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近代文化名人哪个在德国留过学

近代文化名人哪个在德国留过学

发布时间:2023-05-08 16:22:32

A. 德国在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1、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仿悄桥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着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着名的代表。

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

2、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犹太裔物理学家。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

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创立狭义相对论。

3、康拉德·阿登纳(1876年1月5日——1967年4月19日),为联邦德国首任总理,他经历了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第三帝国和联邦德国等四个重大历史时期。

在他的领导之下,德国在政治上从一个二战战败国到重新获得主权,进而成为西方国家的一个平等伙伴;经济上医治了战争的创伤,并通过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创造了德国的“经济奇迹”。

4、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3.21-1750.7.28),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

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2005年德国电视二台票选最伟大的德国人活动中,他排名第六,次于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

5、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备猛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

B. 除了季羡林 还有哪些名人去过德国留学

林语堂1921年到德国殷内大学选修莎士比亚戏剧,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归国。

C. 抗日战争中都有哪些将军去德国留过学的

到欧洲勤工俭学的部分到过德国,朱德到过德国培缺液,但不是留学,更没有在德配物国学军事,扮尘而是避难。在德国专门留学学军事的应该没有,到日本留学的到是不少,基本都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美国留学学军事的就是孙立人。

D. 中国近代百年文学重要人物

季羡林

中国语言学家、作家、文学翻译家。生于1911年8月6 日。山东省清平县(现改姿链迅归临清市)人。自幼就学于济南市,1930年毕业于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同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交换的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格廷根大学从着名印度学家E.瓦尔特施密特研究古代印度语言。1941年获格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交通断绝,无法回国,即应聘在格廷根大学任教,并从着名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或称焉耆 -龟兹语)。1946年初夏返抵上海,应北京大学之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至1984年。
季羡林于 195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起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1979年起任中国南亚学会会长,1980年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负责人,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1年任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1984年起任《中国大网络全书》总编委会委员,1985年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等职。
季羡林精心研究中世印欧语言,有突出的成就。
①在印度中世语言(包括阿育王碑铭用语、巴利语、俗语和混合梵语)形态学方面,他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小乘佛教大众部说出世部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特征,着《〈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一文;他发现并证明印度中世语言中语尾 -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唤蔽度西北方言犍陀罗语的特点之一,着《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 -am向-o和-u的转化》(1944)一文;他还发现并证明不定过去时是中世印度东部方言古代半摩揭陀语的语法特点之一,着《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年代与来源的标准》(1949)一文。
②在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方面,他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它所使用的语言是中世印度东部方言古代半摩揭陀语;他还阐明原始佛教采用放任的语言政策迹此,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以及与语言问题相联系的印度佛教史上的其他问题。有关论文已编成《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一书。
③在吐火罗语的语义研究方面,他通过对《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本与其他语言的异本的比较,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写成《〈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一文。1980年以来,他开始研究和译释新疆博物馆收藏的吐火罗语 A《弥勒会见记剧本》残卷,已发表《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等5篇论文,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季羡林的论着还有《 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1982)、《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1982)、《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1981)、《商人与佛教》(1985)等。季羡林又是勤奋的文学翻译家,他直接从梵文翻译了《沙恭达罗》(1952)、《五卷书》(1959)、《优哩婆湿》(1962)、《罗摩衍那》(7卷,1980~1984),还着有《罗摩衍那初探》(1979)一书和《〈罗摩衍那〉在中》(1986)一文。他在梵文文学的介绍和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外,他还从巴利文、英文和德文翻译了一些文学作品,译本有《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
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
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建国后,历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负责人,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东文语言文学系教授、主任,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大网络全书》总编委会委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亚非学会会长,语言学会会长。

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93年3月当选为澳门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是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对印度中进语言形态学、原始佛教语言、吐火罗语的语义、梵文文学等研究均作出重要贡献。在印度中世语言形态学方面,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小乘佛教大众部说出世部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特征,着《〈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一文。在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方面,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它所使用的语言是中世印度东部方言古代半摩揭陀语。主要译着有《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印度简史》、《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罗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等,翻译了:《沙恭达罗》、《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五卷书》等,散文集有:《赋得永久的悔》。主编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1995年11月,“北京大学季羡林海外基会”成立。夫人:彭德华。

E. 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代表人物

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代表人物有许多,以下介绍几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拉策尔(Friedrich Ratzel,1844-1904)是德国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世界上着名的人文地理学家。他以《国土》(Lebensraum)为基础,提出了“生命圈(Lebensraum)”的概念,认为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生命圈。他还主张将人类历史分成了大陆移民、海洋渗透、海外扩张等三个阶段,对世界发展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近代德国人文地理学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菲利普·弗朗茨·冯·帕尔缪(Philipp Franz von Palmenau,1885-1920)。他对拉策尔的思想进行了扩展和深化,提出了“地域”(Landschaft)的概念,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维度来定义地域,并将地域作为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基础。

除此之外,还有威廉·里希特(Wilhelm Riehl)、洛伦茨·范斯滕贝格(Lorenz von Steinberg)等人,他们都对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有旅雀手着不可替代的贡献。

F. 谈辜鸿铭——何以成为东方文化的代言人,为何能在德国红极一时

辜鸿铭是中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一位学贯中西的着名学者 ,也是一位曾经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化名人,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由于时代的误解和政治禁忌,在国内辜鸿铭被世人遗忘了数十年之久。

与之相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和战后的一段时间里, 辜鸿铭在西方世界可谓是红级一时。 在当时欧洲人的眼里,辜鸿铭是一位精通西方文化并能高论东西文明是非的东方大哲,是东方文化的代言人。那么,他何以在德国影响如此之大呢?

一、辜鸿铭是何许人也?

1、辜鸿铭出生

辜鸿铭(1857—1928)出生于 马来西亚槟榔屿一个华侨世家, 曾祖父辜礼欢为英属马来半岛的华人首领。由于前兆辜鸿铭的父亲曾帮助英国商人布朗管理一个橡胶园,其勤勉忠厚,深得布朗先生器重。而因为 辜鸿铭母亲为西洋人且自幼即曾接受西式教育 ,由于聪明伶俐,为布朗夫妇喜爱, 被收为义子。

大约在十三岁时布朗夫妇回苏格兰老家, 辜鸿铭被带往英国读书 。通过在英国的学习,年仅21岁的他就已经拿到了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之后, 辜鸿铭又到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地游学 ,期间还曾入德国大学学习自然科学知识。

1880 年,二十四岁的辜鸿铭留学生活结束后返回槟榔屿老家。 不久,便受命到殖民 *** 工作。在一次游船上受人引荐,他便进入张之洞幕府,担任张之洞的外交顾问秘书。一干就是20 余年,张之洞对他多有赞誉。

2、辜铭鸿与德国的关系是如何开始的呢?

通观迄今的研究材料,虽然矛盾之处甚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 辜鸿铭接触德国文化是从背诵德国经典名着开始的。 布朗先生为了培养辜鸿铭,要求他用背诵名着的方法先掌握英、德、法、拉丁语等重要语言,进而涉猎西方的文化、历史、哲学和政治思想。学习德语并了解德国文化,当然也是从背诵德语经典着作开始。

一般认为是歌德的《浮士德》,传记资料对此一般都有记载,相关的传记作品也都演义了辜鸿铭背诵《浮士德》的情形 。辜鸿铭虽然极为推崇歌德,但他研读的德语经典作家显然远不止于歌德。 从辜鸿铭在文章着作中自由引用歌德、海涅、席勒、诺瓦利斯等文学家,康德和费希特等德国古典哲学家以及俾斯麦等政治家来看, 他研读背诵的德语经典着作相当广泛,涉及文学、历史和哲学等领域。

遗憾的是,虽然关于辜鸿铭家世出身的材料已基本详实,他归国之后的活动经历也大致条理清晰,但对于 他早年在欧洲的生活及学习情况,人们所知甚少。 有人认为辜鸿铭在德国获得过博士学位,也有人觉得他获得过工科文凭。事实上在分析辜鸿铭的德国文凭问题虽然疑点多多,但有一点似乎没有疑问,即 辜鸿铭在德国大学学习的是自然科学。

这其实正反映了十九世纪后期欧洲的社会现实:那时的德国充分利用欧洲最新的自然科学成果,再加上普法战争中所获得的巨额战争赔款, 虽然起步比英法两国晚了不少,但发展速度却十分惊人, 在科技创新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也远远超过欧洲的其他国家。

因此,辜鸿铭在学习了解欧洲的自然科学知识时选择德国,是顺理成章的事。从现有的资料看,辜鸿铭游历过的德国城市有柏林、莱比锡、魏玛、耶拿等地,其中,魏玛和耶拿更是德国盯悔冲的文化圣地,尤为辜鸿铭所青睐。 这种游历和广泛涉猎无疑有助于他逐渐形成自己对德国文化的整体看法。

二、为何受到德国人的追捧?

在十一年的留学生涯中,辜鸿铭对欧洲的历史、政治、社会民情、哲学思想等方面都有所涉猎,但 他用功最勤而且也最拿手的还是西方的语言文学 。所以,辜鸿铭对德国的接受主要是在思想文化方面。德意志民族的文化精神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让他折服的是 歌德的人格魅力和道德理想。

在辜鸿铭眼里,德意志文化精神最终归结到一点,这就是德意志民族的道德禀赋, 他们对秩序的热爱和对不义的憎恨。 正因为如此,辜鸿铭才把德意志民族推到了 “欧洲现代文明合法的、正统的保护人” 的位置上,对德国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辜鸿铭曾经享誉西方多年,尤其在德国拥有极高凯歼的威望。 不过,辜鸿铭在德国获得的这种盛誉并非一蹴而就。德国人,主要是知识界人士,对辜鸿铭的认同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其前后的发展脉络也基本清晰。

1、初出茅庐

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期 ,辜鸿铭在德国已经引起了个别知识分子的注意。不过,德国国内的反响显然不够强烈,也不够深入,德国知识分子对辜鸿铭的关注只是零星的、间接的。换句话说,辜鸿铭在德国已初步知名,只不过名气还不够大。 最先引起德国知识分子注意的,是辜鸿铭文章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

在《尊王篇》中,辜鸿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就是, 列强在中国面对的是一个注重道德修养的高度文明的国家。 显然,辜鸿铭此时的爱国言辞是以他文化民族主义的思考为底蕴的。可以说,辜鸿铭最初主要是以一个 爱国主义者和文化民族主义者 的形象出现在德国人视野里的;这种融合了爱国主义热情和文化民族主义思考的控诉,比较容易吸引西方知识分子的眼球。

至于德国知识界初步关注辜鸿铭的原因,除了他文章中所显示出来的精深的西学修养、高超的外文水平、爱国主义的凛然正气以及上面所说的文化民族主义控诉这几个一般原因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背景原因: 基于对中国长期的军事侵略及经济和文化渗透。

当时的西方世界普遍弥漫着一种轻视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社会心理 ,他们已经习惯了对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歧视,也习惯了中国人对此的沉默。在这样的时刻,辜鸿铭忽然站了出来,以纯正漂亮的英语直斥西方,西方人自然容易感到新奇。

2、红极一时

辜鸿铭在德国真正大为知名缘于《清流传》 文本在德国的出版 。1911 年,辜鸿铭的英文着作《清流传》(英文名《中国牛津运动故事》)由着名汉学家卫礼贤译为德语并在德国出版,定名为《中国对欧洲思想的抗拒》,着名记者兼作家阿尔方斯·帕凯作为编辑者为这本书写了一篇长序。

随着《清流传》德文本的出版, 辜鸿铭的着作由于德国读者的加入而开始拥有更为广大的读者群。 这样,辜鸿铭的思想观点终于引起了更多德国知识分子的关注,并在他们中间激起了强烈的反响,而 辜鸿铭在德国的名气也迅速扩大, 这从德国媒体对辜鸿铭及其着作的连续报道上就可以看出来。

而之后,辜鸿铭的代表作 《中国人的精神》 由德国知名作家施密茨翻译并在德国出版,继《清流传》之后再次在德国知识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不仅表现在不断出现的评论文章和各抒己见的观点,还表现在该书售磬很快, 应读者要求,1917年即再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及战后的数年中, 辜鸿铭在德国的声望达到了极点 ,用“如日中天”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在这场热潮中,不仅大多数德国知识分子对辜鸿铭格外钦佩,就连部分普通的德国百姓也知道他的名字。

三、为何早前的辜鸿铭无人问津?

辜鸿铭在国内开始被广泛且大量的研究并挤身于国学大师之列的时候,已经是二十世纪后期了。 还是随着学术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热的兴起,辜鸿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这之前,对辜鸿铭的研究要么是不客观,要么就是报刊杂志的简评,要么就是非学术的政治上的批评。

辜鸿铭的学术思想长期少人问津,原因有多方面。首先,从创作角度看, 辜鸿铭终生向西方宣扬东方文化,着书立说主要面对西方读者, 因而着作多以英文写成,文章也大多发表在国内的英文报刊、日本的英文报刊以及欧洲的报刊杂志上。正因为着作以外文写就, 辜鸿铭当时在国内的影响面也就有限。

其次, 虽然辜鸿铭在西学方面造诣精湛,但他的国学水平在当时学者的眼里仍可怀疑 。毕竟辜鸿铭是归国之后近而立之年才开始用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治学方法上又不拘于训诂考据,虽然他天赋超群,但底子终究还是有所欠缺。还有一点就是辜鸿铭偏激的性格、怪僻孤傲的言行以及顽固的保皇立场,使得人们对他的印象主要是怪诞和保守。

经过五四一役, 辜鸿铭作为顽固的前清遗老和封建卫道士的形象更是在国人眼中定了型。 在无数才智之士寻求富国强国之路的时代大潮中,辜鸿铭的复古立场确实不合时宜,因而不能期望辜鸿铭的学术思想能够得到客观和全面的评价。

四、总结

辜鸿铭在德国的影响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他走红德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辜鸿铭在西方、特别是在德国的声誉日隆,他越来越多地被人视为一个有着深刻洞见的哲学家。无论怎样通过上述的分析都可以表明, 辜鸿铭是一位学贯中西的文化名人。

文化(14)德国(24)歌德(1)

G. 哪些中国名人曾留学德国

周总理、中科院院长,科技部部长, 文化界名人也很多,如季羡林、蔡此樱元培是一位。还有蒋百里。朱德1922年也去让让了德国留学森滑丛。还有很多。

H. 德国哲学家有哪些着名人物

德国着名哲学家如下:

1、伊曼努尔·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德文: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出生和逝世于德国柯尼斯堡,德国哲学家、作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2、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是德国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主要着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创立首御了经济理论《资本论》,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

4、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尔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者蠢岩是柏林大学(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学)的校长。

5、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戈特弗里档姿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7月1日-1716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数学家,历史上少见的通才,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

本人是一名律师,经常往返于各大城镇,许多的公式都是在颠簸的马车上完成的,他也自称具有男爵的贵族身份。

I. 德国名人有哪些越多越好

德国名人有歌德、叔本华、恩格斯、费尔巴哈、康拉德·阿登纳、巴赫、贝多芬、莫扎特、俾斯麦、谷登堡、马丁·路德、卡尔·马克思、伦琴、尼采、高斯、西奥多·施旺、叔本华、隆美尔等。具体介绍以下几位:

1、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着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着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

2、恩格斯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军事理论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大量经济支持。

3、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4、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5、伦琴

威廉·康拉德·伦琴(1845年3月27日-1923年2月10日),德国物理学家。1895年11月8日发现了X射线,为开创医疗影像技术铺平了道路,1901年被授予首次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发现不仅对医学诊断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影响了20世纪许多重大科学发现。

J. 图宾根大学的德国名人

自2004起就任德国联邦总统的霍斯特-科勒曾在图宾根学习经济学和政治科学,他也在应用经济研究中心作助教工作,2003年起,任图宾根大学副教授。当然,图宾根古往今来的名人还远远不止科勒。现任教皇本笃十六世约瑟夫·拉青格、发现以及描述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医生阿尔茨海默、“天上的立法者”开普勒、德国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德国最伟大的诗人荷尔德林、浪漫主义诗人乌兰德、艺术童话大家豪夫、客观唯心主义谢林,以及与中国文化颇有渊源的黑塞也都在这里学习生活过。
还有许多世界知名的学者和政治家以及10位诺贝尔奖得主都在图宾根大学学习或者工作过:
威廉·拉姆齐(William Ramsay) 19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爱德华·毕希纳(Eard Buchner) 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卡尔·费迪南枣禅德·布劳恩(Karl Ferdinand Braun) 1909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阿道夫·布特南特(Adolf Butenandt)1939年诺贝尔奖得主化学奖得主
艾伯特·史怀哲(Albert Schweitzer) 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格奥尔格·维蒂希(Georg Wittig) 1979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哈特穆特·米歇尔'(Hartmut Michel) 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伯特·萨克曼(Bert Sakmann) 1991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克里斯汀·纽斯林-沃尔哈德(Christiane Nüsslein-Volhard) 199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古特·布洛伯尔(Günter Blobel) 1999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马丁·班格曼(Martin Bangemann),德国经济部长(1984-1988年)和欧盟委员(1989-1999)
赫塔·多伊布勒-格梅林(Herta Däubler-Gmelin), 德国司法部长(1998-2002年)
罗曼·赫尔佐克(Roman Herzog), 德国前总统(1994-1999年)
菲力普·耶宁格(Philipp Jenninger),德国联邦议会主席(1984-1988年)
克劳斯·金克尔(Klaus Kinkel),德国司法部部坦历长(1991—1992)德国外交部长(1992—1998),联邦德国副总理(1993年—1998)
格布哈尔德·穆勒(Gebhard Müller),巴登-符腾堡州州长(1953—1958)德国联邦宪法法院院长(1959-1971)
卡洛·施密特(Carlo Schmid),德国政治家及“宪法之父”
康斯坦丁·冯·纽赖特(Konstantin Freiherr von Neurath), 德国外交部长(1932-1938)
格哈德·安修斯(让岩搜Gerhard Anschütz), 黑森州宪法之父
赫尔穆特·奥斯曼(Helmut Haussmann), 德国经济部长(1988-1991)
霍斯特·克勒(Horst Köhler),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2000-2004年)和德国总统(2004-2010年)
于尔根·斯塔克(Jürgen Stark),首席经济学家和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成员
克劳斯·特普费尔(Klaus Töpfer),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
欧根葛斯坦迈亚
欧伊根·格斯腾迈尔(Eugen Gerstenmaier)(1906–1986),德国联邦议会主席(1954-1969)
瓦尔特·延斯(Walter Jens)(1923-),语言学家,文学史学家和评论家
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1927-) 德国作家,他在西方文坛和另一位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齐名
库尔特·乔治·基辛格(Kurt Georg Kiesinger), 德国总理(1966-1969)
莉塔·苏斯慕特(Rita Süssmuth),德国联邦议会主席(1988-1998)
洛萨希尔伯特(Lothar Hilbert),历史学家(生于1924年)
汉斯·蒙森(Hans Mommsen)历史学家(生于1930年)

阅读全文

与近代文化名人哪个在德国留过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33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14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5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87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