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发挥企业文化作用,培养精气神
一是进一步提高对企业文化战略意义的认识。要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改革发展的助推器,摆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推进。建立健全领导体制,不断完善主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制定企业文化规划,把企业文化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不断完善考核保障机制,形成战略清晰、目标明确、有序推进的企业文化工作思路。
二是深化价值理念体系建设,培育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把实现中国梦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的崇高使命,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熔铸于企业文化。根据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调盯大整变革企业文化,突出个性特色,进一步明晰企业使命、愿景和经营管理理念,进一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凯前竖理念,不断提升价值理念体系的内涵和生命力。
三是促进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管理深度融合。要把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全过程,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各领域各环节,固化到企业的管控模式、组织架构、经营流程、资源配置中,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深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加强创新、品牌、质量、安全、廉洁等专项文化建设,促进文化落地,努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四是强化人本管理理念,促进企业和谐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研究利悔颤益格局,深刻调整企业员工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的新情况、新特点,尊重员工的个性品格与创新精神,给员工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创新文化宣贯载体,为广大员工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
五是加强文化传播,提升企业文化的影响力。要将企业价值理念融入产品和服务中,准确传递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提升文化附加值。改进方式方法,创新传播手段,注重企业品牌形象传播,突出企业品牌文化内涵,以全球化的战略思维和开放视野,加强企业对外文化传播力建设,营造有利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和谐环境,树立受人尊敬的企业形象。
❷ 企业文化是什么,如何在企业发挥作用
企业文化说普通点就是一个公司的风格,做事习惯,管理方式等。如果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大家认同的,能团结及激发大家的团队合作,提高效率。
如何发挥企业文化作用,主要在于日常的积累,从浅层面是文化宣传,让大家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及感受。从深层面是大家共同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及落地。
❸ 做公司的企业文化要怎么做
一、建立企业文化:
1、企业内部要组建企业文化战略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由专人负责(最好是企业最高领导),并与专业咨询机构合作组建企业文化执行小组。
2、调查分析企业现状、行业态势、竞争状况、企业最终目标等,得出企业存在的必要性、企业发展要求。
3、科学性、艺术性归纳总结企业远景、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战略、企业口号等。
4、依据已提炼出的理念层和企业实际需求,设计企业行为规范,包括员工行为规范、服务规范、生产规范、危机处理规范、典礼、仪式等。
5、进行企业形象系统规划,一般要请专业设计机构进行。以确保设计符合艺术性、国际化、高识别性、行业要求等。
6、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二、企业文化的状态和作风
1、有活力的企业文化。特点是:重组织、追求革新,有明确的目标,面向外部,上下左右沟通良好,责任心强。
2、停滞型企业文化。特点是:急功近利,无远大目标,带有利己倾向,自我保全、面向内部,行动迟缓,不负责任。
3、官僚型企业文化。特点是:例行公事,官样文章。
三、企业文化的性质和规模
1、温室型。这是传统国有企业所特有的。对外部环境不感兴趣,缺乏冒险精神,缺乏激励和约束。
2、拾穗者型。中小型企业特有。战略随环境变动而转移,其组织结构缺乏秩序,职能比较分散。价值体系的基础是尊重领导人。
3、菜园型。力图维护在传统市场的统治地位,家长式经营,工作人员的激励处于较低水平。
4、大型种植物型。大企业特有。其特点是,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激励。
(3)企业文化如何发挥扩展阅读:
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公信力等的形成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凝聚力--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力,如能将员工比作一根线,那企业就是由线拧成的一股绳,绳的结实程度就是凝聚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一双编绳的巧手。
2、吸引力--是一个企业的向心力,让员工贴得更近,让外界人员靠得更近,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魅力。
3、战斗力--是员工的作战能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能让员工思想统一,而思想统一才能步调一致,步调一致的团队才有战斗力。
4、公信力--健康的企业文化,不但是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也能提高企业的公众信誉,给企业带来难以估计的社会效益。
❹ 如何发挥企业文化作用
导向
所谓导向功能就是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的指导
经营哲学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法则,这些方式和法则指导经营者进行正确的决策,指导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规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形成共识,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为着他们所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行动。美国学者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追求卓越》一书中指出“我们研究的所有优秀公司都很清楚他们的主张是什么,并认真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价值准则。事实上,一个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或价值观念不正确,我们则怀疑它是否有可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
2.企业目标的指引
企业目标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正确的目标就等于迷失了方向。完美的企业文化会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去制立企业的发展目标,这种目标一定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企业员工就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约束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
1.有效规章制度的约束
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企业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职工必须遵守和执行,从而形成约束力。
2.道德规范的约束
道德规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来约束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的行为。如果人们违背了道德规范的要求,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心理上会感到内疚。同仁堂药店“济世养生、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的道德规范约束着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严格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纪律。
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职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成为职工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爱厂如家”就会变成他们的实际行动。
激励
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中,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特别是领导对职工的关心,职工会感到受人尊重,自然会振奋精神,努力工作。从而形成幸福企业, 另外,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对企业职工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时,企业职工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
调适
调适就是调整和适应。企业各部门之间、职工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各自进行自我调节;企业与环境、与顾客、与企业、与国家、与社会之间都会存在不协调、不适应之处,这也需要进行调整和适应。企业哲学和企业道德规范使经营者和普通员工能科学地处理这些矛盾,自觉地约束自己。完美的企业形象就是进行这些调节的结果。调适功能实际也是企业能动作用的一种表现。
辐射
企业文化关系到企业的公众形象、公众态度、公众舆论和品牌美誉度。企业文化不仅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企业员工产生影响,它也能通过传播媒体,公共关系活动等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向社会辐射。企业文化的传播对树立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有很大帮助,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❺ 如何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建设中的作用
(一)整合重构员工心理契约,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
企业必须深入广大职工当中,充分了解员工的需求,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与企业价值观相统一,对已被违背的心理契约进行修复,整合由正确价值观转化而来的心理契约,重新构建出新的员工心理契约,使之与当前企业文化融合,才能够真正充分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迈向新台阶。
(二)增强“企业责任”,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
企业必须多听取基层员工的民意,更具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增强“企业责任”,提高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凝聚向心力
企业对员工给予适度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企业文化理念,为企业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2.做好员工职业规划,拓宽晋升渠道
拓宽晋升渠道,对于综合实力优异或专项能力突出的优秀员工进行锻炼提拔,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工作潜能,使之对企业心存感激,从而在企业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等各方面发挥所长。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员工发挥作用
企业妥善照顾好员工的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体制,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既能满足其情感需求,让其在工作中有自豪感,又能通过及时恰当的肯定和鼓励,引导员工不断进步,为企业建设发光发热。这一切都能为员工带来不一样的工作感受和坚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契约。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长期工作实践所形成的,为其员工所具有的价值观念,是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管理的环境和氛围,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在企业文化层面的投影。
❻ 华为如何让企业文化发挥作用
第一招:塑造“狼性”与“做实”企业文化;
华为是一个巨大的集体,目前员工2.2万余人,其中市场人员占33%,而且素质非常之高,85%以上都是名牌大学的本科以上毕业生。具体人力资源分布如:
17年来,华为取得的业绩是骄人的,在中国企业史上可谓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例子。华为需要依赖一种精神把这样的一个巨大而高素质的团队团结起来,而且使企业充满活力。华为找到的因素就是团队精神——狼性。
华为团队精神的核心就是互助。华为非常崇尚“狼”,而狼有三种特性:其一,有良好的嗅觉;其二,反应敏捷;其三,发现猎物集体攻击。华为认为狼是企业学习的榜样,要向狼学习“狼性”,狼性永远不会过时。
华为的“狼性”不是天生的。现代社会把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的问题留给了企业,企业只有解决好了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华为对狼性的执着是外人难以理解的。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是华为狼性的体现。在华为,对这种狼性的训练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一向低调的华为时时刻刻把内部员工的神经绷紧。从《华为的冬天》到《华为的红旗还能打多久?》无不流露出华为的忧患意识,而对未来的担忧就要求团队团结,不能丢失狼性。华为人认为只有这样,华为才能找到冬天的棉袄。
华为的管理模式是矩阵式管理模式,矩阵式管理要求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相互配合,通过互助网络,任何问题都能做出迅速的反应。不然就会暴露出矩阵式管理最大的弱点:多头管理,职责不清。而华为销售人员在相互配合方面效率之高让客户惊叹,让对手心寒,因为华为从签合同到实际供货只要四天的时间。
华为接待客户的能力更是让一家国际知名日本的电子企业领袖在参观华为后震惊,认为华为的接待水平是“世界一流”的。华为的客户关系在华为被总结为“一五一工程”——一支队伍、五个手段、一个资料库,其中五个手段是“参观公司、参观样板店、现场会、技术交流、管理和经营研究”。对客户的服务在华为是一个系统,华为几乎所有部门都会参与进来,假设没有团队精神不可想象一个完整的客户服务流程能够顺利完成。
狼性是华为营销团队的团队精神,这种精神是很抽象的,而且也是很容易扭曲的,这就需要有一种保障机制,使得狼性既可以正本清源地保留,这种保障机制就是华为的企业文化。
在中国,企业文化被各家企业说烂了,但是真正理解企业文化和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的企业并不多,而华为就是其中之一。企业文化是华为之所以为华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东西。华为的企业文化可以用这样的几个词语来概括:团结,奉献,学习,创新,获益与公平。华为的企业文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做实。企业文化在华为不单单是口号,而且是实际的行动。
团结
任正非在《至新员工书》中写道:“华为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国家优良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企业文化,这个企业文化粘合全体员工团结合作,走群体奋斗的道路。有了这个平台,你的聪明才智方能很好发挥,并有所成就。没有责任心,不善于合作,不能群体奋斗的人,等于丧失了在华为进步的机会。”华为非常厌恶的是个人英雄主义,主张的是团队作战,“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奉献
可以分为若干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为华为人奉献自己的价值,使自己的团队更加卓越。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前途,在本土企业中无出其右。第二层次是为自己的客户奉献价值,一方面通过自己的产品为客户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华为的营销手段已经超越了大多企业的吃喝玩乐拿模式,而采用了“营销+咨询”的模式,为客户提供电信运营解决方案。第三层次是要为整个社会、整个社区奉献华为的价值。实现这个价值华为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一个是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另外一个是设立各种回报社会的基金,如寒门学子奖学金等。
学习
在通讯行业,技术更新速度之快,竞争之激烈是其他行业不能比拟的。要是华为学习能力不强,就一定会被淘汰。而对于学习,华为也有自己的观点:“世上有许多"欲速则不达"的案例,希望您丢掉速成的幻想,学习日本人踏踏实实、德国人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现实生活中能把某一项技术精通是十分难的。您想提高效益、待遇,只有把精力集中在一个有限的工作面上,不然就很难熟能生巧。您什么都想会、什么都想做,就意味着什么都不精通,做任何一件事对您都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都不是多余的。努力钻进去兴趣自然在。我们要造就一批业精于勤、行成于思,有真正动手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干部。机遇偏爱踏踏实实的工作者。”华为经过17年的发展,基本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
作为一名合格的华为营销人,必须具备诸方面的知识,比如产品知识、专业知识、营销理论知识、销售技能技巧知识、沟通知识等。而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这些知识不可能是先天具备的。这就要求华为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而且还要养成学习的习惯;不然,在通信市场日益变化且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华为将注定失败。
创新
华为公司推崇创新。17年来,华为对创新孜孜追求。华为对创新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其一、不创新是华为最大的风险。这个观点是对创新的肯定。因为华为的研发能力与国外同行相比差距很大,有人据此认为华为没有必要创新。其二,华为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客户的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优秀,同时也来自于华为内部员工的奋斗。这个观点解决了华为创新动力来源的问题,为华为找到了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其三,创新的内容主要在技术上和管理上。目前后者是关键。这个观点回答了华为要在什么地方创新。其四,在创新的方式,主张有重点,集中力量,各个击破;主张团队作战,不赞成个人英雄主义。这个观点解决了华为的创新方式。集中了华为的有限力量,为确保华为创新的成功提供了方法保障。
获益与公平
获益是华为文化的核心、基础。任正非说“华为企业文化建立的一个前提是要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价值评价体系与分配体系”。获益的含义是对于为华为奉献的员工华为会给予回报。拿任正非的话来讲就是“我们崇尚雷锋、焦裕禄精神,并在公司的价值评价及价值分配体系中体现,决不让雷锋们、焦裕禄们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华为绝对相信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华为的工资水平在深圳是最高的,在全国的同行也是最高的,因为华为相信高工资是最大的激励。
❼ 如何发展企业文化
导语: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发展这两者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就必须要能够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迄今对于企业文化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也难以统计企业文化共有多少种解释,把各个提法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总和说”。认为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物质文化是指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厂容厂貌和文、教、卫、体等基本设施及产品而言,是企业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企业文化发达程度的外在标志。精神文化是指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心理素质、精神面貌、行为准则、经营哲学、审美观念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第二种“同心圆说”。认为企业文化包含三个同心圆,外层圆是物质文化,中层圆是制度文化,内层圆是精神文化。
第三种“精神现象说”。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以物质为载体的各种精神现象。它是以价值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精神、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企业全体成员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还有很多解释,由于站的角度不同,概括的方式不同,得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它们共同表达出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企业价值观。看待一个企业文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要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二、企业在发展企业文化中的要点
1.发展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形成良好企业文化的基础。据调查,现在国际上成功的大企业不再以追求利润为惟一的目标,而是有着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也就是说,“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卓越的企业总是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物是第二位的。
“员工是企业的主人”口号喊了许多年,但是在国有企业产权和所有权不明晰的情况下,这一点没能很好的贯彻。现在来看国内企业,此项仍是企业文化发展中的软肋,很多企业的经营理念未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而国际上成功的大企业无一例外的提倡“以人为本”。比如:惠普文化常常被人称为“HP Way”(惠普之道)。相信、尊重个人,尊重员工被放到首要位置。成立于1812年的美国花旗银行,历经两个世纪的潜心开拓,已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声誉最响的全能金融集团。它的成功与创业初始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战略是分不开的,花旗银行十分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它的人力资源政策主要是不断创造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化企业氛围,让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让员工在花旗有“成就感”、“家园感”。
2.发展企业文化的基础是经营管理理念
(1)企业经营理念要以消费者为中心服务社会。“以消费者为中心”,是对企业经营的最根本的要求,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卓越的公司总是把顾客满意原则作为企业价值观不可或缺的内容。大家都想让消费者满意,只有采取尽量比别人做得更好的原则,才能有机会把自己的特色展现出来,形成以服务为中心的企业文化。
加入WTO后,国际大集团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企业一片惊呼“狼来了”。作为老百姓看到“狼”却不恨不怕,反倒有种亲切感。国际大集团没有了剥削掠夺的形象,应尽的义务比许多国内的企业做的还要到位。“以消费者为中心”中的消费者本意是指购买自己产品的人群,一些国际企业已经把“消费者”这个概念升华到全社会,它们认为,每个人都是消费者和潜在的消费者,经营的理念就是要服务全社会。眼光的久远和胸怀的广大正是一个跨国集团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2)企业管理是形成良好企业文化的基础。企业文化的形成没有捷径,只有通过完善管理,一点一滴地凝聚、升华企业精神才能为企业文化打好坚实的基础。海尔就是通过这样的路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海尔认为:企业如同爬坡的一个球,受到自市场竞争和内部职工惰性而形成的压力,如果没有一个止动力它就会下滑,这个止动力就是基础管理。以这一理念为依据,海尔集团创造了“OEC管理”即海尔模式。
3.建设企业文化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企业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所拥有的员工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个事业目标既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利益吸引,也是对大家行为方向的一种界定。通过对目标的努力,员工精神文化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会使企业员工凝聚成一个整体,并在工作中遵守企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努力。
4.发展企业文化要把握好时机
企业文化是根据企业的状况和环境来发展的,一个企业不适应这个文化范畴,硬要强加之,会适得其反。张瑞敏接手青岛电冰箱总厂时,下发的第一道命令竟然是“车间禁止大小便”,先整顿企业混乱的现象,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基础工作落到实处后,他果断地提出“创新”的口号。通过创新,海尔走向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员工看到了“创新”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统一了奋斗目标,围绕“创新”,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假如,张瑞敏开始就把“创新”贯彻,员工就不会看到“创新”对于濒临破产企业的意义,企业精神难以树立。
5.企业文化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
“特色”就是一个企业的文化个性,是这个企业在文化上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性。国内外的优秀企业,都是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的企业。提到IBM公司就想到“IBM就是服务”的企业精神,提到诺基亚就感受到“科技以人为本”,提到沃尔玛就知道“低价销售、保证满意”,它们的成功是由于企业文化适合企业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6.企业文化的力量源泉来自创新
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一成不变的结果只能是被市场所淘汰。《第五项修炼》中预言道,21世纪竞争胜利的企业只能是那些学习性的组织,最终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以及将其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必须不断地扬弃过去,超越自我、展望未来,提升原有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坚持创新、改造自己、追求卓越才是先进企业文化的内涵。正如张瑞敏讲道,“创新的成果都是暂时的,只能是相对的,今天的成果明天不一定是成果,所以你这个成果在别人打倒你以前,自己先否定自己,只有自己不断打倒自己,才能永远不被别人打倒”。
不断的创新使微软走到世界的前列。同样,创新也是海尔企业文化的灵魂。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国际性的大企业,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这一切都源于创新。
三、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什么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认识。“先进科技”、“员工素质”、“人才”、“技术力量”都被人所重视、认可。慢慢的人们发现拥有这些要素的公司却不一定发展起来,先进的科技也会落伍,技术会被淘汰,人才会流动,企业的优势最终可以会失去。优秀的企业文化克服了企业存在的困难与不足,使企业自身具备的优势发挥作用。
企业文化提高了企业效率。企业管理追求的是效率,企业的效率更是其生命所在,没有效率的企业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企业文化就是员工心中的激情,它提供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告诉员工在企业里什么目标是最重要的,哪些是企业所提倡的和不提倡的,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朝同一个方向努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它是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根源,将全体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望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一方面把广大员工的潜力发掘出来,使之服务于该企业共同的事业;
另一方面使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得到统一。当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内心,形成企业内部的伦理和一种企业内部大多数员工所共识的观念,员工真正明白企业追求的价值标准,才能自觉维护企业的利益,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学习创新。
企业文化培养了消费者的忠诚度。目前,社会已开始由经济型社会向文化型社会过度,现在的人是在文化里生活的。社会文化正渗透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千姿百态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
同样,消费者也是在企业建立的文化中消费,现在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更强调一种文化,产品已由过去那种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物体上升为一个充满人性化的载体。只有当消费者在消费产品时感受到文化时产生激动、乐趣,企业才能真正建立起消费者的忠诚度。
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被誉为20世纪最成功的企业家韦尔奇指出:“如果你想让列车再快10公里,只需要加大油门;而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你就必须要更换铁轨了。资产重组只可以提高一时的公司生产力,只有文化上的改变,才能维持高生产力的发展。”
❽ 如何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咐链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的体现和映射。企业文化要通过企业的制度,流程和企业平时组织的活动等来发挥友友作用。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衡告孙作用很大,特别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会更加感觉到企业文化的作用很大。
❾ 如何发挥企业文化的功能 慈林宏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对企业、企业内部员工及整个社会都会产生影响和发挥作用.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功能。根据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企业文化的功能的概括,我们把企业文化归纳为八个方面。
1.振兴企业改善管理
通过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企业保持优势、形成特色、持续发展,在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这是被国内外许多企业的实践经验所证明了的真理,也是企业文化具有振兴功能的表现。
企业文化之所以具备振兴功能,在于文化对于经济具有相对独立性,即文化不仅反映经济.而且反作用于经济,在一定条件下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但是,企业文化引导企业经济发展的效果,有一个时间上的积累过程,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今天抓企业文化,企业经济效益就高;明天不抓企业文化,企业经济效益就低。
然而.持之以恒抓企业文化,必然会产生企业经济振兴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文化的“适应与指导经济说”是能够成立的.
企业文化的振兴功能,不仅表现为振兴企业的经济,也表现为振兴企业的教育、科学以及整个企业的文明总体状态。所有这些振兴功能,是在企业文化系统和其他系统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共同显示出来的效果.因此,如果说振兴只是企业文化惟一地发挥功能的结果,往往容易引起争议.但如果说企业文化有振兴功能,则是没有疑义的。
企业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了推动企业的发展。通过文化教育活动,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形成一系列为广大员工认可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 企业文化使企业经营管理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情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人文精神。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振兴和对企业管理的改善功能,主要体现为:
(1)推动企业管理的重点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管理,以多种形式来鼓舞人的情感,平衡人的心理,维系人的忠诚.激发人的智慧,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内在潜力。
(2)培育企业精神,使之成为企业员工的共识,引导和规范员工的行为,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亲和力。
(3)建立“软硬结合”,以“软”管理、“软”约束为核心的企业管理结构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实现企业管理功能的整体优化。
(4)培育企业个性,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实施企业名牌战略,不断开拓市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促进企业的宏观管理和员工的自我管理相结合,形成一种文化管理模式.
(6)调整管理组织.改革管理制度,培养管理人才,形成良好的企业人文环境。
通过企业文化营造,提高管理绩效,其载体有多方面,包括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管理方法及管理手段的结合、向管理职能的渗透,等等。同时也要注意,一种不合时宜、顽固落后的企业文化也有阻碍有效管理的功能。
2.目标导向,全面发展
一般来说,任何文化都是一种价值取向,规定着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具有导向的功能。如果把经济比喻为“列车”,把科学技术比喻为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那么文化就可以比喻为“扳道指示器”。没有铁路,列车不能运行;没有科学技术,经济不可能发展。没有列车和铁路网络,扳道工是无所作为的;但在具备铁路网络和列车的基础上,文化’‘扳道指示器”却规定着经济“列车”在哪条道上奔驰。
回顾历史,同样是火药,西方用它来炸山开矿,旧中国却用它来做爆竹敬神:同样是罗盘针,西方用它航海,旧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这是资本主义文化和封建主义文化各自发挥其导向功能的结果。
特别地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向,规定着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卓越的企业文化,规定着企业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总是引导企业去主动适应健康的、先进的、有发展前途的社会需求,从而把企业导向胜利。拙劣的企业文化,使企业鼠目寸光,总是引导企业去迎合不健康的、落后的、没有发展前途的需求,最终使企业破产。
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有导向功能,对企业员工的心理、价值、思想和行为的取向起引导作用,而且对形成整个企业的价值观和目标起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具体体现在:第一,明确企业的行动目标;第二,规定企业的价值取向;第三,建立企业的规章制度。实现企业文化的目标,强调企业和人的全面发展。
3.注重协调,发展文明
企业文化能够协调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使社会与企业和谐一致。因为无论中国或外国的企业文化,其精神内容都是要使企业自觉地为社会服务。具体地说,通过文化建设,企业尽可能调整自己,以便适应公众的情绪,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着的需要,跟上政府新法规的实施.这样.企业与社会之间就不会出现裂痕,即使出现了也会很快弥合。
企业之间存在着极其剧烈的竞争关系,不管竞争怎样剧烈,客观上企业之间有或多或少的依赖关系,如甲企业可能是乙企业的用户,乙企业又可能是丙企业的用户,等等。这种又竞争又依存的关系,随着条件的变化,有的时候竞争显得很突出,另一些时候相互依存显得很突出。这种情况,不会因企业文化的发展而消失。但是企业文化的发展,却给竞争加上了必须“文明”的限制;这样,即使两个竞争关系特别突出的企业,也不致发生“过火的”、“越轨的”行为。这也是企业文化协调功能的一种表现。企业文化具有对人际关系的润滑作用。企业群体活动总是在互相联系、互相信赖、互相协作的氛围中进行的。每个员工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共同价值观念,在其间起润滑剂作用,使企业员工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取向;步调一致,才有利于克服矛盾、减少摩擦、互通信息、互相体谅、密切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团结和谐的气氛。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实质上也是企业文化本质的必然要求。企业文化作为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竟争意识,“文明”是它的本质,它不可能脱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独立生长。企业文化的本质是文明,文明的本质是自然物质与崇高精神的结合。企业文化作为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其实也是物质资料与正确思想的结合.因此,把企业文化归属于精神文明,把企业文化建设纳人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使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完全符合企业文化的本质特点。当然,正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一起抓、两手都要硬一样,在把企业文化建设纳人精神文明建设轨道的时候,也要重视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不能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效益的企业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通过各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结合精神文明战略目标和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细胞的特点,把企业内部的文明建设同整个社会的文明建设衔接起来,从而进人更高的文明程度。
4.凝聚人心,向心合力
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这是因为企业文化有同化作用、规范作用和融合作用。这三种作用的综合效果,就是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
从形式上看,同一个企业内的员工,总是聚集在一起的。但是传统的管理理论,把企业和员工的相互利用关系,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例如行为科学理论研究认为,员工具有各种需要,建议企业千方百计去满足这些需要,条件是员工必须为企业卖力干活,至于员工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是否一致,各个员工之间的目标是否一致,则不大过问,至少不认为这是一个重要问题。企业文化理论则不然,它把个人目标同化于企业目标,把建立共享的价值观当成管理上的首要任务,从而坚持对员工的理想追求进行引导。企业文化的这种同化作用.使企业不再是一个因相互利用而聚集起来的群体,而是一个由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理想追求的人凝聚起来的联合体。
企业文化中的共有价值观念,一旦发育成长到习俗化的程度,就会像其他文化形式一样产生强制性的规范作用,进人一个共有价值观已经习俗化的企业就非得认同那种价值观不可。企业文化的强制性规范作用,大大加强了一个企业的内部凝聚力。
但是,文化强制与规章制度强制是不同的。对于本文化圈内的人来说,一点也不会感到文化强制的力量,他们总是极其自然地与文化所要求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保持一致。对于从外面进人文化圈的人来说,确实会感到文化强制的巨大力量。但是,除直接文化强制之外,间接文化强制并无具体的强制执行者,而是新来者自己感到不习惯和不自然。如果新来者决心在这个文化圈内待下去,那么他很容易找到“老师”和模仿对象,会感到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拉着他朝一个既定的目标前进;经过一段时间积累之后,新来者会完全融合到这个文化中去。这就是文化的融合作用。企业文化的规范作用,是一种间接文化强制。因而也是一股潜移默化的力量,对于异质文化的“人侵”,能够产生极强的融合作用,从而显示出凝聚功能。具体表现为:
(1)企业文化通过对员工的习惯、知觉、信念、动机、期望等微妙的文化心理沟通,使员工树立以企业为中心的共同理想、信念、目标、追求和价值观念,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
(2)企业文化能够通过改变员工的思想和态度,把一个企业的宗旨、理念、目标和利益纳人员工内心深处,使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使命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并自觉付诸行动。
(3)企业文化能够产生强烈的团队精神,把员工团结在一起,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谋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发挥巨大的整体优势。当一个企业中,个体之间关系融洽、心情舒畅、沟通顺畅、目标一致时,整体便显现出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美化环境,优化生活
西方传统管理理论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把生活与工作截然分开,认为生活是人们所向往的,工作不过是生活的手段,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应该多付钱让员工改善生活;家里是生活的场所,企业则是工作的场所;生活是美的享受,工作则是苦的支出。这也可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绝大多数人的看法。
企业文化的理论前提则不然,它力求把员工的生活和工作统一起来.它不仅把企业当作工作场所来对待,而且也当作生活区域来营造;不仅把工作当作谋生手段来利用,而且尽可能发掘工作本身的意义,使之成为职工所愿意、所喜欢从事的活动。在那些企业文化搞得好的企业里,工作本身成了激励因素,员工们觉得“工作着是美丽的”;工作环境如同生活环境,“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在厂里如同在家里,有时甚至比在家里还舒服。
企业文化没有否认“美是生活”,还补充了“美是工作”:是员工所愿意、所喜欢的活动,是使员工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活动,是社会意义极其重大的活动。企业文化不仅把工作场所、工作环境美化了,而且把工作本身美化了,这就是企业文化的美化功能。
而且,企业文化对优化员工的生活质量也起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尊重员工的人格,让员工分享企业的成功,使员工的生活得以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6.教化激励,培育人才
文化具有教化和培育人的功能。“教”为教育,“化”为感化。精神文化在哺育人方面,具有全面覆盖性、浓缩集中性、外在内化性的优点。企业文化的教化功能具体体现在:
(1)统领员工奉行卓越独特的企业精神;
(2)引导员工树立协调一致的群体意识:
(3)感化员工养成助人助己的社会责任感;
(4)培养员工构筑知礼仪、重修养、守公德的操行。
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激励功能体现在:信任激励、关心激励、奖励激励、宣泄激励等方面。企业文化具有激励和培育人的功能。它的种子要素的成长发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员工的精神境界、文明道德素养得以提高的过程。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松下幸之助经常对员工说:如果人家问你,你们公司生产什么?你应回答说:“松下电器公司是造就人才的,也是生产电器产品的,但首先是造就人才的。”松下电器公司依靠企业文化,确实造就了不少人才,确证了企业文化的育人功能。西方管理中的行为科学,比较重视人的研究,但主要研究如何适应人的需要,很少或完全不研究如何提高人的素质,这也是它和企业文化学的一个主要区别。
7.道德约束,制度控制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是通过制度文化和道德规范而发生作用的。约束的目的在于使人的行为不偏离组织的方向。
第一,“刚性”约束。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直接要求员工该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形成批评、警告、罚款、降薪、降职、解雇等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以利企业的发展。
第二,“柔性”约束。员工必须遵守企业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注意社会舆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微妙的文化渗透和企业精神的感染,形成一种无形的、理性的、韧性的约束。“刚性”约束给人以紧张、不安感,形成压力;而“柔性”约束重在启迪心灵、提升境界、追求完美的心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不仅体现为对员工的约束,也体现为对企业本身的约束。“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企业本身也要受到多方面的约束,一个企业形成了优良的企业文化体系,就应该维护和坚待。但如果出现病态的、畸形的“企业文化”,就会起负面的制约作用。
企业文化的控制功能主要体现为员工的自我控制和规章制度的控制,企业形成共享价值观和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风尚后,约定俗成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控制着员工的行为.企业的整体形象也应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控。
8.服务公众,辐射社会
企业通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包括物质需求、文化需求和心理需求等;其中企业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企业文化中体现的是,企业员工心中蕴藏的积极的价值观、先进的道德意识、高尚的精神境界,以及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创新观点和方法。企业文化会渗透到整个社会中.从而对社会文化的变革产生影响。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体现在多个方面:
(1)产品辐射。通过产品这种物质载体向社会展示满足社会需求的功能。
(2)软件辐射。把先进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向社会扩散形成某种共识。
(3)人员辐射。通过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参政议政活动而影响社会公众。
(4)观念辐射。把企业中形成的创新思想在社会传播和扩散,进而引导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企业文化理念,由于它的优秀性、正确性、高度概括性、独特个性,一旦定型并经企业认同、执行和传播,就可能发挥较大的社会效益,就会先在企业内部和相关环境中传播,而后向社会辐射。"IBM是最佳服务的象征”,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这一经营理念,由于其在 IBM公司的经营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由于其代表了当今世界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企业经营观念和经营思想,因此,这一理念以强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辐射到了全球,并且成了许多成功企业刻意追求的目标。
❿ 企业文化是什么,如何在企业发挥作用
企业文化如何起作用?
为什么一定要先理解企业文化如何起作用的呢?只有理解了文化作用机制,我们才能正确地去设计文化和建设文化,也才能真正理解企业文化是什么,真正懂得企业文化如何落地埋启。
那么,文化如何起作用呢?是不是说我们找几个别人不知道的词,提炼出来了,把它往墙上一贴,文化就出来,然后不断培训,文化就起作用了?
其实,企业文化起作用很简单,一句话——“用它,它就起作用”,即要按照理念去做!“用这些理念”或者说按照理念去做,这些理念自然就起作用了,如果不能按照理念去做,它永远是墙上的纸。所以说文化起作用很简单,就是按照理念去做。事实上,一个企业真正的文化,不是墙上的,是行者液动上的。
这个概念很重要——文化理念起作用,就是要按照理念去做,如果不做,就不起作用,只有做才起作用。
比如讲,稻盛和夫拯救濒临破产的日航,半年之后,就扭亏为盈,有人问他的秘诀是什么,他回答说,他只是用了他的12条经营哲学!
哲学这么神奇?他的哲学是怎么起作用的呢?就是“用”!
简单讲,他就是用了两个步骤:
首先,在盛和塾集中培训日航的各级管理干部关于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即让大家知道他的哲学是什么。
其次,就是随时随地的“用”了!比如开会的时候,遇到有问题时,大家开始扯皮推诿,有人说这不管他的事,有人说这是前任的事等等,稻盛和夫先生就开始运用他的哲学了,他的哲学中有这么一条“临事有勇”,通俗点说就是敢于担当,他就问了,这是临事有勇吗?当然不是!
大家开会时就知道这不是临事有勇了,也就不能在扯皮推诿了,但是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一问到经营的情况时,大家一问三不知,航线盈利亏损情况、成本结构、航线经营时段的变化、客户的关注点等等。稻盛和夫先生又开始“用”他的哲学了,他的哲学有这么一条“费用最小化,利润最大化”,如果这些情况不知道,怎么做到费用最小化,利润最大化呢?濒临破产是有原因的,大家都是官僚主义,远离业务,远离客户,远离竞争,远离员工!这么一来,大家都得要深入一线了,深入了解业务、研究业务了!
我们看看以上这个案例,其实就是这样,文化起作用,就是“用”,“用”了就起作用了,而且,还要坚决地“用”!
二、企业文化是什么?
既然是按照理念去做,它就起作用,那么我们该怎么样去做呢?一定是按照让我们成功的方式去做!基于这一点来定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成功的逻辑!
先把其他概念都丢掉,记住这一点,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逻辑,只有按照这个概念去提炼企业文化理念,我们才能确信按照这些理念去做,会成功;只有坚信我们这么做会成功,我们才愿意按照这些理念去做,只有按照这些理念去做,我们的文化才起作用!
那么,如何理解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逻辑呢?一个是成功定义;另一个是成功逻辑。
(一)成功定义
如何定义成功,即要什么样的成功——这就是信念与追求,可以统称为信念,反映在文化理念结构里是愿景、使命。
一说到信念,很多人都会认为虚无缥缈。我做咨询初期,对信念也是嗤之以鼻,但随着岁月流逝,咨询的不断深入,我认为信念真的很重要,不是一般的重要,甚至可以讲是文化的核心!
以前我经常举一个例子: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真正意义上的500强为什么很少?我们的世界500强除了华为等少数企业之外,基本上是通过国家垄断成长起来的,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等等。但是,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日本产生了65家500强企业,也就30多年的时间,我们看看这些世界500强——丰田、索尼、松下、小松、三菱等,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他们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原因就是拥有坚定的“信念”。
丰田在创立之初,就立志要让日本的路上跑满日本人自己造的车;小松说:击败卡特彼勒;佳能说,击败施乐;松下说产业报国以及让电器像自来水一样便宜;索尼要成为工程师的乐园,要技术创新领先等等。包括稻盛和夫,接手京瓷公司经营一年之后,30个骨干去找他,要他提高工资,否则就要辞职。工资没有加,但人留下来了,为什么呢?因为一加工资就破产,但他说每年加工资,我保证不了,但是我保证一点,我会把企业当作我的命来做,我会竭尽全力把他做得最好,然后这30多个人留下来了,也不再要加钱了。当然我不是说信念是忽悠人不要钱干活的,而是这些企业都是很小的时候弯嫌如就很有抱负。
改革开放之初,大家更多的意识是什么呢?“劳动致富”,在这一信念下,首要追求的财富,只要赚钱就行,那么自然很少有人去关心在世界上的产业地位。另一方面,华为、海尔、联想等企业的成功恰恰也说明了,在那个时候,也有一些企业家超越了“劳动致富”的追求。
当然,中国现在有抱负的企业越来越多!未来中国真正的世界500强,我相信会越来越多!
是不是有了信念,企业就会成为卓越的企业?产业报国、世界第一,谁不会喊,都会,但喊着成为世界级企业,就能成为世界级企业?怎么可能?那么是不是信念就像很多人所说的,是虚无飘渺的?是口号?
信念如果是真的,就不是空的,如果是假的,才是空的!那么怎样才是真的呢——“用它”!
比如,我曾给一个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做企业文化,他们提出的愿景是“世界级工程机械企业”,那么,怎么体现这个“世界级”不是一句口号呢?
简单说,既然世界级,那么一定要实现世界级的体量和能力吧,如果要具备世界级的能力,以前的竞争对手可能是厦工、徐工,那么现在要对标小松和卡特彼勒,如果要对标小松和卡特彼勒,那么技术能力目标要求、质量标准要求是不是要改变?对员工的要求是不是要改变?该采取哪些措施是不是明晰?下图就是围绕“世界级”信念的思考。
我们看看,信念一点不虚,之所以是虚的,因为他是假的。之所以是假的,是因为不是你内心深处真正的追求,你不会按照所讲的信念去做!
再举一个例子,体会“信念”是如何实实在在的。比如,华为有一年某区域的销售增长率是80%,业绩在公司也是前列,但当年的考核是待改进,为什么?因为在该地区爱立信当年的业绩增长了200%。爱立信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华为的信念是要成为世界级企业,所以,就要对标世界第一,考核的标准也是要基于对标世界第一,超越世界第一。所有的人都朝着超越世界第一去努力,自然而然就成了世界第一了。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真正的信念是贯穿到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去的!
(二)成功逻辑
首先要区分一个概念:理念体系和原则体系。团队、创新是理念,但这些理念怎么指导工作呢?我们往往看不出来。我们再看看另一种方式——“优先从优秀的团队中选拔人才,我们优先选拔培养人的人,优先选拔自我批判的人”,这个是什么,是原则!非常清晰地指导工作。大家看出来否?优先从优秀团队选拔人才,优先选拔培养人的人,优先选拔自我批判的人——这正是团队理念在干部选拔中的体现。
华为基本法,我们通常讲是企业文化,从企业文化的传统定义上讲,严格来说不是,而是一个顶层设计,一是企业如何成功的各关键领域的原则体系。但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提炼理念那种方式?因为不好落地!除非,一个企业需要的文化只是员工作风。
所以,这里,我定义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逻辑,其实就是企业要实现持续成功,在各关键领域应秉承的指导原则体系。
但不管是“理念体系”还是“原则体系”,都是企业如何持续成功的系统逻辑。
比如,华为讲的“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持续艰苦奋斗”也是一个成功的逻辑。“以客户为中心”,可以理解为经营的核心原则;“以奋斗者为本”可以理解为管理的核心原则;“持续艰苦奋斗”,可以理解为团队行动的核心原则。这本是一个企业成功的闭环。
再比如,沃尔玛、郭士纳前的IBM所讲的“客户为尊,以人为本,追求卓越”,这也是一个成功的逻辑,毫无疑问,“客户为尊”可以理解为经营的核心原则,“以人为本” 可以理解为管理的核心原则,“追求卓越” 可以理解为团队行动的核心原则。包括后面郭士纳提的“团队、速度、必胜”也是一个基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成功逻辑,理解为一句话,“团队、速度、必胜”就是“大伙儿有效率的去赢得成功” !
但我们为什么要用“系统的原则体系” 呢?华为在总结出“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持续艰苦奋斗”的核心理念体系后,又回归到华为基本法式的顶层设计,重新设计了业务管理纲领、财经管理纲领、人力资源管理纲领等三大纲领,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落地!
为什么这样才能有效地落地呢?就一个原因——问题是系统的!更何况是企业战略转型、组织转型这样一个大课题!
企业一旦说文化有问题,背后的本质是战略转型和管理转型,是很大的系统问题,千头万绪,解决一个点的问题往往没有用,按下葫芦浮起瓢,这个时候要解决问题,一个核心,就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要把企业如何才能成功,想清楚,想透彻!
比如,我们看看下面的情景是不是很熟悉:
A、企业负责人的想法经常变化,今天一个主意,明天一个主意,甚至听完一次培训回来,就开始推动一些管理概念,但真正做下去,几乎没有什么用,甚至是反作用。企业的管理来回翻烙饼,久之,迷茫,松散、抱怨等负性情绪开始在企业弥漫。
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说的和听的不在一个频道,甚至相互猜测。有的企业培训很多,管理者成了“伪贵族” ,经常讲一些高大上的概念,相互批判,做一些看似专业但远离业务、远离实际、远离价值的事情。
C、公司面临着战略转型,提出了所谓的“新战略”,但很可能只是一个方向,高层的战略急迫和战略落地的迟缓形成强烈的反差,企业往往认为是战略行动力较差,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提出了战略方向,但对战略路径没有深入的思考、讨论、共识。
D、企业做大之后,可能业务多元化,即使没有多元化,产品领域、市场区域也多角化了。业务呈现多角化,多阶段化,前途、盈利、资源需要量都不一样,但各负责人都会争夺资源,而企业的资源又是有限的,到年终,如果目标没有实现,最好的解释原因,就是资源没有到位,那么资源到底应该如何配置?
E、企业还面临着一大堆似是而非的问题:为什么以前很成功,但是进入新领域却没有取得想象的成功?企业家激情被大大激发,但团队激情为什么却在衰减?为什么一收就死、一放就乱?放权是针对岗位还是针对人?放权又如何做到放心?为什么流程有了效率反而在降低?为什么别人很成功的概念和模式,在自己的企业毫无效果?为什么我们的管理看起来很专业,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却没有关注,如何去解决业务发展受阻,员工承担责任的意愿不强,工作效率在降低等等。
企业这些课题的解决,首要的是要完成系统思考,厘清管理背后的本质!
比如,我们通常用所谓的“先进管理模式”来解决企业增长问题,但没有看到增长,是什么原因呢?可能是因为企业问题的核心恰恰是要寻找增长的市场空间,管理是服务增长的,而不是创造增长!
再比如,有人经常抱怨企业不放权,企业负责人又不放心放权,这个问题的核心又在哪呢?放权是基于人的,不是基于岗位,尽管都是总经理,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放权程度的。因此,放权要基于过去的绩效记录。那么又来一个问题,新的职位不可能都是过去绩效证明能够胜任的。那么,这就是一个选拔标准问题,我们到底如何看“潜质”?这可以作为一个专门的话题来讲。
不想清楚这些,问题怎么可能解决呢?因此,我们通常讲,企业文化是帮助企业家完成系统思考,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成功的逻辑有哪些类型呢?
我总结为三种类型:
1、二次创业转型的系统型企业文化建设。比如华为基本法——是企业做大之后,需要系统建设,然后组织里思想林立,管理建设千头万绪,管理问题按下葫芦浮起瓢,这就需要企业家完成系统思考:企业如何玩才能成功?并通过讨论、修改的过程,促进团队达成共识,从而推动转型成功。
2、战略转型或文化融合等核心矛盾型企业文化建设。比如天音通信战略转型、东风日产中方与日方文化融合等,企业的变革是基于当时一个核心矛盾,那么这时的文化理念的提炼是基于核心矛盾点解决的成功逻辑进行。说白了,就是战略转型成功的逻辑、文化融合成功的逻辑。
3、基于成功经验的提炼或深化。比如京东商城,当年刘强东引进了30多位高管,大家思路不一,各有各的做事方式和成功经验,刘强东认为他的文化理念已经想清楚,就是如何让高管团队对已有的理念形成共识。
综上所述,企业在战略转型或组织转型需要完成系统的思考,基于此,文化纲领往往是战略思维和管理原则的系统性顶层设计,是企业真正想清楚,想透,企业到底怎么玩,才能够成功变革转型,才能够持续成功的系统原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