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孔子文化教育怎么样了

孔子文化教育怎么样了

发布时间:2023-05-08 06:42:53

Ⅰ 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有哪些

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有以下四方面:

1、孔子首开私人讲宽销晌学之风,广招学生。整理并以《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为教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育内容。

2、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打破了教育上贵贱贫富的等级,提纲“有教无类”,使人人享有教育的平等权利。

3、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4、孔子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

(1)孔子文化教育怎么样了扩展阅读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慎锋”,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斗改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Ⅱ 孔子对教育的影响

孔子,自“而立”之年即以《诗》、《书》、《礼》、《乐》为教,更以他至伟人格中的一言一行,一动一静而示范为教。

一、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是中国政治思想史最伟大的人物,从孔子开始,中国政治思想进入了体系完备的时代。孔子对于中国政治思想贡献在于,他系统地整理,继承和丰富了以往的历史遗产,创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他与弟子的言论集《论语》一书中,另外、孔子编定的"六经"也反映了孔子的基本政治思想。孔子建立了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哲学、伦理、政治、教育、经济、历史、文学、美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他是通过"述"与"作"两方面的工作形成的,"述"是他把周以前的古籍文献作了系统的整理,编写删定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作"是孔子自己的着述,主要是《论语》。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体是仁礼学说,仁与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范畴
1、关于仁
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春秋前期人们把尊亲敬长、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孔子继承了前人的观念,并且把它发展成为系统的仁说。
什么是仁?孔子在《论语》提到仁有一百余处,涵义甚广,但其基本涵义有二:一是爱人。他的弟子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问答说:"爱人"。《说文》有个解释:"仁,亲也,从二人",甚合孔子思想。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友善相亲,相互帮助。爱有差等。按孟子的说法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是先爱自己的亲,然后普及到民,再推广到物;是先已后人,先内后外,既有次第又有厚薄。这是一种从人"自然本性"出发的"仁爱差别"。
2、关于礼
仁的第二个穗粗仔涵义是克己复礼。在答复弟子颜渊时,孔子说:"猜汪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克己"是自觉地约束自己。"复礼"是一切言行要纳于礼。这里强调的是人的道德自觉,人们通过克制自己,达到自觉守礼的境界,达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动都合于礼,这也就是仁的境界。
"礼"也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周公就制定周礼。不过,孔子则是从多方面进行论述的第一人。什么是礼?礼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属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这是说,礼是治理和安定国家,巩固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序。孔子又说礼是"王之大经也"(《左传》昭公十五年),是进行统治的根本法规,治国之纲。因此,"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礼记·礼运))。丢掉了礼,就要失去一切。可见孔子这里说的"礼"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二是礼仪上的规定,就是凳友有关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丧嫁娶,侍人接物到生活细节,按不同等级、身分,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这叫"仪"。这里的"仪"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
孔子认为:礼和仪又是统一的,礼是根本的,仪是从属的,仪是礼的"节文"或形式,或者说仪是用行动规范和礼节的形式来巩固和体现社会的秩序和制度。因此,礼的实现既靠强制的力量,又靠习俗力量,是内外结合,所以礼又和乐相连。孔子,"克已复礼"实际上是主张建立如周朝一样的"礼仪社会",即"秩序和制度社会"。
孔子主张礼仁结合,纳仁于礼,用仁来充实礼。这是孔子的创新。"关于礼仁关系,他认为,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的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途径。就仁和礼的本质来说,仁,归根到底,反映的是根源于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礼,主要是规范社会的政治秩序和制度。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注重仁和礼的结合,实质上是注重了人道与政治的结合,从而对周礼作了重大的修改。仁与礼并不矛盾,因为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二者的结合,才是一种制度的完善。
3、关于德治主张
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
1)重教化,轻刑罚。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在满足百姓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加强教化。在礼刑问题上,孔子主张礼教是根本的,不得已而用刑,必须慎用。认为宽猛相济,政事才会谐和。宽猛结合,就是文武两手并用,德治与刑治都要。
2)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义者,宜也,就是役使老百姓不要过分,要适宜。
孔子看到了当时两极分化、贫富悬殊过大的现实,认为这是造成社会不安、国家颠覆的基本因素,因而提出来平均主义的经济主张。他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
3)为政需正己。孔子认为要治国正人,必先正已,正己才能正人。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所以孔子主张统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体力行的"君子",这样,为政者起表率作用,就会上行下效,自然就会政通民和国家得治。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一定的道德水平要求。
4)举贤才。与孔子的德治思想相联系,他认为国君要治平天下,就必须举贤任能,发现和提拔优秀人才,参与国事。关于贤才的标准,孔子认为应该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就是要有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要依据仁的精神和拥有高尚的品德,还要能善于悯熟地运用业务知识和技能。简言之,贤才就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治国才能。这是一个德才兼备标准。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资料来源:摘自张永东《先秦儒家政治思想新评》

二、孔子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7]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后一点。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8]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Ⅲ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怎样的

孔子友此渗的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 (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逝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在古代史上,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他的思想早就传及亚洲各国,今天他是为世界所公认的古代大教育家.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一、 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生在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家庭,先世为殷人,系宋微子的后裔.到五世祖木金父时,因 其 父孔父嘉在宫廷内讧中被杀,木金父亦被降为士,并“绝其世”,即被剥夺去卿大夫的世袭地位.为了区别公族,他便改姓孔.其三世祖孔防叔,畏华氏之逼逃亡鲁国(今山东)定居 .孔子的父亲孔纥(字叔梁)是鲁国贵族孟献子属下一个“有力如虎”的猛士,因立两次战功,提升为陬邑(今山东曲阜南)大夫.孔纥大约六十几岁时同一个年纪不满二十岁的姑娘 颜徵在成婚.年龄的差距,可以看出其阶级地位的悬殊.传说他夫妻俩因祈祷山神来不及回家,妻子就在山洞中生下孔子(此洞便以“坤灵洞”和“夫子洞”命名,今尚在.山即称“ 尼山”,位于曲阜城南).孔子三岁时,先丧其父,十七岁时,又丧其母.孔子的家教中重视礼仪之教.生活贫困,促使他较早为谋生做事,学会多种本领,他自称:“吾少也贫,故多能鄙事.” 他青年时期在季氏门下当过委吏(管理仓库),还当过乘田(管理畜牧),由此他接触到社会 下层,了解到人民的一些愿望和要求.孔子生长于当时的文化中心——鲁国,在周礼的熏陶下,六岁“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十五岁时,就确立了坚定不移的学习志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学 习 鲁国保存 的中国古代文化,从中寻求治国救人之道.这一基本方向,决定了他一生的生活道路,形成了儒家的思想特点.孔子最大的抱负,是希望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施行仁政.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 而 已可也,三年有成.”意思是,假使有人用我治理政事的话,一年的时间就差不多了,三年就会大有成效.孔子约自30岁起,就奔走于齐鲁之间,希望通过从政来实现他的理想.但经 过十多年的努力,终未获得统治者的重用.于是,他就招收弟子从事讲学活动.直到51岁,鲁定公任他为中都宰.后来,他“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由 大司寇行摄相事”.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季桓子的矛盾激化而下野.在做官期间,他并未停 止办学.见自己的政治抱负在鲁国不能实现,55岁时,他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先后经过卫、曹、陈、宋、蔡、郑、楚等十几国,一面宣讲自己的政治主张,一面坚持流动教学, 68岁时返回鲁国.此后,他专门从事教育工作. 孔子在政治上虽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上却是成绩卓着的.孔子大约在30岁( 前522年)左右时,从事创办私学活动,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在鲁国从政和周游列国期 间,不断广收弟子,随时随地讲学,前后从事教育工作达四十余年.他一生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从事着教育工作,这是他之所以获得教育成功的根本条件.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搜集并整理出《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作为教材,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他还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教育 目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系统地论述,对后世的教育影响极大.《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有“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他自己也说:“受业身通者 七十有七人.”他培养了扒拿这么多人才,可谓教育硕果累累,做了前人未做到 的事. 公元前479年,一代教育家孔子病逝,其弟子以父母之丧礼之,皆服孝三年.“三年服丧毕 ,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人往 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孔里.” 孔子的思想学说和他的事迹,弟子们各有记录,后来汇编成一本书,名为《论语》,这是 研究孔丘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材料. 好脊二、重视教育的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 立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通过冉有之问,孔子扼要地阐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从庶、富、教三者的排列关系上看,孔子已直观地认识到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即劳动力、发展生产、 进行教化和发展教育事业. 孔子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持肯定态度.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 也 ,习相远也”.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这个较为科学的命题,既是孔子“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又 是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结晶.  三、教育的对象比较广泛, 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 接受 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 的办 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教无类”,东汉马融说:“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梁朝皇侃说:“人乃有 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其本意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孔子在 招 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 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 、晋、陈、蔡、吴、楚等国,分布地区广.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大多数出身平民,如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的子路,穷困至于三天不 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居室蓬户不完上漏下湿之原宪,父为贱人家无置锥之地的仲弓.也有个别商人出身,如曾从事投机贩卖的子贡.还有少数出身于贵族的,如鲁国的孟懿子和南 宫敬叔,宋国的司马牛等.孔子私学中,弟子品类不齐,各色人物都有,实是“有教无类” 的活标本,当时有人对此不理解,产生种种疑问.南郭惠子讥笑性地问子贡说:“夫子之门 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木隐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虽门下人品混杂,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 ,这说明教育家胸怀的宽大能容,教育艺术的高明善化. 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孔 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 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 精 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 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 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 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 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 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 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 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 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退.孔子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 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 在 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五、教学内容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 、 忠、信.”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 《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奴隶主的文化典籍,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总之,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 个部分.这三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的结构,以及社会的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看,应该说是初步完整化了.这是孔子在教学内容发展史上的贡献.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 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孔子改编的“六书”,是中国第一套较完整的教科书,从荀子的《劝学》篇开始尊为“经 ” ,故后世称为“六经”,除《乐经》已亡佚,其他“五经”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教材.“六艺”与“六经”的不同在于:“六经”偏重于文化知识, 属于文的范围;“六艺”则偏重于才能和技术的训练.因“礼、乐”也具有这方面的性质,所以也列在“六艺”中,“射”是射箭,“御”是驾车,都属军事课程. 总的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有三方面特点:其一,偏重社会人事.他的教材,都属于社会 历 史政治伦理方面的文化知识,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灵.他虽不是无神论者,但对鬼神持存疑态度.他不谈“怪、力、乱、神”,不宣传宗教迷信思想,不把宗教内容列 为教学科目,这种明智的态度,成为中国古代非宗教性教育传统的开端.其二,偏重文事.他虽要求从政人才文武兼备,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仍是偏重文事,有关军事知识技能的 教学居于次要地位.其三,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他所要培养的是从政人才,不是从事农工的劳动者,他不强调掌握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他既没有手工业技术可传授,也没有农业技 术可传授.他认为社会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与小人职责不同,君子不必参与小人的物质生产劳动,所以他从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 樊迟要学种田、种菜,他当面拒绝. 六、孔子的教学特点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 教 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题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 人,各因其材”.)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 的 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如有一次有意识地向子路提出一个假定性的问题:“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字路并未说话,仅以高兴默认,孔子便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 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认为不同的事务不同的情境都 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质. (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 的 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 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他还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 不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 识要 “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 ,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 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三)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 状 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 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七、树立教师的典范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 敏 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回答子贡的提问时说:“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他也曾在学生面前评价自己说:“若圣与仁, 则吾其敢.抑为(学)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也.”他为后世的教师树立了六个方面的典范: 学而不厌.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 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温故知新.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 社会问题,知道解决的办法. 诲人不倦.孔子30岁左右开始办学,40多年不间断地从事教育活动,就在从政的5年间,也仍 然从事传授,周游列国时,也随处讲学.有的学生品德很差,起点较低,或屡犯错误,他也 不会嫌弃,耐心诱导,造就成才.“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是他有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以身作则.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通过严以责己,以身作则来感 化 学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 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教学相长.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 而是可以教学相 长 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自己. 总之,孔子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所体现的“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

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 文化及教育贡献是什么

教育: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因材施教,使许多贫困的人有机会读书,培养了很多人才,着名的又72贤。一是春秋时期,王官之学衰微,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设杏坛讲学授徒,整理并以《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为教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育内容;二是打破教育上贵贱贫富的等级,提纲“有教无类”,使人人享有教育的平等权利,学生众多,史称“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三是主张尊师重道,“三人行,必有吾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和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及“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等等,至今为人所称颂和沿用。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职业教师,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也由此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孔子是绝对的精神领袖。说《论语》是中国文化的圣经、孔子是中国文化的圣人,那一点儿也不算夸张。虽然自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强势冲击,但时移世易,孔子的许多思想包括他的和谐思想,仍然被人们所推崇和弘扬;孔子的《论语》,仍被中外人士普遍视为中国文化“最古最有价值之宝典”。 任何一种思想,倘能经受住历史长河的淘洗而历久弥新,都应有其内在的魅力、恒久的价值。孔子的和谐思想在当今社会重现其活力、重放其光辉,就是如此。那么,孔子和谐思想的特色在哪里呢?愚以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崇尚人类自身的和谐,并把这种和谐落实到礼治秩序上;二是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并把这种和谐提升到基尺“天人合一”的高度;三是崇尚“中庸之道”,并把“和”提升为儒学体系的认识论范畴,为中国文化树立了“致中和”的精神。 人们一般都认为孔子开创的儒学,把重点放在探讨为人处世等问题上,对自然科学不很重视。且不管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孔子对人的问搏烂高题确实非常关心,即使是关心物,也以人为出发点。实际上,这正是孔子思想的闪光点,也是孔子思想的显着特色。孔子的和谐思想最能说明这个问题。它以“仁”为基本内核、以“礼”为外在实现形式、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等问题的无比关心,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无限情怀。 孔子在论“和”的精神、“和”的价值时,继承了前贤“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相成相济”的思想,但又有新的发挥和升华。孔子讲“和”,是先讲个人心性之“和”,然后再往外推,由己及人,从小到大,渐次推到人际之“和”、家国之“和”、人类之“和”、天人之“和”。孔子讲个人之和,非常注重致和的手段,就是修身养性,要求人们“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修性养之后,才有可能成为与“小人”有别的“君子”,进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境界,做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中讲的孝悌忠信,实际上都是在讲实现“人和”的条件。《大学》甚至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由此可见,孔子讲“和”,把作为社会细胞的个人的心性之“和”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对此前的“和同论”新的发展。这一新的论述,既符合当时中国是一个低水平的农业社会的实际,又切合当时中国人重血缘宗法的文化传统,因而从根源上为“和”的实现、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找到了一条切实有效的路径。孔子还由“人和”讲到“政和”,主张“举直错诸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特别是对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政治艺术非常推崇。《左传》昭公二十年有一句话最能表达孔子的“政和”理念:“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孔子在讲人类之“和”时,并不是讲一团和气,掩盖矛盾,而是讲原则、讲礼制的。在孔子及孔门弟子看来,“和”是人生的追求、人类的目标,但“和”的实现,要“以礼节之”。也就是说,制礼,守礼,是“致中和”的条历高件,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天下归仁”。否则,和稀泥,作乡愿,不讲原则,放弃斗争,那就成了小人之“和”,是不道德的。孔子认为,这种拉帮结派、党同伐异的小人之“和”的实质是“同”而不是“和”,有道君子对这种形“和”实“同”的现象应坚决反对。他明确地说:“乡愿,德之贼也。”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制礼、守礼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和”的状态,达到“和”的境界。所以,他说:“礼之用,和为贵。”由此可见,在孔子的和谐思想中,“礼”与“和”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的。 孔子讲“和”,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把人类社会与人类生活所依托的宇宙结合起来、贯穿起来,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高尚境界。孔子自称不语怪力乱神,因而对于代表自然界的“天”,他的态度非常鲜明,也非常严肃,没有一点儿神秘主义的气息。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认为,孕育四时和万物的“天”虽然高大得很,人类不可违逆,违逆就是失“和”;但它的规律可以认识,可以利用,人类可以效法“天”,也只能效法“天”。在孔子看来,尧就是法天的典范,“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因为“天”大,“天”的规律不可违逆,所以在“天”的面前显得非常渺小的人类就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即“畏天命”。孔子认为,人类如果不能敬畏自然,甚至破坏自然规律,就会得罪自然,最终受到自然的惩罚,到这时候,即使后悔也是没有用的,“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人类与“天”相处的唯一出路,就是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去探索与认识自然的规律,掌握自然的规律,利用自然的规律为人类自身谋福祉。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孔子的这一思想是很有见地的,也是符合实际的。正因为天大地大,所以孔子对自然一方面是敬畏,另一方面又如赤子一般,对大自然非常热爱、非常依恋,把人与自然界视为一个整体。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关心生命,提倡保护动物,反对人类竭泽而渔式地向自然界索取。孔子本人在钓鱼时就只用一个鱼钩的钓竿,而不用大鱼网;打猎时,只射飞鸟,不射在巢中歇宿之鸟。这样,与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动物就可以繁衍生息,不致绝灭;人类与自然界的平衡就可以永久保持,不致破坏。孔子这种“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行为和主张,是今天环保主义者的一个绝好样板。正因为孔子把人类和自然视为一个整体,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所以他还主张人类要向自然学习,充分地认识自然,从中了解自然界的生命意义,正确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出于对天人和谐的追求,出于对自然资源的爱护,孔子反对奢侈浪费,倡行节俭的生活方式。他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生活豪奢,就可能违和;日子节俭,又显得寒酸。但孔子宁肯寒酸,也不羡慕那违和的豪奢。他甚至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孔子讲“和”,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就是子思在《中庸》中追述的中庸之道。它由孔子发其端,而由子思总其成,后来成为一种深深影响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认识论。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后来,子思“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对孔子的中庸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其最经典的语句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而把孔子的中庸思想生成为“中庸之道”,生成为一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认知方法。“中庸之道”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孔子的理由是:“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来,行中庸之道,形易实难,非智、仁、勇俱全不可及,而人的弱点恰在于欲障难除,血气易偏,因而“处中道”、“致中和”、“行中庸”就值得时时念之,日日行之,终身求之。 由此观之,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和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状态,一种境界,一种政治智慧,一种人文关怀,一种道德诉求,一种理想境界。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孔子的和谐思想确实值得我们挖掘、借鉴和弘扬。

Ⅳ 孔子在文化上,教育上有何贡献

孔子对教育的贡献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治国以礼”(《论
语·先进》)、“为政以德”(《论语·为政》)的政治思想,两千多
年来,一直为世人所称颂。而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成就,更是像一
颗璀璨的明珠,在我国教育史上放射着夺目的光辉。下面笔者从
首创私学和教学思想两个方面来谈谈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一首创私学,广收门徒
孔子的一生,大部分从事教育活动。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教育家。孔子本来也想从政,但他
在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曾经多次谋求出仕,但遭到权贵的排斥,
因此最终未得重用,甚至不得不出走国外。虽然鲁国的掌权者也
曾经想拉拢他,但他认为他们不走正道,不愿合作,于是退而在
家讲学。他是最早创办私学,进行私人讲学的人。孔子办租扰学,主
要颂毁有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大约在他30-35岁之间,第二个时期
在37-50岁之间,第三个时期是在他的晚年,即68-73岁之时。
他的私人讲学非常成功。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这些弟子有许多是从远方慕名而来的。七十二位贤者,有的以学
问闻名,有的成为当时诸侯国的卿相。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
成就。因为在孔子所处的时代,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而设,所谓
“学在官府”,不仅奴隶和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就是奴隶主下
层也很少受到教育。而孔子兴办私学,广收学徒,提出“有教无
类”(《论语·卫灵公》),即一个人不管他出身如何,都有权接受
教育。孔子收徒,学费很低野型备,只要“自行束修以上”(《论语·述
而》),就收为弟子。“束修”就是十条干肉。比较贫寒的平民,只
有交得起十条以上的干肉做尊师礼,就可以接受教育。十条干肉,
一般的家庭还是准备得起的。这样就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
为普及教育开创了先河。由于孔子兴办私学,不分贵贱一律施教,
使许多出身低微的平民可以通过教育获得参与政治活动的能力,
从而也就有了成贤的机会。由于孔子率先兴办私学,使得后来私
人讲学的风气盛行。春秋战国时期“处士横议”和“百家争鸣”
局面的出现,可以说与孔子开创私学有很大关系。孔子首创私学,
“有教无类”,这是孔子对教育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二教学思想,为人称道
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孔子在他一生的教学经历中,总
结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经验,既有关于“教”的,也有关于“学”
的,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教学思想。其中有许多教学思想虽然
时隔两千多年,至今仍有借鉴之处。
对于学习方法,孔子主张要博学、多练、经常温习。《论语》
开篇首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就是
说要多学知识,而且要复习训练,否则,学过的知识就不能巩固。
人们常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里面其实也包含了复习巩
固的意思。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旧的知识积累得多了,就能够
产生新的见解。所以,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
语·为政》)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这些话来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巩固知识。
孔子还认为,不仅要博学多练,温故知新,而且还要经常思
考,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他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
怠”(《论语·为政》)。他一方面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曾说“吾尝
终日而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这里孔
子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说明长时间的空想是没有好处的,不如学
一些知识,再去思考。另一方面,孔子又强调要勤于思考,他对
那种不认真思考的学生表示没有办法。他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
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就是说,学习的同
时还要思考,要经常问个“为什么”。由此可知,只学习不思考不
行,光思考不学习也是行不通的。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才会学有所得。孔子这种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至今还
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在学习态度方面,孔子主张一个人对待学习要老老实实,谦
虚好学。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
政》)意思是,学习知识,弄懂了就是弄懂了,没弄懂就是没弄懂,
千万不可不懂装懂。在学习上,要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
语·公冶长》)的精神。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
而》),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一定
要虚心向人请教。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不耻下问”,要做到“以
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论语·泰伯》)同学之间遇到不懂
的可以相互请教,老师遇到不懂的可以向学生请教,大学者、大
专家遇到不懂的也可以向普通老百姓请教。孔子自己就是谦虚好学的典范。他虽然学识渊博,但是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虚心向
别人请教。《论语》记载,“子入大庙,每事问。”(《论语·八佾》)
他曾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论
语·子罕》像孔子这样博古通今的大教育家,尚且说自己“无知”,
“空空如也”,其谦虚之态不言自明。孔子好学是人尽皆知的。他
曾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在此,孔子说明,自己并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而是通过好学才
有的。“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未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
冶长》)这是孔子对自己好学精神的自白。孔子这种实实在在,谦
虚好学的精神,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对于教学方法,孔子主张启发教学,因材施教。孔子启发教
学可以说是恰到好处。他的学生颜渊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孔子启发教
学到了让学生“欲罢不能”的程度,可见他的启发教学是多么的
在成功。孔子认为,教师不能一言堂地老是向学生灌输,关键在
于启发学生去思考和琢磨。这种启发教学的思想至今仍为社会所
提倡。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
复也。”(《论语·述而》)“愤”是指学生求通而不得,产生一种求
知欲;“悱”是指学生虽有会意而又表达不出来,处于一种似通非
通、似懂非懂,而又急于弄通弄懂的状态。当学生进入“愤”、“悱”
的境地,才是教师进行启发诱导,实施教育的良好时机。在教学
中,要注意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进入“愤”和“悱”的
境地,以便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通过启发,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的能力。当举一而不能反三时,不要直接告诉他答案,而要
他独立思考去解决问题。在进行启发教学时,孔子往往采用“叩
两端”的方法。他曾说,“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吾叩其两端
而竭焉。”《论语·子罕》孔子原本对此问题不了解,但通过“叩
两端”,即从正反两面去追问发问者,终于把问题谈清谈透。孔子
常用“叩两端”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孔子认识到,教
学的意义不全在于灌输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
获取知识的方法。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今天仍然广泛运用。
因材施教是孔子的又一个基本教学方法。孔子认为学生个性
有差异,学习程度有高低。因此,他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下,
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学习程度高低的不同,他说:“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针对
学生个性的差异,孔子对症下药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孔子因材施
教的例子不胜枚举。最典型的是孔子对冉有和子路两人“闻斯行
诸”的回答。《论语》记载,冉有和子路提出同一个问题:听到道
理后是否就去实行?孔子回答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
之?”意思是,有父兄健在,怎么能够听了就干起来呢?而回答
冉有则说“闻斯行之”,意思是听到了就去干。公西华不解其故,
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孔子告诉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论语·先进》)这样,孔子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用
不同的方法来教育他们。子路可以说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子路未入孔门时,性格偏激、鲁莽。在孔子的教育熏陶下,逐步成
为一个“君子儒”。在内乱中与人搏杀时,他的帽缨被击断,还念
念不忘“君子死而冠不免”。现在看来,子路此举显得有些“迂”,
但在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成功。为了因材施教,
孔子还实行分科教学。这在教育史上也是首开先例的。孔子分科
教学培养了不少尖子人才,《论语》记载的有“德行:颜渊、闵子
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
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由于孔子坚持因材施教,因
此孔子培养出来的学生,各具特色,各有所长。
在教师规范方面,孔子认为身教重于言教。因此教师要以身
作则,为学生做出榜样。他认为,“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
语·子路》)如果自己行为不端,又怎能端正别人的行为呢?只要
自己行为端正了,不怕别人不服从你,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到
正人先正己。教师为人师表,最重要的是要不遗余力地教导学生。
为了教好学生,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孔子
自己也是身体力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真
正做到了“默而记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孔子就是这样,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感化学生,从而深得学生尊
敬,也受到后世的推崇。
孔子的教学思想值得借鉴的实在太多,其他如乐道敬业,修
己安人,教学相长等等,都值得好好吸收利用。孔子在他的教学
生涯中,总结出如此之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这是他对教育所
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总之,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非常杰出的教育家,后人尊奉孔
子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不仅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崇高
地位,他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美国出版的《名人
年鉴手册》把孔子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今天来研究孔子的
教育成就,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果以上不满意、一下几点啦=v=
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贡献

答:孔子在道德伦理思想的贡献,即他提出并仔细论证了一个新观念——"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长期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观.用一句简洁的话来表达,就是:君子应当为他人,为崇高理想的实现而自强不息.在孔子看来,"仁"是众多道德规范的综合,恭,宽,敏,惠等等.那么"仁"的核心是什么 据《论语·颜渊》记载,孔子对此的回答是"爱人",爱人与尊重人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所以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要站住脚,必须让别人也站住脚,自己要做成事情,同时也要让别人把事做成.由此看来,"仁"的精神与损人利己是完全不相容的,这种爱心并不是爱自己的亲人,而是由此作为起点去爱大众."泛爱众而亲仁"怎么才算博爱大众呢 孔子回答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即对老者关怀尊敬,对朋友忠实诚信,对少年注重教育.这些是博爱大众的标准.尊老,诚信是调解人与人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一个主要内容.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培养了大批弟子,其中比较优秀的的就有七十余人,这些人沿着孔子确立的思想方向,对儒家作了全面论述.在战国时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孔子的思想体系,从而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其中以"仁"为核心作为儒家思想的基本思想,比如孔子曾经分析人的各种品性,孟子将它加以理论概括成为仁,义,礼,智四端作为作人的标准.
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和谐的指导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除在当时打破“学在官府”局面而使文化下移,促进士阶层兴起外,今天的义务教育也与之不无联系。
2、教育作用于社会和培养人。今天于此尚有偏差,圣人先见何等高明!
3、教育目的培养“士”。辩证地看“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既有重大意义也有引起偏差理解的副作用。
4、教育内容“文、行、忠、信”。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既重德育又不薄智育。加工整理补充修订“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紧扣“文、行、忠、信”施教。其于礼仪之邦的深刻影响举世公认。作为当今教育工作者不能不认真领会。
辩证地看待,孔子的教育思想确有自相矛盾之处,如鄙视生产劳动等实际知识,又囿于当时自然科学知识的贫乏,忽视思辨知识和能力培养,缺乏充分的哲学思辨气息。这也可以说与死板教条教学有一定的源流关系。
5、道德教育四原则:
(1)立志有恒 当代教育应于此认真反思,实施“挫折教育”。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发人深省。养尊处优,好逸恶劳,玩物丧志,“不知好歹”的状况令人忧虑。
(2)克己内省 当代教育,包括教师在内,很缺乏此种精神,为人师表意识淡漠;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自负,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以人之过掩饰自己之过。当然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孔子思想带来的消极一面;要培养学生胆大心细,发展个性,有主见又能理解别人。
(3)改过迁善 要敢于认错勇于改过,切忌文过饰非。怎样看待教师自身的不足,最好的方法就是勇于正视,努力学习,敢于自责。
(4)身体力行 言行一致对于教育工作者尤其不可忽视,教师言不由衷学生还不会理解,其负面效应特强。
6、教与学主张八原理:
(1)勤于学习,广于见闻 当代教育,既应教导学生,更应要求教师自己,即“群体观”,摆正教师群体中个人位置,取长补短才大有裨益。
(2)学而时习,温故知新 师生都应学而时习,培养温故知新,用教改新名词谓之“反刍”和“迁移”,要防死记硬背,纸上谈兵,要注重培养的是牢固掌握知识,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学思并重,以学为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学以致用,言行相符 当今教育也存在学用分离的问题,比如语文教师写不好文章,说不好话(结巴、不畅、不规范、口头禅),学生识读、书写水平低,会背条条不会应用等等。
(5)虚心求学,奋发不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老师成为教书匠,往往就是缺乏奋发不息的求学精神,故作玄妙,装得神秘,实际又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使自身渐渐老化、僵化、退化。
(6)启发思维,举一反三 当今教改强调的就是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学;语文单元教学重在举一反三,实现纵横迁移。
(7)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 备课要备学校、备教师、备学生、备教材。照本宣科,满堂灌实际是惰性的表现。学生观“天生其人必有才”。
(8)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要认真领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和“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为人师表须有强烈的角色意识,当然另一方面也应培养学生“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独立人格意识。

Ⅵ 孔子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有哪些六点!!!!!!!

1、在教育目的方面
他确立了培养“仁人”、“君子”、“士”等不同层次与规格人才的目标,并进而提出了“学而优则仕(《子张篇第十九行乱》)的主张,这对打破贵族世袭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2、在教育作用方面
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和“庶富教”等思想,充分肯定了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的具大影响,把教育工作视为“安邦治国”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他还认为教育对人性的发展与完善也具有积极影响,他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篇第十七》)的朴素唯物主义命题,肯定了人的天赋素质是相近似的,个性差异则是后天习染的结果。
3、在教育对象方面
他不仅提出了“有教无类”(《卫灵篇第十五》)的口号,而且还提出了“自行束修以上,吾干尝无诲焉”(《述而篇第七》)的宽厚的招生条件。这表明,在什么人可以入学受教育的问题上,他主张不受族类、地域和等级限制的。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在孔子的私学中,纯属贵族出身的弟子寥寥无几,多数人来自社会各个知辩阶层,而且来自不同的诸侯国。可以说,他创办的私学,扩大了招生范围,冲破了“学在官府”的束缚,适应了“文化下移”的要求,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4、在施教的内容方面
孔子极其重视德育教育,把德育放在整个教育的首位,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篇第七》),“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篇第一》)。孔子把“仁”视为德育内容的核心,强调“仁搭带缺”与“礼”结合,互为表里,反映了时代精神。尤其是在具体的修养方法上,孔子提出的立志有恒、安仁乐道、慎言敏行、内省外察、严于律己、改过迁善、以友辅仁等等,基本上符合知、情、意、行的德育过程的规律,有许多合理因素和可取之处。
5、在教师如何教的方面
他首先提出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篇第七》)的教学态度。一方面要求教师自强不息,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要求教师高度负责、对学生无隐无私。其次,孔子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善于把握时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篇第七》),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孔子还认为,实行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做到“闻一知二”,乃至“闻一知十”。再次,孔子强调因材施教,即采取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做到有针对性。
6、在学生如何学的方面
孔子同样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虑心笃实的态度,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第二》)。二是学与问的结合,提倡多闻多问,“不耻下问”(《公冶长篇第五》),把问看作是善学的表现。三是学与思的结合,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第二》)。四是主张“学”与“习”的结合,提倡“学而时习之”(《学而篇第一》),“温故而知新”(《为政篇第二》)。

Ⅶ 如何评价孔子的教育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谨世派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返扰、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祥贺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阅读全文

与孔子文化教育怎么样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33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14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5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87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