新格局,进一步彰显传统文化魅力。搭建舆论宣传载体。

在调兵山电视台、《调兵山》期刊设立了专题专栏,宣传推广孝道和家风文化知识、动态情况以及典型事例等,集中展播了以我市孝道典型为题材创作的《爱的守候》等6部微电影,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搭建公益宣传载体。

在城区广场、公交站点、城乡社区等场所搭建橱窗展板,利用LED显示屏播放标语口号,实现了孝道文化标识抬头可见、举步可观。搭建微博、微信传播载体。

开通了“孝行调兵山、善润生态城”等微信公众平台,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我的家风故事”、“孝善晨语”等活动,引导民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搭建教育培训载体。充分利用道德讲堂、机关大讲堂开展主题宣讲活动,累计开展孝道家风主题宣讲活动110余场次。

今年3月6日,我们举办了“弘扬传统文化、展示巾帼风采、推进孝善安家”大型报告会,邀请到辽宁中华传统文化学会副会长窦杰以及辽宁省孔子学会名誉副会长刘兆伟为与会人员作报告,获得良好反响。



三、着力拓展阵地传承孝道

我们以工作创新为突破口,以拓展阵地为发力点,扎实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年等系列活动,先后开展了孝道文化“六进”、核心价值观“十个一”、道德讲堂全覆盖、“传承家风文化、践行核心价值”、“孝行调兵山、善润生态城”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广大市民汲取滋养崇德向善。

大力选树典型群体。近年来,我们先后倡树了数十年如一日孝敬公婆的付荣,“一日为师,终生是娘”照顾非亲非故班主任24年的王春梅以及尤玉杰、张哲等一批批孝道典型,组成宣讲团巡回宣讲;先后举办了《弟子规》传统文化学习班,受训师生达到4万余人次;

开展了“树良好家风,建孝善家庭”实践活动;举办了“孝心感恩庆重阳”健身展演,强化实践养成;举办了“晒家风、倡孝廉、尽孝道”书法摄影绘画作品展、“弘扬孝道文化、践行核心价值”成果展;

编辑出版了“弘扬孝道文化、传承家风文化、践行核心价值”散文集、诗歌集、专刊、画册、专题片、演出集锦光盘等,让孝道文化和家风文化浸润社会的每个角落。

四、着力健全机制践行孝道

我们强化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确保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健全督查考评制度。将“弘扬孝道文化、传承家风文化、践行核心价值”纳入绩效考评内容,列入党校、行政干校各类主体班、专题班以及干部培训班的重要内容,跟踪督查考核。

构建以孝促廉机制。要求领导干部带头植孝于心,践廉于行,以孝促廉,以廉践孝,为政以德,修己安民。完善规范约束机制。实现月汇报、季检查、半年初评、年末考评,统筹推进孝道文化和家风文化建设。建立走访慰问制度。

确立了调兵山市孝老爱亲日,春节、重阳节期间领导干部带头走访慰问老人。建立评选表彰常态机制。建立了孝行榜、好人榜和善行义举榜,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群体和先进典型,让崇德向善、孝老敬亲成为市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五、着力文化惠民光大孝道

我们以孝道文化惠民为落脚点,认真落实各项社会养老保障政策。每年为65周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让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为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长寿金,使孝道文化建设成果惠及众多老年人。近年来,全市用于孝道文化、家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资金近1.6亿元。

与铁能公司共同投资6000余万元,建成东北第一个孝文化广场。兀术街街道兀术街村累计投资4000余万元、晓南镇锁龙沟村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用于给60周岁以上老人办理农村养老保险等支出。全市每年用于孝道文化家风文化建设常规性支出达300余万元。

扎实开展“爱心守候,助力同行”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在窗口单位设立“老年人服务窗口”,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利服务。团市委连续30年开展爱心“福蛋”捐赠活动、第六小学连续10年开展感恩教育等活动成为尊老助老服务品牌。送孝善文化下乡等文化志愿活动已经成为常态。

调兵山市在以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弘扬孝道文化传承家风文化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省市委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及这次会议精神,坚持创造性转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坚持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夯实道德基础,浸润大众心灵,滋养城市文明,为全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Ⅹ 怎样传承优良传统家风

中国自古以来非常注重家风建设,几千年来传承下来很多优秀的家风文化。他总结说,我国的优良传统家风包括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俭持家、诚实守岩肆慧信、勤奋好学等方面。
“每个人都有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到老年的一天。”赵忠心说,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精华,也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过去,家庭子女数量多,爱幼比较理性,是爱中有严;今天家庭子女数量越来越少,爱幼要谨防过分,避免陷于溺爱。
他认为,“孝敬”的含义,不但是要赡养,而且要“敬重”;不但要养体,而且要“养心”。他认为今天提倡孝敬父母,粗答并不是要子女“愚孝”,盲目遵从,而是要在文明的、新型的父母子女关系下孝敬父母。父母的言行是正确的,要尊重,听从;父母的言行是错误的,是不符合我国社会的法律和道德的要求的,子女不但不能顺从,而且应当进行善意地规劝。
“能不能勤俭持家,是关乎一个家庭能否保持兴旺发达的一个关键因素。”他表示,经济贫困的家庭,能够勤俭持家,就能够逐渐由贫困走向富裕;经济富裕的家庭,能够厉行勤俭持家的家风,就能保持长盛不衰。
“勤俭”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勤劳,就是要勤勤恳恳、热爱劳动,不贪图安逸;另一个是俭朴,即不奢侈、不浪费、不挥霍、不铺张,不追求享乐,即便经济条件很优越,也仍然以俭为荣。
赵忠心表示,诚实是一个人的立身处世的根本。在中国传统的家风中,“曾父烹豚,以教诚信”的故事至今都在广泛流传,充分说明诚信在家风中的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提高,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与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成正比。他认为,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的诚信度大为降低,人们缺乏安全感。
赵忠心认为,要建立诚信的社会风气,只靠抱怨、批判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家风是社会风气的基础,要从我们每个人自身做起,从每个家庭建立诚信家风做起。”
此外,他认为勤奋好学包括两方面:一是学习文化和科学知识,一是学习有关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知识。在中国传统的家风中,尤其重视道德品质的修养与陶冶。在子女幼小时,以家长自身的言传身教为示范,在家庭生活的潜移默化中,陶冶儿童的性情,塑造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今天,一些人看到有的人没有什么文化,却发了大财,成了大款,就觉得‘读书无用’。”赵忠心说,雹悉这是眼光短浅的表现。市场经济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也可以说是“高文化社会”,不但要孩子小时候勤奋好学,还要坚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与时俱进,立足于社会,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阅读全文

与如何传承发展家庭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40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20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8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7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93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