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学生亚文化有哪些
大学生亚文化,大学生向往的“小资”和“白领”都属于有钱有闲的阶层,受过良好教育,待人接物优雅得体,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注重生活质量。这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希望在一定经济基础的前提下,尽可能追求自我个性张扬和自我风格的树立。
在大学生个人行为方式调查中,把“享受孤独”当作普遍而自觉的行为方式的大学生,占到了被访群体的82.6%。调查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背后是社会疏离感的上升,这种疏离感来源于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信任机制的相对落后,个人主义成了现代大学生的行为法典。
(1)青年亚文化有哪些扩展阅读:
大学生处于向主流社会迈进的过渡阶段,但是却没有被主流社会完全认可或接纳,同时,他们又处于性生理和性心理迅速发育时期,而其性心理发育不仅受生理心理影响,且很大程度受社会道德、文化及周围环境影响。
他们具有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和社交环境,这样的环境为大学生内部形成形形色色的亚文化提供了土壤,而这些亚文化往往表现出和主流社会相疏离的姿态。其中,由于成人电影的介入而形成的亚文化就是亚文化中的一个鲜明的例子。
B. 什么是青少年亚文化
亚文化(subculture),整体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是由各种社会和自然因素造成的各地区、各群体文化特殊性的方面。如因阶级、阶层、民族、宗教以及居住环境的不同,都可以在统一的民族文化之下,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群体或地区文化即亚文化。
青年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它对成年人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所以,青年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问题在于这种处于破坏、颠覆状态的亚文化容易使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产生错觉,从而将全部媒体上的青年亚文化内容当作主流文化来接受,把亚文化宣扬的价值观念当作主流的健康的价值观念来吸收。其实,青少年就是借助使用媒介这一活动来实现对成年人掌控世界的逃避和抵抗,由于这一亚文化是青少年自己亲身参与创造的,因而它媒体多于传统媒体等。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学者集体撰写了一部叫《仪式抵抗》的着作,对英国工人阶级青少年的亚文化给予了广泛的关注。研究者认为,青少年中流行的亚文化构成了对体现中产阶级价值观的英国主流文化的反抗,在当时的社会情景下,阶级的对立也表现在文化领域,平民阶层的青少年因无法进入主流文化而自创了一种时尚文化,这一文化富有反抗的象征意味。例如,光头仔的行为表面上是在追求一种粗野彪悍的形象或风格,但在其背后却隐藏着一种意识形态企图。S·霍尔指出,尽管这种离经叛道的亚文化缺乏明确的政治目标,但它仍是“对一种前革命的社会、政治和组织问题的后革命的文化反应。”“但是,一些亚文化仅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它们浮出水面,变得可辨认并被贴上标签;它们一度控制公众注意的舞台,然后它们淡出、消失或被广泛传播以至于失去了它们的独特性。这里,正是亚文化结构的后一种,主要与我们有关,无赖青年、摇滚客或光头族的奇特、前卫的着装风格、关注点和环境等等……”迪斯科夜总会、光头党、朋克、嬉皮士、摇滚乐……直至群居、吸毒、同性恋等从文化到生活各个层面,这些一度成为英、美60年代的一道文化景观。青少年就是通过这些活动来创造新的大众文化形式,因而,这种带有反叛色彩的青年文化具有后现代的倾向。
青年亚文化在当代的变化,突出地表现为那种“披头士列侬式”“充满愤怒”的抗争意识弱化,即反叛阶级、种族、性别主流文化的意识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狂欢化的文化消费来抵制成年人文化。
C. 什么是亚文化啊最好是含有亚文化的广告案例…
亚文化: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
亚文化有各种分类方法,罗伯逊将亚文化分为人种的亚文化、年龄的亚文化、生态学的亚文化等。如年龄亚文化可分为青年文化、老年文化;生态学的亚文化可分为城市文化、郊区文化和乡村文化等。
由于亚文化是直接作用或影响人们生存的社会心理环境,其影响力往往比主文化更大,它能赋予人一种可以辨别的身份和属于某一群体或集体的特殊精神风貌和气质。
(3)青年亚文化有哪些扩展阅读
青年亚文化在当代的变化,突出地表现为那种“披头士列侬式”“充满愤怒”的抗争意识弱化,即反叛阶级、种族、性别主流文化的意识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狂欢化的文化消费来抵制成年人文化。虽然这种反叛意识隐而不彰,但仍然可以找到蛛丝马迹,总体上看其特点是:
一、以反抗成年人文化即英国学者克拉克所说的“父母文化”为特征,例如,追星族与追星文化被约翰·费斯克看作是抵抗主流文化意义的一部分,费斯克在他的《追星族的文化经济》一文中说,追星文化即是对主流文化意义的抵抗,追星族典型地与主流价值系统所鄙视的文化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可以找到偶像崇拜的心理学依据,但现实却远没有那么简单。近几年出现的“哈韩”、“哈日”现象,是偶像亚文化的典型。这表明偶像亚文化在青春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社会并没有为心理断乳期青少年准备好合适的文化形式,因此,他们对成年人强加的文化产生抵触在所难免;
二、突出了游戏、发泄特性,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沉迷,就有类似的特点。“玩耍”成为接触媒介的一个主要特征。
当下青少年使用的媒介主要是网络、电视、时尚杂志、卡通读物、言情类的图书,以及一些信息技术衍生媒体如MP3、手机等,而新兴媒介的使用主要表现在网络游戏、网络聊天、手机短信等,这些都带有玩耍的特性;
三、表现为旷日持久的狂欢活动,而这主要表现在媒介使用领域尤其是新兴媒介的使用上,青少年是把接触媒介看作是一种“狂欢仪式”,与以往不同的是,网络媒体的出现为青少年创造了自己的独立社区。进入这一社区意味着仪式的开始。
这一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自然就有着自身的特殊内涵,与以往的素养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异。父母和教育界人士对青少年的新媒介使用往往充满了恐慌,甚至认为使用新媒介就会导致堕落。一种在背离父母主流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其实在一个多元化社会,青年亚文化应该有其合理的存在空间。新媒介本身并无害,但其所荷载的内容以及使用方式却是问题滋生的空间。正如大卫·博金翰(David Buckingham)在其着名的媒介教育着作《童年死后:成长在电子媒介时代》中所说,“对于成长于电视时代的人们来说,新兴的电子媒介越来越难以理解和控制。”
新媒介的功能是强大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创造了青少年的精神空间,同时也带来媒介素养问题——青年亚文化中的媒介素养问题决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精神领域的问题。
尽管青年亚文化之中可能包含厌世、颓废的成分,但在青少年看来,这些文化内容中充满了轻松、自由和愉悦,自然就很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同。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代表性的形式,各类网络枪战、打斗游戏,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等“无厘头”电影,《还珠格格》、《流星花园》等电视剧、周杰伦的MTV、韩国影视剧……
青年亚文化的消费在青少年那里成为一种对家庭、社会各种压力的“仪式抵抗”。然而,这些狂欢化青年亚文化里面有青少年认同的情感方式,有他们自己的沟通形式。
情绪发泄、感官刺激是当今青年亚文化外在特性,就思想性而言,它是消极的、非建设性的,也隐含着对主流社会潮流抵制、叛逆的倾向,这一倾向在现行体制下对青少年与社会的交流以及社会教育的开展都会形成障碍。
因此,由此来看,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就不再仅仅是一般的识读教育,而是要着重让青少年明白,媒介文化的健康价值取向是什么,什么才算是健康的媒介使用方式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次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青年亚文化
D. 中国的亚文化是什么
亚文化,通常是指种种非主流、非普适、非大众的文化,体现为某些特定年龄、特定人群、特定职业、特定身份、特定生活圈子和生活状态的特定文化形式、内容和价值观。
比较常见的,如嬉皮士文化、粉丝文化、嘻哈文化,以及爵士音乐、摇滚音乐等等,常常在不同时代被看作亚文化现象。
亚文化群体,许多是所谓弱势群体、边缘群体,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亚文化则是青少年亚文化。
(4)青年亚文化有哪些扩展阅读:
应该承认,亚文化是客观存在,它反映的是部分没有或者暂时没有进入主流社会体系、获得主流文化认可的“边缘”或者“孤独”人群的文化自我认同。
所有亚文化都体现一定程度的亚文化人群的合理需求,主流文化只有融合这些需求,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文化发展,而不至于限入因循守旧的窠臼。
事实上,如果没有对各种民间诗歌音乐的吸收和整理,就不会有“诗三百篇”,也不会有不断推陈出新的唐诗宋词元曲;当年的通俗音乐也曾经是亚文化,但如今已经成为主流文化一部分;爵士、摇滚,在中外都曾经一度被视为离经叛道,而今早已成为主流音乐重要分支。
从历史上来看,从“对峙”走向“转化”,既是主流文化应对亚文化挑战时应有的态度,也是主流文化自身革故鼎新、继往开来的客观需要。
第一,对亚文化应“去粗取精”。
不少亚文化往往会直接地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甚至生理需求,宣泄功能比较突出,文化上往往会带有某种“本我”的“粗鄙性”,例如有时较多地使用污言秽语,有时只强调自我感受,暴力、情色等因素也比较普遍,存在某种攻击性、叛逆性倾向等。
主流文化在对待这类亚文化时,应尽可能将这种宣泄性需求通过“净化”方式加以过滤,吸收其原生态的生活质感、艺术的生动性和想象力、情感表达的创新性,使之符合主流价值的文化要求。
在这方面,说唱音乐的主流化、摇滚文化的变化,就是比较现实的例子。“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去掉亚文化中的“粗鄙性”“原始性”,将亚文化的情感表达“艺术化”“社会化”,也是文化融合发展的实践趋势。
第二,对亚文化应“去伪存真”。
亚文化由于其“地下性”,往往会用更加夸张、激烈,甚至偏激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诉求,早就有学者认为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会刻意“罗织”一种“与众不同”的“狂欢”风格,用“被建构性”区别于主流的传统性。
特别是在互联网和市场化背景下,一些新兴传媒平台和逐利资本会利用这种“夸张性”吸引眼球、带入流量、获得回报。商业动机使得亚文化的“虚饰性”“表演性”变本加厉,更加扭捏作态,从根本上背离亚文化本身的“合理性”。
当下,部分低俗网络直播、低俗网红现象、明星丑闻、粉丝偏激行为,反映的就是这种商业动机对亚文化的放大和扭曲。
对于这种现象,一方面文化传媒管理机构应该加强对包括新媒体在内的传播平台的依法管理,避免亚文化现象主流化的泛滥。
另一方面,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夸张性”也可以加以适当“去伪”,使之在真情实感基础上“合理化”“合情化”“审美化”,让亚文化既能够表达特定人群的特定情绪,但又不将这种情绪绝对化、夸张化,导致亚文化成为脱缰野马,与主流文化之间形成巨大对抗和反差。
第三,对亚文化应“存异求同”。
亚文化代表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但这些需求在亚文化中往往会被放大。蔑视社会规范、讽刺教育体系,在亚文化的创作、表演和行为中都是常态,也引发这些年各种粉丝群体之间线上线下的争斗。
主流文化一方面要包容亚文化的差异性,一方面也要赋予亚文化更多的文化共识,例如,引导亚文化关注自由和平等之间的平衡、个性和社会的统一、权利和义务对等、爱和被爱的和谐、痛苦与快乐的辩证、挫折与成长的必然、小我与大我的关联等等,使得“差异”性的亚文化走入主流文化。
也就是说,既尊重亚文化人群对自由、个性、差异的追求,又软化、弱化这种追求的极端性和破坏性,使之能够与主流文化协调发展。
最近,主流媒体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偶像明星参与《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电视节目的制作,体现的正是这种存异求同的努力,获得许多观众包括青少年观众的认可。
因此,一方面,应该适当促成亚文化在资本和新媒介推动下主流化、大众化;另一方面,在包容中转化、在扬弃中引导,也是主流文化面对亚文化挑战的积极态度。
事实上,“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人类的主流文化就如同大江大河一样,总是在融汇各种涓涓细流之后,才有大江东去的生命力。
所以,在坚守主流价值底线的同时,开放包容、积极疏导,才能真正化解互联网时代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形成主流引导下多元文化之间的互动共生,也使得主流文化本身随着时代发展更加具有兼容性、普遍性和共享性。
E. 什么是青少年亚文化
亚文化(subculture):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并构成亚文化等都是这种亚文化。亚文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总体文化的次属文化。一个文化区的文化对于全民族文化来说是亚文化,而对于文化区内的各社区和群体文化来说则是总体文化,而后者又是亚文化。研究亚文化对于深入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那就是在都市处于非中心——或者说处于边缘地位的人,共同创造与享有的特殊文化,而且它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一般来看,这些文化极少被专业出版物、媒体与展示单位所介绍,甚至也不为专业的文化学者所重视。在外国的历史上,着名的爵士乐与摇滚乐都曾经是亚文化,但随着专业人士与文化学者的不断介入,它们到后来都成了正规文化的一部分。昨天的亚文化可能就是今天的主流文化,今天的亚文化可能就是明天的主流文化。这也表明,所谓正规文化总是在吸收亚文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在世界的范围内,已经出现了研究都市亚文化热的趋势。
亚文化(subculture),整体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是由各种社会和自然因素造成的各地区、各群体文化特殊性的方面。如因阶级、阶层、民族、宗教以及居住环境的不同,都可以在统一的民族文化之下,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群体或地区文化即亚文化。
青年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它对成年人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所以,青年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问题在于这种处于破坏、颠覆状态的亚文化容易使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产生错觉,从而将全部媒体上的青年亚文化内容当作主流文化来接受,把亚文化宣扬的价值观念当作主流的健康的价值观念来吸收。其实,青少年就是借助使用媒介这一活动来实现对成年人掌控世界的逃避和抵抗,由于这一亚文化是青少年自己亲身参与创造的,因而它媒体多于传统媒体等。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学者集体撰写了一部叫《仪式抵抗》的着作,对英国工人阶级青少年的亚文化给予了广泛的关注。研究者认为,青少年中流行的亚文化构成了对体现中产阶级价值观的英国主流文化的反抗,在当时的社会情景下,阶级的对立也表现在文化领域,平民阶层的青少年因无法进入主流文化而自创了一种时尚文化,这一文化富有反抗的象征意味。例如,光头仔的行为表面上是在追求一种粗野彪悍的形象或风格,但在其背后却隐藏着一种意识形态企图。S·霍尔指出,尽管这种离经叛道的亚文化缺乏明确的政治目标,但它仍是“对一种前革命的社会、政治和组织问题的后革命的文化反应。”“但是,一些亚文化仅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它们浮出水面,变得可辨认并被贴上标签;它们一度控制公众注意的舞台,然后它们淡出、消失或被广泛传播以至于失去了它们的独特性。这里,正是亚文化结构的后一种,主要与我们有关,无赖青年、摇滚客或光头族的奇特、前卫的着装风格、关注点和环境等等……”迪斯科夜总会、光头党、朋克、嬉皮士、摇滚乐……直至群居、吸毒、同性恋等从文化到生活各个层面,这些一度成为英、美60年代的一道文化景观。青少年就是通过这些活动来创造新的大众文化形式,因而,这种带有反叛色彩的青年文化具有后现代的倾向。
青年亚文化在当代的变化,突出地表现为那种“披头士列侬式”“充满愤怒”的抗争意识弱化,即反叛阶级、种族、性别主流文化的意识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狂欢化的文化消费来抵制成年人文化。
F. 专家口中的“亚文化”是什么,目前中国有哪些亚文化
所谓的亚文化指的就是种种非主流,非普世非大众的文化,主要体现在某些特定的年龄,特定的人群,特定的职业身份,生活圈子和生活状态的特定文化形式,其中的内容和价值观,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看法,然后在这个圈子里面流行。这些类别中的归属关系。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的,但是又有许多分化的可能性,从某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分类里面再分化出多种小的分类,这些小的分类也有极大的可能自成一派形成新的亚文化圈子,这也都算是这些亚文化的特色之一。
例如特定物品类,有的人就会喜欢购买这些小众的,精致的制品,例如bjd娃娃(球形关节人偶)、手办、高达模型等等。这些在普通人眼里看上去就是小孩子玩的玩具的东西,在精致的做工底下,其代价是高昂的价格。
G. 亚文化有哪些
亚文化有人种的亚文化、年龄的亚文化、生态学的亚文化。年龄亚文化可分为青年文化、老年文化;生态学的亚文化可分为城市文化、郊区文化和乡村文化等。由于亚文化是直接作用或影响人们生存的社会心理环境,其影响力往往比主文化更大,它能赋予人一种可以辨别的身份和属于某一群体或集体的特殊精神风貌和气质。
现代亚文化:
御宅族:资深ACGN爱好者的泛称,由于ACGN不为主流文化接受,故该族群常为大众误解。
火星文:为网民发明的符号字体,用于减省字数及笔划,本意是提高输入速度。
Brony:美国动画《彩虹小马》爱好者,一般不属于ACG范围内,其分布之广泛足以形成一种次文化。
兽迷:是指受到欧美国家的卡通文化之影响,喜好具有人格或其他人类特质的拟人化动物之虚构角色的一群人。
H. 当代青年亚文化都有哪些表现形式
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形式
1.鲜明时代特色青年亚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亚文化随之兴起,其形式、规模和内容呈多样化和流行化趋势,并表现出对青年文化生活的不断渗透,对青年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的青年亚文化也处在一个转型期。在当代中国,在主流文化和先进思想熏陶下,众多的“优良青年”是建设先进文化和健康社会生活的主体力量,他们对时代的脉搏有着最敏锐的感觉和反映。当代中国的青年亚文化贯穿于青年的价值观、生活、行为方式、自我形象之中。青年亚文化又是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文化多元的产物,它的产生和流行受到西方亚文化所带来的直接冲击。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新的文化被创造出来并被青年所接受、学习和模仿,由此产生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青年亚文化,并具有青年人的主体性,流行化趋势和个性化特征。
2.青年亚文化当代变化的突出表现
青年亚文化在当代的变化,突出地表现为抗争意识的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以狂欢化的文化消费来抵制成年人文化。中国的青年亚文化与西方青年亚文化不同的是并没有明显的阶级特点,但却烙上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由于中央政府为控制人口而采取的计划生育政策,80年代以后出生的中国青年大多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比有兄弟姐妹的同龄人更少得到情感支持,因此独生子女在心理上更早独立,更早成熟。这种独立促使他们渴望摆脱父母的影响,在同龄人中获得认可,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些因素构成了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独特方面。
I. 请问当代青年亚文化都有哪些表现形式就是说有哪些相象呢谢谢!
青年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它对成年人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所以,青年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问题在于这种处于破坏、颠覆状态的亚文化容易使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产生错觉,从而将全部媒体上的青年亚文化内容当作主流文化来接受,把亚文化宣扬的价值观念当作主流的健康的价值观念来吸收。其实,青少年就是借助使用媒介这一活动来实现对成年人掌控世界的逃避和抵抗,由于这一亚文化是青少年自己亲身参与创造的,因而它媒体多于传统媒体等。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学者集体撰写了一部叫《仪式抵抗》的着作,对英国工人阶级青少年的亚文化给予了广泛的关注。研究者认为,青少年中流行的亚文化构成了对体现中产阶级价值观的英国主流文化的反抗,在当时的社会情景下,阶级的对立也表现在文化领域,平民阶层的青少年因无法进入主流文化而自创了一种时尚文化,这一文化富有反抗的象征意味。例如,光头仔的行为表面上是在追求一种粗野彪悍的形象或风格,但在其背后却隐藏着一种意识形态企图。S·霍尔指出,尽管这种离经叛道的亚文化缺乏明确的政治目标,但它仍是“对一种前革命的社会、政治和组织问题的后革命的文化反应。”“但是,一些亚文化仅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它们浮出水面,变得可辨认并被贴上标签;它们一度控制公众注意的舞台,然后它们淡出、消失或被广泛传播以至于失去了它们的独特性。这里,正是亚文化结构的后一种,主要与我们有关,无赖青年、摇滚客或光头族的奇特、前卫的着装风格、关注点和环境等等……”迪斯科夜总会、光头党、朋克、嬉皮士、摇滚乐……直至群居、吸毒、同性恋等从文化到生活各个层面,这些一度成为英、美60年代的一道文化景观。青少年就是通过这些活动来创造新的大众文化形式,因而,这种带有反叛色彩的青年文化具有后现代的倾向。
青年亚文化在当代的变化,突出地表现为那种“披头士列侬式”“充满愤怒”的抗争意识弱化,即反叛阶级、种族、性别主流文化的意识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狂欢化的文化消费来抵制成年人文化。虽然这种反叛意识隐而不彰,但仍然可以找到蛛丝马迹,总体上看其特点是:一、以反抗成年人文化即英国学者克拉克所说的“父母文化”为特征,例如,追星族与追星文化被约翰·费斯克看作是抵抗主流文化意义的一部分,费斯克在他的《追星族的文化经济》一文中说,追星文化即是对主流文化意义的抵抗,追星族典型地与主流价值系统所鄙视的文化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可以找到偶像崇拜的心理学依据,但现实却远没有那么简单。近几年出现的“哈韩”、“哈日”现象,是偶像亚文化的典型。这表明偶像亚文化在青春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社会并没有为心理断乳期青少年准备好合适的文化形式,因此,他们对成年人强加的文化产生抵触在所难免;二、突出了游戏、发泄特性,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沉迷,就有类似的特点。“玩耍”成为接触媒介的一个主要特征。当下青少年使用的媒介主要是网络、电视、时尚杂志、卡通读物、言情类的图书,以及一些信息技术衍生媒体如MP3、手机等,而新兴媒介的使用主要表现在网络游戏、网络聊天、手机短信等,这些都带有玩耍的特性;三、表现为旷日持久的狂欢活动,而这主要表现在媒介使用领域尤其是新兴媒介的使用上,青少年是把接触媒介看作是一种“狂欢仪式”,与以往不同的是,网络媒体的出现为青少年创造了自己的独立社区。进入这一社区意味着仪式的开始。
这一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自然就有着自身的特殊内涵,与以往的素养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异。父母和教育界人士对青少年的新媒介使用往往充满了恐慌,甚至认为使用新媒介就会导致堕落。一种在背离父母主流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实在一个多元化社会,青年亚文化应该有其合理的存在空间。新媒介本身并无害,但其所荷载的内容以及使用方式却是问题滋生的空间。正如大卫·博金翰(David Buckingham)在其着名的媒介教育着作《童年死后:成长在电子媒介时代》中所说,“对于成长于电视时代的人们来说,新兴的电子媒介越来越难以理解和控制。”新媒介的功能是强大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创造了青少年的精神空间,同时也带来媒介素养问题——青年亚文化中的媒介素养问题决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精神领域的问题。
尽管青年亚文化之中可能包含厌世、颓废的成分,但在青少年看来,这些文化内容中充满了轻松、自由和愉悦,自然就很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同。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代表性的形式,各类网络枪战、打斗游戏,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等“无厘头”电影,《还珠格格》、《流星花园》等电视剧、周杰伦的MTV、韩国影视剧……青年亚文化的消费在青少年那里成为一种对家庭、社会各种压力的“仪式抵抗”。然而,这些狂欢化青年亚文化里面有青少年认同的情感方式,有他们自己的沟通形式。情绪发泄、感官刺激是当今青年亚文化外在特性,就思想性而言,它是消极的、非建设性的,也隐含着对主流社会潮流抵制、叛逆的倾向,这一倾向在现行体制下对青少年与社会的交流以及社会教育的开展都会形成障碍。因此,由此来看,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就不再仅仅是一般的识读教育,而是要着重让青少年明白,媒介文化的健康价值取向是什么,什么才算是健康的媒介使用方式等。
青年亚文化消费中凸显的媒介素养教育难点
青年亚文化在媒介使用中的客观存在,为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许多新的课题。从青少年媒介使用的现状来看,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媒介教育必须首先面对的。解决这些问题,青年亚文化给媒介教育工作带来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青年亚文化既表现为个人身心躁动,也表现为社会反叛行为。现实生活中两种因素是混合在一起的,我们很难从根本上把两者区别开来。在青春期,性潜意识的“移情”和“代偿”转化为多种躁动不安的行为,这些行为表现为非理性、突发性和多变性的特征。网络游戏、收集明星信息、手机短信等媒介消费都是他们躁动不安的表现。因此,在这一情况下,要想使青少年像过去那样被成年人的规范和典雅所整合、缓和(软化),转化为一种温柔敦厚的文化形式是很难行得通的,因为新媒介已使社会教育环境复杂化了,媒介的仿真性和易得性使得媒介教育必须面对这一现实,在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上做出调整。
其次,长期以来我们的媒介文化大多是专制性的,即以训诫的口吻传播教化式的内容。缺少沟通,不讲究交往修辞是这类媒介文化的特点。因此,当我们沿用这样老一套的办法来进行媒介教育或在这样的语境下进行媒介教育时就很难引发青少年发自内心的认同。缺乏对现行主流文化的认同感是当前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突出难点。而来自境外媒体机构往往深入研究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针对其特点,开发媒介文化产品。近期韩国青春偶像剧、网络游戏在中国的流行正说明这一问题。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面对如潮水涌进的外来媒介产品,他们并没有构筑好伦理道德上的心理防线,美丑善恶的概念还比较模糊。道德无准则是媒介消费亚文化的典型特征。例如,对网络黑客的态度很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点。根据上海市有关专家的调查统计显示,有16.3%的青年对羡慕网络黑客的观点持赞成态度,30.4%的青年未明确表态或是回避问题,这两者的比例虽然不是很大,但却反映了青少年中存在的模糊观念。当今发达的网络社区其成员以年轻人为主,相似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动机,使得他们彼此间很容易产生共鸣,由于青少年渴望摆脱现实世界的道德规范限制,因此,他们在网络社区寻找解脱、放纵,往往对各种现实问题不做道德限制,以宽容的态度看待不合乎传统道德规范的事件。例如,近几年兴起的网络“博客”成为特殊的网络传播现象,不加约束的“博客”冲击的是传统的舆论环境和道德标准。“木子美”、“竹影青瞳”在网上发布个人性体验文字或裸体照片,以此引来高的点击率。对这种做法,许多青少年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而这实际上就是典型的亚文化心态。虽不能说当今的青少年完全认同外来媒介产品的思想观念,但总体情形令人堪忧。如果当代青年对这一问题没有正确认识和道德养成,一味崇拜媒介着力宣扬的“数码精英”而不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加以认识,那么其潜在的问题将是很危险的。同样,当青少年把“木子美”、“竹影青瞳”这样的“博客”事件看得无所谓的时候,我们建立在传统价值观念之上的社会秩序就岌岌可危了。因此,在新媒介时代,媒介伦理教育应当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又一大难点。
再次,在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成人的情感形式是很难打动青少年的,青少年有自己的情感形式,在青年亚文化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成年人文化中的情感有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青春期的特点决定的,在青春期,青少年生理的变化使得他们进入心理断乳期,那种急于寻求精神上的独立和摆脱对父母依赖的情绪在此时表现尤为强烈。赛伯空间是其能找到独立感觉的精神家园。这正是青少年对媒介虚拟的世界十分迷恋的根本原因所在。由于他在虚拟世界中容易得到心理满足,自然就会觉得现实世界的无味。通过游戏的方式,游戏者可以将现实世界的意义降到很低。电脑游戏综合症不单是精神层面的,它直接导致身份乃至人格的分裂。游戏者在现实世界有一个身份,而到了游戏世界里,他则拥有一个或多个其他身份,彼此可以变换,获得高度刺激和多重满足。因此,如何使青少年摆脱网络虚拟世界的诱惑成为媒介素养的一大难题。
青年亚文化引发的媒介素养问题,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由于青年亚文化保持抵抗主流社会文化的姿态,而抵制有价值的传统文化、传统观念,因此,媒介接触、消费中的青年亚文化倾向,将阻碍青少年正常、健康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接受。二、由于青年亚文化形式前卫、怪异,这使得青少年容易全盘接受附着在其上的价值取向,否认传统形式的文化以及附着在其上的价值取向。三、由于青年亚文化消费渐成潮流、时尚,而导致对传统识读教育的排斥,如电子媒介的使用,造成对视觉文化的依赖而对纸质媒体排斥,对电子书写和读图简化形式的推崇,导致对读写能力培养的抵制,从而造成人的思维能力下降。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一些学者研究证实,狂欢式地接触媒介,对提高他们判别能力并无帮助;相反,研究发现约一成半有沉溺使用媒体倾向的青少年,他们的传媒判别能力明显偏低,而且有较强仿效媒体讯息的倾向,例如“在有意无意间去学习电视剧、电影或者漫画人物处理问题的方法”、“会代人歌词、剧情或者电影角色,去处理自己的感情问题”等。研究结果指出,若青少年对传媒缺乏判别能力,容易引至在日常生活中过分沉醉于叙事性的媒体内容,并且增加仿效媒体讯息的可能。这显然都是媒介素养教育中所必须面对的。
青年亚文化消费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
青年亚文化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认同感的调整。人们认同什么首先看他们接触什么,青少年对自己亲身参与的文化最容易产生认同,这种认同值得人们关注是因为它对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现行媒介教育面对的突出问题是忽视了青少年“使用与满足”的客观存在。因此,当前最迫切的是要针对青少年亚文化消费的特点,研究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对策,不能采取传统思想教育那种做法,而应当有其独特性。
针对青少年活动特点,鼓励他们参与各种活动,形成批判、比较和设计的能力。香港传媒教育工作者何惠仪表示,从接触中可以发现青少年的辨别能力并非薄弱,却是由于学校或家长没有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讨论空间,使他们不能从师长那里获得思考启发,亦不能学习到对事物基本的判断能力。传媒每日呈现的社会时事都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素材,师长应把握机会,多鼓励及引导青少年讨论,启发青少年的批判思考,帮助他们建立一套正确的价值观。新加坡学者伊安·韦伯(Ian Weber)认为“21世纪数字化生活以4个关键性目标为中心”即“使文化产品通俗易懂”、“使批判性思考看得见”、“通过相互合作进行学习”、“培养自我管理、自我决断的能力”。这也是他所谓“数字素养”的核心。他指出:“青少年的革命性体现在他们维权过程中——他们质疑传统,再创造实用文化的新形式并适应这一新形式。”他提出的数字素养教育的方法是:“学习”(通过调查、讨论等进行)、“提倡”(团队、营造培养数字素养的紧迫感)、“关注”(使社区、教师、家长都来关注)、“激活”(形式、方法的灵活运用)”。在我国数字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开展起来的情况下,这些方法也是值得借鉴的。
要承认青年亚文化消费主潮地位的事实。由于青年亚文化客观存在,围堵和限制都是不可取的,而应当加以引导,主动以丰富、生动的文化产品和娱乐形式占领新媒介领域。对新媒介领域的放弃,就意味着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放弃。因此,针对当前数字化媒介流行的趋势,适时制作符合青少年心理和口味的文化产品,将传统教育内容与数字化媒介有机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方法。与此同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其价值意义,而应当对其进行冷静分析,肯定其质疑、反叛精神中的积极成分,肯定其在形式上的创新价值,并加以合理的引导,揭示其存在的弊端,认清其中的是与非。英国学者苏格曼指出:“青年亚文化是广大青少年的新鸦片””。要使青少年认识到媒介消费中包含了某种“新鸦片”,这种“新鸦片”具有误导作用。强调虽然有个别特例,但养成教育还是大多数人成才的主要途径,从而,使青少年从对数字精英的盲目崇拜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中小学应试教育的问题还十分严重。使青少年从沉重的学习压力中解放出来,不把学习视为畏途,这也是阻止青少年把网络媒体虚拟社区当作自己唯一可以遁人精神家园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就青少年媒介接受的亚文化行为而言,我们所要做的工作,一是要让青少年学会控制自身行为,比如明确使用媒体的目的、了解媒体对自己日常生活的影响、合理安排使用媒体的时间、懂得如何建设性地利用媒体发展自我。二是要让他们了解媒体的运作,譬如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和电视节目中编剧、导演、演员等人员的职责等;三是辨析不同媒体内容的性质,譬如对电视上新闻、娱乐、电视剧、广告等应采取不同的解读方法;四是体察媒体行业对社会的影响,譬如网络语言是如何进入我们日常生活的,虚拟现实如何改变我们的行为等。
另外,青年亚文化中的媒介素养教育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最为迫切的是要强调媒体的自律,市场经济时代,媒体道德在市场竞争中面临挑战。为了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而过度地迎合青少年的亚文化需求,过度渲染亚文化,这客观上助长了青年亚文化的盛行,也客观上造成了媒介素养教育的难度。因为青年亚文化毕竟是青少年参与创造的文化,由于他们的身心尚在发育,尤其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处在未成型阶段,不可避免在青年亚文化中还有一些模糊认识,其价值观、世界观中模糊意识可能会产生一些错误导向。媒体的自律就是对社会的负责。全社会都来形成对媒体的监督,强调媒体对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有利于从根本上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环境,因为青少年毕竟处在心智不成熟状态。
与此同时,强化传统经典文化的传播渠道,强调主流传统、健康价值观念的传授伴随在其心智的完善的全过程。有研究者对北京等地青年的调查发现,有些流行文化的东西竟然被放到了经典的位置,这说明,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对传统经典文化介绍少了,以致于青少年产生了模糊认识。如果文化、教育工作者都来在传统经典文化的传播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工作,青少年就不容易在媒介使用上走向极端化的歧途。
青年亚文化最早是阶级、种族差异的产物。20世纪末以来,随着青年文化与网络等新媒介的结合,又产生媒介使用上的青年亚文化。在这一文化盛行的今天,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必然遭遇挑战。然而,我们也可以从历史得到启发,在20世纪初中叶,青年亚文化的反叛精神虽然造就了西方青年放荡形骸、萎靡颓废的生活方式,那种波西米亚式的青年亚文化曾在西方国家引发了各种各样的青少年犯罪,如吸毒、抢劫等,但它也造就了表现主义、左岸艺术、先锋派、垮掉的一代文学以及摇滚乐等文化艺术形式”。这说明,青年亚文化具有可引导的一面,只要加以适当引导,充分发挥其积极面,它就会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在当今新媒介发达的背景下,针对青少年青春期特点,展开媒介素养教育,主动而积极地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媒介,正确地看待媒介文化,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既可以提高青少年媒介使用技能也能够使他们在使用媒介时心智得以成熟,从而有利于整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只有这样,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就会真正取得成效。
J. 世界上有哪些亚文化(外国的)
罗伯逊将亚文化分为人种的亚文化、年龄的亚文化、生态学的亚文化等。如年龄亚文化可分为青年文化、老年文化;生态学的亚文化可分为城市文化、郊区文化和乡村文化等。
青年亚文化:迪斯科夜总会、光头党、朋克、嬉皮士、摇滚乐……直至群居、吸毒、同性恋等从文化到生活各个层面
企业亚文化:如俱乐部文化、派别文化、“沙龙”文化、“哥儿们”文化等等。
还有同性恋亚文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