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如何从理论和实际处理跨文化交际

如何从理论和实际处理跨文化交际

发布时间:2023-05-15 04:07:59

❶ 写1篇跨文化交际的论文 1500字 急要

写作思路:首先提出跨文化交流的意义,提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写到跨文化交流的解决办法与做法。

跨文化交际是指将跨文化、商务、交际三个要素结合在一起, 进而演变成一个全新的文化领域。在当前的商务活动中, 跨文化交际通常包括跨文化的商务交际礼仪及商务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 其中商务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直接会影响到国际商务活动的开展, 面对的当前在国际商务中存在的跨文化交际问题需要国家有针对性的培养商务人员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保障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1、 跨文化交际在国际商务中的重要性

国际商务是指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各种贸易交流的总和,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以及国际市场的不断完善, 国际商务活动的开展在促进世界范围内经济共同发展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而且国际商务活动的开展给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人们都提供了交流平台, 这种跨文化交流在实施过程中又进一步的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发展, 使其现代企业能够突破国内市场的桎梏, 继而在国际市场的舞台上大显身手, 实现自身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同时, 现代企业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也需要从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出发, 全面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为国际商务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国际商务跨文化交际问题与解决建议

2、 在国际商务中存在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2。1、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差异问题。

在国际商务的跨文化交际中, 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就是交际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 其中语言是国家文化的代表, 也是文化得以继续传承的重要载体, 其在跨文化交际中还承担着实现人们交流的重要功能, 可以说, 国际商务中的任何一项活动得到开展都需要语言作为依托, 同样, 语言的差异存在的交际问题也是当前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

以中文和英文为例, 虽然在国际商务中翻译可以为交易双方提供方便, 但是中文的表达往往会比较委婉, 翻译并不能就中文所表达出的内涵意义进行分析, 相反的英文就会比较直接简单, 这就使得双方在交流过程中往往只会了解字面意思, 容易使双方对彼此表达的意思产生误解, 从而影响跨文化商务交际的顺利进行。

2。2、 跨文化交际中的思维方式差异问题。

思维方式是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的总和, 决定着人们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 而在国际商务的跨文化交际中, 思维方式往往会直接影响交易者的行为方式。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较大, 其思维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体, 注重综合思维, 尤其喜欢迂回的方式, 而西方国家会比较注重分析思维, 偏向理性、逻辑和实证, 因而东方思维会偏向模糊, 西方则是偏向精确, 以上思维方式的差异会使得国际商务的开展存在交易上的阻碍。

2。3、 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观念差异问题。

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人们对同一商品的价值判断, 这也是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因素, 而且价值观念的不同使得交易双方极易在针对商品价值的制定以及合同的签订上出现分歧, 影响下一步的商务合作。

2。4 、跨文化交际中的习俗差异问题。

风俗习惯的差异不仅存在于各国之间, 同一国中也会因风俗习惯产生争议。而在国家上午中的跨文化交际中, 风俗习惯的不同极有可能会引发交易矛盾, 影响商务活动的开展, 不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开展。

3、 解决国际商务跨文化交际问题的建议

在国际商务中, 各国之间由于政治背景、文化背景、经济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跨文化交际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尤其是现代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商务人员的跨文化交际是国际商务活动开展得基础, 因而需要企业有针对性的培养商务人员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保障企业的国际商务活动顺利开展。

3。1 、培养商务人员对不同国家文化的理解能力。

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无一例外都是因为国家所具备的不同文化, 因而在对上午人员的培养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培养其对不同国家文化的理解能力, 使其能够理解并接受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

因而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商务人员对不同的文化现象、模式及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有一定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要求商务人员能熟练掌握不同国家的生活习俗、思维模式及社会价值观等。以便商务人员在国家商务的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其文化背景适当的调节交际方法, 从而从实际出发去分析并解决问题。

3。2、 提高商务人员对跨文化交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当出现跨文化交际问题时, 如果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也有可能力挽狂澜、扭转战局, 因而还需要提高商务人员对跨文化交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这就需要商务人员具有较好的应变能力,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妥协、竞争、回避等方法, 审时度势, 确保际商务跨文化交际能顺利的进行, 促进商务合作和交易。

结语:综上所述, 跨文化交际是当前积极融入国际市场得重要手段, 在国际商务中所出现得跨文化交际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商务活动的开展, 不利于世界经济范围内的共同发展, 因此我国现代企业需要认清形势, 加大投入, 有针对性的提高商务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以便促进国际商务的顺利开展, 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❷ 跨文化交际三大理论

跨文化交际理论
(一)认同协商理论社会学家Goffman于1959年提出社会交往要以“达成一种协商的共识”为基础,这一“认同要通过协商来实现”的理念就是认同协商理论的首次提出。随后这一理论观点被其他学者发展延伸出了更多的内涵。
(二)面子协商理论面子协商理论是由Ting-Toomey在Goffman及Brown & Levinson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主要有以下三个主要观点:(1)不同文化的人们在所有交际情景中都尽力共同维护和协商面子;(2)文化变量、个体层面上的变量、情景变量会影响不同文化成员对面子的认识及其在交际中的使用;(3)面子协商、冲突处理和文化密不可分。
(三)文化维度理论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是用来分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文化差异可用五个文化维度来进行描述和比较: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利距离、回避不确定性、刚性或柔性倾向以及短期或长远取向。来源:求学·教育研究

❸ 新课标下,如何培养高中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一、跨文化内涵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意识实际上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小至单词大到语篇的各个层面上都体现出文化的因素,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一个英语学习者,如果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就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英语。《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7)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实现跨文化交际,与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交流。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先存知识”或“背景知识”,是人们储存在大脑中所有对世界的一般知识。如果讲话者头脑中有交际所需的文化图式,并且在输入信息时被成功地激活,就会加快交际的理解和表达,否则交际的理解和表达就会受到阻碍甚至失败。如果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能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就会造成交际中的不得体甚至误解。与外国人交流,语音和语法的错误都是可以容忍,但对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语用失误则比较在乎。另外,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和世界的多元化发展要求21世纪的人才要学会与来自不同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处,学会在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中生存和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势在必行。
二、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2.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
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 、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例如,在中国尊敬老人是一种传统美德,表现在称谓上,对年老的人称呼“老大爷、老大娘、老同志”等,是一种尊重,会使对方感到愉悦,而在西方国家,如果在其称呼前加上“old”则会使对方很不高兴,因为在西方,“老”被认为是“没有用的”。
2.2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网络、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 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专家、学者或者外教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2.3在词汇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英语中的许多词汇,尤其是习语、典故等,承载着一定的文化意义。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black sheep”;“败家子”;“It rains cats and dogs.” “下倾盆大雨”等。
三、结束语
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是一个新的领域,一个新的课题,它需要众多外语教学工作者和外语教学研究人员更深层次地探索与研究。

❹ 图式理论的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实际运用

当一种文化中的成员所生产和传递的讯息被另一种文化的成员所接收,跨文化交际就发生了。美国传播学者波特和萨姆瓦(R.E.Porter & L.A.Samovar)认为“对跨文化交际的最佳理解在于对社会事物认识上的文化差异”。
按照图式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传受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人经历可能存在很大差异,由此个人头脑中的社会交际图式也会有很大不同,由此而影响了他们对讯息的选择、理解和加工以及行为方式。跨文化交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减少误解,增强跨文化的适应性。
跨文化适应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方面。按照金·杨(Young Yun Kim)提出的“适应理论”,“(文化)适应是在一种文化中已经完成基本社会化过程的人与另一种不熟悉的文化持续地长期直接接触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为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而改变原有生活方式,与当地人交往和发展关系。换句话说,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个人原有的社会交往图式由于环境改变而被弃置不用或发生改变,同时要逐渐获得新的社会交往图式。
交通技术的发展促成了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越来越多的人由于各种自愿或非自愿的原因离开本国本地区到异国他乡生活。如商人、外交官、外籍劳工、留学生、国际志愿者、移民、难民等等。对于无需在当地生活的短期逗留者如旅游者和公务出差的人来说似乎不存在跨文化适应的问题。
移民、难民等长期居留的人和在特定时间内在异地求学和工作的人在停留时间和停留目的上有所不同。对于后者来说,研究跨文化适应更有意义。因为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尽快适应以完成既定目标,同时当他们返回本土的时候还会面临新的“返文化适应”。图式理论可以用以进一步解释跨文化适应中的种种现象并为跨文化适应的训练提供帮助。
首先,个人的社会交往图式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个人受所处环境的影响而不断形成和强化的,是由于不断遇到类似情况而自然形成和发展的,常常是不自觉无意识的。但是在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而缺乏相应的图式,会造成如下几种困难:
一是在跨文化适应中,由于对特定的环境缺乏相适应的图式,人们难以对环境和情况进行有效识别,也难以做出有效反应,由此导致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心理焦虑。这是在跨文化适应中最常遇到的困难。比如在国内很少乘坐地铁的人到了日本东京,不太适应地铁的各种标志和换乘办法而感到出行困难;初和日本人打交道的美国商人也常常因为弄不清日本人说话的真实含义而发生误会。中国留学生初到美国,甚至在公共休息室里都会感到“不知所措”。
二是在跨文化的背景下,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图式图式而不能预测或控制形势及事态发展,难以选择适当的策略行为。例如一位中国农村妇女初到美国,因为语言不通、经济困难而不知如何向当地人或医疗机构求治生病的孩子;当她给孩子使用了随身携带的药品,又因为药品过期而被指控为虐待罪,被暂时剥夺对孩子的抚养权;后来又因为无法接受这一痛苦的事实而不断给当局指定的抚养人打电话要求接回自己的孩子,从而又面临“骚扰罪”的指控。这一极端事例表明,如果缺乏相应的情景图式,人们将无法准确识别情景(context),而缺乏相应的策略图式,也难以完成目标,从而造成适应困难。
三是在跨文化的环境下,由于缺乏获取新知识的图式而影响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比如很多中国留学生在国内都是聪明自信,而初到美国却感到学习困难,这是由于缺乏美国式的教学方法训练而非智力因素所造成的。
四是在跨文化背景下,由于缺乏相应的情感图式而很难与当地人实现情感共享,也常常体会焦虑不安、孤独和“局外人”的感受。比如中国留学生感到很难和美国人交流饮食的乐趣,也很难理解对方对棒球赛的热情。中美对“情感交流”的理解也存在很大差异。
其次,完成基本社会化的人,由于头脑中固有图式的存在,对环境常常采取图式化反应。图式化反应在相同或类似的情况下,比较准确有效,但是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如果对情境识别发生错误,常常导致目标选择和策略选择的错误。
自动进行的图式化反应常常直到受挫为止才开始反思,调整或改变,同时会伴随相应的情绪图式。比如中国留学生焦林初次在美国大学参加新生劳动,曾主动帮助一名女生抬木板,没想到却受到对方“性别歧视”的谴责,使他陷入困境。也有不少留学生初到美国时,错把美国人“什么时候一起吃饭”这样的问候语当成是邀请,造成各种麻烦。
基本社会化的人对环境的反应常常是“图式”驱动(schema-driven)而不是“数据”驱动(data-driven),是反应型而非学习型。在原文化中社会化程度越高的人,其跨文化适应性越差,适应中困难越多,因此人们常常发现大人比小孩适应得慢,语言能力弱,对当地文化了解少的人比语言能力强,对当地文化了解多的人适应慢。研究表明,9岁以下的儿童在移居国外后基本没有“跨文化适应”的困难,而15岁以上的人在跨文化适应中则会比较强烈地感到“文化冲突”。
以往的跨文化适应理论常常突出强调个人特征和个人能力的培养,如跨文化交际效力(ICC)理论中就强调要从动机、知识和技巧三方面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力,个人应具备并着重培养诸如尊重、宽容、容忍模糊、移情等能力。[19]但是图式理论更多地强调个人、社会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它强调个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对个人图式的形成包括个人的社会认知、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影响。
以往的理论虽然承认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但都是笼而统之,缺乏一个准确的核心概念,而图式理论则用图式(schema)这一概念使之具体化,便于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它还突出强调了情景图式(context schemas)对人们社会交往的重要作用。
在跨文化适应中人们需要识别不同的情景,并学习与之相应的社会图式,以保证行为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这进一步增强了跨文化适应训练的可操作性,比如加强外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在研究中也可以进一步考察在相同情景下不同文化的人的社会图式差异所导致的行为和思想差异,或不同文化中的情景差异,从而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力。总之,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模式,图式理论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展现了新的前景。

❺ 课堂上究竟如何实现跨文化交际教学

跨文化交际与中学英语教学

文章摘要:随着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和加入世贸组织,英语尤其是英语口语在当今社会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更是身感责任重大。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语法,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差异的教学。本文论述了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中国与其他英语国家文化的不同,还阐述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 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同。在交流中, 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 从而产生冲突和矛盾。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语法,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差异的教学。
一、注重文化差异教学的重要性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对外交往日益频繁, 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社会信息化提高, 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文化交际。时代的变化和要求, 使许多语言教师对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研究这些跨文化交际中的故障问题, 对于我们的英语教学确实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因为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 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因此广大英语教师要把跨文化教育列入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中国与英语国家在交际文化方面的不同
现行的初中英语教科书已经以新的英语教学要求为基础,在教学材料和内容上做了调整,文中的对话侧重语言的交际功能,如:打招呼问候、自我介绍、打电话、表扬和表示感谢等等。这些对话充分体现了中国与英语国家在文化方面的不同。
(一).称呼(Addressing) 称呼方面中西习惯不大一样。英语国家常把男士称Mr,女士称为Miss(未婚)或Mrs(已婚)。如果在不明对方是否已婚的情况下, 可用Ms,这是英国女权运动的产物。需要注意的是:Miss可单独用以称呼女性, Mr或Ms通常是与自己的姓名或姓连用, 而不能单独与名连用; Mrs只能与夫姓或自己的姓加夫姓连用。Sir和Madam一般既不与姓, 也不与名连用, 而是单独使用。在中国, 习惯上有“李同志”、“王经理”“林老师”等称呼, 在英美国家除了某些特定工作头衔, 如法官、医生、博士、教授等外, 一般是直呼其名倒觉得亲切、自然。
(二).介绍(Introcing) 学习介绍自己和他人, 有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之分 。在会场上介绍一位来访嘉宾或重要人物时主持人说:“It is with great pleasure that I introce to you Professor Wang, president of Beijing University.”这样的介绍既郑重又得体。在非正式场合介绍方式则随便多了。带朋友到家里可这样介绍----“Mum, this is Joan, my classmate.” “Joan, I'd like you to meet my family. This is my father,…”等。在介绍两人相识时, 一般要注意以下顺序:先男后女;先少后老;先低后高;先客后主;先小姐后太太;先近后远等。
(三).打招呼(Greetings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英语国家,朋友在街上见面都习惯打招呼问候,在这方面,两者也存在着差异。在英语国家,人们只用一些简单的问候语来招呼对方,如: “Hello!”
“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 ”等。在中国,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他们见到外国人时,就会用中国人的习惯去打招呼,如:“Have you eaten?” 你吃了吗?“Where are you going ?” 你去哪?“Are you going to work?” 你是去上班吗?等等。对于所有这些问题,外国人都会感到迷惑不解,他们会认为你是在邀请他们吃饭或你有麻烦了需要他们的帮助。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故事讲的是:一位年轻的英国女士到中国来工作,刚开始,她不懂中国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一天,她去银行,刚一进门,一位银

❻ 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论文

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 本文对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教学策略以及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对策

一、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析

1、跨文化教学中的文化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文化交流和融合在人类各民族之间的意义也越来越重大。现在社会需要高素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只是语言教学或者文化教学是远远达不到的。跨文化教学现在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以前的外语教学只是针对一些语句的语法和句法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找出错误的语法,一些语用的规则语句是否适合,而现在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考虑的问题是能不能培养出跨文化交际的人才,仅凭这些是根本达不到目的的。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某一种语言文化的范围。例子为世界通用语言英语,这种语言在19世纪殖民扩张的时候,已经成为了很多国家的通用语言。在磨合和融合各国独特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英语所代表的安格鲁撒克逊的文化逐渐消失,它被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心理所取代。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并没有将本身的语法规则进行改变,然而它伴随着使用者的不同,它在跨文化交际中传达的文化信息也会有所不同。对语言和文化研究之后的产物就是跨文化研究,在外语教学从传统的模式转变到科学的模式过程中,跨文化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把文化教学从直接传授即成的知识文化扩展到了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2、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析

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于一个外语学习者来说,是一种熏陶的过程,不仅语用的习惯有了特定模式,就连语言的行为和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其实也就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一方面对于固有的语言模式、语用习惯很容易在理解和运用目标语中进行使用;另一方面,将书本上学到的目标语文化看作是“标准文化知识”,并且还要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进行运用。现在的文化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就像前面所讲到的,将文化知识单方面的传授给学习者,对于文化敏感性的培养和文化视野的拓展却忽视了。

Wolfson指出,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不可以被某一特定的文化社团的交际能力模式进行统领,应该将学习者的不同文化背景作为依据,把不同的交际能力发展起来。例如,同样用英语与韩国人、英国人、美国人甚至非洲裔美国人交流需要具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不同的,因为其交际能力因其文化特征不同而有所不同———每一种文化在价值观构成中都有各自的特点。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一定固定使用母语者一方的文化作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主导,需要跟据特定的社会语境来选择正确的交际方式。

二、跨文化教学策略

站在外语教学的角度上进行分析,针对学生文化敏感性的培养和文化平等性的尊重,这两点是跨文化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人类社会的文化体系是多种多样的,民族之间的文化背景又芹薯不是相同的,因此,民族之间的文化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英语及其所承载的文化,这种差异不仅在英语宽散民族和非英语民族之间有所存在,而且还会在非英语民族的人群之间有所渗透。Widdowson针对学习者发展交际能力有密切关系的文化习得进行了讨论,指出文化习得的目的只限于目的语本族语使用者的文化,那么它起到的作用最多也就是增进学习者和这些文化社团成员的感情;但是,目的语在很多时候也会被学习者用来与其他非本族语使用者进行交流。英语民族的正式文化在交际中需嫌巧者要将交际情境作为依据是学习者在教材中所能获取到的最多文化信息,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跨文化交际的言语行为适当性不能依据使用的语言来决定。例如,中国人与韩国人以英语为媒介进行交流,交际双方都是非英语民族。英语虽然是交际双方所用的语言,双方交际行为却没有必要循规蹈矩地遵循英语民族的文化习惯,应当顺应中韩两个民族的文化习俗。人类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和发展出语言和文化,每一种文化都具有特性,并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

三、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

1、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跨文化教学的实施要素

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培养,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教师队伍必须有很高的素质。跨文化教学不可以被教材所束缚,完全依靠教材也是比较难的,它想达到的最终目的就是将多重文化的理解力赋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文化观念和平等对待文化独特性的态度都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给学生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教师要利用教材,将其中的文化逐渐加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语言知识,而且还可以对文化的表层现象进行理解,并通过分析讨论,给予学生领悟文化深层结构的能力;另一方面,要言传身教地培养学生把文化知识转化为文化敏感性,从而使跨文化交际可以更好地进行发挥。所以,学生认识跨文化交际就必须将教师本身的文化素质和教学行为作为基础,还应该不断更新自己所具备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

2、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是跨文化教学的基础

跨文化交际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而且还要注重实践,做到真正地将语言和文化融为一体。课程的设置应该将“一言堂”的模式遗弃掉,在学生开始一个研究课题时,要进行分组合作,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对于一些典型问题的方式,需要在研讨会中进行讨论,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起来,让学生可以自己找到问题的存在,并且积极主动地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探索。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兼备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两方面的内容,对语言地道、文化特征突出的教科书进行选择,以免纯理论的教材出现。阶段性对教科书进行总结,看它的文化知识是不是可以将民族特征、价值观等体现出来。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流的地位日渐明显。越来越多的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学术成果直接应用于跨文化交际教学。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探索和学习新的理论,才能跟上教学改革步伐,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曹煜茹.关于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几个问题分析及策略探索[J].教育与管理2011,(08).

[2]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07).

[3]许力生;吴丽萍.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习得问题的反思[J].中国外语2006,(07).

;

❼ 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初探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各行各业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这也增加了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但同时对各类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课程只重视读写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已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若不能熟悉对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就很容易发生误解。因此要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一、跨文化交际意识
有学者在关于语言与文化的研究中曾表示,“文化在语言学习中不是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能,排在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教学之后。文化从学习者开始学习外国语的第一天起就始终渗透其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不注意它就会使他们心神不宁,使他们在交际能力方面的缺陷暴露无遗。向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能力提出挑战。”因此,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时,要充分注重文化因素的影响。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与培养其文化意识是密切相关的。英语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能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即是为了能无障碍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当今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二、如何在英语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在英语课程中,除了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培养其文化意识;让其在学习了解文化的过程中加深对英语的理解。教学过程中要按照不同教学阶段进行分层次的文化教育,分析所教知识点中所包含的可能会在交际过程中造成理解偏差和误解的文化因素,做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时进行。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知识传授过程中的文化引导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要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通常,语言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单词词义、用语规则及语言结构之上。因此,当在教授学生进行词汇、用语及语篇的过程中,及时提醒学生其中涉及的文化差异。如由于不同的民族在民俗、宗教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又时常会让词汇有着截然不同的解释。再比如一些常用社交的语用规则也会因不同的社会文化而大相径庭。
2.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中的文化引导
学习语言只有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下才能更有效果。因此英语课程离不开生动的课堂教学情景。在创设一个生动、真实、形象的情景的同时,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社会文化差异。
3.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文化引导
组织presentations、group discussion等形式自主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感受存在跨文化的意识。
4.充分利用网络及多媒体资源
当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教学也成为英语教学手段的一个重要手段。互联网中富含了数量巨大,快速更新的社会文化信息,这些可以弥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文化信息匮乏的教学资料的缺陷,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社会文化信息,提高学生对社会文化存在的差异及变化的认知度。
5.改进教师教学方式
目前,我国外语教学体系中,多半是以教师为中心并且只在课堂中开展教学。教师只是注重对单词、课文、句型语法的讲解,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我们应该消化吸收现代语言的教学理论,强调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因此,教师需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①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一直以来,英语教学偏向于语言知识的教授上,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必须改变状态,积极改进教学的方法,有效充分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改进教学方式时,一定要把新的内容合理、紧密地融合到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中去,并紧密结合到语言交际实践。
②重视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在交际中,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组成,在特定的情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换信息的过程,但有时候却能传达出比语言更有力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往往有着不同的、特定的含义。如在某些场合下,在中国和讲英语的国家无论微笑还是大笑,通常表示友好、高兴�愉快,但是有时,中国人的笑会引起西方人的反感。
③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由于学校里英语教学课时限制,因此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仅仅依靠教师的教学是不够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和杂志等书籍,让学生从中提高文化素养,汲取西方文化,拓宽国际视野,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结语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还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与人的交际过程中,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的交流,更是一个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即“跨文化交际”。在实际交际活动中恰当地应用语言,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交际失败,“跨文化”交际意识必不可少。总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单纯地学习语言,对于交际需求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熟悉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文化渗透到语言和交际的各个方面,因此语言的学习应当在沉入文化当中来学习。

❽ 如何成为一个有效率的跨文化交际者

1、从学习者自身入手。

首先,要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收到良好的效果,就要激发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内驱力,激发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习者对于提高这种能力有发自内心的需要。

黄希庭(1993)在《普通心理学》一书中明确指出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生活中必须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需要可以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社会性需要主要就是指人对劳动、交往等的需要,而社会性需要是后天习得的。例如,交往的需要就是人在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让学习者了解,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相当重要的,是学习者在未来的生活和交往中,能否利用英语达到有效交际的关键,树立起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其次,要搞清楚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动机,有效利用这些动机,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所谓动机,就是一个人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

动机这种心理倾向具有鼓起干劲和指导方向的作用。有动机的人较之无动机的人,其活动的水平更高。一个人了解了跨文化交际在英语学习当中的重要性,有了培养这种能力的内在需要,会激发他的学习动机,提高他学习活动的效果。我们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无非就是希望他们可以利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达到好的活动结果。

活动结果= f (能力×动机)

从以上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活动的结果是能力和动机的函数。用乘法是表明如果能力和动机两者如果有任何一个为零,则活动的结果也等于零。在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能否让学习者达到有效的交际效果,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再次,要引发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当中,对于文化了解和文化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对跨文化交际现象的敏感度。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具有向往的心情。兴趣进一步发展成为从事实际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爱好。对一定的事物发生爱好时,人就会积极主动地去从事有关的实际活动。爱好已经不止是对事物优先注意和向往的心情,而且有了实际活动的倾向。

在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这个理论同样是适用的。有效地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者对于这个方面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学习当中的重要性,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去就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把过程又交还给学生自己。最终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从教学者的角度入手

从教学者的角度入手,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让交际文化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尽可能的熟知不同文化,注意日常积累和文化背景相关的知识,大量阅读社会语言文化方面的书籍。备课时,识别教材中的文化知识,时刻保持对文化现象的敏感度。并在教学过程中随时介绍语言材料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内容,讲解其文化意义和使用中的文化规约。要对教师的角色做一个重新的定位和阐释。在以往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都是充当一个课堂领导者、控制者的角色,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课和接受知识。要在最大程度上培养和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角色必须要有一个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控制者和领导者,而是引导者,是环境创造者,把课堂重新交还给学生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❾ 如何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加强英汉文化差异的比较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人们的思维表达方式也随之不同。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 、婚姻 、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到个人隐私。英汉文化差异还显着地表现在节日方面。双方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 the Dragon Festival , Mid-Autumn Day 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 , Easter , April Fool’s Day , Christmas Day等。

二、 分析肢体语言的文化意义

“肢体语言”同常规语言一样,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我们同别人谈话时,交际的手段不限于语句,我们的表情,手势,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都向周围的人传递着信息。皱眉表示不满,挥手表示再见,这些动作都是交际手段的一部分。

因此,要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在说话时就得了解对方的手势,动作,表情举止等这些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如:食指与拇指构成圆圈,表示“OK”;伸开食指和中指表示“胜利”,耸动双肩表示无可奈何等。

但由于中外很多肢体语言的含义存在着差别,因而对某种动作理解错了,也会自然而然引起一些意外的反应。如“跺脚”,汉语意义是气愤、灰心、悔恨。而英语意义表示为“不耐烦”。

在实际教学中当我们涉及到文学作品时,教师要对人物肢体语言的刻画进行专门的讲解,以便使学生更准确地体会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而加深对英文作品的理解。

(9)如何从理论和实际处理跨文化交际扩展阅读

跨文化交际能力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特征,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差异,研究不同社会结构导致的角色关系、行为规范的差异,研究不同民族习俗所积淀的文化符号、代码系统的差异,研究不同交际情景制约的语言规则、交际方式的差异。

所有这些研究不但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究,还要注重实际的应用研究,这样才能使这门学科更科学、更完善、更丰满,从而更好地为这个时代服务。

❿ 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知识

“跨文化交际”定义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 一 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及学科背景 从对外汉语专业的角度,“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可以这样界定: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它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1.交际双方必须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的差异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既是指不同文化圈之间的差异,也是指同一文化圈内部亚文化之间的差异。不过立足对外汉语专业,文化差异主要指不同文化圈之间的差异,尤其是中国和欧美国家的文化差异。因为从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情形来看,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交际失误,容易引起冲突的主要是中国和欧美国家的人际交往。中国同亚洲地区国家,如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一些 国家的人际交往,虽然也有文化差异的一面,但要顺利的多,这是因为这些国家与中国同属东方文化圈,彼此之间在文化取向和交际规范方面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2.交际双方必须使用同一种语言交际 这是显而易见的,假如一方使用一种语言,而另一方使用另外一种不同的语言,交际是无法进行的。但是,既然交际的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又要使用同一种语言,那么用来交际的语言对一方来说是母语,而对另一方来说必然是第二语言(习得的“目的语”)。比如一个中国人与一个美国人交谈,他们可以选择使用汉语,也可以选择使用英语,这样他们就可以用同一种语言直接交际,而不需要通过翻译这个中间环节。这样界定的着眼点也是由对外汉语专业的特点决定的。 3.交际双方进行的是实时的口语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途径多种多样。可以是语言符号的交际,也可以是非语言符号的交际,如商品、画报、实物、影像、演出到呢个其他物化形式符号的交际;可以是现场的双向交际,也可以是通过媒介的单向交际,如电视、广播、报刊、广告等传播方式的交际;可以是口语交际,也可以是书面交际,如信函、公文等的来往。从对外汉语专业来看,我们着眼的主要是实时的口语交际,即双方面对面的交谈。此外也包括伴随口语交际而可能发生的书面语交际,即文字传播方式的交际。 4.交际双方进行的是直接的言语交际 当前国内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语教学界。 跨文化交际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定时代产生的新兴学科。在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决策的需要。跨文化交际又是一门综合性学额,它是当代社会科学学科综合研究的结果,学科背景主要涉及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言语交际学。其中文化语言学凸显“文化”的侧面,社会语言学凸显“社会”的侧面,而言语交际学凸显“交际”的侧面,这三个不同的侧面都围绕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语用”这个核心。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了这么一门综合性的语言学科。 二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时代必要性 (一)全球一体化的时代特征 20世纪人类的科学技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这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和人类的生活方式。现代交通高速发展,航班日益增加,油轮频繁出入,火车屡屡提速,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家用轿车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大范围内普及,这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空前频繁。现代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移动电话的迅速普及,可视电话的广泛应用,这使得人们之间的沟通绝对畅通。尤其是电脑的普及和国际互联网的诞生,使人类的生活形态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突破了以往生活功能空间的限制,办公无纸化、商务电子化、生活网络化、沟通互动化等无处不在人们眼前展现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些巨大变化的一个核心就是人和人之间的时间、空间距离被拉近了,巨大的地球被压缩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人们可以像村民在小村子里一样,随时、随地地串门、聚会、交往、沟通。 与此同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日益加速。经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命脉,围绕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民族、地区之间在政治、文化、科技、贸易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这种交往可以表现为合作、援助,也可以表现为交涉、我选,乃至于冲突、战争,使得世界日已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格局,而且变得精彩纷呈、变化无穷。事实表明,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交往,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大家必须沟通,需要接触、会晤、谈判、协商、讨论,这就是外交舞台特别精彩的根本原因。所以这些所谓的“外交”都是典型的跨文化交际,因为尽管现代科技的发展拉近了人们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却无法拉近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社会习俗,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不让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语用规则,这些因素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潜在的障碍、低效率的沟通、相互间的误解以及可能导致的文化冲突,都会给人类带来不必要的灾难。 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这个领域的研究无疑是为了适应这样一个日益发达的跨文化国际交往和人际交往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因为这门学科必须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差异,必须研究不同社会结构导致的角色关系、行为规范的差异,必须研究不同民族习俗所积淀的文化符号、代码系统的差异,必须研究不同交际情景制约的语言规则、交际方式的差异。所有这些研究不但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究,还要注重实际的应用研究,这样才能使这门学科更科学、更完善、更丰满,从而更好地为这个时代服务。 (二)汉语国际推广的战略需求
编辑本段图书《跨文化交际》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1月1日)
平装: 393页 正文语种: 中文, 英语 开本: 16 ISBN: 9787544607117, 7544607119 条形码: 9787544607117 内容简介 《跨文化交际》是“新编研究生英语系列教材”之一。本系列教材是外教社组织国内10余所重点高校的专家、教授,在广泛的市场调研和对当前研究生英语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倾力打造而成,以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目录 Unit One Challenges in the Multicultural World Lesson 1 Globalization Text A Living Between Three WorMs Text B Growing Up Asian in America Group Discussion In-Class Debate Interview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1 -3 Additional Reading Communication in the Global Village Lesson 2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ext A Misunderstanding Other Cultures Text B Palestinian Like Me Pair Work Survey Task Writing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 Cases 4 - 6 Additional Rea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Challenging Venture Unit Two Cultur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Lesson 3 What Is Culture? Text A Cultural Perspectives Text B Culture as Software of the Mind Fill-in Work Group Discussion Writing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7 -9 Additional Reading Hyperculture Lesson 4 Cultural Diversity Text A Where Fat Is a Mark of Beauty Text B The Basic Unit of Society: The Indivial or the Collective? Cross-Cultural Quiz Internet Search Survey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10 -12 Additional Reading Studying Cultural Patterns Unit Three 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Lesson 5 Communication in Our Life Text A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Say I'm Getting Married? Text B A Wide-Angle View of Communication Pair Work Interview Task Observation Wor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13 -15 Additional Reading The Sounds of Silence Lesson 6 Communication Is Culture Additional Reading High-Context and Low-Context Communications Unit Four Language Use in Communication Lesson 7 Language and Culture Text A A Bilingual Childhood Text B Culture and Our Use of Language Group Discussion Translation Task Survey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19 -21 Additional Reading What Is Language for Us Lesson 8 Cultural Variation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Text A Why Don't You Say What You Mean? Text B Speaking English with a Japanese Mind Observation Work Pair Work Writing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22 -24 Additional Reading Culturally Different Verbal Styles Unit Five Cultur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Lesson 9 The Silent Language Text A Our Body Language Text B Who's Wrong? Cross-Cultural Quiz Pair Work Writing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25 -27 Additional Reading What We Use to Communicate NonverbaUy Lesson 10 Time and Space Also Speak Text A The Heartbeat of Culture Text B Discovering the Japanese Space Group Discussion Fill-in Work Survey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28 - 30 Additional Reading Cultural Conceptions of Time and Space Unit Six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Cultures Lesson 11 Cross-Gender Communication Text A Put Down That Paper and Talk to Me! Text B He Says ... She Says Pair Work observation Work Writing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31 -33 Additional Reading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34 -36 Additional Reading. Four Generations of Americans Unit Seven 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esson 13 Business Across Cultures Text A Cross-Cultural Marketing Text B Negotiating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 Task Pair Work Group Discussion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37 -39 Additional Reading Cultural Risks in Multinational Business Lesson 14 Intercultural Management Text A Two Casts of Mind Text B Cultural Views Toward Management In-Class Debate Fill-in Work Writing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40 -42 Additional Reading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Unit Eight 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Lesson 15 Intercultural Perception Text A Shakespeare in the Bush Text B The First Lesson at University Fill-in Work Pair Work Survey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43 -45 Additional Reading How We Measure Other People's Corn Lesson 16 Culture Shock and Adaptation Text A Living in Two Cultures Text B Culture Shock Interview Task Group Discussion Writing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46 -48 Additional Reading Think Locally, Act.Globally Acknowledgement

阅读全文

与如何从理论和实际处理跨文化交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3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18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7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5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90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