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文化生活有哪些特征

文化生活有哪些特征

发布时间:2023-05-22 08:53:37

㈠ 用政治《文化生活》说明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华文化的特点:

㈡ 简述文化的特征

文化的特征: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3、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

具体人类文化内容指群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规范,律法,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等。

(2)文化生活有哪些特征扩展阅读:

文化的层次:

一般地把文化分为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1、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衣、食、住、行。

2、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

3、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

4、心态文化是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这是文化的核心,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

㈢ 简述草原文化生活的特色

草原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生态性和包容性。草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当中,主要通过畜牧业以及狩猎等生产来获得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狩猎是由人与动物构成的生产方式,猎民只有长期能捕获到猎物才能持续进行狩猎活动。猎民在狩猎当中对猎物适度捕杀,从不乱捕乱杀,还经常为维护生物链的长期存在而放生,这是按照自然规律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从而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当草原民族以畜牧业为主业之后,人、自然、牲畜三者就构成了游牧生活的生产方式。当人在生产当中遇到牲畜与牧场之间的矛盾时,牧场物植物难以供应牲畜的需求。这时草原民族就用转场的方式到水草丰厚的地方生活,逐步形成了游牧与轮牧的放牧制度,有效地保护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提高了牧业经济的效益。

㈣ 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和原因

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等。当埋蚂拦代文化生活有两个特点,分别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物派择,形成这个特点的原因是:现代科学弯胡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㈤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生活的主要特点

一是读书观念的转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的人去到外地打工,了解到很多在农村了解不到的事情,通过这种传带人们了解到知识改变命运的真实含义,明白了知识就是力量的真谛,摒弃了读书无用论,开始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二是生活观念转变。民众开始向高层次和多元化追求个人的需求,过去农民只是单方面追求物质,以解决温饱问题,思想上也是过于固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意健康的饮食,不是单单的填饱肚子就了事,追求营养搭配;三是消费观念的转变。开始向健康型和娱乐型转化。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新桥村,传统的消费习俗和观念已经开始被一些新的消费方式和观念所替代。如从生存型消费观向健康型消费观转化,从物质型消费观向精神娱乐型消费观转化,从永久型消费观向时兴型消费观转化,从乡村型消费观向城镇型消费观转化。以新桥村为例,由于紧靠圩镇,经济水平较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和城镇居民融为一体,各方面的消费层次呈多元化,消费水平也相对较高;四是婚姻家庭观念的转变。婚姻和家庭关系已在农村发生深层次的变化。如择偶标准改变,表现最突出的是门当户对的观念早已过时,个人品质和行为的好坏,逐渐成为农村青年男女择偶的主要标准。而且随着人口流动性大幅度增加,很多外出打工的组件成不同地区,甚至不同省份之间的家庭。

㈥ 简述家庭文化生活的特点

家庭文化是文化在家庭的呈现形态,包括文化的内容和存在方式.家 庭文化上与一定的生活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显着的时代特征.家庭文搜链尘化往往并不是固定的形态,有时它体现为一种观念、氛围、甚至一种追求.家庭文化唤碰 是家庭的世禅润滑剂、粘合剂,对建立文明、健康、民主的现代家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㈦ 文化的特征主要有哪五个

文化的特征主要有传递性、复合性、象征性、超生理复性和超个人性、变迁性与堕距(滞后)。
详细解释:
1、传递性: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包括纵向传递(代代相传)和横向传递(地域、民族之间)两方面。
2、复合性: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制起。
3、象征性: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
4、超生理复性和超个人性:超生理性是指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的和创造的,文化不能通过生理遗传。超个人性是指个人虽然有接受文化和创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形成文化的力量却不在于个人。个人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需要文化,才能接受文化,才能影响文化。
5、变迁性与堕距(滞后):变迁性是指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是处于变化中的。一般认为大规模的文化变迁有三种因素引发:
第一、自然条件的变化,如自然灾害、人口变迁;
第二、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如不同国家、民族自技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交流;
第三、发明与发现,各种发明、创造导致人类社会文化的巨大变迁。滞后性是指文化的各部分在变迁时的速度不一样,导致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

㈧ 人的文化生活包括哪些方面

阅读、写作、文娱、体育及其他艺术方面。

2015年至2017年,舞台艺术创作共推出原创首演剧目4499部;2012年至2018年,图书出版从41.4万种增至51.9万种,期刊出版总品种数由9867种增长到10139种;2018年电影产量超过1000部,票房达609亿元。

我国文化产品供给质量和数量大幅提升。雒树刚在做报告时表示,我国已成为世界图书出版、电视剧制播、电影银幕数第一大国,电影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此外,我国文化企业数量不断增长、供给能力迅速提升。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文化企业共309.28万户,占全部企业数量的8.9%,文化产业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标迈进,服务民生的作用凸显,文化走出去取得积极进展。

(8)文化生活有哪些特征扩展阅读

我国群众文化生活面对的问题

1、高质量文化供给不足。文化产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适应,低端供给过剩与中高端供给不足并存,文化产品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抑制了文化消费。

2、产业发展不平衡。与美国、韩国等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及影响存在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西部省(区、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文化企业实力偏弱。我国文化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但绝大多数是从业人员5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小”和“散”的局面还没有彻底改观。文化企业大多是轻资产企业,普遍面临盈利模式不稳定、生命周期短、可持续发展难度大等突出问题。

㈨ 文化的特性有哪些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友辩现象,具有以下特性:

阅读全文

与文化生活有哪些特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32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1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5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8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