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如何从传统文化中修身

如何从传统文化中修身

发布时间:2023-05-21 00:53:17

① 学习传统文化提升个人修养

国学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沉淀与集合,既是中国数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也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化的谈老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前世界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及文明冲突加剧的情况下,在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市场竞争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转向国学,以求深入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获得和谐、和平的发展。
当前的年轻人大多是看着漫画书、动画片长大起来的,学习教育也以应试教育为主,对国学知识接触积累有限,自然的就缺少了一种人生的底蕴与沉淀,造成了今天浮躁之气盛行。国学的学习是一种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贵在坚持,不是简单的学习几首唐诗宋词就能完成的。这一过程既是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对心性的磨砺过程,更是对人生底雹侍做蕴的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国学是历史文化所在,是我们民族的根本。以儒学价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求和谐、盼安定,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营造学习中华文明的氛围,使人们领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日后成长奠定好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要源衡学好国学,并不是机械地看书、读文章,使他们成为自身的标码,而是要将传统文化融入自己的内心,用自己的内心去寻找那份感动。国学作为具体的历史文化概念,既包括国粹,也包括糟粕。研究“国学”,要去粗取精,要从文化的领域和视角来认识国情,认清中华民族的长处与短处,寻找出历史上的中华民族曾经繁荣兴旺与危亡衰败于文化上的原因所在。学习国学,在于对中国文化保持理解的同时,也保持着自己深刻的反思——在感悟的同时思考,而不是一味的追捧和机械地复制前人,这才是国学真正的真谛。
简单来说,学习国学,不但传承了传统文化,更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修身、养性、齐家、治天下),开拓自己的思维,学习为人处事的原则与方法,使我们确立稳定的信仰与价值观,启迪良知,明心见性,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前进的动力。

② 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道德素质修养

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化、道德素质修养:

1、加强自我修养,培养高尚人格,将道德融入他们的生活习惯中,坚持“八荣八耻”等荣辱观,修身律已,自觉向劳动模范学习,从他们身上学到他们优秀的道德观念。重视自我修养,自我修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自我修养在培养国人自强不息精神,增强心理承受力,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方面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追求高尚人格、不断攀登人生高境界。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

2、要尽量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首先要从教育者着手,教师要有丰富的全面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水平。这样学生才可以从老师身上不仅学到知识,还可以学到课本外的东西,这也可以是我们进入社会前学到的“社会经验”。我们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对我们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广泛覆盖的今天,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快速传播,对我们影响极大,但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3、我们一方面是联系社会实际,一方面是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我们要学会运用课堂所讲授的理论去分析和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现象,去比较和评价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并在分析与比较中选择和确立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要注重知行统一,在实践中学习。“不行不为真知”。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边获知边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知”的理解和认识,真正做到知行统一,从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达到完善自身的目的。

总之,我们要自省自警,自珍自爱,知荣求善,知耻改过,让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自己内在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只有做到以上我们的道德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

③ 如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提升自身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是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
中华传统文化还应包括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古文、古诗、词赋、中医、周易、道教、武术、曲艺、民乐、戏剧、棋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节日、民俗等。
中国古代的典籍浩如烟海,国学也是博大精深。弘扬国学就是要以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滋养自己,去芜存菁,用古代明人贤士的心得来反思自己,让自己变成一个温文尔雅、卓尔不群的贤人。要能够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
要做到“修生养性”,最有效的是学习国学中儒家文化,不仅是在知识层面上要掌握,还要在言行上做到“仁、义、礼、智、信”。
中国儒家思想,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根本宗旨和目标,“仁义礼智信”作为贯穿儒家学派发展的核心因素,被称为“五常”,是由孔子、孟子和董仲舒提出、延伸和扩充的。
“仁”:仁慈、善良,爱人即为仁,能与他人平等和谐相处,多为他人着想考虑,就是仁的表现。
“义”:正义、正直,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出手相帮则为义。
“礼”:礼仪、礼节,表现为能尊重别人,谦恭礼让。
“智”:智慧、才智,不仅指大智慧还包括小常识。
“信”:诚信、信用,古语云“一诺千金”,指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④ 大学生如何修身,提升素养

(一)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坚持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引导我们做品德高尚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哲学、教育、史学、经济、文学、艺术、宗教等,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

神风貌和气质,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这些优秀的道德理论和文化传统,博大精深、慎返源远流长。坚持用这些民族的传统精神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增强自身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

(二)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怀。多数青年学生在观念上都能够认同,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讲究卫生、尊重他人、处理好人际关系等公德意识。

(三)向先进人物学习。大学生正处在培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阶段。因此,向优秀人物学习,以他枝孝信们作为模范,将会不断激励大学生向更高的思想境猛轮界攀登。

⑤ 如何修身养性

道家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先秦时代的哲学家老子为其创始人,流传己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道家文化主旨的“道法自然”,规律生活进而能修身养性,对于浮躁又急功近利的现代人来说,就是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循自然规律,早睡早起,摒弃不良习惯,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身心健康的效果

中医上早有记载“百病始于心”,人的心理素质不但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和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到人的工作、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可见“心”对人生影响之大。

学会自我认错

人在生气的中宽时候,往往容易埋怨、指责他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在嘴头或者心里咒骂他人,但等气消后,又觉得自身也有错,后悔之前的冲动。老子在《道德经》第28章中记载:“知其荣,守其辱。”在遇到卖亮亮问题时,我们应该先看到自身的问题,学会自我认错。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学会自我认错永远是一种修行和美德。

学会宽容隐忍

当你为某件事抓狂时,身边也许会有人对你说,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是的,忍让在很多时候都可以避免很多冲突。“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就是这个道理。老子在《道德经》第26章中也记载: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轻率和爆躁就会键毕失去根本和主导,在生活或工作中,凡事遇挫折都应以一颗成熟稳重的心去对待,学会宽容隐忍、智慧化解处理一切矛盾和困难。

学会与人为善

我们国家倡导和谐社会,而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成的,要做到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必须和谐相处,心存善良,互助互乐。老子在《道德经》第8章中记载:“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学会与人为善,善待他人,帮助他人,反过来,他人也会善待你,帮助你。帮助他人,就是在帮助你自己。

⑥ 古人是怎样进行自我修养的

个人修养的功夫是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完善的功夫,是对自己的品行进行不断锤炼和陶冶的工夫,是一个不断提高道德认知、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意志、进行道德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修身养性,追求理想人格。修养一词源出于《孟子》的“修身”“养性”。中国先秦时期的儒家就非常注重道德修养,以后经过历代思想家的继承发挥和不断完善,形成了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修养理论。这一理论指导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结合起来,一切都要从修养个人品德做起,只有修身才能齐家,然后才能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儒家认为,通过修身,人不仅能找到为人处世的恰当方法,而且收获了更大的幸福,理解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儒家经典《大学》引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八个字来形容为学和做人,认为人格养成和完善需要类似于加工玉石的切、磋、琢、磨过程。中华先人探索了很多修养方法,在今天,仍闪现着其光辉,值得我们批判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1、立志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都很重视“志”,把立志作为修养的第一步。古锋森人所说的志,就其内容来说,主要是志于道(人生的最高真理)、志于仁义、志于成圣成贤(圣人,为理想的最高人格)。儒家认为,人无论贫富、贵贱、长幼皆应如此。人只要努力从事于道,皆可以成圣成贤,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立志一是志要笃,即意志要坚定,不能半途而废。二是志要大,志小则容易自满,不求上进,志大则进无止境。
2、为学
古人认为,对于道德修养来说,为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孔子强调,君子可正基闷以“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但却不能忘却学习。古人强调要博学,认为博学可以开阔人的眼界,从而免于孤陋寡闻之患,并做到博以反约。反约指掌握要领。古人还强调学要与思结合。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而无所得。殆,危险,指终而不能有所得。儒家强调,学者当为己,即是为了在道德上提升自己。
3、存养
存养学说最早出于孟子的“存其心,养其性”的提法。儒家讲的存养指的是保养人善的本心、本性,培养自己道德、精神品格。存养的方法主要有:
(1)存心养性,即保养善良本性,指保养人的道德意识。孟子把存心养性作为君子的本质特征。孟子所要人存养的心,亦叫良知,认为良知是先天的。孟子强调要保存、养护这一道德意识,不要使之丧失。孟子认为,丧失了道德意识,也就是丧失了人的本心(本性)。他把这一丧失本心的情况叫做“放心”。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就是说,学问的道理就在于能把丧失了的心重新找回来,这就是存心养性的重要功夫。虽然孟子认为道德良知是先天的观点是错误的,但他提出的道德意识需要保存、养护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存心养性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说,实际上是外在道德规范举弯的内化过程。
(2)正心诚意,即端正思想认识,培养真诚品格。正心是端正自己的思想。诚意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古人往往把正心和诚意联系在一起。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十分重视正心诚意的修养功夫。程颐认为:“凡学之道,正其心,养其性而已。中正而诚,则圣矣”。
(3)养气,即养成正气禀性。孟子提出养气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气指气概、气质或禀性,浩然之气指的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气质,禀性。养气的最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断培养积累自己的道德意识,保持住这种道德意识。宋以后的儒家们,又进一步发展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质和变化气质的问题。他们发挥孟子提出的志与气的思想,强调志对气的主导作用和持志的重要。所谓变化气质,也就是要克服气质中的恶,使之纯归于善。而做到这一点的办法就是持志,用志来驾御气,使气质完全符合道德理性。
(4)集义,即持之以恒为善,积善成德。集义是孟子在谈到养气时提出来的一种修养功夫。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朱熹讲:“集义,犹言积善,盖欲事事皆合于义也”。积善是说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养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需要我们在道德修养上努力坚持,日积月累地提高。这一方法强调道德品质的修养要从点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一个人做几件善事并不难,做几件善事并不说明道德品质高尚。人只有坚持不断做善事,坚持绝不做恶事,才能使自己的心性不断改变,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最后成为有大德之人、有圣德之人。
(5)持敬,就是要求有恭敬、敬畏之心。关于持敬的修养思想,孔子既已提出。他提出了“修己以敬”和“行笃敬”的思想。《易传》提出了“敬以直内”(主敬使内心正直)的思想。宋代二程特别提倡主敬、持敬。宋代以后的学者常常把持敬作为一种主要的修养方法。朱熹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敬之一字,真对门之纲领,存养之要法”。
4、克治
克制与存养相辅相成。存养是培养、保护善的心性,而克治则是努力克服、去除心性中存在的各种恶。宋儒讲“存天理,灭人欲”。如果说存养主要是指“存天理”一类的修养,则克治便主要是“灭人欲”一类的修养。“存天理,灭人欲”是讲要人存养自己内在的天理良心,提高道德自觉,去除各种违背道德、有悖良心的欲念。因此,“存天理,灭人欲”在今天仍有其合理成分。
早在《尚书》中就提出过“克念”的思想,孔子明确提出“克己”。宋代以后,把这方面的内容统称为“克治”,主要指改过和克私。总起来说,克制是指经常警惕心中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情感的发生,一旦出现,就要主动加以克服。
克治的关键是克私节欲。克私节欲是我国传统道德中十分重要的思想。春秋时老子已提出“少私寡欲”的主张,孔子讲的克己,无非就是要克除“己私”,即克除心中的私心私欲。孟子也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的主张。
克私就是以公克私。虽然在不同的时代,人们所了解的“公”与“私”的内容有所不同,但古往今来的道德生活无不是以“公”与“私”为轴心展开的。在历史上,公一般指公义,私一般指私利。公义实际上就是反映一定社会整体利益的普遍通行的道德准则。中国古代的儒家、法家等都极力提倡以公克私、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等。
节欲指节制欲望,或称寡欲。儒家思想家们或认为物欲能干扰良心活动,是产生不道德行为的根源;或认为物欲会干扰人们正常的认知活动,导致思想混乱等。因此,他们提出了节欲思想,主张以理或礼来节制情欲,有的甚至提出了无欲、灭欲的思想。他们认为,节欲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活动,也是一种锻炼自己意志的功夫。当然,这些观点中有些过分夸大了物欲的危害性,甚至否定了人们正当的物质欲望的要求,带有禁欲主义的倾向。但从道德修养的角度讲,古人的节欲思想中有许多合理的成分,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借鉴。一个物欲太强烈的人,是不会有很高的道德修养的。
5、慎独。
慎独就是指一个人在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要谨慎地注意自己的内心和行为,防止有违背道德的思念或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慎独一词出自《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实际上,古人对慎独有不同的解释,如郑玄的“闲居”之说,朱熹的“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五行》传文之使心独自地、不受身体五官影响地发挥其功能等。
在任何情况下自己的所思所行都符合道德要求,是慎独的精微所在。慎独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也是儒家自我修养的重要方法,它体现了严格要求自己的道德自律精神。这种方法已被充分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慎独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主动性,造就了许多具有高尚品质和坚定节操的君子人格。
6、自省
自省就是自我反省,自我省察,就是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儒家认为,反身内省的方法,乃是修养的重要方法。孔子提出“内自省”的观点,曾参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思想,影响深远。孟子提出“自反”、“反求诸己”的思想,也是指反省自己的言行。《易传》把这种自省的修养称为“修省”。后来的思想家又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了责己说,即今天所说的自我批评。总起来说,自省就是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辩察思想和言行中的善恶是非,严于自我批评,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自省”的修养方法,是儒家们所倡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修养方法,时至今日,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自省之要在做到反求诸己。中国古人强调反求诸己,意即从自身找原因,主动积极地自我检查,通过不断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提醒,不断完善自我的道德修养。反求诸己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自我批评、知耻改过的精神状态,是不断扬善祛恶,逐步培养优秀思想品德,树立高尚情操的过程。
7、知耻
耻是指羞耻,知耻即有羞耻心。古代儒家将知耻看作勇的表现,认为羞耻心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基础,无耻是人生的大患。古人特别重视养成知耻之心。从孔子的“行己有耻”到孟子的“人不可以无耻”,知耻教育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起点。古人强调要“耻其所当耻”,耻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不如人。
8、改过
改过指改正错误与过失。孔子曾多次谈到改过是善的一种体现,认为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过。孔子以颜回为例指出,有道德的人不在于不犯过错,而在于有过就改,不要重犯。后来的思想家也提出了许多改过的具体方法,如知过、思过、补过、闻过则喜等。可以说 ,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如何对待别人对自己过失的批评,一直是中国古代哲人十分重视的问题。有过错不怕改,知过必改,欢迎别人批评自己的过错等,不仅是我国传统首先的一个重要的修养方法,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重要美德。
9、力行
知行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力行即道德践履,是一个人获得道德知识,形成道德品德,成就理想人格,达到道德境界的最基本途径。古人十分重视道德的力行,孔子倡导“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和“听其言而观其行”,《中庸》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也就是要广博地学习,审慎地问辩、思考,最后是笃实地实行。古人倡导的力行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躬行、笃行。躬行,就是亲身实践之意,笃行是一心一意实行之意。二是慎言慎动。慎言慎动指言语行为要谨慎,勿放纵之意。孔子以“讷于言而敏于行”作为仁人的重要标志,反对言过其实,更反对巧言令色取悦于人。《易传》把谨言行作为事之成败的重要因素。宋明理学更是把言语行为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教导弟子们多在言行上克制。三是事上磨练。事上磨练是力行的重要内容,是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很有价值的修养方法。孔子教人在具体事务上锻炼才干,磨练意志。孟子认为实际事务甚至痛苦境地的磨练是人担当大任的先决条件。宋明理学提倡“极高明而道中庸”,更把事上磨练作为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古代思想家们普遍认为,事上磨练比书本所得更真实、更深切。事上磨练既是做了实事,又能在其中体验人生,增进修养。
知识可以通过学习得来,而美德只能通过实践养成。道德修养源于实践,成于实践,在实践中磨炼,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⑦ 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伦理道德的修养方法有那些

(1)A、“是传统文化中的富有积极意义的思想”错误,原文第一段说的是“儒家伦理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主流与正统,在教人如何进德达善、修身自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积极意义的思想”;C、“是不切实际的虚幻主张”不是原文的意思.原文第二段只是客观陈述,认为这是道家“养精修性,虚静淡泊”的方法;D、说“在道德修养方法上还是共同一致的”不妥.原文最后一段说“在中国传统修养方法中,儒家走的是入世的道路,道家、佛教是超世、出世的套路”,明确指出“尽管有此分殊”,而文末只是说“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并不能说是他们的修养方法一致.故选B.
(2)A、过于宽泛,选文只是讲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到的修养方法.B、概括不全.选文重点介绍儒、释、道三家的道德修养方法,在“异”中找了一点“同”.C能够概括选文内容.D、选文主要不是“论”,而是介绍儒、释、道的道德修养论述中的具有积极思想意义的表述.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尤其是结合文章内容要点进行具体分析.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人类道德修养中的两点作用,根据原文相关内容,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思考,甚至可以结合西方伦理文化不讲个人修养等情况思考,就可以从各个角度总结出中国传统道德伦理文化的种种作用.

答案:
(1)B
(2)C
(3)①强调个人的进德达善、修身自律,重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人的主体性,对片面强调社会法制监督具有纠偏补失作用.②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人们修养道德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路径.③强调从纠邪改过上下手,筑造一道坚固的道德堤坝,有防范贪欲之水泛滥,端正社会风气之效.④要人们从贪欲、意欲、情欲、知欲中解脱出来,养精修性,虚静淡泊,对人走上幸福快乐之路有积极作用.(意思基本正确,写出两点即可,1点2分.)

⑧ 大学生如何文明修身

1.1 文明修身的传统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注重个人品行德性的修养,《大学》里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一由个人到国家、天下的递进层级,是传统知识分子实现人生理想所无不遵循的宗旨,作为个人发展的“修身”,无疑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递进层级的起点。何谓“修身”?《礼记》的“中庸”篇引用孔子慧轮的话直截了当的讲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矣。”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修身”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要学习,储备知识;二要实践,身体力行;三要知羞耻,有荣辱观念。知识储备,古人称为“格物致知”,但最忌讳的是“知”而不行,所以强调“力行”,对于“知耻”,中国历代思想家、教育家都把其置于人格修养的重要位置,孔子的名言“行己有耻”,见诸日常,孟子把“羞耻之心”视为人之为人的“四端”之一端,不知羞耻,则“非人”。

大学是人一生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多元化以及价值紊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高校学生大多为“95”后,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观念、新事前卖信物较快,可塑性较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在今天仍然可以适用,取其精华,结合实际,无疑为当代社会的价值重构提供一种思路。

2 当前形势下的文明修身

新时代背景下,要求人才须具备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扎实的实践能力[1]。但当代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知识分子,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虽有较高的文化知识、专业素质,但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弱,个人利益观念较重,人际关系淡漠,部分大学生价值观不够健全,诚信缺失,极大损害了大学生群体的形象。

新时代、配厅新形势下,胡锦涛提出的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精辟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知耻”的内涵,是中华传统美德与新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大学生,要想成才,首先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要实践,要“力行”,这是成才的基础。只有加强文化知识学习;文明习惯、行为礼仪养成;谦虚礼貌,举止文明,有荣辱观念,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展示当代大学生风采,符合新时代人才的标准。

2 大学生文明修身背景及现状研究

⑨ 假如你是一名店长如何用传统文化去修身去经营去管理

作为经营者,一方面要懂传统文化;另一逗余灶方面要懂点市场经济知识体系(毁空MBA),方能游刃有余。

有了修身养性的意识,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完善自我,潜滋暗长达到一定的境界。修生养性是个漫长的过程。

形而上要有“道”;形而下要有“术”。可以是经营之道,取财之道,做人之道...... 依靠传统方式经营的“术”重点在于 做人做事、识山扮人用人。

悟了道,学会了术,还需要运用“法”和“势”来管理。

阅读全文

与如何从传统文化中修身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32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1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5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8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