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珞巴族穿什么衣服
珞巴族服饰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艺术瑰宝。珞巴凯派族千百年来的美学理念、宗教信仰与生活习俗等多方面的传统观念和文化心理,都在其服饰中得到了诠释。由于珞巴族只手孙高有语言,没有文字,所以,珞巴族服饰在传承与发展中就像毕尺是一本记录珞巴人历史的无字天书,对研究珞巴族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作为西藏工布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珞巴族服饰文化还与门巴服饰文化、僜人服饰文化一起,创造出了具有工布地区独具一格的特色服饰文化。
‘贰’ 林芝海拔多少米
林芝海拔3100米。
林芝,古称工布,是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西藏东南部,平均海拔3100米。林芝市属于全国水力资兄卜源富集区,拥有全国最大的原始林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典型地区,水能理论蕴藏量1.43亿千瓦,森林覆盖率达47.6%。
林芝市是国际生态旅游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和重要世界旅游目的地,拥有古老淳朴的工布文化和风格迥异的门珞民俗、僜人风情,拥有雅鲁藏布大峡谷、南迦巴瓦峰、巴松措等一大批闻名遐迩的自然景观,拥有太昭古城、千年古堡群等历史古迹和易贡将军楼、波密红楼等红色遗迹。
林芝风景名胜
1、嘎瓦龙
嘎瓦龙位于波密县南部,距波密县羡蚂穗城所在地扎木镇30千米。嘎瓦龙以海拔4322米的多热拉山为界,南部是墨脱县,北部就是波密县。从多热拉往北看,位于中间的小湖还有两个小岛,这就是嘎瓦龙天池。
2、拉多藏湖
拉多藏湖位于朗县拉多物橘乡藏村,距306省道36千米,海拔4136米,湖水面积6.7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4米,藏湖一共由五个大小不一的湖泊构成分别是万鱼偏嘴湖、逢扎西湖、神马湖、圆环湖和尾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林芝
‘叁’ 独具魅力的西藏服饰文化
每一个地区的气候都是不一样的,而在不同气候的影响下,人们的风俗习惯也就有所不一样的,因而,所产生的文化自然的也就有所相异的,从最为直观的服饰上就可发现。
那么,在 西藏文化 里,西藏的服饰有怎样的文化传承呢?随我去看看吧!
藏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作为藏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藏族服饰文化也同样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独具魅力。
一、藏装的地域性差异
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由于长期的封闭性生存,总的来说,藏族服饰发展的纵向性差异不大,其基调变化亦小。藏族服饰的形制与质地较大程度地取决于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藏装的地域性特征明显。
拉萨为中心地区的农民通常穿白色圆领右衽氆氇长袍,领子、袖口、袍边镇红、黄、蓝色带十字花纹的花边,长袍略长于人身高,穿时用一条绳子将袍子折短系于腰间,使袍子刚过膝盖,腰部形成一个口袋以装日常用品,出门时,夜里袍子可当被子。
拉萨为中心地区城镇藏族服装与农民有些差别,特别是妇女着装。夏天,拉萨妇女穿无袖长裙,色彩、面料的选择全然不同于牧民和农民。拉萨人喜欢用质地比较好的绸缎、哔叽等面料做藏装,偏重选择素净、淡雅的颜色,与农牧民喜爱的大红大绿强烈对比色彩恰恰相反。近年来城镇居民着西装革履者越来越多,就连拉萨近郊的农民穿传统藏装的也越来越少,汉装、藏装、西装混穿现象普遍。
藏北牧区的牧民,一年到头几乎都穿皮袍。皮袍光面朝外,前襟、后背、袖口用彩线缝出大幅图案。一般男子皮袍处理较简单,妇女的藏袍较复杂,要用许多条宽大的色带饰边,并排饰于后面,有黑、红、绿、紫等颜色,数量大多为五至七条,也有的把皮面饰满。藏北妇女还习惯将头发分辫成无数根小辫,因为藏北寒冷,人们一年半载也难洗涤梳理几次头发,而且她们还将松耳石、玛瑙、珊瑚、琥珀等直接穿串固定在发辫中,这在农区和城镇难以见到。
东南地区的工布服装最典型的特征是男女皆穿“谷休”,即宽无袖袍。男子的“谷休”从腰部束扎,下摆不过膝,女装“谷休”却下垂至脚面。“谷休”大多是用氆氇制做的,也有用毛皮做的。工布男子都戴帽,特别喜欢戴一种从山南桑昂曲林传去的用彩缎作装饰的桑林帽。工布人的靴子也很讲究,有“那刀”、“日局”两种,男女均穿。“那刀”分上、中、下三等,“日局”靴是节日盛典才穿的。
西边的阿里普兰地区盛行羔皮袍,制做精细、装饰典雅。羔皮袍的面料以毛呢为主,领、袖、襟底镶水獭皮,外套绸缎,这在整个藏区都是较具特色的。而普兰服装的最精美、最独特的却是妇女的“孔雀”服饰,它与阿里孔雀河的美名紧紧联系在一起。孔雀河源头似孔雀,它是美丽和吉祥的象征,为了使孔雀般的美丽和吉祥永生永世地存在于这块土地上,妇女们的装饰便模仿孔雀而流俗于今。
妇女戴的帽子叫“町玛”,是棕蓝色彩线氆氇制做的圆筒帽,帽的底边截一段为留辫子处,妇女的耳坠以珊瑚及珍珠连串而成,长约15厘米。独特的帽子及耳坠象征孔雀的头冠,妇女背部系“改巴”,即背部围裙,“改巴”用毛色纯白光滑的山羊皮制作,正中部镶嵌带有圆形花纹的棕蓝色氆氇,是婀娜多姿孔雀的翅膀,底部开的三道叉口便是孔雀的尾羽。有的“改巴”皮面夹有色彩绚丽的绸缎,更具有非凡的风姿,犹如开屏孔雀临现眼前,美丽多姿。
总之,由于自然条件、生产方式的不同,藏族服饰丰富多彩,差异颇多,不胜枚举。有些地区,县与县、乡与乡之间都有较大区别。目前已发现的服饰类型已有200多种,居中国少数民族之首。
二、藏族服饰的审美情趣
以各类重色、深色大底来衬托装饰图案和银制饰品,这可以说是藏族服饰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藏北地区的藏袍多以白、褐为主,后藏农民喜欢用鲜明、醒目的重色,引人注目,给人以明快的感受,也反映出了藏族开朗、豪放的民族性格。这种深色大底的衬托效应引发藏族服饰艺术的另一个特点——色块对比。
藏族服饰中大胆地运用红与绿、白与黑、赤与蓝、黄与紫等对比色,许多白氆氇藏袍镶以巨大的黑色袖口、领口和下摆,构图生动,色泽对比十分强烈。妇女发饰中,常缠入鲜红和翠绿、粉红和天蓝等对比色丝线、毛线,相互映衬。此外,各种滚边有粗细花纹之间的对比等等,这些都是对深色大底衬托效应的进一步发展。
‘肆’ 藏族的分类
藏语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我们常说的康巴藏族、安多藏族、卫藏一带的藏族,就是根据三大方言的范围来划分的。
藏族分类:
1.卫藏藏族: “卫藏”指拉萨、日喀则一带。该地域还包括阿里、山南以及部分林芝及那曲地区。这一地域内的藏族在方言、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等方面较统一,是西藏地区传统的核心地域。居住于该地域内的藏族统称为卫藏藏族。
2.康巴藏族:康区最早是指卫藏以东广阔的地区,后来这一地域又为“康”和“安多”两部分。习惯上将西藏丹达山以东的地区,与四川西昌,雅安地区和阿坝藏羌自治州相连,北与青海省玉树、果洛两州相连的地域称为康区。具体包括:西藏昌都地区、云南迪庆州、四川甘孜州、青海玉树州以及那曲东南一线。
3.安多藏族:安多藏族的传统地域是指阿尼玛卿山西北、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的小积石山以西的广阔地域。安多藏族的中心在阿尼玛卿山至青海湖一带。
4.嘉绒藏族:嘉绒在甘孜州丹巴县、康定县部分地区,阿坝州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红原和汶川部分地慎察区,以及雅安市、凉山州等地,居住着讲嘉绒语,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嘉绒藏族,藏区称这地区的藏民为"绒巴"(农区人)“嘉绒”一名因嘉莫墨尔多神山而得名,意指墨尔多神山四周地区。
5.工布藏族: 在康区与卫藏交接的林芝一带,居住着珞巴人和门巴人等,这一带古称工布地区,以工布江达、林芝为中心,这一带的藏族习惯上称为工布藏族。 另外,戚旅康区木雅一带(甘孜州折多山和雅砻江之间)的藏族因其独特的语言和习俗,也称“木雅藏族”。
(4)工布文化属于哪个国家扩展阅读
卓仓藏族:生活在青海省海东地区乐都、平安、湟中等县的藏族自称“卓仓娃”,其生活范围大约方圆一百多公里,有所谓“卓仓隆娃顿”(“卓仓七沟”之意)。有些村庄是多民高孝凳族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与包括汉族、回族、蒙古族等多民族共居一村;有的是纯藏族村紧靠着纯汉族村。这里的藏族生活基本属于以农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区。
白马藏族:白马藏族主要生活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铁楼乡白马河流域和四川省平武县、九寨沟县一带,人口约18000人。他们的风俗习惯、文化、宗教信仰都与其他地区藏族有所不同。白马藏族讲藏语,却不识藏文,普遍使用汉文。
参考资料网络——藏族
‘伍’ 珞巴族服饰的历史演变
珞巴族妇女喜穿麻布织的对襟无领窄袖上衣,外披一张小牛皮,下身围上略过膝部的紧身筒裙,小腿裹上裹腿,两端用带子扎紧。她们轿拿很重视佩戴装饰品,除银质和铜质手镯、戒指外,还有几十圈的蓝白颜色闭茄搭相间的珠项链,腰部衣服上缀有许多海贝串成的圆球。珞巴族妇女身上的饰物可多达数公斤重,可装满一个小竹背篓。这些装饰品是每个家庭多年交换所得,是家庭财富的象征。
珞巴族男子的服饰,充分显示出山林狩猎生活的特色。他们多穿用羊毛织成的黑色套头坎肩,长及腹部。背上披一块野牛皮,用皮条系在肩膀上。内着藏式氇氆长袍。博嘎尔部落男子的帽子更是别具一格,用熊皮压制成圆形,类似有沿的钢盔。帽沿上方套着带毛的熊皮圈,熊毛向四周蓬张着。帽子后面还要缀一块方形熊皮。这种熊皮帽十分坚韧,打猎时又能起到迷惑猎物的作用。男子平时出门时,背上弓箭,挎上腰刀,高大的身躯再配上其它闪光发亮的装饰品,显得格外威武英俊。
珞巴族男女都喜爱系一条考究的腰带,有藤编的,也有皮革制作的,也有用羊毛编织的,并织有各种彩色图案。腰带除用来扎系衣裙,还用来悬挂小刀、火镰和其它铜、贝制作的饰物。
珞巴族服饰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艺术瑰宝。珞巴族千百年来的美学理念、宗教信仰与生活习俗等多方面的传统观念和文化心理,都在其服饰中得到了诠释。由于珞巴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所以,珞巴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就像是一本记录珞巴人历史的无字天书,其服饰作为西藏工布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与门巴、僜人服饰一道,创造出了具有工布地区独具一格的特色服饰文化。
在生产力落后的社会中,珞巴族先民为了御寒和保护身体的需要,学会了用植物纤维和兽皮制衣,而服饰的色彩、用料、装饰又与大自然有着交相辉映之美。妇女用一两块达谢(译文音为棕毛)遮羞。原采用绵羊毛染色织成,现今用布料缝制。男子用所获的松鼠皮遮羞。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形成了男子的服饰以野牛皮或山羊皮套装为主,后背挂一块与背部等宽、齐至腰部的熊头皮,上有眼窝;头上戴着由藤条织成的熊皮盔帽。
珞巴族长期生活在东西长达千余公里、从平原到山区的高原峡谷,受地理气候因素影响,在服饰文化中都留下了根植于生产生活方式、崇拜传统自然的烙印。
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珞巴人懂得了从部分特有的野生植物中提取纤维,除去胶质晒干后搓成线,形成织布用的原料。在材质上广泛运用猛兽的毛皮、皮革、骨片等,既表现出珞巴族对力量和勇敢的赞美和向往,又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如男式熊皮帽盔,除起御寒作用外,熊皮帽坚韧无比、刀砍不破,纳蔽可防止利器伤身。
随着生产力和审美观念的不断提高,珞巴人逐步学会了对天然材料进行进一步加工。在满足实用需求的基础上,又力求使自己的衣服不断朝美观方向发展,对男女服饰的色彩、质料、配饰都加以改良,以满足审美的需求。
并且,珞巴族服饰丰富的色彩选择和图腾设计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自然崇拜的影响。珞巴族许多神话都会谈及天父地母孕育世上万物,因此,人们会在服饰上用红色绘画太阳形象。而对动植物的抽象化则广泛运用于饰品设计,比如刻有蛇头和鸟纹样的手镯。
作为西藏工布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珞巴族服饰文化创造出了具有工布地区独具一格的特色服饰文化。工布服饰的构成、制作材料和工艺等,展现了工布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审美观念和社会风俗等。随着工布地区与区外交流的逐步加强,珞巴族服饰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实用到美观的发展过程。
‘陆’ 西藏有哪些藏族文化
藏族文化
藏族文化
藏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一员,分布于辽阔的青藏高原。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省的海北、黄南、海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的阿坝、甘孜两个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藏族人口数为5416021。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为卫藏方言、康方言、安多方言3种主要方言。藏文系参照梵文某些字体于公元7世纪前期创制,经过三次修订发展而来,为自左向右横写的拼音文字,通用至今。
藏族为汉语称谓,藏族自称“蕃”。藏语对居住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称谓:西藏阿里地区的人自称“兑巴”,后藏地区的人自称“藏巴”,前藏地区的人自称“卫巴”,居住在西藏东部和四川西部的藏族自称“康巴”,居住在西藏北部及川西北、甘南、青海的藏族自称“安多娃”。统称为“蕃巴”。“巴”、“娃”藏语意为“人”。
藏族发源于西藏境内的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区。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据汉文史籍记载,藏族属于两汉时西羌人的一支。当时甘青一带西羌诸部已与汉朝发生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而西藏有“发羌”(发,古音读bod)、“唐牦”等部,与甘青诸部已有往来。据藏文史籍记载,吐蕃王室的始祖崛起于西藏山南地区的雅隆河谷,为“六牦牛”部的首领,在松赞干布以前已传20余世。当“六牦牛”部初兴时,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但从最初几代首领的母子连名中,还可以看到曾经历母系氏族阶段的痕迹。大约进入6世纪时,号称“悉补野”部的首领与邻部结成联盟并尊为盟主。当时,西藏境内另外还有“羊同”、“澎波”、“苏毗”、“工布”等10余族部,均已进入奴隶制社会。隋末唐初,“悉补野’’部的松赞干布兼并诸族部,统一了西藏地区,定都逻娑(今拉萨),臣民共进赞普(王)尊号,始制藏文、藏历,创订法律、度量衡,分设文武各级官职。划分全境为四大军政区域,在西藏建成自称为“蕃”,汉籍称作“吐蕃”的奴隶王朝。松赞干布在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时,与唐朝及天竺(今印度)、泥婆罗(今尼泊尔)广泛交往,引进唐朝、印地先进的封建文化,佛教也于此时正式传入吐蕃。
松赞干布统一后的吐蕃日益强大。公元7世纪,中原唐王朝兴盛,松赞干布遣使唐朝求婚,发展与唐朝的关系。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唐高宗李治即位以后,册封松赞干部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宾王”,松赞干布则称唐高宗为“天子”,确立了唐蕃之间的舅甥亲谊关系。公元710年、唐蕃再次联姻,金城公主嫁给赞普赤德祖赞。公元822年,唐蕃在拉萨会盟,立碑于拉萨大昭寺前。唐蕃的友好关系为西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成为中国多民族中的一员奠定了基础。
‘柒’ 藏族文化解说:藏族分为几种
藏语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我们常说的康巴藏族、安多藏族、卫藏一带的藏族,就是根据三大方言的范围来划分的。
卫藏藏族:
“卫藏”指拉萨、日喀则-带,即传统地域里前后藏的统称。该地域祥睁雹还包括阿里、山南以及部分林芝及那曲地区。 这一地域内的藏族在方言方面比较一致,而且在历史上,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经济等方面也较同一,是西藏地区传统的核心地域,旧称为西藏的本部。居住于该地域内的藏族统称为卫藏藏族。
康巴藏族:
康巴藏族即康区的藏族。康区最早是指卫藏以东广阔的地早陪区,后来这一地域又分为“康”和“安多”两部分。康区多指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区,旧称“朵思甘”地区。习惯上将西藏丹达山以东的地区,东与四川西昌,雅安地区和阿坝藏羌自治州相连,北与青海省玉树、果洛两州相连的地域叫称为康区。
具体包括:西藏昌都地区、云南迪庆州、四川甘孜州、青海五树州以及那曲东南一线。
康巴地区历史上处在汉藏过渡地带,在行政、宗教,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康巴人最为人称道的是其直爽的民族共性,宗教方面尤为虔诚,有经商和远游传统,体格相对强壮等。装束上最明显的是,康巴男子多扎英雄结以示勇武。这种传统保持至今,拉萨街头随处可见。
安多藏族:
安多藏族的传统地域是指阿尼玛卿山西北、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的小积石山以西的广阔地域。安多藏族的中心在阿尼玛卿山至青海湖一带。安多藏族的着装特别富丽,冬季用的藏袍面料以丝绢为主,不似卫藏等地以相对素朴的氇氆等为面料谨帆。帽子也多饰裘皮,衣帽布料上多以绿、金、黄、红等色为主的图案装饰。由于安多地区受蒙古和汉族影响较多,所以在习俗和体形特征方面比较有特点。安多藏族普遍高大,体形丰满,男女都比较漂亮。
嘉绒藏族:
位于四川阿坝和部分甘孜境内的藏族称嘉绒藏族。历史上嘉绒一带地处藏、羌、汉等多民族交合部,加上该地区早期民族分布和融合情况更加复杂,所以嘉绒藏族带有较多揉杂特征。如头帕、绣花鞋和腰带等装饰与羌族形似,其生产模式以农业为主,在风俗和习性上又有汉族的特征。
工布藏族:
在康区与卫藏交接的林芝一带,居住着珞巴人和门巴人等,这一带古称工布地区,以工布江达、林芝为中心,这一带的藏族习惯上称为工布藏族。另外,康区木雅一带(甘孜州折多山和雅砻江之间)的藏族囚其独特的语言和习俗,也称“木雅藏族‘。在阿坝东北部的藏族,还分有”白马藏族’等支系。康区地势多南北纵贯河谷,很早以来便是民族走廊,这一带的藏族多为历史中各民族大交融而成,学术界多称此为“藏羌信道”、“藏彝信道”等。往南延伸可达缅甸一带,在语源方面统属藏缅语系,故支系众多,但没有什么明确的族别界定,皆统称为康巴藏族。
‘捌’ 林芝桃花时间
每年公历的11月,藏历10月初一,是工布藏族的新年,称为工布新年。请狗赴宴、吃“结达”和团年饭、祭祀丰收女神等民俗活动都会精彩上演。此外,还有唱歌、跳舞、摔跤、抱石头、砍树、跑马射箭等独特的新年娱乐活动,其中工布响箭,大家耳熟能详。而猜春每年3月,当西藏第一朵桃花在林芝开始盛开的时候,作为西藏旅游最重要的环节——“林芝桃花节”就将在林芝拉开序幕。
3月的林芝,寒意未尽,却已是花的海洋。远方的雪峰还有皑皑白雪,桃花已如醉霞绯云般地争相斗艳。粉嫩的桃花,在气势磅薄的雪山怀抱中无限柔媚。妖娆桃花,映着蔚蓝云天,美不胜收。西藏的野桃多属毛桃,树形高大,树干粗壮,气势很像繁茂的梧桐。毛桃的花朵较小,多为粉红或深红色,不如碧桃和降桃的花形大,但密度很高,密密匝匝,呼啦啦有成千上万的感觉。林芝嘎啦桃花村是3月赏桃花的首选之地。尼洋河两岸的山坡上,桃林与麦田交相辉映;三面环山的林芝桃花沟,溪水从山早兆枝顶倾泻而下,涧边长满了野生桃树,只可远观不可近玩。在林芝地区,每年举办的西藏林芝松茸美食文化节以及巴松措工布陆敏民俗文化旅游节,使数十万游客远离城市的喧嚣,在青山绿水白云间来此观看民族歌舞,感受特色民俗民风,品尝林芝松茸饕餮大餐,感受节日的欢庆、山水间的美丽、自然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