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东夷族的来源
东夷最早是包羲太昊伏羲氏后裔的一个部落族群。东夷在考古上是指距今8300年前的后李文化起,历经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的承载者。称呼上是对黄河流域下游居民的总称或是对东方各部落的泛称。
考古上,东夷文化发源于鲁中山区和沂沭河流域(今山东省中南部),是华夏文明重要源头之一,自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到西周中期结束,东夷及其古文化在亚洲古文化的发源与交流中都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
(1)东夷文化在哪个省扩展阅读:
秦以后的东夷的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转来指向非华夏的域外文明。
夷本为商代方国名,夷字也不是从大从弓,夷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是一个以席地跪坐的人的形象,可见夷国人已经有古中国汉族人及其先民固有的一些标志文化习俗。此国商代屡遭打击,直到商朝末年仍被征讨。大略周时此国已亡,遗民溃散,散布于今天的山东、江苏、安徽境内。
‘贰’ 历史上的东夷族是出生于何地呢
东夷是先秦时期中原王朝给中原以东部落起的名字。在古代,中原,即黄河中下游,是世界的中心,四周被称为夷、满、荣、地。《礼记·王制》是最早记载易的文字。它占领了世界。荣毅和五方人民有性关系,不能改变。考古学上,东夷是指8300年前后黎族文化的北新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月氏文化的载体。称谓是黄河流域下游居民的总称或东部部落的总称。它也是汉族的民族起源之一。
东夷文化发展初期,沿海渔民借助自然资源,海岛水位适中,礁石较多,渔业资源丰富,捕鱼条件便利,盐业发达,能保持相对独立的生活状态,在沿海地区长期生活繁殖。随着历史的演变,东夷最终融入了中国的体系。商朝建立后,在稳定了南、北、西局势后,开始了东进的进程,战略目标也发生了重大调整。东夷集团成了面临的主力军。
‘叁’ 如何证明青岛东夷文化的存在
根据考古记载,东夷文化存在于公元前8000多年前的黄河下游。理论上说当时的黄河入海口应该在今天的天津济南滨州一带。所以整个山东北京、天津,河北,都是东夷文化所在地。大约6000-4000年前这个时期,东夷文化不断发展并且南移,山东的南部,江苏北部,今天的连云港、青岛都在此范围内。4000年左右,黄帝部落崛起,通过战争兼并其他各个部落,东夷文化并入华夏文明。
因为古时候人类移动范围有限,人们都是以城池聚集的,各个地区以城市为中心发展王权,基本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国家,有多少个城市就有多少个国家。所以理论上说东夷文化是很多个国家,并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唯一的东夷一说。比如,日照,连云港、青岛等地都发现了东夷文化,但是这些地方实际上是不同的国家,可以说是东夷文化其中的一支而已。
‘肆’ 古代的东夷是现在哪里现在还有东夷人后代吗
说到“东夷”与“东夷文化”,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但通过追踪溯源发现,我们山东人的祖先就是东夷人,东夷文化的发源地在山东,其也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的源头。临沂地处沂沭河流域中心地带,是山东史前文化遗址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域。
‘伍’ 中国历史上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都是什么人最后去了哪里
在古代华夏人眼中,整个天下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华夏人,或者叫诸夏,生活中原地区,有着共同的文化、礼仪、服饰与生活习惯,另一种是蛮夷人,与华夏人是相对立的,蛮夷与华夏是完全不一样的人,主要体现在文化、礼仪、服饰与生活习惯上。
华夏人穿的衣服都非常漂亮,一般是宽松的长袍,而且很有礼仪,而蛮夷人穿的衣服不好看,一般是短小紧身的袄子和裤子,而且没有礼仪,比如匈奴人,父亲去世后,儿子可以继承父亲没有血缘关系的妾,兄长去世后,弟弟可以继承嫂子,这在华夏人眼中看来完全低人一等的。
所以就有一句着名的话是这么说的:
《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四、北狄
北狄指的就是北方的蛮夷,北狄其实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华夏自有族系,比如匈奴,是夏朝王族的后裔,与华夏同宗同源,另一部分是外来族系,比如鬼方,据说是白人,从哪来的现在都搞不清楚,早在商朝时期,就打败了鬼方。
北狄有一个着名的部落就是匈奴,匈奴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在北方开始不断骚扰华夏,战国时期,赵国李牧将军曾经大败匈奴,斩杀十几万人,导致匈奴几十年不敢南下,到秦始皇时期,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把匈奴赶到遥远的西伯利亚,两汉更是与匈奴进行了几百年的战争,到最后,南匈奴依附于汉朝。
匈奴在西晋后期还建立了国家,灭亡了西晋,后来在五胡乱华以及五胡十六国时期,逐渐没落,一部分人融入了华夏,另一部分融入了其他民族,比如鲜卑,自此历史上再无匈奴,并不是匈奴凭空消失不见了,而是融入了其他民族。
汉朝时期,除了匈奴,还有乌桓与鲜卑,都是北狄的一支,尤其是鲜卑人,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了政权,还维持了很长时间,隋唐时期,鲜卑也开始没落了,融入了华夏,唐朝时期强大起来的是突厥,被唐朝打败,归顺唐朝,宋朝时期,北方相继有西夏、辽、蒙古的崛起,再到后来,这些都成为华夏的一部分。
所以,东夷、南蛮、西戎、北狄都融入了华夏,成为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陆’ 古代妫汭.东夷.华夏是现在什么地方
妫汭、东夷、华夏分别是山西省永济市、鲁中山区、中原地区。
东夷,是先秦时代中原王朝对中原以东包羲太昊伏羲氏后裔各部落的称呼,《春秋》载:任宿须句颛臾实司太昊与有济之祀。
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在甲骨文中,夏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
(6)东夷文化在哪个省扩展阅读:
据先秦文献记载的资料与夏、商、周的立都范围,华夏先民大体活动于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到甘肃东到东海)。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囗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等史前文伙被考古认定为华夏先民所创造新石器文化。
一般认为即中原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远古传说,描述了华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在黄帝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见母系氏族制)的阶段。
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见父系氏族制),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方式成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皆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大禹更是黄帝嫡系血脉。
‘柒’ 东夷文化是哪里
东夷文化是哪里?
东夷文化是指东夷人所创造的文化,主要发源地在鲁中泰沂山区,是华夏文明重要源头之一,自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到西周中期结束,东夷及其古文化在亚洲古文化的发源与交流中都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
"夷"的名称,约产生于夏代,与"华"、"夏"
并称,目的是为了进行华夷、夏夷之辨。到了《礼记》曲礼下,"夷"才开始有"东方之人"之意。《王制》篇说:"东方曰夷",东汉许慎《说文》说:"夷,东方之人也。"东夷文化从距今8300年前的后李文化起,历经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都是东夷人所创造出来的不同阶段的文化。
东夷文化从鸟图腾的崇拜,到各种手工艺、建筑工艺的发展,到文字的创造、八卦的创造、医学的创造,再到礼制的出现、聚落和城市的分化乃至早期国家的形成,伴随部族迁徙而将海岱文化传播到中华大地各个角落,与各族人民一起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目前山东临沂、济南、沂源等地已发现远古东夷文化相关考古遗址100多处。
‘捌’ 古代东夷具体是今天哪些地方
古代“东夷”是一个相当大的概念,泛指东方所有非华夏民族。
古代将中原地区的居民(对应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称为“华夏”,北方非华夏居民叫“北狄”,南方非华夏居民叫“南蛮”,西方非华夏居民叫“西戎”,东方非华夏居民叫“东夷”。这是一种模糊的地理分类,不是我们现在的民族分类。按相对于华夏族所处地理位置划分的“北狄”、“南蛮”、“西戎”、“东夷”都包括了不同族属的众多族群,如西戎包括氐羌人(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和吐火罗人、塞种人(属印欧语系),南蛮包括苗蛮、百越、百濮、群舒、巴人、蜀人(既有汉藏语系侗泰语族、苗瑶语族,也有南亚语系和南岛语系)。
同样,东夷也包括不同族群。早期所说的“东夷”多指现在河南省东部和山东省以及江苏省西北部(徐州市)一带的部族,其语言可能是原始汉语;后来随着交往范围扩大,华夏人对东北方一些部族(对应考古学上红山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就把他们也包括进东夷里面,这样东夷中就有了为数不少的原始阿尔泰语系部族。此外,东夷与北狄、南蛮有交叉,东胡(包括山戎、孤竹、鲜虞、鲜卑、乌桓等)和今中国东北地区及朝鲜半岛的居民(阿尔泰语系东部分支,包括今天的满——通古斯语族、朝鲜语族)有时算东夷有时又算北狄,扬越人(百越族系东北部分支,西周及春秋时期建立了吴国、越国)有时被划为东夷的一部分有时却又被划入南蛮。
此外,东夷和华夏是按文化来划分的而不是按血统来划分,例如商族,在早期文化和夏族差异很大的时候被算成东夷,但大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后商族和夏族的文化逐渐趋同、融合,这时的商族又被视作华夏了。所以东夷的大多数后裔今天都已经和其他族群融合成汉族。
还有“东夷”的概念是随着时代发展和中原人地理观的进步而不断扩大的,最早的时候如前所述是指今河南省东部和山东省以及江苏省西北部(徐州市)一带的部族,后来包括了今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的居民,再往后又包括了日本的居民。到了清代,连大洋洲波利尼西亚群岛和北美洲墨西哥的居民都成为当时中国人心目中的“东夷”了。
‘玖’ 东夷人是古代哪里人他们的后裔又是今天哪个省的人
东夷是一个区域人的称呼。以山东半岛和淮河流域的人为主。
在中原政权商建立起来后,一直被压制。
而在辽东和朝鲜半岛发展的东北夷,对当地后来出现的民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跟着东夷集团北上的有一小部分和南方百越以及百濮父系基因一致的O1b族群,他们在东北先后形成了和周边C系通古斯族群迥异的秽㹮族群,这个族群应该是韩国人朝鲜人的主要源流,日本人的O系基因里有很大一部分也来源于此。汉代以后的书籍中也有把某些周边少数民族或者外国人称为夷的,那只是借用了这个字,而跟史前东夷无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