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女侠文化怎么发展

女侠文化怎么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19 04:26:08

1. 为什么对古代女侠的描述,都有种男性之风

"侠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里的一种特殊文化,寄托着古代平民百姓的一种特殊的情怀--对于公平公正的追求,对现实黑暗的不满以及对于惩恶扬善的向往等。

"侠"者,《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傅也,从人,夹声",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引释为"任气力也",并进一步解释:"侠,俜也,按侠之言夹也。夹者,持也。经传多假侠为夹,凡夹皆用侠。"由此知,古时"侠""夹"通用,"夹"原意指大物以两手持,有辅助之意,仗义助人即是"侠"的精神内涵,为了这一目标,侠客可以舍生忘死,甚至付出生命。

春秋战国是一个侠客辈出的时代,有吴国专诸、要离,魏国聂政,燕赵人荆轲等四大侠客,汉朝司马迁甚至在《史记》中专门设立了《游侠列传》,但此时的侠多为男性,女侠可以说是寥寥可数,到了唐宋时期文学作品中女侠的数量多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本文将简单分析一下唐宋文学作品里女侠形象兴起的缘由以及二者的对比。

文学形象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密不可分,女侠的数量减少以及上述形象的变化都可以看作宋朝社会现实的表现。宋朝崇文抑武,必然导致社会主流价值观偏向于文人,那么与武力有关的侠客就会相应减少;宋朝崇尚吏治且国内社会相对安定,更会导致侠客势力的削弱;以儒治国,男权兴盛,在文学上也会表现出女侠依附于丈夫的情景,女侠都要遵守"三从四德""贞洁刚烈",社会整体女性的状况可见一斑。

结语

历朝历代的女侠形象的变化可谓是起起伏伏,女侠形象的变化其实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社会上女性地位的变化,唐代如前文所说,女性地位有所上升,于是有了"公孙大娘""黄四娘"此类现实人物,文学中的女侠形象也呈现出爱憎分明,随心所欲的表现。

而宋代以儒治国,儒家讲"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对女性他们大体上持一种歧视的态度,并且宋代又诞生了程朱理学,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束缚了女性,要守女德,甚至从此开始女性就逐渐背负起"三寸金莲"的噩梦,在这种环境下,也就很难出现唐代那种快意潇洒的女侠形象了。宋代开始对女性的束缚到如今甚至都有残留,仍需要我们去解放这些思想压迫。

2. 古代的侠文化是怎样的历史上有没有真正的女侠

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梦想着劫富济贫,拯救苍生这样的大事情。中国古代的侠文化并不是像现在漫威电影中的钢铁侠、雷神等那样非常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往往一己之力就拯救了全地球。侠文化更多的就像金庸先生说的那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作为武侠也不一定非要打打杀杀,只要是正义的人,就皆为侠客。比如现在的“群众帮忙失主抓小偷”就正是侠文化的一种体现,可以说当今社会的“侠文化”就是正能量。

无论是男侠还是女侠,古代还是当今,侠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都被很好的传承了下来。

3. 武侠电影简史 1. 胡金铨《女侠》的美学留恋

这是2014年写的,投给时光网的稿件。

电影的缘起,不是现代摄影技术,而是人的焦虑。人的焦虑,要靠电影来安慰。银幕,是人的精神栖息所。

西部片的焦虑是孤立无助,大自然的残酷、社会的无序在小镇集中反应,立起了独往独来的价值观,无助感变成卓尔不群的骄傲,孤独反而成魅力。荒漠之中扑面飞来的砂砾,击中的是我们最原始的杏仁核(大脑中主管恐惧情绪的部位)。

《教父》以“有人搞老大,是谁?”展开,手法看似是侦破片,但情节根本不在侦破,《教父1》教父病好后,直接说“是他”,《教父3》是教父回老家找朋友一问,就知道是谁了。《教父3》的情节高潮甚至是侦探片模式,即发现神圣的教会黑社会化了,说“他们才是黑社会”。圣洁与污浊同镜,颂扬与揶揄合声,这也就是几千年前现代文明的大剧本。

《夺宝奇兵》真正博得影迷尖叫的,不是紧张刺激的情节,欢乐的故事,迷倒众生的印第安纳琼斯,而是工业化后现代都市生活的机械平庸。《异形》《终结者》演绎的是未来时空的激烈战斗,人工智能异化,人与机器争夺世界,最可怕的不是高达怪兽,而是人类自身失去了方向感。

我们有我们的焦虑,所以就有了武侠片。

武侠电影确实是中国电影中最早的类型,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武侠电影将海派戏曲中的“连台戏”内化为连集分幕的系列影片,《儿女英雄》《 火烧红莲寺 》《 荒江女侠 》《 红侠 》《 关东大侠 》,这些电影,无论好坏都在那个年代井喷式地出现,都获得了很大轰动。

但很遗憾,除了《火烧红莲寺》等少数经典外,绝大多数电影产品都太过粗制滥造,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具体述说的内容。或许是电影初兴的年代,观众的要求太过低位,有片就上,看见墙上有黑白闪动的人就会兴奋,无须对电影故事有什么要求,更遑论对世道人心价值观的反映;也有可能是同时代武侠小说的混沌不成熟,那种由自《山海经》传统的奇幻仙剑派武侠是那个时代的主流(融合了传统文化与西方小说笔法的新派武侠远不成气候)。那些飞剑御气的神术,移形换影的怪象,炫技成分远大于故事叙述。

武侠文学的混沌投射到银幕上也就自然是模糊的,光芒不是感召人而仅仅成了刺眼。人们很快就厌倦了那些无聊的飞天遁地;随着蔡楚生、郑秋里、费穆等电影新人的出现,人们更喜爱更显时代风气更具人性关怀的现实主义作品。理由很简单,《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乌鸦与麻雀》,说的是那代人的焦虑。

读懂观众的焦虑,是电影成功的密匙。 但同一时代人的焦虑,或许是大众的疾苦,或许是小众的隐忧,甚至是人为的制造(人为制造的背后,其实还是人潜在焦虑的唤醒)。但武侠,真的只是中国人的成人童话?亚洲电影市场的爆米花吗?与我们现实的焦虑毫无干系的打打杀杀吗?聪明的武侠电影人,自然会有焦虑把脉术和催眠法;我们试着重新翻看武侠电影诞生以来尤其是香港新浪潮武侠片的历程,在其中梳理出中国武侠的焦虑机制。

中国文人最早的也最久远的恐惧是礼让磨崩乐坏,礼崩乐坏的焦虑中,产生了儒家文化。

首先感受到并喊出这种恐惧的是孔子,因晚生了几年,也是身份低微之故,并没有真正经历过周朝庙堂级别的礼乐,他所知道的,也是一路询问来的。人心中最美好的,就是晚一步没有赶上却又见到些许残存的东西,鲁奇诺·维斯康蒂鲁和朱塞佩·托纳多雷在资本主义时代缅怀贵族时代晚期,《豹》和《海上钢琴师》,也正是孔子对黄金时代的渴慕心理。在东方,银幕上率先的是唱响起末世挽歌的,是享誉当如孔子的中华第一美学大导——胡金铨。

在胡金铨电影中,美学不是点滴的流露,而是饱满的渲染。 胡金铨最大的野心就是,通过电影再现一个独属中华文明的古典美的世界。《大醉侠》咐滑档(1966)(客栈三部曲之首)的历史突破,在于布景和动作剪辑,画面景致充溢浓郁的古朴气息,呈现出一种幽远宁静的美感。而巧妙精熟的动作剪辑,一衡乱扫仙剑派的粗犷呆板,并让人体技巧挑战空间限制的场景设置思路一直贯穿了以后的功夫和武侠两种类型片。

《大醉侠》与随后的《龙门客栈》《侠女》六十年代末出现的都成为新派武侠的开山之作,但这些作品中,古典美还只是个符号,并没有融入故事剧情,而真正胡金铨武侠美学典范的是《女侠》(1971),这部电影至今还是世界影坛的华语武侠扛鼎之作。除了拍出迷离幽远的古意,并用小镇市集、废堡街道、荒山峻岭等呈现出丰富的空间感,戏剧层次和角色性格也深入三尺,置于环境之中凸现得异端复杂神秘。 徐枫 饰演侠女,其沉默冷艳的形象成为武侠片一大经典。胡金铨处理武打方面,《侠女》的武打较之前作更臻妙境,实战方面的竹林飞舞堪称经典,高僧飘然山下,法相庄严,优美曼妙,令人如沐春风,确有天机乍现之感,可谓电影史上的神来之笔。

往后《 空山灵雨 》(1979)和《 山中传奇 》(1979)遨游山川古刹,体悟佛理的情景更为玄妙。《天下第一》(1983)已不属于武侠片,而是集宫廷与乡野为一炉的风情片,期间清晨的霜露、傍晚的烟岚,医馆的药膳,画阁的云烟,宫娥的簪髻,宫廷中尚不成熟但颇具古风的戏剧,每一个镜头都做的一丝不苟,也自然看的是纤尘不染。

越到后来,胡金铨电影在美学上越层次,但在商业上却越难有成功。 《天下第一》画面一如过去作品那样典雅唯美,但却是赔本的买卖;实际上,七十年代中期,张彻、张鑫炎等新浪潮武侠以其优秀而接地气的作品,开始分割市场;肇始于李小龙,成熟于袁和平、成龙等人的功夫片已经独立出来,胡版《笑傲江湖》(1991)勉强成功,但属于胡的成分已然不多。胡金铨的古典美学,已经不是新时代人们的痒处,而更多是自身的迷恋。今天看来,胡金铨在香港电影里实在是一个绝对的异数,典范的传统文化和古典艺术,在香港是很稀薄的,胡导生于大陆长于大陆,有那种虔诚仰慕是很自然的,但绝大多数香港的武侠读者或观众,读武侠其实是一种茶余饭后对传奇故事的消遣,没几个人真把他当成母国文化的标本去看。

胡金铨武侠在香港沉寂了,但多年以后,另一位享誉盛名的华语大导演李安,接受了胡的衣钵,《卧虎藏龙》(2000)横空出世,扑面而来的是久违的,久违的典雅清幽,甚至动作上,一如《女侠》的凌厉和飘渺,只是场景的设置编排不同。但《卧虎藏龙》的成功更在于,影片直逼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深刻的一点:即对个体的人的压抑和约束,同时展示了这种东方社会规范的强力作用和存在必要、以及他与人性的矛盾碰撞和最终的悲剧调和。李安对传统文化抱先解构再建构的演绎,这手法更像庄子,这是胡金铨电影中所不能有的,胡那种孔子式的美学留恋还是显得太单薄了。武侠片需要去探察人们更多的焦虑。

4. 看了《有翡》之后,你知道“女侠”的江湖都是怎么炼成的了吗

众所周知,由人气演员赵丽颖和王一博主演的古装武侠剧《有翡》自官宣主演到开机拍摄都一直备受观众瞩目,是很多原着粉以及演员粉心目中最期待的一部电视剧,开播到目前为止播放量已经突破五个亿,可以看出话题度还是很高的,但是也遭到了很多网友的吐槽,影视的评分也不尽如意。

剧中的主人公周翡历经磨难,尝尽混沌世间的酸楚滋味,在江湖中遇到的高手如云,在前辈大侠的指点和传教下不断升级自己的武艺,遇到了很多间险,但坚守江湖信义的周翡在领悟了刀法的灵活之外,还练就了自己无坚不摧的内心,所以眼前的磨难都被一一化解,最终成配行毁为为了男刀一代宗师,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守护了心爱之人,故事还是很完整的,主角们的少年意气也在剧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5. 从越女到聂隐娘,古代乘风破浪的女侠,体现的仍是男性意志吗

中国古代的侠文化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侠客所代表的以弱抗强的精神和力量,在民间受到了极高的崇拜和敬仰。乱世中人们都渴望有大侠从天而降,拯自己于水火之中。但因为侠这一职业具有很高的危险性,且对于个人的身体素质和武功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侠客形象都是男性,但是随着侠客文化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女侠形象。

一、侠文化的起源

春秋战国是一个动乱的时代,也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侠客之名风行于天下,始于鲁国侠客曹沫。当时鲁国面临齐军压境,鲁国派曹沫出使齐国,曹沫在会见齐桓公时,直接冲上去拿匕首劫持了齐王,齐国被迫退兵,并归还了鲁国的失地。自此之后,侠客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杨过和小龙女

6. 古代的女子不是即使不追求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要遵守“三从四德”吗,那女侠是怎么产生的

这个道理很简单。
三从四德是束缚富人家女子的。只有富人家的女子才可能接触到文化知识和礼仪礼节。因为只有拥有足够的财富才能吃饱穿暖。只有吃饱穿暖才槐埋镇能去考虑温文儒雅的规矩与礼仪。
而穷苦人家液贺的女儿呢?她们必须为生活而劳苦。她们不可能也没有足够的财富去获得知识去考虑温文铅粗儒雅的三从四德。她们或者织布纺纱或者下地种田、或者沦为妓女。

7. 古代的女子不是即使不追求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要遵守“三从四德”吗,那女侠是怎么产生的

女侠是影视、戏曲、文学作品、民间故事、传说等媒介的产物,古代现实生活中,正常的都是大家蠢竖闺秀,小家碧玉,村姑或者尼姑。
其实我们概念里的女侠,有时候是风尘女子(妓或伎)的化身,作者一般在创作的时候,加上一些刚正烈女的气节操守,再加上一些男性武者忠信、洒脱、豪爽、义气等侠义精神,这样就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女侠形象了。
我们所熟悉的明茄女侠,如聂隐娘,何玉凤,吕四娘,十三妹等等,很多都是虚构的人物,或者是虚构的人物形象。
或许也有历史人物可以称得上女侠,例如公孙大娘、红拂女,她们都是名动一时的歌舞伎,很多时候跟政治带槐大人物联系在一起,就更加出名了。这样的风尘女子身上,经常也的确比寻常女子更加洒脱,更加豪爽,成了我们心目中欣赏的红颜知己的形象。

与女侠文化怎么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35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16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7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8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