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里头文化的中心聚落遗址是哪座
二里头遗址是一处青铜时代早期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典型遗址。遗址位于河南省西部洛河下游偃师市二里头村周围,面积约3平方公里,是前18-前16世纪东亚最大的聚落。遗址发现有宫殿、普通房址、祭祀区、各种作坊、陶窑、墓葬等各种遗迹,出土有青铜器、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有众多学者认为这处遗址是夏王朝的都城。1988年,遗址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里头文化晚于龙山文化晚期而早于二里岗文化早期的相对年代在发掘之初便已得到证实。而14C定年法的发明和应用,则使得探寻二里头文化的绝对年代成为可能。1983年,测年学家仇士华详细分析了当时二里头遗址已测定的数据,认为二里头文化早不过公元前1900年,晚不过公元前1500年。后来AMS的应用,使14C定年法的精度大大提高。根据2015年最新公布的数据,二里头文化一期为前1750-前1680,二期为前1680-前1610,三期为前1610-前1560,四期为前1560-前1520。
B. 揭秘文化层堆积是什么意思 盘点那些常见的考古学术语
说到考古想必大家都知道的,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考古研究对于历史的作用大家可想而知,但是最近在西安马腾空遗址又有新的发掘发现了,而且取得的成绩非常的丰硕,所以还是震惊了全世界的,话说在新闻报道中有提到什么“文化层堆积”,而且是堆积了6层,我是个门外汉,对这个词汇不了解,所以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呢?什么意思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探究吧!
揭秘文化层堆积
文化层为考古学术语。指古代遗址中,由于古代人类活动而留下来的痕迹、遗物和有机物所形成的堆积层。每一层代表一定的时期。考古工作即是从地层上正确划出上下文化层的叠压关系。
文化层的概念,可以说主要是一个文化的时间概念。它从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从不同阶段文化的比较中,看出文化的不同层次。一定历史阶段的文化模式就是一个文化层。通过不同历史阶段文化层的比较研究,就可以看出一个群体文化模式发展和演变的序列,特别是文化发展中经历的质的变化。同时,从中还可以看出一个群体文化发展的规律,它的普遍性和它的特异性,从而为群体文化发展的方向提供科学的根据。如对中国各民族历史发展各阶段上文化层面的研究,从中探索各个民族和整个中华文化发展的规律,就将为我国今后文化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文化层的叠压关系可分为:叠压、打破、共存三种,原则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年代相对古老的地层一般位于相对新的地层之下。叠压关系就是最基本的地层分布。打破关系指晚期人类活动破坏了早期人类活动的地层上的遗迹遗址等,如灰坑、井等经常出现打破关系。共存则是指同一时期、地域,处在同一文化层上各个遗址、遗迹的关系。
在分辨层次时,要注意两种情况,一种是“扰乱层”,一种是“断层”。
所以文化层堆积也就是指的这个区域有超多文化层堆积在一起了,所以发掘和对历史的意义非常的重大了。
考古学常见术语表
考古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研究古代人的科学。一般认为,雅各布斯波在1674年最早使用了这个名词。他是17世纪的一位德国物理学家、旅行家和学者。
人类学——即对人类进行研究的科学。有时候它会与考古学和古生物学(研究动物和植物的化石)交叉,特别在研究早期人类遗存时。
人工制品——人类制造的、使用过的或对人类有用的物品,如石制工具,几个世纪以来,人们随意拿走遗物而不进行记录,这给考古学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土冢——特指青铜时代地面上的土墩,通常用来覆盖埋葬物。
BP——距今年代,代替传统的BC(公元前)和AD(公元后)。它的好处是使得所有文化和宗教的年代变得更加直观。为了将日期标准化,1950年被定为考试古学上的“现在”。
放射性碳素断代法——一种测量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比率的技术,能测定五万年以内有机材料的年代。热释光断代技术能用于陶器的断代,将物件重新加热,然后测量发出光线以断定黏土器物最初的加热时间。
稻作遗存——埋藏的特征从地面上看是无形的,如墙,只有在高空中俯视,才能发现在稻谷中的不同颜色的斑纹。1586年威廉康德在消失了的肯特罗马港口发现了这种现象,并对其进行了描述,如今这种现象仍被广泛利用。现在一般用玉米代替稻谷,当玉米长成时,就会发现交错、相通的道路(道路经过的地方,玉米更稀一些),他们把这种交叉口称为南奥古斯丁交叉口。
楔形文字——最古老的书写形式之一,因其字母外形很像楔形而得名,通常是用刺在湿的陶土上刻写而成。
树木年轮断代——根据计算树木年轮(每年增加一轮)对树木断代。她还可以提供气候方面的证据,因为气候能影响数轮的宽窄。这种技术最早是在20世纪20年代用于考古学上,当时是用于测定美国印第安村庄的年代。
发掘——通常表示的是遗址物质的发现,全面移开表面并记录地层或开探沟揭示堆积的情况,全面发掘而不留下任何东西。惠勒曾说道:“我是考古学家,一个对过去的破坏者。”
田野考古学——从字面上理解,包括在田野里工作的考古学,尽管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使考古学家们不需参与发掘,不必让自己的手沾半点泥土。其相对应的概念是室内考古学(主要用于审定申请计划)和电脑考古学。这种对遗址的研究,主要依靠现有的文件、地图、人口普查资料、课税清册、教会资料、测量数据和以前的发掘报告。历史考古学是研究有文字记录的那段历史。
象形文字——文字的象征符号。象形文字使用图画代表思想或言语,如古代埃及所使用的文字。
陪葬品——与人的尸体一起埋葬的物品。对考古学家来说,是一种相当有价值的习俗现象。
葬式——埋葬尸体的方式。如火葬,用火焚烧尸体,这常见于多种文化中。
巨石文化——照字面理解,使用巨大的石头筑成的纪念碑形式的物件,如环状列石。
史前——通常是指“非常古老”的意思。精确的说,是指文字发明以前。
陶瓷碎片或瓷片——破碎陶瓷的一部分,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意义,其实它对于确定年代序列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抢救性考古学——一个遗址因为开发的需要,在它被破坏前,为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所进行的抢救性的发掘。
相对年代——一个事物通过与另一个事物相对照而得出年代,不用给出确切的年代,绝对年代则要有确切的年代。
地层学——堆积物层次的研究。一般认为,埋得越深的年代越久远。远在1859年,即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之前,已有学者根据地层学推算出,许多堆积物的年代,要比传统《圣经》所说的上帝创世纪的年代——公元前4004年早得多。
三期说——把历史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学说,这种分法用在欧洲是可行的,但是用于世界的其他一些地区则有问题,因为有的地区现在还处于石器时代文化中。三分法的最初提出者是克雷斯蒂安J汤姆森,1819年,他在哥本哈根博物馆整理展品时提出此说。
C. 二里头文化的文化分布
对于一种具有强大辐射力的核心文化来说,从带有这种文化特质的代表性器物的分布上,是可以约略窥探这一文化的影响范围的。打个比方,使用筷子的地方势必属于中华文化圈。就二里头来说,青铜礼器和陶礼器就是它的“筷子”。青铜礼器的制造和使用基本上集中于王都,有很强的独占性,是权力和地位的象散孙征物;青铜之外,二里头典型陶器中有一部分不同于日常生活所用的陶礼器,包括爵、觚(gū)、盉(hé)等,也是社会和政治象征性的器物,在某些礼仪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以由统治者赐予的形式从王朝扩散到各地。陶礼器随之成为二里头国家疆域的“定位器”。
截至目前,考古人员发现,以偃师为大致中心,自二里头二期起,二里头文化开始跨越黄河,北抵沁河岸北,西北至晋西南的运城、临汾地区,向西突入陕西关中东部、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南至河南与湖北交界地带,往东至少到达开封地区。而陶礼器,也几乎遍及这个文化分布圈。这个范围可能就是二里头王朝秩序架构的中心区,也就是直接疆域。但二里头作为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除了直接控制的地盘,它还间接控制着大片土地。跟之前的古国、邦国相比,二里头王朝是一种复杂的国家形式,是一个国家群,是松散的联盟,二里头是盟主。不同于后来高度集权的帝国用郡县制把自己的势力渗透到最底层,二里头王朝是靠着一种代表当时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礼乐制度来征服世界的。“这套制度,在当时就是最高大上的,引起其他族群的模仿,二氏耐里头文明随之往外扩散。这是二里头大国的文化软实力,也是它能成为‘最早的中国’的动因所在”。而这个软实力覆盖的面积远比直接疆域更大,乃至构成了现今中国的雏形。
从空间分冲核链布上看,盉、爵等二里头风格的陶礼器向北见于长城之外燕山以北的内蒙古敖汉旗大甸子遗址,向南由浙江直至四川的长江流域一带,向西达到了甘肃、青海。在陶礼器之外,起源于山东海岱地区的玉璋等玉礼器,又以二里头都邑为扩散起点,向长江中上游甚至岭南一带传播,直至越南北部,而这些,被视为“当地土着文化选择性地接受二里头王朝文化因素的结果”。
考古学研究表明,在东亚大陆,秦汉帝国问世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原式直刃青铜剑的分布基本上可代表文化意义上“中国”的扩展范围,其北、南、西界分别及于长城、岭南和四川成都平原。这一范围,恰好与二里头文化陶、玉礼器的拓展分布范围大体相合,意味深长。或许,“中国”世界的空间轮廓,早在公元前二千纪前叶的二里头时代,就已显现出了它最早的雏形。
D. 二里头文化青铜器的介绍
二里头文化青顷悔铜器 Bronzes of the Erlitou Culture以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同类型文化遗存出塌饥土的青铜器。年代约当公元前21~前16世纪。可分为 4期,目前发现的青铜器大部分属于第三期。二里头文化青铜器的年代,有夏代晚期和商代早期两种不同看法。在这个遗址的晚期堆积中,曾发现过一些小件青铜器。1973年第一次在第三期堆积层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容器爵,以后又陆续有所发现。雀衫正
E. 二里岗文化
二里岗文化
郑州二里岗遗址的商代文化遗存叫二里岗文化,又称二里岗期商文化,以与安阳殷墟的商文化,或其它地点的商文化相区别。
早在五十年代,考庆空古学家已将二里岗商文化区分为上、下两层文化遗存,以后每层又分为早晚两段,它们的年代比安阳殷墟的晚商文化要早,比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商文化要晚。这种文化基本上代表了郑州发现的商代城址的年代。因二里头文化含有贺搏夏遗存的因素,故可与二里岗文化展开比较研究。
郑州商城平面为长方形,四周城垣总长为6960米,城墙基址最宽处达32米,大部分埋于地下,地表保存最好的有三米多高。城内东北部为宫殿区;城外主要为手工作坊,已知有铸铜、烧陶、制骨等作坊址。这里发现的窖藏坑中多次出土大型青铜器,其中大方鼎高达一米,应是王室所用的重器。因此,郑州商城是商代的一个都邑。有誉拍瞎人考证为商中期之都,有人认为是商汤所都之亳。
F. 考古研究员赵芝荃对二里头遗址的研究及探索
赵芝荃,二里头文化遗址发掘负责人。
1928年1月生于北京,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班,同年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58年任洛阳工作队队长,1959年任二里头工作队队长,1983年任偃师商城工作队队长。1988年退休,继续在偃师工作队工作,1996年因脑血管病离开偃师商城工作队。
赵芝荃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夏商周考古,发掘的主要遗址有洛阳东周王城、偃师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临汝煤山遗址、永城王油房遗址等,对于夏代的纪年、新砦期文化、汤都地址等学术问题的研究颇有建树。着有《偃师二里头》、《洛阳发掘报告》等等。
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开始于1959年,此后40多年里,发掘工作一直没有间断,直到现在。经过学术界数十年来的研究和探索,二里头文化很可能属于夏文化,年代在公元前19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二里头遗址很可能就是夏都之一。
遗址目前包括四个自然村,地下普遍堆积着文化层。发掘出来的文化遗迹有宫殿建筑基址、平民居住址、手工业作坊遗址、陶窑、墓葬和窖穴等;出土的器物有陶器、铜器、玉器、象牙器、骨器、漆器、石器、蚌器等。其中,1号宫殿建筑基址平面略呈正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中部偏北有正殿,四周有150多间廊庙,南大门有三条通道,四间守卫室,中间为庭院,整体巍峨壮观。
二里头文化的主要分布区在豫西和周边地区,一些学者认为,它影响波及东南一直到上海马桥遗址,西南到四川广汉遗址,北部到了河北、辽宁的夏家店下层遗址,覆盖了整个中华大地,持续400多年之久,是我国古代史发展最重要的阶段。
1949年我中学毕业,同时考上了辅仁大学和河北师范学院。那年我先在辅仁大学上了一段时间,当时不知道哪头炕热乎,什么都想品尝品尝,念了一段时间后跑到天津上河北师范学院了。
在渗告辅仁大学我上的是历史系,听过陈垣的课中国历史名着选读、赵光贤先生讲的中国古代史。我到河北师范学院听过李光弼先生的课,特崇拜他。1951年我回到北京,正赶上清华大学招插班生,我就拿着辅仁大学一年级的成绩单去插他们的二年级,又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历史系,在周一良、雷海宗、冯友兰等老师那里受教。
1952年的时候,赶上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文科归北大,理科归清华,一下子又把我调整到了北京大学。因为我前面念的都是古代史,所以我对中国古代史兴趣很浓厚,北大那里有考古专业,所以我就转到了考古专业班。我认为古不考三代以下,我就考夏商周。1954年,我就在洛阳工作队实习,参加了洛阳中州路东周墓葬的发掘。
1955年,我从北大毕业,被分配到社科院考古所。因为我想做夏商周考古,所以入了商周考古研究室。那个时候,商代考古和周代考古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成果。惟独夏文化还是个空白,属于一块未开垦的肥沃土地。我就在填志愿表的研究方向的时候填了夏代考古。很快,我就到了洛阳考古队,当时,洛阳考古队正在发掘东周的王城。为什么要发掘这里呢?因为解放初期,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分界放在什么地方,丛亮明学术界的意见很不一致。有的说放在西周,有的说放在东周,有的说放在春秋战国之际。
这种讨论在史学界一直很热烈,考古所也是为了配合这个问题,所以到这里来发掘,希望能够通过考古学成果进行断代、分期。
发掘东周城西墙的过程中,我每天都要从住地去发掘现场。一天我发现东干沟村寨墙外面一个特大的灰坑,我主动把它清理出来了,这里有两个墓葬,里面随葬品很多,很特殊,很新奇,特点很突出,人骨架为蹲坐状,随葬的陶器有罐、盆、豆、斛等,跟河南龙山文化的不一样,与商代的也不一样,我也不认识,所以引起了考古队极大的兴趣。这是第一次发现这种后来被称为二里头文化的遗址。
G. 夏朝的文明遗址……
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位于伊、洛二水之间,距离洛阳市约18公里,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是夏代都城遗址。1959年这里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等,其中小件铜器如刀、爵、铃等,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青铜器。第三期文化层中发现两处大型宫殿夯土台基。其中西边一处面积约10000平方米,在台基中北部有一座面阔8间、进深3间的宫殿基址,四周环以廊庑。在遗址东南部还发现大面积铸铜、制陶作坊遗址。该处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古学家在中国最早的都城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了始建于二里头文化晚期偏晚阶段的大型建筑基址,这使得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束后的考古界出现了新的兴奋点。殷墟曾震惊世界,二里头也将引领中国古代文明研究走向新的辉煌。
夏朝的建立者禹在建立政权以后,为便利于政治统治,将天下分为九州,洛阳就是当时的豫州。禹将都城定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与洛阳相距不过百里,所以洛阳也属于夏朝统治的中心。在夏朝的第三个帝王太康(启的儿子)统治时期将都城迁到了洛阳。关于这一点史书里记载,“太康居斟郡,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斟寻阝,据历史学家考证,就在今洛阳市偃师的二里头村附近。
夏朝在太康继位以后,由于太康贪图享乐,不务朝政,整日只知游猎玩耍,导致东夷部的后异乘机反叛,并攻占了夏的都城斟寻阝,赶走了太康,一度夺取了夏王朝的统治权力。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太康失国”事件。太康失国以后,与弟弟仲康一起逃往东方,不久很快死去。仲康的儿子相依靠其它东方诸侯残存发展,处境困难,最后在相的儿子少康时才又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这在中国历史上又称“少康复国”。少康恢复夏王朝统治以后,夏朝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活动区域以伊洛一带的河南地为中心,东通东海,西连西河,北及燕山,南逾长滩,所有夏、夷诸部的众多邦国均都臣服于夏的统治。
少康以后,夏朝几世均不在洛阳建都,至夏朝最后一个国王夏桀统治时期才又定都于斟寻阝。这一点(史记·吴起列传)是这样记载的:“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显然就是洛阳所处的位置。
总的来看,夏朝主要活动中心在洛阳,亦即史书记载的斟寻阝。然而几千年过去了,斟寻阝故城早已埋入地下,成为人们难以寻觅的历史遗迹,我们根据史书记载的地理方位,判断夏代的斟寻阝就在我们洛阳。由于长期以来缺乏考古资料的证明,不少人对此表示怀疑,直到195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徐旭率队来豫西作夏墟调查时,在洛阳市偃师县城区西南9公里处的二里头村南高地上发现了沉睡几千年的夏都斟寻阝,这一点才成为不争的事实。研究表明,洛阳在夏代太康、孔甲、帝皋、夏桀四个帝王统治时期曾是都城,为夏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二里头遗址包括偃师二里头,圪挡头和四角楼三个自然村,总面积400万平方米,堆积着四期文化层。经考古发现,二里头文化遗址规模宏大,设施完备,内容丰富。宫殿、陵寝、房屋、道路、水井多有发现,并且还发现了当时的铸铜遗址,发现了原始的青铜工具,其中有武器和酒器,说明我国青铜文化的历史在夏代已经相当成熟,同时也说明洛阳是我国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地区。二里头晚期的文化层还出土了大量的玉制品,有琮、圭、璋等礼器,陶制品则更多,有陶塑的龟、猪、羊头以及陶器上刻划的一头二身龙蛇纹、龟纹和人物形象。这些考古发现反映了夏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洛阳人民的聪明智慧。
另外,考古工作者从二里头遗址的灰坑中发现了许多埋葬的奴隶,其形状各异,有仰身,有俯身,有的被捆缚,有的身首异处。他们或因苦役而累死,或因奴隶主的酷刑而丧生,或因当时奴隶制时代的人祭、人牲制度而被活埋殉葬,反映了当时奴隶主统治的惨忍。夏代奴隶主暴虐无道的统治,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广大奴隶的拼命反抗,他们愤怒地诅咒夏朝的奴隶主统治,甘愿与其同归于尽。在当时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东部的商族兴起,在其首领商汤的领导下推翻了夏朝最后一个国王夏桀的统治,夏朝经历了四百七十余年历史以后终于灭亡。
1959年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了对“夏墟”的考古调查,偃师二里头从此进入学者的视线,中国考古学界由此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夏文化。
此后,中国夏商周三代考古工作者对二里头遗址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发掘,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大型青铜冶铸作坊、制陶、制骨遗址,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建筑以及400余座墓葬,出土了成组的青铜礼器和玉器,证明了二里头是中国最早的都城遗址。
H. 夏朝国都是现在哪儿
夏朝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
但是夏朝是传说中的王朝,都城的地点不固定,唯橘现在考古发掘发现的夏都遗址为二里头文化遗址。二里头文化虚型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夏代文化的代表。它位于偃师市区西南9公里的翟镇镇二里头村,距207国道2公里,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遗址内分布着宫殿、陵寝、房屋、道路、窖穴、水井,还有铸铜、制骨、制陶作差山猜坊及墓葬等。
I. 二里头文化名词解释是什么
二里头文化名词解释:中国青铜时代文化。因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而命名。
年代约为公元前1800~前1500年。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中西部和晋南地区,已发现遗址三百余处。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四期),被分为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
二里头文化分布于豫西晋南,是夏文化的重要遗址。遗址中发掘出青铜器,玉器等礼器,祭器,还有大型宫殿的基址;此外还发现了少量非正常死亡者的乱葬境,乱葬者可能是战争俘虏。这些都显示夏已初步进入国家阶段。
发现过程: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是夏文化探索的肇始期。学术界开始把夏史的重建寄托在新兴的近现代考古学上。
1950年代,商文化二里岗期遗存和郑州商城的发现,使学界对早于安阳殷墟的商文化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李学勤、安志敏、石兴邦等根据郑州商代遗址的发现,提出介于商代文化层和龙山文化层之间的“洛达庙期”遗存(即后来所称的“二里头文化”)是探索夏文化值得注意的线索或对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二里头文化
J. 二里头文化是什么文化揭二里头文化的类型
二里头文化是什么文化?其时间发生在什么时候?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冈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晋南、豫西,首先发现于洛达庙遗址,但尤其以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该类文化遗存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故以此命名。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之外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上百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成为公认的探索夏文化的关键性研究对象。
二里头文化类型察派改
二里头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的文化,该文化以发现于河南省洛阳偃师二里头命名。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七世纪。 > 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的洛阳附近和伊、洛、颍、汝诸水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一带。已发现的遗址有近百处,经过发掘的有洛阳东干沟、矬李、东马沟,陜县七里铺,汝州市煤山,郑州洛达庙和山西夏县东下冯、翼城感军等地点。 > 根据二里头遗址的底层于典型器物所作的排比,二里头文化被分为4期: > 第一期陶器以褐陶为主,磨光黑陶占有一定比例,纹饰以篮纹为主,另有少量的方格纹、细绳纹; > 第二期陶器中黑陶的数量减少,以细绳纹为主,篮纹和方格纹明显减少;这两期的器形多折沿、鼓败判腹、小平底。 > 第三、四期的陶器颜色普遍变为浅灰、以绳纹为主,出现粗绳纹,篮纹和方格纹几乎绝迹。在第三期遗存中,第一、二期常见的鼎、深腹盆、甑等继续沿用,但有局部的变化,同时,新出现了鬲、卷沿圜底盆、大口尊、小口高领瓮等与商代二里冈期遗物十分接近的器物。这组新器形在第四期中越来越多,并表现出融合前者的趋势。东下冯类型也分为四期。 >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确立了二里头羡虚文化,证明了二里头遗址是一处早于郑州商城的具有都城规模的遗址,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成为公认的探索夏文化的关键性研究对象。 > 二里头文化时期是诸考古学文化的发展阶段,总结出了该时期考古学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性与滞后性的特征。揭示了以二里头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传播过程和趋势,以及更外围各考古学文化间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