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印度的文明成果有哪些
印章文字、阿育王铭文、阿育王石柱、阿旃陀、《阿闼婆吠陀》等。
1、印章文字
古代印度河流域已有文字,大多刻在石头或陶土制成的印章上,因此称为印章文字。已发掘的印章共有二千多枚。
其中很多符号是象形的,可能还处在象形文字阶段,但又因有表音节和重音的符号,所以也被认为是向字母文字过渡的表音文字。
到目前为止,共发现这种文物2500种左右,,文字符号共有400-500个。这些符号一般由直线条组成,字体清晰,基本符号有22个。
在印章上还有雕画,这种雕画和文字是什么关系还不清楚,根据学者推测,这些铭文可能是印章主人的姓名和头衔等,雕画可能是他们崇拜的事物。
这些印章本身就是一种雕刻艺术,反映了当时人们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思想内容。
2、阿育王铭文
古印度孔雀王朝时期君主阿育王在全国各处的山岩、石柱和洞壁上所镌刻的铭文,现在还有几十个地方保存着这种石刻铭文,是古印度流传至今最古老的文字。
铭文所用文字有两种:一种是婆罗米文,肯起源于塞姆人的字母;其二是去卢文,可能起源于阿拉美亚字母。铭文内容大多是他颁布的诏令及对其功绩的赞颂,对研究当时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石柱(Ashoka pillar)是孔雀王朝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雕刻。阿育王为铭记征略,弘扬佛法,在印度各地敕建了三十余根纪念碑式的圆柱,这些柱子一般高十几米,其中最着名的是贝拿勒斯城外鹿野苑的石柱。
在其柱头上刻有四只背对背蹲踞的雄师,中间层是饰带,刻有一只大象、一匹奔马、一头瘤牛和一只老虎,这四种动物间都用象征佛法的宝轮隔开;下一层是钟形倒垂的莲花。
整个柱头华丽而完整,并且打磨得如玉一般的光润,这也是孔雀王朝时代雕刻艺术一个较为显着的特色。
4、阿旃陀
阿旃陀(Ajanta)位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孟买东北388公里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共有29个佛教石窟,从公元前2世纪到7世纪(650年)的石窟作品。
窟内石壁,各种壁画琳琅满目,有的以《本生经》为题材,有的以王公贵族和宫廷生活为题材,其中1号窟中遮卢加王补罗稽舍接见波斯来使图,尤有重要历史意义。此外还有许多反映印度古代人民生活和花草鸟兽的壁画。后期作品多系笈多风格。
5、《阿闼婆吠陀》
梵名Atharva -veda 。吠陀本集之一。为巫术、咒语之汇集。计收赞歌七百三十一首,其中约六分之一为梨俱吠陀中已出现者。主要为祈福禳灾咒法与巫术,然亦包含若干哲学与科学之思想。
“阿闼婆”(梵Atharva )或系传授此种吠陀的婆罗门家族之名字,一般认为该书成书年代较其他吠陀本集为迟。《阿闼婆吠陀》大体形成于后期吠陀时期。
主要集录了用于治疗疾病, 驱除灾害, 恢复和睦, 战胜诅咒的诗歌, 符咒, 咒语等, 常被巫师们用于世俗的祈祷仪式, 如诞生, 婚丧, 任职典礼等。《吠陀》是婆罗门教的圣典,也是印度文学的源头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印章文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阿育王铭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阿育王石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阿闼婆吠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阿旃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