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网课中西文化对比属于什么类学科
文化产业的学科属性最近,我们正在开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文化产业学学科体系研究”,在课题答辩过程中,几位经济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学者做评审专家,他们首先给我们提一个问题:你们首先是假设文化产业是一个学科,但是我们更关心它是不是一个学科?如果你们认为是一个学科,那么它是一个什么学科?我们现在判断文化产业是不是一个学科,可能取决于以下三个前提:第一,它有没有明晰的研究边界。严格来说文化产业是有自己的研究边界的,但这个边界一明确马上会涉及到很多问题,会涉及到在研究关于文化的,研究产业的诸多学科。这样一来就要求文化产业必须有一些确实跟其他学科不一样的特殊性。第二,它有没有相对清晰的研究方法。从现在来讲,文化产业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大致跟这个三大主要学科有关系,一个是经济学,一个是管理学,一个是艺术学。当然他们自身的不管是质化的或者量化的研究方法,本身又有一些复杂分区。但是我们想基本上这三种方法是存在的。第三,它有没有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因为前面提到的三种方法可能构成我们对文化产业是不是一个学科的基本认知,同时它确确实实跟别的学科有重叠,有交叉。但如果这个专业确实能培养出胜任文化产业工作的人才,那么它还是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我们后来要谈到的。文化产业热对学科建设的需求接下来我们要考虑文化产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不是有足够的需求?今天国内呼唤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热情确实非常高。首先,是实践热。文化产业热遍布全球,但世界范围内像中国热成这样的国家很少见,虽然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也重视文化产业,但是像中国这样举国上下,从中央到地方,从学者到企业家到政府官员,都把文化产业挂在嘴上,落实在行动上,而且房地产都以它来推动,这种状况在世界上极为罕见。因此这种产业热本身驱动了这个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其次,是研究热。我们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的专家学者虽然来自完全不同的学科,有来自文学的,历史学的,艺术学的,完全不同的学科大家都到一起,很快聚集成一支越来越庞大的队伍,那么我们的学术研究急需有学科建设的规范。最后,是人才培养热。我们查了一下全国目前跟文化产业有关的学科,本科方向大概有三十六七种之多,有相关专业的高校接近上百所。这样的需求也促使我们对这个学科进行研究。我国的文化产业专业演变我们梳理了一下国内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最早是出现于1993年的文化艺术管理,这个比较接近国外,很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专业设置,没有文化产业这个专业,他们最多的是艺术管理或者文化管理专业。实际上在20世纪90年代很多西方国家的一些大学就已经开始开设类似专业,有的在艺术学院,但是的是在管理学院或者商学院。我们国家是1993年开始设文化艺术管理的本科专业,到了1998年开始有了公共事业管理,这可能涉及到文化,因为当时我们的文化大多数属于事业体制,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中有一部分是文化公共事业。2004年开始有了文化产业管理,比艺术管理的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展,而且目前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将近60所。在一级学科下面,即在文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下面又包含30多种跟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或者专业方向。但是现在这些学科都面临一个情况,就是没有学科归属,一方面社会很热,人才培养的需求很热,研究也很热,但是它在本学科当中往往被边缘化,往往找不到准确的学科定位,包括教师的职称评定,学科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方面都受到制约。这也是我们迫切需要学科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文化产业是交叉学科文化产业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从概念上来讲,它是以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和管理为研究对象的,与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学科。我想强调一下,它是关于产业的学科,因此跟产业链是有关系的。所以可能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和综合管理,这是它的学科范围,它是以产业链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可能涉及到跟其他学科的交叉,而主要的交叉是广义的艺术学,当然可能也包含一些文学,或者是创意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这三大学科相互交叉。这三大学科中间交叉的部分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体系,而与此相关还跟其他的人文社会科学有关系,比如跟历史学、旅游等有关系,而且面对科学技术跟计算机技术科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两者它可能的是提供了一些基础性的、通识性的部分,而核心体系应该是这三个学科中心的交叉点。它不是艺术学加经济学,而是一个新的学科建设体系,它是一个化学融合,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相加。现在我们出现的情况可能是把这些不同的学科变成简单的物理相加,影响我们学科体系的建设。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学科有哪些基本的范畴和基本理论?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产业?文化产业的相对概念就是非产业的文化和非文化的产业,有一部分文化不是从产业视角去做的研究。还有一部分是非文化的产业,它是产业,但是跟文化产品没有关系。这两个是我们的相对概念,这样我们才能清楚什么是文化产业。另外我们也要区别一下文化创意产业和传媒产业。在这样一个情况下,确定文化产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我们讲内容为王,这个内容为王主要是从它的产业属性角度来讲,并不是指经营的角度。另外所谓的双重属性,其一是版权经济,因为版权经济是整个文化产业的核心,这个问题过去我们可能重视得非常不够,这个涉及太多的关联性。其二是技术创新,这个跟它有关系的产业特性。还有就是文化产业的要素,我们可能要对它进行基本的范畴分析。从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划分,从生产、流通到消费。另外涉及三个核心产业学科分支,文化产业经济学、创意学和管理学。另外还有两个相关分支机构,文化产业市场学和国际贸易学。这个跟核心学科有关联,因为其特殊性往往作为一些分支性的学科。文化产业从形态分类上,参照这几年国务院和统计局的分类,大概可以划分成15大类,都有自己的特征,互相有一些交叉。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模式再说一下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以下四个方面的人才可能是文化产业的主要人才。一是技术操作人才,这部分人才传统的学科已经在开始培养,职高、普通的专科、本科的学生,这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有时候文化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的,尤其在中国。二是创意创作人才,主要是传统的艺术学科,我们已经在培养,包括艺术专业硕士(MFA)等。对于文化产业学科来讲,我们新的增长点就来自于一些新兴的方向或者交叉的方向,我们一个观点就是文化产业学科不可能替代原有的所有学科。如果我们建立一个包含所有原有学科的文化产业学,那将是一个庞大的大学。因此,原有的这些已经形成的学科仍然在为文化产业培养人才,而我们新兴的文化产业的专业只能是一些新兴的或者交叉的方向,比如原来没有涉及到的动漫、游戏、新媒体,等等。当然,另外我觉得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文化产业学科重点培养的人才是过去大家都没有做的事情,就是经营管理人才和战略研究人才,这主要是硕博两个阶段。从学科模式来讲,既然文化产业是一个交叉学科,所以就不能把所有被交叉的学科都包含进去,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另外它不是不同学科的物理相加,而是一个化学反应。因此学科设置上,第一要因地制宜,各个学校根据不同的资源整合来形成自己的学科,而不可能是全国的文化产业学科都是一致的,一定是跟你们学校的资源交叉能力有关系,你能交叉进什么东西,你才可能做出这样一个学科,形成各自的特色。这种交叉性,将来可能体现在我们的教学模式的改变。我们觉得,在大多数情况下,文化产业管理在本科开设其实面临很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很难具有真正的专业性,事实上我们调查过全国已经开设同类学科的专业,大多都在上中文系、历史系的课。他们的文化专业性没有,管理的专业性也没有,这批人才两个专业性没有,工作以后很难适应产业需要。所以我们觉得的应该强调开设一些辅修专业或者一些双学位,或者一些新兴的交叉方向。当然,下一步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可能要突破的是专业硕士。去年国家新批了很多专业硕士,包括新闻传播、编辑出版,如果在专业硕士上突破,这对文化产业学科应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人才培养方式,而且我们的学科也会有的方向性。我们觉得文化产业学科要想活泼地生长出一个完全没有的东西,涵盖过去已经有的所有学科是很困难的,也是不大可能的。但是如果把交叉学科做好,实际上在学校的发展中会有一个先机。现在大多数学校都在提出支持交叉学科,包括我们清华大学也在985规划中重点支持交叉学科。代表未来学科方向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往往正是这些交叉点。(本文根据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新年年会发言录音整理)
② 西方文化概论属于人文社科类吗
西方文化概论
(方汉文主编书籍)
编辑
《西方文化概论(第2版)》从西方文化的滥觞写起,介绍西方国家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概况,民族与种族成分;历数西方社会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分析其文化的主要成就等等。
书名
西方文化概论
作者
方汉文
ISBN
9787300115184
定价
29.80元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开本
1/16
目录
1内容简介
2图书目录
3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编辑
《西方文化概论(第2版)》从西方文化的滥觞写起,介绍西方国家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概况,民族与种族成分;历数西方社会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分析其文化的主要成就,其社会政治经济的特点,它的历史走向与前途。重点则在于介绍和分析西方文化的主要构成,包括它的自然科学、教育、法律、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的历史与成就。《西方文化概论(第2版)》从古到今,条分缕析,意在从中体悟历史的规律。[1]
西方文化,源远流长,人文荟萃,与伟大的东方文明双峰并峙,共同谱写人类历史的辉煌篇章。
图书目录
编辑
绪论 基本范畴
第一编 西方文化的起源与历史
第一章 西方国家与民族概况
第一节 欧洲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第二节 部分西欧国家
第三节 西方的重要构成:美国与加拿大
第二章 西方文化的起源及古典时代(上古时期-公元5世纪)
第一节地中海文明的起源
第二节古代希腊文化
第三节古罗马文化
第四节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特性及评价
第三章 欧洲中古封建文化(公元6世纪-16世纪)
第一节 关于欧洲中古封建社会的历史评价
第二节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
第三节 中世纪西欧文化
第四节十字军东征
第五节文艺复兴运动
第四章 西方文化(公元16世纪以后)
第一节 新历史时期的大西洋文化
第二节 启蒙主义思想家的学说
第三节 工业文明时代
第四节 西方的殖民扩张
第五节 西方对非洲的殖民
第六节 西方在美洲的殖民与移民
第二编 西方文化体系构成
第五章 西方的文化逻辑与文化理论
第一节 西方逻辑与世界逻辑体系
第二节 西方文化逻辑与认识方式
第三节 西方文化观念系统的评价
第六章 西方社会经济及商业贸易
第一节 古代渔猎生产与农业经济
第二节 欧洲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
第三节 欧洲现代经济与世界贸易
第七章 西方国家体制与制度的演变
第一节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第二节 欧洲采邑制度与封建国家
第三节 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建立
第四节 现代西方国家体制
第八章 基督教信仰与宗教思想
第一节 基督教的历史
第二节 基督教的理论体系
第三节 基督教的组织与宗教礼仪
第四节 基督教与理性和科学
第九章 科学技术的成就
第一节 西方科学的观念
第二节 古代科学思想
第三节 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第四节 现代科学的突飞猛进
第五节 西方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
第六节 走向科学技术时代
第十章 西方的教育制度与高等教育
第一节 西方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初等与中等教育体制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第十一章 哲学与社会科学
第一节 西方哲学思想
第二节 西方的历史学与史学理论
第三节 法律与法学理论
第十二章 西方的文学与艺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西方文学
第三节 西方艺术
第三编 西方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联系
第十三章 西方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西方古典文明的东方观
第二节 近代西方对东方的看法
第三节 18世纪之后欧洲对中国与东方的看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编辑
方汉文,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特聘专职研究员,美国图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英文系客座教授,兼任美、日、韩和港台地区多所大学特聘教授,从事比较文明文化学与比较文学的研究和教学。
出版的代表性学术论着有:《比较文明史 新石器时代至公元5世纪》、《陶泥文明》、《缪斯与霓裳羽衣——文学和语言的比较》、《声律启蒙新解》、《比较文学高等原理》、《现代西方文艺心理学》、《西方文艺心理学史》、《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比较文化学》、《比较文学基本原理》、《东西方比较文学史》等。其中《比较文化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入选教育部“研究生教学用书”。另在《中国社会科学》、《国外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③ 西方文化有哪些内容
指的是西欧、北美的现代文化,包括西方世界中共同的标准、价值观、风俗等。与西方这个词相对应的是东正教、亚洲或者伊斯兰国家,或者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也曾被对应于前苏联共产主义国家。
西方文化的概念通常与西方世界传统定义相关联。根据此定义,西方文化是文学、科学、音乐以及哲学原理的合集,并且有别于其它主要文明。适用于受西欧移民或殖民影响强烈的国家,并不仅限于西欧。这些传统大都在被列入西方经典。
西方文化被用于许多方面,不管实际使用正确与否,包括美国文化、唯物主义、工业主义、资本主义、商业主义、性的享乐主义、帝国主义、现代主义,乃至解说西方文明。
西方文化常被认为起源于古希腊、罗马帝国、天主教、基督新教,这些被统称为犹太教-基督教文化。然而西方文化也根源于日尔曼人、斯拉夫人以及凯尔特人的流行文化,这些文化是形成欧洲中世纪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世界范围内,西方文化中的元素对其他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许多文化背景的人,包括西方与非西方的,都将"现代化"与"西化"等量齐观,当然也有许多非西方人士,反对将采纳西方理念与价值,作为所有社会的必然。
一些非西方世界的成员,他们将科技进步跟西方的不同价值观相联系,由于西方价值观与他们当地社会的价值理念大相径庭,以此作为理由,来反对大部分的"现代化"。
(3)中西方文化是什么类课程扩展阅读:
无可争议的是,组成所谓"现代化"概念的技术、社会模式中的大部分,都发展自西方世界。但这些技术和社会模式,是否就是西方文化的本质部分,这个问题则较难回答。
许多人根据实证科学,认为这个问题无法回答,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价值"问题,必须在其价值系统中 (如哲学、宗教、政治理论)才能找到答案。当然,现在人类学中的许多部分,都显示在物理环境与日常活动,跟文化形成(发现自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
因此,"现代化"与"现代"技术,就不仅仅指"科学"方面 (即物理上),也可能与某种文化紧密相联,比如西方文化,如果没有这些科技,现在的西方文化就跟古往今来为人熟知的状况有天壤之别。
由于在文化、艺术、文学、历史方面的基石作用,西方文化在欧美学校课程中占据了支配地位。1970年代开始,一种被称为多元文化政策的新文化觉醒,开始鼓励在西方学习非洲、亚洲的文化、历史与艺术,这项政策在进入1990年代后进展加快。
④ 公选课中外民俗文化属于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科类
答案:人文社科类
人文社科类(共133种):社会调查研究,西藏历史文化,犹太宗教文化,古文字与中国古代社会,周易浅谈,老子源喊唤导读,论语与中国传统文化,文学女性与女性文学,教育心理学,中外文学名着赏析大学人文专题教育,社会科学导论,幸福心理学,大国的崛起,苏联的崛起于崩溃,二战史,四书哲学与现代人生,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大学生修养,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历史十讲,西游记与古代政治,中国古代帝王评传,中国社会风俗史,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中国近现代人物评析,世界历史导论,西方历史文化导论,海外中国学,跨文化交际理论,中国近代文学史,中国思想文化史,宗教与人生,书法训练与赏析,神话与神话学神秘数文化概论洛阳古都文化与文学西游记专题讲解,大学语文,小说的艺术,西渗闷方的文化与礼仪心理与健康,中国传统文化,明清小说,趣味实用语言技术,金庸小说十讲,中国历代诗文名作赏析,唐宋诗词鉴赏,中国历代文物鉴赏,爱情婚姻家庭与文学,清代政治文化史专题,诗经导读,影视艺术欣赏,名案中的知识产权,大学生实用法律知识,以案说法,中国民间风俗文化,热点刑事案件剖析,比较司法制度,当代热点案件评析,好莱坞眼中的世界,中国历代雹凯冤案实录,美国十大奇案,爱情婚姻财产与法律,经典阅读与网络阅读,日本经济文化,中外民俗文化,欧美文化与风情。。。。。。,
⑤ 中西方课堂文化有何不同
如果说目前的中式教学更多是“填鸭式”,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需要学生自己再慢慢消化吸收;那么西方教学更多是“放牧式”,需要学生自己找“草”自己吃,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以及同伴的交流中获得新知,教师会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帮助。
西方教育更多地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项目型教学法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无论使用哪种教学方法,目的都是让学生参与真实世界相关的学习任务、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提高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例如与人合作、收集信息、自主决策、解决问题等技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打断、提问,学生也会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讨论和辩论,教师和学生可以不断地互动交流。因此,课堂气氛也更活跃、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