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华文化常识问答
一、农林牧渔行业1.耕地、2.车水、3.割稻、4.种玉米、5.种甘薯、6.种洋葱、7.花农、8.卖花、9.卖君子兰、10.卖南天竹、11.卖盆栽、12.蚕农、13.采桑叶、14.放蜂、15.抓蛤蟆、16.养猪、17.羊倌、18.牧牛、19.牧马、20.猎人、21.屠夫、22.渔人、23.鸬鹚捕鱼
二、饮食糖果行业24.卖包子、25.卖蟹黄汤包、26.卖烧卖、27.卖饽饽、28.卖爱窝窝、29.卖金糕、30.卖年糕、31.卖糖粥、32.卖糕饼、33.卖馍头蒸饼、34.卖缸炉烧饼、35.卖茯苓夹饼、36.早餐“四大金刚”、37.卖春卷、38.卖麻油馓子、39.馄饨挑、40.卖饺子、41.担担面、42.卖云梦鱼面、43.卖凉面、44.卖切面、45.卖过桥米线、46.卖元宵、47.卖八宝饭、48.卖及第粥、49.卖粽子、50.爆炒米花、51.米粮店、52.卖凉粉、53.卖松花粉、54.烘山芋、55.切薯干、56.卖胡萝卜、57.卖鲜藕、58.煮玉米、59.卖金针菜、60.卖山野菜、61.卖花生、62.卖火腿、63.卖东坡肉、64.卖猪头肉、65.卖夫妻肺片、66.卖涮羊肉、67.烤羊肉、68.卖狗肉、69.卖白果烧鸡、70.卖叫花鸡、71.卖茶叶蛋、72.卖烤鸭、73.卖鹌鹑、74.卖清水大闸蟹、75.豆腐挑、76.炸豆腐、77.炸臭干、78.卖乳腐、79.卖榨菜、80.盐商、81.卖醋、82.换馍做酱、83.卖小磨香油、84.葱姜摊、85.卖西瓜、86.卖啥密瓜、87.卖葡萄、88.卖白果、89.卖橄榄、90.卖糖炒栗子、91.卖冰糖葫芦、92.卖甘蔗、93.卖梨膏糖、94.卖水、95.老虎凳侍灶、96.卖豆浆、97.卖马奶、98.卖冷饮、99.卖雪花酪、100.茶馆业、101.卖酒业、102.卖悄察甜酒酿、103.卖西凤酒、104.卖茅台酒、105.卖烟袋嘴、106.卖香烟、107.鼻烟铺
三、纺织服饰行业108.轧棉花、109.纺纱、110.蓝印花布、111.蜡染、112.染工、113.漂工、114.缂丝工、115.织锦、116.蜀锦业、117.绸缎庄、118.刺绣、119.卖绒线、120.地毯织、121.裁缝、卖布、122.张小泉剪刀、123.制造熨斗、124.卖缝针、125.卖纽扣、126.制作中山装、127.制作旗袍、128.卖估衣、129.缝穷婆、130.鞋铺、131.卖三寸金莲、132.卖包脚布、133.修鞋匠、134.修阳伞、补套鞋、135.打草鞋、136.缝袜子、137.卖虎头鞋、帽、138.卖毡帽、139.卖缠腰
四、手工业行业140.木匠、141.车匠、142.雕花匠、143.瓦匠、144.石匠、145.造园业、146.打井、147.卖门铃、148.煤矿工、149.烧炭工、150.炭铺、151.卖灯草、152.烛坊、153.香烛摊、154.卖筷子、155.制作屏风、156.修棕绷、157.弹棉花、158.卖枕头、159.卖胭脂、160.淘金、161.金箔工匠、162.卖戒指、163.制作长命锁、164.修钟表、165.铁匠、166.削刀磨剪刀、167.铜匠、168.秤匠、169.制伞匠、170.卖伞、171.卖竹竿、172.篾匠、173.绳匠
五、交通运输行业174.抬轿子、175.拉黄包车、176.赶脚、177.邮差、178.制作信牌、179.更夫、180.窝脖儿、181.制造车、182.修马路、183.摆渡、184.放筏、185.纤夫、186.码头挑夫、187.造船匠188.制作灯塔
六、医药卫生枣运吵行业189.游医、190.拔火罐、191.拔牙、192.绞脸、193.接生婆、194.中药堂、195.草药摊、196.卖三七、197.卖蒲艾、198.卖枸杞子、199.卖杭白菊、200.卖蒲公英、201.卖百合、202.销售云南白药、203.卖狗皮膏药、204.卖蛇酒、205.卖凉烟、206.卖耗子药、207.卖香包、208.卖眼镜、209.理发、210.卖假发套、211.卖木梳、212.卖耳勺、213.“穿”牙刷、214.卖手杖、215.卖蒲扇、216.卖羽扇、217.制团扇、218.卖折扇、219.卖冰、220.卖鸡毛掸子、221.卖夜壶、222.粪夫、223.澡堂、224.修脚
七、文化教育行业225.私塾师、226.绍兴师爷、227.办学校、228.书贩、229.卖报、230.卖碑帖、231.卖贺年卡、232.照相馆、233.卖相片、234.小书摊、235.装订制书、236.雕版、237.造纸匠、238.制毛笔、239.制砚、240.制墨、241.卖八宝印泥、242.卖算盘、243.代写书信、244.写春联、245.卖“福”字、246.制牌匾、247.作家
八、休闲娱乐行业248.卖毽子、249.套圈圈、250.转糖、251.卖花炮、252.卖象棋、253.围棋手、254.摆棋局、255.卖麻将牌、256.卖响铃、257.旅游业、258.养鸟、259.斗鸡、260.斗蟋蟀、261.跑狗场、262.猴子耍把戏、263.马戏、264.顶技、265.蹬技、266.变戏法、267.卖武艺、268.掼跤、269.舞狮子、270.舞龙灯、271.打花鼓、跑马灯、272.跑旱船、273.踩高跷、274.卖乐器、275.班鼓匠、276.小堂茗、277.放话匣子、278.歌女、279.扭秧歌、280.舞蹈者、281.舞女、282.唱鼓书、283.打连厢、284.宣卷、285.说相声、286.串双簧、287.唱戏、288.京剧、289.看西洋景、290.木偶戏、291.皮影戏、292.电影
九、工艺美术行业293.印年画、29,1.杨柳青年画、295.卖春画、296.指画、297.漆画、298.画肖像、299.卖烟画、300.卖月份牌、301.铸铁画、302.裱画、303.内画鼻烟壶、304.卖泥人“大阿福”、305.卖不倒翁玩具、306.做面塑、307.制作戏曲脸谱、308.吹糖人、309.陶瓷工、310.卖唐三彩、311.刻瓷、312.龙眼木雕业、313.砖雕、314.石狮子雕刻、315.琢玉成器、316.象牙雕、317.制作景泰蓝、318.剪纸花样、319.卖“嚣”字、320.糊风筝、321.灯笼作、322.制作灯彩、323.卖中国结十、其他社会行业324.会计、325.经纪人、326.跨国经商、327.铸钱币、328.钱庄、329.当铺、330.卖彩票、331.跑堂倌、332.鸡毛换糖、333.换取灯、334.打鼓的、335.收破烂、336.捡烂纸、337.奶妈、338.媒婆、339.乞丐、340.殡葬业、341.棺材铺、342.卖“长锭”、锡箔、343.算命先生、344.测字先生、345.仙姑、346.巫师、347.妓女、348.拉皮条、349.相公、350.小偷、351.强盗、352.卖蒙汗药、353.制作洛阳铲、354.卖烟枪、355.卖白粉、356.宦官、357.保镖、358.刽子手、359.狱警、360.巡警
所谓“三百六十行”,即指各行各业的行当而言,也就是社会的工种。
“三百六十行”只是一个约数,最早是指唐代社会行业分工中的三十六行,包括肉肆行、海味行、鲜鱼行、酒行、米行、酱料行、宫粉行、花果行、茶行、汤店行、药肆行、成衣行、丝绸行、顾绣行、针线行、皮革行、扎作行、柴行、棺木行、故旧行、仵作行、网罟行、鼓乐行、杂耍行、采辇行、珠宝行、玉石行、纸行、文房行、用具行、竹林行、陶士行、驿传行、铁器行、花纱行、巫行等。
明·无名氏《白兔记·投军》:“左右的,与我扯起招军旗,叫街坊上民庶,三百六十行做买卖的,愿投军者,旗下报名。”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三百六十行中人,尽有狼心狗行,狠似强盗之人。”所谓“三百六十行”,即是指各行各业的行当而言,也就是社会的工种。俗话说得好:“敲锣卖糖,各干一行”。古代360行关于行业,自唐代开始就有三十六行的记载。宋代周辉《清波杂志》上便记有肉肆行、海味行、酱料行、花果行、鲜鱼行、宫粉行、成衣行、药肆行、扎作行、棺木行、故旧行、陶土行、仵作行、鼓乐行、杂耍行、皮革行等等。
由三十六行如何发展为“三百六十行”呢?三百六十行据徐珂《清稗类钞·农商类》载:“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则七十二行;十之则三百六十行。”可见三十六行只是虚指数,实非具体数字。其实自古之来,行业的工种绝不止“三百六十行”,三千六百行也不止。不过“三百六十行”只是概括数,民间所流传的“三百六十行”是个统称,多年来习惯成自然,说起来方便,听起来顺耳,所以到了现在,说起行业还是笼统地称“三百六十行”另外,三十六行是中国唐代社会主要行业的统称,反映当时社会行业的分工。三十六行延伸出中国民间常用的七十二行或三百六十行的行业分类之说。唐代三十六行分别指:肉肆行、宫粉行、成衣行、玉石行、球宝行、丝绸行、麻行、首饰行、纸行、海味行、鲜鱼行、文房用具行、茶行、竹木行、酒米行、铁器行、顾绣行、针线行、汤店行、药肆行、扎作行、仵作行、巫行、驿传行、陶土行、棺木行、皮革行、故旧行、酱料行、柴行、网罟行、花纱行、杂耍行、彩兴行、鼓乐行和花果行。
新360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近年来催生出大批新兴职业,根据360好搜大数据分析,总结出新360行,涵盖以下职业:微商、快递员、专车司机、游戏主播、整形医生、汽车陪练、入殓师、游戏陪玩、代孕、虚拟女友、精算师、代驾、月嫂、试客、网络猎头、网络家政、手机贴膜、育婴师、催乳师、网店装修、讨债师、彩妆培训师、时尚买手、微信运营师、占星师、试睡员、营养师、鉴黄师、网络写手、宠物摄影、段子手、宠物殡葬师、舆情分析师、手模/脚模、旅游体验师、职业观众、淘宝模特、网络作家、威客、宠物美容师、网络推手、陪逛族、网络秘书、职业玩家、网络拍卖师、美甲师、网络代购、砍价师、美体师、网络保姆、版主、网络心理师、逗笑师、职业道歉人、职业排队人、荐书师、哭丧师、陪跑族、闻屁师。
② 百度问答推广技巧有哪些
网络问答推广技巧很重要,需要注意已下方面:
1、问答推广账号的等级要高
2、通过兴趣标签设置关注话返饥题
3、回答问题要求高质量
4、问题回答的方式
问答的方式有2种方式,一种就是自问自答,另外一种就是回答别人提问或者把问题发给别人回答,在做问答推广之前,一定要多准备账号。
当然,如果你觉得网络问型罩答推广比较难做,可以找一些平台帮忙。例如可以卜世闹参考这里网页链接
③ “如何实现文化发展”用高中政治知识回答
一、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双重发展、繁荣。不论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都应该而且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适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艺术产品。所以,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并加强资金使用方向与效益的监管,要积极鼓励文化产业发展,对民营文化经济、民营文化系统的文艺人才一视同仁,为他们提供评职晋级、业务培训研讨等方面的同等政策待遇。这方面应该看重的是他们最后的产出成果,是否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向上精神文化需求,这是最根本的衡量标准。而且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有竞争,才有活力和余樱创造力,文化事业领域也是如此,不能是无底洞。同时,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事业项目,也成为创造经济效益的源泉。我们一定要打破传统的那种文化事业只追求社会效益而不管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在不违背基本方向的前提下不必追求社会效益而过于注重经济效益的观念,因为,无论是物质产品的生产还是文化产品的生产,只有两个效益相统一,才能收到持久的显着的相得益彰效果,这种规律是内在的纳启、普遍的。
二、努力拓展文化产品的覆盖面、影响力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和更根本的。文化艺术内在的创作规律是根本的,一方面需要内在的质量,一方竖茄丛面需要社会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要像对待传统文化媒体、平台那样,重视和扶持新兴文化产品生产传播平台建设、新兴文化媒体运作。
④ 百家号认证了文化领域但是我要发布的书评内容是别的领域我该怎样选领域发布
在百家号平台上发布内容时,选择合适的领域非常重要。选择错误的领域可能导致内容被误解或无法得到合适的关注度。如果您想发布的书评内容与您的认证领域不符合,您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领域呢?
首先,您需要了解您要发布的书评内容的主题和内容。您需要明确书评的内容是关于哪个领域的,这样才能更好地选择合适的领域。如果您的书评内容关于健康、旅游、科技等领域,您可以选择相应的领域进行发布。如果您的书评内容跨越多个领域,您可以根据主要内容的特点选择一个最适合的领域进行发布。
其次,您仿闷需要了解不同领域的要求和规则。不同领域的要求和规则可能有所不同,您需要了解并遵纤差守平台的规定。例如,一些领域有严格的分类要求,您需要根据相关规定选择正确的分类。另外,您需要遵守百家号平台的相关规定,避免违反相关规则,影响您的内容发布。
第三,您需要考毁大皮虑目标受众群体。在选择合适的领域时,您需要考虑您的目标受众群体。不同领域的目标受众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如果您的书评内容是关于少儿教育的,您可以选择家庭教育、教育心理学等与教育相关的领域进行发布。这样可以吸引到更符合目标受众特点的读者。
最后,您需要考虑内容的热度和关注度。在选择合适的领域时,您需要考虑该领域的热度和关注度。如果您的书评内容是关于热门话题的,您可以选择相应的领域进行发布,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提升内容的曝光度。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领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您的内容得到更好的关注度和传播效果。在选择领域时,您需要了解您要发布的内容主题和内容、不同领域的要求和规则、目标受众群体以及内容的热度和关注度等方面。通过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领域进行发布,可以让您的内容得到更好的传播和推广。
⑤ 如何有效避免跨文化沟通中的障碍
按照下面步骤做,可以帮助你更有效地和异国同事交流,增进与他们的感情。
1、认识到文化语境的差异
跨文化交流的第一步是认识到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从认识其他文化开始。
2、尊重文化语境的差异
一旦你意识到了文化语境的差异会影响跨文化交流,你要做的就是尊重这些差异。在你遇到一种不同的交流方式时,学会接受差异,学会积极听取他人意见。
3、调和文化语境的差异
只是认识和尊重差异还远远不够,你还需要学会如何调和这些差异。互相理解和换位思考可以增进差异的调和,你还要学着用它们去提高同事间的交流效率,推动生产力。
促进不同文化语境间交流的方法互相学习
通过你身边一两名外国朋友来学习他们的文化,你可以把从一位同事身上学到的应用于所有来自这个国家的同事。我有几位南亚和南美的同事,他们帮助我理解他们的文化,而这些也使得我更加专业。
对编程人员来说,我建议请你全世界的同行们检查你的代码,这个过程能让你观察到其他文化中人们怎样进行反馈、劝说他人,和最终进行技术决策。
⑥ 今日头条 领域的优质问答怎么通过
这种过时的问答就直接不用写了,第一电影播完了,演员该圈粉圈完了,系统也不会给你推荐到首页。就这些了,祝好。
⑦ vlog领域怎么才能过优质问答,对于字数和视频长度有要求吗
很高兴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要选自己熟识的问孝搏题回答,而且回答人数少的,问答页面显示vlog,点进去就可以了。
其次,因为vlog领域需要袭慎散视频方式回答的,时长不低于一分钟最好一分半至两分钟,文字方面用视频原话编辑成文字一起发送。
第三,你每天回答几条问答,直到五六条或者七八条有“恭喜你的回答推荐到头条首拍氏页”为止,这样你就可以等待有“升级认证任务完成数+1”,的消息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加油[赞][赞][赞]
⑧ 有关文学评论、民族文学和“西海固文学”的问答
有关文学评论、民族文学和“西海固文学”的问答
◎郎伟
2018年7月23日掘扒行,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钟进文、杨春教授率“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资料库建设及其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成员来到宁夏银川和固原两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和采访。本人忝列被采访对象,遂有以下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的问与答。
问 :您何时开始了文学评论的写作?请谈谈简单的创作历程。
答 :1984年7月,我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宁夏大学中文系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教学之余开始了文学评论的写作工作。从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到80年代末去攻读研究生这段时间,我发表的文学评论文章不多,也就三两篇。1988年9月,我重归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91年研究生毕业后又一次回到宁夏大学中文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4年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为宁夏青年作家陈继明(宁夏文坛的“三棵树”之一)的“创作小辑”(即将刊载)写了一篇简短的评论,发表在《朔方》文学杂志上。从此,我的文学评论写作便一发不可收拾,二十多年间,写作了160多万字的评论,出版了六本文学评论着作:《人类重要文学命题》《负重的文学》《写作是为时代作证》《欲望年代的文学守护》《孤独的写作与丰满的文学·宁夏当代文学创作论》《守护风沙中的一盏灯》,主编了《中国回族文学通史·当代卷》等着作。《负重的文学》一书于2005年8月获得全国判哗第八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论、理论集),属于国家级文学大奖之一。另有文学研究论文获得过宁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一等奖、宁夏文艺奖文学评论一等奖等。
问 :您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对于您的性格和文学创作有什么影响?
答 :1.先说家庭环境的影响。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早年生活于其中的家庭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养成和他一生的生活和命运。西方人有一句话说:“生活在过去。”我以为说的就是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怎样地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而童年和少年时代,我们所有人所受的精神影响,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家庭和亲人。
我从小生活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我家祖籍江南,父亲是杭州人,母亲是上海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我的父母那时是热血青年,响应党和国家“开发和建设大西北”的号召,从江南来到塞北。父亲曾经是杭州一中的高才生,虽然考上大学了,但还是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来到宁夏从事西北的开发和建设。父亲是一个热爱读书、对知识和智慧非常崇拜和痴迷的人。他主要从事的是筑路机械的驾驶和修理工作,但他的业余时间都是在读书读报中度过。很少见父亲去参加朋友同事间的应酬活动,他不会打牌,更不会打麻将。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很小的时候就对书报感兴趣,见带有文字的东西就有亲近感。1980年7月,我从银川一中高中毕业,以宁夏高考文科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向往已久的大学和专业——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这一人生的恩赐奠定了我从事文学评论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考上北大中文系,我不知道自己现在会在什么行当从事着怎样的工作。
2.北大对我的影响。
1980年9月我进入北大中文系文学专业学习,1984年7月,本科毕业,按照当时的国家政策(若干个边远省区的考生,毕业后一律回到原户口所在地参加工作),被分配到宁夏大学中文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工作四年之后,1988年9月,我重归北大中文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91年7月,研究生毕业,我又一次被分配到宁夏大学工作。我在北大中文系前后读过七年书,所受到的专业训练和精神熏陶对我从事文学评论工作的影响是终生的此隐。
在北大读书,终生受益的是能够聆听名师们的教诲,得其思想和智慧的熏陶。我在北大中文系读书七年,当面接受过王力、王瑶、季镇淮、陈贻焮、袁行霈、金开诚、褚斌杰、张少康、费振刚、倪其心、赵齐平、陈熙中、吕乃岩、马振方、程郁缀、卢永璘、严家炎、唐沅、乐黛云、孙玉石、钱理群、温儒敏、洪子诚、谢冕、佘树森、张钟、赵祖谟、曹文轩、戴锦华等先生的教诲。北大先生授课,分“才气派”和“扎实派”。“才气派”的老师,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旁征博引,口吐莲花,学生们被先生的 *** 所点燃,被先生的才气所感染,一学期下来,如沐春风,如饮甘霖,知识和智慧不知不觉间已经进入心灵,或生根,或开花。“扎实派”的先生,读书甚多,考证严谨,言必有据,闲话少说。听学问扎实的先生讲课,是一种很好的学术训练,从此知道做一个好教师和优秀的学问家,万不可目中无人、脚底无根、信口开河、指鹿为马;也不可动辄炫耀自己又读一本名作新书——也许别的学问家早就读过此书,烂熟于心了。据我做学生时的观察,无论是“才气派”还是“扎实派”,先生们的共同特点是:敬业、守道、刻苦、自尊。
北大的先生们皆敬业,我读本科时,正是国家刚刚从“十年动乱”的年代里走出来,百废待兴,高校教师的待遇着实不好。除了极个别泰斗级的老先生,如冯友兰先生、王力先生、朱光潜先生,居住条件宽敞一些,其他教师普遍只能居于“筒子楼”当中。筒子楼其实是青年教工的宿舍,进入楼门后,左右两边为狭窄的走廊,前后两面则为十到十五平方米的单间宿舍,公用水房和厕所各在走廊尽头。那时,给我们教书的许多先生早已经人到中年,但因为国家十多年没有盖教工宿舍,所以先生们只好屈居于筒子楼陋室之中做学问,金开诚先生当年就是掀开铺盖伏身于床板之上写作教案和学术文章的。我敢肯定,在北大,如金先生这般情形的老师绝非一人。这样的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才逐渐有所改变。北大的先生亦重守道,或者说是“安贫乐道”。留在北大教书,物质待遇确实不佳,但多少才气横溢的先生把一生都献给了北大,献给了我们这些如流水一般长流常新的学生。先生们贪恋北大的,是这座校园里无以伦比的学术民主空气,是聪明人与聪明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是智慧者与智慧者的深度遇合与长久的心灵对话,是永远想把学问做到最好的敬业氛围。北大先生的刻苦,中外皆知。仅举二例为证:唐代文学研究家陈贻焮教授本科时为我们讲过“唐诗研究”一课。先生有一天在课堂上说:“昨天我终于把百万字的《杜甫评传》写完了,我大哭了一场,算是为老杜送了终!”不久,陈先生便盲一目。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佘树森先生为国内现当代散文研究大家。我随其读书三年,发现佘先生吃穿不上心,休息不上心,娱乐不上心,唯读书工作上心,这位年轻时曾经用毛笔抄写过长篇小说《红楼梦》的学者,终因劳累过度而英年早逝(55岁)。北大先生的自尊,最重要的表征是:所有先生在事业上都力图做一个走在前面的人而从不愿意落在后面。他们的敬业做学问是来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冲动,是灵魂的喜欢,是从年轻时代起就选择和认可的一种生存和生活的美好方式,绝不需要旁人的督促和逼迫。北大的先生们学问做得好,文章写得多,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多长了三头六臂,而实在是因为他们自尊心强大,永远自己跟自己较劲。
问 :文学创作要有生活体验、审美追求、社会责任感,您对文学评论的创作有什么看法?
答 :第一,文学评论的创作与其他文学文体的创作一样,必须立足于个人的生活体验、独特的审美追求和社会责任感而展开。相比于形象思维更为活跃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创作,文学评论的理性思维更为强大一些,难度也更大一些。最好的文学评论作品,都是出自那些生活体验深厚、情感深沉、读书积累甚多、思维清晰深刻的创作家之手。一个好的文学评论工作者,倘若没有十年以上的读书积淀和专业训练,是无法从事这个行当的。因此,从事文学评论工作者的人数总是少于其他文体的创作家人数。原因就在于:从事文学评论工作需要专业的训练和磨砺,从业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要与时间和寂寞搏斗。
第二,文学评论工作不是书斋里的个人情感抒发,而是与书斋之外的大地和社会生活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我选择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当代西部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评论工作,看重的恰恰是它们与现实的亲和之力。因此,我一直认为文学批评不是寄生性和附庸性的,它的“根”本应该深深扎在人类生活和时代的丰厚土壤之中,是变动不居的社会生活和绚烂多色的时代风云给予文学批评以强大的背景支持。一篇优秀的文学评论文章当中总是跳动着一颗对现实的热切关注和忧患之心,流淌着批评者对生活、时代和人本身的独特理解和新鲜感受。从这个角度而言,一个优秀的批评家和一个优秀的作家是具有同等价值和地位的。更不消说,中外文学史上还有许多兼有创作家和批评家两重身份的文学大师。
问 :您觉得文学理论对文学创作的帮助怎样?文学评论的最大动力是什么?
答 :文学理论对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性意义。一个缺乏理论武装的创作家是走不远的。文学创作者在从事创作之时,实际上一直受着一些理论的支配和影响,无论创作内容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氛围的营造、语体风格的选择,等等,都受某一种(或者数种)文学理论的影响。有些创作家声称:自己的创作不受文学理论支配,这是欺人之谈。
文学评论最大的驱动力来源于评论家对时代风云、人生事象和人性奥秘的浓厚兴趣,也来源于评论家被优秀深刻的文学作品所感动,感动于作家对人类美好生活的优美呈现,对高贵人性不遗余力的赞颂,对社会生活消极面和人性黑暗面积极的干预和毫不留情的批判。
问 :您现在创作上最大的压力是什么?您创作上的最大愿望是什么?
答 :创作上感觉到的最大的压力一是想做的工作和可以支配的时间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现在读书和写作文学评论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时间,感觉时间紧张。我一直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想静下心来把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和十九世纪以来的欧洲优秀小说再重读一遍。年轻时读过许多,现在在经历了人生的一些风雨之后想再读一遍,但是抽不出时间。再者,如今自己写作文学评论文章的时间经常是仓促的,写作的过程也是断断续续的,一万字的文章数月才可成篇。二是做了多年的研究生导师,指导了许多学生,但学生们毕业之后真正从事文学评论工作的人数极少。许多学生“坐冷板凳”的意愿缺失,因为耐不住寂寞,物质利益回报太少又太慢。每每想到这一点,不时会有专业挫败感。
创作上的最大愿望是:希望能够拥有一个自己领军的专业团队,认真而耐心地做好西部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和评论工作;希望自己的评论文章能够拥有更多的读者。
问 :您认为文学创作的难度在哪里?它应该在理论层面上解决,还是在文化层面上解决,抑或应当在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当中得以解决?
答 :任何文学创作(包括文学评论写作)都是有难度的。一个创作家只要不甘心平庸,只要想超出一般作者的创作水平,他就必须给自己设定具有难度的标高。文学创作的难度在于,经典作品和优秀作品已经大山般横亘,哪怕爬到大山的半山腰,也要费尽一生的心血。但人类的生活永远充满新鲜性,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要重新活一次,所以古老的生命和生活之树完全可以开出艳丽的新花。写作者破解难度的唯一路径是与伟大的作品保持疏异性,努力写出全新的生命感受和对社会、历史、人性的惊人发现。
问 :多年来的创作,您对文学评论的看法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有变化,这种变化的根源在哪里?
答 :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早期岁月,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是“显学”,是社会关注度很高的一项文化事业。那时,大学中文系招生,基本能把各地的文科“状元”网罗进来。以后,中国社会转入市场经济大潮,功利主义成为大众的主流意识,随着许多人对公民精神成长话题和社会精神环境建设的漠视,文学创作逐渐被“边缘化”。这是可以见到的客观现实。
我对自己所从事的文学评论事业一直抱有尊敬的态度,从业者的神圣感没有丢失。我始终信奉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文艺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我愿意用一生的时间来守护这一盏灯火。我最新出版的一本评论集的书名就叫《守护风沙中的一盏灯》(作家出版社,2018年10月),表达的就是这样的心情。
问 :您觉得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文学评论家,其优势何在?
答 :我觉得唯一的优势是,你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性了解得更加深入一些。
问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文学评论家,您如何看待目前汉语形态下的民族文化及其创作者面临的问题?
答 :汉语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语言之一,它的神奇和奥妙之处,也许终我的一生都未必揣摩得清楚。汉语给予我写作的灵感,也给予我深刻的思想和精美的语言。我希望少数民族创作家们能够从汉语这个宝库当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和文学营养,以丰富和壮大民族文学的写作。
问 :您对文学创作中回族语言文化的运用有什么具体看法?
答 :当代中国回族作家都是用汉语写作的。因为要涉及民族特殊的生活领域(比如宗教生活领域),一些经堂语会很自然地进入文学作品当中,一些回族文化习俗也会真实地呈现于作品当中。但是,无论怎样描写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运用某些经堂语从事创作,我觉得最核心的问题是: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回族作家,你都应该把讴歌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讴歌回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对祖国和中国 *** 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放在首位。有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相处,才可能有各少数民族的幸福和未来。这一点,应该是回族作家从事文学创作时必须遵循的基本的创作思想原则。
问 :您认为文学作品中如何把握和考量民族文化的“先进”和“落后”?作为一个民族文化名人,您怎样看待自己民族的未来发展?
答 :判定文化的“先进”和“落后”,自然有相对科学和客观的衡量尺度。能够促进民族各项事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文化就是先进的文化。反之,阻碍民族各项事业的发展、损害人的正当权益、阻碍人的健康发展、破坏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文化就是落后的、坏的文化。
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照耀下,在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和谐社会环境中,回族人民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一定会赢得美好的未来。
问 :“西海固”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虽然那片土地贫瘠、“苦甲天下”,却是一片滋养文学的沃土,走出了石舒清等一批优秀的文学创作家,您如何看待“西海固”文学。
答 :“西海固文学现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于中国文坛的一个文学现象。宁夏的“西海固”地区土地贫瘠,极度缺水,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比较艰难。就是在物质生活比较匮乏,精神生活比较单调的环境中,“西海固文学”却蓬勃生长起来,一批优秀作家脱颖而出。“鲁迅文学奖”从1997年设立至今,已经21年,一共颁发了七届作品奖。在获得“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的35位作家当中,宁夏占有3位(石舒清、郭文斌、马金莲),其中两位是回族作家。非常凑巧的是,这三位获奖作家皆出自“西海固”地区。我们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西海固文学”的成就是多么卓越和引人注目。三位来自“西海固”地区的作家之所以能够获得中国文学的最高奖,我以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从创作主体来看,三位获奖者都是异常勤奋的写作者。从怀着一颗敬畏心、虔诚心踏上文学创作之路到获得国家级文学大奖,在漫长的十几年到二十年间,三位获奖作家一直以一种坚韧的劳动精神,认真而执着地在文学的土地上深耕细作,不惧风沙扑打,不怕寒热侵袭。他们只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而从不指望简单而轻松的付出便可骤然获得惊人的回报。石舒清等人的获奖,是自身勤苦劳作、挥汗如雨而得到的最优美的回赠。
第二,“西海固”作家的创作一直立足于他们所熟悉的“西海固”大地,是“西海固”这片土地上生活的艰难、人生的不易和人的命运的多姿多彩给予作家创作不竭的动力和源泉。他们的获奖一再证明:优秀的文学创作永远都是与“土地、人民、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第三,在三位“西海固”作家的作品当中,仁爱、温暖、善良是贯穿始终的主旋律。在他们所构筑的文学天地当中,尽管有着生活的不幸、沮丧、坎坷和艰难,但创作者始终以一支饱含深情的彩笔,书写着人类生活本身所具有的美丽和仁善,并把这种“美”和“善”当作照亮人类生存暗影的不灭灯火。我们读他们的作品,内心常常会被温暖的潮水所淹没。
第四,三位作家的获奖与宁夏文学界的共同努力、共同奋斗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
我们都知道,一个作家的成长、成熟直至获得国家文学最高奖,他(她)的身后是有着一批人默默地为之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为之付出了心血和智慧的。这其中,宁夏的几家文学刊物《朔方》《六盘山》《黄河文学》,应该说是做出了杰出贡献。以我熟悉的《朔方》为例,从冯剑华主编开始,经过哈若蕙主编,再到漠月主编,十年间,《朔方》一共发表了马金莲的小说和散文作品共24篇,另外还发表了3篇有关马金莲创作的访谈和评论。《六盘山》杂志是马金莲文学起步的所在,对马金莲的成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马金莲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当年她在固原民族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朱世忠先生在一次全校大会上特别转述的一句话(《朔方》杂志编辑说:“马金莲的写作就是和一般同学不一样,大有潜力!”),成为她往后几年努力的动力之一。所以,马金莲曾经有言:“作者与刊物的关系,就如一棵小苗与一片沃土的关系。”(《我与〈朔方〉之间的点点滴滴》, 《朔方》2011/1)
问 :如果从审美的角度用几个关键词概括“西海固文学”,您觉得“苦难主题”“清洁精神”“死亡叙事”可以概论吗?如果不可以,您怎么看?
答 :任何一种文学创作现象都可能是丰富的、多色彩的。从审美的角度,用“苦难主题”“清洁精神”“死亡叙事”几个关键词来概括“西海固文学”,不能说完全不准确,但有可能遮蔽了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更为丰富的内涵。“西海固文学”当中不仅有“苦难叙事”,也有充满喜气和乐观情调的作品,你看郭文斌的小说《大年》《点灯时分》等,感受到更多的是生活的诗意和人生的幸福感。“西海固文学”当中不仅有“死亡叙事”,也有生的欢欣和人间的温暖,石舒清的小说《清洁的日子》和马金莲的小说《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所透露的不都是人对温暖生活的热爱和依恋之情吗?刚刚公布的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授奖辞这样评价《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马金莲《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中,两种家常食物的制作和分享,是生活意义的淬炼、生活之美的晕染。对物的珍惜,也是对心的珍重。精确的、闪亮的、涓涓流溢的细节使心与物、人与人温暖地交融。”所以,读者们和研究者们在阅读“西海固文学”时,最好能够以一种不受干扰的、原初和平和的心境进入作家们所构筑的异常丰富复杂的文学世界。
问 :您关注过现代回族文学吗?或者现代回族新文化运动?您认为回族现代文学对当代回族文学有多大影响?
答 :关注过一些现代回族作家的创作,比如白平阶先生创作于20世纪30至40年代的小说,马宗融先生的译作和文学研究文章。
回族现代文学当然对当代回族文学有影响,至于这一影响有多大,没有做过相应的学术研究,还不能给出明确答案。
问 :您认为回族文学现在的缺陷是什么?您理想中的回族文学是什么样的?或者说您对回族文学的现状有哪些看法和期待?
答 :回族文学创作现在存在着一些瓶颈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创作题材的单调性问题。回族作家们创作的涉及乡土生活的作品显得数量庞大了一点,其他生活领域的进入和书写,还需要加强。也就是说,回族作家的创作视野应该再开阔一些。
第二,作品的思想深度问题,尤其是回族作家所创作的长篇小说的深度问题。许多回族作家的创作,还存在着“选材不严、开掘不深”的缺陷。鲁迅当年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刚刚闯入文坛的沙汀和艾芜,希望他们“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鲁迅的告诫显然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对于许多回族作家,尤其是从事长篇小说的写作者来说,生活经历和个人的心灵经验只能是写作的触发点,而绝不是全部。因为在创作长篇小说之前,不能不慎重考虑这样两个创作问题。第一,你的人生经验是否具有足够的“浓度”和强度,可以经得起长篇小说这种“繁复文体”的强力撕扯和锻造。也就是说你的生活经历和心灵经验本身是否能够满足长篇小说这种文体所提出的诸多的艺术要求。第二,你的人生经验在转变为艺术作品之后是否具有“挥发性”和超越性特征。创作者的生活经验已经积累得足够丰富,那么从这些人生经验里是否一定能够提炼出芳香四溢的思想价值和意义呢?是否能够具有新鲜而强悍的审美冲击力呢?学者兼作家的杨绛曾经说过:“经验所供给的材料,如不能活用,只是废料。”(《关于小说·事实——故事——真实》)我认为杨绛所说的“活用”,其实是指作家处理生活经验的高度发达的艺术能力,也即“点铁成金”的能力。
显而易见,作为创作,对生活的选取和裁剪,提炼和升华,开掘和发现,才构成艺术最内在的品质和本源。鲁迅所谓的“开掘要深”是说作家对所掌握的“生活”必须要有穿透的能力,必须要有新鲜别致的惊人发现。今天,当我们从纷乱的生活事务中抽出时间,静下心来阅读一部长篇小说时,我们实际上首先期待着能够从作品当中感受思想的震撼与冲击,因为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的艺术思维往往能够穿透生活的表层而达到人类命运的深处。现实是如此复杂难辨,世情是这般嘈杂喧嚣,心灵有诸多纠结困扰,我们阅读长篇,既希望从中看到熟悉的人生缩影,更盼望着小说能够将我们引入一条长长的思索的隧道。我们并不需要苛求作家都是生活的导师,能够回答所有尖端和尖锐的问题。但是,我们有理由要求作家对你所描写的生活不仅熟知,而且还要从中有所“发现”。由于你的锐意的“发现”,一些本来我们熟悉的事物,经由你的文字,却使我们获得了全新的感受和全新的认识,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意识被挑动,被唤起,被激活了,我们就像一直处于熟睡当中的婴儿,忽然张开了惺忪的睡眼,打量着呈现在眼前的一个新奇的、陌生的世界。
第三,回族作家在创作中的艺术表现方式总体而言还欠丰富,显得单调和单薄一些。在写实和写意之间,在艺术处理的“实”与“虚”之间,在立足本土文学资源和汲取异域文化营养之间,一句话,在艺术地立足大地扎根泥土与冲天一飞俯视苍穹之间,回族文学还有一段不短的探索之路要走。
⑨ 怎样回答问题什么样才算优质
我八个问题回答四个被确定为优质回答,四天时间连过四关,但是+V的道路依旧很漫长,下面我来分享一下这两个多月来的体验。
A.图片切合主题,照片漂亮,连排三张照片要协调;
B.回答问题的前三行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让被推送的人有兴趣点开阅读;
C. 问题回答完毕,不停的与活跃用户互动,比如给圈子里的用户点赞,给帮自己点赞的人回赞,及时回复点评,以提高文章的活跃度。
以上是我的体会和总结,但愿能给你们一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