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龟文化节什么时候在哪里举行

龟文化节什么时候在哪里举行

发布时间:2023-05-23 10:38:59

① 2021钓鱼城旅游文化节举办时间及活动内容

这个国庆节期间在重庆的合川钓鱼城还将举办钓鱼城旅游文化节,整个活动时间将持续到9月至12月,那么本次旅游文化节的具体活动内容都有哪些好玩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2021年钓鱼城旅游文化节

活动时间:9月至12月

活动地点:重庆·合川

钓鱼城旅游文化节来啦!3大板块共11项活动即将华丽登场,精彩纷呈!!活动将于9月至12月陆续开展,其中,2021钓鱼城旅游文化节暨首届巴蜀青年艺术节开幕式将于11月12日在我区隆重举行。

为做好本届旅游文化节,还特别推出景区优惠政策,从即日起至今年年底,川渝两地大学生可凭学生证免费游览钓鱼城和涞滩古镇。

本届钓鱼城旅游文化节由“水秀三江·魅力合川”“赛事传承·奋进合川”和“绿水青山?休闲合川”三个板块共11项活动组成。

活动内容

水秀三江·魅力合川

“水秀三江·魅力合川”作为城市品牌提升板块,派让共有4项活动。

1.2021钓鱼城旅游文化节暨首届巴蜀青年艺术节开幕式;

2.首届巴蜀青年艺术节,这是今年旅游文化节的亮点和核心内容,含巴蜀青年精品文艺节目邀请赛、巴蜀青年文艺社团之星网络海选、巴蜀青年文艺社团合川快闪秀、合川美图游记大赛等线上线下活动,将定向邀请川渝尘高局两地及合川本地的10余所极具代表性的高校参加,并广泛发动高校文艺社团积极参与;

3.重庆市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4.2019—2020年度重庆市广播电视十佳播音员主持人及播音主持作品发布典礼。

赛事传承·奋进合川

“赛事传承·奋进合川”是赛事互动体验板块,共3项活动。

1.合川区首届双龙湖休闲垂钓大赛,将于10月下旬在双龙湖休闲垂钓基地举行;

2.首届钓鱼城半程马拉松,将于12月下旬举行;

3.第十届钓鱼城登山邀请赛,将于旅游文化节开幕式当天上午举行。

绿水青山?休闲合川

“绿水青山?休闲合川”作为乡村休闲旅游板块,共4项活动。

1.“三江大舞台”暨第七届群众文化演出季;

2.重庆·合川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此活动已于中秋节期间成功举办;

3.合川区第二届“涞滩念樱·宋风集市”,将于10月底在涞滩古镇举行;

4.古楼镇第六届红枫观赏节,将于11月至12月举办。

② 关于龟兹的苏幕遮节的文化习俗

在龟兹乐舞中,集合各种民间乐舞方式的一种乐舞是《苏幕遮》,又译称《飒摩遮》或《婆罗遮》,为龟兹人一种祈求丰年、禳灾灭祸的大型假面狂欢歌舞戏,又称《乞寒舞》或《令寒胡戏》。这种歌舞源自波斯,盛行于龟兹、康国,后又原原本本传入中原。这是一种头戴毡帽或假面,形体裸露,互相泼水,祈福禳灾的群众性街头舞蹈活明脊动,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街舞和假面舞。 此戏在龟兹每年七月初举行,不分昼夜,连演七天,载歌载舞,鼓乐喧天,胜过欧洲罗马狂欢,是东方式的狂欢盛典。参演人员戴着假面,表演野兽、鬼神、罗刹、恶魔的各种动作,其舞蹈所用的主要乐器有大鼓、琵琶、五弦、箜篌、笛等。1903年,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从昭怙厘佛寺带走的国宝做和级文物舍利盒外壁图画中所描绘的龟兹乐舞,就属于苏幕遮戏的一部分。 《苏幕遮》于唐代传入中原后,轰动京城,对中原传统文化产生巨大冲击,受到几代帝王的喜爱和文人的讴歌。据记载,北周静帝宇文衍就在宫中观看过《乞寒胡戏》。《旧唐书·中宗纪》载,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御洛城南门楼观泼寒胡”,又景龙三年(709年)十二月“令诸司长官向礼泉显坊看泼寒胡戏”。武则天和她的儿子唐中宗李显都爱看《苏幕遮》。诗人张说为了粉饰太平也写下了咏诵该舞的四首歌词《亿岁乐》。 《苏幕遮》一直东传到日本,虽由群舞改为双人舞,但仍着胡服,戴假面,执桴,步行,拿着盛水皮囊泼水,至今纯槐盯仍在日本民间流行。 龟兹乐舞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盛宴,是东方民间舞蹈的彩虹,是音乐与舞蹈完美结合的优秀典范。 植根于大自然、民族文化和佛教艺术的龟兹乐舞是有灵魂的,它的生命有着恒久的美

③ 端午节的习俗和故事有哪些

一、端午节的习俗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2、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3、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4、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二、端午节的故事

1、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2、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龙图腾祭祀,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

④ 2022北京长城文化节时间及举办地点附活动详情介绍

2022年北京长城文化节即将开幕啦!那么此次北京长城文化节有哪些好玩的活动可以打卡呢?活动时间在什么时候?举办地址在哪里?接下来就为小伙伴们详细介绍一下吧!

一、活动时间

开始时间:8月20日

结束时间:8月28日

文化节围绕“长城之美”“长城之韵”“长城之旅”“长城之魂”,全方位展现长城巍峨壮美和文化底蕴,激发民族自豪感。

密云区将开展“美丽北京·魅力长城”北京长城国际摄影周、“千年古镇·长城之约”古北口长城庙会等大众参与度高的活动。其中,民间花会巡演由龙福老会旗手、腰鼓、旱船、跑驴、扇子舞、霸王鞭、满族宫廷舞、舞龙、大鼓、中幡、举刀拉弓和舞狮共12支队伍担纲,千秋古北口情景表演由当地村民再现将士戍边、庆祝丰收等场景。此外,文化创意集市、小吃集市和农产品大集等,也将营造长城脚下古镇的特色文创消费场景,让广大游客畅享文化大餐。

二、举办地址

2022年长城文化节开幕式将在北京密云古北水镇举办。

古北水镇: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司马台村

1、北京出发自驾路线

京承高速24号司马台出口下高速后,右侧匝道向左行驶约2分钟抵达古北水镇。

2、北京出发公交车路线

由东直门乘坐980路,在密云西大桥站下车。换乘密51路抵达古北水镇。

3、北京出发直通车路线

乘坐
地铁2号线到东直门,在东直门外公交站〈东直门外斜街和香河园南街交界处,942、855公交场内)换乘北京-古北水镇专线直达车到达古北水镇,预计120分钟银知直达古北水镇。

三、活动介绍

开幕式

时间:8月20日晚

开幕式将立足长城文化内涵展示,突出锋散消长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发展成果,介绍北京推进长城保护工作成果,表彰2022年北京最美文物守护人等。同时,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作品《只此青绿》的片段也将在开幕式上演出。

线下活动

1.长城摄影周

诚邀广大摄影家、职业摄影人、摄影爱好者、旅游者参与,用镜头记录北京长城、密云水库风光、生态物种、大美山水、自然环境,直观展现北京长城文化带建设成果和密云的“两山”转化成果,展示密云水库的魅力、长城的雄伟与生态环境的优美,活动期间组委会将精选优秀长城摄影作品100幅在古北水镇开幕式现场展出。

2.“千年古镇·长城之约”古北口长城庙会

时间:8月21日

古韵古北口民间花会巡演活动、千秋古北口情景表演活动、品读古北口文化展示活动、品味古北口古风集市活动等。民间花会巡演由龙福老会旗手、腰鼓、旱船、跑驴、扇子舞、霸王鞭、满族宫廷舞、舞龙、大鼓、中幡、举刀拉弓和舞狮共12支队伍担纲,千秋古北口情景表演由当地村民现场在现将士戍边、古法国药、庆祝丰收等场景。文化创意集市、小吃集市和农产品大集,极具特色,营造独具古北口镇特色的文创消费新场景,让广大游客畅享文化大餐。掘岩

地点:古北口镇古北口村

⑤ 端正节是哪个朝代的节日

皮扒端午节是战国时期的节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纳并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洞握迹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⑥ 从民间节日、民间禁忌、交往礼仪等角度理解日本民族特性

§1、日本民间节日 元旦(1月1日):这一天祝贺新年的到来。从元旦到1月3日这三天叫做“正月”,是全然不干活的。新年里,大家去参拜神社或到朋友家去拜年、喝酒,吃新年里裤谨独特的美味佳肴。孩子们玩日本式纸牌、放风筝、拍羽毛毽子。新年里,还在门上拉上稻草绳、插上松枝,意思是“插上树木迎接神灵降临”。装饰松枝的时间是1日至7日,这一期间也叫“松之内”。

女孩节(3月3日):祝愿女孩子将来幸福的节日。这一天,人们模仿昔日宫廷的风俗,把漂亮的木偶和桃花摆在一起,喝糯米酿成的甜酒。

端午节(5月5日,也叫男孩节):祝愿男孩子健壮成长的节日。这一天,人们装饰起武士木偶,还在屋檐上插菖莆、竖起鲤鱼旗、吃柏饼。

七夕(7月7日):这一天庆祝在银河两岸的牵牛星与织女星一年一度的相会。人们在庭院前供上玉米和茄子,把写有歌词的五彩诗笺装饰在细竹上,祈祷女孩子的手艺象织女一样灵巧。

盂兰盆会(8月15日左右): 这一天在城里工作的人都要回到家乡,在祖先灵前供上许多食品,祈祷祖先亡灵冥福。在小镇和农村生活的人还要穿着夏季的单和服跳盂兰盆舞。

赏月(阴历8月15日和9月13日夜晚):月圆之时,用麦芒装饰门窗,以酒和团子供奉月神,祈祷度过顺利、美好的秋天。

彼岸(春分、秋分前后7天时间): 这期间祭祀先祖亡灵,举行佛事,前往扫墓。

七、五、三节(11月15日): 每逢11月15日,3岁和5岁的男孩、 3岁和7岁的女孩穿上鲜艳的和服去参拜神社,以此保佑他们在成长道路上一帆风顺。日本人认为奇数是吉利的数字,故从中选了这三个年龄。

§2、日本法定节日--日本有12天法定的国民节日,在这些日子里学校、机关、企业都放假。

元旦(1月1日):庆祝新年伊始。
成人节(1月15日): 各地在这一天把成为成年人的青年集中起来,举行庆祝活动,勉励他们要依靠自己勇往直前。
建国纪念日(2月11日): 追思建国之日,纪念公元前660年第一代天皇即位的日子。
春分(日历上的春分日):歌颂自然,爱护生物。
天皇诞生日(12月23日):天皇、皇后在皇宫接受国民进宫朝贺。
宪法纪念日(5月3日):纪念日本国宪法的实施(1947年5月3日施行)。
儿童节(5月5日):尊重孩子人格,谋求孩子幸福,同时也感谢母亲。
敬老节(9月15日):各地把老年人召集在一起,举行演艺会,馈赠纪念品,向他们祝贺长寿。
秋会(日历上的秋分日):敬祖先、思亡灵。
体育节(10月10日):热爱体育活动,培养健康的身体,这是为纪念1964年10月10日举行的东京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而设立的。
文化节(11月3日):1945年以前,这一天作为明治天皇的生日举行庆贺活动。战后,它的主题被定为“爱自由,爱平等,促进文化发展。”
感谢勤劳节(11月23日):提倡勤劳,庆贺生产发展,国民之间相互感谢。

§3、乡土传统活动
秋田县横手地区的“做雪屋”(新年期间):做一个纵横2米左右的雪屋,中间设一祭坛祭拜水神。入夜,几个孩子聚集在雪屋里,喝甜酒、吃甜饼。
札幌的雪祭(2月第一个星期五至星期天):在举行雪祭的日子里,以动物、神话及传说等为题材,排列着大小各种雪像。通常是在札幌的大街公园里举行。
博多的“顿达节”(5月3日至15日):所谓“顿达”,是荷兰语Zondag之讹,休假的意思。人们化装成神话里的神仙骑着马或者让穿着盛装的孩子站在彩车上,成群结队、热闹非凡地通过街市,此外还举行形形色色的文艺演出。

日本风俗与禁忌
信仰忌讳
日本人大多数信奉神道和佛教,他们不喜欢紫色,认为紫色是悲伤的色调;最忌讳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之色。还忌讳3人一起“合影”,他们认为中间被左右两人夹着,这是不幸的预兆。日本人忌讳荷花,认为荷花是丧花。在探望病人时忌用山茶花及淡黄色、白色的花,日本人不愿接受有菊花或菊花图案的东西或礼物,因为它是皇室家族的标志。日本人喜欢的图案是松、竹、梅、鸭子、乌龟等。

语言禁忌

日本人有不少语言忌讳,如“苦”和“死”,就连谐音的一些词语也在忌讳之列,如薯镇数词“4”的发音与死相同,“42”的发音是死的动词形,所以医院一般没有4和42的房间和病床胡手基。用户的电话也忌讳用“42”,监狱一般也没有4号囚室。“13”也是忌讳的数字,许多宾馆没有“13”楼层和“13”号房间,羽田机场也没有“13”号停机坪。在婚礼等喜庆场合,忌说去、归、返、离、破、薄、冷、浅、灭及重复、再次、破损、断绝等不吉和凶兆的语言。商店开业和新店落成时,忌说烟火、倒闭、崩溃、倾斜、流失、衰败及与火相联系的语言。交谈中忌谈人的生理缺陷,不说如大个、矮子、胖墩、秃顶、麻子、瞎聋、哑巴等字眼,而称残疾人为身体障碍者,称盲人为眼睛不自由者,称聋子为耳朵不自由者等。

行为禁忌

日本有纪律社会之称,人们的行为举止受一定规范的制约。在正式社交场合,男女须穿西装、礼服,忌衣冠不整、举止失措和大声喧哗。通信时,信的折叠、邮票的贴法都有规矩,如寄慰问信忌用双层信封,双层被认为是祸不单行;寄给恋人信件的邮票不能倒贴,否则意味着绝交。日本人在饮食中的忌讳也很多:一般不吃肥肉和猪内脏,也有人不吃羊肉和鸭子;招待客人忌讳将饭盛过满过多,也不可一勺就盛好一碗;忌讳客人吃饭一碗就够,只吃一碗认为是象征无缘;忌讳用餐过程中整理自己的衣服或用手抚摸、整理头发,因为这是不卫生和不礼貌的举止;日本人使用筷子时忌把筷子放在碗碟上面。在日本,招呼侍者时,得把手臂向上伸,手掌朝下,并摆动手指,侍者就懂了。谈判时,日本人用拇指和食指圈成“O”字形,你若点头同意,日本人就会认为你将给他一笔现金。在日本,用手抓自己的头皮是愤怒和不满的表示。

社交禁忌

日本人送礼时,送成双成对的礼物,如一对笔、两瓶酒很受欢迎,但送新婚夫妇红包时,忌讳送2万日元和2的倍数,日本民间认为“2”这个数字容易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一般送3万、5万或7万日元。礼品包装纸的颜色也有讲究,黑白色代表丧事,绿色为不祥,也不宜用红色包装纸,最好用花色纸包装礼品。日本人接待客人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会议室、接待室,他们不会轻易领人进入办公机要部门。日本不流行宴会,商界人士没有携带夫人出席宴会的习惯。商界的宴会是在大宾馆举行的鸡尾酒会。日本人没有互相敬烟的习惯。进入日本人的住宅时必须脱鞋。在日本,访问主人家时,窥视主人家的厨房是不礼貌的行为。在日本,没有请同事到家与全家人交往的习惯。日本人从来不把工作带到家里,妻子也以不参与丈夫的事业为美德。

日本国礼节介绍

日本人见面多以鞠躬为礼。一般人们相互之间是行3O度和45度的鞠躬礼,鞠躬弯腰的深浅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弯腰最低、也最有礼貌的鞠躬称为“最敬礼”。男性鞠躬时,两手自然下垂放在衣裤两侧;对对方表示恭敬时,多以左手搭在右手上,放在身前行鞠躬礼,女性尤其如此。

在国际交往中,日本人也习惯握手礼,尤其是年轻人或和欧美人接触较多的人,也开始有见面握手的习惯。

在日本,名片的使用相当广泛,特别是商人,初次见面时有互相交换名片的习惯。名片交换是以地位低或者年轻的一方先给对方,这种做法被认为是一种礼节。递交名片时,要将名片正对着对方。名片在日语中写为“名刺”,女性大多使用比男性名片要小的名片。

日本人对坐姿很有讲究。在公司里,日本人都坐椅子,但在家里,日本人仍保持着坐“榻榻米”的传统习惯。坐榻榻米的正确坐法叫“正座”,即把双膝并拢跪地,臀部压在脚跟上。轻松的坐法有“盘腿坐”和“横坐”:“盘腿坐”即把脚交叉在前面,臀部着地,这是男性的坐法;“横坐”是双腿稍许横向一侧,身体不压住双脚,这常是女性的坐法。现在,不坐“榻榻米”的年轻一代在逐渐增多。

日本人待人接物态度认真、办事效率高,并表现出很强的纪律性和自制力。约会总是正点,很少误时。

日本人不喜欢针锋相对的言行与急躁的风格,把善于控制自己的举动看作一种美德,他们主张低姿态待人,说话时避免凝视对方,弯腰鞠躬以示谦虚有教养。在社交活动中,日本人爱用自谦语言,如“请多关照”、“粗茶淡饭、照顾不周”等,谈话时也常使用谦语。

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谦虚礼让、彬彬有礼,同事、行人间极少发生口角。在与日本人交谈时,不要边说边指手划脚,别人讲话时切忌插话打断。三人以上交谈时,注意不要冷落大部分人。在交谈中,不要打听日本人的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等私事。对年事高的男子和妇女不要用“年迈”、“老人”等字样,年事越高的人越忌讳。在公共场合以少说话为好。乘坐日本的地铁或巴士,很少能看到旁若无人而大声交谈的现象。除非事先约好,否则不贸然拜访日本人的家庭。

按照日本人的风俗,饮酒是重要的礼仪,客人在主人为其斟酒后,要马上接过酒瓶给主人斟酒,相互斟酒才能表示主客之间的平等与友谊。斟茶时,日本人的礼貌习惯是以斟至八成满为最恭敬客人。

日本人给老人祝寿,是选一些有特定意义的年岁。如61岁为“还历”,意思是过了6O为1岁,返老还童;7O岁为“古稀”;77岁为“喜寿”;88岁为“米寿”,因汉字“米”拆开可变成八十八;99岁为“白寿”,因为“白”字上面加一横为“百”。
社交礼仪:
日本人见面多以鞠躬为礼。一般人们相互之间是行3O度和45度的鞠躬礼,鞠躬弯腰的深浅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弯腰最低、也最有礼貌的鞠躬称为“最敬礼”。男性鞠躬时,两手自然下垂放在衣裤两侧;对对方表示恭敬时,多以左手搭在右手上,放在身前行鞠躬礼,女性尤其如此。

在国际交往中,日本人也习惯握手礼,尤其是年轻人或和欧美人接触较多的人,也开始有见面握手的习惯。

在日本,名片的使用相当广泛,特别是商人,初次见面时有互相交换名片的习惯。名片交换是以地位低或者年轻的一方先给对方,这种做法被认为是一种礼节。递交名片时,要将名片正对着对方。名片在日语中写为“名刺”,女性大多使用比男性名片要小的名片。

日本人对坐姿很有讲究。在公司里,日本人都坐椅子,但在家里,日本人仍保持着坐“榻榻米”的传统习惯。坐榻榻米的正确坐法叫“正座”,即把双膝并拢跪地,臀部压在脚跟上。轻松的坐法有“盘腿坐”和“横坐”:“盘腿坐”即把脚交叉在前面,臀部着地,这是男性的坐法;“横坐”是双腿稍许横向一侧,身体不压住双脚,这常是女性的坐法。现在,不坐“榻榻米”的年轻一代在逐渐增多。

日本人待人接物态度认真、办事效率高,并表现出很强的纪律性和自制力。约会总是正点,很少误时。

日本人不喜欢针锋相对的言行与急躁的风格,把善于控制自己的举动看作一种美德,他们主张低姿态待人,说话时避免凝视对方,弯腰鞠躬以示谦虚有教养。在社交活动中,日本人爱用自谦语言,如“请多关照”、“粗茶淡饭、照顾不周”等,谈话时也常使用谦语。

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谦虚礼让、彬彬有礼,同事、行人间极少发生口角。在与日本人交谈时,不要边说边指手划脚,别人讲话时切忌插话打断。三人以上交谈时,注意不要冷落大部分人。在交谈中,不要打听日本人的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等私事。对年事高的男子和妇女不要用“年迈”、“老人”等字样,年事越高的人越忌讳。在公共场合以少说话为好。乘坐日本的地铁或巴士,很少能看到旁若无人而大声交谈的现象。除非事先约好,否则不贸然拜访日本人的家庭。

按照日本人的风俗,饮酒是重要的礼仪,客人在主人为其斟酒后,要马上接过酒瓶给主人斟酒,相互斟酒才能表示主客之间的平等与友谊。斟茶时,日本人的礼貌习惯是以斟至八成满为最恭敬客人。

日本人给老人祝寿,是选一些有特定意义的年岁。如61岁为“还历”,意思是过了6O为1岁,返老还童;7O岁为“古稀”;77岁为“喜寿”;88岁为“米寿”,因汉字“米”拆开可变成八十八;99岁为“白寿”,因为“白”字上面加一横为“百”。

用餐礼仪:
第一,用餐前后
日本人在用餐之前及之后都要高声表达两种感受,用餐前要说 “Itadkimasu!”,意思是欣赏这顿饭食;用餐后要说 “Go-chiso-samadeshita!”,意思是感谢款客者预备这顿极美味的饭食。
第二,用餐期间
日本菜的前菜一般有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以唤醒舌头上的味蕾。日本人的一餐饭食包括一碗饭、一碗味噌汤、两道或三道菜肴,配菜越多,那顿饭便越够体面,若有数道菜肴端上餐桌,已令客人颇难选择先品尝那一道。用餐的正确次序是先喝小口热汤,后吃那道菜也可,但不要只集中吃光同一道菜肴,应顺序循环吃每道菜肴,使各份比例均等,才可同一时间吃光所有菜肴。
第三,用餐方式
日本人的用餐礼仪似乎严厉,但日本人容许狼吞虎咽式吃法,这吃法甚至令其他国家的人感到惊讶。例如吃寿司,日本人习惯赤手拿着寿司浸一浸豉油,然后直接放入口中,他们不会用筷子吃寿司;又例如吃面,日本人直接从汤碗把面吸啜入口,且必会发出响声,依据日本人的习俗文化,吃面时发出响声是表示面食很美味,亦是对厨师表示赞赏的方式。
第四,祝酒
一顿正统的日式饭食通常备有日本米酒,日本人喜欢在用餐时喝米酒,他们通常会在互相祝酒后才开始用餐,即使客人不想喝,款客者都希望客人会假装喝一小口。
第五,日本茶
日本人深爱茗茶,在同一餐的不同时间会端上不同种类的茶。一般来说,用餐之前会端上绿茶,用餐期间及用餐之后会端上煎茶。
这些就是严格的日本用餐礼仪,虽然用餐礼仪很重要,但亦要放松自己,尽情享受美味的饭食。

另外关于花式纱线:
现在花式纱线主要应用领域有:
床上装饰用品:用结子花式线、结子花式粗节纱线、雪尼尔线等生产的排须床罩、起圈床罩、提花床罩、花纹床罩、珍珠床罩、床沿、靠垫等。

室内装饰织物:大量的高档室内装饰织物用花式纱线原料织制,产品有窗帘类织物,包括钩边窗帘、经编、烂花、印花、提花、缝边、烂花印花窗帘等。

墙面装饰织物:采用花式纱线的墙面装饰是墙面布的第四代品种,即为花式纱线墙布,具有高雅、美观、减低噪音的特殊功能。一般采用花式纱线墙布,其噪音可减少10个分贝,现已被高级住宅、高级宾馆、饭店大量采用。在美国和西欧市场,该类布每米售价在1-2美元。

家具装饰织物:主要用带有粗节结构花纹和花式纱线织成的家具装饰织物,在欧洲一些国家和美国特别流行。这类织物主要用于各类家具的装饰面料,如沙发面料、靠垫面料、座椅面料、屏风用材料以及用于各类家具类的装饰。

还有一些小领域:如十字绣,DIY制品等。你可以从这几个领域去开发……
希望楼主能采纳

⑦ 从神秘图腾到无耻王八,乌龟都经历了什么

提起乌龟、王八,现代人常常联想到的可能都是不好的形容词,但是在古代,乌龟可是被人看作吉祥如意、先知先行的神兽。那么乌龟是怎么一步一步被沦为无耻、怂包的代言人呢?下面就跟有意思君一起探索下吧~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巧了,乌龟、王八的头偏偏是绿色的,于是想象力丰富的文人就把戴绿帽子比作乌龟,明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写道:“宅眷尽为瞠目兔,舍人总做缩龟。”“撑目兔”源自民间的一个传说,兔子可以望月孕育,意思就是无夫而孕,其实就骂人外遇野合、私生子的意思,而丈夫就只能忍气吞声做缩头乌龟。

⑧ 9月温州各文化驿站活动汇总

9月,温州的各个文化驿站都有不少的活动举办,比如分享会、衡银手工会等等,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参与起来哟,反正9月的活动是非常丰富的,至于要不要参与就看你自己了。

市本级

市图书馆少儿分馆文化驿站

时间:09月04日14:00

主题:诗·书·远方丨《阅读的味道》(线上)

时间:09月11日14:00

主题:诗·书·远方丨“好书?奥斯卡”书影共读《蜗牛和鲸》(线上直播)

时间:09月25日14:00

主题:诗·书·远方丨上古奇书《山海经》(线上直播)

市文化馆文化驿站

时间:09月03日19:00

主题:《回声》吉他音乐分享会

时间:09月04日09:30

主题:温州方言童谣大比拼

时间:09月15日19:30

主题:读图时代的摄影创作

时间:09月19日15:00

主题:秋香茶韵之识茶善饮篇

时间:09月25日15:00

主题:亲子共读分享会

温州大剧院文化驿站(府东路466号)

时间:09月21日10:00

主题:亚彬和她的朋友们第七季舞剧《青衣》分享会

鹿城区

叶同仁医森罩药博物馆文化驿站

(南塘风貌街1号楼书盒1670一楼叶同仁中医药体验区)

时间:09月05日14:00

主题:秋季养生

时间:09月19日14:00

主题:中秋养生月饼

瓯海区

郭溪文化驿站

(郭溪街道综合文化站5楼)

时间:09月05日10:00

主题:创意手工分享会

丽岙文化驿站

时间:09月05日18:30

主题:“当流行音乐遇上民族音乐”分享会

娄桥文化驿站

时间:09月08日19:00

主题:流行音乐分享会

岷风文化驿站

(潘桥街道高桐路828号)

时间:09月18日13:00

主题:鼓词经典片段分享会

瓯博文化驿站

时间:09月10日19:00

主题:版画分享会(瓯海博物馆三楼文化驿站)

时间:09月18日19:00

主题:这个中秋,造一把油纸伞,“邂逅江南”!(瓯海博物馆一楼互动厅)

时间:09月25日14:30

主题:“瓷”情“瓷”景——在博物馆做一陶艺钥匙扣(瓯海博物馆一楼)

时间:09月29日19:00

主题:“香”约9月,手作制香牌(瓯海博物馆三楼文化驿站)

瓯图文化驿站

时间:09月11日13:00

主题:纸山故事体验--建党百年主题雕版印刷加笔记本制作

时间:09月15日16:00

主题:绘本故事云分咐春宴享--《小阿力的大学校》)(线上)

时间:09月25日13:00

主题:纸山故事体验--建党百年主题雕版印刷加笔记本制作

时间:09月29日16:00

主题:绘本故事云分享--《星期二洗发日》(线上)

瓯之韵文化驿站

(新桥站前路159-161号)

时间:09月12、26日18:30

主题:插花

潘桥文化驿站

时间:09月25日09:00

主题:“献礼建党百年”国画分享会

三_文化驿站

时间:09月25日09:30

主题:“献礼建党百年”舞蹈分享会

瓯海区文化馆文化驿站

(瓯海区文化馆4楼427室)

时间:09月08日12:30

主题:唱好百年党史·做文化自信的“弄潮儿”

时间:09月14日12:30

主题:通俗唱法之流行歌曲分享会

新桥文化驿站

(新桥街道靖宁街1号)

时间:09月23日19:00

主题:流行音乐分享会

洞头区

霓屿综合文化站文化驿站

时间:09月21日10:01

主题:霓屿街道我们的节日--中秋节做月饼活动

洞头区市民活动中心文化驿站

时间:09月30日14:00

主题:市民活动中心文化驿站——钢琴启蒙(线上)

瑞安市

汉风草堂文化驿站

时间:09月12日19:00

主题:一杯中国茶《乌龙茶篇》

时间:09月19日19:00

主题:让文字更有温度--散文讲座

瑞安市文化馆文化驿站

时间:09月15日14:30

主题:英式下午茶品鉴沙龙

_料书铺文化驿站

时间:09月23日19:00

主题:追根溯源——一场与笔墨纸砚的邂逅

永嘉县

枫林文化驿站

时间:09月16日15:00

主题:红歌赏析分享会

平阳县

怀溪文化驿站

时间:09月07日13:00

主题:学生营养日健康知识讲座

鳌江文化驿站

时间:09月09日19:00

主题:省级非遗太平钿剪纸分享会

泰顺县

图书馆文化驿站

时间:09月06日19:00

主题:教育里的“三教一体”——聊聊家庭教育那些事

时间:09月10日19:00

主题:乐动心炫感恩“尤”你——教师节尤克里里DIY

时间:09月13日19:00

主题:童年喜剧人讨你一点欢心——小丑DIY

时间:09月18日19:00

主题:花灯邀明月夜色迎中秋——中秋节特别专辑

凤_文化驿站

时间:09月10日09:00

主题:亲子手工传统花式年糕制作

包_文化驿站

(岩上村文化礼堂)

时间:09月16日09:00

主题:花好月圆夜浓情中秋节

百丈文化驿站

时间:09月17日09:30

主题:月是故乡明,情是亲人浓—中秋节专题活动

司前文化驿站

时间:09月18日09:00

主题:喜迎中秋节巧手做月饼

竹里文化驿站

时间:09月18日09:30

主题:学党史唱红歌趣味活动

雅阳文化驿站

(泰顺县氡泉路79号)

时间:09月19日14:00

主题:中国传统文化沙龙·月儿圆月饼甜

龟湖文化驿站

时间:09月19日10:00

主题:阅读润初心,书香伴成长-儿童读书分享会(线上)

大峡谷温泉文化驿站

时间:09月20日18:00

主题:中秋节巧手做花灯带你感受传统节日

时间:09月25日15:00

主题:DIY毛线挂饰分享会(线上)

泗溪文化驿站

(泗溪镇桥头堡艺术公社)

时间:09月20日14:30

主题:邂逅蓝晒,布里生花——蓝晒手作分享会

雪溪文化驿站

时间:09月23日09:37

主题:读书分享会

仕阳文化驿站

时间:09月24日09:30

主题:我爱阅读

文祥阁文化驿站

(泰顺县文化馆318文祥阁文化驿站)

时间:09月10日19:00

主题:特别的爱给特别的您——教师节专题分享会

时间:09月28日19:00

主题:笔墨之间传承中华文化——书法专题分享会

文祥阁文化驿站

(大溪源文化礼堂)

时间:09月20日15:00

主题:中秋团扇制作分享会

时间:09月20日19:00

主题:“吉祥如意”兔儿爷米塑制作分享会

筱村文化驿站

时间:09月18日09:30

主题:用浪漫做皮,用温馨做陷——中秋节手工月饼DIY沙龙

⑨ 钦州龟王城位于哪里


位于广西钦州市区白水塘宫保街尾、冯子材故乱册居做消旁。1、3、19路公共汽车均可到达,距离首府南宁114千米,是一个以野生龟鳖人工驯化、养殖、研究为主,集休闲观赏、科普教育、健康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人文风景旅游点。
龟王城占地面积7999平方米,主楼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分为龟鳖展区、餐饮服务厅、养殖观赏区。龟鳖展区展出了各种珍纯陪知贵龟鳖品种:如三线闭壳龟、广西拟水龟、平胸龟、黑颈乌龟、黄额盒龟、地龟、锯缘摄龟、四眼斑龟、凹甲陆龟以及山瑞鳖、中华鳖等。餐饮服务厅主要利用龟鳖产品肉质细嫩、鲜美以及滋补和药用功效,提供系列保健餐饮。养殖观赏区则实地介绍龟鳖如何开展人工养殖和野生动物驯养的有关知识。龟王城还以公司化运作方式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带动和扶持了一批养殖户。节庆活动有:天下名龟出钦州——龟鳖文化节。

⑩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我们是∽怎样过这个节日的有什么风俗习惯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数激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民俗活动: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放风筝,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之季度,从这一天必不可少的祛病防疫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从春秋战国至今,端午节已在民间传承两千多年。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没码,但包粽子、划龙船是普遍习俗。
各种民俗活动:
划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
扒龙船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薯察袜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龙池竞渡
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帝皇,均有临水边观看龙舟的娱乐,也属于游戏之类。《旧唐书》中记穆宗、敬宗,均有“观竞渡”之事。《东京梦华录》卷七,记北宋皇帝于临水殿看金明池内龙舟竞渡之俗。其中有彩船、乐船、小船、画舱、小龙船,虎头船等供观赏、奏乐,还有长之四十丈的大龙船。除大龙船外,其他船列队布阵,争标竞渡,作为娱乐。宋张择端《金明池夺标图》即描绘此景。又明代帝皇,在中南海紫光阁观龙舟,看御射监勇士跑马射箭。清代则在圆明园的福海举行竞渡,干隆、嘉庆帝等均往观看。[4]
在划龙船时,又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船歌流传。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唱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即“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又如广东南雄县的龙船歌,是在四月龙船下水后唱到端午时止,表现内容十分广泛。
挂艾草与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过端午,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
艾草
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从我国古代开始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也是因为它具备医药功能而来。
艾叶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悬挂艾叶及燃烧艾叶可以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能,临床上多数外用,如艾灸、煎水外洗等,成药方子较少,如伤寒论中的“胶艾汤”等用到了艾叶。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挂艾草、菖蒲、榕枝
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如今,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16]
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在广东,则用苦草麦药或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放风筝
在中国南方一带,端午节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栓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因而,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采茶、制凉茶
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躲端午
是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佩长命缕
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此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
戴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避五毒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
采药
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又如湖北监利于端午“采百草”,亦采药草之俗。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
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端午雨
端阳无雨是丰年。端午日雨,鬼旺人灾。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
民间岁时占验习俗。俗言端午节下雨,不吉;反之则吉。此种俗信在很久以前即已存在。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云:“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此闽中谚语。”又许月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云:“临川人谓端午日雨,鬼旺人灾。清赵怀玉诗自注亦引有“端阳无雨是丰年”的谚语。
跳钟馗
跳钟馗、闹钟馗:自晋代以来跳钟馗、闹钟馗,赐福镇宅就是端午节和春节的重要内容。悬挂钟馗画:最早的钟馗画,据说出自画圣吴道子之手。
据北宋沈括《梦溪补笔谈》记载:唐明皇患疾近一月,忽梦二鬼。小鬼窃得皇上玉笛及杨贵妃之紫香囊奔逃,大鬼乃捉小鬼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大鬼道:“臣为钟馗,即武举不捷之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明皇醒后,即病愈,便召画工吴道子,嘱其按梦中情景画钟馗捉鬼图,道子挥笔即成,明皇见后,竟与所梦一模一样,惊叹不已。后来,钟馗画渐渐走入民间,绘制钟馗画大都作于五月端午节这一天,或者端午节的前后几天。到了清代,江南苏、浙一带的居民大都在农历五月于大门或堂中挂钟馗图一月,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
斗草
汉以前不见斗草之戏(《历代社会通俗事物考·尚秉和》)。起源无考,普遍认为与中医药学的产生有关。远古先民艰苦求存,生活单调,暇余以斗虫、斗草、斗兽等为戏自娱,及至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形成中医药学后,每年端午节群出郊外采药,插艾门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获之余,往往举行比赛,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趣;儿童则以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一叶相斗。白居易《观儿戏》诗云:“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
《物原》云:“始于汉武”。据梁朝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年华记丽》:“端午结庐蓄药,斗百草,缠五丝。”
南北朝时称“踏百草”,唐代称“斗草”或“斗百草”。《刘宾客嘉话》云:“唐中宗朝,安乐公主五日斗百草。”宋代扩展至平日随时可斗。历代文人作品中对此多有描述。
其他习俗
端午有射箭之戏,《金史·礼志》:“金因辽俗,重五日插柳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簇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弛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每射必发鼓以助其气。”至明代,是把鸟雀贮于葫芦中射之。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
此外,北京还有游天坛风俗。《帝京景物略》卷二:“五月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坛,日避毒也。过午后,走马坛之墙下。无江城系丝段角黍俗,而亦为角黍。无竞渡俗,亦竞游耍。”上海还有钟馗赛会,由一男子饰成钟馗,手挥宝剑,前举一纸糊蝙蝠,作“喝福来迟”状;跟随全副仪仗,穿行街市,以作驱祟。另外端午期间还有马戏、抢鸭活动。
特色饮食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
《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阅读全文

与龟文化节什么时候在哪里举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35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16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7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8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