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传统文化是一种工具你看怎么用

传统文化是一种工具你看怎么用

发布时间:2023-05-09 12:50:35

1.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加强中国传统教育

一、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民族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在不断吸收和引进外来文化,外来文化充斥着我国的各个角落。然而,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让国人有些迷失了方向。当今社会忽视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占据国人生活的现实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大部分年轻人青睐于外来文化,不论是国外影视还是国外书籍、国外节日,已经占据了年轻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许多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儒家思想,什么是《三字经》,反而操着一口生硬的英语、韩语、日语,对外来文化信手拈来;嘴里天天喊着吃肯德基、麦当劳,不喜欢吃面条等传统中餐;他们不再重视传统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等,不会在传统节日进行相关教育,反而热衷于过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还进行夸张的装扮,举行很多形式上的活动引人注目。许多年轻人崇洋媚外,包包、服饰、食品等偏爱于外国牌子,认为国产品牌质量低下,点滴之间把中国之根、中国传统文化抛之脑后。此外,我国传统节日的庆祝形式也在逐渐减弱甚至淡化,如春节放烟花爆竹被禁止,元宵节打纸质灯笼被认为危险,清明节扫墓认为不必要,甚至感觉污染环境……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印记与标识,却在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逐渐消亡,这是多么可怕。
二、如何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在当今中国传统文化遭受猛烈冲击的情势下,如果国人再不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再不保护自己的本土文化,避免其遭受侵蚀,那么我们的国家、民族将深陷万劫不复,会给我国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一)真正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为辅,并包涵各种文化形态,如法家、墨家、兵家名家等多种思想体系,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知识、习俗等而形成的一种文化[2]。一个国家的文化是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力量的源泉。文化的发展对国家的发展和命运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不留余地地全部吸收,任何文化都具有两面性,既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真正领会中华文化的精神,需要学会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摒弃传统落后文化,学会审时度势,用发展进步的眼光去解读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二)强化各阶段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当代青年在面对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带来的冲击时,应该如何去对待,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年轻的一代人。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我国各教育系统和单位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起步阶段,即潜移默化地对儿童阶段的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和培养,让其从小身受古代优良文化的影响,使其具有辨别鉴赏文化的能力,学会认可精华,摒弃糟粕。比如,可以在幼儿教育教学阶段或者中小学阶段开展古典诗文品读诵读,陶冶儿童的情操;可以开展以儒家典籍为主的浅显易懂的古代文学作品的赏鉴,丰富学生的思想;也可以开展相关的系列教育活动,弘扬民族文化,突出古典教育对孩童时代的重要性。同时,对于高中及以上阶段的学生,特别是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更不可因为专业课而忽视传统基本文化课的学习。有的高校因专业性极强而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开设和学习,忽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塑造和培养,这是极不可取的。在大学阶段我们仍然提倡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比如将其设为大学必修课,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完成相关文化的学习任务,以免年轻人不知儒学,崇洋媚外。
(三)中国各文化宣传职能部门应职责分明,重视相关传统节日的宣传教育
每年的新年之际,我们都会在各种新闻媒体上浏览到新一年的日历,日历上标红的节假日更是吸引众人眼球。那么到底有多少国人真正重视我国的传统节日呢?他们仅仅关心的是什么时候放假,什么时候可以游玩,什么时候可以和同事举行派对联欢……而本应该引起思考的春节、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仅仅被当成了玩乐的标识。大家没有认识到这些传统节日的关键点在于有内容含义的“节”,而是把它单纯理解为休息的假日。清明文化的意义首先是追根溯源,铭记先辈,牢记传承,它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清明节,众人皆知是祭祖扫墓的日子,是一个对已逝故人先贤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的节日,是一个对先人表达我们追思与敬意的节日,清明更是代表着一种感恩文化。现在的我们需要感恩先贤,感恩祖宗,正是他们用心血和智慧创造了当今灿烂的文化,正是他们留下的这些优良传统文化让我们有了自己的根本。这就要求中国各文化宣传部门应该在重大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加强对节日由来、传统历史、文化背景等的宣传教育或者开展趣味高雅的教育活动,使国人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接受并传承我们民族的文化,有效干预国人过分重视洋节,如万圣节、圣诞节和情人节,加深国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意义
教育总是伴随着一国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文化是教育发展背后的真正推动力。不难发现,一个国家文化的消亡没落势必导致教育落后。只要文化不灭,文明就会延续下去。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工具和教育材料,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是两面性的,传统文化中的优良部分起到积极导向作用,是国人精神力量的支撑,是国人行为举止的指南。在优良传统文化的引导下,中华儿女践行着“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和为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兼相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格物致知”[4]等等。在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华夏子孙演绎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顽强自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4]。优秀的传统文化赋予我们高尚的爱国情怀和道德品质,给予我们卓越的智慧和百折不回的勇气,支撑着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对现实教育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我国古代历来追求同一性,这源于古代君主对政治局势的把控,但在如今看来,盲目追求集中统一的思想严重束缚了思维的发散,严重阻隔了创新的发展。追求同一的价值取向在教育方面表现得尤为显着,如果教育课程、种类、设置等整齐划一,长期集中统一,势必会造成教育灵活性的不足,教育特色的缺失,最后导致教育体系的滞后,学生缺少学习上的主动性,学习被动化,缺乏创新意识,严重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

2.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对我国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但走上近代社会后,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们开始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并很大程度上调整了以前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但是,这种反思,一直是在十分艰难的过程中前进。有前进,有障碍,有时甚至还会倒退。于是鸦片战争结束已有一百六十年,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仍旧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中,可谓绝无仅有,也使许多人感到大奇不解。

中国传统文化构成复杂,是一个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有数千年历史。时间长,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增加一些东西,因此内容十分丰富,构成成份极其复杂。有许多东西是好的。有许多东西是糟粕。而精华与糟粕又往往混在一块,使中华的传统很难改进和发展。

1.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由于时间久,在若干年时间里又没有及时进行打扫,使糟粕越积越多,给我们民族带来极大损害。不是崇高创新,不是倡导一代胜过一代,而是推崇守旧,“天可变,地可变,祖宗之法不可变”。使几千年期间,政治体制、思想观念、科学文化,一直难以进步,终于在近代社会不可避免地落后于国际社会。我们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像智、信、忠、孝、礼、义、廉、耻都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身为青少年,我们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并继承其优良传统。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以发展,就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大力弘扬中华美德,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地发展;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才能使中华民族更加生机勃勃、更加和谐。

3.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和道德进步,除了要注意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和道德的优良传统之外,还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对待其他民族或国家的道德文明成果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中国新文化的建设,正如人们常说,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站在整个世界文化角度来看,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长短,应该互相学习,才能共同进步。别人可以学习我们,我们也可以学习别人。学习永远不是一件丢面的事,而是一种聪明的表现,是一种追求进步的表现。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才能赶上别人,超过别人。即使已经超过别人,也要继续向别人学习,因为别人总会在一些方面,做得比我们好一些。正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一样。

而不同国家国情不同,学习中不能照搬照抄。这是肯定的。不同在哪里?人口多一些,生产力起点低一些,文化教育落后一些,人均资源少一些,这一切都是我们的特殊性。但是,更有许多方面是相同的。如:都要发展经济,都要科学、民主,都热爱美好生活,都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都要讲道德和法律。因此,别人在这些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就应积极借鉴。

有些人动不动以中外国情不同为由,千方百计为学习别人先进文化设置障碍。中外国情不同,所以中国不能搞市场经济,不能崇高人权,不能普选,不能倡导思想自由,不能搞股份制,等等。这与其说是重视本国国情,不如说是自甘落后。许多别人文明的先进成果,被排斥在一边。害了谁?害了自己民族的未来,害了广大人民的最切身利益。若以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来指导我们的文化建设,那么我们民族与世界先进民族的差距,不是越来越小,而是必然越来越大了。

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由许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携手前进是最明智的。这样大家都会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成熟。人类文明,必然要以这种方式前进,才能发展更好,也才能使各个民族更快地进步。

中华民族这个传统民族,走向现代民族的脚步,是历史发展必然要求,是谁也难以阻挡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尽管路途坎坷,却是最终要完成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和国际上对外交往的增多,我们的胸怀将更开阔,我们对文化发展的规律将认识得更深刻,各种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障碍,将逐渐被打破,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必将大大加快。

4.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在当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文化资源、人文环境和民族素质,又是一个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新的时代,必须建设新的文化。使人的生活更加境界,更加高尚,也进而推动我们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首先要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将更加深刻。新的文化不是建立在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知之甚少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自己、社会、自然有较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在无知、愚昧基础上的文化,是不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真正幸福的。这就要求个人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要求社会倡导思想自由,倡导尊重真理,重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传统文化与当今文化的相结合,要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还要灌输当今文化的特点,符合世界发展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按照自身的规律得到的继承和持续的发展。这样,才能使中国的发展一直处于领先阶段。

因此,在新的文化建设中,必须倡导人的社会责任,鼓励人们在实现个人利益基础上,为社会多做贡献;必须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的矛盾,维持社会正常秩序;必须使人们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和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创造更多优秀的劳动成果。建设中华民族的新型文化。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弘扬和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新型文化。

3. 你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摘

要】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绵延不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
聚力,具有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等特点!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的
思想观念,
思维、
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
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

特点

习惯

影响

文化(
culture
)本身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
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
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
性质的部分,
由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
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传统文化之京剧。

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
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1]
中国传统文化是

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
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
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



的中国古代文化。
[2]
其内涵或以物化形式存在和延续,
如文献、
文物等,或以物化形式存在和延续,如思想、观念等,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内化于人,
形成整个民族较为稳定的文化心理和性格并且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升华为民族的文化
基因。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是民
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
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
所创造的、
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
历史悠久、
内涵博大
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
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
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
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
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
上,
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
现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

世代相传,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
内有所中断,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
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
总的来说变
化不大。
2
,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
,历
史悠久,
有五千年的历史。
4

博大精深,
“博大”
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
“精
深”
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有诸子百家

、艺术、传统节日、民间工艺等多种形式!至今,我们仍能时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

在全球化背景的今天,
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
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及其对当代中
国社会的影响则显得尤为重要。

有人说传统文化是柄双刃剑,既是现代文化的垫脚石,又
是现代文化的绊脚石!这话我甚是赞同,下面请让我表出个人对传统文化现实意义愚见
!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在当今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条件
下,
建设和谐国家,
实现民族复兴乃至实现世界大同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

)
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也是中华民族的尊
严,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的具体标志,
是矗立于世界之林的

形象


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
一些名副其实的不朽之作,世代相传,百读不厌,而且其智慧之火将永不会熄灭,照耀着人

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珍惜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尊严,抢救
保护民族文化,
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尤其青
年一代首先要树立尊重传统文化的理念,
不仅要自觉从书本上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还要懂得
中华传统民俗、
习惯,既要懂得民族的现实,
又要更多地了解民族的历史,
懂得民族的精神
实质和民族的利益所在。
说到底,
只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华民
族的发展。
只有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使中华民族的资源得到更为充分和有效的发
挥与利用,才能使中华民族在地球村中发出更为响亮的声音,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
传统文化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多与王朝政治或社会理想相关联。
一部陈旧老书,
一部古代文学经
典,披散着历史的灰尘,
脱落于现代社会,特别是易中天、于丹等当代大家以古人圣贤道理
为原料,
深人浅出地将中国历史文化与现实社会及其生活紧密结合,
使老百姓入心人胃,

给大众生活中遇到的一个个鲜活的实际问题以启示,
而且能与实际生活中为人处事的经验总
结相验证,
也能给受过创伤者的心灵以抚慰,
提升着人们的思想道德品位,
开阔着人们的眼
界与胸怀,在诊译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中发挥了构造民族心理的作用。

(三
)
传统文化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精神资源

按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
科技、军
事等表现出来的

硬实力

,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

软实力

。而文化软
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
并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一个民族
的复兴,
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
必然以提升中国软实力为根本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础


血脉


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消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历经世代传承,
形成
符合时代特点的中华文化,
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
充分发掘中华传统
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
代文明相适应,
与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行为相联系,
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转换,
已成为推
动社会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

)
传统文化是建设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条件

纵观中国古代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
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
乃至人生哲学都形成
了一整套人们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所必须格守的准则,影响着世
[


世代代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仪表,
并对中华民族的人格追求产生过重大影响,
特别是
儒家的修身理论在中国思想文化史、教育史上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是造就中华礼仪之帮、
文明古国美誉的重要条件。儒家文化中的

学而知之



自强不息



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

,等一系列思想和精神主张,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古往今来
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奋勇前进。也正是胸怀天下、自强不息的精神,造就了中国
人民奋发有为、
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
而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
建设现代社会文明的今天,
其现实意义仍不可忽视,
更需要在吸收世界各国优秀
采纳

4. 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众多。
无形的文化有汉字,有诗词曲赋,有戏曲小说,有琴棋书画,有中医……
有形的文化有万里长城,古城古建筑,瓷器丝绸,茶叶美食……
我们的传统文化非常吸引人,看多了也会有困惑,比如很多文化都不好理解,这个不好理解不是指文字不好理解,因为毕竟我们的文字一脉传承,每个字都能认得,但是这些文字组合到一起就难以理解了。
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
上古时代,祭司掌握着知识,轻易不会传授别人,那个时候人们都很蒙昧,也确实难以传授,文化被藏在祭司心中。
商周时代,大家族掌握着知识,作为家族立足根本,知识不会传给外人,文化被藏在贵族之中。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知识开始扩散,尤其是孔子有教无类,知识文化走出深宅贵院,文化藏不住,贵族们很不高兴,他们想来想去,想出一个办法,把话绕着弯说,把文章晦涩了写,把简单的话用复杂了写,本来需要一百个字写明白的意思,偏要用十个字来写,告诉人们这是精简。这个状况,用当下词语来比喻,就是压缩,对文化思想进行压缩,还设置了密码,你要想读懂这些文化,不仅需要密码,还要知道压缩算法。
大,是中国文化的另一个特点。
中国,历来都是一个大国,大国不只国土面积大,人口也多,而且还普及了文字教育,所以人才也多,不是天才根本入不了统治者的眼,入了眼后也是想杀就杀,根本就不在乎,因为随时可以从大量人口里再选出一位来。
对人才不珍惜,同样对知识不珍惜,中国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科学,四大发明,天工开物,秦朝精巧的弩箭,明朝广泛应用的火药,可后来都被统治者抛弃,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太大,任何科学技术提供的便利,都能靠堆积人力来取得同等效果。没有弩箭,大不了多死几万士兵,战争也能获得胜利,不懂水利没关系,大不了河水泛滥淹死些老百姓,反正国家那么大,百姓还有很多。
藏与大,依然在中国现代社会存在。
我们如今很多人说话弯着说,文章雾里写,想表达什么意思就是不告诉你,这就是藏。如今大学生遍地走,确只能拧螺丝,政府招个保洁都有研究生学历,这就是大。
所以,如今年轻人了解学习传统文化一定要注意这两点,不要人云亦云,中国很多文化有人认为是垃圾,是糟粕,但其实是因为藏起了精华,或者因为优点不够大被抛弃,我们要用自己的心去看,用头脑去分析,确定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阅读全文

与传统文化是一种工具你看怎么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3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18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7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5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90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