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样做好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在建立 企业 文化 之前,必须走出对企业文化认识上的误区,切误片面理解企业文化就是 标语 口号 、文体活动、 规章制度 、思想政治工作,同时也要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起来看看企业文化建设吧!
怎样才能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作者:李连顺
企业在建立企业文化之前,必须走出对企业文化认识上的误区,切误片面理解企业文化就是标语口号、文体活动、规章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同时也要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两个人编造出来的,而是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建设、发展整个过程中。
1、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企业文化是否成功建立,衡量标准:是否被企业员工广泛认同,是否自觉体现在员工的行为举止和各自的工作中。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要求我们要站在员工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重视员工的感受,切勿高高在上,以个别领导的主观想象去实施,去强加于企业员工。还要注意宣传企业文化的方式,不能强迫输灌,只能积极引导;不能眼高手低,只能从细从小人手;不能过于注重外在形式,而要关注内部消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获得员工的普遍欢迎,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率先垂范,发扬光大
企业精神不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装饰品,而是需要企业从上到下,从管理者到员工身体力行的规范。要求员工做到的,管理人员首先做到,员工做不到的,自己也要做到。如果领导只是动动口,摇摇手,自己没有亲自去做,企业文化建设就会变成毫无价值的一句空话。而员工作为企业的主人翁,也要时时、处处、事事体现企业精神的要求,真正把企业精神落实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去。只有上下联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企业精神才能发扬光大,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3、大力宣传,树立榜样
企业精神确立后,要想真正被员工所接受,就必须通过各种宣传工具、途径、方式进行引导 教育 ,把企业精神所提倡的观念、意识、精神和原则进行大力宣传,使之深入人心,使员工在企业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企业文化宣传式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宣传自己;公司定期开展宣传教育课程,宣传企业文化;围绕企业文化展开歌舞、演讲、朗诵等比赛活动,增强文化意识;组织员工进行参观学习,增进员工主人翁意识;统一制定企业制度政策,形成规范管理模式等。
此外,公司应建立表彰奖励机制,通过各种形式,奖励先进员工、先进组织,树立榜样,弘扬精神,使之起到感召和鼓舞示范的作用。
总之,我们北钢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长久的工程,不但要有宏远的战略眼光,更要从点滴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如此,才能将企业文化宣传好,公司管理好,品牌战略建设好,协调管理好企业,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建立企业品牌形象才具有深远意义。
怎样建设企业文化文化的力量
当我们将企业放在一起比较强弱、优劣时,常常听到人们说好企业里的员工素质高。这是一个认识误区。人,都有优点和不足,作为个体比较时,差异明显,而就一个企业而言,个人素质的差异并不对整个组织的有效性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强调个体素质,是我们在不能解释这一现象时得出的似是而非的结论。企业组织有强有弱,个人表现有好有坏,这个现象的后面其实是企业文化。
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1. 有的人在我们单位是条虫,换了个公司却成了龙;
2. 我们从外单位挖来的人才,在我们公司施展不开,表现令人失望;
3. 有的单位的员工,周日晚上兴奋得直搓手:“明天又要上班了!”
4. 有的单位的员工感觉上班是折磨:“周五怎么来得这么慢啊?”
5. 踌躇满志的大学 毕业 生,参加工作时充满希望,决心大干一番,不久热情消退了,接着棱角磨掉了,人变得乖巧,圆滑。
随便列举的这几个例子彰显环境或者风气的力量。在好的风气中,恶人能变善,在恶劣的风气中,好人也学坏。在坏的风气中能维持善的是少而又少的圣人。组织建设的重点是建设企业文化,就是出于这个道理。
企业文化用通俗的语言讲就是企业的风气。就像我们的部队有部队作风,例如好八连的爱民和艰苦朴素,钢六连的坚忍不拔和无坚不摧。我们的学校有校风,例如注重基础、学术民主。共产党有党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企业也各有自己作风。可惜我们没有系统 总结 过创建作风方面的 方法 、推广过这方面的 经验 ,所以在人们的印象里,似乎作风是偶然的、自然形成的。
如果用理论的语言表述,多数人接受的说法是,企业文化是企业内主流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它由领导者倡导,身体力行,后为员工们接受、采纳,最终成为企业的风气。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不过,有的纯粹,有的混杂;有的正派,有的不健康;有的是倡导的,有的是无意识中形成的。作为科学管理的重要概念,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是有导向、有计划的。
有的管理学者把定义范围扩大,总括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目标,通称为企业理念。
企业文化也好,企业理念也罢,其目的都是让企业的目标成为每个人的目标,把企业的价值观变每为个人的信念,化为每个人的行动,成为人们日常工作、行为方式、待人处事的准绳。一个企业如果有好的企业文化或者共同的企业理念,就能做到上下一致,同心同德。德鲁克说得好:没有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就没有组织,有的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企业要做百年老店,长期存在下去,不能只靠个别英雄人物,而是要靠制度,靠文化。只有这样,当优秀的领军人物离任后,公司的竞争力和业绩仍有可能延续。中国的中药房应该多如牛毛,唯有同仁堂换了多少代掌门人,百年不倒,想来应归功于它赖以安身立命的店规堂训:同修仁德,济世养生。
‘贰’ 江西邮政企业文化理念践行自我测评(2007年四季度)
江西邮政的“企业精神理念”包含职工的共同理想、信念追求、思想情操、道德规范、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劳动态度、行为取向等因素,它桥肢稿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发展、逐步孕育而成的一种群体意识。敏孝这种精神,能促使企业兴旺发达,职工素质不断提高,同心协力建设“行业领先、社会尊重、员工自豪的和谐家园。”
弘扬企业精神就要爱岗敬业。邮政企业要大力营造敬业氛围,形成人人爱岗的职业道德风尚。要热爱本职工作,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才能主动、勤奋地学习技能,才会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要练就过硬的本领,肯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是对职工的基本要求;要加强学习,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专业技术素质和实际饥巧工作能力,与时俱进,适应日新月异企业发展的需要;要在工作中追求卓越,坚持工作高标准,不断超越自我,挑战自我,大胆探索,使工作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
‘叁’ 怎么样做好企业文化建设
通过建立文化墙,宣传公司的理念和价值观,从而达到员工对企业认同。那么,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呢?下面就和我一起看看吧!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
体现公司理念和价值观
营造乐观向上的公司氛围
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增强员工归属感和使命感
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和氛围
二、企业文化建设通常步骤
1、员工关系建设
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关怀员工,使其体验到公司的温暖,从而增强员工归属感,让员工在工作中真正实现愉快。这些方式主要有:
(1)员工生日祝贺,提供生日蛋糕并且在企业内部QQ/微信群里公开祝福;
(2)员工生病时进行探望;
(3)节日时发放礼品。
2、建立企业文化墙
通过建立文化墙,宣传公司的理念和价值观,从而达到员工对企业认同。文化墙主要内容为公司各种公告、员工风采、部门个性搭建比拼;每次活动时的照片等。
3、文体活动的开展
为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公司每季度举行一系列的文体活动,如下:打篮球、羽毛球比赛等;
4、奖项评比
为了鼓励先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设立如下奖项并给予奖励,主要奖项有:优秀部门奖、优秀员工奖、优秀经理奖、创新奖等,并进行表彰会并在企业内部刊物公开表彰;
5、公司内部交流机制
为了增进内部沟通,促进员工和谐,打造积极向上的办公环境,可以利用企业QQ/微信交流群,每天在上班前进行问候,下班前进行问候,同时分享一些好文章、名人名言、励志故事或者幽默短信、行业动态、热点新闻、谜语等等比较能够调动气氛的正向信息。
6、内部学习机制和PK机制
每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籍,每周为大家推荐一篇好的文章进行交流分享,按部门之间进行PK;每次将获胜部门集体合影在文化墙张贴;
7、加强对员工家属进行关怀
每月在会议室组织看一场励志电影,并且员工家属当月有过生日的可以一起邀请看电影,并且有小礼品赠送,促进员工相互了解和交流;每半年出一期内部期刊将半年度最优秀的员工进行家庭采访可以将家庭合影一起登陆内部期刊,增加对员工家属的关怀同时也可以宣传企业形象等
物流企业文化建设
一、简说什么是企业文化。
当一个企业刚开始,只有几个人的时候,实际上靠的更多的不是管理,也不是文化,而是老板的个人魅力和员工的个人能力;当企业发展到几十人,上百人的时候,单凭老板的个人魅力已经越来越感到吃力了,这个时候,企业制度管理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但到了几百人,上千人,甚至更大规模的时候,老板的个人魅力、制度管理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局限性,这时,企业文化的作用就能充分的展示出来了。 “小企业看老板,中企业看制度,大企业看文化”,我想,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企业文化是一种“团体经验的学得产物”, 是某个特定团体在学习处理外在适应与内部整合问题时所创造、发现、或发展以及沉淀、固化而来的,由于这个模式运作得很好,因此被视为值得教给新成员,当作认知、思考与知觉的正确方式。企业文化就是经营者要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公司的宣言。对外是公司的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
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意识,而且是一种统一的思想和意志,是一种能够区别其他企业而特有的标志性的统一的意识,只有这样的文化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同时,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统一的标志性的意识,而且他还必须具备维持这种意识统一方向的能力,只有这样的文化才是完备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没有所有制、规模大小与区域概念,是一个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一个共同的战略。世界企业管理大师对企业文化做出了基本相同的解释。
彼得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并植根于一种文化(一个社会)、一种价值传统、习惯和信念之中,植根于政府制度和政治制度之中。”威廉大内说:“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
此外,文化还包含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守诚或是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价值观。”阿伦肯尼迪和特伦斯迪尔说:“价值观是任何一种企业文化的基石。价值观已作为一家企业成功哲学的精髓,为所有的职工提供了一种走向共同方向的意识,也给他们的日常行为提供了指导方针。”企业文化具体表现在成员的价值观、信息搜集与内部沟通模式、自发性构想从评价到实行的过程、上下互助的关系、对企业的忠诚度以及工作的责任感等等。从本质上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也使得一个企业不同于其他的企业。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向公众树起的一面旗帜。企业文化往往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价值观取向和精神支柱,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理论和哲学理念的融合、创新和飞跃。
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拥有优秀的文化,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生不息的源泉。
二、什么是物流企业文化?
物流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称之为物流文化。目前国内对物流文化的理论研究和深入讨论尚不多见,从物流文化的内涵上看,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界定方式,大体可以归纳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物流文化观。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物流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赖于以物流技术、物流资源、物流信用为支点的经济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形态、社会规范、行为方式和精神观念四个层面,从而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金字塔”物流文化结构。狭义的“物流文化”,即“物流企业在相关的活动中产生的、影响企业自身行为的精神现象的总和,主要是指企业对物流活动的认知、态度、信念、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具体而言,它是指物流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由全体员工所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
从企业文化结构的各个层面来说,物流企业文化特性主要体现出如下几个方面:
1、物流企业文化的物质层。物流企业提供的产品是服务而不是实物,是通过将商品在克服时间间隔障碍的基础上,进行空间转移,完成商品的价值增值过程,物流服务与其他服务产业比较有许多不同之处,这给物流企业的经营和企业文化带来重大的影响。具体讲,物流服务的主要特性如下。
1)无形性。商品是一种有某种具体特性和用途的物品,是由某种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的重量、体积、颜色、形色和轮廓的实物,而物流服务主要表现在活动形式,不物化在任何耐久的对象或出售的物品之中,不能作为物而离开消费者独立存在,顾客在购买服务之前,无法看见、听.见、触摸、嗅觉物流服务。物流服务之后,顾客并未获得服务的物质所有权,而只是获得一种消费经历。
2)不可储存性。物流服务容易消失,不可储存。物流企业在为顾客服务之后,服务就立即消失。因此,购买劣质服务的顾客通常无货可退,无法要求企业退款,而.目_企业也不可能像产品生产者那样,将淡季生产的产品储存起来在旺季时出售,而必须保持足够的生产物流企业文化研究能力,以便随时为顾客服务。如果某个时期市场需求量低,物流企业的生产能力就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而在市场需求量超过生产能力时,物流企业就无法接待一部分顾客,从而丧失一部分营业收入。当然,一尽管物流服务容易消失,但物流企业可反复利用其服务设施,因此,要保持持久的销售量,物流企业最好的方法是保持现有的老顾客。
3)差异性。差异性是指物流服务的构成成分及其质量水平经常变化,很难统一界定。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不可能完全相同,由于人类个性的存在,同一位第一线的员工提供的服务也不可能始终如一,与产品生产相比较,物流企业往往不易制订和执行服务质量标准,不易保证服务质量,物流企业可以在工作手册中明确规定员工在某种服务场合的行为标准,但管理人员却很难预料有各种不同经历、性格特点、工作态度的员工在这一服务场合的实际行为方式,而且服务质量不仅与员工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能力有关,也和顾客有关,同样的服务对一部分顾客是优质服务,对另一部分顾客却可能是劣质服务。
4)不可分离性。有形产品可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一段时间内存在,并可作为产品在这段时间内流通,而物流服务却与之不同,它具有不可分离性的特征,即物流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也就是说企业员工提供物流服务于顾客时,也正是顾客消费服务的时刻,二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由于物流服务本身不是一个具体的物品,而是一系列的活动或者说是过程,所以物流服务的过程,也就是顾客对服务的消费过程。因为物流服务的不可分离性,不需像产品一样要经过分销渠道才能送到顾客手中,物流企业往往将生产、消费场所融为一体,顾客必须到服务场所,才能接受服务,或物流企业必须将服务送到顾客手中,因此各个物流服务网点只能为某一个地区的消费者服务。
5)从属性。货主企业的物流需要是伴随商流的发生而发生,是以商流为基础的,所以物流服务必须从属于货主企业物流系统,表现在流通货物的种类、流通时间、流通方式、提货配送方式都是由货主选择决定,物流企业只是按照货主的需求站在被动的地位来提供物流服务。
6)移动性和分散性。物流服务是以分布广泛、大多数时候不固定的客户为对象,所以有移动性和面广、分散的特性,这会使产业局部的供需不平衡,也会给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7)较强的需求波动性。物流服务是以数量多而又不固定的客户为对象,他们的需求在方式和数量上是多变的,有较强的波动性,容易造成供需失衡,成为在经营上劳动效率低、费用高的重要原因。
8)可替代性。一般企业都可能具有自营运输、保管等自营物流的能力,使得物流服务从供给方面来看有替代性,这种自营物流的普遍性,使物流经营者从量和质上调整物流服务的供给变得相当困难。因为物流服务的这些特性,所以物流企业必须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又由于现代物流服务具有难以复制的特点,所以服务质量是物流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物流企业文化的行为层。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物流活动都是先有探索和实践,后有理论和方法论,然后有关于物流文化的沉淀。
我国现代物流的集中探讨和践行,始于2000年前后,那时以海尔物流改革作为一个里程碑,笔者有幸作为一名咨询师参与了这场始于1998年的物流大改革,当时的文化,直接来源于海尔的“迅速反映,马上行动”—海尔的OEC,个人与团队的强有力的执行力文化。
而今天,作为第三方的服务型企业,其核心竞争能力无论是以快竞争,还是以安全为竞争,还是其他的说法,都必须要强调团队和个人的竞争力作为基础。海尔物流可以迅速发展壮大,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会经营”,更多的是其企业文化做了很好的铺垫和细化,细心的人会发现,无论是海尔集团生产部门,还是海尔物流,都强调那句着名的文化口号“真诚到永远”,而物流企业强调的就是物流服务。
物流企业的物流表现能力更多的是通过其核心管理团队、甚至是1-2名核心高层管理人员的表现能力得以反映的,而具体物流运作的效率和效益却是通过每一个实际操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来体现的,因此物流企业文化的行为层主要讲的是企业员工的行为。同时,物流企业同传统企业一样,更注重客户服务。在企业抓团队管理土作,要从实际出发,从增强职工的团队意识入手,注重发挥企业文化自我内聚的功能,培养全体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员工的行为、思想、感情、信念、习惯与整个组织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合力与整体趋势。这种自我凝聚、自我向心、自我激励的整体意识,就构成了团队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物流服务,特别是快递服务,主要是以速度、网络为中心向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必须做到门到门。每个一线员工都是物流企业活的移动广告,他们时刻向顾客或者潜在顾客传递着企业的信息,员工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业务的持续发展。如果提高员工素质、约束员工言行,光靠制度远远不够,需要企业文化的熏陶,由内而外地改变员工的意识,员工的言行举止自然也得到改变。’
3、物流企业文化的制度层
1)良好的物流管理理念随时间的推移在不断改变,数年来,我国物流活动的组织结构也从强调“物流职能”为核心转变为强调“物流过程”为核心。目前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物流组织正努力将其运作能力更好地支持以过程为导向的管理,而不受功能集成或分割的影响。
2)现代物流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依赖于不同行业之间的联盟与合作,需要把供应商、生产商、运输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在一条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联系起来进行优化。
3)物流企业的组织结构要与货主企业相匹配,才能够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既紧密合作又具有一定自由度的网络组织结构。幼、作企业之间的组织结构相匹配是建立战略协作关系的基础。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文化研究与货主企业之间的协作也是如此。组织结构的匹配也就是一种制度的安排来规范协作企业之间的行为。协作企业根据各自的资源特征及其结合方式来选择合适的协作结构,以充分调动协作伙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物流企业的组织构架和人力资源结构是按照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物流模式运作需要而制定的,但它受不断变化的物流市场的影响,存在着调整、组合或者变动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企业人员经常发生变动(如异地调派、升职或降职等)的几率也在不断增加。
5)物流企业以网络为基础提供服务,因此必须有庞大的网络作为依托,每个物流公司都要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服务网络,在更多的地方设立网点,这样,物流企业呈现扁平化的企业结构特征。
6)物流企业由实体化向虚拟化发展。虚拟物流组织世纪上是指一种非正式、非固定、松散的、暂时性的组织形式,各成员仅保留其核心能力和资源,通过信息技术、突破原组织的'有形边界,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以“虚”务“实”,从而以最小组织来实现最大物流全能。虚拟物流组织具有快速相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易于分散物流分险,易于企业抓住有利的物流机会和利用外部物流资源,专注于物流核心业务,且组织灵活性强、合分自如。可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关系较适合虚拟企业物流外包的要求。”
4、物流企业文化的精神层.
1)企业道德以思想政治观为主。由于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是有传统企业转型而来:从传统承运人发展而来,如中国邮政、中外运;从传统承运人中独立出来的,如中铁快运、民航速递;从货运代理和仓储企业转型而来的,如外运、中国物资企业等,都深受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2)企业风貌。物流企业是全球供应链上关键的环节,随着全球贸易的增长飞物流企业的业务中大部分是国际业务,因此物流企业文化更具有共通性、包容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3)企业经营哲学。物流企业以“以人为本、以客为尊”作为业务往来的首要准则,以效率优先的基础上降低顾客成本为业务准绳。
4)企业精神。在以过程为导向的水平组织结构中,当职务是围绕小组而非个人来进行设计时,就形成了工作团队。而且由于物流业务流程环环相扣,区域跨度大,时间连续(有事环节不分昼夜且紧迫),与时间做斗争,而且要求准确无误,如果某个环节出现失误,都将给后续工序造成连锁并且是成倍增加的压力,甚至可能给客户造成无法换回的损失,因此,物流企业需要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并追求1+1>2的团队合作效果。
一种好的物流企业文化,就是一种和谐的家文化,一种兼具个性和共性的人文化。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在关注职工待遇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员工的发展,给员工的不仅要有物质的保障,更要有精神的慰藉。在快节奏、高压力的当下,广大物流人越来越关心自我生存的幸福感和精神的归属感。而物流企业文化具有的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作用,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热情,增强企业凝聚力,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员工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趋同,实现员工精神和心理上的归属感,进而提升对企业的忠诚度。从根本上说,能否做好企业文化直接关系着企业员工流失率的高低。这方面,TNT、联邦快递、德邦物流、宝供物流等快递物流企业显然做得都比较好,为物流企业同行作出了榜样。
企业文化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并引发了企业文化研究和建设高潮。目前,企业文化已然成为企业的重要管理方式。
在企业文化管理过程中,我们将企业文化落地的期望寄托在企业领导者的身上,希望企业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极力倡导,我们对员工不断进行培训教育,并定期考试考核,要求牢牢记住。但即使如此,企业文化工作也未必能够达到预期,因为我们忽视了企业管理者的关键作用,而这一群体是企业文化的传导群体,更是实现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其工作行为与管理方式不仅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而且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的真正落地和作用发挥。
在企业文化管理中,企业管理者要注重履行文化责任,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学习责任、践行责任、教导责任、维护责任、创造责任和管理责任等六大责任。
学习责任
学习企业文化不仅是员工的事情,更是管理者的事情。管理者作为公司的一员,必须学习公司企业文化,同时作为管理人员,还要对公司企业文化能够有较深的认知和理解。管理者要了解企业文化的内容,准确认识企业文化形成背景、发展脉络、逻辑结构和内涵特点,汲取其中的先进经营思想与管理方式等,同时还要明确企业文化对自身及员工的要求,以便于管理者在自身工作和管理员工过程中保持正确的企业文化方向。
践行责任
员工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企业管理者的角色作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的文化风貌。管理者在工作中不仅要遵守制度流程等规范,还要自觉践行公司企业文化,遵循公司文化价值和行为规范,在事项决策、工作分配、员工管理、工作评价、上下沟通、关系处理中,要有意识地考虑到公司的文化标准,恰当平衡保守与进取,机遇与风险、效率与规范、成本质量与效益、个人与团队、整体与部分、社会责任与企业利润等各种关系。
教导责任
管理者不仅要促进下属员工技术和能力的提升,同时要提高其文化素质和修养。管理者有义务督促下属员工学习和践行公司的企业文化,并有责任确保企业文化在其管理范围内的有效落实。企业管理者在与下属员工工作交往中,要注重以身作则的文化示范作用,并注重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使下属更深刻地理解、认同公司企业文化,理解企业文化要求的必要性和意义,明确企业文化的要求,并提高员工文化践行的自觉性。
维护责任
管理者要以实际行动维护企业文化的正常运行,并在员工违背公司文化期望时主动给以纠正,并针对此状况进行分析,对员工进行针对性教育培训,以确保每个员工、每个行为都符合文化规范。同时,管理者要能够在公司制度、流程等执行过程中,要思考其是否符合文化的价值倡导,当发现有违背公司企业文化倡导的管理行为时,要能够及时向公司反馈,以采取修订措施,保证文化倡导与制度流程之间的匹配和一致。
创造责任
要以动态的和历史的视角看待企业文化,在继承中发扬,在坚持中创新。关注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发现其对公司企业文化的新要求,并敏感于公司新的文化现象,并对其意义和潜在影响进行评价,从而创造文化的优化变革,实现文化新发展。同时要总结公司在外部环境适应和内部价值整合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进行总结、提炼和提升,形成新的文化主张,以更广泛地指导公司工作的成功开展。要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提炼新的公司文化,以更好地适应外部发展环境要求,更好地营造管理环境。
管理责任
管理者要做好本部门的文化管理工作,同时要从公司整体出发,积极参与文化管理,协助文化责任部门开展文化工作,执行各项文化工作任务,支持各项文化活动,并真诚对文化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提高公司整体文化管理水平。
‘肆’ 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或者叫做组织文化,是一个企业特有的符号,其中包含了企业价值体系等多方面体系。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的文化的建设,都想建设属于自己企业的文化,可是很多企业都是仅仅停留在刚开始的阶段,一直不知道要从哪方面着手。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步骤也是一头雾水。
物质文化—表层
它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基础设施等构成,其具体内容包括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生产环境、公司建筑、广告、产品包装和设计等。
1.企业内部组建企业文化战略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并由专人负责。如果由企业的最高领导,如董事长、总裁、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等负责,效果会更好。然后,组建企业文化执行小组,让全员共同参与。
2.调查分析企业现状、行业态势、竞争状况、企业最终目标等。通过调查分析,让每位员工明确自己的真实需求、企业的发展要求和未来的态势,使员工的个人需求与企业文化相一致,增强员工对与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3.归纳总结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战略等,并将其进行提炼优化。
行为文化—浅层
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所产生的活动文化,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和文娱体育活动等过程中产生的企业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
制度文化—深层
制度文化是深层次的企业文化表现,主要包括企业的领导体制、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3个方面。
①企业领导体制包括决策层的管理理念和管理风格等,它对企业文化具有很大的影响。
②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文化的载体。
③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时所制定的、起规范保障作用的各项规定或条例。
在企业中,制度文化既是适应物质文化的固定形式,又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对企业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传承作用。
精神文化—核心层
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与其他文化层次相比,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处于整个企业文化体系的核心位置。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哲学和企业道德等,是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升华。
在构建企业文化过程中,要加强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为其增加新的内容,使其更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并通过对二者的改进,进一步改善企业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促进企业的整体进步,最终实现企业文化结构的优化。
1、宣传推广电建股份的主体文化和公司的企业文化;制订落实公司企业文化战略的各项措施;制订公司企业文化规划、实施细则、年度计划。
2、负责企业文化的对内宣传推广和对外传播工作,组织编写、制作公司《文化手册》、故事集等文化产品,负责公司报纸的编辑、史志年鉴的编纂,网站、宣传片、荣誉室等相关栏目和内容的更新。
3、不断培育、挖掘、提炼、补充、细化和丰富公司的企业愿景、经营理念、职工行为规范等精神层理念,做好企业文化典型案例的征集、总结和推广工作。
4、建立基层企业文化建设队伍,培养企业文化建设骨干。
5、指导公司各部门和各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对公司所属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检查、评比、总结,并提出批评和表彰意见。
第四条公司总部各部门、所属各分局、各项目要相应地建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领导机构,负责指导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各部门要明确一名工作人员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联络员,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日常工作。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负责人和联络员名单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表样见附件)。
‘伍’ 怎么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
导语:如果说企业是树,文化就是根,企业是大厦,文化就是基石,企业是躯体,文化就是灵魂,在企业界,流传着一句俗话“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文化”。可见,企业文化能推动企业提高经营业绩,能增强企业凝聚力,能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作为一种管理方式的企业文化并非万能的
因此,企业文化本身只是一种管理方式,并非万能钥匙,不能指望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所有热点、难点问题,都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解决,事实上,企业文化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和融合作用,仍然限于精神领域内,涉及到职工短期内切身利益的问题,企业文化也难以解决或者说效果不明显。
二、企业文化靠长期培育不能一蹴而就
文化是长期积淀的结果,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通过有意识的培育、建设和塑造而成的。和谐的、流畅的、浑然一体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整体价值观的体现,看不出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
对于企业文化,孕育和培植是关键,而且,企业文化的孕育和培植要与企业长期战略相容,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改良与再培育,每一次改良均是对其整体性与一致性的修复,只有在培植出的企业文化达到内部和外部的和谐一致时,企业文化之树才能开花结果。
企业文化建设还需要经过一个总结提炼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并呈现出巨大成效的,那种认为企业文化短时间内形不成现实的生产力,而忽视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或是相信几个人在短时间内就能拿出来的所谓企业文化是急功近利的,是片面的和肤浅的,是无法对企业的发轿枯伍展战略产生积极影响的。
三、企业文化强调全员认识和重视人的感受
企业文化是激活人力资本即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强大动力。一个企业关键需要内聚力,企业文化有一种极强的凝聚力量,是一种人际关系的黏合剂。通过企业文化的魅力败首把所有员工团结在企业目标的旗帜下,使个人的思想和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紧相连。
达到这个目标要求,就必须重视人的感受,关心人的成长。一个人或几个人关起门来,杜撰出来的所谓企业文化理闭或念,关心的是少数人的感受,不能得到全员的认可,更不能使员工个人的目标和企业目标相统一。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动员工的广泛参与,再通过广泛的宣传倡导,在职工间形成共识,才能真正把员工的认同感培育出来。
四、企业文化建设是系统工程不是一个部门的工作
有人把企业文化看作纯精神领域内的工作,因此,把它作为政工某一个部门的工作。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和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各项管理工作相融合。
一是要把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相融合,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如果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忽略了正在培育的企业文化,造成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脱节,企业文化便无法推行。如:在开展学习型企业创建时,强调的是能力比资历重要,学习力比文凭重要。而我们在制定“人才”办法时,如果硬要人为的要求文凭和资历,就会打击员工的学习力,学习型企业的创建活动便无法深入下去,企业文化建设也就流于形式。
二是要把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和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从管理工作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从管理工作的每件事做起,通过具体的管理工作,传播和强化企业价值观念导向,团结和振奋职工队伍的精神,促进企业健康氛围的形成。
五、企业文化又叫“企业家文化”,建设的关键在领导
在大唐文化高层研讨会上,办内知名企业家指出:各级领导要成为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推动者、实践者,要有崇高的文化追求,用自己高品位的文化意识和良好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员工,用高超的文化功力去指导企业文化建设,自觉用文化创新推动管理创新,用文化引领企业发展。
事实上,企业文化是企业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企业的领导人带领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建立、形成的独特的`行为方式、独特的工作习惯以及蕴藏其中的独特的价值理念,构成了企业的传统,并为多数员工所共同遵循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因此,衡量一个企业家的标志,一定程度上在于他是否在领导的企业内建立起保证企业长盛不衰的机制,即企业文化。
创新企业文化,领导同样是关键。领导的追求、理念和价值标准将巨大的影响着企业的文化取向。企业主导价值观,是企业领导个人价值观的群体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因此,只有他们才有可能成为企业文化的创新者和推动者。要带动和促进企业文化战略的全面实施,还需要领导干部身体力行。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企业家文化。企业家对企业文化认识的高低,态度的冷热,兴趣的大小,投入的多少,措施的优劣,将决定企业文化建设的程度。
六、企业文化服务于企业发展还需要与时俱进
每一个企业,都直接、间接地会有自身的企业文化,但关键是这种企业文化是否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是否能为企业发展带来动力,是否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文化围绕企业的发展有一个再造的过程。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形势的变化,发展战略的调整等,原有的企业文化存在和延续的基础不复存在时,为了适应变化的要求,企业就要对原有的企业文化进行修改,取其精华,弃之糟粕,建立起一个能适应新环境的新型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应是螺旋式上升,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的调整,与时俱进。
七、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相互取代
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的良好形式,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但是,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也有区别,不能相互取代。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内容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党在企业的各项任务的完成;而企业文化重点是凝聚企业员工,追求企业的最大化效益。思想政治工作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而成熟企业的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表现形式有可能想象,但肯定是不相同的;而不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大体是相同的,形式也是相同的。
‘陆’ 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要做好以下几点:
1、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一个缺乏规范管理制度的企业如何奢谈文化?文化是软性的东西,必须有硬性的制度保障,而且制度应该视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制度从而逐渐改变过去的人治色彩,使公司各项管理工作逐渐规范化。
2、完善企业文化体系。企业的文化建设需要形成一个体系,我们反对文化的教条化,但是必须形成一个文字表述的、可内部学习传播的、持续发挥影响、多维度全方位的文化体系。3、完善企业文化核心内容。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什么?个人认为就是企业的经营宗旨/使命、管理理念、人才理念、企业口号、企业发展远景和愿景,等等。其重要性有如世界观之于个人人生的发展一样。这些是企业各项工作开展的总体指导思想。
4、企业文化宣传平台。文化氛围的形成需要规范管理、引导和宣传,因此建立有效的宣传平台非常重要,将文化的正面影响最大化、持续化。
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建设并非是对于员工的约束,而是切实的从员工的角度出发,能够为员工带来实实在在的收获,让员工不仅在专业技能、还能够在综合素质上得以提升。譬如我们公司就为员工建立了公司内部图书馆,丰富员工的专业知识或者兴趣爱好的拓展。我们利用日事清计划功能来对公司图书馆进行管理,方便面实用,操作简单,调动了员工学习借阅的积极性。
‘柒’ 江西民生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
民生集团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六大理念”:
三个层面:表层为物质文化,中间层为管理文化,核心层为精神文化。一个成熟的企业,其企业文化必须统筹兼顾这三个层面,形成多层次、立体化、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整体文化。
一是在物质文化层面。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性化的管理柔性化,融入到员工的工作、生活的各个层面,创造了“企业的事,员工去做;员工的事,企业来办”的运行机制,积极营造“家”的氛围,为员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企业实现盈利的同时,逐步提高员工的工资和福利水平。
二是在管理文化层面。管理文化也称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它集中体现了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的规范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完备的制度文化,是衡量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民生集团围绕制度文化建设,除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制定员工行为规范外,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尤其是现金流的安全,逐步建立了以财务管理为基础,以现金流管理为核心的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体系,进一步规范管理流、控制现金流、监控资产流、开放信息流、放权业务流。
三是在精神文化层面。精神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在企业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多年来,民生集团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精神文化建设之路。
1、善于思考,敢为人先。从创业初期几个人提油漆桶上街发展到今天“一业为主,适度多元”的规模,成为中国制造服务业500强和中国房地产业200强之一,得益于思想解放,没有框框,敢吃螃蟹,敢为人先,敢闯前人未走过的路。得益于善于思考,科学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善于把握商机,认准目标,持之以恒,不懈努力。
2、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每一位企业家梦寐以求的,也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不可缺少的。经常对员工进行业务技能培训,是民生集团这几年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培训不仅是让员工学到一点东西,更重要的是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开阔眼界,更新知识,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这是民生集团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之源。
3、坚持“诚信为本”的信用文化。信用、信誉是一个企业、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资源。“诚信”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更是一种稀缺资源,是民营企业所奉行的道德观、价值观的体现,是企业文化的高层次。民营企业在完成原始资本积累进入黄金发展期,实和咐嫌现了由物质资本转化为道德资本的积累,有形资本转化为无形资本的升华,成为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这些年来,民生集团始终坚持“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注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连续多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被银行评为AA级信用企业,被江西省国、地税部门评为A级纳税大户。
4、注重塑造企业家良好形象。企业家的形象是企业的一面旗帜。民营企业家更需要注重自己的社会形象,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真正做到要想干事业必须先做人。这些年来,民生集团把社会责任作为企业使命看待,把企业的终极使命定位于造福社会,,提出了“创造财富,贡献社会”的理念,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为构建和谐社会尽一份责任。
民生集团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精神文化和理念体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
六大简嫌理念
1、核心理念:创造财富,贡献社会;
2、经营理念:阳光下的利润;
3、人文理唤手念:温馨的劳资关系;
4、结构理念:一业为主,适度多元;
5、战略理念:立足九江,走向全国;
6、战术理念:强基础,创基业,打造百年老店,与时代共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