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文化走出去怎么立意

文化走出去怎么立意

发布时间:2023-05-18 00:11:54

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

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在传播内容上,先术后理,首器次道。海外异域,国情民情迥然不同,文化传统差异巨大。在国内叫得好、叫得响的作品、项目,在国外不一定叫得好、叫得响;反之亦然。想当然把国内的做法,运用到国际上传播,很可能适得其反。比如说,在国内传播传统文化,我们一般是先从理论上讲其重要意义,解决认识问题,然后再着手贯彻实施具体项目。而在他国,相关背景缺乏,文化圈差异带来的理念截然相异,对我了解有深有浅,感情有好有差,判断事物的价值标准不一,认知不等于认同,因此或许正好相反:先实施具体的文化项目。如此说来,我们应尊重差异,不强求对方点赞苟同。特别是,不纠缠于文化观念“形上”的是是非非,而在文化的实证和器物层面上多下工夫,先让对方感性了解,然后激起其主动的思考、理性的好奇、热情的学习。
《意见》恰恰体现了这一原则。在例举的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项目中,大部分具有“普世”的实用价值。有谁能拒绝一个健康身心的需要呢?像我们包含神奇针灸、丰富多彩的医药,色、香、味俱全的烹饪饮食,养生技击一体的武术健身等,颐养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对其他国度的人民亦大有补益。像园林、戏曲、民乐、书法、国画等传统文化艺术,千百年来熏染陶冶出来的精神产品结晶,情感色彩浓厚,如音乐被称为“无国界的语言”,自然也能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受魅力”。中华典籍、中国文物闻名于世,更能激起世人探寻文明根源的惊奇。不同文明的交融,一定是先在物质的、感性的表层上相互接触,然后慢慢深入至神经和骨髓上去。在此基础上,面对人类共同的问题,放下各自的矜持或傲慢,大家平等坐下来一起研究,然后进行深度的合作才有可能,我们所说的汉学交流、智库合作、图书出版,也有可能进一步地展开和扩大。
第二,在传播方式上,途径不一,模式多样。任何文明、文化传播,都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手段。古代受地理和技术条件限制,各个不同文明板块来往有限。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大踏步提高,国家和民族交流逐渐多了起来,但文明主体的互动染上了大规模殖民和战争的色彩。世纪之交,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体的出现,正在把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变成一个信息瞬间传递、扩散的“村落”,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2017年1月19日,在中国实学研究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领导干部学国学促进会主办,26国学网承办的“国学孔院行”启动仪式上,有专家就提出:应结合当地政府和学校的有关文化项目,契入进去,丰富其内容,使活动的单向展开变成一种双方的需求。我们理解,《意见》提出的“充分运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文化节展、文物展览、博览会、书展、电影节、体育活动、旅游推介和各类品牌活动”来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个是我们有较大主动性的文化中介机构或人员:比如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还有华侨华人、各方面出境人员,我驻外机构、中资企业、遍布世界各地的中餐馆;一个是双方合作开展的活动项目,比如说文化节展、文物展览、博览会、书展、电影节、体育活动、旅游推介和各类品牌活动(这些活动有时我们也可以作为主动的一方);一个是对方主办的各项文化活动,如果有可能我们也可以考虑参与进去。这样看来,只要积极性调动起来,并给予适当政策鼓励甚至资助扶持,机会还是很多的。与某些西方国家文化渗透的图谋不同,我们不是去故意搞乱别的国家和人民,而是更多地从对方的角度着想,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意见》提出要“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其中“大众传播”强调了文字(报纸、杂志、书籍)、电波(广播、电视)、电影、电子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和工具,受众庞杂;“群体传播”相对范围小,针对的是利益、观念、目标、关心等因素相互联结起来的集合体;“人际传播”专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感官参与度高,可使用语言和大量的非语言符号(如表情、姿势、语气、语调)等等。
文化不只是抽象的观念,还和经济利益挂钩。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进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生产力时期,文化除了传统的意识形态和教化功能外,出现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现象。过去是卖产品(成本+利润),现在是卖品牌、卖文化、卖价值观。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球成长最快、利润最大产业之一。但是,不要说同欧美发达国家比较,就是和日韩相比,我们在世界文化市场的份额也是很低的——这与文明古国的历史地位、第二大经济体的现实很不相称。新世纪伊始,我国的文化产业年年攀升,潜力巨大。为此,要充分运用我们的经济对外贸易、“企业走出去”前期奠定的基础,配合国家制定的经济开放新格局(如“一带一路”),扩大人文交流,尤其注重“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让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使得双方受益、多方获利。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新模式”究竟是什么?恐怕一下子也很难讲清楚,双方都能接受的模式,需要在实践中磨合、探索。本土化、世俗化本来就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要互通有无、友好协商,切忌自以为是、单向流动。在传播我方文化活动、文化理念的同时,还应注意发掘和汲取所在国的文化精髓。传播、交流实质是不同文明的对话。换个角度、换个方位看自身,对我们在今天从形式到内容上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言,也是一个外来的比对“刺激”因素。当一种文化具有全球性影响和眼光时,对比使它能够回到对自身的反思和自觉中。
第三,在传播目标上,虚实结合,互利共赢。所谓“实”,就是让交流的双方能够受益得利;所谓“虚”,就是《意见》指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这是我们单向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它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向对方的好故事、好声音、好特色、好形象的学习。
“故事”在传播交流中最富有亲和力、感染力。来自于生产生活的故事,富有人情味,传达的信息可看可听,大家都乐于接受。如果上升到理论的层面,那就要能作出“打通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汇聚和表征中国的努力、思考和期望,提炼出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这有利于我们尽快摆脱“国大声弱”的困局,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使我们不仅身置国际舞台中心地带,还能在舞台中心发出强音。

❷ 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哪些对策建议

1.
继承传统、突出当代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答谨肆同时,更应以积极的姿态、开放的胸怀大力推动清轿当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思想、文化的交流交锋交融中告诉世界中国人民的所思所想、不懈追求和未来。
2.
中国文化、世界表达 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开拓对外宣传的新思路新举措,要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积极探索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专业化、市场化道路,要借助手机、网络电视、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高新技术和新媒体。要重视人与人的交流,加大情感和思想沟通。
3.
尊重规律、科学发展 官民并举,推动政府对外文化交流同时加强民间文化交流;兼容并蓄,“走出去”同时积极吸收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双轮驱动,加强公益性文化同时发展商业性文化贸易;注重长晌启效,充

❸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文化如何走出去

申论范文《文化如何走出去》
在文化对外传播的现场,往往会有这样的尴尬:“走出去”因语言和文化障碍停留在表面,深度介绍中国历史、正面展现中国现状的产品少之又少;以外国人为受众目标的文化活动,参加者大多是为捧场而来的“熟面孔”,对外文化交流演变成自娱自乐;认为文化就是文艺,国外演出接二连三都是文艺团体,给外国人造成中华文化就是唱歌跳舞的印象;习惯性地依赖政府主导、财政埋单,片面追求规模、速度和轰动效应,因过多的公款投入和过浓的政府色彩反而招致疑虑和反感。

上述问题有其历史和现实根由。鸦片战争以来,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急切盼望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当我们今天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这个目标,自然会产生急于得到别人承认的心理。当此之时,一定要从历史角度和国际视野探寻新的思路,从古今中外文化交流的成功实践中汲取经验和营养,摈弃不由自主的急躁和冲动。
首先,要顺其自然。文化传播是一个自然而然、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国家的兴盛和文化对外影响力的提高一向相伴相随。中国历史上的“万邦来朝”,并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国家和社会良性发展的需然。因此,只要我们保持住发展势头,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度和影响力需将有质的飞跃。
其次,要依托经贸。文化的传播历来都不是孤立的社会行为,而是附着于商业往来等其他载体而进行。伴随着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驼队、海上通道上的商船,包括世界三大宗教在内的诸多外来文化先后传入中国,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造纸、印刷等技术也随着丝绸、瓷器、茶叶一起传播到世界。而如今的德国“奔驰”和“宝马”、美国大片和“苹果”,在赚取商业利润的同时,还将严谨务实的“德国印象”和探险求新的“美国价值”传至世界各地。
上述事例告诉我们,中华文化要走出去,靠送人免费阅读、请人免费观赏的办法,不仅收效甚微,也无法长久持续。中国需须创造出更多世人喜爱的优质产品,在产品中蕴藏文化,在商业中传递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文化能否跨越障碍迈出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将自己的优秀文化产品卖出去。
第三,要立足民间。中华文化的根和魂都深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离开了民间的广泛参与,文化对外传播不仅失去了意义,而且也会失去内在动力。减少政府参与、淡化官方色彩,是当今国际文化交流领域的总体趋势,也是为减少别国误解和疑虑而采取的普遍做法。
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转变职能,重点从体制和机制上解除制约文化发展的枷锁和藩篱,充分挖掘中国民间及海外华侨华人的潜力,让民间力量和人才在国际竞争中充分释放能量。
第四,要体现尊重。世界各国人民培育和创造了各自独特的传统和文化,共同构成当今世界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中华文化需须展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和风范,尊重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和文化,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避免造成中华文化单向强势输出的印象。
谦逊是许多外国朋友高度赞赏的中华传统美德,在国力增长的背景下,我们要特别警惕刚抛弃自卑又滋生自大的倾向,让中华文化更具亲和力和感召力,使中华文化在海外走得顺畅、走得长远。

❹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我国文化如何走出去,提出建议

1、打造内容品牌

在世界范围内极具知名度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奥斯卡、格莱美、迪士尼等美国文化品牌影响力覆盖全球。美国不仅是一个经济强国,也是一个文化强国,美国的文化产业占GDP的24%,美国文化的GDP产值占了全球的四分之一。

我国要想让文化走出去,也应该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化,独具特色和传播价值的内容品牌。

2、国家支持要落到实处

当今的中国文化企业规模普遍都偏小,上百亿美元量级的少之甚少,因此,中国的文化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与大财团竞争和对抗就存在论难。因此需要国家的资金支持。正如法国电影之所以在国际数一数二那是因为国家对法国本土电影的保护和出资支持,还有一些优惠的税收政策。

3、打造文化龙头企业

美国电影有超过三千家的企业,真正有全球竞争力的却只有六家。但是这六家每年产生和辐射的经济效益不容小觑。我国也应该培养一批龙头企业,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和在国际舞台上能够占领潮流具备话语权的企业巨头。如此一来,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将会减少很多阻碍。



(4)文化走出去怎么立意扩展阅读:

文化走出去意义:

当今这个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交互与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拥有话语权,建构良性互通的话语权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现实意义,实际的成效,以及面临的困境和瓶颈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文化的建树是一个需要积累、沉淀,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华文化走出去也需要循序渐进,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阅读全文

与文化走出去怎么立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3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18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7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5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90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