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对于城乡文化发展有哪些建议

对于城乡文化发展有哪些建议

发布时间:2023-05-16 06:56:33

Ⅰ 如何搞好乡村文化建设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积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数迟裂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的农民,农民的主动性、创造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因,新农村建设的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那么,如何促进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呢? (一)废除城乡文化交流的制度性障碍,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加强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 一方面,要加强城乡文化交流,加快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村文化的融合。人口流动可以促使城乡文明的碰撞与交流,这有利于冲击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民的精神生活、价值观念,进而引发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而这种交流与碰撞得发生关键是需要政府打破限制城乡文化交流、人口有效流动的各种制度性障碍,构建城乡文化交流的机制和平台。另一方面,要根据城乡不同的文化需要,正确处理农村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的矛盾,采取不同的文化推广形式和推广运行机制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在农村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与碰撞中,把推广现代文明与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地改造。 (二)强化政府文化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增加对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旦山 各级政府应从城乡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文化职能:政府作为文化产品的供给者,应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财力投入和转移支付,用于文化建设的财政资金增量应向农村地区倾薯闭斜;改变过去重经济、轻文化的政府职能,强化农村文化产品投入;建立和完善政府农村文化建设监督制度,纠正农村腐朽陈旧落后的文化,传播积极向上的新农村文化,为新文化的传播培育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三)大力发展和推广农业科技教育,向农村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综合素质。 农村文化不发达最主要体现在农民无法掌握与现代社会需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知识文化和能力技能,从而导致生存、生活、社会适应能力跟不上社会发展和对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作为政府除了向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倾斜外,为了缓解政府财政压力,还可以引导民间资本、非营利组织在农村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得投入,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

Ⅱ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发展一体化_城乡一体化农民怎么办

实现“两个率先”,文化是灵魂。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要求“加快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覆盖。”当前,统筹城乡公共文化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首先,统筹城乡公共文化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城乡统筹要求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科学组合,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普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化建设欠账多、问题多,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充分发挥文化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塑造灵魂的社会教化功能,统筹协调不同社会群体对文化的不同需求,从而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其次,统筹城乡公共文化发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培育新型农民的迫切需要。只有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才能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广大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再次,统筹城乡公共文化发展是现代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文化资源和文化设施是基层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是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木的原则,以满足公民的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使文化形式与公民的生产和生活相适应;坚持社会公平的原则,投入力度着力向乡村、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农民倾斜,使农民群众普遍得到公共文化服务;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保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伍答枣展,这都是各级政府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战略是统筹城乡公共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所谓一体化是指实行城乡一致的供给体系,一体化主要解决公共服务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为公共物品的供给提供公平的制度腔拆平台和政策环境,使地域、城乡获得同等的待遇。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基层的延伸和覆盖,努力弥补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欠账,使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布局、合理配置、科学组合,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文化实惠,实现城乡在文化政策上的一致、在文化资源上的互补、在文化权利上的平等、在文化发展上的互动,推动城乡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文化事业投入、文化设施建设、文化队伍培养、文化资源共享、文化市场推进的一体化。
注重整体规划,提高文化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在制定文化发展战略时,要将不同地区、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统筹兼顾,谋划布局,做到规划同步、设施同建、人员同组。文化建设要体现大众情怀,眼光向下、重心下移,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借助“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扶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重点规划好文化阵地、文化活动、特色工程的总体格局,平稳推进各项文化工作。选择合适的区位预留文化设施用地,建立以市级文体场馆为核心,县级文体场馆为主干,镇(街道)文化站为枢纽,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室)为基础的布局合理、功能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在城乡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实现全覆盖举御后,怎样使文化阵地功能与作用充分发挥是当前推进城市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辐射、输送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阵地建设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完成一定的硬件设施,而是要为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一个平台。全面开展城乡互动的文化活动,就是要打破为“建”而“建”的观念误区,促使基层认真应对经费、人才等方面的客观困难,解决基层阵地管理不善的实际问题,激发基层文化工作的活力,使基层文化阵地真正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舞台。
创新服务机制,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机构服务能力。创新是提供文化发展动力、激发文化发展活力的有效手段。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把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内容创新、服务创新渗透到每一个领域,不断为公共文化服务注入新的理念、内涵和方式。包括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考评、监督体系,根据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电台、电视台和广播电视发射转播台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特点,分类制定建设标准和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充分发挥公共文化单位的服务功能,丰富服务项目,加大农村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打破部门和所有制的界限,充分发挥镇街文化站、村和社区文化室的阵地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农村文化建设要保持民俗原汁原味的一面,尊重农民的文化情趣和自娱自乐的需求,又要创新和发展,引导农民提高其文化品位。在继续积极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的同时,要在“送文化”的基础上着力开展“种文化”活动,坚持“送”与“种”相结合,既发挥城市的优势,丰富文化的输送内容;又调动农村自身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内生机制。将送文化下乡与请农民自主“点菜”相结合,让农民自主选择所喜欢的演出剧目、影片以及其它文化活动内容。
实施共享工程,推动城市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辐射。政府要整合城乡文化资源,实现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共享。一是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信息网络的普及是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开设远程教育接收站可以把高质量的人文素质讲座、科技知识培训和经商之道讲座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农民特别是中青年农民的文化素质,普及网络知识,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使之成为信息时代农村文化发展的助推器,引导农民从网上获取丰富有益的资讯,改善农民阅读和信息获得的文化环境。为此,要加快发展文化信息共享的农村基层服务网点,确保广大农民能够享受到丰富快捷而又廉价优质的数字化文化服务;二是拓展图书服务空间。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阅读环境,建立完善的区域性图书服务中心,增强图书的利用率和图书服务实效,实施图书信息服务“一证通”王程,即以市级图书馆为中心、县(区)公共图书馆为分中心,乡镇图书馆(文化站)为基层中心,村图书室为基层服务点的四级图书信息服务网络,形成覆盖农村的流动图书服务网络;三是开展城乡文化对接互动。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同时也有很强的互补性。一方面要培育农村文化的自信,一方面要增强城市文化的包容性,让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可以通过开发乡村文化旅游,组织城镇居民走进乡村,农村文化团队到城市展演,增强农村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创造力。
加强政府引导,集中力量共同扶持农民“自办文化”。农民“自办文化”是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中兴起的可喜现象,成为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政府办文化的重要补充。农民自办文化是不依靠公共财政,由农民个体或群体投资,自己主办、自我参与、自我享受的文化活动。农村文化建设自然要让农民唱主角,农村有一大批吹拉弹唱舞,能编会导的艺术人才,把他们组织起来,因势利导,扶持农民组建小剧团、小乐队、农家电影院、农民书社等,鼓励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建设庭院文化,让农民通过各种自办文化活动获取市场信息、掌握增产增收技术和寻找致富项目,满足当前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普遍文化需求。为此,文化部门要注重引导文化热心人、文化经纪人以及农村文艺骨干投入到农民自办文化活动中来,提高农村文化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及时总结推广农民自办文化的经验,及时制定有关扶持发展的政策,切实加强对农民自办文化的引导和管理,让农民白办文化在吸引农民热情参与中,发挥沟通乡邻感情、传播致富信息、提高生活品质的社会和谐效应;采取文企联姻、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方式,引导国有企业和民营资本参与农民自办文化建设;文化重点工程项目要给予农民自办文化与公益文化同等待遇;对农民自办文化经营活动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自办文化面向市场,逐步走专业化、产业化的路子,不断发展壮大。
(作者系南京市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刘卫东

Ⅲ 对城乡历史保护的建议

一、如何对城市的历史文化进行保护与开发

一个没有人文精神的城市肯定也没有自己的灵魂。

走向现代大都市,城市需要繁荣的工商业,也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尊重传统,并耐心解读那些承载着传统与城市记忆的历史街区及建筑,是我们探寻人文精神的重要路径。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旅游城市,历史遗留下来的古文化,可以作为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支撑,也是塑造一座具有高质量生活水平和高品味文化内涵的城市宝贵遗产。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存文化可以提高我们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为将来城区古文化街区旅游提供广阔空间,最终形成以旅游收入与反哺保护良好互动的态势。

若不对现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加以保护,若干年后,人们将无从了解聊城城区到底是什么样子,与其他城市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质和个性,有哪些值得骄傲的文化遗产。只有尽力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旧城的历史生命才能得以延续和升华,而现代的城市开发水平,也可以得到极大地提高。

二、对文物保护有哪些合法建议

1、贯彻国家《关于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五纳入”念信的通知》精神,实现将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计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通过调整和完善文物保护管理机制,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管理体系。强化 *** 宏观管理职能和社会文物保护意识,提高全市文物工作的整体水平。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县、区各级领导的责任制加以考核,落实各区文保机构人员的定岗定编。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因地制宜引进文物保护管理、文物基础研究等方面的业务人才。县区财政建立专项文物保护经费,并逐年稳步增长。

2、建立公众参与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健全社会广泛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遗产保护。继续加强基层文保机仔告轮构的工作,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管理网络,注重发挥以街道、社区为构架的基层业余文物保护组织的作用,形成各级各层次管理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紧密配合的良性运作机制。加强业余文物保护通讯员队伍建设,逐步完善《杭州市基层文物保护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拨出一定的专项资金,以“以奖代拨”的形式建立对业余文保员和对历史文化保护有贡献者的经济激励制度,建立市、区、街道(乡镇)文物保护网络,并对其运行的规律及时进行研究和总结。

3、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力量,采取有力措施,依法落实文物保护“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使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使用保护责任书》签订工作全部到位。强化文物使用单位的保护意识,解决当前历史文化保护中存在的社会公众参与主体不足,参与领域不深,参与的制度化和稳定性较低等问题,确立国家保护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物保护新体制。

4、建立半官方、半民间的保护团体及专门咨询机构——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对文物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评估、保护、维修及使用进行研究、咨询、监督和技术指导,并授予一定的法律权力,以作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及其环境的安全屏障。

5、通过研究,改革文物保护管理财政体制,市财政政策应向文物资源丰富和经济欠发达的县、市(区)倾斜,加大对各区、县(市)文物保友扮护事业的扶持力度,将文物保护经费多用于基础工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和县市文物保护工作,以解决各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平衡的现象,推动全市文物保护工作的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

6、配合基本建设特别是重点工程为主,积极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并对涉及城市建设的地段和半山、留下等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提前进行调查,为城市建设决策提供依据。

三、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历史建筑

马向明 日前,广州越秀区的两栋极具历史价值的民国建筑金陵台和妙高台被开发商夜半拆除,这个令人震惊的事件带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历史建筑的保护。

历史建筑不是文物,但属于广义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定义,它是指“经城市、县人民 *** 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文物受法律的保护不能拆,这已是人所皆知。今天已不会有哪个开发商傻到去拆文物。但为什么要对不是文物的历史建筑进行保护?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近年来,随着城市旧城改造的推进,许多地方老城的大规模拆建,导致城市的历史随着拆迁而丧失,新建筑越建越多,城市却越来越单独雷同。于是,人们呼吁要对反映城市历史的街区和建筑进行保护。第二,从文物的保护方面来看,要达到文物保护工程“全面地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的目的,必须要“保护文物本体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通俗地来说,就是保护文物,必须连同其周边的环境一起保护,否则,仅仅保护文物本身,脱离了其存在的环境,文物单位的价值和意义便大打折扣。近几年出现的一些案例,远的不说,如省内的城市南雄市的三影塔广场的改造就是这种典型,虽然作为国家级的文物三影塔并没有任何破坏,但其周边原来的民居被拆除建了广场和多层楼宇后,三影塔像一个盆景似地立在中间,意境和意义顿失。正是针对这种状况,国家于2008年公布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要求地方 *** 对历史建筑进行认定和保护。并规定历史建筑集中成片的才能申报名城名镇名村,而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加上文物建筑的用地宜达到建筑总用地面积的60%以上。

历史建筑不是文物,因此它的保护要求没有文物那么全面。文物建筑的保护以“不改变文物原状”为原则,要保存文物建筑的现存实物原状及它所携带的历史信息,因此文物建筑的利用不能改变原状,也不得损毁和改建。而历史建筑的保护首先是不得拆除其有意义的部分,对其所作的维修改善都应保持原有外形和风貌特征不改变,但是可以在使用功能上更加灵活。如允许在历史建筑内部进行设施改造甚至改变内部结构。

历史建筑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来认定,这个程序通常是由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普查情况,提出历史建筑的初步名录;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规划、文化(文物)、房产、建筑、历史、档案等方面的专家,根据历史建筑的认定标准,提出评估意见;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专家评估意见,拟定历史建筑建议名录;历史建筑建议名录经市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市 *** 批准并公布。

广州的这两栋建筑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其中妙高台曾是粤剧泰斗薛觉先故居。据报市 *** 去年五月份组织了专家考察,专家建议将妙高台一号和三号、金陵台二号和四号、诗书路六十九号之一作为历史建筑,应予以保留,于是拆迁被叫停,相关 *** 部门并发出缓拆令。但广州的历史建筑名录确还未公布,在这个空隙期间,便发生了这样一件令人痛心的事件。

(作者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四、为我国保护文物方面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佛山历史悠久,有1300多年的建城历史,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代留下了不少有历史纪念意义和人文艺术价值的名胜古迹和聚落遗址。

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0处,现有国办博物馆6个,以及陶塑、园林、武术、民间艺术等专题博物馆和名人纪念馆14个、私人专题博物馆1个。无论是从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还是从各类文物的种类与质量来看,佛山都可以称得上是广东的文物大市。

不仅如此,佛山还是粤剧的发源地和着名的陶瓷之乡、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这些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既是佛山的宝贵文化财富,也是佛山现代文化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潜在优势。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佛山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物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加强保护的同时,初步盘活了历史文化资源,使相当一部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2002年,佛山的旅游总收入为73.31亿元,创汇2.11亿美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6%,文化旅游业已成为佛山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是,从发展的眼光看,佛山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还有待提高,规划欠缺、资源分散、品牌缺乏和包装推广不够的问题依然存在,开发与保护、产业与事业的关系仍未彻底理顺。因此,必须协调好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走“保护、开发、更好地保护”的路子,下大力气抓规划、抓整合、抓品牌、抓创新,在保持历史文化名城风貌、深化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全面提升佛山的城市文化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一、整体保护,综合开发。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无论是保护还是开发,都应当坚持整体性、综合性原则。

《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 *** 》第一条就指出:“历史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历史名城是有机整体,包括城市及其古街区的传统风貌和原有格局,不仅仅是几个孤立的历史古迹。

佛山的文物保护和开发要改变过去那种局部保护、分散开发的模式,将名城保护和开发纳入现代化城市的总体建设规划中,统一管理、合理布局。名胜古迹周边的景观环境要与之相协调,尽量恢复历史原貌,努力构建“点”(文物古迹)、“线”(古街巷、古建群落、旧有景观环境)、“面”(历史文化街区、古镇、古村落)相结合的保护和开发体系,使保护区域范围内的建筑风格、景观风貌、功能设置与文物古迹相一致,使文物保护、旅游观光、商业贸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目前,佛山已划定面积达31.5万平方米的祖庙历史文化街区,正吸引民资、外资参与运作,力图在恢复佛山老城区风貌的基础上,建设集旅游观光与购物为一体的文化商贸景区。今后,还应当根据文物古迹的分布特点和城乡规划要求,开发和建设若干个历史文化保护区,形成有规模、具特色、出效益的名城文化亮点。

二、整合资源,打造品牌。从总体上看,佛山的文物古迹较多,但不少古迹呈散点分布,资源较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而且缺乏主题鲜明、影响大、效益好的旅游文化品牌,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做大做强。

因此,当务之急是通过适当的市场机制和行政手段,对分散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加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整体效能。要以历史资源为纽带,以文化主题的发掘和提炼为切入点,将主题性较强、地方特色明显的文化资源串联整合起来,构建若干条以陶艺文化、粤剧文化、佛教文化、园艺文化、武术文化等为主题的旅游线路,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加强包装和推介,打造佛山文化旅游品牌。

三、风物结合,突出特色。佛山不仅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还保留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从南狮、飘色、粤(剧)曲、武术,到陶塑、雕刻、塑扎、广绣、剪纸等,无论是民俗节庆,还是工艺技术,都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相对于静止的、物质形态的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和技艺是动态的、鲜活的传统文化资源,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持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神韵,而且能够活跃旅游形式、丰富旅游内容。因此,可以把游览名胜古迹与观赏民俗风情、把参观文化遗址与观赏民间工艺结合起来,开发诸如“秋行飘色”、“古窑-陶艺”、“武馆-武术”、“祖庙万福台-粤剧表演”等风物结合、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

一方面使民俗风情、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等软性的传统文化资源得以保护和延续,另一方面也能够吸引游客、开辟商机,最终实现文化保护和产业开发的双赢。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要求高、难度大。

在这方面,佛山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许多经验。在新世纪新阶段,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把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产业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保护、开发、更好地保护”的路子,让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佛山的文化名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塑造文化佛山建设文化强市 佛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清时期是全国“四大。

五、国内外对于城乡规划改革过程中 对具有文化历史特色或特殊纪念意义

国外古建筑保护之历史过程 英国连电线杆都保护 一座城市要有一个灵魂,这就是它的过去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张芝年 编者按:随着现代风格的摩天大楼、住宅社区在中国遍地开花,如何保护 古建筑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怎样进行旧城改造?怎样合理发展古城的旅 游业?在古建筑保护方面,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记者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采 访。 英国保护古建筑也走过弯路 就国土面积而言,英国是一个小国,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历史遗产和古建筑 资源丰富的国家。

要做到城市发展与保护古建筑相互协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这方面,英国也有不少教训。

英国着名的古建筑保护组织“乔治亚集团”主 任贝杰瑞介绍说,二战之前的150多年里,英国保护古建筑的工作并不尽如人意。 利物浦古建筑被毁现象特别严重,大兴土木对那里的古建筑造成了灾难性的破 坏。

英国其他地方的许多古建筑也未能幸免。在20世纪,有1/6的乡间别墅遭到 厄运。

贝杰瑞向记者展示的两本书《乡村别墅的破坏》和《英格兰消失的豪宅》 ,分别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和2002年,记载了英格兰被拆毁古建筑的图片和历 史资料。这两本书在谴责拆除古建筑行为的同时,也强烈呼吁全社会关注对古 建筑的保护,停止并制止拆毁乡间古楼、宅第和宫殿式建筑。

有人说,英国的城市与美国的不同,美国城市一般只有一个中心,其他都 是郊区;英国城市,如伦敦,可以说是多中心的城市,33个区分别拥有自己的 中心、步行街和商业区。也有人说,伦敦是一座由剧院、餐馆和咖啡厅组成的 城市,体现了不同族裔、不同文化和不同风貌的历史沉积。

贝杰瑞说,一座城 市要有一个灵魂,这就是它的过去和历史,年代久远的建筑则是一段历史的见 证。19世纪20年代,英国城市也经历了大规模的扩建,当时对古建筑的保护并 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所以他对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面临拆除旧房的压力 表示理解。

英国人喜欢在古建筑里居住和工作 最近几十年来,英国 *** 加强了对古建筑的保护力度。1984年,英国成立 了一个名为“英格兰遗产”的组织,专门负责对全国的古建筑进行系统的调查、登记和保护,同时制定了相关法律,使英国对古建筑的保护走上了法制化的轨 道。

目前,全国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共约50万处,大到皇 宫、古堡、教堂,小到草屋、拱门、电话亭,甚至电线杆。 被保护建筑的清单还在不断加长,任何人拥有的建筑,只要有独到之处, 无论是历史的深厚背景、建筑的匠心独具、石雕的栩栩如生、木工的精巧装饰, 还是名画的陈年轶事,都可以作为理由,向“英格兰遗产”申请。

列入保护清 单的建筑按其价值,分为三个等级。属第一等级保护的建筑仅占总数的4%左右, 约2万处。

贝杰瑞介绍说,凡是列入保护清单的建筑,如果有人想要拆除,或者 对其内部格局进行改动,当地 *** 都会征求“乔治亚集团”的意见。该集团每 月召开一次会议,审议改建古建筑的申请。

他说,目前很少有人提出拆毁的要 求,许多都是申请扩建,包括改变建筑的用途,比如将原有的建筑隔为成套公 寓,或将其改装成办公楼等等。 贝杰瑞说,经历了19世纪和20世纪前半叶的破坏之后,英国人更加喜欢在 古建筑里居住和工作,更加珍惜设计精湛、古朴高雅的历史性建筑。

英国人说, 不能破坏作为历史见证的古建筑,要发展请到别处去。 现在,伦敦旧城几乎都是老房子,原貌原样,甚至给人破旧的感觉。

有人 却盛赞道,当一个个现代化的大都市都建成水泥森林的时候,伦敦独具魅力, 成为一座不可多得的充满艺术珍品的博物馆。 保护古建筑不惜工本 成立于1877年的英国古建筑保护协会(SPAB)至今已有127年的历史,是一 个志愿者组织。

该协会秘书长范宁对记者说,英国过去在古建筑保护方面犯了 许多错误,理由虽然是正当的,即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当过去熟悉的东西 一下子都消失后,人们又为之大惊失色。为此,英国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设立了5 00个保护区,不仅保护古建筑本身,而且对其周围环境也加以保护。

如果古建 筑被高楼和高速路所环抱,就会失去它应有的韵味。 范宁介绍说,英国保护古建筑还有一条原则, *** 不能强行拆除私人住宅, 要按市价支付赔偿金。

如果遭到拒绝, *** 可以上诉。如果引起大的争议,该 案例则要举行公开听证会,以听取当事各方、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

伦敦希 思罗机场的扩建工程曾引起广泛争议,结果由独立调查人举行了长达5年的听证 会,终于解决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公益的矛盾。 英国人保护古建筑不惜工本已经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

英格兰东北部 的纽卡斯尔有一座现代艺术博物馆,它是由面粉厂改建而成的。仅仅为了保留 面粉厂的墙体和上面硕大的“波罗的面粉厂”字样,英国人竟花费了7500万英 镑,而推倒重建只要花3500万英镑。

这是怀旧,也是纪念该厂在工业革命时代 对当地经济所做出的历史贡献。这样的例子在英国比比皆是,从中也许能够集 中反映出英国保护古建筑的价值观。

正如英国古建筑保护协会的创始人威廉·莫里斯所说:“这些建筑绝不仅 仅属于我们自己,它们曾属于我们的祖先,还将属于我。

Ⅳ 城市发展意见和建议

1、工业下乡并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

国家弯碧在规划产业布局时,努力推动工业下乡,将国家重大项目和制造业产业链从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并且通过制造业的发展带动相关配套领域、服务业(第三产业)在中小城镇的发展,并大力发展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乡镇企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给予一定的财政、税收、信贷优惠措施,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和市场要素向县镇集中,引导就业主体向内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实现劳动力就近转移。

2、制度创新,促进中小城市城乡统筹,推动农业集约化发展

在中小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鼓励进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组织制度、社会保障全方位覆盖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试点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在教育、医疗等城镇公共服务方面享有同等的权益。

同时,对于已在城市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在完成城镇化进程后,由国家收购其农村土地,出租给其他农民进行规模化生产,进而推动农业产业集约化,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真正提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而进城农民也可以用这些资金买房置业,加速融入城镇的进程。

3、通过土地埋此举等政策,合理控制大城市发展规模

国家在指导大城市发展规划时应适当限制其发展规模,根据城市容纳度和资源情况,限制土地审批;同时调整大城市考核指标,逐步降低GDP、财政收入扒友等数据在考核体系中的比重,增加民生指数、市民满意度等指标;大城市在发展规划过程中也要调整定位,削减产业聚集功能,将第二产业向中小城市转移,降低城市人口聚集,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实现资源和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Ⅳ 对群众文化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有哪些

关于做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目前,农村大部分地方文化生活相当贫乏,主要是三项:看电视、打麻将、喝烧酒。近年来农村赌风日盛,已严重影响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这与农村文化生活的缺乏不无关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也是加强党对广大农村思想阵地领导权的重要举措。建议——
1、在有条件的村社率先建立文化活动中心,并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村村都有文化活动中心,使农民群众文化活动有阵地。现在农村有许多老艺人,有一定的文艺基础。只要政府在基础设施上、乐器等设备上给予一定支持,就会在农村出现一个个文艺“星星之火”。这样,有利于带动全区农村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带动全区农村风气的好转。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建好了,可能会成为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信息站”,基层干部了解民情的“情报站”,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加油站”。
2、推进特色文化村建设,开展全市特色文化村文艺汇演。要扶持与发展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鼓励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根据我国的传统习俗,充分利用节日,把经常性、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与定期举办大、中型群众文化竞赛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引导、扶持和组织区域性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对农民进行文明素质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3、引导农民筹资自主建设或利用自己多余和空置的房屋建设文化大院、农民书屋、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等文化设施,鼓励农村文化自筹资金、自选项目、自主经营、自我发展。
4、大力实施文化下乡工程。通过多种形式(送戏、送电影、送科技、送医疗下乡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来丰富农村文化,充实村民精神。
5、建立组织保障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协作保障机制,做到有人管,有钱办,合力办。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政治、社会之中,从而构成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农村的要求,以推进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农村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Ⅵ 谈谈如何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打造城市文化特色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在文化传播中必然会发生文化交流与文化合作,在不同文化之间必然会出现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随时代的进步文化会不断进行文化传承和进行文化创新。本文拟从广义文化上来讨论泗阳城市文化特色问题,谈粗浅认识,提出一些建议,供领导参考。一、 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文化建设既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但从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的整体情况看,普遍存在着文化建设滞后的问题,一些城市在现代化的名义下,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城市形象变得千篇一律,直接影响了城市化进程中的质量。要正确引导城市发展,科学提高城市品位,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以形成和强化自己城市的特色。在现代社会中,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它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判断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人们已不再单纯看发展速度和国民生产总值,还要看城市环境和文化品位,以此来判断城市的综合实力,是否可持续发展。要建设现代化的城市,文化是不可缺少的,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品位的城市,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城市。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城市的文化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是泗阳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正在努力推进文化兴市发展战略。如果要让外地人能更好地识别泗阳,让本地人能清楚的了解泗阳,让来泗阳人能更加喜爱泗阳,那就主要在于通过文化符号来识别,通过文化传承来认知,通过文化特色来吸引。因此,在城市扩张和建设发展中,如何体现出泗阳城文化特色,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重新审视和共同研究的问题。泗阳城市文化建设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城市建设发展加快,新城区扩张提速上档,老城区改造正在强力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二是文化载体方面,修建了体育中心、体育馆,大剧院等。二是文化景观方面,抓了泗水古城、骡马街的建设;三是从精神成果方面,提炼过泗阳“人文精神”,确定泗阳精神、泗阳“城市名片”等。四是在文化特色方面,已经进行过一些打造,对杨树文化、泗水汉文化,已经具有较强的对外社会影响力。五是在文化教育方面,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建设和发展了一大批名校,形成了具有泗阳特色的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文化特色。六是制度文化方面,加强了法制建设,制定了城市管理规范,加强了公民道德建设,出版了《市民必读》、《市民公约》、《市民守则》等。七是文化联动发展开始起步,进行了文化与教育、体育、卫生、旅游、商贸等产业与联动发展的探索,特别是“四城同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泗阳城市文化建设中还有一些问题。一是历史文化总量不多,抢救保护工作力度不够,尚存历史文物古迹不多,发掘开发利用不够;二是建设发展力度不够,文化投入不够,文化规划不够,项目数量不多,文化质量不高;三是对泗阳文化认识还需深化,如对泗阳的文化资源、文化特征、文化特色、文化精神、文化形象、文化标志等的理解还不很清楚;四是在泗阳文化风貌方面,特色不突出,个性不突出,特点不突出,具象化不强,影响力不大。五是文化拓展宽度不够,文化与旅游结合不够,文化与产业结合不够,对外文化交流不够。城市的魅力在于它的特色,城市的特色是民族文化特性的反映。人为地改变一个城市的传统风格和特点,牵强附会地注入一些格格不入的东西,是对城市特色的扭曲。在发展城市文化时,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搞好论证,结合实际,把握和弘扬本地及民族、人文、历史、地理、经济方面的个性和优势,把文化特色纳入城市化建设之中,使自己城市硬件建设中浸透特色文化的内容,营造特色文化的氛围,塑造特色文化的精神。二、泗阳城市文化特色因素的简要分析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建设发展和城市文化特色形成,受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泗阳的文化建设发展和城市文化特色形成,不能不对影响泗阳文化发展和特色形成的因素作简要分析。(一)从文化源流来说,泗阳是古泗水汉文化的发源地,悠久的汉文化是泗阳文化的根源,可以说泗阳是汉文化的传承地。(二)从地缘文化来说,泗阳地处长江流域,泗阳饱经长江文化的影响,泗阳位于长江下游地带,是长江下游文化的组成地;地处齐鲁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地带,可以说是南北文化的结合地。(三)从经济文化来说,泗阳农耕文化影响久远,泗阳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县。泗阳商业文化于近代兴起,商贸业发展时间较晚,工业文化的传播时间不长,信息时代文化影响是当代才开始的。(四)从历史名人来说。书法家林大木、地理学家张相文、纺织大师卢庭兰等,这些地方历史名人还是具有重大历史影响和历文化意义的。上述情况表明,泗阳历史文化因种种原因确实存在着“历史缺陷”,但泗阳历史文化也不是一片沙漠,仍然有着比较丰富的底蕴和众多的文化影响存在。影响泗阳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外来的也有本土的,有人文的也有自然的,有名人的也有社会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加以对待,不承认和看不到泗阳历史文化因素的存在及其影响是不对的,而且必须认识到这些因素都会对泗阳城市文化特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而要打造泗阳的城市文化特色,也必须充分利用这些因素的积极方面,从而找到泗阳城市文化的根基所在、源流所在、表现所在、特色所在。才能更好地推进泗阳城市文化建设和彰显泗阳城市文化特色。三、泗阳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主要原则一个城市的存在要有城市文化要有自己的特色,城市文化特色的形成要经过一个历史过程,按照建设发展规律,结合泗阳实际情况,打造泗阳城市文化特色要注意以下原则。(一)要坚持历史的与现代的相结合。不能忽视泗阳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也不能简单地只追求泗阳现代文化形象塑造。泗阳从建县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其发展中,有过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出现过一些历史名人,曾有过一些古代文化建筑物。虽然保留和传存下来的甚少,这正是泗阳历史文化保护的悲哀所在,也正是当代人对泗阳进行文化寻根、留下历史文化符号和打造特色文化的重点之一。然而,现在我们已进入建设现代大城市的重大发展时期,建设具有现代文化感的新泗阳,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和长期目标,这是我们必须为之努力奋斗的。但在城市扩张发展和城市文化建设中,我们不能简地单复制再造一个古代泗阳,也不能机械的移植一个现代泗阳,一定要坚持历史的和现代的结合,让泗阳历史文脉的传承和泗阳现代建设的实施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形成泗阳城市文化特色。(二)要坚持人文的与自然的相结合。注意将泗阳自然景观人文化和泗阳人文精神形象化。泗阳有较好的自然环境、自然风貌和自然景观,可以人化的的文化的重点自然景观也不少。泗阳人文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只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的没有很好的保存下来,有的还没有被我们发现和利用,有的已经开始被发现和正在进行挖拙和打造。但这还不是很多。因此,在泗阳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坚自然的和人文的相结合 ,充分发现和发掘泗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这不仅能为代城市特色文化建设做出贡献,而且能为后世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三)要坚持特色的与共性的相结合。泗阳文化要强调自己的地域特点,也要有与时代相宜的时代特征。泗阳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还有独特的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在建设发展中,要从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中,找到泗阳的文化个性,强化泗阳的文化特色,形成泗阳的文化符号。同时,要立足本地文化特点,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吸收古汉文化的文化因子,借鉴外来文化的积极影响,努力创新先进文化,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共性的文化精神和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彰显泗阳城市文化特色的同时融入民族的时代的先进的文化共性。只有这样,泗阳文化才能根正枝繁叶茂,才能让人产生独特感和具有认同感。(四)要坚持历史再现与创新体现相结合。一方面要注挖掘泗阳的重要历史名人、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文化形象,另一方面要努力创新现代文化景观和当代文化形象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在建设过程中,要努力发现、挖掘、整理和再现在泗阳发展历史中的具有重要的积极的历史文化意义的重大过程、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要在坚持尊重历史、注重现实的基础上,通过城市规划布局、建筑风格、城市雕塑、旅游景点、主题公园、文化广场、人文景观、特色街巷、商号牌扁、店堂装饰等加以历史再现或创新体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记录集成,设置专门地点和机构行进行征集管理,记录、塑造、再现一批文化标志和文化符号,让人们能从感觉泗阳文化形象和领悟泗阳文化精神。四、泗阳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概念设想根椐上述分析,找准泗阳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之一。城市文化特色打造。不仅要城市物质财富积累,而且要形成自己的城市文化特色,城市文化特色就是城市文化的个性体现。在泗阳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中,我们可以从广义文化角度作一个概念规划。(一)继续加强文化场馆建设,围绕文化大县建设目标,加大了文化载体建设力度。”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小雨告诉笔者:“全县先后投资近3亿元,建设图书馆、城市展览馆、革命历史博物馆、农耕教育博物馆、中国杨树博物馆、体育馆、棉花博物馆、科技馆、游泳馆。打造出泗阳“文化纪念碑”。(二)建设“新城文化景观”。新城区泗阳城市的重要组织成部分,是城市扩张发展的重点,是泗阳现代城市的代表,在文化载体、人文景观、文化标识、建筑风格、城市风貌等方面已有很好的基础。因此,在新城区的建设发展中,要结合建设发展进程,更加应注意规划和建设好城市特色文化项目,在新城区进一步呈现具有泗阳文化特点和现代文化特征的城市文化特色。(三)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在形成文化娱乐街、文化用品街、饮食文化街等文化街巷建设。泗阳文化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结合起来,将泗阳文化发展与商贸经营结合起来,将泗阳文化发展与街容巷貌建设结合起来,将泗阳文化发展与店堂装饰结合起来。从而多方面展现泗阳文化,让人们从多角度感受泗阳文化。(四)修建“泗阳文化新载体”。泗阳会展中心。在会展中心中,同时内设立泗阳历史博物馆,泗阳文物展览馆、泗阳历史名人馆、泗阳区情展览馆,泗阳规划展览馆,集中展示泗阳的文物博物、泗阳发展历史、泗阳历史名人、泗阳建设成就,泗阳发展前景,形成泗阳的城市发展“泗阳文化综合展览馆”。同时要根据城市发展的城要,抓好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新的载体工程建设 。(五)抓好文化标识工程。要在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新区扩张中,在城区特别是在新城区要注意规划和建设体现泗阳的文化特点和现代特色的文化标志。如建设体现泗阳文化主题的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城市雕塑等,打造出泗阳城区特色文化景观,彰显泗阳的文化特色,增强人们对泗阳的识别度,强化泗阳的文化影响力。(六)抓好文化交流工程。要扩大泗阳城市文化的知名度,又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对泗阳的积极影响,必须加强文化交流。要组织文化部门和文化组织,运用多种方式,拓宽多种渠道,进行文化互动、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合作、增进文化融合、推进文化发展。从而扩大泗阳文化影响力和泗阳对外知名度。五、泗阳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主要措施(一)完善文化发展规划,强化公共文化设施。要以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基层基础设施、发挥基础设施作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加强文化建设投入,做到硬件软件并重。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要加大对软建设的投入。在资金投入上,要实行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加大政府对公益文化设施投入,引导民间资本向文化产业投入,引导社会单位加大对文化活动投入。(三)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发挥文化人才作用。加强管理者队伍建设。深化机关改革,加强领导班子、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建设。加强专业工作者队伍建设,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强事业人员管理,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引进、培养、文艺创作人才,壮大创作队伍,提高创作水平。加强经营者队伍建设,结合产业发展的需要,健全文化产业行业协会组织。大力开展文化企业经营者培训。(四)加强文化产业发展,产业支持文化建设。坚持以国有和民营多种所有制共同以展,坚持以产业发展促进事业繁荣的要求。重点抓好国有文化资产经营业、广播电视网络传输经营业、电影放映服务业、文化娱乐市场经营业、体育赛事市场经营业、图书音像制品营销业、新闻出版印刷包装业、广告和影视音象制作业、文化艺术体育培训业、文化艺术中介经营业。(五)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更新管理理念,深化体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革新管理办法。在管理方式上,管理机关要由管办结合向管办分离转变,要由管理文化单位向管理辖区文化转变,要由重视城区发展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变。在经费管理上,重大公益文化需要实行政府采购制、专项活动实行政府补贴制、社会文化活动实行社会单位资助,商业文化活动实行市场运作。在人事管理上,事业单位要改革,在用人机制上要搞活。在分配方式上,多种社会分配形式。在激励机制上要搞活。建立完善考核制度、评估制度和奖励制度。

Ⅶ 未来中国在农村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主要举措有

从“三个适应”入手加强组织领导
全国政协常委刘福连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关键,应从“三个适应”入手,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适应农民的文化需求,切实增强抓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广大农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对文化的需求明显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积极适应这些需求和变化,不断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选配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把手”要注重衡量他们的政治文化素养,考核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抓思想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要把农村基层文化专干配备到位,并适时提高文化专干经费补助标准。
适应农村的发展现状,切实增强抓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挖掘弘扬乡土文化,释放乡土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农民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让群众自觉参与文化、欣赏文化,大力激发农村的生机和活力。
适应文化的特点规律,切实增强抓文化建设的持续性。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端正政绩观,以钉钉子精神一年接着一年抓、一任接着一任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提高乡村文明程度。
宣传宣讲要更接地气
全国政协委员田进
我们对农村宣传宣讲文化道德,需要更接地气。建议:
进一步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使其成为农村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基层阵地和凝聚共识的精神家园。省市两级宣传部门应进一步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县级融媒体中心倾斜,在内容扶持、资金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投入。同时,县级融媒体中心应集中力量开办面向当地农村的文化道德建设专栏节目。
进一步把面向农村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知识和科学放在宣传宣讲的重要位置。各类宣传宣讲要更多从老百姓角度出发,更加注重结合当地群众的社会生活,减少硬性灌输,努力讲好故事。
继续发挥好农村大喇叭的作用。基层相关部门统一制定农村大喇叭定时播放新闻、乡土文化等节目的制度规定,报道好人好事,传播正能量。重视开发移动端的“三农”场景新应用,指导相关机构开发免费公益的APP,主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这些APP还可以对接商业平台,为农民特别是农村年轻人开辟创业新渠道。
发挥文化力量促进产业兴旺
全国政协委员余留芬
在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实践中,对发挥文化力量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有两点深切的感受。
一是要学懂弄通党的好政策。党支部把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武装、提升政策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村“两委”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机制并坚决落实,使党支部始终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党的政策在乡村这“最后一公里”得以落地。
二是要转变群众落后的思想观念。党支部把宣介党的政策、开展文化教育当成长期任务。以乡亲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让党的政策入脑入心,推动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
为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议:一是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宣传文化和农业农村部门在组织教育培训时,应重点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跟党走、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能力。二是对各地开发利用特色资源给予政策倾斜和技术支持,注重宣介推广开发利用特色资源的成功范例。
农村文化产业需走融合路
全国政协委员谭跃
今年到安徽、湖南调研,收获良多。在农村文化产业方面,发现两省存在五种产业类型,包括:城市近郊型、古建村落型、文化创意型、生态景区型和特色观光型。五种类型体现了五个融合特点:政府、企业、个体融合,其中政府是主导,企业是主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立足“三农”,又促进了工业化、商业化;文化、旅游、生态融合,文化激活了生态资源和旅游要素;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意融合,科技、网络、创意助推了农村面貌改变、农业升级和农民转型;城乡融合,城市的智力、资本盘活了农村的资源资产。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建议实施农村文化产业“五纳入”:纳入“十四五”各级城乡发展规划,纳入“新基建”投资和中小微企业融资安排,纳入各类文化投资基金的投资,纳入税费减免和扶持的范围,纳入城市文化产业集团的发展战略。
发展古村落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李修松
古村落保存了较多的古民居类文物,承载着文化传统,值得深入研究、妥善保护。可以利用古村落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安徽省黄山市利用古村落古民居密集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黟县为例,2018年该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8亿元,30%的居民不同程度从中获益。古村落的生态修复、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村容村貌美化优化,公共服务水平大大提升,村民素质大为提高。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保护经费缺乏、文化内涵发掘利用不够、某些法规需要调整、乡村旅游缺乏特色等。为此建议:分析其保护利用的好经验好做法予以推广,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借鉴其他国家利用社会力量保护古民居的做法,就古民居产权转让中有关限制性法规予以修订。组织力量研究,帮助解决古村落旅游同质化问题。
以民族文化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马邦河
民族文化凝聚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乡土之美,是一座值得深入挖掘的文化宝库,可以从中找到促进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践中,应发挥民族文化力量。建议:
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上做文章。近些年,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了许多民族特色村寨和美丽乡村示范村。游客到这里旅游,可以体验生活,品尝美食,感受特色文化。村民增收了,民族文化也得到传承。利用特色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建议国家加强对民族地区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建设地方性文化公园、文化长廊或地质公园,探索以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提倡各民族群众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建设共同的美好家园,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主流媒体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吕焕斌
充分发挥乡村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主流媒体责无旁贷。建议:
主流媒体应当以文化自觉主动承担起文化使命,创新推出“文化走基层”活动,不断增强宣传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好的传播方式、好的传播内容、好的文化创意,寓教于乐,将文化送进百姓的心里,做乡村文化振兴的推动者与建设者。
以主流媒体为载体,大力发展“互联网 ”的乡村文化建设模式。主流媒体应当大胆创新数字文化服务的传播渠道,利用智能手机等新兴传播渠道,推动乡村振兴和互联网发展的深度融合,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民俗节庆中
全国政协委员陈际瓦
民俗节庆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大力打造民俗节庆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乡村振兴的自豪感、对美好生活的幸福感,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建议:
深入挖掘民俗节庆中的深层思想,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以民俗节庆为背景,创作一批深情讴歌民族英雄、时代楷模、优秀乡贤事迹的文艺影视作品。在乡村建设中,推动乡史、村史文化展馆(室)建设,保护和利用好乡村宗族祠堂、名人故居等,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有效整合民俗节庆中的人文资源,增进公民人文素养。及时抢救记录口口相传的山歌、无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等,利用节庆加以保护和传承。
打造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张妹芝
非遗扶贫,一头连着党中央的民生政策,一头连着中华民族的文脉赓续。建议:
强化政策扶持,完善顶层设计。将发展非遗工坊纳入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制定非遗工坊总体建设指导方案,建立非遗工坊效能评估、数据统计和工作考核机制,为非遗工坊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强化人才培养,提升发展能力。帮助乡村群众在掌握传统技艺的基础之上,学习电子商务、产品设计、市场销售等技艺技能;培育扶持学得好、留得住、干得强的非遗工坊带头人,加强宣传,培树典型,鼓励劳动致富,提高传承人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强化品牌价值,增强市场活力。扶持非遗工坊进行产品创意创新设计,提升整体品质,推出符合时代特征、融入当代生活和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系列,扶持非遗工坊与各互联网电商平台、商贸平台建立合作对接机制,线上线下结合,延长产业链。
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阮诗玮
新乡贤可以说是赓续文化传统、完善乡村治理的有益力量。建议:
政府引领,搭建乡贤回归与干事的平台。建立相关部门、村两委、群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明确新乡贤的基本标准,确保其公信力。
培根铸魂,挖掘新乡贤文化内涵。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有关培育、弘扬乡贤精神的教育活动。建立荣誉激励机制,营造“知乡贤、敬乡贤、学乡贤”的氛围。
创新机制,打造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乡村治理新模式。要立足乡村实际,创优体制机制,培育带着乡土味的新模式。搭建新乡贤议事平台,鼓励和支持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和公共事业建设,促进乡村公共服务提升与公序良俗形成。
发挥青年服务在繁荣乡村文化中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丁元竹
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一代参与。在2020年6月的实地调研中看到,安徽省潜山市招募来的青年志愿者作为文化辅导员,活跃在全市16个乡镇文化广播站和164个行政村,在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农村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普遍认同。
由此建议,把应届毕业生和其他青年一起组织起来,到乡村从事一段时间的青年服务活动。既可以服务乡村社会,繁荣乡村文化,也可以受到锻炼磨砺。发挥青年服务在繁荣乡村文化中的作用,要设计符合乡村振兴的文化服务项目。帮助农民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加强乡村文化机构建设,补足乡村文化机构人才短板,充分发挥大学生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建设一支“能创新、用得上、会干事”的乡村文化人才队伍。
农村文化建设应走好群众路线
全国政协机关驻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青墩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李章程
驻村工作一年多,我深深感受到: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今年青墩村举办了多场文化活动,其中7月1日晚举办的群众联欢活动,活动由村里主办,演员都是群众,掌声欢呼声不断。
通过举办活动,我对农村文化建设收获了三点体会:探索建立文化指导员制度,既加大政府投入,又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借鉴扶贫专干的做法在每个村设一名文化专干,负责文化建设;提高文化供给的质量,实现更加有效的思想文化引领。
加强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必须走好群众路线。宣传文化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才能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盼,创作出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文艺作品,也才能更好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任务,总的要求是实现“四有”: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有标准”是第一位的要求,它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尺度。新一轮标准目录调整应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是农村公共阅读。农家书屋纳入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或者是纳入县级新华书店基层流通体系,实践证明是有效的路子。二是农村电影放映。应加大力度在乡镇文化站特别是中西部乡镇文化站配建数字影厅,提升农民看电影的环境品质。三是送地方戏。加大政府购买力度,把更多的高水平地方戏曲演出送到农村,也要加大对乡村本土创作和演出的扶持力度,增强农民文化生活的参与性。四是提升服务能力。有条件的地方推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管理运营,以社会化、专业化、连锁式服务供给丰富内容、提升品质、增强效能。
提高科学素养和法律意识
全国政协委员王爱琴
长期以来,科学素养匮乏、法律意识淡薄成为制约乡村文化振兴的瓶颈。为此建议:
持续推进“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建立完善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健全科技、卫生、教育等专业领域从业人员开展农村基层科普的绩效考核机制。重点加强和完善农村公共卫生科普工作。突出宣传预防接种、传染病监测和预警、卫生消毒、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等与农村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法律法规。结合各地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把佩戴口罩、分餐制、垃圾分类等文明新风尚在农村地区推广开来。增强农村法制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地方戏曲等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宣传法律服务的主要内容和获取途径,促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贵在精准
湖南省政协常委、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
近年来,农村文化环境持续向好,不过也存在供需错位等问题,有待解决。从全国的情况来看,一方面,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存在与农村实际文化需求脱节情况,文化设施使用效率普遍偏低,供不适需。
实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精准供给,要配置专兼职人员,更要着力破解过去单纯由政府提供的“自上而下”的刚性模式,建立“上下互动”的柔性供给机制,充分对接农民的实际需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布局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大投入,建立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同时,要把保护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纳入农村文化建设。只有让文化基础设施精准对接农村实际需求,才能缩小文化供给与群众需求之间的差距,化解“供需错位”矛盾。
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
全国政协委员吴尚之
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乡土文明的地标。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是更好发挥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必然要求,是记得住乡愁、留得住记忆、保留住乡村风貌的基础工作。为此,建议:
坚持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开发,合理控制商业开发。保护村落特色,保留乡村风貌,做到“一村一品”。加强规划引领,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列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十四五”规划,纳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协调机制。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组织有关专家和乡贤,对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建设一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村史馆、乡贤馆。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农民保护利用的积极性。解决资金缺口大的问题,一方面呼吁各级政府增加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完善相关政策,积极引入社会资本。
在乡村建筑的传承创新中弘扬乡村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郑大发
在农村搞大拆大建容易对农村现有生态和历史文脉造成破坏。应当从“大拆大建”向“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转变,使村居空间仍葆有时间的色彩、人情的温度。
重塑观念,扭转“新旧”对立的乡村建设观。应当努力将乡村现代化功能的提升与历史文化保护有机结合,为社区邻里的记忆留下文化载体。村落的形成是农民经过世世代代选择与创造的结果,农村城镇化也应当是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进程。珍惜每个村庄的个性和特色、传统,聆听农民自己的需要,给予乡村社会以充分的话语权和自主权。
找准策略,在乡村建筑的传承创新中弘扬乡村文化。一是修旧如旧,实现保护传承基础上的创新。二是积极引导,将乡村建筑纳入规划管理范畴。三是强化保护,确保农村用地的规范化。
加强民族地区易地搬迁安置点的文化建设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协主席陈国芳
文化建设承担着促进搬迁群众融入城镇生活的使命,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关键一招。培养新市民,树立新文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文化引领、综合施策、合力共建。为此,建议:
强化规划引领。把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特别是安置点文化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实行差异化政策,在资金和项目上给予倾斜支持,衔接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好脱贫成果。强化资金支持。加大对民族地区安置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按照建制镇的规模配套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打造一批民族乡村文化精品工程。强化政策保障。研究出台支持安置点传承民族文化的保障措施,提高传承人补助标准。
文艺创作要着力扶志
全国政协委员刘家成
脱贫攻坚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点问题和重要任务,“三农”题材文艺创作,必然绕不过脱贫话题。今年,我有幸参与了广电总局重点电视剧项目《脱贫十难》的拍摄,负责其中的一部分《茶香飘飘》,讲的是扶贫干部在位于秦巴山区的陕西安康带领村民卖茶脱贫的故事。拍摄这部剧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扶贫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一些贫困群众缺乏通过辛勤劳动脱贫的意愿。
自助方能人助,扶贫先要扶志。文艺作品在激励人心、移风易俗、凝聚共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文艺创作在扶贫扶志工作中大有可为。以扶志实现扶贫目标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给我们的文艺创作提供了大量鲜活素材。文艺工作者要大力发掘利用这些素材,努力创作更多反映农民思想实际的优秀文艺作品,带动农民转变观念,激励农民奋发向上、努力脱贫。
挖掘利用乡村红色文化资源
全国政协委员王建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需要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也需要精神文化的引领。我在陕西绥德郝家桥村调研时,看到他们修建了一个内容鲜活生动的革命史陈列馆,虽然只是一个村级小型陈列馆,却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很多村民看完展览,都非常激动,表示很受教育。由此建议:
加大对乡村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力度。不但要搜集整理文件、文献,保护革命旧址,还要征集更多散落在民间的红色家书、立功受奖喜报、奖状、烈士证书、光荣牌匾、革命历史照片、革命标语、革命歌曲民谣和口口相传的革命故事等,留住更多的红色记忆。
充分利用本乡本土的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干部群众。本乡本土甚至本家族先辈的革命事迹易于激发当地干部群众的深度认同,从而激励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为共同推进乡村振兴而不懈奋斗。
激活历史文化基因筑牢振兴基石
全国政协委员张昌尔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
秉承天人和谐理念,着力提升乡村规划水平。整合相关力量,充分听取文化、生态界人士意见,对村庄规划建设如何汲取历史文化的和谐生态观等作出指导。
弘扬传统德治文化,着力优化乡村治理格局。充分挖掘传统德治文化的现代价值,发挥新乡贤群体的道德示范、先进带动作用,就传统德治文化在乡村的传承与创新拿出办法,促进法治、德治、自治更好融合,促进乡村治理格局更加完善。
依托地域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乡村文旅产业。历史文化也是富民宝藏,是村民同步实现“富口袋”与“富脑袋”的重要抓手。建议出台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培养文创人才,更好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19日 07 版)

Ⅷ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基层治理的问题和对策

####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到了新时代的重要位置。农村文化发展作为新时代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必须紧扣十九大提出的“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农村文化建设,逐步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

一、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我市通过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设施变得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加丰富。一是按照“整合资源、综合利用、共建共享、统一管理、服务群众”的原则,通过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方式,三县(区)20个乡镇全部建成综合文化活动站,设置率达100%,全部达到国家西部建设标准。站舍面积达到300㎡,单独设置率100%,均设有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图书室、培训教室和共享工程活动室并配备相应设备及室外活动场地;全市194个行政村均建有基层公共文化活动则山中心,补齐了文化站服务不到的地区,提升了服务半径。二是实施品牌活动走进基层,常年组织开展“我为乡亲送戏来”、“三下乡”、百姓健康舞培训等活动,建立了文化辅导员下派制度。按照“资源下移、重心下移、服务下移”的原则,积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实施品牌活动走进基层,常年组织开展广场文化艺术节、春节秧歌社火展演、百姓健康舞大赛、全市群众性优秀文艺节目展演等活动。全市90%以上的乡镇、村都有群众自发成立的文艺团队活跃在各类舞台,为市民带来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成为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

二、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市农村文化现状的调研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市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阵地建设较南部地区还有差距。2017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三五”建设规划》,201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推进全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其中对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作了具体要求,即:有1间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可与党员活动室共用)、1间图书阅览室(藏书不少于1500册,可与农家书屋整合,含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1个简易戏台(50平方米左右)、1个文体广场(不少于500平方米)、1套文化活动器材(含1套音响和部分乐器)、1套数字电影放映器材、1套体育健身设施(含1个篮球场、2个乒乓球台、1套体育健身器材)。2017年,按照“七个一”的标准在南部地区建设了606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重点完善了村级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软件设施。目前我市与南部地区相比,全市314个(社区120个,村194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仍然有70%未达到“七个一”标准,差距还很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城乡发展不均衡,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升的需要比较迫切。二是阵地建设比较完善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作用发挥不充分。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实现全覆盖,有些地方的文化站还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运行的情况不理想,人气不足余简,很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处于半开放状态,不能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不但没有较好的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反而让人民群众觉得是资金浪费和阵地闲置。三是村级民间文化艺术团队文化设备匮乏。近年来,我市村一级文化艺术团队蓬勃发展,涉及歌舞、戏曲等多种艺术门类。其中每个村都有的1—2支群众自发组织的广场舞团体,但是普遍存在活动缺乏服装、音响设备的问题,制约了团体的活动开展和水平提升。四是农村的文化活动供给总量偏少。尽管我市每年开展农村送戏下乡活动近300场次,平均每个乡镇、村一年不到两场次演出,总体服务供给还是偏少。五是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一些乡镇的文化生活活力不够。由于机制与体制的不完善,乡镇人员编制限制竖盯裤,致使长期以来,许多乡镇文化站站长身兼数职,没有精力开展好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农村一些老文化人的逐渐老去,新一代农村文化人又很难涌现,从而导致农村特色文化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尤其是关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是岌岌可危。

三、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建议

为更好的推动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工作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一是结合我市乡村振兴计划,继续推进乡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整合资源、综合利用、共建共享、统一管理、提升效能、服务群众”的原则,三年内共打造50个村级文化阵地。2018年通过文化助力的形式,配套资金打造特色田园小镇5个,以所在乡镇综合文化站为重点,完善图书室,培训室,创作室以及文化广场和大舞台;配套资金建设美丽家园试点10个,重点结合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整和文体资源,因地制宜提升服务能力,按照自治区“七个一”标准提升阵地建设水平;配套资金打造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个,按照自治区“七个一”标准提升阵地建设水平。二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围绕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大改革措施及惠民政策,采取政策解读、专题报告、百姓论坛等多种方式,开展基层宣传教育,使群众更好地理解、支持党委和政府工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和中国梦 主题教育 实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当地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民族歌舞、传统体育比赛等民族民俗活动,打造基层特色文化品牌。三是组织引导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以广场文化艺术节、“我为乡亲送戏来”、“舞动石嘴山-百姓健康舞培训”等文化品牌为载体,深入开展“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引领示范活动。支持群众自办文化,依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兴办读书社、书画社、民间文艺社团、健身团队以及个体电影放映队等。结合“我们的节日”活动,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开文艺演出、经典诵读、书画摄影、体育健身等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四是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畅通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渠道,采取“订单”服务方式,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农村文化设施实行错时开放,提高利用效率,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和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推出一批特色服务项目;建立文图两馆分管制,以县区级文图两馆为总馆、乡镇为分馆、村为支馆,推进一体化服务。广泛开展流动文化服务,通过开展流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活动,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流动服务点,积极开展文化进社区、进农村和区域文化互动交流等活动;充分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利用文化云,为基层群众提供数字阅读、文化娱乐、公共信息、技能培训、场馆预约等服务;深入推进文化辅导员下派制度,通过辅导员“包片定点”的形式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协助乡镇、村组建文化活动团体,建立健全团队管理制度和活动计划,并引导辖区居民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定期开展对群众文化辅导业务培训等。

新型农民培训现状 调查报告

南溪地处成渝经济走廊城镇组团的核心区域,距离宜宾仅33公里,已完全融入宜宾半小时经济圈。宜宾是万里长江的源头城市,是川南经济区重要的产业聚集区,南溪作为宜宾市城市发展及沿江经济的重要组团,其优势十分凸显。

随南溪工业的大发展,区城经济结构将发生重大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必成当务之急,传统的生产模式必将打破,失地待业人员必将产生,各种新的种养模式也必然形成,新型农民必将出现。同时,现代农业、服务业、生产制造业的发展和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的兴起,也必将催生新型农民的出现。因此,开展新型农民问题的研究,构建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全面实施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是适应我区当前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民工的学习需求,2012年4月6日,我们深入罗龙镇长江村、东风村对李小姐、王女士、周先生三名农民进行了调查,总体来说,现在的农民学习进取心都非常的强,都希望能有更好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知识水平,让自己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更好的提升空间。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便有一批批为了提高生活水平的农业户口人员而进入城镇务工,这个群体就是农民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朋友走出家乡,为梦想为生活在城市奋斗打拼,他们大多数在城市的基层成为城市的基层砥柱,为城市的发展做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而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用人单位对农民工朋友的学历、知识、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等方面的要求,促使农民工朋友要在生活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才能在城市中高水平、快节奏的生活。为了解广大农民工朋友在工作中的学习需求,特此随机对三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农民工朋友做了调查问卷,以便更好的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实际工作能力的运用和发挥情况,针对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所需要的专业技能知识给予相应帮助和合理的解决方法,使农民工朋友们能够快速提高自我,熟练掌握工作技巧并能达到专业水平,从而更快更好更轻松的适应城市生活。

二、调查内容

(一)调查的对象和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围绕“农民学习需求”问题而进行。

李丽丝,女,19,职高,群众,未婚,家庭成员有3人,她现在一个民营企业任职,月收入1500—2000元左右。李小姐很想学习农学,在获得专业知识后回家乡支持当地农村的发展。本来学旅游的她在现实工作中并没有什么优势。她也考虑到通过短期培训进行脱产学习服装加工,这对于她继续留在城市有一定的帮助。毕竟手工制造业也需要一批真正有手艺的人。

王月琴,女,23,初中,群众,已婚。家庭成员4(有子)。她现在一酒店工作。因为自己的学历低,所以成了她竞争的门槛。所以她现在最想取得一个本科学历,主修经济学,当一个财务方面的工作人员。另一方面,短期餐饮服务培训她也感兴趣,可以先在餐饮业好好干下去,寻找更好的机会去深造。

周 强,男,23,大专,团员,未婚,家庭成员3人。他有些腼腆,但是计算机的水平不赖,学历也还不错。所以他想到广播电视大学学习经济学,当一名财务人员。如果不行的话,他就去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短期培训,学习数控技术,毕竟对于一个男士来说,数控这个职业也是不错的。

(二)学历及收入状况

从农民工调查对象中受教育程度来看,其学历主要集中在中专、高中、初中,比例为90%,最少的是大专,比例仅为10%。50%的农民工反映缺乏技术成为他们找工作的最大困难,35%的农民工反映学历成为他们工作过程中的最大困难。从调查对象岗位看,主要岗位办事员30%,技术工10%,普工为60%

(三)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 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农民工现有学历一般都低于本科学历。而且农民工的学历与年龄成反比例。50岁以上一般为小学以下学历;30岁—50岁一般为高中以下学历;20岁—30岁为本科以下学历。其学历与同等城市人相比有很明显的差异。

三、农民工学习需求的现状及分析

(一)学习需求明确

农民工生活在社会生活的底层,每个月只领到微薄的工资。而工资的花费除支付日常开支之外还存在着其它方面的费用。例如:邮寄回家乡的亲人生活费、子女的教育经费等。这样的状态下使农民工朋友更急切的想改变生存环境,那就是可以挣更多的钱,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二)农民工参加学习障碍,劳动时间长 “没有时间”成为首位原因。因为现在大部分工厂上班时间名义上8小时制,但实际上班时间往往12小时左右,平常周六日也加班,几乎很少有人能够得到国家规定的每周休息两天的,农民工的休息权益基本上没有得到保障。但是农民工为了能有工作,就算很想学习技能、学习知识,也很难有时间去学习。

(三)培训的费用高 因为参加培训,出培训费外,书本费、考试费、职业技能鉴定费等费用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这让农民工挣扎需不需要参加这些培训。另外国家政府虽然明确提出农民工就业专项资金补贴,让其使用在农民工职业培训上,但由于使用范围狭窄,审批却很严格,往往资金很难到位。而造成农民工一面急需帮助,另一面资金却又不到位的现象。

四、关于农民培训的调查述评:

农民教育培训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基础。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造就规模宏大的新型农民队伍,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态度,对市场信息的选择和运用水平,对新品种和新科技的吸纳能力,以及能否移风易俗过文明、健康、向上的新生活,根本上取决于农民自身的文化、科技、技能、法律和思想道德等素质。农民素质的高低,在构建和谐社会及促进农村稳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地位。

而目前,对于农民培训问题,综观省内、外的培训现状,普遍认为:

(一)政府对加快经济发展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而有些部门对农民教育是现实的生产力却认识不足,认为教育只是一种间接生产力,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重经济建设,重项目投入,忽视教育特别是轻视农民教育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上热下冷”现象。我区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非常重视,每年都制定出台一系列措施。但是,乡镇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农民教育培训不是自己的重点工作,工作落实不到位。部分基层干部认识不到位,认为农民只要不上访,就没有必要进行农民教育;农民只要有活干,就没有必要进行技能培训;工作存在形式主义,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浮在上面打电话、造文件的多,深入基层示范引导服务少;教育手段比较单一,依然停留在“读读报,开开会”、照本宣科上级文件的老套做法。

(三)个别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敷衍了事,做过场,教育培训工作仅仅是“报名册争投资”,既耽误学员、又欺骗政府。 农民培训没有实效。

(四)重课堂理论讲座,轻实践技能操作培训。

(五)缺乏本土教材、没有稳定的培训师资、没有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没有通过培训后去实际指导、帮助农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帮助转移就业。因此,新型农民技能培训随意性很大,培训效果甚微。

五、调查反思:

(一)培训机构的问题研究:目前,参与农民培训的部门多,又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致使教育资源严重浪费。由于多个部门(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劳动、妇联、共青团、科协、扶贫办)搞培训,加之一些企业、社会团体、个体户也进行培训活动,造成:一是培训内容难以统一,农民在生产中无所适从。二是重复培训多,主要表现为培训地点和内容的重复,往往一个地方培训多次,而有的地方一次培训也没有;一种内容培训多次,出现了“学了的用不上,要用的没处学”的怪现象,使本来有限的教育培训资源浪费严重。三是培训缺乏连续性。有些部门的培训是一阵风,使农民无法受到连续性的培训。

(二)参训农民的现状问题:农民群体差异大、需求多,培训难度大。一是文化素质偏低。他们对新兴的农业科技、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缺乏接纳、吸收能力,导致农民教育培训难度加大。二是思想意识保守、安于现状。相当一部分已就业农民虽有培训愿望,但同时他们只看眼前利益,存在“小富即安”思想,轻视对科学文化和技术技能的学习,认为学习技术耽误生产,普遍存在既想致富又不同程度的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把农副产品的销售、价格的提高、市场风险的规避都寄希望于政府,市场观念、市场意识非常淡泊。虽然小部分人对于能使个人有较好收益的技术往往热情很高,但是谈到费用时,就不愿参加培训学习,更没有形成交费参加科技培训的观念。三是由于年龄的大小不一和文化程度的参差不齐,决定了农民对科技的认知、需求、接受和实践操作上有很大的差异,使培训的成效大打折扣,培训难度加大。

(三)培训的方式和教学的手段问题研究:目前的培训仍以传统的教学为主,主要是理论讲述多、实践指导少,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远程教育设施不足,信息滞后,新技术不能及时推广,就更谈不上数字化信息的多媒体教学培训。

(四)培训教材问题:目前,培训的教材、资料五花八门,不切合当地实际。故如何解决切合当地实际的培训教材,以期达到应有的良好效果,是本研究课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培训基地及设备设施问题:空洞的说教和抽象的讲座,只能是一种走形式、做过场,没有实际意义,达不到应有的培训目的。

六、调查建议

(一)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

充分认识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行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市场需求为依归,以转移就业形式为引导,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要逐步完善培训服务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把职业需求情况、技能要求等及时传递给农民工朋友,使他们了解参加培训的重要性。要建立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系统。对农民工朋友培训需求进行分类,使之可以按其需求提供相应服务。

(二)关于培训内容要进一步丰富,科学的制定培训项目,以长训或短训结合学历教育的形式开展。培训要加强成效结果宣布,在实际教育中切实提高培训含金量。针对农民工朋友的资金不足培训中心可以推出相应的优惠制度,适当降低培训的成本。

(三)灵活办学,把培训班办在企业、工厂、村社,送教下乡,把职业学校的办学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融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四)只有在整合资源、多部门联动的基础上,才能为农民工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充分利用现有闲置的中小学校舍,建设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等公共设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阵地。

二O一二年八月八日

一、活动背景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当代,大多数中学生越来越不注意饮食的健康问题,随之而来是各种由饮食不良引起的疾病,关注饮食健康,合理搭配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能使当代中学生拥有更健康的身体,以至于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中。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进一步了解当代中学生饮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相关资料使同学们多知道一些食品与营养的关系。

二、参加对象

初二(14)班三、活动形式独立活动和小组活动相结合,主要调查对象是小区里的中学生四、活动内容1、设计“中学生营养与健康”的调查表

2、进行问卷调查

3、对问卷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

4、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5、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营养与健康的知识

6、制作ppt和手绘小报7、成果分析与展示

五、活动要求

1.调查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想好预设问题。

2.与他人交往中,要注意礼貌,顾及自身形象。3.注意安全问题。4.调查中及时记录,做好文字、相片、录音等资料收集。

六、活动反馈

当代的中学生学习压力大,更需要一个健壮的体格承担,同学们和家长们应对饮食健康问题引起重视。我们小组倡导的是每天营养饮食,了解日常饮食的相关知识,此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通过对中学生的日常饮食健康的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查阅,使同学们了解到饮食与健康的内在联系,引起同学们对饮食健康问题的重视,增加其对日常食品所含营养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的了解,既扩展了大家的知识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树立起健康饮食的良好意识。

七、活动总结

饮食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而是要增强卫生健康饮食的意识,日积月累才能有一个健康身体。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常常给孩子们买补品,但没注意到其实我们每天所吃的事物中有这些营养,只要合理搭配,注意每天的摄入量就可以了,何必要舍近求远呢?

附表:

Q1:作为中学生你平时有没有注意营养与健康问题呢?○会注意○不会注意○不怎么注意

Q2:正直春节期间你有没有整天大鱼大肉呢?○会有○没有○有时会有

Q3:放假期间有没有按时吃早餐呢?○有○没有○有时有

Q4:在正直长身体期间你觉得营养重要吗?○很重要○废话,当然重要○不是很重要

Q5:在饮食方面,你是否有真的注意,平时都吃些什么?□零食□辣辣□牛奶面包□五谷杂粮□按时吃饭,吃早餐□多喝碳酸饮料

Q6:你觉得怎样的饮食方式才算是健康的呢·?____________

Q7:你是否有吃宵夜的习惯?一般都吃什么?□零食□饭□烧烤□小吃□面□泡面□花生,酒

Q8:你怎么理解营养饮食”?○吃饱就行,没怎么注意营养○吃饭时要注意营养平衡摄入○营养归营养,与饮食无关

Q9:你平时有挑食的习惯吗?○有○没有○有时有

Ⅸ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及解决办法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存的问题有:

一、在硬实力的基础上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

面对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变化、变革、变动,面对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我们应当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增强创造既富有民族优良传统又有鲜明时代特点,既立足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既正视国情现实又放眼未来的新文化的坚定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过程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和中国实践相结合,二是和中国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包括实践诠释,而且包括文化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容要在中国社会实践和中国文化传统两个维度上展开,并由此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意义和文化意蕴。

三、如何提高文化的品位与格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的精神旗帜,是优秀中华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重要体现,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的问题是功利化和低俗化。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因为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因为追逐暴利、见利忘义,于是就没有了格调,没有了品位,没有了境界,甚至没有了道德底线。

解决当前文化建设问题的方法:

一、专设文化产业发展的统筹机构

我国应设立专门统筹机构,制定文化产业规划,完善产业经济政策,提供财政支持,打破各行业界限,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生产经营等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出口,实施系统性扶持。在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同时,可采取先行委托统筹管理的专门部门,逐渐在改革深入的过程中整合各部门功能。

二、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法律体系

法律制度的健全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文化产业的全球流通、交易与创新,是以文化、知识、信息、技术为内容的产权交易与版权经济的产权资本流通。中国一方面要推进全球版权经济中建立自己的文化版图及版权保护体系,另一方面在国内立足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构建统一开放的现代文化市场

制定支持和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办法,形成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事业,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社会化。大力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力度。
只有构建统一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才能真正促进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

(9)对于城乡文化发展有哪些建议扩展阅读:

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一是提升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所具备的最基本素养,影响个人的发展方向和价值观的确立,主要包括审美观、文化品质和自我创造能力、创新精神等。通过培养个人对于各种艺术形式的爱好和欣赏能力,提升国民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是文化建设的归宿和价值性成果。

二是提高文明素质

文明素质主要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强的意志力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其核心是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对公民人格塑造、社会文明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促进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公民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和物质基础。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传递积极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少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我国文化建设三大前沿问题

阅读全文

与对于城乡文化发展有哪些建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3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18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7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5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90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