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永昌有哪些传统文化创意资源

永昌有哪些传统文化创意资源

发布时间:2023-05-19 13:50:01

① 甘肃有哪些文化遗产

甘肃有哪些文化遗产
最佳答案
甘肃7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是我国和世界闻名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是融建筑、雕塑、壁画三者于一体立体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网络全书。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锁阳城又名“苦峪城”、“瓜州故城”等,位于酒泉市锁阳城镇,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隋唐时期古城址,是集古城址、古河道、古寺院、古墓葬、古垦区等为一体的古文化遗存地。2014年作为中哈吉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嘉峪关长城,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明代万里长城沿线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壮观的古代军事城堡,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玉门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滩上,是长城西端重要关口。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2014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因山状如堆积的麦垛而得名,位于天水东南约30公里。据记载,后秦时开窟造像,创建佛寺。在中国着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2014年作为中哈吉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悬泉置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巴黎藏敦煌遗书(沙州都督府阁经)有记佛龛之文日“右在县东(寿昌县)六十里,香旧图云,汉(阙)佛龛百姓更营造。”2014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35千米的小积石山中。炳灵寺在北魏之前称唐述窟,唐代称灵岩寺,明代始称炳灵寺。同样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2014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② 永昌特色小吃 永昌特色小吃有哪些

1、油饼子卷糕和糖花子

油饼子卷糕和糖花子是很有特色的小吃,也是最诱人的风味小吃。

2、清河水煮鸡

清河水煮鸡土香土色,且有补肾益精、滋补养颜,养血润燥、健脾壮骨、培益脏腑,对于产后体虚食之有益。且富含磷、钙,对于婴儿骨质发育甚为有利;含蛋白质丰富,对于产后母体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形成了天然、保健、养生、美味于一体的滋补药膳清炖鸡。

3、永昌卜拉子

采选香豆叶裂孝、艾叶、榆钱等天然植物花叶,掺优质精细面粉蒸制而成。色香味俱佳,为永昌传统的地方美食。

4、羊羔肉垫卷子

羊羔肉垫卷子是河西地区几百年来风行的一种风味名吃,金昌的风味则更纯正地道。由于羊只主食北山咸草,羊羔肉质地细嫩,瘦而不柴,营养丰富,且无一丝膳味,堪称塞上佳肴。金昌羊羔肉垫卷子讲究用料,配方严岁源缓格,工艺精良。制作时乎模选择 1-2年龄羔羊现宰杀,经过独特的烹饪,在其肉汤中加入面卷同时加工,色正,味纯,香气四溢,鲜嫩可口,令人食而不忘。

③ 舌尖上的永昌,难以拒绝的诱惑

曾经去过许多盛产特色 美食 特色小吃的地方,西安的回民街、成都的沙西线、济南的芙蓉街、上海的城隍庙、北京的牛街簋街,有的以精致考究着称,有的以地方特色饮誉国内外,但是当你来到地处河西走廊重要节点的古城永昌,就会被这里特色 美食 的琳琅满目震惊,被这里的物美价廉折服,被这里的绿色食材迷倒,舌尖上的永昌极具诱惑。

随便网络一下,就会知道永昌是一个 历史 文化异常厚重的古城,这里商周、春秋、战国时代就是西戎、月氏的牧地,畜牧业由来已久,秦汉时期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就开始在这里碰撞交融,作为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文化、交通重镇,中原的餐饮习惯,西域的异域 美食 ,本土的特色食材,再加上连绵不绝的民族交融,还有祁连山北麓和阿拉善南缘这种独特的地理地貌,文化传统异彩纷呈,永昌古城的特色 美食 地方小吃就具备了地域性和包容性,如此兼容并蓄想不出名都难。

说起永昌 美食 ,不能不提到具有永昌特色的农副产品,再精良的烹饪技艺也离不了优质食拆简大材的支撑。永昌羊肉、永昌胡萝卜、永昌啤酒大麦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极具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还有永昌高原无公害蔬菜近些年也是信誉卓着,娃娃菜、红辣椒、西兰花都行销各地,永昌发菜和永昌蘑菇小有名气,还有永昌骊靬金鳟鱼,也彻底颠覆了人们咐棚对河西走廊的印象,优质的泉水终于让传统的虹鳟鱼演化成独具地域特色的金鳟鱼,这些冷水鱼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餐桌。

在永昌,人们说起 美食 就会首推永昌羊肉,这些吃着山坡中草药,喝着祁连山融雪水长大的羊们,为人类贡献出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荣誉的永昌羊肉,好羊肉再加上独特的烹饪技艺,自然会制作出品味独特的美味羊肉盛宴,黄焖羊肉、炭烤全羊、胡辣羊肉、清炖羊肉、清汤羊肉、羊肉泡馍、羊肉涮锅,还有永昌手抓羊肉,手抓羊肉是金昌乃至河西走廊的风味名吃,是金昌上千家“农家乐”的主打菜肴,在永昌吃羊肉,要记住一句绝对真理:吃羊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

羊羔肉垫卷子是河西地区几百年来盛行的一种地方名吃,永昌的风味则更为纯正地道。这些当地的羊就喜欢吃北山上的碱草,所以羊肉肉质细嫩,瘦而不柴,营养丰富,且无一丝膳味。说起永昌的羊羔肉或羊羔肉垫卷子,就是清朝爱国名将、两广总督、禁烟英雄林则徐当年在谪贬新疆的路上,在品尝羊羔肉垫卷子之后都大为赞赏,就是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羊肉垫卷子,在征服了本地人之后继续攻城略地,在首届中国金牌 旅游 小吃评选活动中,荣膺中国金牌 旅游 小吃桂冠。

在永昌羊肉还有一种旅竖吃法,据说还上了舌尖上的中国,特制的砖砌烤炉体量庞大,透着西北的豪爽大气,大块的上好羊肉,特大的铁质烤盘,一盘要有六七斤羊肉,60块钱一斤的羊肉还是引得食客纷至沓来, 特殊的腌渍配料,码上腌渍好的羊肉,点缀上切好的薯仔块,燃料就是当地特有的胡麻秸秆,30分钟出炉,既是烤,也是闷,也是熏,融入胡麻秸秆燃烧后特殊的香味,再佐以永昌的葱头、辣椒,待羊肉上桌,顿时是满室生香,人们味蕾大开,饕餮客们的盛宴开始了。

永昌的羊肉好吃不假,永昌的酿皮也是人间美味,其制作方法不妨也说说,在麦面中掺和一定量的碱面,用温水调成硬性的面团,几经揉搓,等面团精细光滑,再放到凉水中连续搓洗,洗去淀粉,直到面团成蜂窝状的软胶样时为止。这软胶样的面团煮熟后称作面筋。剩下的面糊待水沉淀后,倒出浮水,将沉淀面糊舀在铺有棉布的蒸笼中蒸熟同样煊香四溢,吃的时候切成长条,缀以面筋数片,浇拌上自制的调料,酸辣醇香,冷热均宜,四个季节品尝都有各不相同的 美食 味道。

在永昌还有一种 美食 必须得浓墨重彩得说说,那就是搅团。搅团是西北地区着名的特色小吃,可以准确地定义为用面搅成得浆糊,陕甘宁的老百姓最中意搅团,有荞麦搅团、玉米搅团、洋芋搅团之分。在大西北有一种说法,谁家娶的媳妇是不是贤惠能干,就看她打的搅团够不够光滑,够不够筋道。搅团是生活贫困时常吃的饭食,现在却成了人们寻找乡愁回味过去的特色小吃。搅团的做法不复杂,关键是加上炒好的酸菜、蒜苗,再配上一些辣椒,那滋味想想就令人垂涎欲滴了。

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就是感觉永昌的 美食 太丰富太精彩,如果不予以推荐就感觉对不住自己,当今的时代不懂得分享就太自私了。在永昌有些 美食 的名字虽然听上去土得掉渣,却最能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比如搓鱼子、炕锅子、窝窝子、蓬灰面、卜喇子、甜丸子、麻花子、油馓子、麻辣粉,还有永昌羊杂碎也是极致美味,永昌水饺、清河油糕都是极致美味,杂粮拌汤据说是大醉之后的醒酒佳品。

如今在街上要想品尝到地道的永昌 美食 ,要想欣赏到众多永昌 美食 的制作过程,感受西北特色小吃的独特魅力,也属不容易,分散经营还是存在诸多问题的,卫生、检疫、规范、宣传、推广都不好把控,然而在永昌古城最有名的钟鼓楼附近,毗邻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古典建筑有个很知名的钟楼小吃城,汇聚了西北乃至华夏名吃,成了永昌特色 美食 的集大成者,天下小吃与永昌 美食 相得益彰,真正做到了物美价廉,还将环境打造、品牌营销、文化融入、规范管理做到了极致。

其实在永昌古城不但有特色 美食 ,也有绝色美景,记载了中西方民族文化交融的骊靬古城,曾经繁盛一时的圣容寺,风光旖旎的北海子和北武当山,还有打造建设中的丝路牧歌田园综合体,都是很值得一看的景致。都说要想拴住游客的心,先拴住游客的胃,民以食为先果然是博大精深,永昌既有美景又有 美食 ,还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关键是还有一群热情好客务实能干的永昌人,永昌的未来值得期待哦!

④ 永昌街道的永昌古街

永昌街道古街是金华市现存最完整的一条古街。该街起源于元朝,初步形成于明朝,而到清朝商贸达到极盛。古街全长1000多米,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古街坊、店铺百余家,以及水阁楼20多家。古街主要古迹有清徽州会馆知桥、明崇德堂、宋庵头古井等。其中永昌古桥为三孔半圆石拱桥,桥上石狮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青石栏板浮雕图案十分精美。专家认为,永昌古街对于研究浙西古商贸文化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现属于省级历史文化村镇。

“先祖居汴梁河南巩县永昌之地,厥后徙于衢州,婿于兰溪徐氏,卜居此地,故名永昌。谓其地久天长、子孙永远蕃昌也。”明万历年间永昌赵人赵贤佐在《永昌记》一文中描述了永昌之名的来历。永昌最初是由宋太祖之弟赵廷美第七世后裔赵公传迁入后形成的村落,明清时期由于水陆交通便捷成为古兰溪县最主要的集市之一,汇集了大量徽商并建有会馆。
永昌古街位于兰溪市西部的永昌街道永昌村,距市区约10公里, 330国道从古街旁穿过。从此地孔塘殿山、大洋山、许店山等商周遗址的考古发掘情况看,该地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吴越时期已形成村落。永昌因永昌溪得名,历来是商贾荟萃之地,古街形成于元代,发展于明代,至清代达到鼎盛时期,当时着名的徵商在此设立徽州会馆,可见当时市场繁荣、店铺林立的盛况,至今老街还较完整保存了当时原貌,商贸依然相当发达。古街东西走向,全长1000米,宽4-5米,整个古街区占地面积约15000余平方米,整体风貌保存的相当完整。街区两侧有多条里弄向外辐射,格局呈“丰”字形,小巷里弄深处则分布民居、宗祠、寺庙、会馆等建筑。白墙灰瓦连绵成片。街区内有双溪灌穿而过,即为居民商贾提供生活用水,也可作交通运输、消防、排污之用。主要巷道有左右街、横街、水坑沿、西头掘(李山里)、郭背路,牛市巷、鹅巧斗市巷、樟林巷、六口塘沿、桥西巷等等。孝猛磨老街上有传统店铺肆坊百余家,具体有酒坊,永裕酱坊、李山号铁店、德济堂、太尉殿等。古街东西两头各立牌坊一座,分别是清干隆59年诸葛氏节孝石坊和清干隆47年章氏族石坊,过溪有石拱桥及20多间长四十余米水阁楼相连,中间有一排塘,环境优美。明万历二十四年赵贤祖《永昌排塘记》云:“邑之市镇永昌为最,镇之池水排塘为最,塘在中心,上下二湖旋、绕、左连上堰,右接双溪,前遵大道,后附民居,有似乎排塘,故名也。”永昌现存传统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所建,基本保持着清末民初的格局。建筑类型丰富,其现存建筑形成多样有石坊、拱桥、梁桥、古溪道、水阁楼、古店铺、古作访、古民居、宗祠、神庙、商业会馆等,既有江南水乡特征,又有传统之风味。集居住、经商、作坊于一体,较完整的保存了历史风貌,是一处典型的江南街区。主要文物古迹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积庆堂,重要传统建筑有徽州会馆、崇德堂、庵头古井、李氏蕃衍厅(李氏大厅)、忠义祠、永昌桥、节孝石坊 、旌节石坊等。传统文化有婺剧、越剧、十响班、三合班、座唱班,说书附本地传统戏曲演唱班,以及舞龙(迎龙灯)、舞狮、喜订乐队、映歌。传统工艺有剪纸、麦杆编、竹编、草编、木雕、石雕、印染等。

⑤ 永昌县(甘肃省下辖县)详细资料大全

永昌县隶属于甘肃省金昌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邻武威、北接金川、西迎山丹、南与肃南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4′—102°43′,北纬37°47′—38°39′。东西最长距离144.8公里,南北最宽距离144.55公里,总面积7439.27平方公里。

截至2014年,永昌县辖6镇、4乡,共111个行政村,917个村民小组,10个社区,总人口23.53万人(2017年底),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番族等。

2017年,永昌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96亿元,较2016年增长3.5%。2018年10月10日,甘肃省 *** 批准永昌县退出贫困县。

基本介绍

建制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地貌,气侯,自然资源,矿藏资源,生物资源,人口民族,交通运输,政治体制,经济概况,综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社会事业,科学技术,教育事业,文化事业,医疗卫生,人民生活,社会就业,社会保障,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风俗习惯,名优特产,名胜古迹,着名人物,

建制沿革

据境内发掘的石犁和鸳鸯池、毛卜喇、水磨关、二坝、九坝、乱墩子滩、九个井等20多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和大量文物考证,在距今万年前到4000年前后原始社会晚期至奴隶社会早期,人类就在今永昌县境西大河和东大河流域繁衍生息。商周时薯此为西戎牧地,春秋战国至秦时为月氏诸族牧地。 永昌武当山 西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冒顿单于遣右贤王逐走月氏,遂为匈奴右地。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骑出兵河西,逾焉支山,击败匈奴,在河西置武威、酒泉郡。10年后为打通西域,隔绝南羌与匈奴,又将二郡分为武威、酒泉、张掖、敦煌4郡,县地分属武威郡和张掖郡。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全国分为13州,今永昌县境先后置4县,即武威郡所属鸾鸟县,张掖郡所属番禾、骊靬、显美县。 三国魏至西晋,永昌为番禾、显美、骊靬3县地,先分属两郡,后改属武威郡。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前凉王张轨依焉支山置焉支、新鄣2县,属永宁中新置之武兴郡,番禾、显美、骊靬仍属武威郡。晋太元元年(376年),前秦灭前凉。晋太元十一年(386年)秦将吕光自立凉州牧,定都姑臧,称后凉。隆安元年(397年),秃发乌孤正吵自称西平王,为南凉;同年,段业叛吕光,改元神玺,为北凉,后凉遂灭,今县地属南凉;隆安五年(401年),北凉沮渠蒙逊灭西凉和南凉,置凉、秦、沙3州,番禾属北凉番禾郡。南北朝时期,北魏凉州领10郡,其中番禾郡领彰(鄣)、燕支(即焉支)2县。 西魏时显美属凉州,番禾郡领番禾。 骊靬城 北周时,力干(即骊靬)、鄣、燕支属凉州总管府武威郡,废显美县,其地入姑臧,番禾废郡置镇。 隋文帝开皇中期(590年左右),复置番禾县,属武威郡。大业元年(605年),将力干、鄣、燕支等县并入番禾县,仍属武威郡。 唐初仍置番禾县。咸亨元年(670年),于县置雄州。调露元年(679年)废州。天宝三年(744年),改番禾县为天宝县,景龙元年(707年)废,先天二年(713年)复置。广德二年(764年)被吐蕃所陷。咸通二年(861年),张义潮逐吐蕃,克凉州,复归唐朝。 五代十国时期,凉州属地均被吐蕃、回鹘、党项诸族占领。 北宋至道二年(996年)归宋领地,隶西凉府。宋景德元年(1004年),党项族李元昊攻占甘、凉2州,于景祜五年(1038年)在兴庆府(今银川)建立西夏政权,番禾置永州,属西凉府。 南宋宝庆二年亦即西夏宝义元年(1226年),成吉思汗出兵灭西夏,重设西凉府。 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诸王只必贴木耳筑新城成,赐名永昌府”(《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十五年,以永昌王宫殿所在立永昌路,降西凉府为州立焉”(《元史·地理志》),属甘肃行中书省。永昌之名自此始,沿用至今。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永昌卫,隶陕西行都指挥使司。 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永昌卫为永昌县,隶凉州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改道,永昌县属甘凉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各县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划全省为7个行政督察区,永昌属第六行政督察区。同年11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驻永昌,建立中华苏维埃永昌区(县) *** ,历时40多天。 1949年9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昌。9月23日,成立永昌县人民 *** ,属武威行政专员公署。 1955年10月,改称永昌县人民委员会,属张掖专署(河西3专署合并)。 1961年又分设武威、张掖、酒泉3专署,永昌又归武威专署所辖。 1968年5月7日,成立永昌县革命委员会,取代原永昌县人民委员会。 1980年,恢复永昌县人民 *** 。 1981年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金昌市,永昌县划属金昌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永昌县辖6镇(城关镇、河西堡镇、新城子镇、朱王堡镇、东寨镇、水源镇),4乡(红山窑乡、焦家庄乡、六坝乡、南坝乡),共111个行政村,917个村民小组,10个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邻武威、北接金川、西迎山丹、南与肃南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4′—102°43′,北纬37°47′—38°39′。东西最长距离144.8公里,南北最宽距离144.55公里,总面积7439.27平方公里。

地貌

永昌县境内地势以山地、平原为主,与戈壁沙漠东西展开,南北山岭夹峙,相间排列,山地平川交错,绿洲荒漠绵延。最低海拔1452米,最高海拔4442米,平均海拔2000米,耕地海拔1452~2400米。

气侯

永昌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4.8℃,平均降水量185.1毫米,无霜期134天。年平均日照2884.2小时,日照率65%。年蒸发量2000.6毫米。

自然资源

矿藏资源

截至2014年,永昌县已发现的矿产地60多处,主要有铁、铜、镍、铅、锌、钨、铋、磷、玛瑙、岫玉、水晶、石灰石、白云岩、石英岩、萤石、石膏、粘土、膨润土、煤、石油等17种。其中,大型矿床6处,中型矿床9处,小型矿床15处,矿点矿化点32处,分属于4个矿产类型。 黑色金属类主要为铁矿,有中型铁矿床1处,小型矿床1处,矿点矿化点9处,矿石总储量2000万吨,年开采量10万吨。其中,东大山中型铁矿总储量1946万吨,Tfe品位35.6%,现已开采,为河西堡铁厂利用。 有色金属类主要有铜、镍、铅、锌、钨、铋等6种,其中巨大型铜镍矿床1处,矿点矿化点10处。金川镍矿(现属金昌市辖区)为中国特大型硫化镍矿床,仅次于加拿大国际镍公司的矿床,居世界第2位。除镍外,还有铜、钴、铂族等14种有价元素。已探明镍储量500多万吨,占全国镍储量的80%;铜储量300多万吨,仅次于江西德兴铜矿,居全国第2位;钴15万吨;铂族金属储量占全国已探明的储量的90%。矿床之大,矿体之集中,可供利用金属之多,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 非金属类有磷、石灰岩、白云岩、石英岩、石膏、粘土、膨润土等矿种。其中,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8处,小型矿床6处,矿点10处。以莹石、陶土为最,莹石总储量251万吨,年开采量2万吨;陶土总储量120万吨,年开采量o.3万吨;石英砂储量2544万吨,待开发。白云岩、膨润土储量也相当可观。 可燃性矿产类有煤、石油、油气——地沥青等矿种。其中,有小型煤矿8处,矿点l处,总储量8497万吨,年开采量20万吨;油气——地沥青矿点2处。石油矿点1处,曾于50年代开采过,日产油200公升。

生物资源

动物资源 截至2014年,永昌县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雪豹、藏雪鸡2种;属二类保护的有蓝马鸡、马鹿、麝、猞猁、獭、鹅喉羚、天鹅7种;属三类保护的有石豹、黄羊2种。兽类主要有老虎、黑熊、雪豹、豺、紫貂、水獭、猞猁、麝、马鹿、滩黄羊等40多种;禽类多达114种,其中猛禽类有14种,鸣禽类有45种,鹑鸡类有8种,涉禽和游禽类有14种,鸠鸽类有6种,攀禽类有4种。 植物资源 截至2014年,永昌县林业用地总面积达211.37万亩(不包括山丹马场管理的西大河林区),其中:有林地21.91万亩,疏林地0.58万亩,灌木林地170.85万亩,未成林地8.11万亩,苗圃地0.26万亩,宜林地9.66万亩,活立木蓄积12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8.02%。据调查,天然生长和人工栽培的树种共24科、45属,约70多种。在祁连山林区形成群落的主要树种有青海云杉、松柏、串地柏、高山杜鹃等15种;北部荒漠区形成群落的树种有梭梭、白梭梭、花棒沙拐枣、宁条等;绿洲栽培树种有油松、侧柏、杨树、柳、核桃、榆、沙枣、梨杏、苹果等。野生药用植物主要有:草参、枸杞、甘草、麻黄、益母草、黄芪、大黄、羌活、独活、防风、柴胡、锁阳、桔梗、土茯苓、赤芍、荆芥等。其中,以麻黄、甘草为多,利用价值较高。此外,鹿茸、麝香、羚羊角等药材也比较丰富。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底,永昌县常住人口23.53万人,比2016年末减少0.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8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0.23%,比2016年末提高1.9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23万人,出生率为9.6‰;死亡人口0.13万人,死亡率为5.33‰;自然增长率为4.27‰。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番族等。

交通运输

2017年,永昌县公路通车总里程2187公里(含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077元,新建、改建通村油路224公里。2017年末,全县注册机动车总量47600辆,其中:机车19379辆,汽车27738辆;在汽车中,公路客运车120辆,货运车3058辆,计程车593辆,小汽车23967辆。本年新增注册机动车1341辆。

政治体制

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政能 常务副县长:赵光学 副县长:刘延霞、祁尚荣、耿大明、张登基、尹发武

经济概况

综述

2017年,永昌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96亿元,较2016年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09亿元,较2016年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16.81亿元,较2016年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35.06亿元,较2016年增长3.2%。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23.7:24.7:51.6。人均GDP达到28831元(折合4270美元),较2016年增长3.9%。 2017年,永昌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56亿元,较2016年下降65.86%。共实施投资项目129项,完成投资21.26亿元,同比下降68.30%;其中:新开工项目71项;本年投产项目52项。 2017年,永昌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3亿元,较2016年下降32.16%。商品房销售面积6.8万平方米,较2016年增长162.13%,其中:住宅6.6万平方米,较2016年增长154.21%;商品房销售额2.13亿元,较2016年增长173.43%。 2017年,永昌县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5.94亿元,较2016年减少1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8亿元,较2016年减少12%;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02亿元,较2016年增长8.6%。 2017年,永昌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9.27亿元,比年初增加1.11亿元,较2016年增长1.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4.24亿元,较2016年增加6.54亿元,同比增长9.7%。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1.57亿元,较2016年初增加2.43亿元,同比增长2.5%。

第一产业

2017年,永昌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27亿元,较2016年增长5.8%,其中:农业实现增加值12.88亿元,较2016年增长5.28%,林业实现增加值0.14亿元,较2016年增长7.48%,畜牧业实现增加值3.06亿元,较2016年增长8.07%,渔业实现增加值0.01亿元,较2016年下降36.26%,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增加值0.18亿元,较2016年增长7.14%。 2017年,永昌县农作物播种面积95.23万亩,较2016年减少0.26万亩,同比下降0.2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05万亩,较2016年减少1.29万亩,下降1.9%;小麦播种面积31.71万亩,较2016年增加0.15万亩;大麦播种面积9.63万亩,较2016年减少1.9万亩;玉米播种面积17.07万亩,较2016年减少0.22万亩;薯类播种面积6.43万亩,较2016年增加0.34万亩。油料播种面积7.27万亩,较2016年减少1.03万亩;药材播种面积1.59万亩,较2016年增加0.07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4.79万亩,较2016年增加0.99万亩;其他作物播种面积5.53万亩,较2016年增加1.26万亩。 2017年,永昌县新改建日光温室和塑胶拱棚600座、养殖小区10个,建成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设施1万平方米;发展高效节水面积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5.5万亩,新建冷链贮藏设施9万立方米,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县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6家、专业合作社34家,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基本构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正式授牌,农产品线上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永昌胡萝卜被评为“甘肃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永昌高原夏菜远销华东、港澳和韩国、中亚等市场,永昌羊肉在京东等知名网站开店销售,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2017年,永昌县畜禽总饲养量达到221.26万头(只),较2016年增长5.07%,其中:羊饲养量112.97万只,较2016年增长2.78%;猪饲养量10.05万头,较2016年增长5.13%;牛饲养量5.01万头,较2016年增长4.49%;家禽饲养量93.08万只,较2016年增长12.93%。 2017年,永昌县完成造林面积0.6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0.62万亩,四旁植树70万株,新育苗木150亩,封山育林1.2万亩、森林抚育0.5万亩。 2017年,永昌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5.49万千瓦,较2016年减少1.26%;年机耕面积达91.3万亩,较2016年增长15.06%;机播面积79.5万亩;机收面积76.39万亩;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86.17%。 2017年,永昌县全年渔业养殖面积114亩,渔业产品592吨,与2016年持平。

第二产业

2017年,永昌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1.9亿元,较2016年增长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3亿元,较2016年增长3.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省市属工业实现增加值7.2亿元,较2016年增长9.4%;县属工业实现增加值4.1亿元,较2016年下降5%。 2017年,永昌县5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3.46亿元,较2016年减少5.7%;产销率96.3%,较2016年提高1.8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0.90亿元;利润总额-2.54亿元,减亏1.23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16户,较2016年减少5户,亏损面达29.6%;亏损企业亏损额4.46亿元,较2016年减少1.09亿元。 2017年,永昌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89亿元,较2016年增长0.3%。全县13户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77亿元,较2016年下降4.15%;签订契约金额2.31亿元,较2016年下降2.31%;本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49万平方米,较2016年减少4.79万平方米,下降46.6%;房屋竣工面积1.76万平方米,较2016年减少2.82万平方米,下降61.58%。

第三产业

2017年,永昌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5亿元,较2016年增长7.2%。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5.3亿元,较2016年增长10.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2.45亿元,较2016年增长2.9%。从消费形态看:全县批发业销售额23.74亿元,较2016年增长14.4%;零售业销售额32.34亿元,较2016年增长12.4%;餐饮业营业额10.59亿元,较2016年增长14.4%;住宿业营业额0.78亿元,较2016年增长16.7%。 2017年,永昌县共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累计12784户,注册资金165.06亿元,分别较2016年底增长5.3%、12.79%。其中,内资企业385户,注册资金36.16亿元;私营企业1889户,注册资金91.11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970户,注册资金29.05亿元;个体工商户9540户,注册资金8.74亿元。 2017年,永昌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1亿元,较2016年增长4.5%,占全县生产总值的45.6%,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2017年,永昌县12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9亿元,较2016年下降4.7%。 2017年,永昌县全县共有国家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1个、2A级景区1个,“神秘骊靬”景区被列入全省20个大景区核心景区之一;有旅行社3家、旅行社营业部2家、星级宾馆9家、旅游商品研发企业21家,星级农家乐8家。全年接待游客222.35万人次,较2016年增长22.3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亿元,较2016年增长26.03%。 2017年,永昌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1亿元,较2016年增长7.1%。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2.04万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1.79万户,乡村固定电话用户0.25万户。行动电话用户24.91万户。年末全县固定及行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6.95万户。网际网路用户达到20.77万户。全年订阅报纸107.5万份,杂志15.2万份。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17年,永昌县实施科技项目13项,科技计画项目总投资676万元,其中安排科技三项费142万元。落实科技实验示范项目18项,引进推广实用技术14项;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点)2个;新培育科技示范户30户;组织下派科技特派员24名,举办标准化种养殖培训班10期,受训人数2000多人(次)。 2017年,永昌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0.99亿元,较2016年增长13.4%,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45%,同比提高0.13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永昌县有普通中国小25所、职业中学1所。在校中小学生26269人,其中:普通高中生5877人、职业高中学生1540人,国中生7107人,小学生11745人;中国小专任教师1967人。全县现有幼稚园30所,其中:公办15所、民办15所,在园幼儿4191人。全县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达到91.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普通高考专科以上上线率达到97.3%。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永昌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广播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4座,全县数位电视入户率达到95%,乡镇、村(社区)文化服务场所实现全覆盖,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省级9个,市级32个,县级48个;建成县级非遗综合传习所1个、乡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5个;“历史再现”博物馆5个。已建成“农家书屋”125个;全年图书馆共借阅图书近5.4万余册,接待读者8万余人次。实施体育惠民工程2项,建成农民健身工程10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17年,永昌县共有卫生机构340个,其中:县级公立医院2所,其它公共卫生专业机构3所,乡镇卫生院10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686张;卫生技术人员131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92人,注册护士499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421人。全县已建成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在全县111个村共有村卫生所(室)111个,标准化村卫生所101所。婴儿和5岁以下婴儿死亡率分别为4.07‰和5.89‰;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保持在100%;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平均保持在95%以上。全县餐饮业《食品经营许可证》持证率达100%,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100%以上。餐饮单位量化分级测评达到优秀的30家,良好的786家,一般的128家,县城以上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县城以下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量化分级测评达到优秀的9家,良好的32家,一般的0家,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

人民生活

2017年,永昌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154元,较2016年增长8.1%;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1234元,同比减少3.4%,恩格尔系数为2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676元,较2016年增加1998元,增长8.1%;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3954元,较2016年减少4.1%;恩格尔系数为28.4%;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47.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76元,较2016年增加938元,增长8.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9389元,较2016年减少2.6%;恩格尔系数为27.9%;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79.9平方米。年末在岗职工(含四上企业)1.85万人,较2016年减少7%;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3656元,较2016年增长7.4%。

社会就业

2017年,永昌县城镇新增就业6891人,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14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222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27人,城镇年末登记失业人员105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1%。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501人,输转6.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2.37亿元。全县“四众”(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企业6家,向社会提供众创项目10个,众创平台从业人员176人、营业收入0.7亿元、利润总额167.9万元。

社会保障

2017年,永昌县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0746人,参加失业保险8097人,参加工伤保险7135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22494人,参保率98.85%,待遇享受31604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3128人,参加城镇职工生育保险14518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95947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实行统一政策,统一筹资标准,统一报销比例。 2017年,永昌县城、乡低保标准由人均每月580元提高到626元,月人均补差由377元提高到407元,年末全县城市低保对象2905户5856人,共发放低保金3804.62万元;年末全县农村低保对象6184户12614人,共发放低保金5213.07万元。农村特困供养标准提高到7497元,发放优抚资金1277.04万元、残疾人补贴324.83万元。建成互助老人幸福院85个,其中高标准新型互助老人幸福院29个,城市日间照料中心11个,乡镇老年活动中心1个。 2017年,永昌县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24元,较2016年增长11.2%,争取中央、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283万元,县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976元,较2016年增加496万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4个,财政专项扶贫开发项目17项,贫困人口由年初的262户836人减少至年末的206户650人,实现脱贫56户178人,贫困面降至0.4%。

历史文化

民俗文化

节子舞 永昌节子舞:俗称打节子,又名霸王鞭。节子舞由4人到几十人表演,节子用长80厘米的木棍做成,画彩,中缕孔串古铜钱,舞时“嚓嚓”做响。有“串花子”、“虎抱头”、“打四门”等套花,伴随鼓点,亦武亦舞,变幻莫测,相传由古时骊靬人的“鱼鳞阵”演化而来,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念卷念卷 念卷念卷是永昌民间的一种古老民俗文艺形式。由佛教“变文”演化而来,属于讲唱文学。文体为韵散夹杂,讲时用散文,唱时用韵文。自宋代兴起,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社火 社火在民间广为流传。永昌清河地区的社火有太平鼓,西河地区的有打节子、竹马子,城郊一带为龙灯和小曲子,各社火都串有舞狮、旱船、舞龙、舞熊、坐唱等。

风俗习惯

饮食:永昌民间一日三餐,以面食为主,黄、小米次之。有时亦吃“拌面汤”、“杂面搅团”、“珍子稠饭”。 婚姻嫁娶:永昌汉族民众,历来实行一夫一妻制,但也有个别娶妾的。明清以来,基本上沿用宋代“朱礼”婚俗,直至民国时期,没有大的改变。男女15岁左右,开始议婚订婚,17、18岁即可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新的婚姻制度。 庙会:永昌传统的庙会甚多,一年就有30多次。较大的如农历正月十六日的城隍庙会,五月十三日的孩母山庙会;三月“清明”的城隍会;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的东岳庙会;农历四月初的孩母山庙会;农历四月八的北海子金川大寺的浴佛会;农历五月初五的北五当山庙会等。保留下来的只有“四月八“北海子庙会。

名优特产

永昌县特产有:虹鳟鱼、发菜、蘑菇、甜菜、麻黄、胡萝卜、啤酒大麦、长寿面(灰面)、皇参、羊肉垫巻子等。

名胜古迹

骊靬城 骊靬城位于永昌县城南10公里的折兰寨(今骊靬干村),现存故骊靬城遗址、驻军营盘、风燧、古战场、炒铁台、骊靬亭以及拟建的具有神秘传奇色彩的骊靬风情娱乐等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已成为河西走廊具有魅力的经典旅游线。 长城 横贯永昌县境内的长城,汉代始建,明代补修,全长约120公里。永昌县境内的古汉、明长城,1981年被甘肃省 *** 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钟鼓楼 钟鼓楼位于永昌县城中心。明朝万年十四年(公元1586年)建成。楼体三檐二层,塔式宝顶,通高24 5米。楼体四周悬有名家书写匾额12块,楼上置大鼓巨钟,以"晨钟楼鼓"激励永昌人民。钟鼓楼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属省级文保单位。 金川峡水库 金川峡水库位于永昌县县城北12公里的金川河峡谷中,库容面积6500万立方米。 圣容寺塔 圣容寺塔座落于金川西村的一山岗上,塔因寺而名,建于唐代。其形与西安小雁塔相仿,是河西现存的最早的古塔建筑。高16.2米,为七级方形,空心砖结构,内有壁画及文字题记,隔御山峡河谷对面山崖上有一方形七级砖塔,高4.9米,外形与大塔相似,均属唐代建筑。其次,御山峡谷还有西夏六体文石刻,花大门石刻,北山岩画,高昌王墓等旅游景点。198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圣容寺 北海子公园 北海子公园位于永昌县县城北1里许,始建于唐代,以后历代都有增建,现存古建筑20多个,主体有明、清建筑金川寺塔、五佛寺、洁音殿、湖心亭、雷台、药王洞、火神宫等,以及现代建筑腾飞塔、一宇观、人工湖、游泳池、旱冰场、儿童游乐园、鹿鸣园、骊 亭、马踏泉亭等。

着名人物

马三立(1914~2003),男,回族,甘肃省永昌县人, *** 党员,着名相声表演大师,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顾问、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永昌名人马三立 胡执礼(1539-1589),字汝立,号雅斋,明代永昌人,祖籍兰州。前后担任过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吏部文选郎中,通政司右通政提督誉黄,太仆寺卿,光禄寺卿,太常寺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职。万历十七年(1589),卒于就邸。

⑥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柴家庄馒头山的来历

1、柴家庄的历史:甘肃省永昌县柴氏家族慎言传说是山西省大柳树来的移民,我们最早来永昌的祖先名叫柴兴,是明朝学位,定居落户在牧羊川,马蹄山以北十里马莲滩,建庄创业。


2、地理位置概述:永昌县新城子镇柴家庄,位于祁连山南麓,胭脂山北坡,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西汉时期,它是扼控东西南北的重要要塞,至今当地还有赵家西番毛达达的咐搭衫说法,西番是古时西藏的称呼,而达达便是蒙古族的称谓,意思是新城子的赵氏和毛氏,分别是藏族和蒙古族的后裔,由此可见,馒头山这块地方在古代,是一个多民族杂居之地,也是各国必争的战略要地,在它以南的皇城草原,至今依稀可见蒙古王爷的避暑山庄和屯兵兵营遗迹。


3、“馒头山”的由来:金昌市永昌县柴家庄不仅有天境般枝念美的七彩花谷,而且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念卷、节子舞就是唯新城子独有的文化表演形式,目前已是金昌非物质文化遗产。衡腔尤其是新城子人民在举止言淡中,话语中仍然带有古文言文辞。草原山凸起的形容“一块大馒头”,被古代柴家人称之为“馒头山”


⑦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

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戏 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 甘肃甘南
甘肃花儿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类——
第一批扩展项目:
13 Ⅰ-13 宝卷 河西宝卷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酒泉市肃州区
第二批:
555 Ⅰ-68 米拉尕黑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

传统音乐(民间音乐)类——
第一批:
50 Ⅱ-19 裕固族民歌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51 Ⅱ-20 花儿(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二郎山花儿会)
甘肃省康乐县、和政县、岷县
68 Ⅱ-37 唢呐艺术 甘肃省庆阳市
第二批:
614 Ⅱ-115 藏族民歌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民歌
637 Ⅱ-138 佛教音乐 拉卜楞寺 甘肃省夏河县
638 Ⅱ-139 道教音乐 清水道教音乐 甘肃省清水县

民间舞蹈类——
第一批:
118 Ⅲ-15 兰州太平鼓 甘肃省兰州市
第一批扩展项目:
110 Ⅲ-7 傩舞 文县池哥昼、永靖七月跳会 甘肃省文县、永靖县
第二批:
639 Ⅲ-42 鼓舞 凉州攻鼓子
武山旋鼓舞 甘肃省武威市、武山县
687 Ⅲ-90 多地舞 甘肃省舟曲县
688 Ⅲ-91 巴郎鼓舞 甘肃省卓尼县

传统戏剧类——
第一批:
213 Ⅳ-69 曲子戏(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 甘肃省敦煌市、华亭县
215 Ⅳ-71 道情戏 陇剧 甘肃省
235 Ⅳ-91 皮影戏 甘肃省环县
第二批:
735 Ⅳ-134 武都高山戏 甘肃省陇南市

曲艺类——
第一批:
255 Ⅴ-19 贤孝(凉州贤孝、河州贤孝) 甘肃省武威市、临夏市
260 Ⅴ-24 兰州鼓子 甘肃省兰州市
第一批扩展项目:
281 Ⅴ-45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 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第二批:
765 Ⅴ-72 秦安小曲 甘肃省秦安县

传统(手工)技艺类——
第一批:
392 Ⅷ-42 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 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398 Ⅷ-48 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 甘肃省兰州市
第一批扩展项目:
400 Ⅷ-50 雕漆技艺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
第二批:
884 Ⅷ-101 毛纺织及擀制技艺 东乡族擀毡技艺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
916 Ⅷ-133 砚台制作技艺 洮砚制作技艺 甘肃省卓尼县、岷县
963 Ⅷ-180 窑洞营造技艺 甘肃省庆阳市

民俗类——
第一批:
485 Ⅸ-37 太昊伏羲祭典 甘肃省天水市
第一批扩展项目:
452 Ⅹ-4 七夕节 甘肃省西和县(乞巧节)
第二批:
978 Ⅹ-71 元宵节 永昌县卍字灯俗 甘肃省永昌县
992 Ⅹ-85 民间信俗 西王母信俗 甘肃省泾川县
994 Ⅹ-87 抬阁(芯子、铁枝、飘色) 庄浪县高抬 甘肃省庄浪县
1015 Ⅹ-108 蒙古族服饰 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1021 Ⅹ-114 裕固族服饰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传统美术类——
第一批:
325 Ⅶ-26 庆阳香包绣制 甘肃省庆阳市
330 Ⅶ-31 夜光杯雕 甘肃省酒泉市
337 Ⅶ-38 临夏砖雕 甘肃省临夏县
第一批扩展项目:
313 Ⅶ-14 藏族唐卡 甘南藏族唐卡 甘肃省夏河县
315 Ⅶ-16 剪纸 庆阳剪纸 甘肃省镇原县

传统医药类——
第一批扩展项目:
448 Ⅸ-9 藏医药 甘南藏医药 甘肃省碌曲县

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85项)

一、民间文学(共计7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 天祝土族《格萨尔》 西北民族大学

2 Ⅰ-2 陇东红色歌谣 庆阳市

3 Ⅰ-3 肃南裕固族口头文学与语言 张掖市肃南县

4 Ⅰ-4 东乡族口头文学与语言 临夏州东乡县

5 Ⅰ-5 保安族口头文学与语言 临夏州积石山县

6 Ⅰ-6 河西宝卷(武威宝卷张掖宝卷酒泉宝卷) 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

7 Ⅰ-7 东乡族小经文与民间叙事长诗 《米拉尕黑》 西北民族大学

二、民间音乐(共计8项)

8 Ⅱ-1 敦煌艺术-音乐技艺研承 敦煌研究院

9 Ⅱ-2 花儿 (莲花山花儿会 松鸣岩花儿会 二郎山花儿会 新城花儿会 张家川花儿会) 临夏州康乐县临夏州和政县定西市岷县甘南州临潭县天水市张家川县

10 Ⅱ-3 佛宫音乐"道得尔" 甘南州

11 Ⅱ-4 清水县道教音乐县 天水市清水县

12 Ⅱ-5 唢呐艺术 庆阳市西峰区、环县

13 Ⅱ-6 裕固族民歌 张掖市肃南县

14 Ⅱ-7 天祝藏族华锐民歌 武威市天祝县

15 Ⅱ-8 甘南藏族民歌 甘南州

三、民间舞蹈(共计13项)

16 Ⅲ-1 敦煌艺术-舞蹈技艺研承 敦煌研究院

17 Ⅲ-2 高高跷 兰州市永登县

18 Ⅲ-3 兰州太平鼓舞 兰州市

19 Ⅲ-4 攻鼓子舞 武威市

20 Ⅲ-5 旋鼓舞 天水市武山县

21 Ⅲ-6 荷花舞 庆阳市西峰区

22 Ⅲ-7 巴当舞 定西市岷县

23 Ⅲ-8 甘地蹦子 酒泉市

24 Ⅲ-9 多地舞 甘南州舟曲县

25 Ⅲ-10 尕巴舞 甘南州迭部县

26 Ⅲ-11 巴郎鼓舞 甘南州卓尼县

27 Ⅲ-12 傩舞(文县傩舞-池歌昼 永靖县傩舞 西固军傩) 陇南市文县临夏州永靖县兰州市西固区

28 Ⅲ-13 锅庄舞 甘南州

四、传统戏剧(共计8项)

29 Ⅳ-1 道情戏 省陇剧院、庆阳市

30 Ⅳ-2 皮影戏 (环县道情皮影戏 陇南影子腔 永登皮影戏 天水皮影戏) 庆阳市环县陇南市兰州市永登县天水市

31 Ⅳ-3 曲子戏 (敦煌曲子戏 华亭县曲子戏 秦安老调 通渭县小曲) 酒泉敦煌市平凉市华亭县天水市秦安县定西市通渭县

32 Ⅳ-4 秦腔 省秦剧团

33 Ⅳ-5 灯盏头戏 平凉市灵台县

34 Ⅳ-6 "南木特"藏戏 甘南州

35 Ⅳ-7 高山戏 陇南市武都区

36 Ⅳ-8 玉垒花灯戏 陇南市文县

五、曲艺(共计8项)

37 Ⅴ-1 兰州鼓子 兰州市

38 Ⅴ-2 贤孝(凉州贤孝 河州贤孝) 武威市凉州区临夏州临夏市

39 Ⅴ-3 回族宴席曲 临夏州

40 Ⅴ-4 春官歌演唱 (平凉崆峒春官歌演唱西和县春官歌演唱) 平凉市崆峒区陇南市西和县

41 Ⅴ-5 阿肯弹唱 酒泉市阿克塞县

42 Ⅴ-6 藏族民间弹唱 甘南州玛曲县

43 Ⅴ-7 南梁说唱 庆阳市华池县

44 Ⅴ-8 甘南"则肉"演唱 甘南州

六、民间杂技与竞技(共计2项)

45 Ⅵ-1 高抬 平凉市庄浪县

46 Ⅵ-2 万人扯绳赛 甘南州临潭县

七、民间美术(共计8项)

47 Ⅶ-1 敦煌艺术-美术技艺研承 敦煌研究院

48 Ⅶ-2 夜光杯雕 (酒泉夜光杯雕 武山夜光杯雕) 酒泉市天水市武山县

49 Ⅶ-3 藏族唐卡 甘南州

50 Ⅶ-4 砖雕 临夏州临夏县

51 Ⅶ-5 庆阳香包绣制 庆阳市

52 Ⅶ-6 木版窗花年画 定西市岷县

53 Ⅶ-7 剪纸 庆阳市、平凉市、 定西市、天水市、 白银市、张掖市、兰州市

54 Ⅶ-8 马尾编荷包 平凉市庄浪县

八、传统手工技艺(共计13项)

55 Ⅷ-1 敦煌古乐器制作技艺研承 敦煌研究院

56 Ⅷ-2 天水雕漆制作技艺 天水市秦州区

57 Ⅷ-3 洮砚制作技艺 (岷县洮砚制作技艺 卓尼县洮砚制作技艺 临潭县洮砚制作技艺) 定西市岷县甘南州卓尼县甘南州临潭县

58 Ⅷ-4 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 临夏州积石山县

59 Ⅷ-5 东乡族擀毡技艺 临夏州东乡县

60 Ⅷ-6 刻葫芦(临夏刻葫芦 兰州刻葫芦) 临夏州临夏市兰州市

61 Ⅷ-7 甘谷脊兽制作技艺 天水市甘谷县

62 Ⅷ-8 肃北县蒙古族马头琴制作技艺 酒泉市肃北县

63 Ⅷ-9 肃北雪山蒙古族马上用具制作技艺 酒泉市肃北县

64 Ⅷ-10 舟曲县织锦带 甘南州舟曲县

65 Ⅷ-11 夏河金属饰品制作技艺 甘南州夏河县

66 Ⅷ-12 兰州青城水烟制作技艺 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

67 Ⅷ-13 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 兰州市

九、传统医药(共计2项)

68 Ⅸ-1 灵台县皇甫谧针灸术 平凉市灵台县

69 Ⅸ-2 藏医药 甘南州

十、民俗(共计16项)

70 Ⅹ-1 博峪采花节 甘南州舟曲县

71 Ⅹ-2 夏河县香浪节 甘南州夏河县

72 Ⅹ-3 乞巧节 陇南市西和县

73 Ⅹ-4 合水面塑风俗 庆阳市合水县

74 Ⅹ-5 兰州羊皮筏子 兰州市

75 Ⅹ-6 陇东窑洞民居文化 庆阳市

76 Ⅹ-7 肃北雪山蒙古族服饰 酒泉市肃北县

77 Ⅹ-8 裕固族人生礼仪 张掖市肃南县

78 Ⅹ-9 太昊伏羲祭典 天水市

79 Ⅹ-10 十八路湫神祭典 定西市岷县

80 Ⅹ-11 西王母祭典 平凉市泾川县

81 Ⅹ-12 公刘祭典 庆阳市西峰区

82 Ⅹ-13 插箭节 甘南州

83 Ⅹ-14 "※"字灯会 金昌市

84 Ⅹ-15 周祖祭典 庆阳市庆城县

85 Ⅹ-16 拉扎节 定西市临洮县

⑧ 永昌旅游景点有哪些

永昌旅游景点有哪些:
1、鸳鸯池遗址位于县境河西堡镇鸳鸯池村以南;2、骊靬古城遗址据现有史料考查,骊靳县建于西汉,是今永昌县最早的古县之一;3、长城横贯于永昌县境内,汉代始建,明代补修;4、钟鼓楼位于县城中心,又名声教楼;5、北海子风景区古建筑群位于县城北1公里处,因青泉汇集,潭水弥漫而得海名,为古永昌“八景”之一。
永昌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发展和变迁中,保存和遗留了丰富的文物古迹。据统计,全县已发现的文物点178处。其中,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在上述43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石窟2处,古遗址9处,古建筑15处,古墓葬9处,石刻4处,革命遗址4处。
更多关于永昌旅游景点有哪些,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a007561630188566.html查看更多内容

⑨ 永昌的风俗习惯

永昌的风俗习惯

永昌县农历“四月八”庙会简介

来源:永昌县人民政府网

位于县城北郊的“敕建金川大寺”(后在此基础上扩建为北海子公园),是永昌县的“八景之一”,也是农历“四月八”庙会的主要场所。每逢农历四月八日,北海子公园内游人如织,商贾云集,盛况空前,十里八乡的农民群众几乎全家出动,前来“枝携赶会”,赶会人数多达10多万。农历“四月八”庙会,相传始于唐代天宝年间的金川大寺浴佛会,至今已由1000多年的历史,是永昌留传至今的最古老的传统庙会。据《永昌县志》记载:“城北二里许,曰金川寺,唐时敕建。僧惠妙不时募资修建,前后凿池引水,种松柏诸树,蔚然深秀”。又载:“四月八,金川大寺浴佛,四乡仕民多兴佛事”。到明、清时期,北海子寺观不断得到增修,魁星阁、佛塔、太清宫、转轮寺、酒仙阁、雷台、药王洞、火神洞、五佛寺等庙宇“鳞次相接,其地周延五六里,高下布置,据一邑之胜。声闻甘(张掖)、凉(武威)、肃(酒泉)诸州”。每当四月八浴佛会,从这天清早开始,佛家弟子奏着各种法器,撑着旗幡、罗伞、抬出寺藏的长卷佛像,在春日的阳光中浴晒。人们从四乡聚集到这里,观看浴佛盛况,顶礼膜拜,祈祷佛祖保佑,健康吉祥,风调雨顺。整个浴佛活动场面宏大,气势空前。到后来,当地一些精明的商人看准这一有利时机,在金川大寺周围,摆摊设点,从事小商品零售买卖,收获颇丰。到了20世纪后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经 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的兴起,四月八,已成为永昌县规模空前的大型商贸交流会。每年从农历四月初开始,县内外商客和一些文化娱乐团体云集与此,进行商品交易、经贸洽谈和文艺演出活动,会期也延长至10日左右。期间,寺庙的佛事活动仍在正常进行,但已不是“庙会”主要内容。

地方风味美食

羊羔肉垫卷子:具有悠久的历史,选择乳奶而还未曾食草的羔子宰杀,经过独特的烹任。其讲究用料,严格配方,精良工艺。味美,肥而不腻,是永昌最具有风味的美食。

鳟鱼:为永昌培育的名贵鱼种。分金鳟和虹鳟。其鱼肉质细嫩,口感滑润,甜、酸、热、凉俱佳,是宴客的上品美味。

长寿面(灰面):为传统的手工长面,用天然蓬灰和食盐饧擀捏成,长可达丈余,细如粉丝,食用佐以色拉,味美精爽,口感厚长。

永昌水饺:为永昌地方小吃,以洋芋和精选羊肉为主,皮薄馅多,香味淳厚,营养丰富,食而不腻,老少咸宜。

灰香豆:选择优良黑豆,佐以蓬灰煮煎,温凉后调入食糖,味色俱佳,食之清热凉血,是解暑消渴的风味小吃。

香豆卜拉子:采择香豆、艾叶、榆钱等天然植物花叶,掺以优质面粉蒸制而成。色、香、味俱佳,为永昌传统的地方美食。

胡萝卜:胡萝卜为永昌特产。色泽鲜艳,味甜汁多,营养丰富,生、熟可食,很受消费者的喜爱,宴客、馈赠均为上品。

皇参:生长于山野的植物根茎。味甜色黄。据传,隋炀帝西巡到骊靬村,地方士民贡献,炀帝食后大加称赞,随之乡人称其皇参,传至今日。生、熟甜蜜都可宜。

永昌县概况综述

永昌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邻武威、北接金川、西迎山丹、南与肃南接壤。位于东经101°04′——102°43′,北纬37°47′——38°39′。东西最长距离144.8公里,南北最宽距离144.55公里,总面积7439.27平方公里,总人口24.3万人,辖于中国镍都——甘肃省金昌市。下辖6镇4乡,111个行政村,917个村民小组,10个社区。境内地势以山地、慧银平原为主,与戈壁沙漠东西展开,南北山岭夹峙,相间排列,山地平川交错,绿洲荒漠绵延。最低海拔1452米,最高海拔4442米,平均海拔2000米,耕地海拔1452~2400米。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4.8℃,平均降水量185.1毫米,无霜期134天。年平均日照2884.2小时,日照率65%。年蒸发量2000.6毫米。

永昌自然矿藏丰富。全县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约60余种,矿产地90多处,其中大型矿床约20种,中小型矿床难以定数。除包括镍在内的铁、铜、锰、锌、铝、铅、钨、铀、锑等金属矿藏外,非金属矿产有花岗石、大理石、陶土、膨润土、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硅石、水晶石、冰洲石、王髓玛瑙等。储量丰富,潜前搭宴力无限,亟待投资开发。其中煤炭、花岗石储量尤为丰富,产量居甘肃省前列。

丰富的水电资源是永昌县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的有力支撑。境内地表水资源总量年均5.37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1.6万千瓦。辖区内建有火电厂一座,装机容量30万千瓦,年发电量18亿千瓦时以上;现已建成梯级小水电站五座,年发电量600万千瓦时以上,成为乡镇企业、合资企业和地方工业发展的能源保障。1996年国务院授予“农村水电电气化县称号”。永昌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国道312线和兰新铁路东西横贯全境;县、乡公路四通八达,交错成网,公路硬化率达100%。

县城距中川机场280公里。程控电话装机容量12000门,县城电话普及率达74%,已与国际国内联网。同时开通了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和农村“一点多址”微波电话。西兰乌光缆东西穿越县境。

永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勤劳敦厚的永昌人民早在四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就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汉、魏、隋、唐、宋、元、明、清共历鸾鸟、番和、骊靬、显美、焉支、嘉麟、天宝、永昌八县相沿至今。悠久辉煌的历史为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文物典籍,提供了历史沿革和自然风情相交织的旅游资。

永昌地域广阔,土地肥沃,农业土地资源开发潜力颇大,其中现存耕地58万亩是河西走廊的主要产粮区,甘肃省粮油生产大县,1994年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每年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占全省的十五分之一,商品油占全省的九分之一,甜菜、黑瓜籽、大豆均已形成规模种植。森林覆盖率高达12.1%。南部祁连山原始森林苍郁丰茂,松杉柏桦,破土生金。西大河、东大河、金川河三河沿崖杨柳成林,封山育林工程浩大,成效卓越,造林面积14万亩,有效地防止了风沙移山,禾稼受害,维护了植被完整,生态平衡。祁连山终年积雪形成的雪水资源,不仅养育了永昌的高产农业,而且也使永昌的水产养殖形成规模。本地鱼种鲫鱼、鲤鱼、草鱼销售市场良好,从美国引进的世界四大名鱼之一的虹鳟鱼早已饮誉丝绸之路。县境内有中央、省、市大中型企业20余家,以冶金、化工、电力、铸造等行业驰名全国,有力地带动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向前发展。永昌县工业示范区在1995年被确定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全县工业涉及粮油加工、矿业采掘、建筑材料、金属冶炼、纺织地毯、机械制造、造纸等22个行业,160多个品种。其中部分产品已获得全国全省名牌产品的盛誉,也有部分产品问鼎海外。目前,永昌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社会保险保障等各项事业都已同步齐飞;交通、通讯、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立体交叉,相辅相成。县内基础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城市道路宽阔笔直,楼房林立;商业服务渐趋一流,食宿之地、购物中心、娱乐中心和游览场所众多,分布均匀,质量上乘,强化了城市服务功能。永昌县委、县政府已制定了招商引资和扶持外资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诚招天下客商,联袂振兴永昌。以永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本着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原则,合作的前景必然广阔,经济腾飞拭目可待。

http://www.ycrkjsw.com/Html/mzfq/145551144.html

⑩ 甘肃传统文化有哪些,丰富多采的中华传统文化

甘肃特色文化
1、河西走廊
这里是甘肃着名的粮仓,也是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和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风俗、天祝藏区风情交相辉映,民间筵悦、骆驼队等奇风异俗在这里熠熠生辉。
2、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
这里是山川锦绣、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称。
唐玄奘在天水的传说,使佛公娇、万紫山、渗金寺等地,成为民俗旅游的主要景点。
3、甘南、临夏
甘南、临夏两个自治州是藏、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集聚地,有独具一格的民情和风俗。这里的宗教民俗活动,独特隆重,令人叹为观止。
4、甘肃东部的庆阳、平凉地区
这里是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老区。境内除有众多的革命遗迹外,还有道家圣地崆峒山、王母宫山以及公刘庙、菩萨山等庙会,都成为民向文化的传播阵地,特别是唢呐、剪纸、社火、戏曲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5.敦煌文化——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
敦煌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公元前111年设郡,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和枢纽城市,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享誉全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被誉为“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敦煌市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等世界四大文化体系的交汇地,是佛教东渐进入中原的第一站,是世界三大宗教的融汇之地。敦煌是世界级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城市,不仅拥有丰厚独特的世界文化遗产,还拥有以“大漠奇观”着称于世的鸣沙山月牙泉等世界级自然奇观。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寺遗址,是世界上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较为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代表了公元4—14世纪中国佛教艺术的高度成就,是两项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全部六项标准的文化遗存之一。20世纪初以来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以及悬泉置汉代简牍的考古发掘,由此发展出国际东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敦煌学,是世界公认的国际显学。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着名旅游胜地,是中国旅游的一张标志性名片。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位于敦煌市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保存着四世纪到十四世纪的700多个洞窟,有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唐宋窟檐木构建筑5座,珍贵文物5.6万件。在我国四大石窟中,莫高窟是开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每个洞窟里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泥塑和壁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1987年,敦煌莫高窟作为中国首批候选者获得“世界文化遗产”认定。在收入《世界遗产名录》的981项遗产中,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6条标准的遗存仅有2个,敦煌莫高窟是其中之一。
世界文化遗产玉门关遗址现为敦煌阳关玉门关景区,位于敦煌西南70公里处,始建于汉武帝时期,是丝绸之路上通往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维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之涣的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的阳关玉门关正是今天的敦煌阳关玉门关景区,也正是因为《阳关三叠》和《凉州词》的绝世咏唱使阳关玉门关名垂千古。阳关玉门关占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开”的险要地势,现存的城垣完整。登上古关,举目远眺,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长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杨挺拔,泉水碧绿。红柳花红,芦苇摇曳,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使您心驰神往,百感交集,怀古之情,悠然而生。
6.长城文化——边关防卫的古战场
万里长城的西起点命先驱孙中山评论长城时说:“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参观了长城后说:“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在几百年前,万里长城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约公元前7世纪楚国最早修筑长城,长城修筑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自信、团结统一精神的象征。“不到长城非好汉”,万里长城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旅游观光的胜地。
秦、汉、明三代修筑的长城都以甘肃为起点,象一条巨龙,穿越戈壁,翻山越岭,蜿蜒东行。甘肃境内保存的长城总计超过3600公里,占全国现存总量的60%以上,除阳关玉门关外,主要有“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关城、距嘉峪关关城2.5公里的官园、距嘉峪关关城20公里的横沟屯庄、金塔县汉长城、山丹县汉明长城、民勤县汉长城、永昌县汉明长城、景泰县明长城、临洮县秦长城、渭源县秦长城、通渭县秦长城、陇西县秦长城、岷县秦长城等遗址。举凡封建社会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历史事件,北方汉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金戈铁马、逐鹿战场方面的军事斗争,都会反映在这些作为边关防卫要地的甘肃长城遗址上。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戍边士卒、骚人墨客、诗词名家,为甘肃省长城内外留下了不朽的边塞诗篇。唐代诗人李白的“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李硕的“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柳中庸的“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等名句,千载传诵不绝。今天,虽然烽火狼烟不再,但历史边关和烽燧墩台仍令人追思,正如王维《陇西行》诗中描绘:“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嘉峪关(部分),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峪关关城景区,包括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黑山峡等。嘉峪关关城两翼地势险要,南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是连绵起伏的黑山,被称作“河西第一隘口”。整个关城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五里一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现在的“第一雄关”城楼,建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14座,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牌楼、戏楼等。整个建筑布局精良,气势雄浑,建筑精良,显示了古代边关将士的杰出军事才能和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嘉峪关关城是明代长城沿线九镇所辖千余个关隘中最雄险的一座,是长城沿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2座关隘之一,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得名“天下雄关”。“天下第一雄关”、“天下雄关”分别系陕甘总督左宗棠和肃州总兵李廷臣所书。如今登关楼远眺,长城似游龙浮动于浩瀚沙海,若断若续,忽隐忽现。天晴之日,或海市辰楼,或塞上风光,奇特景色,尽收眼底。沿戈壁滩南行,至讨赖河北岸陡壁边,与祁连雪峰隔河相望,就是明代长城西端第一个台墩起点——万里长城第一墩,由明代甘肃镇肃州兵备道李涵筑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在古代军事报警中起过重要作用。今天,游客参观茫茫戈壁上的万里长城第一墩,仍可凭吊苍凉冷穆的边关历史,遥想当年狼烟四起,鸣炮报警的肃杀之气,还可以欣赏讨赖河绝壁天险,寻捡大漠风雨奇石,领略戈壁的浩瀚风姿。悬壁长城是嘉峪关关城的左翼长城,位于嘉峪关关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北侧的黑山坡上,始建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顺城墙顶拾级而上,平坦处如履平地,陡峻处如攀绝壁,有诗赞云:“万里长城万里长,叠嶂黑山暗壁悬”。黑山峡位于悬壁长城南侧150米,是长城文化和丝路文化的真正交汇处。置身黑山峡中,可以领略原始荒蛮的自然风貌,感受黑山岩画的古老、多样和神秘。
7.佛教文化——摄人心魄的佛国世界,绚丽多彩的石窟长廊
宗派也开始出现,而且,佛教石窟和寺庙也在甘肃大量建造,佛教艺术初显其独特的光辉。唐朝时期,甘肃佛教文化进入鼎盛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佛教艺术从内容到艺术都有新的创造,达到了高峰。五代、宋、元、明、清时期,藏传佛教在甘肃大发展,不少佛寺改宗为藏传佛教,重塑佛像或壁画重绘,加入密宗元素。
在甘肃境内的大量佛教窟龛,自河西向陇东, 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丝绸之路”甘肃黄金段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上,把当时甘肃境内佛教文化的辉煌,表现得淋漓尽致。 据统计,甘肃境内丝绸之路沿线佛教石窟有70多处,除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外,着名石窟主要有:1、麦积山石窟。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公元384—417年),以精美泥塑艺术着称于世,被誉为“东方艺术雕塑陈列馆”,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水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2、永靖炳林寺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创建于西秦建宏元年(公元420年),现存窟龛196个,造佛像近800身,壁画约900平方米,是保存有国内最早墨书纪年题记的石窟寺。3、瓜州榆林窟。被誉为“莫高窟姊妹窟”,开创于隋唐之前,现存完整壁画的洞窟42个,壁画5650平方米,塑像272身,壁画佛神像10826幅。4、肃南马蹄寺石窟。建于北凉,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存窟龛70余个,各类塑(雕)像300余尊,壁画约450平方米,寺中有国内仅有的、古朴稚雅的大型浮雕飞天。5、祁丰文殊寺石窟。建于北凉时期(公元401—433年),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存窟龛100多个,有些壁画内容可弥补敦煌莫高窟之不足。6、武威天梯山石窟。被誉为“中国石窟鼻祖”,创建于十六国北凉王沮渠蒙逊时(公元401—432年),现存3层,大小洞窟17处,雕像100多尊,壁画数百平方米,以及北魏、隋、唐、时期的汉、藏写经、初唐画像等珍贵文物。7、武山水帘洞石窟。建于十六国时的后秦,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拉稍寺那陡峭的崖上有一尊释迦牟尼像结痂趺坐于莲花台上,高达40余米,是中国最大的摩崖浮雕。8、甘谷大像山石窟。凿于北魏,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甘谷大佛释迦牟尼佛造于盛唐,为石胎泥塑,身高23.3米,腰宽10.4米。9、庄浪云崖寺石窟。始建于北魏,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因山崖悬空而得名。其他着名石窟还有:瓜州县东千佛洞、武山县木梯寺石窟、泾川回山王母宫石窟、泾川南石窟寺、庆阳北石窟寺等。
8.黄河文化——九曲黄河绕陇原,甘肃黄河风情之旅
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全长5494公里,为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第五长流河。黄河之源为卡日曲,出自青海巴颜喀拉山脉各姿各雅山麓,冰封雪覆的高山中涌出的河水,清澈见底,潺潺有声;东流经四川入甘肃,上游穿行在高山峡谷之间,跌荡起伏,湍急回旋,水流依旧清冽;及至河口过宁夏入内蒙古,穿行陕西、山西、河南,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大增,水色乃呈深黄,由山东北部而入渤海,登高一望无垠的高原千万条沟壑如同黄土的巨龙,一齐拥入大河的怀抱。 黄河以她柔韧博大的胸怀哺育了黄河文明的先民,吸纳、融合了各地区的文明精华,形成了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中原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等代表性文化,成为早期中华文明的主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脍炙人口的优美诗句,将黄河文明的大气磅礴,质朴与绝代风华,展现无遗。
黄河自青海东流,进入甘肃,在长达913公里的黄河干流甘肃段上,形成了黄河玛曲第一弯壮美奇观和刘家峡、八盘峡等高峡平湖。 在甘肃境内的黄河流域,诞生了灿烂辉煌的大地湾、马家窑等彩陶文化和黄河农耕文明。 游客沿着黄河甘肃段一路北上,可以欣赏河水清澈、溪流纵横、草场丰茂的黄河首曲美景; 感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情景再现;饱览高峡平湖、绝壁万仞的壮观景色,并体验独特的乡风民俗,探究中华民族文明之源。
9.始祖文化——华夏文明之源,炎黄子孙之根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曾孕育了中国最古老的创世神话。三皇之首、人文始祖伏羲氏诞生在天水,在此演绎八卦、教化众生,开创中华文明的肇启时代;黄帝诞生在天水轩辕谷;西王母降凡于泾川回中山;周、秦、唐王朝的先祖由此创业兴邦;天下李氏的根在陇西。 木有本而根深叶茂,水有源而源远流长。追本溯源,华夏民族血脉相连。如今,甘肃东部的天水、平凉、庆阳和陇西已成为海内外华夏子孙探寻血脉渊源,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和考察观光游览的寻根朝觐圣地。
10.民俗文化——走进陇原大地,体验特色风情
甘肃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特色鲜明。目前,甘肃省已有甘肃花儿、甘南藏戏等2项民俗文化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54项民俗文化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最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有:兰州市的太平鼓、兰州鼓子、苦水高高跷、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的松鸣岩花儿会、临夏砖雕、保安腰刀锻制、东乡擀毡技艺,庆阳市的道情皮影戏、香包刺绣,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德尔”、藏族民歌、史诗《格萨尔王传》演唱、舟曲多地舞、卓尼巴郎鼓舞,定西市岷县二郎山的花儿会、洮砚制作技艺,天水市的伏羲祭典、清水道教音乐、武山旋鼓舞、秦安小曲,河西走廊各市、县的河西宝卷、夜光杯雕、凉州贤孝、裕固族民歌、裕固族服饰、敦煌曲子戏、永昌万字灯会,陇南市西和县与礼县的七夕节(当地人叫“巧娘娘节”)、武都高山戏、文县傩舞“池哥昼”,平凉市泾川县的西王母信仰习俗、庄浪县抬阁等。这些民俗文化或以民族、地方特色浓郁见长,或以古老风俗本真性的存留而凸显其价值。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花儿,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甘肃临夏、定西、甘南等地区劳动人民表达对理想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热爱的一种民族音乐传唱形式,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生动形象,曲调高昂优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演唱形式多样,有独唱、对唱,也有合唱,特别是集体对唱颇具情趣,各由四五位歌手组成的对歌双方,相互间展开风趣、生动的“花儿”对唱,十分吸引人。集体对唱逐渐演变成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的、各民族自发举行的对歌、赛歌集会的“花儿会”,如临夏州和政县“松鸣岩花儿会”、永靖县“炳灵寺花儿会”、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定西市岷县“二郎山花儿会”等。在这些“花儿会”中,影响最大、规模最大的是“莲花山花儿会”,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到初六,穿着艳丽服装的各族人民从四面八方接踵而来,登山会歌,常聚有数万人,整个花儿会包括拦路、对歌、敬酒、告别等程序,都是在优美的歌声中进行的,从山脚到山顶,从河边到树林,整座莲花山都回荡着悠扬高亢的花儿,被国内外专家誉为“民歌的海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甘肃临夏“中国花儿之乡”的称号。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南藏戏,藏语称“南木特”,即“传记”之意。因在拉卜楞寺首次演出,又称“拉卜楞藏戏”。甘南藏戏的演唱,系说唱形式,具有表演细腻,韵白清晰,绘形绘色,唱腔时而高亢爽朗,时而低缓悲凉等特点,兼具京戏和藏戏之优。将歌舞表演和剧情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具特色的是“顺步”,即同一侧的臂和足同时朝着一个方向的动作身段,大量运用到各剧中大臣、仪仗队等人物步法表演中,其速度缓慢,动作优雅。剧目主要以民间、佛经、历史故事、古典小说为原本改编而成,具有故事完整、情节曲折、脉络清晰、联想丰富、比喻生动、语言朴实等特点,以及较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很深的感染力,目前已发展到《达巴旦保》、《智美更登》、《召哇桑姆》、《诺桑王子》、《罗摩衍娜》、《阿德拉茂》、《赤松德赞》、《降魔》、《松赞干布》等9个剧目,形成了丰富完整的艺术表演手法。

阅读全文

与永昌有哪些传统文化创意资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35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16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7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8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