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广西有哪些史前文化遗址

广西有哪些史前文化遗址

发布时间:2023-05-10 03:34:04

1.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有哪些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有: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广西桂林甑皮岩、邕宁顶蛳山遗址,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等。

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有距今10000年到12000年的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广西桂林甑皮岩、邕宁顶蛳山遗址,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等。

这些遗址中出土的陶器火候很低,质地粗糙,纹饰简单,代表了陶器刚发明不久的技术水平。出土的石器有打制的也有磨制的,在文化层中还发现了最早的栽培稻遗迹。

2020年12月,“河南‘许昌人’遗址出土的一件微型鸟雕像”入选美国考古学会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件微型鸟雕像距今1.35万年,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雕塑,将中国艺术中鸟类的表现提前了8000多年,成为继出土8万至10万年前许昌人头盖骨化石及大量精美细石器之后,该遗址又一重大考古发现。

2. 广西有什么着名的历史遗址

先秦时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距今70万年以前,就有原始人类在此劳作生息。距今10万―2万年前,在桂西、桂南、桂北山区活动着的古人类'柳江人'已进入以血缘为纽带的母系氏族社会初期。距今2万―1万年前,生活在广西的人类以'麒麟山人'为代表,已学会制造和使用钻孔砾石和磨尖石器刃口。距今1万―6000年前,古人甑皮岩人走出石灰岩洞与大山河谷,向平原和滨海地区发展,开始定居生活,出现了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距今约6000―3000年前,广西跨入以男子为中心的父系氏族时期。距今3000年左右,广西开始进入文明社会。

先秦时期,广西为骆越国,居住着百越中的'骆越'、'西瓯'、'苍梧'人。骆越国是岭南壮族祖先着名的方国,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其中提到“路人大竹”,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云:“路音近骆,疑即骆越。”路即骆,此说中的。《逸周书》亦称《周书》,乃先秦古籍,多数篇章出于战国,其中所记商周之事,必有所本。在《吕氏春秋·本味》里,又提到“越骆之菌”,汉代高诱注:“ 越骆,国名。菌,竹笋。”越骆是汉语提法,意为越(山)谷或越鸟,越人语言倒装为骆越。

骆越与西瓯是构成今天壮族的主要两个支系,它们存在一千多年,创造了灿烂的稻作文明。今天壮族传承的古代文化,在很多方面是西瓯、骆越人创造的。骆越方国创造的稻作文化、大石铲文化、龙母文化、青铜文化、青铜文化中的铜鼓文化、花山文化,等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骆越人和苍梧人、西瓯人一起,在我国最先发明了水稻人工栽培法,为中华民族也为全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今南宁市范围,发掘出了骆越人祖先留下的十四处贝丘遗址,从中出土了弯塌一万年前原始石磨盘、石杵、石磨棒等稻谷的脱壳工具,其中南宁市亭子圩遗址出土的这类工具,经C14测定为11000年。年代仅次于湖南道县壮族苍梧部祖先留下的12000—20000年前的炭化稻粒,比江西万年县的一万年稻谷遗址早1000年。到了骆田时代,骆越人对境内的田畴整治已经卓有成效,已经会根据潮水的涨缩选择田块。今天,整个华南无论哪个民族,都以大米为贵,餐桌上的主食主要是大米饭,以大米为原料的食品系列有米饭系列、米粉系列、粽粑系列、糍粑系列、米粥系列、汤圆系列、米糕系列、米饼系列、米花系列、饮料系列、米肉系列、灌肠系列等12个系列,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副食的猪鸡鸭鹅,也是大米的转化物。从旱地农业地区移居岭南的汉族等民族,也都放弃了麦类的种植,和壮人一起在餐桌上享受壮族祖先创造的稻作文化。骆越人的这一大贡献,与日月齐光。

骆越人的青铜技艺有很高的水平,他们所制造的灵山型、冷水冲型、晋宁型铜鼓,是铜鼓鼎盛期的产物,是八型铜鼓中的顶级产品,代表了铜鼓技艺的最高水平,高大厚重,设计奇巧,工艺精湛,花纹繁缛。鼓面上的青蛙立雕,一反青蛙450蹲势,脊梁与鼓面平行,臀部隆起如猛狮,身上饰以稻穗文,这一画龙点睛之笔,正是骆越人对稻作文化贡献的特别标记。鼓面上的太阳纹告诉我们,骆越人有自己的欧几里得,公元前他们就能够在鼓面上表现出分割圆法。分割圆法被认为是两千多年前一个民族最高科学水平的标志,从记载上看当时世界上只有汉族和古希腊的欧几里得能分割圆,人们没有想到壮族祖先也能做到,只是没有文字记载罢了。骆越人制造的镦、圆形器、牛首提梁卣、钟、靴形钺等青铜器,都有很高的水平,尤其是牛首提梁卣,设计精巧,卣纽和卣腹上四头圜眼圆睁的水牛头,堪称一绝。

骆越人的生产工具别具一格,其早期的带肩石斧和有段石锛,是典型的越人产品。所铸造的铜钺类包括靴形钺、扇面钺、风字形钺、铲形钺、圆头形钺等,形状多变、精巧实用,表现了骆越人的聪明才智。其所制造的大石铲为国内一绝,长舌形,束腰,边沿加工精细圆润,束把处有边牙,以便绑牢。最大的长60多厘米,宽20多厘米。既是生产工具,也是一种艺术品,祭祀稻作神灵时又是神器。其设计独具携游匠心。其他如西林的战国铜棺,合浦鸭首流铜魁、凤凰形铜灯、人足形铜盘等,都闪耀者骆越人智慧的光芒。

花山文化是骆越人创造的世界闻名的艺术画廊,主要分布于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沿岸,绵延200多公里,另有5处分布于左江流域的凭祥市、天等县等处。共有84个地点,183处,287画组。主辩闹销体形象为人身蛙形的蛙神形象,赭红色,平涂成投影式(鬼影),皆两臂弯肘上举,半下蹲成骑马式,犹如蛙泳之状,整个画面呈欢歌狂舞之态,震动人心。花山崖画是骆越人祭祀蛙神的圣地,是按照骆越人敬祀蛙神的场面描绘的。除了蛙神形象,还有奔犬、鹿、鸟、铜鼓、铜锣、星星、太阳等形象。其产生年代上限在战国,下限在西汉,长达700多年。少量为后世仿制。其中规模最大的为宁明县的花山崖画,壮话叫做岜莱(Byaraiz),岜意为山,莱意为花纹。因其规模最大,故以之代表整个左江崖画。花山崖画和世界各地岩画相比,有显着的特色。其蛙神形态不仅整齐划一,而且绵延700多年而不改,比较罕见。宁明花山画面高40多米,宽长达170多米,就一个“地点”(世界岩画规则,画面边沿外500米内无画为一个“地点”)的面积来说,堪为世界之最。此画面尚可辨认的人物形象达1300多个,所有的大小图象加起来达4万多个,世界少有。花山崖画是稻作文化的集中展示,像这样大规模展示稻作文化的艺术珍品,堪称一绝。花山崖画不是静态古老文化,而是活态文化,其所展示的稻作文化,依然活在民间。至今在古骆越北界红水河沿岸的东兰、凤山一带,还保留有“蛙婆节”,祭祀民族图腾蛙神。节日里跳的蛙舞,舞者戴蛙首头套,跳跃之状酷似花山崖画上的动作,其他地方民间流传的一种师公舞,也酷似花山形象。故舞蹈家们把花山人物形态称为蛙形舞姿。

秦汉时期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统一百越,在岭南设桂林、南海和象三郡。今广西属桂林郡全部(广西称'桂'由此而来),象郡的一部分,南海郡的小部分。此外,长沙郡的小部分,黔中郡的小部分亦在广西境内。

秦末汉初,南海郡代理郡尉赵佗攻占桂林郡、象郡,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广西为南越国属地。

汉元鼎六年(前111),武帝平定南越王国,在岭南设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郡。今广西大部分地域分属郁林、苍梧、合浦3郡21县。其中郁林郡治布山县(今桂平西南),苍梧郡治广信县(今梧州市),合浦郡治从汉建武十九年(43)从徐闻迁合浦县(今浦北县境内)。此外,汉时今广西还有小部分地域分属零陵、武陵郡。东汉末,广西大部属交州统辖。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部属吴国,桂西北小部属蜀国。吴在今广西境内设桂林、始安、临贺、苍梧、郁林、合浦六郡,今桂北部分地域属零陵、武陵郡,桂西部分地域属蜀国的兴古郡。设置的县增至39个。

两晋时期,今广西境内设置苍梧、郁林、桂林、合浦、始安、临贺、晋兴、宁浦、永平、西平10郡,设置的县增至57个,分属广州、交州和湘州统辖。

南北朝时期,今广西地域始属南朝宋、齐、梁,后大部属陈地,今桂西、桂西北小部分地域属北朝周。先后设置9州、48郡、127县,其中37郡、78县为新设。

隋唐时期

隋统一中国后,将中国分为九州,广西大部分地域始安、永平、宁越、郁林、苍梧、合浦等郡属杨州,只有零陵、熙平2郡属荆州。先后设置85个县,其中61个承袭南北朝。

唐朝沿用隋制。唐太宗于贞观元年(627)将全国分为10道,今广东、广西绝大部分地域属岭南道(治所在今广州)。另外,桂西、桂西北和桂东北部分地域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玄宗把江南道分为东西两道和黔中道,今桂西、桂西北部分地域属黔中道,桂东北部分地域江南西道。咸通三年(862),懿宗将岭南道分为岭南西道和岭南东道。广西大部分地域属岭南西道,广东属岭南东道。岭南西道治所设在邕州(今南宁),南宁在唐朝开始成为广西的首府。岭南西道除广西外,还包括现在的海南岛、雷州半岛一带。岭南西道设立桂、容、邕三管经略使,史称'三管',基本上形成广西后来行政区疆域的轮廓。此外,富川、钟山、贺州、藤县、岑溪一带属岭南东道。贞观末年,今广西境内设有34州。这些州大部分沿袭久远,直到明清时期才有的改府,有的改县。唐朝在今广西境内先后设置224个县,唐末减至154个。从唐朝开始,在今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设置50个羁縻州、51个羁縻县。

五代宋元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今广西桂林、柳州、梧州以北地区先属楚国,后属南汉,其余地区全属南汉。这一时期,今广西境内的行政建置基本沿袭唐代,设置的州有37个,其中34个为唐旧州;设置的县有135个,其中133个为唐旧县;此外还有羁縻州32个,羁縻县31个。

宋朝开宝四年(971),宋灭南汉,统一岭南。先后将全国划分为15路,至道三年(公元997),今广西绝大部分地域属于广南路,今全州、灌阳、资源一带属荆湖路。元丰元年(1078),分广南路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今广西绝大部分地域属广南西路,治所设在桂州(今桂林),桂林从宋朝开始正式成为广西的首府。广南西路辖地除广西外,还包括今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一带。此外,分荆湖路为荆湖南路和荆湖北路,今全州、灌阳、资源一带属荆湖南路。大观元年(1107),分广南西路另设置黔南路,辖地包括今桂西北部分地域。大观三年(1109),黔南路并入广南西路,更名广西黔南路,次年仍名广南西路。南渡后更名为广西路。这是'广西'名称的由来,广西得名由宋代始。宋在今广西境内先后设置2府、41州、3监、139县、85羁縻州、80羁縻县。

元朝时期,设省、路(府)、州、县四级区域制。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元朝在全国设3个中书省、11个行中书省。今广西先属湖广行中书省。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从湖广行中书省南部划出,设置'广西等处行中书省',这是广西设省的雏形。当时广西行中书省内划为12路、1府、1司、9州分别统辖各县。12路是:南宁路(治宣化县,今南宁)、静江路(治临桂县、今桂林)、柳州路(先治柳城,后移马平,今柳州)、梧州路(治苍梧,今梧州)、太平路(治崇善,今崇左)、田州路(治田州,今田东)、思明路(治思明州,今宁明),浔州路(治桂平),来安路(治奉议州,今田阳)、廉州路(治合浦)、钦州路(治钦州)、镇安路(治今德保),还有平乐府(治平乐)、庆远南丹安抚司(治宜山,今宜州);9州是:郁林州、容州、象州、宾州、横州、融州、藤州、贺州、贵州。此外,今全州、灌阳、资源仍属湖广行中书省(治今湖北武昌)统辖。元末,今广西境内设有2府、1安抚司、13路、9州、53县、60土州、8土县。

明清时期

明朝时期,撤销元朝的行省之名,设司、府(州)、县(土州)三级区域制。全国划分为13个布政使司。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设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广西'名称由此固定下来。广西布政使司内划分为11个府和3个直隶州统辖各县。11个府是:桂林府(治临桂县,今桂林)、柳州府(治马平,今柳州)、庆远府(治宜山),思恩府(先治乔利,今马山境,后迁治武缘,今武鸣境)、思明府(治思明土州,今宁明)、平乐府(治平乐)、梧州府(治苍梧,今梧州)、浔州府(治桂平)、南宁府(治宣化,今南宁)、太平府(治崇善,今崇左)、镇安府(治今德保);3个直隶州是:归顺州(治今靖西)、田州(治今田东)、泗城州(治今凌云)。此外,全州原属湖南地,洪武二十七年(1394),全州(今全州、灌阳、资源)自湖广永州府改属广西后,今广西地域大体形成。洪武二年六月(1369)将原属广西所辖的廉州、钦州划拨广东统辖。明末,今广西境内设有13府、4州、44县、34土州、6土县和5个长官司。

清朝时期,推行省、府(直隶厅)、州(直隶州)、县四级区域制。复设广西省,省会驻桂林府(今桂林市)市。广西全省划分为11个府、2个直隶厅、2个直隶州,分别统辖各州市县。11个府是:桂林府(治临桂,今桂林)、柳州府(治马平县,今柳州),庆远府(治宜山)、思恩府(治武缘,今武鸣)、泗城府(治凌云)、平乐府(治平乐)、梧州府(治苍梧,今梧州)、浔州府(治桂平)、南宁府(治宣化,今南宁)、太平府(治崇善,今崇左)、镇安府(治天宝,今德保);2个直隶厅是:上思直隶厅(治今上思)、百色直隶厅(治今百色);2个直隶州是:郁林直隶州(治今玉林)、归顺直隶州(治今靖西)。此外廉州府(治今合浦)、钦州直隶州(治今钦州),均属广东省。荔波县原属广西省,清世宗雍正十年(1732)划归贵州省统辖。清末,今广西境内设有13府、4州、44县、34土州、6土县、10土司和3长官司。

民国时期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于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民国期间,广西沿袭清朝称省,地域与清朝大致相同。民国元年,直隶州、厅均改为府,全省划分为10府:桂林府、平乐府、柳州府、庆远府、梧州府、浔州府、南宁府、太平府、镇安府、思恩府,分别统辖各县。民国二年(1913)撤销府制,由省直接统辖各县。民国六年(1917),全省划分为6道:桂林道(治今桂林)、柳江道(治柳州)、南宁道(治今南宁)、苍梧道(治今梧州)、镇南道(治今龙州)、田南道(治今百色),分别统辖各县。始自明清的对土官管辖区的改土归流措施,至民国十八年(1929)全部完成,全部土州、土县改设新县。民国十五年(1926),根据军政合一的原则,废除道制,把全省划分为若干区。民国十九年(1930),全省划分为12个民团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改民团区为行政监督区。在此期间,广西为新、旧桂系军阀统治达28年之久。民国三十三年(1944),全省划分为8个区,辖99县,外加1个直辖市和1个设治局。民国三十八年(1949),截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全省划分为1市(桂林)、15区(1―15区)、99县。钦州、合浦、灵山、防城仍属广东省统辖。自广西设省起,直至民国时期,省会绝大部分时间在桂林,仅民国元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12―1936)迁于南宁。

新中国成立至今

1949年12月10日,广西全省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设广西省,省会设在南宁。1952年12月10日,在壮族聚居的邕宁、宜山、百色3个专区成立桂西壮族自治区;1956年3月改为桂西壮族自治州;1956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倡议,1957年6国务院作出关于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决定,并在同年7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相应的决议。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宣告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1965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广西僮族自治区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从自治区成立20周年的1978年起,将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纪念日的3月5日改为12月11日,与右江苏维埃和红七军成立的日子相一致。

总之,广西是我国近现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金田起义、黑旗军抗法、镇南关战役等的策源地和发生地,涌现了洪秀全、刘永福、冯子材等一批杰出人物。一代伟人邓小平在广西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也曾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壮族儿女,如黄少卿、侬智高、瓦氏夫人、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黄鼎凤、吴凌云、陆荣廷、郑献甫、卢焘、韦拔群、韦国清、黄现璠、覃应机、黄荣等等。

3. 广西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物质文化遗产就是那些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

这个就很难列个清单了,因为太多了。
很多遗迹、旧址、建筑工程、宝贵文件(历史资料)等都属于物质文化遗产。

我在这里就列举一些有点名气的广西的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国家认可的)供你参考了。

白莲洞遗址 旧石器至新石器时代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鲤鱼嘴遗址 旧石器至新石器时代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感驮岩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战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
顶蛳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
灵渠 秦 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
秦城遗址 秦至晋 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
合浦汉墓群 汉 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
花山岩画 战国—东汉 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
金田起义地址 1851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
太平天国永安活动旧址 1851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
柳侯祠碑刻 宋至民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刘永福、冯子材旧居建筑群 清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 1929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军部旧址 1929—1930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龙州县
红军标语楼 1930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
湘江战役旧址 1934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 1938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昆仑关战役旧址 1939~1940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柳州市
李宗仁故居(包括李宗仁官邸) 1921、1948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桂林市
李济深故居 民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
胡志明旧居 1942~1954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至于重要的国家级出土文物,你可以抽空去民族大道的广西博物馆看看,免费的。
比如:羽纹铜首灯( 汉代的青铜环保油灯 )、翔鹭纹铜鼓( 其实民间的很多铜鼓都是家族好几代人一直沿用的 )。

4. 百色历史简介 关于广西百色的历史简介

1、百色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掘帆,右江上游,介于东经104°28'-107°54',北纬22°51'-25°07'之间,西与云南文山州相接,北与贵州兴义市毗邻,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紧连,南与越南接壤。总面积3.6252万平方公里。

2、百色是隐没人类的重要发源地,是以壮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共生地,是骆越文化灶散纳和云贵高原文化的结合部,是世界壮泰语系民族的文化轴心地带,也是中国的革命圣地之一,文化底蕴相当深厚。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美的山河、光荣的革命传统、多彩的民族风情、丰富的人文景观,使百色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

3、历史上,百色曾是重要的人类发祥地。远古洪荒,人类的祖先曾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迄今为止,在右江两岸挖掘出来并经专家认证的史前文化遗址就有100多处。经国内外考古专家多年研究测定,百色旧石器年代为距今80万年前。百色旧石器研究成果动摇了统治学术界长达半个多世纪“把亚洲人类贬低为文化滞后区”的“莫氏线”(Movius Line)理论。

4、百色不但富涵光辉灿烂的史前考古文明和反映历史发展脚印的古迹遗址,而且还发生过在历史上深有影响的事件。着名的历史事件有侬智高抗交趾反宋农民起事、刘永福率黑旗军援越抗法、震惊中外并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导火索的西林教案、游维翰反洋教的游勇起义。这些事件,不仅演绎了百色历史前进的踪迹,还为后人留下了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5. 广西有哪里地方发现了古人类遗址

广西已成为国内继北京周口店之后又一古人类研究的热点地区。其中重要的发现有麒麟山人、柳江人、白莲洞人和甑皮岩人4处古人类化石产地及百色古人类文化遗址等。 1、麒麟山人:1 956年1月裴文中发现于来宾县桥巩合龙村的盖头洞(当地壮语称“卡姆’’,汉译作猪洞或牛洞)。因山形似麒麟而得名,山长110m,洞口距地表高7m。出土化石有残破的人类头骨化石和粗制的石器及人工打制石片,推断其生存年代处于晚期智人阶段,即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后期,为第四纪更新世晚期。据近年研究同柳江人、甑皮岩人化石的脸部特征对比表明,麒麟山人有可能属壮族先民的始祖,并且很有可能是用火的先人。麒麟山人的发现,对正在形成中的蒙古人种华南类型以及现代广西少数民族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白莲洞人:1956年元月,裴文中等在来宾发现麒麟山人之 后又发现了白莲洞遗址。白莲洞位柳州市南郊12km,地处白面山(海拔249.8m)北坡,洞口距地表高27m,由高大宽敞的前厅(约7000 m2)和后穴道(长1870m)组成,洞内有长370m的地下河。当时虽未发现巨猿和古人类化石,但在堆积层中却发现了古人类活动的遗物,如用砾石打制的石器击破的软体动物外壳和少数鹿牙等化石,还有扁尖的骨椎和粗制骨针。后来,于1973~1982年,经柳州市考古工作者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协助下曾4次发掘,计发现2枚人类牙齿化石,出土的石器500余件,大都为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和少量新石器时代的磨光石器,’还有一种穿孔石器,被认为是用于农业播种点穴用的,表明白莲洞人当时已经有了原始的农业经济。在遗址中尚出土3500余件动物化石,说明白莲洞人以狩猎经济为主;使用火的痕迹非常明显,烧火堆积有2处,均呈椭圆形,直径1.03、0.45m,厚30、15cm,土质发红,有灰白色灰烬夹杂其中,并有烧过的动物骨骸,说明白莲洞人已有熟食的生活习惯,是人类从野蛮进入文明生活的标志。据近期的测定研究,人牙化石迄今已有3.7万年的历史。3、柳江人:1958年9月,柳州市东南新兴农场的工人在农场西面的岩洞内挖掘肥料时,于一个海拔230m,高出附近地面70~80m的通天岩中,发现了一具较完整的头骨,引起场领导的重视,立即报告省里转报北京。随后经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发掘,相继发现4个胸骨和5个腰椎骨以及大熊猫、箭猪、中国犀、东方剑齿象、巨狭、獾卜水獭、竹鼠、猕猴、猩猩、果子狸、陆龟和牛、鹿类等一批动物化石。1959年圆嫌9月,该人类化石经吴汝康研究定名为柳江人,认为是原始黄种人(早期智人)的中弊段年男性。后经1986年再研究,认为柳江人属蒙古人种中的晚期智人类型,迄今已有4万~5万年历史,其体型特征与现代人基本相同,比古人阶段的马坝人(广东)和丁村人(山西)进步,比新人阶段的山顶洞人(北京)和资阳人(四川)原始,其生存时代属第四纪更新世晚期,是广西乃至全国最早的现代人化石。据最新资料,经广西自然博物馆、南京师范大学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对通天岩出土地点的文化层,进行铀法年代测定,柳江人可能生活在距今7万年至13万年之间或更早。4、甑皮岩人:甑皮岩位于桂林市南郊峰林平原上独立山的西南侧,于1965年由自治区和桂林市文管会组织的文物普查队发现。前部为一岩屋式洞穴,宽12m,深15m,高3~5 m.,底面积约200m2,文化层堆积厚3m左右;后部为地下水道向山内延伸,水位低于洞底3~4m,渚水终年不涸橘卜手。经1973-1975年发掘,洞内文化层为灰色粘土、碎块石,出土男女老少婴完整骨骸30多具,属原始集体合葬,以屈肢蹲葬为主,另有骨器数十件,陶片近千,动物化石及水生螺蚌类骨壳数千,还有火塘、灰坑等遗迹。文化层之上为厚l0~80cm的钙板覆盖。据北京大学、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对取自钙板表(底)层及文化层内的螺壳、动物骨骼经碳14测年数据,分别为3370、6600、11310、7580年;而陶片于1978年由上海博物馆用热释光法测定为10550年,其烧成温度仅680·相当原始,为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瓷器。由此推测,该洞穴古人类的生活年代距今大约在7500~1万年左右。认为是新石器时代较早的古人类。

6.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什么历史文化

广西主要包括以下七大历史文化:

以甑皮岩遗址为代表的史前人类文化;以灵渠为代表的古代军事水利文化;以桂海碑林为代表的摩崖石刻和山水诗文文化;以靖江王府、王陵为代表的明代藩王文化。

以西南剧展为代表的抗战文化;以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和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为代表的中国革命文化;以李宗仁官邸及故居、徐悲鸿故居为代表的名人故居文化。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主要有壮族的三月三歌墟、瑶族的达努节、苗族的踩花山和芦笙节、仫佬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以及别具风味的打油茶等,其中农历三月三的壮族传统歌节,最为隆重。

198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把"三月三"歌节定为文化艺术节,后演化为广西国际民歌节,1999年改为南宁国际民歌节,每年11月在南宁市举行,吸引了众多中外民歌艺术爱好者。

2016年7月15日,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艺术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2016年7月,经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批准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40余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柳州、桂林和北海,另外还有多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广西有哪些史前文化遗址扩展阅读:

广西日常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但境内南北亦有些许变化,在桂东南的玉林、梧州、贺州、南宁、北海、钦州等主要以清淡,在北部的柳州、桂林等部分地区有吃辣习惯。

广西境内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早期的饮食已有种食稻谷和蔬菜、腌菜、饮茶、行酒礼等习惯。其中以南宁老友粉、柳州螺蛳粉、钦州猪脚粉、桂林米粉、防城牛腩粉、梧州龟苓膏、巴马香猪、宾阳白切狗、宾阳酸粉、玉林牛巴、玉林云吞、玉林酸料以及各地的米粉、切粉、滤粉等为代表。

桂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广西桂林市、柳州市、河池市一带及梧州市、贺州市部分官话地区,波及湖南南部地区与广东西北隅。

7. 广西壮族地区有哪些旅游资源

广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全区有可供开发的景区、景点400多处,分布于8个地区、63个县。
(一)自然景观
1.峰林景观
广西的峰林是发育完美的热带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它们平地拔起,气势超群,造形奇特。形态最典型、风景最秀美的是桂林、阳朔一带的石灰岩峰林,曾被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誉为“碧莲玉笋世界”。此外,在桂东北、桂中、桂东南、桂西等地也随处可见石灰岩峰林。
2.岩溶洞穴
宏慧纤广西洞穴众多且景观优美,素有“无山不洞,无洞不奇”之称。据统计广西溶洞约有10万个。在瑰丽多姿的溶洞里,石乳、石笋、石幔、石柱、石花、石莲、石林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比较着名的有蔽仿旱洞型的桂林的芦笛岩、七星岩,柳州的都乐岩,武鸣的伊岭岩,北流的色漏洞、玉林龙泉洞等;有水洞型的桂林冠岩、荔浦丰鱼岩、灌阳龙宫、钟山碧水岩、马山金伦洞等以及考古陈列型的桂林甑皮岩(是中国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洞穴遗址)和龙隐岩(存有唐代至清代摩崖石刻200多件),柳州白莲洞(中国史前人类文化的重要遗址)等。
3.山地景观
广西海拔高于1,500米的山峰有数十座,大多山体雄伟,气势磅礴,林木葱郁,景色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适于科学考察远足攀登。如猫儿山、大瑶山、大明山、元宝山等
4.河湖水景
广西河流众多,清澈娟秀,在地域上多与奇峰相配,形成一派山环水绕,山水相依的秀丽景色。除举世闻名的漓江外,景色优美的还有融水的贝江、资源的资江、宜山的下规河、大新的黑水河、崇左的左江、宁明的明江等。湖泊风景多以较大的湖泊或水面为主景,湖岸的山丘、原野和农家村舍、田园风光或城市风貌等为衬景而组成。如桂林的榕湖、杉湖,南宁的南湖,柳州的龙潭,贵港的东湖,陆川的龙珠湖等。此外,广西还有不少水质优良、水面宽阔、群山环抱、湖光山色十分秀美的水库,如灵川青狮潭、百色澄碧河、富川龟石、邕宁大王滩、合浦洪湖江、玉林寒山等水库。
5.瀑布景观
位于中越交界的归春河上游的德天瀑布闻名遐迩,其瀑面宽100多米,高约80米,呈三叠状飞泻而下,水声轰鸣,势若奔马,非常壮观。其他着名的瀑布还有资源的宝鼎瀑布、隆林的冷水瀑布、靖西的三送岭瀑布、龙州的响水瀑布、碧粗上思的应天府瀑布等。
6.泉流景观
在八桂大地上,泉流众多,分布广。冷、热、温、沸四泉均有,其中分布最广的是温泉。比较着名的有龙胜温泉、陆川温泉、象州温泉、全州炎井温泉、平乐仙家温泉。这些温泉流量大,水温适宜,含多种有益人体的矿物质,四周风景宜人,是度假、疗养、休闲的好去处。
7.滨海景观
广西的海岸线长达1,595公里,岛屿众多,海水清澈,沙滩洁净平缓,滨海风光十分诱人。其中最着名的有北海的银滩,10公里长滩,沙自滩缓,风轻细浪,阳光明媚,是国际、国内游客向往的“三S”(阳光、沙滩、海水)旅游热点;还有“大、小蓬莱”之称的涠洲、斜阳岛屿风光,两岛均有古火山遗址;北海还有观涛日出胜地之称的冠头岭。钦州的龙门七十二泾,以72条水道环绕100多个岛屿,泛舟其间,犹如进入学宫,别具一格,引人入胜。此外,还有江山月亮湾和大平坡、东兴氵万尾金滩等。
(二)人文景观
1.文物古迹和革命纪念地
广西历史悠久,古人类、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水利工程、石刻、墓葬等古文物及革命斗争纪念遗址众多。经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颁发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40余处。比较着名的有年代久远的柳州白莲洞、桂林的甑皮岩、南宁豹子头等古人类遗址,兴安灵渠等古水利工程,宁明花山壁画,着名的古建筑有桂林王城、容县真武阁、柳州柳侯祠、兴安严关、恭城的文庙、合浦的大士阁等。近现代的一些革命活动纪念地,如太平天国的发祥地一一桂平金田村、百色红七军军部、龙州红八军军部旧址、钦州刘永福故居、李宗仁故居、抗战时期的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等都具有考察、参观和瞻仰的价值。
2.民族风情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多种少数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他们各自的语言、服饰、建筑物、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喜庆节日、民间艺术、工艺特产、烹调技术等,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为民族风情观光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达努节和盘王节、苗族的踩花山、仫佬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以及别有风味的打油茶等,都充满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人们去观光。
3.现代建筑群体和园林艺术
40多年来,广西的城市建设已打下良好的基础。新的建筑群、道路、桥梁、园林绿化等都有很大成绩。
广西的园林各具特色,南宁市的公园、植物园以南亚热带风光为特色,桂林、柳州的公园多以中亚热带风格为主体,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然景观(如岩溶景观、水体景观等)和古建筑构成各具特色的园林艺术。近几年建设的柳州龙潭公园,以自然景观为衬托,集广西少数民族的建筑形成于一体,颇具特色。
(三)风景名胜区
目前,广西共有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即漓江风景名胜区、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宁明花山风景名胜区。还拥有隆安龙虎山风景名胜区、贵港南山一东湖风景名胜区、百色澄碧问风景名胜区、陆川谢鲁山庄风景名胜区、三江的林溪一八江风景名胜区、鹿寨的香桥岩风景名胜区、北流的勾漏洞风景名胜区、容县的都峤山一真武阁风景名胜区等29处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有7处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即桂平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容县经略台真武阁、三江的程阳风雨桥、合浦县的大士阁、宁明的花山崖壁画、兴安县的灵渠、中国工农红军红七军司令部及红八军司令部右江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另有220处自治区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有1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即北海的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桂林国家森林公园、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桂平龙潭国家森林公园、龙胜温泉国家森林公园、上思和防城的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有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即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

8. 遗迹的故事作文500字

一 关于介绍舞阳县历史贾湖文化和传说故事的作文

从目前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成果看,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从2万年左右开始进入农耕农耕文明阶段,以湖南玉蟾岩遗址为代表,2万年左右开始稻作文明;黄河流域及以北近万年左右进入农耕文明阶段,以河南贾湖舞阳遗址为代表,有距今近9000千年的稻作文明;地中海流域距今约6000~8000千年间进入农耕文明阶段,以两河流域古苏美尔文明和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为代表。世界其它地方进入农耕文明相对晚了许多。目前将我国长江流域所发现的上万年以上的农耕文明遗址一概并入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是一种历史的陈腐观,是西方中心论在作祟,一个地方是否进入有规模的农耕文明是判断其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万年以上的农耕文明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黄河流域及以北并世界其它地方还没有类似的文明的发现,突显人类文明发祥地的龙头作用,这是人类重要的文明发展史实。这些上万年的农耕文明主要有湖南道县玉蟾岩、湖南临澧竹马村、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广东英德慎歼牛栏洞、广西桂林甑皮岩、浙江上山遗址、广西邕宁顶蛳山、江苏溧水神仙洞遗址等等。黄河流域及以北上万年的新石器遗址表现出明显农耕文明特点的不多,河北徐水南庄头、河北阳原于家沟、北京东胡林人村、北京怀柔转年和山西吉县柿子滩等遗址可当作新石器遗址的代表。问题的关键还在于黄河流域及以北并世界其它地方上万年的新石器遗址尚未进入农耕文明阶段。黄河流域距今900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稻作文明从实际地理位置分析,还是属于长江流域的淮河支,实质还是长江流域向北发展的稻作文明;而河北磁山遗址大量粟的发现,才真正能代表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目前最早上限,距今7000年前。
湖南道县玉蟾岩:距今2.25~1.85万年,目前人类发现的最早的农耕文明遗址,发现了人类最早的栽培稻、陶器和人工编织物等。玉蟾岩原始陶片呈黑褐色,火候低,质地疏松,胎厚近2厘米,夹碳、夹粗砂,陶片内外均饰纹样,似绳纹,但为编织印痕,有清晰的经编与纬编,开了夹碳陶、贴塑法、内外纹饰、编织技术萌芽的先河。玉蟾岩的编织印痕,表明玉蟾岩人已发明了编织技术,在这个基罩陪础上,他们发明了网罟,用来捕捉鸟禽,开启智力。洞前地势平坦开阔,适宜人类生息繁衍。附近类似玉蟾岩的早期遗址还有很多,附近就有三角岩遗存。可见人类起源文明发祥于长江流域决不是孤立偶然,是生生不息。
江西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时代在距今2~1.5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及距今1.4~0.9万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两遗址相距约800米,其中吊桶环遗址应为仙人洞居民狩猎的临时性营地和屠宰场。出土遗物有625件石器、318件骨器、26件穿孔蚌器、516件原始陶片,20余片人骨和数以万计的兽骨残片。发现有1.2~1.4万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标本。
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距今1.2万年~8000年前,位于英德市云岭镇东南面的狮石山南麓。发现的水稻硅质体是迄今岭南地区所见年代最早的水稻遗存,将岭南地区稻作遗存的年代前推至距今1.2万年左右。陶片表面饰粗绳纹,无编织印痕,内壁加抹,表里呈褐色,厚1.10~2厘米。早期夹碳,晚期不夹碳,只夹砂,纹理不明。
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距今1.2万年~7000年,出土上万件捏制的陶器残片,有专家认为陶器起源与当地人用陶器煮食螺蛳有关。据出土人骨测定,当时的桂林男子平均身高为1.65米,女子为1.56米。他们有卵圆的头、低矮的鼻骨、铲形的门齿,与现代的壮族人、东南亚人极其相似。他们用骨针、葛麻和兽皮缝制衣服,用兽牙、蚌壳作饰品,用赤铁矿粉染色、文身,充满了“野性美”。然而在此繁衍了5000年后,远古的桂林人终于放弃了这个栖息地。7000多年前,地球气候进入了一个温暖潮湿期,高出地面仅1米的甑皮岩变得潮湿多水,这里的先民们走出洞穴,走向平原,利用树木和竹竿搭建了适合南方潮湿天气的干栏式宽闷冲房屋。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长江下游发现的上万年的水稻农耕文明遗址,出土的大量夹碳陶片距今已有1万年左右历史,映证了水稻农耕文明从长江中游向长江下游传播的方向性。
广西邕宁县顶蛳山遗址:代表了岭南地区距今10000~6000年的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出土距今1万年左右的陶器,形具完整,多达20多件,其数量在广西史前考古的历史上是空前的,为研究南方史前文明提供了诸多便利;距今8000~7000年的100多座墓葬,在顶蛳山贝丘遗址现已发掘出的400多个古人类遗骸中,有1/3是采用肢解葬的。遗址中出现的南方干栏式建筑形式。
就广西南宁附近,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密集就让人十分吃惊,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或早期的遗址分别有:天窝遗址、那北咀遗址、牛栏石遗址、青龙江遗址、长塘遗址、石船头遗址、凌屋坡遗址、南蛇坡遗址、顶蛳山遗址、灰窑田遗址、长江岭遗址、豹子头遗址、龙颈遗址、青山遗址等。天窝遗址位于原邕宁县长塘乡天窝村东面约2.5公里的邕江南岸一个为“螺蛳山”的台地上;那北咀遗址位于邕宁县伶俐五合那窝村南约2公里的邕江北岸一个称为“那北咀”的台地上;牛栏石遗址位于原邕宁县长塘乡粟屋坡西南面约300米的邕江北岸一个称为“牛栏石”的台地上;青龙江遗址位于原邕宁县长塘乡定西村冲西坡西北面约1公里的青龙江口两侧的台地上;长塘遗址位于原邕宁县长塘乡邕江北岸的长塘火车站东面一个称为“螺蛳山”的台地上;石船头遗址位于原邕宁县良庆乡那黄村北面约3.5公里的邕江两岸一个称为“石船头”的台地上;凌屋坡遗址位于原邕宁县长塘乡五合村凌屋坡南面约50公里的邕江北岸台地上;南蛇坡遗址位于原邕宁县伶俐乡公所南蛇坡西南约1公里的邕江北岸台地上;灰窑田遗址位于南宁市东南面三岸园艺场灰窑田岭下邕江北岸的台地上;长江岭遗址位于南宁市东南面三岸园艺场部约2公里的邕江北岸台地上;豹子头遗址位于南宁东南面柳沙园艺场那坝村西南面约2公里的邕江转弯处的北岸台地上;龙颈遗址位于南宁市西北江西老口街北面约2公里的邕江北岸一个称为“龙颈”的台地上;青山遗址位于南宁市青山园艺场青山脚下邕江东岸的台地上。顶蛳山遗址位于原邕宁县蒲庙镇新新村九碗坡自然村东北约1公里的顶蛳山上,1994年发现,1997年至1999年进行全面发掘,发掘面积1050平方米,共发现三百多座墓葬共四百多具人体骨骼,出土大批磨制石器、蚌器、陶器、骨器等遗物,还发现排列颇有规律的建筑遗迹——柱洞,是广西迄今发掘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文化内涵较为丰富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
林河先生在其《中国巫傩史》一书中详细总结了长江流域农耕文明领先世界的记录: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建筑科技(18000年前临澧竹马村的“高台式土木建筑”工艺);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管道施工科技(竹马村的拱形密封管道);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纺织科技(20000年前道县玉蟾岩遗址的植物纤维编织工艺);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制陶科技(玉蟾岩的陶制食物盛器);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业科技(玉蟾岩的水稻人工栽培工艺);
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灵崇拜(玉蟾岩的“搓草纹”陶器);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贴塑陶科技(玉蟾岩制陶工艺);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雕刻科技(彭头山文明的雕刻工艺);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抛光打磨科技(彭头山文明的精制佩饰);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开垦了世界上的第一片稻田(彭头山文明的稻田);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开凿了世界上的第一条灌溉稻田的水沟(彭头山文明的水沟);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最早吃上了“令人老而不死”的大米饭(彭头山水稻文明);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阴阳观念(彭头山陶器上的阴阳缕孔);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火灵崇拜(彭头山陶器上的火灵出入孔道);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日月崇拜(彭头山的日月纹陶器);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神灵崇拜(彭头山遗址的人形石与鸟形石);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将稻作文化传播到了全世界(从玉蟾岩到全世界的稻作文化);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田园生活(两湖平原彭头山文化群);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9000年前的彭头山文明);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双帆棂船制造科技(近8000年的高庙文明);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双身画舫制造科技(高庙文明);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农耕之神(高庙、松溪口、征溪口文明);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农耕祭祀(高庙文明);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彩绘科技(高庙文明的朱彩陶器);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高层建筑科技(高庙的六层高塔建筑工艺);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凤凰崇拜(高庙陶纹上的火凤凰图案);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天圆地方学说(高庙陶纹上的天圆地方图);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丝织科技(江浙河姆渡文明);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造漆科技(江浙河姆渡文明);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园林科技(江浙河姆渡的盆景工艺);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最早学会了集市贸易(6000年前的洞庭湖城头山文明);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航运工业(城头山有舵的远航木船);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建筑科技(城头山的古商城);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最早让人类享受到了和平的城市生活(城头山文明);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修筑了世界上的第一条城市街巷(城头山文明);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修筑了世界上最早的筑路科技(城头山宽达五米的卵石大道);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人造运河(城头山通往洞庭湖的护城河);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桥梁建筑科技(城头山古城的大木桥);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的第一批商品陶手工作坊(城头山文明);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修筑了世界上最早的通商港口(城头山码头及先秦的支那湾);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最先发现了澳洲袋鼠和南极企鹅(湖北5000年前石家河文明);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化工科技(西南濮人的丹砂);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造出了世界上最精美的青铜艺术(长沙出土的商周四羊尊);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失蜡法铸铜尖端科技(长沙商周四羊尊);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完善的货币体制(楚国的金银铜货币体制);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普及了世界上最早的计量工具天平、法码与算筹(沅陵春秋墓);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算术九九歌诀》(湖南里耶战国遗址);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炼钢科技(长沙春秋墓钢剑);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白口铁铸造科技(长沙春秋墓铁鼎);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铁农具铸造科技(长沙春秋墓凹口铁锄);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彩色帛画(春秋时代两湖平原);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开辟了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大西南陆海通道);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开辟了最早的“海上陶瓷之路”(大西南陆海通道);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开辟了最早的“海上茶叶之路”(大西南陆海通道);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旅行指南》(沅陵汉代吴阳侯墓);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美食谱》(沅陵汉代吴阳侯墓);是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创造了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各个时期)……太多了,不胜枚举。

二 安徽有什么古遗迹急写作文!!!要有历史故事的那种!!!

一、村落遗址
傅庄遗址位于亳县城西3公里。遗址北依涡河,南靠亳鹿公路,沿涡河南岸河坡分布,东西长160米,南北宽130米,面积约2万多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堆积厚度约5米,遗址表面采集标本有蚌镰、蚌刀、陶鬲足、鼎足、鬶足以及大量的黑、灰、红陶片等。
1982年夏,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和亳县博物馆联合对该遗址试掘,揭露面积约110平方米,发现居址、灰坑和墓葬,共清理相当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期墓葬13座,出土各类文物1000余件。
遗址文化堆积大体可分为4层,从上至下为:商文化层,二里头层,龙山文化层,大汶口文化层。傅庄遗址大汶口期文化遗物包括陶、石、骨、玉4类。陶器器型有:鼎、豆、壶、罐、杯、盉、背水壶、鬶等。随葬器物组合中常见扁平穿孔石铲、有段石锛及獐牙等。墓葬均属土坑竖穴,葬式为仰身直肢,分单人葬、3人葬、5人葬等,死者生前拨过牙的占93%,尤其盛行拔下牙的习俗。这在中国境内已经发现的古代拔牙资料中是很少见的。
经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碳——14测定,遗址中层(相当于龙山期)年代为距今4045±95年;树轮较正年代为距今4460±145年。
1989年,安徽省人民 *** 公布该遗址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凤岭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亳县城父镇南侧700米处。西临漳河,南靠丁沟,西北距亳县城区35公里。
该遗址为195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为一台地,高出附近地面约2米,东西宽250米,南北长200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度约3米。地面可采集绳纹、方格纹陶片。1955年,安徽省博物馆曾在此进行试掘,出土器物有石器、陶器、蚌器3类。石器有斧、锛、砺石等;陶器有鬲足、鼎足、网坠、纺轮及陶片;蚌器有刀等;还有少量残骨器。陶质有泥质灰陶、夹砂陶、红陶等。纹饰有粗绳纹、细绳纹、方格纹、蓝纹等。据考古资料分析,该遗址新石器文化可分早期和晚期。出土文物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1956年11月,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青凤岭遗址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9月,安徽省人民 *** 重新公布该遗址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尉迟寺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蒙城县城东北22公里,蒙宿公路南200米,毕集庄东,清水河西沿。遗址呈椭圆形,高出附近地面3.5米,面积约6.1万平方米。除东部挖一条清水沟外,其余均保存完好。遗址上曾建有尉迟寺,今已不存。该遗址于1985年8月,文物普查时发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省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3次大规模发掘。揭露总面积为600平方米,出土大批珍贵文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玉器4类。发现大汶口文化居址2处,墓葬40余座,其中包括瓮棺葬20座。
尉迟寺新石器文化遗存丰富,在文化面貌上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对研究黄淮流域新石器文化区系类型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老邱堆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文化遗址。位于临泉县城南部曾庄北500米处,遗址西、北2面有流鞍河环绕,呈椭圆形高台地,面积15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达12米。地面和断面采集石器、蚌器、骨器、陶片等。陶器器型有罐、鼎、南瓦、缶本、豆、盆、鬲等,鼎足有侧装三角形扁足、窄侧形足等,纹饰有绳纹、蓝纹、方格纹、刻划纹、捺窝纹等。
1956年11月,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公布该遗址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9月,安徽省人民 *** 重新公布该遗址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倪邱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遗址。位于太和县城北30公里,东距阜亳公路约300米。遗址西临茨河,因历年来经河水冲刷形成陡壁。遗址现存南北长54米,东西宽34米,高近10米。
遗址未经发掘,从河水冲刷断面观察,文化堆积很厚,有大量的蚌壳、兽骨、陶片及灰层。从遗址表面采集到的文物有石斧、锛、骨针、陶网坠、夹砂黑陶罐、镂孔豆、盆、尊形器等,纹饰有绳纹、蓝纹、方格纹、刻划纹等。该遗址文化堆积具有连续性,且年代跨度大。从采集标本分析,遗址年代应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对研究阜阳地区古文化有重要价值。
1981年9月,安徽省人民 *** 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古城址
沈子国故城位于临泉县城区西0.5公里。城址北临泉河,东南临流鞍河,三面环水,隔流鞍河与老邱堆遗址相对。城址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约1公里,为长方形台地。现部分夯土城墙和4个城门遗迹依稀可见。
1958年在故址上打机井,测得城址文化层厚4.5米。城址未经考古发掘。现探明城址西北500米的泉河南岸有商代至战国时期的墓群;城址的南面和西南面2公里处分别是汉墓群。
城址内历年来出土文物比较丰富,计有商代的青铜铭文戈及觚、爵、矛、陶簋等;西周的青铜矛、戈、陶鬲等;春秋

三 汶川地震纪念馆,科普纪念馆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中小学生身边的安全故事征文

四川"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任家坪。其主体建筑名为"裂缝",寓意"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

四 作文《我心中的遗迹故事》

记不清是某年的某一天,快过新年了,我想买张贺卡送给要好的表内姐,于是便决定到楼下精品容店去逛一逛。我走进精品店,左挑右选,终于看中了一张别致的贺卡,我看了看塑料包装袋上的标价:“1。5元,嗯,不贵,买了!”我将贺卡递给售货员,那个售货员漫不经心地瞟了一眼标价,接过我递上的钱,丢进收银箱,便坐下继续做自己的事儿了,我也捧着称心如意的贺卡心满意足地走了……
而后的几天,我一直没有闲工夫去精品店逛,也就淡忘了这件事。直到二个星期后,我想买个玲珑的发饰,才又来到这家精品店。
在精品店里我没有找到满意的发饰,正准备到别处去看看时,无意中瞥见上次那种贺卡的标价竟然变为3元!“不会吧,价格涨得这么快?以前好像是1。5元的!”“本来就是3元嘛!从来就是3元的”,这个售货员似乎没认出我,“瞧,旁边这种普通贺卡才是1。5元,而你眼前这种3元的是精品贺卡”。
说罢,她指了指旁边货架上那不起眼的贺卡。我凑近瞧了瞧,“咦?普通贺卡包装纸上的花纹和我买的精美贺卡的包装纸上的花纹怎么一模一样,而且价格……”突然,我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可能是粗心的顾客在拆开包装看过贺卡后,不慎将贺卡装反了,使3元贺卡的标价成了1。5元,

五 长城作文500字

长城游记

今天,我们游览了世界闻名的古建筑奇迹——长城。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全长一万两千多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我们游览的是长城八达岭段。当车行到离八达岭不远处时,就已经看到了气势恢宏的长城,随着连绵起伏的山脉向远处曲曲折折地延伸,像一条龙在云雾缭绕的山峰中飞腾。长城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是一座烽火台,像一个个巨人手牵着手,担起了保卫中原大地的重任。
我们从长城脚下往上爬,长城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陡峭,而是由许多缓坡连接起来,在比较陡的地方都筑有阶梯,阶梯的两旁和中间还装有扶手,一点儿也不难爬。长城上人山人海,还有许多“老外”呢!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爬到了第一个烽火,这里让我想起了“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过了烽火台,我们又继续向上攀登,在山间云雾里,我隐隐约约看见对面的山上有用钢板做成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标语牌。接着往上爬,我们看到了一座碉楼,爸爸说:“这是哨塔,古代哨兵就在这里放哨。”过了哨塔,我们就往回走,来到了“好汉碑”。好汉碑上有毛主席的题词——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全家在这儿留了个影,便回家了。
“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爬上了长城,我也当了一回好汉,真开心啊!赞同0| 评论

9. 如何评价广西柳州这座城市

广西柳州这座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柳州古属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属桂林郡。汉初属南越国地。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潭中县,治所为今柳州市区驾鹤山附近,属郁林郡,为柳州建置之始。1949年解放后设柳州市。

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形成了以让袜此汽车、机械、钢铁为龙头,化工、建材、食品、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并存、工业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工业总产值约占广西四分之一。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100多年建置史,辖区有白莲洞遗址、柳江人遗址等史前文化遗址,多民族文化交相融合,“壮歌、瑶舞、苗节、侗楼”堪称“四绝”,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好旅。

柳州的地理环境

柳州市区地形平坦,微有起伏,海拔在海拔85至105米之间,东、西、北三面环山,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特征。由于柳江穿流市区坦迅及气候、岩性、构造的影响,形成河流阶地地貌、岩溶地貌迭加的天然盆地。

柳州地处桂中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柳州市的大气环流主要是季风环流,夏半年盛行偏南风,高温、高湿、多雨,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少雨。

柳州总体上属珠江水系西江流域的柳江流域。柳江为境内最大河流,发源于贵州独山县更顶村。其上游为都柳江、寻江和融江。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柳州市

10. 广西那里有古代遗址

一、古遗址

(一)柳城巨猿洞

年 代:旧石器时代

类 型:古遗址

所在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

简 介:

柳城巨猿洞位于柳城县社冲乡新社冲村西南的楞寨山上。

巨猿洞发现于山西麓的峭壁上,洞口距地面约90米。

巨猿洞包括巨猿洞Ⅰ号洞及Ⅱ号洞,洞内长28米,面积180平方米。

柳城巨猿洞遗址于1956年发现。

1956年至196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巨猿洞先后进行了六次考古发掘,洞内堆积物厚2至4米,由上而下可分为六层。

出土巨猿下颌骨化石3件,巨猿牙齿化石1100多枚。

伴生动物化石包括从高等灵长类到低等脊椎动物化石数千件,它咐渗们分属哺乳动物的灵长目、啮齿目、食肉目、长鼻目、奇蹄目、偶蹄目六类。

主要有猩猩、金丝猴、猕猴、华南毫猪、硕箭猪、拟豺、小猪獾、水獭、似中国黑熊、大熊猫小种、桑氏鬣狗、最后鬣狗、豹、德氏花面狸、灵猫、果子狸、东方剑齿象、似锯齿三棱齿象、云南马、爪兽、裴氏獏、柴氏犀牛、最后双齿尖河猪、多突起河猪、柳城猪、丘齿鼷鹿、湖麂、凤岐祖鹿、云南黑鹿、广西巨羊等,其中有不少为新种。

柳城巨猿洞地质时代为更新世早期,距今约100万年。

柳城巨猿洞是世界上迄今发现巨猿化石最多的一处洞穴,出土的巨猿化石代表着77个巨猿个体,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巨猿的形态及人类进化系统诸方面均有重大的价值。

出土的其他动物化石作为更新世华南动物群的典型的代表,不仅为解决柳城巨猿洞的地质年代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而且对研究华南更新世早期动物群的分类等问题亦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布兵盆地洞穴遗址群

年 代:旧石器时代

类 型:古遗址

所在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

简 介:

布兵盆地洞穴遗址群位于田东县祥周镇,布兵盆地位于田东县百色盆地东南部,是中国南方一个小型断陷盆地,喀斯特地貌发育,洞穴极为丰富,目前有十余个洞穴发现古代遗存。

该洞穴遗址群于1999年被发现。

2002年至今,广西自然博物馆和田东县博物馆对布兵盆地茅草洞、吹风洞、么会洞、感仙洞、雾云上洞、宝来洞、雾云洞、陆那洞、小山洞、中山洞、鲤鱼洞(原名定雾洞改名为鲤鱼洞)和村空洞等进行衡埋脊了长期的调查、发掘和综合研究。

在吹风洞发掘的5.5平方米范围内,出土哺乳动物化石1007件,包括哺乳动物化石915,巨猿牙齿化石92件。

哺乳动物群共24种,是典型早更新世早期的代表性种属,吹风洞动物群的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距今约200万年左右。

2004年么会洞两次发掘的面积30平方米,发现625件哺乳动物化石和8件石制品,哺乳动物22种。

其他洞穴均出土过动物化石或石制品。

布兵盆地洞穴遗存,发现了丰富的动物化石、人类化石和石制品,对于研究东亚早期人类的起源、现代人类的起源和中国南方第四纪环境变化意义重大。

(三)那赖遗址

年 代:旧石器时代

类 型:古遗址

所在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县

简 介:

那赖遗址位于田阳县城液侍西面约3千米,坐落于田州镇兴城村与那坡镇六合村交界处的山包上,面积约5平方千米。

该遗址于2003年发现,属右江南岸四级阶地,高出山脚约70米,网纹红土层厚1-4米,砾石层距地表10-25米。

遗址内散布着丰富的打制石器及加工碎片,器型有手斧、手镐、砍砸器、刮削器等。

在遗址的最高点有一处约50平方米的核心区,石制品分布密集。

2005年广西文物工作队等对那赖遗址进行局部抢救 性发掘,出土大量的砍砸器、手斧、手镐、刮削器等石制品和玻璃陨石。

经对与手斧同地层出土的玻璃陨石进行年代测定,该遗址的年代为距今80.3万年。

那赖遗址是一处大型旧石器时代遗址,在遗址内发现的有一定规模的石器加工场,是百色盆地旧石器遗址中的首次发现,可能是迄今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石器加工场。

那赖遗址石制品丰富,种类齐全,保存较好,是百色旧石器的重要成员,对研究我国南方史前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晓锦遗址

年 代:新石器时代

类 型:古遗址

所在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

简 介:

晓锦遗址位于资源县资源镇晓锦村下锦自然村后龙山,距县城东北方13千米,西面约3千米为资江,西南约30千米为浔江,遗址面积1万平方米。

该遗址1997年底发现,广西考古研究所随后对该遗址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740平方米。

该遗址发现了大量柱洞、灰坑、水沟和10余座房址,以及陶窑和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陶片、石器、部分完整器及数万粒碳化稻米等一批重要的文化遗物。

晓锦遗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可以确认为是桂北新石器时代的一个新的文化类型;发现的大量柱洞、灰坑、墓葬等,在广西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是首次发现;碳化稻米的发现也属首次,是两广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一批标本,对研究稻作农业的起源和稻作文化的传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大浪古城遗址

年 代:汉

类 型:古遗址

所在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

简 介:

大浪古城遗址位于北海市合浦县石湾镇大浪村委古城头村。

城址东、南、北三面为护城河,西面临周江古河道。

大浪古城在20世纪60年代被县文物部门调查发现。

2002年广西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古城进行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

城址呈正方形,边长220米,面积 48,400平方米。

城址东、南、北三面有护城河,西面临江。

城墙残宽5~20米,残高1~5米。

四面城墙的中部均有缺口,可能为城门,除西南角已被破坏外,其余三个角均较宽大且高出周围城墙体, 可能为角楼。

现护城河已淤塞,但轮廓清晰。

城址内出土数量众多的刻划纹和几何印纹陶片、建筑石构件等遗物,在城中央发现建筑遗址,西门外古河道边还发现了与城门相连的码头遗迹,包括号形夯土平台、台阶踏跺和船端口等。

初步确定大浪古城遗址可能是《汉书》记载的海上丝绸之路合浦港之一。

大浪古城的发现,对寻找西汉中期的合浦郡郡治有很大的帮助,也为研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这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大课题,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物质料。

(六)草鞋村遗址

年 代:汉

类 型:古遗址

所在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

简 介:

合浦草鞋村遗址位于北海市合浦县廉州镇草鞋村西南侧的小岭上,遗址西临南流江分支—廉州西门江。

遗址于20世纪80年代发现。

2007年至2008年,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遗址分布面积 13,310 平方米。

发现陶窑、砖窑共22座,建筑遗址5处,水井5口及一批作坊遗迹,呈环状分布于小岭的坡坎四周。

出土云树纹和兽面纹瓦当、几何印纹陶片、陶器及大量的筒瓦、板瓦残片,也有米字纹、方格纹及方格带戳印纹陶罐,水波纹陶钵,瓦当,陶垫,陶拍、网坠等。

初步确定为汉代岭南地区重要的官营手工业作坊,为集制陶作坊和窑场于一体的汉代遗址。

草鞋村遗址考古的一个重要收获是大规模、完整的汉代制陶作坊遗迹的发现,遗址规模之大、功能之系统、保存之完整,在我国南方地区汉代考古上较为少见。

对研究中原砖瓦制作技术南传和汉代官营手工业制度,寻找汉代合浦港及合浦郡治具有重要的史证价值。

(七)越州故城

年 代:南朝

类 型:古遗址

所在地: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

简 介:

越州故城位于钦州市浦北县石埇镇坡子坪村,距县城60千米,城址南滨南流江,依山筑就。

1963年广东省考古队对位于城址内子城(官厅地)进行试掘。

越州故城呈方形,坐北朝南,北高南低。

东西南北门对称,城墙残高3~8米,城基最宽处约16米,全部城墙均以红黄色泥与粗沙混合夯筑,每隔百步有一突出城墙外的“马面”,全城周长2080米,占地面积370亩。

东南面为一内城码头,穿过护城濠与南流江相连,城址内十字街道与东西南北门对称,呈方形,东北城墙依山筑就,穿山为城门。

内城建在西面的一座山岗上,南北长130米,东西宽160米,也呈方形。

内城南北宽130米,东西160米,城墙基宽3~6米,残高1~2米,全城四周有护城濠。

城内出土有筒瓦、板瓦、兽面瓦当、水波纹、素面陶罐残片、青黄色釉陶碗残片等。

据《南齐书》记载,越州是当时的军事政治中心,越州城自置至废,经历了我国南朝时期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约废于隋朝中叶。

越州故城是目前广西保存较好的南朝城址之一,对研究南朝历史、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八)中和窑址

年 代:宋

类 型:古遗址

所在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

简 介:

中和窑址位于梧州市藤县藤州镇中和村,距县城约10千米的北流河东岸。

遗址于1963年发现。

1964年、1973年分别由自治区博物馆和自治区文物工作队、中山大学等进行了发掘清理,1981年9月和1986年6月时任故宫博物院陈列部主任李辉柄主任率队曾两次到中和窑址考察采集标本。

通过挖掘清理发现20多座瓷窑,主要分布在北流河沿岸长约2千米,宽约0.5千米的小山丘上。

两次试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中和窑的结构,为斜坡式龙窑,依山势而建,呈长方形。

分窑门、火膛、窑床、烟囱四部分。

窑长一般为10~60米,宽为1.5~3米。

烧制方法早期采用一钵一器仰烧法,晚期兼用迭烧法。

瓷器品种式样繁多,有各式碗、盏、盘、碟、杯、洗、盒、钵、壶、罐、瓶、灯、炉、盂、熏炉、魂瓶、枕、腰鼓和印花模具等,以碗、盏、盘、碟等日用器为主。

纹饰丰富多彩,主要以缠枝花卉为主,有折枝、缠枝花卉、海水游鱼、海水戏婴、印花模具瓷质有尖状蘑菇形、半球状蘑菇形、平顶等式样。

印面所刻花纹分阴、阳两种,颇具特色。

其中一件飞鸟花卉印花模具,背面刻“嘉熙二年戊戌岁春季念龙参造”年款。

中和窑址的年代应在北宋至南宋的后期,是以生产外销瓷为主的地方民窑。

藤县中和窑址的发现,扩大了我国青白瓷窑址的分布范围,填补了广西青白瓷研究的空白,为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研究我国古代外销陶瓷提供新的资料,为研究宋代广西手工业和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对外友好往来,特别是与东盟各国往来有重要意义。

阅读全文

与广西有哪些史前文化遗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33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14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5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87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