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目前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我们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次全会进一步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明确了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第一次将文化产业列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以推动,为我们制定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宏伟目标。
1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做出了精辟的论述,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文化产业相对于一般产业所独有的特点和优势,使其成为最符合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的产业之一,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文化产业以创意为动力、以内容为核心,其发展主要依靠精神成果、智力和科技投入,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是典型的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具有很好的可持续发展特性。同时,文化产业属于高附加值、高回报产业,一个故事、一个人物形象可以转化为出版物、影视作品、动漫游戏、舞台演出等系列衍生品,只要消费者认可,就能在经济收益上产生叠加效应,实现一次投入、多次转化、持续回报。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当前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日益加深,普通的物质产品融入特色的文化元素,其内在价值就会得到显着提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出现一个重大变化,即商品的文化价值、符号价值逐渐超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成为主导价值,人们购买一件商品不仅要得到它的使用价值,而且要得到艺术、文化价值,得到精神享受。文化产业中创意设计等领域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结合尤为密切,对传统产业文化内涵和内在品质的提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产业涉及近百个行业,跨度很大,这些行业对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的要求各不相同,差异也很大,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适合各种类型的企业、人群和资本的进入,既可以发展拥有高新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也可以接纳个体式的工作室或家庭式的生产作坊,既可以吸纳掌握高新科技的高端人才,也能满足具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劳动者的就业要求。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于吸纳劳动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提升综合国力的紧迫需要
按照世界银行的评估准则,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指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整体水平。当今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迎接的挑战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文化上的。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划分的12类服务项目中,有4类与文化产业相关。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文化传播优势,将大量精神文化产品、社会政治理念、价值观念等输入我国,并力图占领我们的文化市场。以美国为例,从电影、运动服装、饮食等传统的文化载体,到电脑软件、网络、卫星传送等高科技的文化载体,他们的文化标志无处不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无不感到美国文化的存在,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文化渗透主要是通过文化产业这个渠道来实现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提高综合国力必不可少的发展因素,因此要保持中国文化主权的独立,抵御外来文化的消极影响,特别是消除腐朽文化的侵蚀,就必须大力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文化市场进一步开放,外国的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会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更加活跃,不同文化的相互渗透和碰撞更加激烈,我们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挑战。我们在看到中国文化巨大优势的同时,还需适应时代潮流,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搭建我们的文化“防火墙”,让社会主义价值观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担负着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独立和安全的历史使命。
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来看,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与我国国际地位不相适应,与我国五千年文明积淀的丰厚文化资源不相适应。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生产全世界75%的电视节目、60%的广告节目,发展中国家75%以上的文化产品来自美国,而美国市场上的外来文化产品只占1%—2%,这种强大的文化实力是美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必须加快文化发展步伐,使我国尽快从文化资源大国转变为文化发展强国,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渠道,我们要把中国丰富的、独特的、珍贵的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符合国际审美需求和欣赏习惯的优秀文化产品,推动中国文化产品顺利、持续地进入国际主流市场,让境外受众在消费过程中加深对中国文化内涵的理解,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的崛起,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㈡ 财险业务发展存在问题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财产保险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分析新世纪、新阶段的新任务、新要州者求而提出的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在宏观上加以整体把握,又要在微观上付诸实施。我们中国人保财险能否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关系到公司自身的发展,而且事关我国经济、金融保险业发展的全局。通过学习,就坚持科学发展观探讨如下:
一、中国人保财险公司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目前,我国保险业处于经济领域中的市场竞争性行业,其发展观既要符合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要满足企业特征及其活动规律的要求。保险公司的科学发展观是其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保财险在2008年保费总量达到了1000亿元的规模,在中国的非寿险行业中排名第一,在全世界非寿险行业中耐橡进入了前十名,因此,中国人保财险要紧紧围绕经营效益谋发展,既要重视利润的规模数量的增长,更要重视利润的结构和质量的提升,处理好效益、质量、规模、速度之间的关系,坚持经营的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求发展,正确处理股东、员工和客户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保险公司稳健、持续发展。因此,中国人保财险科学发展观可表述为:坚持以人为本,各项业务整体统筹协调发展,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通过适度增加规模,实现效益总量、质量、结构的稳步增长,从而达到效益、质量、规模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保财险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以风险控制、成本约束为前提,追求发展的质量、规模与速度。
发展是有条件的,加快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公司深层次矛盾的根本办法,但不顾客观条件的制约硬发展,则不是科学发展,且从根本上是对发展有害的。中国人保财险的科学发展观,首先就是要明确发展的约束条件,是在满足诸约束条件下实现的发展。从经济角度看,中国人保财险发展的约束主要有成本约束(包括综合赔付、综合费用、税收、资本金占用、风险损失)、管理约束、人才约束、法律约束和监管约束。不顾约束条件硬发展,一方面反映了保险公司的体制存在着缺陷,另一方面会对长远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问题。所以,在2009年的省全保会上,人保财险陕西省分公司乔总担出了,一个重心、两个重点、四个坚持的安排,正是对这一重要思想的诠释。
二是以结构优化和流程整合为重点,追求发展的效率与效益。
中国人保财险在符合上述约束的条件下要以利润的极大化为经营目标,这是由保险公司的性质决定的。保险公司实现利润的多寡,既体现着其自身生存价值的大小及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也是衡量其发展快慢和发展质量的核心指标。在现实约束和竞争压力下,保险公司不仅要重视利润的规模,更应注重利润的结构和质量。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坚持以市场册亩薯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推动业务结构、客户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实现利润总量的增加和利润来源结构的优化。同时,按照有利于客户价值创造和内部风险控制的原则重组和整合业务流程,以业务流程为依据调整组织机构,建立相互促进和相互制衡的业务处理系统、风险控制系统和支持保障系统,实现科学集约化经营发展,以提高发展的效率。
三是以快速协调持续发展和做大做强为目标,追求发展的协调与均衡。
中国人保财险坚持科学发展观,其实质内涵就是要充分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和各方面的积极性,尽最大的努力,实现保险公司快速协调持续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保险公司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恢复国内保险业务20多年来,保险之所以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保险的功能和作用之所以越来越突出,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保持了持续快速地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使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但是,也应看到,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发展速度主要靠大量消耗资源的外延型扩张来支撑,发展的质量不高、基础不牢;在追求速度、追求“政绩”的驱动下,有些企业变相提高手续费,打价格战、人海战;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保险发展差距越拉越大;各公司之间产品结构趋同、创新缺乏、发展后劲不足;企业管理不按规律办事,成本意识淡薄,铺张浪费严重。上述种种问题,千头万绪,归结到一点,都是没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使然。换句话说,是不能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和解决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今后,保险业要不断提高综合实力,要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和作用,要在国际保险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都要靠发展。因此,保险公司要把加快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一心一意谋发展。
中国人保财险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做大做强,只有做大,才能充分发挥保险的功能和作用,逐步改变保险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的局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只有做强,才能使保险公司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发展壮大。做大与做强作为保险公司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辩证统一的。没有大,无所谓强。没有强,大也没有意义。做大与做强是有机联系的整体。
四是以企业文化和员工队伍的培育建设为根本,追求发展的和谐与统一。
保险业属智力密集型行业,人力资源是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发展要以人为本,保险公司的创新源泉和持续发展关键是要抓好队伍建设,既要加强员工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技术素质,更要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从经营伦理、经营哲学角度锤炼队伍,增强凝聚力、创造力和整体合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保险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
二、中国人保财险坚持科学发展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目前,我国的经济金融保险体系正处在巨大的变革转轨时期,中国人保财险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发展进程中不断做大、做强,以科学的发展观做指导,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协调发展原则
不同的发展观对保险公司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导向,过去保险公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些是在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不科学的发展观和不科学的发展战略所致。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对于保险公司在新一轮的改革发展中,辨证的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关联的各方面重大关系,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好战略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实现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协调。要实现保险公司的良性发展,还必须处理好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但发展是有条件的,发展的规模与质量不仅取决于外部市场环境,还取决于内在风险管理水平。在良好的发展质量、有效的控制风险基础上实现的发展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保险业是高风险行业,保险公司是通过经营风险来实现赢利和发展。因此,保险公司要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和技术,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通过科学有效的内控制度,使风险管理贯穿于全员、全程、全方位,通过良好的风险控制,实现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收益,最终实现保险公司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2、把握好发展与结构优化的协调。“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总量上的扩张,一是结构上的优化。发展与结构优化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发展中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有放弃进行结构优化,而结构优化会带来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发展观所指的发展是建立在结构优化基础上的,如针对机动车辆保险在财产险市场上是市场占比最大、各家公司争夺最为激烈、赔付率一直居高不下、其利润贡献度与其保费占比严重不匹配的状况,各家保险公司就必须要加快发展非车险业务、提高非车险业务在整个财产险总体业务中的比重;主动细分市场,降低车险业务中高风险、低效益业务品种比例,提高优质业务、效益客户占比。
(二)效益性原则
保险公司是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其经营宗旨,效益是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效益是识别和判断保险公司发展状况、发展趋势的标志,保险公司的发展结果最终也表现为效益最大化。
1、效益是发展的归宿,是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最有力保证。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保险公司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没有效益,就没有了资源要素的再投入、再调整,就难以实现正常的发展,而发展的目的是追求效益,无论是规模扩张还是结构调整,最终表现为争取更好的效益。因此,保险公司一切经营活动的优劣都必须以效益高低为准绳,以有没有效益为评价标准,业务发展必须是有效益的发展,而不能是规模增长了,而效益却没有增加,甚至下降。良好的效益可保障充足合理的资本金和偿付能力,扩大资产规模,提高抗御风险的能力;可以回报股东和客户,从而吸引投资和留住优质客户;可以加强员工培训,更新经营理念,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为保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人、财、物的充分储备。
2、质量和规模是实现良好效益的前提。保险公司如果不讲究质量效益,就不会有好的信誉,要实现发展,就必须要加快业务发展,而业务发展一定程度上就会导致展业成本和保险赔款相应增长,若增长幅度超过盈亏临介点,经营成果将不尽人意,从而就制约了发展;没有一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一方面不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保险经营成本上升,削弱了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导致抗风险能力的下降,进而制约了发展。
(三)稳健经营原则
保险公司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经营发展必然受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环境的直接制约,客观上存在发展极限,盲目追求高速发展,只能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保险公司是高风险的行业,保险公司的经营特点和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和特殊作用,致使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具有隐蔽性和扩散性的特点,一旦保险公司经营风险转化为现实损失,不仅会导致保险公司破产,而且将对社会经济产生连锁反应,引起社会动荡。因此,保险公司遵循稳健经营的原则,几乎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在保险业,提倡建立百年老店,崇尚稳定持续发展。暴富、超常规不是保险业科学发展的轨迹。历史的经验表明,发展好的中国人保百年老店的保险公司都是稳健的保险公司。稳健经营的原则,能使保险公司的员工、经营管理者有一个稳定的发展心态、良性的发展预期、理性的收益预期,即使遇到暂时的困难也能从容应对,实现保险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那种不顾保险业的特点,企图寻求超常规、跳跃式发展,为了寻求发展速度,不择手段,概念充斥,只会取得短期效益,为了达到短期发展目标而不择手段的急功近利的经营方式,不仅为未来的发展压缩了空间,也扰乱了保险秩序和经济秩序。稳健经营则是注重短期实效与长期实效的结合,今天的发展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不是留下隐患。我国保险公司遵循稳健经营原则,不是维持经营,更不是不要创新,而是在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内寻求快速发展。保险公司作为我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实施稳健的经营发展战略是其必然的选择。一方面,保险公司要制定稳健的发展战略,营造稳健发展的管理文化,注重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有机结合,使经营管理者和全体员工有一个稳定健康的心态、良性的发展预期,以卓着的信誉取信于民、立足于世;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根据各种经营风险的发生概率,适度地安排业务比例和业务规模使风险分散,并运用保险公司自身以及外部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将风险最大限度地控制、降低、转移、消除、化解。
三、陕西西保险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十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保险业持续稳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十五”期间,在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动下,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经济建设成绩斐然,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持续增加,城乡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和提高。与此同时,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启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保险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保险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保险保障,为广西保险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新阶段,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左右;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城镇化进程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现代国防工业和物流业等产业布局初步形成,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期末,县域单位平均生产总值达到30亿元以上;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服务保障能力。这些目标的实现,都与保险业密切相关,既需要保险业提供保险保障服务和资金支持,同时也为保险业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创造了条件,为广西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保险业发展带来广阔商机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推进为保险业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当前,陕西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在养老、医疗、就业、教育、住房分配等制度由过去国家包办逐步向商业化、市场化方向转变的过程中,社会对保险的需求空前增长,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和完善一个多元化、规范化、社会化为特征的社会保障体系,商业保险将成为构筑多元化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国有企业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商业保险的支持。“十一五”期间,陕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入,国有企业改革将取得重大突破;传统产业的改造基本完成,优势产业地位日益突出;非公有制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经济活力将空前提高。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市场化运作程度的提高,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都将面临更多的风险,迫切需要保险作为企业风险管控和转移的重要手段,保障企业的稳键经营。这一切都有助于保险业加快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开发和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构建“三农”保护体系需要保险业发挥作用。大力发展包括农村种养殖业保险、农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和财产保险在内的“三农”保险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将农业保险运用于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可有效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广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区,农业人口占比高达82%,农业领域蕴藏着丰富的尚未开发的保险资源,是未来广西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四)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推动保险业进入新一轮加速发展期
2008年底,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括大内需出台了一系列新具措,特别是发展和支持三农,为陕西保险市场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有利契机。随着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主体的增加,保险服务网络的扩大,广西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充分的市场竞争将成为陕西保险业加快发展新的动力。股份制改革上市后的国有保险公司在新体制下将迸发出新的发展能量;内外资保险公司加快机构扩张的步伐,使市场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因素都将为广西保险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促进市场充分竞争,不断推动保险公司由以往对局部市场与客户的争夺转变为对潜在市场和资源的全方位挖掘,进而实现保险业发展质与量的同步提升。
(五)各级政府对保险业的高度重视,为陕西保险业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
国十条的发布,指明了保险业在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了保险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是一个全面推进我国保险业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国保险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广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意见》,高度重视广西保险业的发展,积极规划、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支持和促进陕西保险加快发展,为广西保险业发展的提速创造了极为有得的政策环境。可以预见,“十五”时期广西保险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广西保险业在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功能和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同时,将实现行业自身的发展。
四、实现中国人保财险科学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科学的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实践的,以科学的发展观来思考保险公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今后的发展路径,是我国保险公司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从当前我国保险公司的自身情况看,实现保险公司的科学发展,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中国人保财险创新经营指导思想。必须迅速确立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指导思想,通过“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公司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认真搞好“四定”:首先要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效益理念,以增强公司的经营实力和发展能力为目标,理性制定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具体战略战术方案。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发展战略,才能凝聚起全司员工的力量。其次,要进行准确、清晰的市场定位,就是确定自己在市场上的位置。定位,就是要创造出与其它公司不一样的经营特色,用特色抢占市场,提高市场份额,增强影响力和感染力,夯实自己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第三,要确定正确有力的竞争策略,就是要在选好方向、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制定达到目标的竞争策略。第四,要选定素质高、修养好、有能力的人。有了好的方向、好的定位、好的策略,还必须选定优秀人才去执行和落实。如果没有一批强有力的执行层人员,再好的经营策略也等于零。
二是中国人保财险创新营销渠道和营销方式。当前,要在维护好原有销售“渠道”的基础上,下大气力建设新的营销“渠道”。要抓住当前保险市场资源重组的机遇,与一些大的中介机构和代理商建立起紧密型的联系。在具体做法上,其一,要瞄准大的企业集团、大的经纪人公司、代理公司,通过保险合办、互惠互利等联动机制,巩固既有保险资源,以防在竞争中降费或增大投入,开发利用新兴保险资源。其二,着眼于长远,要抓代理渠道的巩固和发展,不是被动地等人代理,而是做为合作伙伴。其三,走联合共保之路。接到招标文件,不要忙着先研究如何击败对方,应先与同业公司协商共保的可能性。这样可防止因相互竞争,恶意降费破坏市场资源。其四,适时适度地增设一些服务网点,比如保险服务所,使客户出家门就能买到保险。其五,要积极拓展电话、电子商务的销售渠道。
三是中国人保财险创新保险产品。市场需求是拉动产品创新的主要因素。早在1974年美国学者厄特巴克就得出一项结论:60%—80%的创新是需求拉动的。因此,无论寿险还是产险险种开发与创新都应该注重改变目前保险产品雷同、市场细分不明显的状况,在做好市场需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市场有需求、经营有效益的原则,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和投入,要摸清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心理期待,价格承受底线,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符合不同客户群体需要的、个性化的、具有不同附加值的保险产品,满足人们多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要。积极开发适合不同渠道销售的产品,比如定额保单,不因技术性的问题而失去渠道。为销售方式和模式的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制度保证,管理适应销售,后台适应前台。
客户的需求永远是公司变革的动力。同时保险产品创新的另一层含意应该是开发出针对不同地域,带有明显地区差别的保险产品,这样就会使不同的客户,不同的经营者,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
四是中国人保财险创新保险服务。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已进行了一些服务创新,如推出专线客户服务热线、事故代步车、车友俱乐部、异地出险就地理赔、小额快速理赔通道等,但是这些创新仍是狭义的、较低层次的。进一步深化保险服务创新,一方面,应围绕“保险咨询→风险评估→保险方案设计→承保→承保后风险防范→出险后的查勘定损→理赔”这一服务链,逐步向外扩展链接;另一方面,应从我国相关的制度改革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展开各种各样的增值服务以及附加值服务。要从细分客户开始,分别对不同的客户和客户群体制定出不同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特别要制定对优质客户群体和不出险、出险少的客户的服务标准及服务内容,培植公司的忠诚客户群,打造公司的服务品牌。
五是中国人保财险创新管理理念。提高赢利水平,这是管理创新的根本目的所在。首先,要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化等高科技手段,在展业营销、现场查勘定损理赔、客户管理和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不要搞人海战术,不要养“闲人”,不要层层设“机关”,交通工具也不能越多越好,把的经营成本、管理成本压缩到一个合理的范围。这也是提升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根本之道。其次,要不断研究考核保险经营成果真实性的机制与措施。在保险业务经营中,只要不压赔款、按规定提取了各项准备金后的经营成果才是真实的。但往往有些经营者把它当作一个调节器,通过技术处理来掩盖一个单位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因此,要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一方面规范经营行为,另一方面引导经营者自觉维护经营成果的真实性。这样才能保持公司持续发展的能力。再次,要不断地研究风险管理的方式和方法。风险管理重在防范,要在监控手段、监控内容上狠下功夫,关键在“双核”,以保证能更及时有效地取得各种监控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当前最可怕的是明知此单要亏损,还在争、在抢,明知是违规还是要做。
六是中国人保财险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演变为人才之间的竞争,对于科技、知识、智力高密集的现代保险业来说,更是如此。谁能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谁善于使用和留住人才,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优势,抢得先机。人才作为无形资产和财富,人才资源不仅关系到保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系到其生死存亡。作为保险公司,以人为本包含更多的内容,这里的“人”不仅指员工,还有客户和股东。以人为本原则,要求保险公司的经营发展必须建立在以满意的员工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为客户和股东创造最大价值的基础上。保险业务的发展,客户的服务,要通过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真正做到一切方便客户,一切为了满足客户,一切为了增加客户价值,实现客户关系管理上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其员工管理方面应包括以下几个的内容:其一、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其二、进行全员管理,管理的主体是全体员工;其三、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个人的目标相统一;其四、通过良好的激励机制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保险公司在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同时,还要依法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并不断提高股东的投资收益。
总之,中国人保财险要实现永续、稳健发展,就必须对科学发展观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司在非理性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出局,才能又快又好地发展,才能做大做强,才能更好地充分发挥保险应有的职能作用,在同行业中占主导地位。
希望上述资料对您有所帮助!
㈢ 试述文化产业特点及文化贸易发展策略
试述文化和信产业特点及文化贸易发展策略
随着生产效率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成为了公众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种需求,随着全球自由贸易的发展,进一步的推动了文化贸易在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开展。
摘 要: 虽然我国的贸易水平位于世界的前列,出口的总额也位于世界第二,进口总额位于世界第三,但是在经过分析贸易的具体种类时,可以发现,我国的出口大多数都是属于一般的初级产品,换句话说就是技术含量非常少的产品,至于具有核心内容的文化产品更是少之又少。认识我国的文化贸易结构,发现我们存在的不足,促进和推动我喊橡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改善我国的贸易结构,大力的发展我国对外的文化产业贸易。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贸易; 发展策略
在我国众多的文化企事业单位中,很多的单位还处于一个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型的过程中,文化观念的落后,使得我国在文化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开展文化贸易为主体的文化企业以及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想要让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单单依靠国内政策保护定是不够的。
一、文化产业特点
1.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的创意使得每个文化产品都独具匠心,提高自身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提升具备适应整个国际市场的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目标。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经济的飞速增长,文化产业的发展早已经超越了独门技艺,成为了一种更为专业化的垄断性集团。在我国文化出口快速的增长,文化贸易额在总贸易额中的比重也日益加重。随着其他国家的文化资本和产品进入我国,抢占了我国的文化市场,给我国文化产业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郑棚旁2. 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我国的文化产品技术含量低,创新方面明显不足,文化贸易企业主要集中在价值链地位最低,市场价值最小的生产环节,对于一些中高端的市场营销,完全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链体系,所以一直无法在这方面做到提升。在文化贸易方面的.不平衡节后,也为我国的文化贸易发展带来的不利的影响,导致我国的文化贸易出现了巨大的逆差。
二、文化贸易的发展
我国对外贸易自改革开放一来一直是飞速发展着的,但是在文化贸易方面,却远远的落后于国家对外贸易的总体增幅,如此巨大的逆差,充分的反应了我国丰厚的文化资源没有被转换为现金的生产力,文化制品的影响力远远没有被开发出来,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每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名族都能够在同其他地区,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的在吸收中发展自身。也就是因为这些交流,也使得人类社会不同的地区文明的进步上大体保持同步水平。文化贸易作为文化交流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体现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制品引进与输出。我国的文化贸易发展现状如下:
1. 相对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现状,我国的文化贸易反正明显要落后许多。以2001去年为例,2011我国的出口总值高达2661.6亿美金,文化贸易方面却只占到出口总值的0.1%,仅仅只有0.3亿美金。
2. 中国的文化贸易相对于世界文化贸易来说份额少之又少,日本,英国,美国,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贸易出口国,占了全球文化贸易的50%以上,可以说世界的文化贸易大半是掌握在这些发达国家指尖,就我国对于美国的文化输出,据统计表明不足1%,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3. 缺少明星企业和品牌产品,文化部分是一个国家需要严格把控的一个部门,可想而知其改革的步伐要明显落后与其他的一些产业部门,对于注重品牌效应的今天,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我们轻视甚至可以说是忽视了他的经济价值和经济功能。过度的模范,忽略了对于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创新,以至于在我国,文化贸易中的明星企业和品牌产品十分缺乏。
三、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策略研究
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非常丰厚的国家,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文物古迹遍布,却一直无法充分的推向世界,这样的表现明显看出我国在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不足。要不就是模仿抄袭国外文化的形式与内容,要不就干脆直接从国外引进,如果一直这样的话,我们永远不会再文化贸易上面出人头地,将科技运用程度低是造成我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国际竞争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提高我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缺乏国际竞争力具体建议如下:
1. 重视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创新,资源并不等于生产力,是需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去开发的。我国的文化资源如此丰富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具有优势的,一旦不及时开发利用,很有可能会被他国借鉴和重新诠释,渐渐的与本国的文化内涵相去甚远。
2. 推进创意产业及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推崇给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文化理念,创意产业是能够为产品的服务注入新的文化要素,提供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新体验,体现出我国的文化特色,体现文化价值。
3.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文化贸易可以有文化企业通过市场化运作,发挥出市场配置资源,运用中国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注意让我国的文化贸易与国际市场接轨,学习和借鉴国际运作模式,促使世界的文化市场更快第接受并认可中国的文化制品。
四、结语
随着生产效率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成为了公众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种需求,随着全球自由贸易的发展,进一步的推动了文化贸易在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开展。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具有强大的文化优势,努力的向全世界介绍真实的中国,促进我国其他相关产业发展非常的重要。
参考文献:
[1]张海涛 张云 李怡 《财贸研究》2009年第02期 文化贸易促进了各国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被发达国家用来作为推进其强势的文化手段。
[2]赵光明《商业时代》 2008年第03期 谈谈我国文化贸易的发展策略.
[3]李娜《中国商贸》2011年第05期 如何高效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4]郑光辉 《经济标准》2009年第15期 我国文化贸易标准化的策略.
[5]唐文斌 《改变与策略》 2005年第01期 文化产业文化贸易的发展.
;㈣ 乡镇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 #报告# 导语】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乡镇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欢迎阅读!【篇一】乡镇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基层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实现新的突破。总投资500万元的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竣工,实现了我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建起了砚城镇李家口村、前所乡右所村、南坪村、孙家坪乡阳坡村等30多个文化大院、文体广场。实现了以篮球场为主的农村体育场地、农家书屋、农村文化活动室等新的“全覆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投入使用,县图书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二)文化体育事业日新月异。积极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实施“2131”电影惠民工程,举办广场文化活动、歌咏比赛、文闷返艺晚会,开展多形式的体育活动,成立了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网球协会、太极拳协会等体育社团组织,广大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三)文化强县和全民健身工作有序开展。随着文化消费需求日益扩大,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我县文化企业开始涌现,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动物标本制作、根雕、手工地毯逐渐形成规模,八大角秧歌、黑肉烩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XX。积极实施“十大文化工程”,不断满足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体育场地数量大幅增加,健身组织不断壮大,文化产业发展和全民健身工作有序开展。
(四)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农家书屋、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农民体育健身设施等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圆满完成,文化体制改革平稳推进,南庄窝古塔等珍贵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
二、存在困难
一是文化馆职工年龄偏大,文化专业素质偏低,艺术人才青黄不接。
二是文化队伍缺乏指导,疏于培训。乡镇综合文化站急需配备专职辅导员,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三是群众文化团体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开展活动难度大,缺乏激励机制和政府扶持,发展后劲不足。
四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村文化活动室等文化场所的使用率不高,有的成为摆设。还有些体育健身场地成为农民的打谷场。
五是农村基层文化消费意识不强,在文化娱乐方面消费比例低,不愿花钱购买报刊书籍和用于其他文化娱乐上,认为能够吃饱穿暖就行,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给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一定难度。
三、对策措施
(一)加强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领导
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加强领导,加大管理和指导力度,将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有机统一,将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工作业绩考核,促进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推进蚂睁饥我县基层文化建设。
(二)完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文化事业的关键,是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其建设水平决定着群众的参与程度。要采取“向早唯上争、本县投、民间吸”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办文化的新格局,实行文化建设社会化,文化服务有偿化。在向上级争取投入的基础上,县财政每年用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和文体活动补助。同时,动员社会力量投资农村文化事业,形成产业,实行有偿服务。
(三)建立健全文化队伍管理体制
文化队伍建设是发展基层文化事业的根本,是文化软件建设的主体,其素质高低决定着群众文化生活的繁荣程度,同时也影响着群众的文化取向。在逐步加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必须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一是要按编职数配齐配强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辅导员,明确村文化室兼职人员,并考虑适当工作报酬。二是积极培育自发性的群众文化团体,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并对民间文化团体加强引导,加强管理,鼓励和支持其开展文化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三是加强对我县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将真正具备各类文化素质的人才充实到文化队伍,提高文化工作质量。
(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载体
一是要继续搞好送戏、送电影、送科技知识下乡活动。二是要适时组织开展球类、棋类、牌类等比赛活动和戏曲歌舞等表演活动。三是鼓励支持开展民间文化活动,使群众广泛参与丰富多彩的文体节目。四是加强对民间歌舞、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利用,使其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五是切实把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农村文化活动室充分利用起来,发挥作用。
(五)改变群众文化消费观念
【篇二】乡镇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盂县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县把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确立了“以建设忠义文化为统领,建造一批文化设施,打造广场文化、节会文化几个亮点,统筹县、集镇、乡、村四级文化网络,构建盂县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村落文化五个平台,真正让乐起来。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营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同时从文化建设的软环境看,近年来每年评选文明廉洁家庭标兵户10,学习才艺型家庭标兵户10户、好婆媳10对、好夫妻10对、好妯娌10对、好邻里10对。全县创建44个文化活动室、历年来表彰诚信经营户350个为全县的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大提升了盂县人民的整体素质。目前,盂县文化馆、剧院、图书馆、新华书店等设施向立体式多样化转变。新建了文化广场、文化公园等活动场所。农村大部分中心村都已建有各类活动室、阅览室及黑板报、宣传窗等设施。全县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城乡一体的县、乡、村三级文化阵地。
通过走访和问卷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文化建设设施总量不小而实用量不足民间文艺队伍庞大而文化工作专业人才欠缺。目前全县农村文体活动的设施总量为875个,其中包括篮球场、乒乓球室、老年活动室、棋牌室、影剧院、健身室、书画室、古戏台、阅览室、多功能厅等真正成为农民的文化活动场所的却是少数。我县绝大部分民间艺人都在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全县14个乡镇只有14名文化员编制,同时多或少地兼干其它工作。文化员队伍总体素质偏低,专业出身的几乎没有,农村文艺后备人才相当缺乏。另外各类文艺下乡活动虽然形式优美、格调健康,但是取材于基层生活的题材不多,艺术品味虽高但贴近广大农民的实际需要不够。县图书馆藏书总量为769120册,除了一些经典的文学着作外,很多内容都已经落后过时,适合当代农民阅读的作品极少,而且一些地方还没有图书阅览室,普及程度不够,许多基层群众无书可读。
二、强化基层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综合调查走访,我们认为盂县基层文化建设必须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县委精神,全面实施“文化塑县”战略,以文化塑造精神、塑造品牌、塑造形象为抓手,着力打造“崇文、忠义、争先、包容”的“盂县精神”,推动盂县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一)、进一步拓宽基层文化建设的出路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要切实改变目前基层文化建设在经费上“吃不饱、饿不死”、人员上“丢不掉、甩不脱”、事业上“放不开、搞不活”的局面,走出一条减轻实际负担、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文体事业自我发展的新路。具体讲,一是政府要积极规范引导基层文化中心创建工程。二是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机制。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忠义文化品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的文化机制,把文化推向市场。立足当前,起好步、走好路,依法严格规范文化市场,真正使文化发展惠及人民群众。
(二)、构建覆盖全县城乡公共文化网络体系
构建全县公共文化网络服务体系总体框架。充分发挥阳泉网络优势,逐步建立县、乡(镇)、村三个级网络体系。在坚持政府为主导同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鼓励和支持各种社会力量,以捐赠赞助等方式,兴办公共网络文化事业,提供公共网络文化服务,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无纸化办公等等各项网络文化建设事业,以增强公共网络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能力,促进公共网络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推动盂县规划和建设公共网络文化设施,填补图书馆、艺术馆的空白,并通过新建和改扩建的方式,实现县级网络图书馆和文化馆达到标准。
(三)、加强政策引导构建良好的文化市场氛围
1、制定完善各类文化产业政策。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项目补贴、后期赎买、奖励、贷款贴息以及搭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如组织文化产业博览会、举办大型文化活动、优秀文化产品评奖推介等。
2、培育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我县现有文化资源和工艺美术、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制造方面的优势,培育市场主体,在具备条件的地方重点建设一批文化产品制造、演艺、休闲娱乐等产业示范基地和文化产业园区,提高文化产业的集约化水平,提高科技含量,形成具有盂县特色的文化产业群。根据我县北、西、东、南部不同的历史文化特色,扶持建设集文化、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大型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观光园区,在藏山旅游景区打造一批旅游演艺系列节目。形成我县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3、培育文化产品市场。重点扶持3-5个有规模的艺术品交易市场;积极培育小型多样、具有我县特色的剪纸、编织、木刻等农村民间文化产品的交易市场,形成民间艺术品生产销售基地。逐步发展文化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技术交易、推介咨询、担保拍卖等各种类型的文化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各类文化行业组织自身建设,发挥其推荐、联系、协调的桥梁作用,创新、健全市场运行机制。
4、精心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塑造忠义文化品牌,推出盂县精神。举办具有影响的地域性大型文化节庆活动,积极参加全国性的博览会、交易会,运用舞台艺术剧、影视作品等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塑造文化品牌,提升地域形象。全方位展示根祖文化、晋商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等盂县特色文化,在塑造有影响的文化品牌的同时,为艺术品交易搭建展示、营销平台。
(四)、根据目前我县文化建设现状,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1、盂县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异常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类繁多。建议按照申报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条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条例,规范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立文化精品生产机制,确定全县重点专业艺术院团名录,出台精品奖励办法,政府举办艺术节。建议盂县要确定重点专业艺术名录。制定《盂县文化艺术精品奖励实施办法》,把艺术创作经费和文化活动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保证艺术生产和文化活动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为繁荣创作和组织引导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保证;对在全国或国际上产生一定影响的文化精品给予重奖,对宣传盂县和树立盂县良好形象。同时要创新艺术节投资模式,引入多元化的投资,将各种要素资源集中于营造环境,提高艺术节的品牌价值上,形成良性循环的投入产出机制,使艺术节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2、建议制定盂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使盂县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更为明确、方法更为科学、效果更为明显的基础。鉴于我县文化资源分散、涉及管理部门较多的现状,拟组成多个相关部门参加的规划编制工作机构,全面开展编制盂县文化产业规划工作。编制文化产业规划要与文化产业调查相结合,为文化产业发展摸清家底,为筛选文化产业项目提供依据。各部门应立足不同的文化资源和经济基础,找准发展的切入点,为建立支柱型文化产业,丰富文化产品,完善文化产业门类结构打好基础。
3、继续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建议设立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文化工作者的深切关怀,设立盂县文化人才奖励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是在文化战线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的具体体现。积极推进公民文化建设,相关部门要定期评选道德模范、见义勇为、诚信经营等凸显忠义文化为主体的先进个人和集体,逐步构建道德文化、诚信文化、法治文化、选举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网络文化、节会文化等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文化建设格局。
【篇三】乡镇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总体来说,一是要重点加强也要统筹推进,既要尽快做长短板、补齐欠账,又要搞好总体设计、坚持协同推进,实现资源利用和惠民成效的化;二是要持续实施也要创新发展,把文化惠民工程的“接力”建设和创新发展统一起来,努力实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从无到有”和“从有到优”;三是要全域覆盖也要中心集聚,在全覆盖、保基本的基础上,克服设施建设条块分割弊端,加大跨部门资金、项目整合力度,将文化资源重点向人口相对密集的中心村集中,加快培育形成若干小的区域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四是要长“送”文化也要深“种”文化,一手抓“送”,一手抓“种”,兴民间艺术、育乡土人才;五是要加大投入也要改进服务,在坚持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渠道加大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创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模式,多开展流动、网点、上门服务,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文化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具体来讲,我们有五条改进措施和建议:
(一)着力在中心村整合打造“农民文化乐园”。就是构建满足学教礼仪、文体活动、乡风展示、议事聚会等多种需求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使之成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平台、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新时期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将结合全省开展的美好乡村建设,以改扩建为主、新建为辅,以设施建设为基础、内容建设为核心,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场地、设施以及闲置的学校、祠堂、厂房等,对中心村已有、在建、将建的村文化活动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以及乡村学校少年宫、留守儿童活动室、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进行整合提升。目前已在六安等6个市选择20个不同类型的中心村进行试点,明年起逐步在全省中心村展开。
(二)相应提高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标准。去年底安徽将国家有关经费与省、市、县配套经费合并起来,每个行政村每年安排1万元农村文化活动和设施运转专项补助。下一步应根据实际需要有所增加并用活用好。一是将每村2400元的文艺演出补贴增加到4800元,以适应目前一场演出40005000元的成本。以县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按群众意愿统一采购文艺演出送到行政村,让群众一年能够在家门口观看一场正规文艺演出。有条件的地方还要争取让群众一年看上两场。二是将补助农家书屋的2000元资金增加到3000元,其中1000元由村里给书屋订报纸,2000元由县图书馆根据农民意愿集中采购图书和期刊。建立“县总馆+乡镇分馆+村服务点”三级服务体系,县图书馆通过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半年对农家书屋图书和期刊进行一次更新,使每个农家书屋拥有基本藏书1500册、流动图书300册,报纸10种、流动期刊50种。三是将农村电影放映每村2400元增加到3000元(即每场增加50元),从而保证租片质量,多放映一些群众喜欢看的影片。
(三)深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适应“三网融合”和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信息化趋势,尽可能扩大县乡村三级有线联网覆盖,并积极探索多种工程技术路径,解决非有线电视用户收看本地节目难问题。引导地方频道针对受众特点安排播出内容,多办诸如农技服务、地方戏曲、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农民爱看的节目。采取在乡镇设立维修点、预置备用设备等措施,方便群众及时维修、更换损坏的直播卫星设备。在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免收农村或贫困地区有线电视收视费,将其作为“村村通”工程的后续项目列入民生工程,进一步巩固扩大电视作为主流媒体的主导权和影响力。
(四)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配齐配强、专职专用乡村两级宣传文化工作人员的基础上,建议参照教育按学生数、卫生按服务人口数核编的做法,科学核定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编制。逐步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待遇,对行政村配备的专(兼)职宣传文化干事,工资待遇参照村“两委”干部标准;对服务时间长、成绩突出的乡镇综合文化站长,比照财政所长、计生办主任等享受副科级待遇。加快提升队伍业务素质,分类型、分批次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群众文化辅导员和农村文化能人等进行培训,争取三年轮训一遍。通过“选育用”结合,组建更多的农村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群众文化辅导点;把志愿服务作为职称评定、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促进专业文艺人才踊跃为基层文化服务添砖加瓦。
(五)切实加大财力投入和绩效考评力度。建议参照教育、科技投入的做法,明确文化建设投入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保证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力争“十二五”末全省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应减少或免除文化惠民工程县级配套资金。改进投入方式,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把基层文化建设成效作为衡量一个地方发展水平和干部政绩的重要方面,提高其在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和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设置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乡文化活动、文化建设投入等指标予以量化硬化,同时在宣传文化系统内也要加强对惠民工程投入绩效、使用效率等方面的考核,确保农村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㈤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应该如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国家强则文化强,文化兴则民族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震撼力,当代中华儿女一定要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这道出了国人豪迈的情感,也预示了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任务的艰巨。
据业界估计,“十二五”期间全国文化产业的产业规模将增至3万亿,在GDP中的比例有望从2010年的2.75%增至5%以上,到“十二五”后期,文化产业将晋升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按照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部署,《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到2015年文化产业“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要求。无论是对内服务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还是对外应对国际文明的角逐,参与综合国力的竞争,都迫使我们在文化建设上加大投入、下大功夫。
我国文化产业实力不足、影响力较低的现实不可忽视,比如,传统产业公司如中石化、中移动等成为了世界500强,文化企业却鲜有名扬世界的品牌代表。又如,目前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总和,还不及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一家的年收入。目前,全世界每100本图书,85本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全世界每100小时音像制品,74个小时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美国生产的电影占全球影片数量的10%,却占用了全世界一半的观影时间。
文化实力是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支撑,如果两者脱节或不匹配,则我们很难赢得国际话语权、主动权,已经拥有的经济实力也会受到削弱,进一步的发展会受到制约。长期看,中国经济姿带参与世迹纳芦界一体化的进程就会变成“蹩脚的旅行”,人民的尊严和自豪感也将打一个折扣。这正是我们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原因。可以说,发展文化产业是我们参与全球竞争的又一个战场。
按照中央部署,有关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正在加快出台:财政方面,中央和地方财政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文化产业税收减免政策相继颁布。金融方面,证监会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上市,鼓励文化类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稳步扩大文化企业债券市场融资水平,推动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配套制度;银监会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推进适应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信贷管理制度创新,推动适应文化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创新;保监会公布了首批11个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的试点险种。
为支持文化产业“走出去”,各部门还采取部际协调的方式,完善财税、金融、外汇和通关等配套政策,拓展对外文化贸易网络,积极扩大文化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可以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已经迈出积极有力的脚步。
这里要强调的是,文化体制改革是“两手抓”、“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两者,又都统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总目标之下。
现实看,无论从文化传播的内容、渠道、技术哪一个方面衡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会有交叉。从文化的公益性来看,走向市场的文化产业也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就是说,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茄洞展要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也要避免文化产业搞一窝蜂和GDP崇拜,务求扎扎实实,稳妥推进。
当然,要构建文化发展促进体系包含多个方面。除了形成政府行政合力之外,还要认真细致梳理相关文化政策,及时进行政策修正才能实现文化繁荣的效果,同时要发挥行业协会对文化产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另外,还要积极发挥文化活跃骨干人才的带动作用,丰富文化样式的多样性。
㈥ 如何建立健全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1、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对于目前的文化产业现状,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文化融资体系,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然后推行金融和文化产业的对接。可以建立文化金融业务的补偿制度,政府可以安排专项基金,如果有符合条件的文化产业贷款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一些补助,然后是充分发挥政府文化产业的引导基金的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更好的帮助战略性、带动性强的文化产业项目[4]。当然除此之外,建立完善的文化融资担保体系也是很有必要的,文化企业科技借助政府的力量,建立针对文化融资担保的再担保机构,对担保代偿给一些补偿。
2、创新和文化产业特征相适合的金融产品
对于文化企业的资产结构轻、投资风险大等特点,创新和文化产业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工具,鼓励支持大型金融机构,设立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为各阶段的文化业态提供相应的支持;积极探索和创新经过评估的专利权、着作权等为担保信物的授信模式,推动文化产业项目的资产证券化,尝试推出高收益债,然后拓宽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3、培养文化产业融资主体
由于文化企业竞争力差,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文化产业和金融相对接的问题,着重培养文化产业融资主体。一是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开展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一步步完善文化产业链。二是鼓励文化产业链形成集聚文化产业上下的文化投资公司,促进文化与旅游之间的联系发展,有效延伸文化产业链。三是放宽文化产业的准入要求,让一些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政策允许的文化方面,鼓励他们投资运营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产业项目。
总结:
文化产业和金融界的合作发展需要时间,只有经过长期的摸索和磨合,两者才能找到合适的发展策略。在通过政府、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机构以及文化产业一起努力完善健全文化产业融资体系的同时,也要领导群众培养良好的健康的文化消费习惯。让广泛的人民群众享有免费或者优惠的基本文化服务。
㈦ 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怎样推进
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息息相关、互利共生:文化产业发展为推进金融创新开辟广阔空间,金融创新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怎样推进这一融合?今天刊发的这篇文章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议。
——编者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文化与金融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加速了金融创新,文化产业与金融创新的融合取得长足进步。但应看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的融合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实际需要。比如,在宏观管理领域,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缺乏战略规划与综合协调,并存在服务意识不强、职能交叉重复和管理简单粗放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认识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的密切关系,同时在深化文化体制与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准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的密切关系
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的融合呈现对接平台增多、金融创新活力迸发、新型文化业态涌现的新态势。深刻认识这一新态势,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需要准确把握二者的密切关系。
从消费需求角度看,文化产业具有逆势而上的发展特性,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承载着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从激发服务意识、优化盈利模式、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理性预期等方面为金融创新提供实践舞台、拓宽发展空间。
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脉”,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金融创新通过对金融要素的有序组合和创造性变革,能够有力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在努力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不断降低金融风险、最大限度地消除金融抑制、建立健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的过程中,金融创新不仅能够促使金融机构增强可持续盈利能力,而且具有放大货币作用的乘数效应,能够为壮大文化企业规模和提升文化产业层次提供灵活融资机制的功能,是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建立联动整合机制
2010年,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等九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的深度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文化产业发展涉及的部门、领域和行业多,一些文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产业集中度不高、结构比较松散,在客观上加大了文化产业与金融创新融合的难度。
有鉴于此,需要加快形成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的联动整合机制。应在国家层面成立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由这一议事协调机构责成党委、政府牵头部门主动承担统筹策划、宏观规划和评价监测等重要工作,努力从源头上解决因部门多头管理带来的缺乏高水平综合管理和战略管理的问题。与此同时,这一议事协调机构应善于运用专题咨询、联席会议、定期会商、业务交流和重点督办等方法,加强部门协同,推动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乃至跨区域对接联合,引导文化与金融生产要素资源不断向优势文化企业聚集。
健全配套服务机制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建立健全配套服务机制至关重要。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尽快出台文化企业无形资产交易评估等管理办法,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从而在增强企业信用、提高无形资产市场认可度等方面为金融创新服务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建立健全多部门信息供给与交流平台,打破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的局面:由政府主导,推动文化和金融主管部门加快落实文化系列项目库发布制度和信贷投放效果评估发布制度,确保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实现信息对接交流、形成共享机制,从而不断降低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融合的成本,确保文化产业发展的高效与金融运行的安全有序。
当前,尤其应在加强宏观指导上下功夫,支持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具体来说,应引导金融企业深入研究文化企业发展的独特规律与运作机制,摒弃简单用发展工业的思路来对待文化企业的做法,不断创新服务手段,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努力丰富金融产品,灵活使用各类金融工具,高效率地为文化企业提供差别化和特色化服务。此外,还应引入第三方服务,即通过政府创造良好条件,引导相关中介机构运用资信评估、委托培训、清算支付、风险管理等功能和手段,主动为文化企业提供针对性强、技术含量高的金融服务。
完善政策协同机制
在当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虽然国家通过采取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等措施,发挥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作用,进一步加大了对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改善和优化了文化企业的融资结构,但众多中小型文化企业市场经营和抗御风险的能力还比较弱,即使加大货币政策支持的力度,对其效应终归有限。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予以协同配合,增强其杠杆导向作用。
为此,应随着财政收入的逐年提高并根据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安排年度财政预算,设立相应规模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择优扶持文化企业的发展。政府应提供财政注资支持,为文化企业搭建融资担保平台,借此增加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放贷额度。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还应通过加强税收、贸易、土地和环保等其他政策的协同配合,千方百计拓宽社会投资来源渠道。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利率调节微观经济运行的作用,进一步优化市场流动性结构,推动市场流动性更有效地进入文化实体经济。
构建人才集成机制
无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还是深化金融创新,都必须依靠人才特别是复合型高端人才。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中,人才总量不足和实际需求失衡的矛盾比较突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重在牢固树立创新跟着人才走、人才撬动产业兴的理念,狠抓开放型、集成式育才选才用才机制建设。
落实到实践中,就是既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大项目和重点园区,集成培养擅长跨行业资本运作、懂得现代营销的金融领域的领军型人才,又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原则,把各类中高级文化管理人才汇集于文化企业;既要通过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引入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熟知国际市场规则、富有跨国经营管理经验的金融猎头人才,又要运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方式选配文化专业良才;既要认真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培养人才,又要不断改革相关体制机制,切实加强分类管理,努力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形成舆论导向机制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离不开正确舆论的引导和支持。为此,一方面应围绕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切实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倡导崇尚创新、宽容失败、奋发进取的社会风尚,努力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营造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应加强群众路线教育,深化“走、转、改”,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增强敏锐性,主动深入文化企业和金融机构,挖掘选树一批又一批立志报国、甘于奉献、勇创佳绩的先进典型和成功案例,努力做到用典型引路、借成功案例说话,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提供榜样和标杆。
(作者为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外宣办主任)
㈧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试论文化产业投资不足问题之克服
摘要:本文对当前我国存在的文化产业投资不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国外在文化产业投资问题上的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克服文化产业投资不足的办法。
关键词:文化产业;投资
一、投资不足是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与任何事物的发展与进步一样,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投入的保障。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裕,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正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社会源动力,文化要实现产业化,其所需要的资金、人力、物质的投入会呈现出更为大量的需求。因此,从法律、政策与事实上确认必要与充分的投资,这是文化产业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而投资不足必然会制约文化产业发展。导致资本向文化产业投入的不足,进而影响文化产业发展进程的原因主要包括:
(一)投资渠道不畅通
文化产业的投资渠道总体上可以分为:国有(政府)的文化投资、民间文化投资和外资的进入。长期以来,文化被认为是纯粹的公益和消费部门而由政府财政包办,这种体制使得投资渠道过于单一、狭窄,只讲投入不讲产出,许多重大的文化基础设施由于缺乏资金,其建设受到严重的限制。而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大多实行“出身”准入制。即只有是“我部门”、“我行业”、“我地区”以及全民所有制的企业才能优先进入市场,这就把部门出身、行业出身、地域出身和所有制出身变成了文化市场准入的条件,由此导致民间资本的产业进入壁垒比较高,使得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难以向文化产业靠拢,急需资本扶持的文化项目只能望梅止渴。而外资由于在文化的市场准入方面受到限制,其资本的进入也受到一定的控制。
(二)投资方式不合理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的直接财政拨款和一些文化经济优惠政策给予了文化产业发展以很大的助力,“九五”期间,全国文化、文物、广播电影电视和新闻出版事业财政经费投入大幅增长,如文化事业费财政拨款年均增长14 .96%,至2000年达到67 .03亿元;但是,对一些产业或项目的资金投入上缺乏明晰的终端目的性,往往造成投入和产出不相协调。在根本上仍然是一种事业型投入方式,而非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化投资方式。此外,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介入程度较低,在融资手段上比较原始,即以资金方式投入为主。缺乏现代化的筹资方式,如通过股票、债券等方式筹措资金。
(三)法律保障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法规体系还不完善,诸如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所关注的法律地位、权益保护、退出机制等核心问题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此外,国家对文化事业的管理主要依靠政策号召和行政措施,而缺乏用法制手段引导、保障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法制环境的不完善,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投资的风险成本急剧攀高,令投资者望而生畏。
(四)文化投资效益的体现也是影响资金向文化产业投入的重要制约因素
从单纯的经济学角度来看,投资者只对其所投资的项目的利益实现感兴趣,投入少、收效大、周期短自然能够吸引大量的资本流入,而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无论是用于形成固定资产的文化基本建设投资,还是用于形成流动资产的文化的知识产权投资和用于培育文化战略后备资源的投资,其建设、创作、培养周期和成型期都比较长。出于对投资回报的考虑,政府投资、企业投资、私人投资等,所选择的投资重点也不一样。这就需要政府统筹兼顾,采取必要的投资倾斜政策,促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投资结构。
二、国外文化产业投资情况简介
(一)政府加大投资力度
加拿大为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努力扩大和占领文化市场。在连年削减联邦预算的情况下,却不断增加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如为支持电影业发展,投资2亿加元,建立了一个故事片生产和发行基金;对投资电影业的加国公司实行一定程度的减免税政策等等。
法国政府非常重视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每年都拨出几十亿法郎用于兴建图书馆、博物馆、剧场等文化设施。这些资金先由政府拨给文化部,再由文化部分配给各施工项目。近几年,法国兴建了一批大型文化工程,如巴士底歌剧院、新国家图书馆、大卢浮宫扩建工程等。这些工程耗资巨大,施工时间长,如新国家图书馆工程建设资金为80亿法郎,1989年开工,1996年建成,工期为7年,每年均需十几亿法郎的投资。1999年,文化部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为35 .43亿法郎。因此,文化设施的建设是法国最重要的文化产业。
韩国近来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与得益于大量巨额资金的投入。近年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文化产业预算由1998年的168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878亿元,文化事业占总预算的比例由3 .5%增长到约17 .9%.
(二)投资主体的多元性
美国文化产业之成功经验之一在于实现了文化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性,美国联邦政府主要通过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和博物馆学会对文化艺术业给予资助,州和市镇政府以及联邦政府某些部门在文化方面也提供资助。而美国文化艺术团体得到的主要社会资助则来自于公司、基金会和个人的捐助等,其数额远远高于各级政府的资助,1997年文化艺术业的经费总额为175 .83亿美元,其中社会赞助为37. 6亿美元,政府直接资助20 .96亿美元。
近些年来,澳大利亚文化产业之所以向前发展、文化市场日益繁荣,商业赞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赞助形式表现出来的商业参与文化活动,正成为一个重要的筹集资金的方式。进入9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政府和文化机构越来越认识到,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只靠传统形式上的政府拨款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所需的资金,政府和文化机构的目光均逐渐转移到了企业,寻求赞助以弥补政府财政拨款的不足。1991年3月,澳政府出台了文化组织登记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向这些已登记的文化组织(目前已有将近1000个)提供赞助,便可免纳相应数额的收入所得税。同时澳政府设立了专门机构(澳大利亚人文基金会)为企业和文化机构双方牵线搭桥,提供咨询;出版期刊宣传和指导;实施有关减免税政策。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企业和个人向文化机构提供无偿捐赠或商业赞助的积极性。
印度政府通过给予优惠政策等方式鼓励国内私人企业和财团投资文化企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印度的新闻社、广播电台、报纸杂志以及电影制作发行,图书发行,演出团体等主要文化产业部门都采用了官办、民办多种形式。如印度报业托拉斯这家全国最大的通讯社就是一家私人机构,而在印度最有影响的时报系、印度教徒报系、印度快报系等全都是有私人投资,这些报系不仅发行出版报纸杂志,而且涉足更广泛的文化产业领域。
(三)融资方式的多样性
美国文化产业的金融介入程度比较高,在美国,各个文化产业集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融资体制,一些有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如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其背后都有金融资本的有力支撑,文化产业集团与金融集团间互相渗透,互相参股、控股,二者之间建立了稳定的伙伴关系。
英国对企业投资文化产业实行“政府陪同资助”即如果企业决定资助文化事业,政府将陪同企业资助同一项活动,为这项活动的质量和成功打上“双保险”。政府特别鼓励“新投入”,即当企业第一次资助时,政府“陪同”企业资助,其比例是1∶1,对于第二次资助,政府则对企业多出上次资助的部分实行1∶2的比例投入。资金的加倍投入,必定会扩大文化活动的规模、质量和影响,广告效应自然增倍。实践证明,这一政策明显地提高了英国企业资助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已有3000多家公司加入了资助文化事业的行列,资金高达近亿英镑。
韩国在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机制中,运作“文化产业专门投资组合”。这是以动员社会资金为主,官民共同融投资的运作方式。文化产业振兴院2000年至2001年两年期间,成功运作“投资组合”17项,共融资2073亿韩元(政府350亿,民间1723亿)。计划以后每年通过“投资组合”至少融资1000亿韩元。2001年韩国电影振兴公社通过“电影专门投资组合”融资3000亿韩元,保障了电影事业的发展。
(四)投资具有良好的法治环境
加拿大强调立法,用法律进行行业的宏观管理。加拿大是联邦制国家,文化由联邦、省、市政府分别管理。一般情况,联邦政府负责全国性的文化事务,主要是通过颁布各种法规对全行业进行指导和管理。省、市政府也依据所辖范围,通过颁布各种法规和条例进行指导和管理,对主要文化投资领域采取了完全透明和基本开放的政策,任何人都要严格遵守,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使投资者所面对的政策风险降到最低。
日本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法律法规健全,通过法律法规调控文化市场的手段已经逐渐机制化;在文化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法律法规就是1970年5月6日颁布的《着作权法》,迄今已经修改20次。该法明确规定,保护各类着作物作者的所有权利,以及对有关部门作品和表演、唱片、广播电视等的权利及相关权益。其目的是公正使用这些文化成果的同时,有效维护作者的权利,使文化产业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
近些年来,智利也不断适时出台并不断修改完善法律条款,为文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使智利的文化产业走上了一条规范、有序的发展道路,同时也使政府对文化工作的管理做到了有法可依。例如:为使智利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匹配,智利政府于2001年着手对原《文化捐赠法》的有关条款进行必要的修改并获国会通过,颁布实施。修改后的《文化捐赠法》拓宽了文化机构筹集资金的渠道,灵活了捐赠方式,扩大了受益群体,提高了捐赠资金的免税百分比,进一步刺激了捐赠人的积极性,逐渐形成了“企业办文化、文化全民化”的风气。
三、我国文化产业投资不足问题之克服
(一)改革文化产业融资办法,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限制
我国金融专家汪保健、肖瑞林曾经尖锐地指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大金融的介入力度,假如没有金融的全方位的介入,文化不可能真正走向产业建设。良好的金融环境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在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仍受资金短缺制约的情况下,鼓励文化产业的金融介入、加强文化产业与金融的融合,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为此:
1 应鼓励文化产业的金融介入,完善融资手段。在投资来源上,鼓励企业、个人、境外资金兴办文化企业。在投资方式上,采取独资、合资、合作、合营等多种途径;既可以资金方式投入,也可以土地、无形资产和技术方式投入入股;还可以通过股票市场发行股票、债券以及文化彩票等方式筹措资金。此外,还可以通过流动资金的贷款、固定资产贷款、联营股本贷款、循环贷款、产权市场上的溢价转让和拍卖、项目贷款等间接融资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为了提升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程度,亦可大胆引进外资。
2 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限制。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壁垒还比较高,民间投资进入的深度明显不足,这不仅体现在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在市场准入条件上的不平等,还体现在我国对民间资本与外来资本的区别对待。为了充分调动民间资金,广开投资渠道,笔者认为:首先,要打破垄断,鼓励竞争,支持民间力量投资文化项目,实现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的多样化,让市场在长期资源的配置方面发挥主要和关键作用。国家(政府)主要依靠宏观经济政策对文化市场进行引导,再由市场引导分散的企业投资,构建众多的民间投资主体。目前要进一步明确投资主体的分工和投资责任,切实按照国家文化产业各行业的特点和文化市场供求情况,将文化产业建设项目划分为竞争性项目、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真正确定企业是基本的投资主体地位,政府尽快减少竞争性项目的投资,集中力量进行大型的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的投资,将竞争性项目的投资主要让位于民间投资。通过制定相关税收政策,鼓励个人和团体对文化事业的投资与捐赠,鼓励工商企业和社会人士对文化产业的赞助。其次,对加入WTO以后,我国已承诺对外资开放的文化领域,应同时向民间资本开放,改变文化产业领域当中存在的外来资本“超国民待遇”的状况。凡外资准入的,原则上可视为允许国内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领域。同时,我国对外资准入时间上的限制,不适用于国内民间资本。
(二)进一步加强政府在文化产业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
鉴于我国文化产业领域投资现状的分析,目前应加强政府在文化产业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在文化产业投资中的作用不仅表现在通过政府财政拨款对文化产业进行直接投资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政府在文化产业投资中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与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制定有关的文化投资法规、章程、实施细则以及相关配套的政策、措施,并通过监督实施,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范文化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文化产业投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 引导投资方向、调整投资结构。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大力推进,许多地区都遇到了文化投资的短期效益和长远回报的矛盾,遇到了政府的公共投资和企业的商业投资如何衔接配套,以及如何分担投资的风险和分享投资效益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统筹兼顾,采取必要的投资倾斜政策,促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投资结构。
3 合股参与,共同投资。政府可以通过与文化企业等投资主体合股参与共同进行投资,不但为企业等投资主体分摊了风险,同时也在客观上减轻了政府在文化产业投资方面的压力。
4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无论是对国内的投资者还是对外商来说,投资环境是他们所最为关注的一大问题。改善投资环境实际是改善播种与收获的联系。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政府就必须不断地改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的改善既是政府一项长期的任务与工作,也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彭立勋。2003年深圳文化发展蓝皮书[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丁邦开等。科技进步的法律环境[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
[3]乐后圣。21Century黄金产业———文化产业经济浪潮[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4]胡惠林。文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5]花建。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战略的思考[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2)。
[6]谭震。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方式的创新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3,(9)。
[7]赵伯乐。浅析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产业[J].南亚研究季刊,2002,(3)。
[8]黄明哲,方良平。我国民间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江西财经,2002,(12)。
㈨ 如何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总体趋势上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是,当前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前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我们要加快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第一,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加大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的力度,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对接,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就要以风险分担为原则,制定差异扶持金融政策,对不同类企业、不同类业务实行差异扶持。要鼓励建立文化产业投资风险基金,制定无形资产评估质押贷款等办法,为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提供便利。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制定尘陪文化产业类企业不良贷款呆账自主核销的办法与措施。探索建立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多层次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增加文化产业类企业信贷规模。鼓励和引行兄渣导金融机构根据文化企业特点和风险防范的要求,积极与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和文化企业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信贷业务创新。鼓励和引导保险机构根据文化企业的特点,推动保险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开发适合文化企业需要的保险产品。
第二,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税收政策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策略。我国目前虽然已经有相当多的税收优惠,但是这些税收优惠大多散见于各个税种,优惠范围、手段缺乏协调配合,导向不突出、方式单一。因此,要继续完善税收政策。不断完善文化产业科技税收政策,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国家在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已经相继实施的一系列税收政策。继续强化国家对动漫产业、数字电视等新兴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扩大税收优惠的范围,支持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非营利性文化组织的税收政策,减轻其税收负担,促进公益性文化产业发展。对参与公益性文化产业的社会力量实施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产业。对于战略性文化产业制定专门的税收优惠政策,用税收支持战略性文化产业发展,从而带动外围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三,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财政政策与文化改革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是财政的重要职能之一。必须坚持财政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协调的政策目的,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立足我国文化的历史与现实,支持和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我国财政已经通过专项基金等方式对文化产业发展给予支持,但还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还需要继续强化和创新财政支持政策。探索财政与现代金融工具相结合的新型财政担保政策与模式,实现财政资金的市场化运作,缓解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强化财政专项资金和基金政策的灵活性,拓宽文化产业资金投入来源,设立覆盖多领域、多层次的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和基金,建立公众申请、专家评审、公开透明的管理模式,形成多样化和灵活化的财政专项资金和基金政策机制。此外,可以从政策上明确地方各级财政加大财政文化投入的长期性和阶段性的量化目标,逐步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第四,深化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持政策。文化产业作为从事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产业,对人才有着特殊的需要,其所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人才密不可分。能否拥有充足的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决定一个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和速度。而我国当前文化产业最大的发展瓶颈就是人才,缺乏懂文化产业的高端人才。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制定文化产业人才长期发展规划,整合人才培养的“源流”,构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从宏观上调控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使之达到产业发展的需求。完善文化人才引进政策,建立文化人才引进基金机制,解决引进人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为加大文化产业领域人才的引进力度,尤其是高层人才的引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根据文化产业人才的特点,建立和健全专门的文化产业人才信用和评价政策与体系,为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和流动提供可参考的标准。
第五,构建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制支持政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加快文化立法,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水平。我国有关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现有的法律法规难以适应文化产业的发档悄展。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法制支持,成为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要在现有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础上,构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制支持体系。应当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框架、原则、体制等基本制度,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法统领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梳理完善现行文化产业法律法规制度,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涉及的框架性、原则性内容进行细化立法,系统构建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法律制度。各个地方也要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区域立法,通过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等区域立法形式,把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法律和政策根据本地的实际进行细则化、具体化,便于基于本地的实际灵活实施,为本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法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