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二战时期英国有什么文化

二战时期英国有什么文化

发布时间:2023-04-14 17:30:52

‘壹’ 英国的文化

英国文化

英国人or英格兰人
英国人常说自己的国家是“四个民族,一个王国”。一个王国就是联合王国,四个民族就是今天的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来自苏格兰、威尔士或北爱尔兰的英国公民一般都喜欢别人称之为“英国人(British)”,而不喜欢被称为“英格兰人(English)”。
正统英式维多利亚下午茶
下午茶的由来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公元1840年,英国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每到下午时刻就意兴阑珊、百无无聊,心想此时距离穿着正式、礼节繁复的晚餐Party还有段时间,又感觉肚子有点饿了; 就请女仆准备几片烤面包、奶油以及茶。
后来安娜女士邀请几位知心好友伴随着茶与精致的点心,同享轻松惬意的午后时光,没想到一时之间,在当时贵族社交圈内蔚为风尚,名媛仕女趋之若鹜;一直到今天,已俨然形成一种优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也成为正统的“英国红茶文化”,这也是所谓的《维多利亚下午茶》的由来。
最初只是在家中用高级、优雅的茶具来享用茶,后来渐渐的演变成招待友人欢聚的社交茶会,进而衍生出各种礼节,但现在形式已简化不少。虽然下午茶现在已经简单化,但是茶正确的冲泡方式、喝茶的摆设要优雅、丰盛的茶点,这三点则被视为吃茶的传统而继续流传下来。
营造全然的维多利亚式气氛
在英国的维多利亚式下午茶传统里,以家中最好的房间(如Solon)、及最好的瓷器接待来宾是绝对必要的,而上等的茶品与精致的点心则是下午茶的主角; 悠扬的古典音乐来陪衬,加上轻松自在的心情与知心好友共度一个优雅、悠哉的午后。
正统英式维多利亚下午茶的生活文化内涵
英国在维多利亚女皇时代(公元1837?1901)是大英帝国最强盛的时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人们醉心于追求艺术文化的内涵及精致生活品味。
维多莉亚下午茶是一门综合的艺术,简朴却不寒酸,华丽却不庸俗…
虽然喝茶的时间与吃的东西(指纯英式点心)是正统英式下午茶最重要的一环,但是少了好的茶品、磁器、音乐、甚至好心情,则喝下午茶就显得美中不足了。
随着时代的进步及茶类的种类繁多,不但下午茶的花样多,选择也多,如果利用一个午后,和亲密的朋友来段午后之约,何尝不是件赏心悦目的事。
正统英式维多利亚下午茶基本礼仪
(一) 喝下午茶的最正统时间是下午四点钟 (就是一般俗称的Low Tea)
(二) 在维多利亚时代,男士是着燕尾服,女士则着长袍。现在每年在白金汉宫的正式下午茶会,男性来宾则仍着燕尾服,戴高帽及手持雨伞;女性则穿白天洋装,且一定要戴帽子。
(三) 通常是由女主人着正式服装亲自为客人服务。非不得以…才请女佣协助以表示对来宾的尊重。
一般来讲,下午茶的专用茶为大吉岭与伯爵茶、火药绿茶、或锡兰茶传统口味纯味茶,若是喝奶茶,则是先加牛奶再加茶。
(四 ) 正统的英式下午茶的点心是用三层点心瓷盘装盛,第一层放三明治、第二层放传统英式点心Scone、第三层则放蛋糕及水果塔;由下往上开回吃。至于Scone的吃法是先涂果酱、再涂奶油,吃完一口、再涂下一口。
这是一种绅士淑女风范的礼仪,最重要是当时因茶几乎仰赖中国的输入,英国人对茶品有着无与伦比的热爱与尊重,因此在喝下午茶过程难免流露出严谨的态度。甚至,为了预防茶叶被偷,还有一种上了锁的茶柜,每当下午茶时间到了,才委由女佣取钥匙开柜取茶。
正统英式维多利亚下午茶标准配备器具
瓷器茶壶(两人壶、四人壶或六人壶..视招待客人的数量而定);滤匙及放过滤器的小碟子;杯具组;糖罐;奶盅瓶;三层点心盘;茶匙(茶匙正确的摆法是与杯子成45度角);七?个人点心盘;茶刀(涂奶油及果酱用);吃蛋糕的叉子;放茶渣的碗;餐巾;一盆鲜花;保温罩;木头拖盘(端茶品用)。另蕾丝手工刺绣桌巾或托盘垫是维多利亚下午茶很重要的的配备,因为象征着维多利亚时代贵族生活的重要家饰物。
喝茶的摆设要优雅
正统英式下午茶,所使用的茶以“红茶中的香槟”--大吉岭红茶为首选,或伯爵茶,不过演变至今连加味茶都有。就英国正式的下午茶来说,对于茶桌的摆饰、餐具、茶具、点心盘等都非常讲究,道具包括茶杯、茶匙、茶刀、茶碟、茶盘?装点心?、叉子、糖罐、奶盅瓶、餐巾等,及茶壶、漏杓、三明治盘共享,将这些餐具摆在圆桌上,桌巾亦可选择刺绣或蕾丝花边,再放首优美的音乐,此时下午茶的气氛便营造出来了。
有了这些气氛更要有优美的装饰来点缀,在摆设时可利用花、漏斗、蜡烛、照片或在餐巾纸上绑上缎花等等,都是很好的装饰方式,不过现在的下午茶用具已经简化不少,很多繁冗的细节就不再那么注重了。
英国母亲节的发展
十七世纪英格兰,为表达对英国母亲们的敬意,乃订四旬斋的第四个星期日为“Mothering Sunday”,人们在这一天回家探视双亲,并致礼表示敬意。(注:四旬斋是指复活节前夕之前,星期天除外的40天)。
当时,有许多的穷人必须在有钱人家里帮讨生活,而被迫离家寄宿在主人家里,在Mothering Sunday这一天,主人们会放他们假,并鼓励他们返家与妈妈团聚。为增加欢乐气氛,也发展了一种特别的蛋糕称为-mothering cake。
随着基督神在欧洲的扩散,这个节日转为对“Mother Church”的崇敬:表达人们对赋予他们生命、保护他们免于伤害的精神力量的感谢。从此,教会的仪式便与母亲节的庆祝活动相结合,以同时传达人们对母亲与教会的感念。
英国法官发套可能会被取消
《卫报》报道说,英国传统的法官假发套可能很快将成为历史。由最高法院大法官批准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人认为,除了刑事案件之外,这种法官假发套应该被取消。文章说,这个由两千人参与的调查显示,法官和律师或将不再戴这种缘于18世纪的假发套,或是只在刑事案件的法庭上戴。
《独立报》说,目前据信有一百名手工艺者受雇于假发套的生产厂家,如果这种发套遭到取消,这些人将会失业。
大英博物馆的光荣与争议
今天(6月7日)是着名的大英博物馆建馆250周年纪念。大英博物馆是全世界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
但在它值得骄傲的历史中,也不乏引人争议之举,其中包括一些国家对大英博物馆某些展品的主权要求。
世界上第一座大型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是1753年6月7号根据英国议会的决议而建立的。
它当时展品的中心部分是文物爱好者汉斯?斯罗恩爵士收集的7万件文物。现在,大英博物馆一共拥有7百万件文物。每年接待500万名游客。
大英博物馆从始至今一直对游客免费开放,它最初是作为一个所谓的环球博物馆建立的,其宗旨是宣传展示全球各地、各民族的文化。
它随着大英帝国的不断发展而扩大,而它本身作为教育中心的影响也与日俱增。但是,在二战后,随着大英帝国的版图日渐萎缩,它目前却面临着争议。
最伟大的博物馆
一些国家,其中包括希腊与尼日尔爾利亚,都要求大英博物馆送还它们认为属于自己国家的文物。
此外,博物馆还面临着由职员罢工和游客数量减少所造成的财政危机。
但最近几个月,大英博物馆率先发起了对伊拉克遭到破坏的博物馆的修复与支持活动,这使得它作为世界文化之友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尽管大英博物馆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但其工作人员依然乐观地相信,它仍然位居世界最伟大的博物馆之列。
牛津英语辞典面世75周年
今天(6月6日)是《牛津英语辞典》诞生75周年。《牛津英语辞典》是一部具有历史性的权威英语语文词典。收词44万至59万条,有"词典之王"之誉。
《牛津英语辞典》可以跟比它早150年的中国康熙辞典媲美。
《牛津英语辞典》从1857年英国语文学会提议编纂开始,到1928年完成出版,前后共耗费了71年的时间。被公认为是古今最伟大的英语辞典。
这部辞典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牛津英语辞典》主编辛普森说:"《牛津英语辞典》不但在英国,而且在世界上任何说英语的地方都被用来界定英语语言。这也是编纂《牛津英语辞典》的目的。另外,它试图收入的英语词汇不但有现代的而且还有11世纪前诺尔曼人征服英国后的古代英语词汇。"
《牛津英语辞典》收词五十万条,例句250万句。每个词条下都包括有关词源。
辛普森说,19世纪早期,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越来越大。这导致了1857年开始的《牛津英语辞典》编纂工作。
他说:"德国当时也开始了同样的辞典编纂工作,不过稍微早一点。德语大辞典的编纂工作最后于1960年完成。这一工程耗时140年。与此同时,欧洲其他国家也开始编纂类似的辞典。"
编纂这些辞典的目的是什么?谁来使用这些用推车搬运的大部头辞典呢?
历史学家可能需要了解一个词汇在上个世纪的含义,而律师需要确定某些词汇的法律定义。
英国广播电台(BBC)也经常用到《牛津英语辞典》,查证某些单词的发音。
英国广播电台语音研究所的语言学家桑斯特说,她自己就是《牛津英语辞典》的爱好者。
桑斯特说,"我从小就一直是《牛津英语辞典》的爱好者。我找到工作后买的第一件东西就是《简明牛津英语辞典》,一套两本。直到今天我还珍藏着这两本辞典。我特别喜欢查词源。而且对辞典标注的音标特别感兴趣。我经常说,如果我被困在一个孤岛上,又只能有一本书的话,那么我想要的就是《牛津英语辞典》。"
一百五十年来,《牛津英语辞典》一再修订。1989年出版的第二版20卷,收词多达59万条,有"词典之王"之盛誉。
它几乎囊括了1150年以来见于文献的所有语词。如果一个人进行校对的话,需要60年才能完成。
那么,这部学术巨着是否包括了父母亲在子女面前不愿意使用的词汇呢?
辛普森说,当然包括在内。
他说:"我们试图描写的是语言本身,而不是规定人们应该使用哪些词汇。所以,我们找到某一个词汇,那么,不论它是现代的还是过去的,我们都会把它收进《牛津英语辞典》。"
他又说:"这些词汇可能会被标为俚语或者是粗话。也许会警告你别在正式场合使用。但是,我们发现,人们是不会随意在《牛津英语辞典》里找到个词汇就乱用的。"
《魔戒》获选英国最佳小说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项阅读评比活动揭晓,选出了英国最受欢迎的小说。托尔金写的小说《魔戒》(又译《指环王》)名列榜首,英国女作家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紧随其后,名列第二。
在英国全国范围进行的这次评比活动中,共有大约50万人投了票。
BBC这个名为"大阅读"的活动是在九个月前发起的,目的是为了鼓励人们阅读,当时14万人选出了英国人最喜爱的100本小说。结果在夏季的时候,这些书籍的销售量增加了九倍。
在接下来的一轮活动中,人们又从这一百本小说中选出了21本。然后每部小说由一位名人来加以诠释。
在英国人选出的最受欢迎的小说中,除了英国的古典名着外,还包括美国的文学作品比如《飘》、《小妇人》、《麦田守望者》,以及儿童文学作品《柳林中的风声》、《哈利·波特》、《小熊维尼》等。
另外,根据亚马逊网络销售公司的报告,根据这些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其DVD和录像带的销量也大幅上升。比如小说《不可逾越的军规》销量上升了不到百分之二十,但是三十年前拍摄的同名电影的DVD和录像带销量却增加了近六十倍。
BBC称,它很高兴看到观众和读者通过不同方式来选择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但是电影教授约翰逊却认为,影视文学作品就像是冷冻的方便食品,无法与阅读的那种"美味"相比。

‘贰’ 二战后的英国.想要详细的回答,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经济力量的衰退

一战后,英国在总体实力上已经让位于美国。二战后,英国已经沦为二流国家。从表面看,似乎是战争让英国从顶峰跌落下来,其实英国在它最强盛的时期就已经隐含着严重的问题,1870年以后英国就在经济发展上显露出疲态。尽管绝对实力要到1913年才被美国和德国超过,但对于英国这样的国家,如果不能保持领先的发展速度,绝对的落后是迟早的事情。因此,分析这一时期英国相对衰落的原因,对我们理解为何英国从强国地位上滑落至为重要。

第一,英国丧失了工业科技的优势。英国虽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和绝对领导者,但据1851年的英国人口调查,农业依然是英国最大的行业,手工业者也依然具有很大的份额。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也被许多学者称为古典工业革命。有的西方学者甚至认为英国在1870年前或许一直在快速地工业化,但它仍然是一种农业经济。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无论从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所能比拟的,对于一个国家更为关键。然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但技术发明和创造的主要国家已不是英国,而是后起的德国和美国。即便是英国发明的先进技术,也因工业界的保守思想而没有发生积极作用。可以说,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经济制度的创新机制,它们并没有跟在英国后面亦步亦趋,而是接受了现代化的思想精髓,采取最新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电力、化工、石油、电器、汽车等新兴产业。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领导权,不仅依靠着煤和铁,也与英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研究发明息息相关。同样,德国和美国的发展也与国家对教育和科技的重视紧密相连。

第二,没有及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英国经济以棉纺、煤炭、钢铁和造船为支柱产业,英国在这些产业中的领先地位是保持英国经济优势的关键因素。但到1870年以后这些产业的设备都已陈旧落后,英国没有及时对技术设备进行更新换代。虽然由于世界市场的扩展,英国仍能保持经济的低速发展,但其所占市场份额相对减少了。当然对于像英国这样已经形成工业化规模的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更加困难。但当时的情况是,哪个国家在新兴工业部门占据优势,它就可以开拓新兴市场并获得高额利润。由于惯性力量,造成英国在新兴产业的研发方面落后于美国和德国,因此英国新兴产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低,其产值到1903年只占工业总产值的6.5%。

第三,英国经济对外依赖程度高。1865年~1914年的英国投资中,英国本土投资只州漏占30%,其他70%的资金投在国外,其中美洲占37%,已经超过在本土的投资。到一战前,英国几乎占全世界总投资额的一半,位居第二的美国只占19%。资本的输出使伦敦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英国在国际贸易中也获利甚丰。但是,资金不断地从国内转向国外,长此以往,便制约了国内的生产投资和技术革新,造成英国经济的对外依附性,并且形成了国内一个庞大的食利阶层。依赖性的经济是十分脆弱的,英国经济必须围绕着国际经济运转,必须确保无形贸易的收入,必须确保金本位制、自由贸易政策和平衡财政等经济手段的有效运行。一旦这些条件改变,经济的依赖性必然成为一种制约经济发展的力量。这在后来发生的两次大战中得到了印证。正如保罗·肯尼迪指出的,英国依赖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是一种战略弱点。

第四,教育落后给英国经济带来致命打击。同时期的德国在这一方面远远走在了英国的前面。例如在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方面,从1809年开始,财政拮据的普鲁士政府就每年拨款15万塔勒作为兴办柏林大学的经费。1838年,普鲁士政府用于教育的支出达300万塔勒,相当于同年英国教育支出的20多倍,1900年德国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 9% ,同年英、法只占0 9%、1 3%。1913年德国教育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16 8% ,占国民收入的2 4% ,仅次于居首位的国防支迟仿出。1763年弗里德里希颁布《普鲁士乡村学校法》,明文规定5~12 岁儿童必须入校学习;1765年颁码迹纤布《西里西亚罗马正教学校法》对培训教师作了具体规定;1794年普王威廉二世颁布《公民法》,使学校教育世俗化;1872年通过了国家对学校监督法等等,这一系列法律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在19世纪初,德意志的许多邦就已实行了强迫义务教育制度,到19世纪末,统一的德国已经实现了初等教育的普及,教育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国民整体科学素质。从1851年到1900年50年中,德国在基础科学与技术科学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共计202项,远远超出英、法两国之和,20世纪初的20年中,德国就有20人获诺贝尔奖,无疑,德国已取代英国成为当时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迅速采用,促使德国在最新技术基础上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其工业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英、法。尤其是1890年~1900年间,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为61%,达到一战前的最高水平。1895年德国的工人及家属已达35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7%。1895年~1913年,重工业部门工人的比重由35 1 %提高到54 5 %。德国科学教育方面的巨大成就,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五,企业家精神丧失了。这是因为在英国社会,对贵族及其生活方式的崇拜几乎根深蒂固,第一代企业家创业后,往往想把子孙培养成贵族,结果几代人之后,创业的激情就荡然无存了。实际上,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往往在处于优势地位后,多少都会产生一种惰性,只是这点在英国反映得更加明显。英国存在着轻视工商业,追求宁静、安逸,贪图享受,反对变革的贵族文化传统。这种追求田园生活的绅士文化和保守性的民族特性,使得英国人发达之后,就会以贵族形象来重新塑造自己。法国人把英国工业家工作时间之短以及周末休假之长当做笑柄;美国人指望英国人的守旧而从中渔利;德国人说:“假如我们再有一百年的和平,我们将会置英国于死地。”

英国作为一个小国却能成为世界最强国,关键在于它在上升过程中不断抓住创新的机会,创造出新型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新的生产方式。所以,如果将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逐渐落后下去的原因总结一下:归根结底,是英国文化中固有的保守因素阻碍了英国工业的不断创新,在处于领先地位之后,英国所做的只是对旧体制和旧技术修修补补,从而使英国在面对世界性竞争时处于被动局面。换句话说,当一个国家丧失创新能力的时候,它就要衰落下去了。

‘叁’ 二战后英国主要的科技,文化成就

科技:克隆圆好技术1997

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

培育出克庆腔行隆绵羊“多利”

文誉哗化:英剧制作精良,

受到世界很多国家人民

的喜爱

‘肆’ 二战期间,英国产生了什么精神

6月22日,贝当政府与德国签订了停战协定。

在法国被击败之后,英国凭借岛屿多的有利地势,从失败的痛苦和致枝肆命的威胁中产生出一种不亚于德国的民族果敢精神。这种精神使普通老百姓都敢于猛此轿蔑视不可一世的纳粹战争机器,决心同德国法西斯决扒陆一死战。

‘伍’ 谁能给我大致讲讲英国的文化和历史急!!!!!!!!!!!!!!!

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1.手工工场的建立和扩展: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制呢业迅速发展,手工工场建立。并扩展到采煤、炼铁等领域。
2.圈地运动是对农业进行的一场资本主义改造运动,它使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发展了农业,积累了原始资本,也造就了大批的自由劳动力。极大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海外贸易、殖民掠夺、黑奴交易是16世纪英国商人海外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原始资本的积累。
4.都铎王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同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1)16世纪宗教改革后,英王成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削弱和限制了旧的封建势力。(2)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不仅增强了国力,且对资本原始积累起着保护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势力的壮大。(3)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英国历史,开始树立海上霸权。17世纪初,开始向印度和北美殖民。
5.17世纪上半期,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触犯了资产阶级利益。(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宽纤在“君权神授”思想下,厉行专制,极大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宗教专制下,严厉对待非国教徒,尤其是迫害其中的清教徒,造成政治局势的紧张。(由于清教徒中反对封建限制,希望取得经济只有的要求正适合资产阶级需要,因而清教徒的主张成了资产阶级、新贵族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1]
英国逗慎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1640年,资产阶级联合新贵族,带领广大人民,在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下,通过议会斗争、内战、共和国建立、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年),直到“1688年光荣革命”,历经半世纪的曲折斗争,完成革命,最终推翻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成为英国历史的分水岭。如:1689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他们在议会中的权利,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17—18世纪又逐渐确立内阁制、两党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又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在当时,尤其欧洲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资本主义发展壮大已成为不可逆转历史潮流的形势下,英国革命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世界的要求。英国作为欧洲一个重要的、有影响的国家,率先完成这一转变和过渡,无论理论上或实践上都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范例。此后,欧洲和其他地区一些国家都在其影响下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使世界进入一个新时代。所以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世界殖民霸权的建立
(17世纪中—18世纪末中)
这一阶段,在亚洲、北美进行殖民扩张,与荷兰、法国等展开激烈争夺。通过三次英荷战争(分别是1652-1654年;1665-1667年;1672-1674年),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后改名纽约),进一步确立海上霸权,荷兰则丧失了欧洲强国地位。
“七年战争”(1756-1763年)是英法争夺印度和北美殖民地的最后较量,结果,法国丧失在北美的加拿大、新法兰西等大片殖民地,在印度也仅留存本地治理等据点。至此,英国最终确山巧敬立了世界  英国历史殖民霸权地位,并雄霸欧洲。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18世纪中-19世纪中)
1.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从棉纺织部门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开始到机器制造业的出现,英国最早进行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和“世界工厂”,实力盛极一时。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同时,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2.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发展壮大。一方面,他们对维也纳体系下的封建专制不满,要求更多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积极展开争取政治权利的自由主义改革和革命运动。如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资产阶级通过和平手段取得更多的权利。另一方面,为巩固和加强自身政治、经济地位,资产阶级强烈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要求进一步接触封建束缚,实现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和自由贸易。1776年《国富论》一书的发表标志着经济政策由传统保护主义到“自由竞争”的重大转变。
3.工业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日益对立,矛盾尖锐。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正是这一矛盾激化的产物,它标志英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4.为满足工业发展和资产阶级的需要,通过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方式,抢占原料产地,拓展商品市场。如:19世纪中期完全占有印度、占领新加坡;发动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割占香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在大洋州,据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非洲,英国势力渗入埃及;在拉美,加紧对新生国家进行经济侵略。
5.这一时期,为防止法国称霸欧洲,英国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美国的独立使英国丧失了17世纪初到18世纪30年代建立的北美大西洋沿岸的13个殖民地和新法兰西。
资产阶级革命
近现代英国历史起始于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是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的时期。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死后无嗣,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继承英国王位,称詹姆斯一世(1603~1625在位),开始斯图亚特王朝统治(1603~1649,1660~1714)。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前半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越来越不能忍受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但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无视这些变化,坚持“君权神授”,大力加强英国国教,迫害要求"纯洁"教会的清教徒,并出售工商业专卖权,恢复早已废弃的苛捐杂税,致使矛盾激化。1628年,议会反对派提出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  英国历史权利请愿书》,国王遂解散议会,实行11年无议会统治。为筹集军费镇压苏格兰长老派(清教中的保守派)教徒起义,查理一世被迫于1640年4月召集议会,3周后又解散议会,史称此届议会为“短期议会”。同年11月,查理被迫第2次召集议会,这届议会一直存在到年,史称“长期议会”,是革命的领导中心。它的召开被认为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1641年11月,议会向国王提出《大抗议书》;翌年1月,国王企图逮捕议会反对派首领未逞,逃出首都, 8月在诺丁汉向议会宣战。
第一次内战初期
,议会军节节失利。O.克伦威尔率领的主要由信仰清教的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的一支骑兵队伍,1644年取得马斯顿大捷,扭转战局,被誉为“铁军”。1645年初,议会按照克伦威尔的要求改组军队,建立“新模范军”,新模范军在1645年6月纳斯比战役中击败王党军队。翌年,国王被俘,第1次内战以议会军胜利告终。内战期间,议会先后通过法令,没收王党分子土地,拍卖给资产阶级,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但农民一无所得。战争结束后,革命阵营内部长老派、独立派和平等派之间矛盾激化。1647年底,查理国王逃跑,1648年2月,王党势力乘机又挑起内战,在独立派、平等派联合打击下,王党势力复被击败,第2次内战结束。1648年12月,克伦威尔清除了议会中的长老派;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斩首(见彩图),同年宣告建立一院制共和国。资产阶级共和国先后镇压平等派和掘土派,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打败荷兰和葡萄牙。1707年,苏格兰正式并入英国,英国从此亦称大不列颠。年4月,克伦威尔驱散残余议会,12月建立护国政府,实行军事独裁。
1660年2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尽管查理二世和詹姆斯二世(1685~1688在位)力图复辟旧秩序,但革命期间发生的社会经济变革已不可逆转。1679年,围绕王位继承问题议会分成辉格和托利两派,是为近代政党的起源。1688年6月,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国王老年得子。为阻止天主教信徒继承王位,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行动,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来英国即位,11月,威廉率舰队在英国登陆,推翻复辟王朝。1689年2月,威廉和妻子玛丽同时登位,威廉称三世(1689~1702在位);玛丽称二世(1689~1694在位)。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是地主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开始,它所宣布的《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此后,英国议会君主制逐渐形成和发展,辉格和托列两党进行长期争权夺利的斗争。1714年,汉诺威王朝入主英国,辉格党取得长达60多年的政治优势。在R.沃波尔任内,国王的主要咨询机构枢密院发展成内阁,内阁首脑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对议会负责。沃波尔实际是英国第1任首相(见表)。
英国历史
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本原始积累更加迅速。议会法令使圈地合法化,圈地规模迅速扩大。在广大被圈占土地上建立起资本主义农场或牧场,被剥夺生产资料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扩大。1689~1763年间,英法为争夺殖民地屡开战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英国政府在1793~1815年期间,积极组织并参加反法联盟。在整个18世纪,英国成为贩卖黑奴的国际中心。在国内,政府实行保护关税政策,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输入,奖励本国工业品出口,以低税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以上种种原始积累手段为工业生产的变革提供了前提。18世纪后半叶,在工业生产中出现并开始使用机器,这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变革首先发生在棉纺织业。1733年织机中开始采用飞梭,60~70年代纺纱机普遍采用;80年代,蒸汽机投入使用。随着蒸汽机采用范围的扩大,特别是机器制造业的出现,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到各部门。到19世纪30~40年代,各主要工业部门都采用机器,大机器生产在纺织业中已占主导地位。英国从农业国发展成工业国,工业革命至此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面貌,西北地区兴起一批工业大城市,人口也向那里集中。19世纪中叶,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1个工业强国。工业革命造就了两个新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他们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成为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议会改革与宪章运动
随着工业革命的勃兴,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渐渐壮大。他们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但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权利。18世纪60~70年代,围绕J.威尔克斯和《北不列颠人报》事件,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资产阶级激进主义者抨击国王的专横和议会的腐败,要求改革选举制度,取消“衰败选区”,扩大选举权,在议会中增添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的主张受到为乔治三世国王(1760~1820在位)所不信任的辉格党贵族的支持。辉格党人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限制王权。18世纪末,在法国革命影响下,下层人民群众掀起争取改革的运动,他们希望获得参政权以改善自己的经济地位,并对后来的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1830年,在各阶层人民压力下,辉格党C.格雷政府提出议会改革法案,经过一年多的斗争,1832年6月,改革法案经议会两院通过、国王批准成为法律。1832年第1次议会改革法稍稍调整扩大了选举权,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政治权利,开始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议会改革未给工人带来任何好处,他们为争取普选权进行新的斗争,宪章运动兴起。1838年,伦敦工人协会提出《人民宪章》,要求按民主原则改革议会。1840年成立全国宪章协会。1840、1842和1848年,宪章派在全国掀起3次群众性的向议会请愿运动,在请愿书上签名者达数百万人,但请愿书都被否决,运动被镇压。1848年以后,运动转入低潮,逐渐销声匿迹。宪章运动虽未成功,但为工人阶级留下了宝贵的斗争遗产。
19世纪下半叶 19世纪50~70年代,是英国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时正值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有“维多利亚时代”之称。这个时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其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进出口贸易占世界总额的1/3以上,伦敦成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1832年议会改革后,托利党和辉格党逐渐改造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两党轮流执政。由于经济地位巩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开放较多的民主自由。1858年取消对犹太人政治权利的限制。1867年和1884年进行了第2次、第3次议会改革,使城乡工人阶级上层获得选举权。1872年,议会开始实行秘密投票。资产阶级政府还改革教育制度、文官制度、司法制度和军队。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从当时的经济繁荣中得到好处的主要是统治阶级,广大劳动群众劳动强度大,生活非常贫困。但资产阶级从他们的高额利润中分出少许份额给工人阶级上层和熟练工人,使这部分工人的条件得到改善。这些人因而倡导阶级合作,主张通过协调解决劳资纠纷,主张工人组织的活动内容应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争取改善劳动条件及其他福利,反对进行罢工及其他旨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阶级斗争。19世纪中叶以后,涌现出一批这样的工会组织,混合机器工人协会(1851)可作为一个代表。它们按行业(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组成,只吸收熟练工人,排斥非熟练工人参加。它们沿着争取改良的工联主义道路发展,因而被称为“新模范”工会。
60年代初,在K.马克思、F.恩格斯帮助下,英国工人投身政治斗争,支持美国、波兰人民的斗争,参与创建第一国际,在国内开展争取普选权的斗争。1868年召开工会第1次全国代表大会,要求政治权利。80~90年代,社会主义运动复兴,出现了社会民主联盟(1884)、费边社(1884)、独立工党(1893)等社会主义组织。工人运动中也出现新气象,广大非熟练工人纷纷组织起来,开展罢工斗争,号召工人队伍团结。1900年,工会和社会主义组织、政党的代表共同组成“工人代表委员会”,1906年委员会更名为“工党”。工党初建时只吸收团体会员,是各团体的选举联盟。1911年,成立英国社会党。
殖民扩张
英国的殖民地在19世纪猛烈扩张。1801年合并爱尔兰,英国的正式名称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对亚洲的侵略继续扩大。19世纪中叶,发动两次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参与镇压中国太平天国革命;镇压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强化对印度的统治。1876年,保守党B.迪斯累里内阁为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使其成为印度女皇。此后英国又称为大英帝国(或英帝国)。此外,在伊朗、缅甸、南非、埃及、东非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也扩大侵略,还逐步对南美洲进行渗透,成为那里最大的投资者。1867年,加拿大成为英国第1个自治领。
19世纪末期,英国殖民扩张的重点转移到非洲。它从法国手中夺得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进而占领埃及(1882)和苏丹(1899),积极参加殖民列强瓜分西非、东非和中非的争夺战,参加1884~1885年列强分赃的柏林会议(1884~1885)。为实现帝国主义分子C.J.罗得斯提出的修建一条从开普敦到开罗纵贯非洲大陆的大铁路的所谓"二C计划"(开普敦和开罗的英文写法第一个字母都是“C”),加紧侵略南非,1899年爆发英布战争,英国并吞奥兰治和德兰士瓦。19世纪末,在亚洲控制缅甸、阿富汗,1900年参与镇压中国义和团运动,并染指中国西藏。截至1914年,英国的殖民地已广布世界各大洲,殖民地面积计达335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人口达3.94亿,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向帝国主义过渡,1902年国内已出现57家托拉斯及其他垄断组织,某些部门还加入了国际垄断联盟;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溶合,财政寡头与大银行控制一切;资本输出大量增加。1899年时食利者收入超过外贸收入的4倍。
19世纪,英国科学文化取得辉煌成就。C.R.达尔文以其《物种起源》(1859)奠定了生物进化论的基础。才华盖世的诗人G.G.拜伦以其浪漫主义的卓越诗篇着称于世,他用诗抨击贵族的反动,支持民族解放斗争。因此他被统治者逐出祖国,英年早逝于异邦。C.J.H.狄更斯是英国文学史中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和最着名代表、英国人民的作家,其作品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极盛时期下层劳动群众的苦难。F.哈代、萧伯纳和J.高尔斯华绥等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着名代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
英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逐渐丧失工业垄断地位。后起的德国、美国逐步赶上并超过英国,导致相互间矛盾的空前激化。20世纪初,德国成为英国最危险的竞争对手。面对严峻的形势,英国政府积极扩充军备,尤其是海军。1908年,自由党政府决定对海军实行“双强标准”原则,即英国军舰吨位不能少于两个最强的海军大国军舰吨位的总和。H.H.阿斯奎斯自由党内阁还进行了一些旨在改善劳动群众状况的改革,以安定后方。1914年,议会通过爱尔兰自治法案,后因大战爆发,自治法到1921年才付诸实施(见彩图)。爱尔兰本部获得自治,成立爱尔兰自由邦,北部6个郡仍归英国。此后英国正式国名改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为对付德国,英国放弃19世纪奉行的““光辉孤立””外交政策,1907年以后,英、法、俄“三国协约”实际上已经形成。它同已经形成的德、奥、意“三国同盟(1882)”相对峙。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大战期间,英国派远征军到欧洲大陆,是西线战场主要参战国之一。1916年5月,英德海军为争夺海上霸权,在北海进行日德兰大海战。1917年,英国最终击败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维护了它的制海权。战争中英帝国参战人员阵亡总数达50万以上。大战初期,自由党联合保守党、工党组成联合内阁,1916年自由党人D.劳合·乔治继任首相,组成5人集体内阁,总揽大权。为了争取群众、特别是妇女群众对战争的支持,1918年第4次改革议会选举法,实行全体成年男子和30岁以上妇女的普选权。1928年选举权扩大到全体成年妇女。1918年11月,大战以德国等同盟国的失败告终

‘陆’ 英国的文明有哪些

第一,早在中国宋朝的时候,英国人就制定了《大宪章》(1215年),限制君王的权利,强调司法公正。

第二,英国的光荣革命(1688年),通过了《权利法案》,进一步限制君王权力,而走向君主立宪。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等,等于从司法和经济两个层面限制君王,而把权力转向国会。这是议会政治的开端。甚至在今天美国激烈争论的枪支问题,英国《权利法案》就规定,个人拥有枪支权。这比美国宪法早了一百年!

第三,英国伟大的思想家洛克(John Locke)在光荣革命期间,发表了对整个人类影响深远的《政府论》,提出人有三大权利:生命的权利,自由的权利,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如果国家政府剥夺这些权利,人民有权起来反抗,反抗暴政不仅是权利,更是一种义务。(权利可以放弃,义务不能放弃)

约翰洛克

洛克的三大权利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建国先贤们。杰弗逊等起草的《独立宣言》,照搬了洛克的三大权利说,只是把第三点改为“追求幸福的权利”。当然,如果没有私有财产的保护,就没有个人幸福而言。后来麦迪森等起草的美国宪法,又恢复了洛克原有的三大权利说,第三点仍为“保护个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权利”。美国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根本精神就是洛克的权利说,可用两句话概括:保护个人权利,限制政府权力。

第四,整个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繁荣,都跟英国当年的那场工业革命有直接的关系,正是英国率先启动了工业革命,发明了蒸汽机等,开始了人类至今仍在发展的飞机,电话,手机,电脑、博客、脸书、微信、line等等新科技。而英国的工业革命,本质上是一场思想革命,解除禁忌,心灵解放,才有了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飞跃!

英国有这样悠久和伟大的传统,所以英国人,尤其是普通民众,才会有强大的心灵,强烈的个人权利意识,才有了今天这场即使冒着全世界(主要是左翼们)强烈反对的声浪,也要自己做主,投出了让整个世界跌破眼镜的结果——脱离欧盟,脱离束缚,脱离集权,脱离乌托邦!

英国的这场公投,实际上是人民大众战胜了精英主义,常识战胜了意识形态!

英国脱离欧盟,是欧盟这种乌托邦幻想开始破灭的开始,捷克是下一个也要公投的,结果可能也是脱离!欧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将开始。

英国脱欧公投的胜利,是主权和自决权战胜中央集权(centralization)和群体主义(collectivism)的胜利!是从英国的伟大思想家约翰洛克,大卫休谟,艾德蒙特伯克,亚当斯密等一路下来的支持资本主义,捍卫个人权利思想的胜利!

‘柒’ 二战中英国的贡献有哪些

英国首先打破了德军战无不胜的神话,使德国的“海狮”计划——不列颠空袭战破产。这样,英国成为西欧唯一没有被德国占领的地方,就坚定了以后盟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的信心。

另外,敦刻尔克大撤退,法国的抵抗力量流亡英国,保存了实力,为以后的诺曼底登陆奠定了基础。

美国参战后实行“先欧后亚”的政策,主要以英国为基地打击德国,为整个盟军提供了后勤保障。
还有,阿拉曼战役中,英国统帅蒙哥马利击败隆美尔指挥的德意军队,从次,便掌握了整个北非战场的主动权,有效的遏制了德国向中东扩张,避免了德日的会师。

盘尼西林(青霉素)的发明,二战开始后,大批英美伤兵出现。当时是手臂受伤锯手臂,腿受伤则锯腿,而躯体受伤则只有等死了。英国政府在经过与美国人的秘密商谈后,将青霉素的技术转让给了美国,就这样,青霉素很快在盟军中传开,并供送少量给中国和苏联使用。英国人的这项生物科技救了千千万万个盟军将士的生命,而发现青霉素的英国科学家佛莱明本人则因此获得1945年诺贝尔医学奖。

二战结束后,英国作为同盟国的一员,自然是在胜利者的行列。而最后在接受德日投降的主导者分别是美国与苏联,虽然英国曾经不可一世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但英国为二战所作出的贡献还是值得铭记与称赞的。

阅读全文

与二战时期英国有什么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3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18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8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5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90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