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用历史知识谈中国传统文化
当今社会,世人的心都比较浮躁,可以说没有一个信仰,所以做事和做人都比较游离不定,没有一个生活目标,在心中缺少一个行为道德标准。但是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历史和文化,其中不乏很多值得后人借鉴的思想和文化。一旦能够恰当地利用其中哲理,无论对于生活、工作还是学习都有裨益。宏扬国学文化,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响亮的口号!但是如何真正地宏扬呢?我认为首先要学习这些东西,然后从其中寻觅“金子”,抛弃“沙子”。“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是人们很熟知的一句话。真正的铁是用来做好器具的,而并非用在一个小小的钉子上。好男儿志在四方,应该有鸿鹄之志,不应该把自己仅定位在一个士兵的位置上。但是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的父母是不希望我当兵的,感觉那样太受苦,也没什么出息,我的前程是从学业中慢慢积累的。并且也靠这个求学经历来描绘自己的人生画卷。可是现如今,当今也是一件炙手可热的事情,很多人都找人、拖关系地当兵。我身边也不乏其人。据了解,家里有关系的那些都混好了。而家里本来就没有军队或者公安部门关系者,混的就一般了。脚下之路千万条,不管怎么说,能出人头地就是能耐,就能拥有幸福的生活。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个排比句言简意赅短短15字包含了很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细细品读。所谓博学,乃者,就好比我们新闻学中的咱家。当一个记者可不容易的。要知晓世间万物之形态,涉猎三教九流之门道。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一本大而厚的书你每走一页,就等于上了一门课。比如到火车站买票也是学问啊。你要知道到那里去买票,那里是入口,进去后还要看你手中的票是什么开头的,是k还是t?是特快还是普快?你进站后该如何选择候车室。包括上车和下车的一些手续。还有到站后哪里是出口?我的经验告诉我,跟着大部队走!呵呵!随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就会在各种场合下收获到知识和学问的。天长日久,慢慢就成为习惯,这样的学习是潜移默化的,最最好的教育,无论对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还是道德修养都受益匪浅。审问之:此问非彼问。平时老师教育我们要勤学好问,固然有其道理。小弟从高中以来就深知其好处,在粗亏棚高中和一位英语老师还有语文老师交往深厚。正是我勤学好问之收获。深受二位老师之喜爱。无论从学习上还是做人道理上都得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习不到的东西。着实另人庆幸。在大学期间,更是发挥了此长处。在经贸与老师又打成一片,我的德行得到提升,视野也开阔甚广!以至于现在的实习和工作都得益于此。但是有些时候,问要问到点子上。不能什么都问,否则人家不屑与你交谈。最好问到他关系的或者他感兴趣的,以引起共鸣。这样的交谈才能顺利,才能如涓涓溪流,绵延不绝。你才能获取到更多的信息。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道理类似,就是要学会明辩事理岩则,小心行事。勤于思考而又明辨是非,并且言行举止要符合人们的道德习惯或者社会标准。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一贯是我的行为方针。人 有 “七情六欲”,“情”分成七个方面:喜、怒、哀、惧、爱(爱你不爱你这个爱)恶(讨厌不讨厌)欲(欲望,广义的欲望),这叫七情。 有六个欲望,就叫色、声、香、味、触、法”,“无情何必生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好一个七情六欲。世人皆需面对的,谁也别想游离于外。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会遇见你喜爱的人和厌恶的人。我的观点是:和志同道合者多交往,深交往;和那些厌恶的人,也不能不交往,因为毕竟身在江湖,在面子上还是要说得过去的。比如我和傅哥属于前者,和我们部门某位同人属于后者。但是人的忍耐是有限的,把人逼到悬崖之处时,便会奋力杀出一条血路来。生活之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能体会到,别人是很难明白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都云作者痴,谁知其中味!呵呵!但是体验人生也是一笔财富。现在的痛苦是为以后奠定基础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坚信我非池中之物,一旦蛟龙飞上天空,那么就会有喷云吐雾之武工,驾御四方之本领。人么,就是活一个奔头,时刻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和理想,要不整天吃饭,睡觉。和pig有何不同? 谈到政治:从小而学之。到如今才知道还有这个意思:正己而后正人。是我空物联想到己所不欲,勿施欲人。打铁要先自身硬。均可知否?咱们报纸上曾经报道某商场或者超市,其厕所处小便池上写有“禁止使用和暂停使用”之标签。咱们的记者把人家说得一无是处。诸如:给广大顾客带来不便,应该尽早解决之词。当然了,揭露其弊端固然是好,以促进更好的改进,来方便顾客,营造一个良好的撒尿空间。但是那些记者的眼光只盯着别人的短处。对于自己家的事情便不闻不问。君且看看,咱们一楼的厕所内,和新闻报道上的如出一辙。那么这个事情要谁来报道和揭露呢?难道是晚报或者都市报?呵呵!笑话!
有古之圣人说过:“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其实仔细想想就是那么回事。现在的我就是处于忧患时期,一穷二白!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一个人在有欲望的时候,才会有生活的动力。才会知道拼搏和努力,人生才会有意义,才能体味到人间的冷暖。相反,当一个人物质生活过于安逸时,反会觉得空虚。从前在英语课本上学过一个富人不快乐,而穷人快乐的故事。呵呵!现在想起来觉得挺好玩的。我的理想无止境!要不没有追求的了,就该去见如来佛祖了。呵呵!我们的老祖师 孔子孔老二曾经讲过,人生三个步骤,少年“戒之在色”中年是“戒之在斗”“ 晚年呢,戒之在得”。 言之有理,一语中地。前几日,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真实让人不寒而栗啊!两个学生被强奸,而且被拍照,并且被扬言传到网络上。两个小伙子就在西三教租的房屋里埋下了自己的“坟墓”。这岂不是少年贪色的后果!至于中年和老年的情况就不一而足了。我就是想说明一点,无论什么时候办事一定要适度。否则酿成大祸将无法弥补!甚至走上不归路!可惜啊!
B. 结合七年级历史所学的知识,写一篇中国传统文化简介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夏野唯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要求记住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建立时间、都城、开国君主)孙尺
夏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魏 西晋 十六国 北魏 东魏 北齐 隋
西魏 北周
蜀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吴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远古居民的三个代表图:
代表文化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元谋人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云南省元谋县
北京人 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北京西南周口店
山顶洞人 距今约一万八千年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图:
代表文化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用火 观念 社会组织
北京人 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粗糙的石器 使用天然火 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 距今约一万八千年 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人工取火
懂得爱美死后埋葬 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
第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
原始人类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生产活动 生产工具 住房 用具 穿着
河姆渡原始居民 距今约七千年 长江流域 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 种植水稻,饲养猪狗牛羊
骨制耒耜,已使用磨制石器 干栏式房屋 制造陶器 学会纺织
半坡原始居民 距今约五六千年 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 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渔猎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半地穴式房屋
第3课 华夏之祖
一、为什么中华民族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1、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2、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禅让制
尧、舜、禹时期,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亡国之君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阳城 禹 桀
商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几次迁都,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 汤 纣
周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
东周 公元前770年 洛邑 周平王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三、夏商周的政治
1、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3、西周的分封制
(1)分封的目的:巩固统治
(2)分封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分封的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商周青铜铸造的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1、没有人身自由,可以被随意转让和买卖。
2、人牲:商朝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
3、人殉: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春秋争霸
1、诸侯争霸的目的: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着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2、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①前提:王室衰微
②实力:通过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整顿内政,齐晋迅速强大起来。
③威望:通过“尊王攘则脊高夷”或战争树立威望。
3、争霸战争的影响:
(1)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2)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二、战国七雄
1、战争的目的:兼并和统一
2、。战国着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东方六国从此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变革的时代,体现在:
一、经济上
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2、着名的都江堰
①设计建造者:秦国蜀郡大守李冰
②地点:岷江
③意义: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二、政治上——商鞅变法
①时间:公元前356年
②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展变法。
③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以便在群雄争霸中保持不败地位。
④内容和影响:
内容 影响
奖励耕战
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经济发展,国富 总之,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军队战斗力增强,兵强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 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加强中央集权
三、文化上——各学派纷纷着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第8、9 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文字的演变
时间 商 商周 西周晚期 战国
文字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竹书、帛书
材料 龟甲、兽骨 青铜器 竹简、丝帛
二、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的成就
分类 成就
天文 商朝甲骨文有许多关于日食、月食的记载,经现代科学家验证,都很可靠。
历法 相传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有历法(夏历),商朝的历法更为完备
战国时期,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医学 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沿用
文学 屈原和他的代表作《离骚》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学派 时期 代表人物 着作 思想内容
儒家 春秋 孔子 《论语》 政治思想——“仁”:“爱人”,“为政以德”。
教育思想: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知新。
战国 孟子 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道家 春秋 老子 《道德经》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战国 庄子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 战国 墨子 ”兼爱”:希望人们互助互爱。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法家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 孙武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一、秦的统一
统一时间:公元前221年
都城:咸阳
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
意义: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从此,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影响
政治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文化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摧残了文化,制约了人们的思想。
军事 北筑长城、开发南疆 秦朝疆域广大,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一、秦的暴政
①繁重的徭役和赋税
②严酷的刑法
秦朝的暴政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二、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
起义地点:大泽乡
经过:
①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②起义军在陈建立政权,陈胜自立为王。
③起义军打到咸阳附近,发展到几十万人。
④由于秦军的强大,起义被镇压,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
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
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一、楚汉之争和西汉的建立
1、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 VS 汉王刘邦)
2、西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2年
都城:长安
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
二、文景之治
1、原因
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
2、措施
①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
②提倡节约
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国家富强起来,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是“文景之治”。
三、汉武帝的大一统
背景 措施 效果
政治 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的势力 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 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
思想 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他们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举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 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这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四、东汉的建立
建立时间: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1、匈奴的生活习俗: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迁徙。
2、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3、匈奴族生产的发展(畜牧业兴旺发达;学会农耕,开始垦田种谷)
二、匈奴与汉朝的和战
时间 西汉初年 汉武帝时期 汉元帝时期
形势 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经过文景之治,国力强盛 匈奴分裂,其中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
政策 和亲: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匈奴,每年送给大量谷物和纺织品。 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昭君出塞
效果 匈奴骑兵年年挥师南下,和亲没有根本上解决匈奴的威胁 漠北之战,匈奴受到沉重打击,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 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对比汉初的和亲与汉元帝时期的和亲,有什么不同?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时间:公元前138年
使命: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意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时间:公元前119年
使命:与西域各国进行友好政治经济交往。
4、西域都护的设立
时间:公元前60年
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2、海上丝绸之路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1. 纸的发明(时间:西汉早期)
2.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3.造纸术的传播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1、《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到东汉时期的数学成就)
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三、名医辈出
1、华佗(神医)
麻醉药剂“麻沸散”、“五禽戏”
2、张仲景(医圣)
《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佛教的传入
①起源于古印度
②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③东汉明帝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④教义: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2、道教的兴起
①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
②创始人:张陵
③东汉时在民间兴起
④教义: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
二、司马迁和《史记》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学成就:
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②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文学成就:
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着作。
三、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形势: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时间:公元200年
作战双方:袁绍VS曹操
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二、赤壁之战
形势: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统一全国;南方刘备、孙权势力有所发展。
时间:公元208年
作战双方:曹操VS孙刘联军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国号 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魏 220年称帝 洛阳 曹丕
汉 221年称帝 成都 刘备
吴 222年称王 建业 孙权
四、三国经济的发展
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西晋的统一
①魏灭蜀;
②265年,西晋代魏;
开国皇帝:司马炎
都城:洛阳
③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2、内迁的各族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3、西晋的灭亡
①原因:统治集团腐朽,西晋皇族为争夺皇位,混战了十几年,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②西晋的官僚地主残酷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激起他们的反抗。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力量灭亡了西晋。
二、淝水之战
1、形势:
①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②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
2、时间:公元383年
3、作战双方:前秦VS东晋
4、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④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表现:
①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
②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③农业技术的进步: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④小麦推广到江南地区。
3、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统一
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二、民族大融合
1、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逐渐融合。
2、北魏孝文帝改革
迁都洛阳,以更好地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汉化政策:学汉语;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
北魏孝文帝的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第21、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类别 朝代 代表人物 着作 贡献
数学 南朝 祖冲之 《缀术》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一千年。
农学 北朝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着作
地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 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着。
书画 东晋 王羲之 《兰亭序》 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是“书圣”。
绘画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石窟艺术 北朝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C. 传统文化课程有哪些内容
传统文化课程有这些内容:炎黄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开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国哲学、伦理道德与人文文化、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佛教与道教等等。
传统文化(Traditionalculture),别称文化遗产,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D. 高三怎么复习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
高中历史课本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掌握各家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以及每个人的主张和代表作品,建议用列吵祥表的办法对比记忆。
然后,儒家的演变是重点和难点。儒家思想经历了春秋孔子创立,战国孟子和荀子的初步发展,孔孟儒学也叫先秦儒学。西汉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形成汉代儒学,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于是唐代的韩愈和李翺提出复兴儒学。接着程颐、程颢等“北宋五子”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创立理学,即新儒学。南宋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提出理在心外,要“格物致知”。之后,南宋的陆九渊和明代的王守仁分别将理学发展为心学,提出“心即理也”,理在心中,“致良知”。宋代和明代的儒源凳学统称宋明理学。
至于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虽然他们挑战正统,质疑孔子,反对专制,提出工商皆本等,但他们的思想仍然没有跳出儒学的框架,只是在对雹碰旅心学的质疑中提出经世致用,将儒家的民本思想发展到的一个新高度,与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有本质的不同。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建议将儒家思想各阶段各代表人物的主张和代表作品也通过列表来掌握。
E.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话题
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从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从深层涵义来说就是:文化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的总体表征。但,随着现在电子产品的出现。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早已忘记了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其中还包含了名家文化,道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等等。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戏剧(越剧、粤剧、京剧、昆曲、黄梅戏、湘剧、徽剧、汉剧、皮影戏、川剧、昆剧脸谱、川剧脸谱、京剧脸谱);剪纸;建筑(长城、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井、石狮、民宅、秦砖汉瓦、兵马俑);中医(中医、中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歌、赋、《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四大名着);节日(元宵、寒食、清明、元旦、中秋、端午、腊八、重阳、除夕、春节);服饰;武术(南拳北腿、少林、武当、内家外家、太极八卦)……
随着传统文化的没落,我们作为中华儿女要肩负起拯救传统文化的责任:
(1)我们要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点;
(3)我们要吸收世界各地文化的优点,将它们与中华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取长补短;
(4)我们要呼唤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文化;
(5)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6)我们只有了解社会发展趋势,才能真正得出全面、中肯、成熟的结论。
传统文化,最主要的词就是丛蚂文化。我们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文化,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在大多数人的心中都会想文化不就是知识吗?但,在现代文化中的传统可能只剩下酒文化、茶文化、根雕文化、古董文化,甚至是绣花鞋文化。
在以前,难道人们只会喝茶、喝酒、绣绣花鞋吗?在现在,难道人们只会喝茶、喝酒、绣绣花鞋吗?我们应该往这个问题的深层去想;但我们首先弄懂“文化”这一词的根本含义,才有可能知道文化是蠢弯什么?只有知道文化是什么,才能知道中华的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但这个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弄懂的带郑闷,需要我们长期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弄懂这个问题。
F.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和美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加强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传统文化和美德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时代,传统文化和美德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让优秀传统文化美德走进生活。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而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机、展现独特魅力、实现创新发展,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生活。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养浩然正气”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修身立德”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天人和谐”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自强不息”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强不息是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不懈奋斗,战胜各种风险、经受各种考验的制胜法宝。自强不息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每一个实践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奋发图强。这种精神是中国辩空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伏灶裤精华,自古以来就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重视和倡导。自强不息表现为自尊自信的品德,不卑不亢,有着独立的人格;表现为坚韧不拔、奋发图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悲观、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表现为志存高远,为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着追求等等。几千年来,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影响了整个民族文化和精神活动的走向,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高等学校的审美教育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优秀文缺简化传统,培养青年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审美精神。
G. 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晌岁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学习和实践,要求从爱国、处事、修身三个层面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进一步坚定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心肢姿.基于此,文章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为例,对如何在该课程中融入中华优历谨绝秀传统文化进行探讨.
H.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落实传统文化
看这篇论文
一、中学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
历史学作为一门修身和认知社会的学科,是一种长期的、含蓄的、意识导向型的学科,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人们思想境界和认识社会现实进行科学决策,但是这需要一个较长的形成过程,不像数理化等工具学科在提高人的技能方面,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我国社会在人才的选拔考试中,绝大多数不考查被选拔者的历史水平,这在客观上强化了“读史无用论”。 在历史教改存中也还存有种种误区。当前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仍然是“人才”,而首先不是“人”,考分和升学自然成为学校的首要目标,考试成绩成为衡量教学效果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尺度。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如果不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历史教育的这种应试性很难改变。
二、何谓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这两个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就出现了。《说文》:“文,错画也。”王筠注:“错者,交错也。错而画之,乃成文也。”“匕,变也,从倒人。”甲骨文(化),从人一正一倒,有倒人为正,二人相顺不背之意。即变正相顺,含有教化的意思。文化构成一词,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是指与“武力”相对的文治教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1)源远流长。
中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相比,“第一就时间绵延上讲,中国是由一个人自始至终老在作长距离的跑,而欧洲是由多人接力跑。第二,就空间来说,欧洲文化,起自希腊、雅典,由这个文化中心,向四周发散。后来希腊衰微,罗马代兴,文化中心便由希腊搬到罗马,由罗马再向四周发散。……所以西方文化,常有由一个中心向各方发散的形态,而且这些文化中心,又常是由这一处传到那一处。这种情景,连带会发生一种现象,就是常有文化中断的现象。”(钱穆《国史新论》“中国传统之演进”)
(2)博大精深。
比如学术上有先秦诸子百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考据学等,都形成完整的体系。尤其是儒、墨、道、法肢巧四家具有世界影响。诗歌创作上,周代就有了《诗经》,后来有了《楚辞》,以后册饥神有两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递相继承,不断创新。小说方面,六朝志怪、唐人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出现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戏曲方面,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还魂》、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等。尤其是关汉卿一生写了杂剧63种,比写过36个剧本被称为世界大戏剧家的莎士比亚还要早300年。绘画方面有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韩滉《五牛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稀世珍品。雕塑方面有云冈、龙门、敦煌等石窟雕刻。有秦始皇兵马俑。书法方面,有东晋“书圣”王羲之、唐初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家”,“草圣”张旭、创立颜体的颜真卿、柳体的柳公权。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徽宗首创“瘦金体”,元代赵孟頫、清代傅山等。
(3)影响深远。
早在周代,商朝王族箕子率领5000族人避居朝鲜,随同带去诗书礼乐、百工技艺。随后在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一条通往西域的商路,我国的丝绸、生铁炼铸技术以及农产品、手工业品,便沿着这条商路源源不断运往西亚和欧洲各地。之后,四大发明也通过阿拉伯人逐渐传到欧洲,对欧洲的工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我国特产瓷器、茶叶、草药等不断输往南洋、南亚和非洲国家。日本与中国交往,始于东汉初,大规模州亏输入文化在公元四至五世纪。日本的文字则是在东汉中国文字输入后,被日本仿效和利用的。唐代日本先后派120多名留学生和学问僧来我国,全面学习中国文化,回去传播使用。越南、缅甸、柬埔寨、泰国等也受我国古代文化影响很深。迄今在世界各国大都市中建立的“唐人街”仍能反映中国文化的影响。
四、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以经典诵读为先导。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千百年来尽管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千锤百炼,但传统美德依然流传至今,并散发着无人能及的独特魅力,也正是这样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了国人“忠勤,仁义,厚德,睿智”的优秀品质。为了更好地加强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中学历史教学可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布置经典诵读内容。从《论语》、《三字经》,到《千字文》、唐诗、宋词,到古代散文、名人名言等等。要求学生每天利用晨读或早自修时间,饱览古今传统经典,理解内容,注重理论实践结合,阐述表达现实意义。从“学而知”入手,逐步达到“知而行”。
(2)以历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中学生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进行古代文化的教学时,注重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品德修养教育,灌输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升华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渗透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不断促进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提升中学生的精神境界,加强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及习俗。课后让学生调查一下,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目前我们还保留了哪些节日?在各种洋节进入我国后,传统节日是否受到影响?学生自己家里过哪些传统节日,在过节时有哪些习俗?
(3)增强学校特色。如果一所学校有意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它的校园文化也一定会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当然,除了“孔子书院”之外,像上述所说的公立中学是不多见的,所以如果有中学如此行事的话,一定会非常有特色。比如课外活动课可以开设学写毛笔字,学画国画等。
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的心灵,使传统文化与美德深入学生心灵。利用节日活动,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华美德教育。如果举办一些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古代礼制与礼俗,如新学期举办一个拜师礼,提供一个让学生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环境,对于向学生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将会很有作用。尤其是我国的古代劳动人民聪明绝顶,早已将数学运用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果全校师生一起通过“古典数学节”来领略古人智慧的结晶,就可以在愉悦的节日气氛中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比如说,我国很早就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60个名称来记60天的日期,同学们可以根据这种计算方法,重新对日期做命名。
(4)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紧密结合传统文化研究德育与学科教育的渗透整合,进一步开发完善以传统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使学生在所有课程中接受道德教育,在课堂上获得道德体验,让一个以知识教育为主的道德教育走向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整合的以感受体验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注重深层挖掘、重视熏陶感染和情感的体验。
(5)着力提高历史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通过各种途径诸如讲座交流研讨等方式丛师德学养气质兴趣等诸方面提升教师素质让教师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力军。
(6)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游历让学生了解人情动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参观当地历史博物馆等扩大实际见闻。开展传承传统文化的各类活动如知识竞赛调查探讨开发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等。
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智、信、忠、孝、礼、义、廉、耻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只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更加生机勃勃、更加和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要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八荣八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在中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有重要作用。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炎黄子孙对国家、对民族的一片深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超越功利的价值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加强自我修养、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体现。“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这些传统美德在现代的集中概括。“八荣八耻”为新时期的青少年学生提供了行为准则。当今社会应该教育学生树立被大众认可和接受的价值观,如诚信、合作、公正等等。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务之急。只有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与荣辱,才能把青少年培养成具有崇高追求的社会主义新公民,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林. 诗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4.
[2]占素娇.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3]刘根文.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4]孟长玲. 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J].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03:37-38.
[5]汪霞萍. 传统文化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D].苏州大学,2011.
[6]逯成武. 高中传统文化史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7]李爱真,曲爱香.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教育[J]. 神州,2011,26:180.
[8]陈志刚. 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J]. 历史教学(中学版),2008,01:46-51.
[9]张洪潮. 西学东渐下的自我观照——梁启超的传统文化观浅析[J].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3,02:36-40.
I. 如何在历史教育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历史教育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其核心是人格的养成。无论从历史教学的性质、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我们都应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根据本学科自身特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智能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历史课程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灿烂夺目、博大精深。无论是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还是在思想道德等方面,都对人类社会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长期雄立于世界之林的基础。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如今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承担的责任和追求的目标,更是我们历史学科的重要任务。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一、教师要深入挖掘,引领学生走进传统文化之门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初中历史教材中没有专题讲述,而是散乱于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深入挖掘,在讲解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渗透、总结,并适当地加以拓展延伸,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点和发展历程恰当地融入平时的教学中。例如在讲授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就应引领学生感受、分析诸子百家思想的精髓,让学生明白这一时期的百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影响深远。然后再进一步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这一时期的学说,尤其是儒学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影响都非常大,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明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同时又注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把中国思想文化的演变、发展的历程理清,以便让学生从整体上去感知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让学生充分参与,切身感受并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知识宝藏,这一点贯穿于整个历史教材中。教学中,教师在充分挖掘这些知识的前提下,应组织学生充分参与,通过思考、探讨、交流等方式,,以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现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适时的启发,让学生切身去感受并竖烂最大限度地汲取这些文化营养,充实自己的头脑,演化为自身的涵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通过学生的充分参与,让他们把书本上的知识变为自己想要的东西,以便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加以继承和运用。
让学生充分参与和感受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史学专着或原着。因为仅靠课本的介绍和老师的讲解、补充,要想准确、完整地把握某些具体文化的精髓是很难的,甚至有时还可能会造成误解。比如,在历史教材中对道家思想的介绍,主要侧重于强调道家思想的消极性,从而使得一些学生就失去了进一步了解道家思想的兴趣,甚至于对它产生了极大的误解。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能突出反映其思想特点的名着或原着(也可是其中的某一部分)供学生阅读、欣赏、思考,让他们对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否则是没有效果的。
组织开展讲历史故事比赛,也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在老师确定故事主题后,让学生通过自主收集、阅读相关材料,也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比如通过开展讲述“以天下为已任”的主题故事会,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也可让他们感受到如张骞念旦、班超志在四方,立功边疆的远大志向;霍去病的“不灭匈奴,何以为家”、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高尚情操等。让学生充分体会“爱国主义”这一传统美德,并自觉地去继承和发扬这种光荣传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三、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感受历史并弘扬民族文化之精神
很多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源于历史的故事性,而对一些抽象且有一定理解难度的知识,兴趣并余高漏不大。因而在平常的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将那些抽象的历史知识具体化,重要的方法就是将它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受历史。如在分析古代道家思想时,就可引导学生结合中国现代生活中存在的环境恶化、“形象工程”、“三农”问题等,都是因为违背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而导致的。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当代世界被公认的最先进的管理理念是“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不是与两千多年前老子的主张不谋而合吗?或者更准确地说,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告诉了我们正确的作法,只是我们现在才醒悟。现代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激烈冲突和矛盾等问题,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返朴归真、出相而离相的哲学里,在中国古代宁静闲适、悠然自得、充满情调的艺术精神里都能找到灵丹妙药。又如学习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也可联系现实生活分析诸子百家的进步思想,直到今天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极具崇尚道德的民族,传统文化也带有浓厚的道德色彩,他们崇尚“天下为公”,推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品德。这种尚德、重义的道德修养,在今天依然是我们所提倡的,在现实中有许多优秀的民族脊梁们还在亲身践行着,学生从这些活生生的现实人物的身上,更能体会这些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感召力。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今天我们还暂时落后于西方。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行为准则、价值观、道德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的今天,难免鱼龙混杂,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影响,不能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盲目崇拜西方。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对培养学生诚实的品格和知善恶、明是非的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大有裨益,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的尚德精神,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正确的世界观。
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全面、准确地继承民族优秀文化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认真分析,全面把握,继承其精华,摒弃其糟粕。
比如,在我国古代传统道德中,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两千多年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包含着许多超越时代的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继承“仁、义、礼、智、信”内容上的合理内核。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构建相亲相爱的和谐人际关系;对待他人、社会应当承担责任和义务,确立自身追求的价值目标;人际交往中诚实守信,真诚相待,不欺我欺已,掌握科学知识,具有区分是非、明辨善恶的能力等。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古代儒家道德体系,是长期在封建社会中形成的,是为维护封建社会秩序服务的,其中包含有许多封建性糟粕,应该摒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全面、准确地去把握,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观。
J. 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这个说难也不难说易更不易,毕竟中华传统文化被XX党革命了,而且还反反复复地被破坏,但每位中国人的生命深处还埋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
上古时期女娲补天泥土造人的神话依旧流传至今,《杨家将》《岳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等名着依然印在大众的记忆中,
然而要想在课堂上参透传统文化,那就得先知道传统文化源于何处,以下的粗浅阐述还需你的思想观念有个颠覆性的认识。
中华的传统文化是在神的护佑下,由历代明君圣主开创历史,奠定铺路,历经几千年延绵不绝流传至今,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带来辉煌。
中国对佛、道、神的传统信仰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中国的传统信仰是神建立的,文化是神传给人的,这是不可改变不可扭曲的事实,因此佛家、道家、儒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他们告诉世人什么是佛、什么是道、怎样做人,使人的道德水准不至于下滑得太快。
要想在历史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那就得先升起对佛、道、神的正信,破除无神论狭隘的邪说,这是关键,然而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唯我独尊,在社会里,人心糜烂、浮躁恶毒、冷漠自私......在这样的氛围里去说神真的存在,讲神传的文化,他们会怎么看待呢?
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有神的护佑,是羡好弯因为有其特殊的使命和安排,为了在最后这糜烂的社会,没有了对神佛的正信,使人们疯狂的追求金钱、物欲,酗酒、吸毒、赌博、乱性、沉兄闷溺网络游戏、迷恋小说,宗教魔变,道德大滑坡......这末法末劫之时救世主袜哪来到人间拯救那些还能称得上是人的善良之人,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让人守住心底的善良,读懂救世主来世救人的真机,而非人的高级动物便是随着红色恶龙被打入无生门在地狱之下偿还业债永永远远永无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