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民俗文化的发展演变,都经历过哪些历史进程呢
以“苗年”为开端进行论述
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强大和发展的根源和基础。一个没有文化传承的民族注定没有未来;一个不以文化为依托的国家注定没有灵魂。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古国,它的发展和传承一直都贯穿着文化气质。
中国民俗文化又可以称为传统文化,它的形成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在刀耕火种时代,与自然相抗衡都有一定关系。在这种前提下形成的民俗文化,具有一定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色。
中国民俗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传承,既具有历史性又具备传承性。从原始的祭祀崇拜开始,再到《周礼》形成后的规范化,直至今日民俗文化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体制。
除了具备系统化的特点之外,还可以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思想等方面,产生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一个缩影,它集合儒家、道家、佛教等多方面的文化精髓,在发展的过程中又融合了其他文化形态,并最终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这个过程既包含了民族的奋斗历程,同时也记录了中国人的民族思想。
②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有哪些
1、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3、清明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
4、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
③ 传统民俗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有猜灯谜、贴春联、画灯笼、京剧、花灯报元夜、踩高跷、舞龙、舞狮等。具体介绍以下几种:
1、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中国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2、贴春联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3、京剧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踩高跷
踩高跷,是中国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我国北方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
5、舞狮
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舞狮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广东的舞狮表演最为有名。狮子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的,每头狮子有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