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什么是抵达后跨文化培训

什么是抵达后跨文化培训

发布时间:2023-05-27 21:15:40

‘壹’ 什么是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交际是什么?
所谓跨文化交际,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所发生的一切。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是Intercultural munication,早期也称为Cross-cultural 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学最先在美国兴起。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文化碰撞时有发生。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都强调并维护自己的文化,因此形成了美国的多元文化友纯格局。于是跨文化交际引起了美国学者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日本也不甘落后,于1972 年在东京率先召开了第一届跨文化宽告判交际学国际研讨会,出席人数超过两千。1974年,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学会(SIETAR,Society for Intercultural Ecation,Training and Research) 在美国正式宣布成立。我国研究跨文化交际学起步较晚。北京外国语大学着名语言学家胡文仲教授于80 年代初期开始从事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着作颇丰,目前已经编着出版了《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跨文化与语言交际》等多部图书。目前,跨文化交际学已发展成为一门被国际学者们充分重视的集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跨文化沟通的含义是什么?
跨文化沟通是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沟通。密切的跨文化沟慎改通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跨文化的交往活动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的跨国往来与日俱增,大量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得劳动力的文化背景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跨文化交流的变得日益重要。与此同时,“跨文化沟通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们对跨文化沟通的各个层面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对文化差异的研究。文化差异没有改变沟通的普遍性质,但是,文化因素的介入却增加了沟通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从人类学家卡尔维罗·奥伯格(Kalvero Oberg)使“文化冲击”(cultural shock)一词大众化开始,文化差异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这种关注是从两个不同的层面展开的:一方面是对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体系间的文化比较,比如东西方文化差异,中日文化差异、日美文化差异等等;另一方面,为了有效的进行上述文化比较和分析,学者们从千差万别的文化中提取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维度。比较着名的如霍夫施泰德的四文化维度,莱恩和迪斯特芬诺的六文化维度,以及斯特罗姆.佩纳斯的五文化维度。

在这个模型中,不同图形表示不同文化;与文化图形相似的较小图形表示受到该文化影响的个人,两者差异说明:个体的形成还受文化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箭头表示文化之间的信息传递。信息图案与个人图案的一致性表示,当信息离开它被编码的文化时,它包含着编码者所要表达的意图。但是当信息到达它将被解码的文化时,解码文化的影响也变成信息含义的一部分,原始信息的内含意义就被修改了。文化越相似,解码的结果与编码时的内含意义就越接近。

文化差异对沟通的影响的进一步具体化,是借助于D.Hymes(1974)提出的沟通事件(municative event)的分析框架来进行的。总的来说,文化差异对沟通参与结构(participation structure)的每一个方面都产生影响。沟通参与结构总体归纳为八大项,由“SPEAKING ”一词的八个字母来分别代表。其中:

S:“Setting”和“Scene”,即背景和场合。P:“Participant”,即参与者。参与者的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社会地位、出身背景特征和因素,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对沟通的影响。E: “Ends”,即参与者个人的交际目的,包括按惯例(即社会文化约定)所期待的结果(oute)和各参与者的个人目的(goals)。A:“Act sequence”,即交际行为顺序,包括信息的内容(话题)与内容的表述方式和形式。K:“Keys”,指基调,包括说话的语气、表情、姿态等。认真的、嬉戏的、夸张的或嘲讽的,不动声色的或带有某些感 *** 彩的等等。I:“Instrumentalities”,即媒介和渠道,主要是指信息传递使用的是哪种语言或语言变体(如方言、语域等),是口说还是书写。N:“Norms”,主要指人们交际时言语行为所必须遵循的各种规约。具体地说,就是交际参与者“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说,说的时候说什么,对谁说,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以什么方式说”等等。G:“Genres”,即体裁,指交际活动中话语的类型,如诗歌、寓言、神话、祈祷、笑话、谜语、诅咒、演讲、书信、评论、公告等等。

再次是对跨文化沟通技巧的研究。参与结构是文化对交际的不成文的规定,交际双方不一定都了解对方文化的参与结构,即使对自己文化中参与结构的具体状况也可能并不清楚。这就需要交际双方对交际中的不确定性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异常”情况......>>
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意义
“跨文化交际 ”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这个领域的研究无疑是为了适应这样一个日益发达的跨文化国际交往和人际交往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因为这门学科必顶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差异,必须研究不同社会结构导致的角色关系、行为规范的差异,必须研究不同民族习俗所积淀的文化符号、代码系统的差异,必须研究不同交际情景制约的语言规则、交际方式的差异。所有这些研究不但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究,还要注重实际的应用研究,这样才能使这门学科更科学、更完善、更丰满,从而更好地为这个时代服务。

跨文化沟通的意义:

1、发展共感,消除文化中心主义。

共感就是设身处地地体味他人的苦乐和际遇,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不同文化归属的人之所以不容易沟通,往往是由于对具体文化现象的理解不同。在跨文化沟通中,如果缺乏共感,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他人的价值观,缺乏共同的背景,缺乏对于我们所拥有的特定世界观和价值观标准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宽容的态度,是导致沟通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发展共感,首先要承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唯此才能为发展共感找到方向和切入点。其次,要有一种“换位”意识,排除对异质文化的各种成见的干扰,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文化现象。正确地认识自己,消除民族中心主义的偏见,消除自我与环境相分离的状态。第三,必须站在信息接收者的立场看待问题,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设想问题。要摆脱文化中心主义的偏见,不可歧视或贬损其他文化。只有客观、公正、全而地认识和理解异质文化,才能消除跨文化沟通过程中的种种文化因素障碍。

2、发展双向沟通,沟通是一个循环的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信息发出者、接受者和信息本身。

沟通实际上就是信息的编码、解码和诊释的过程。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把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念、信仰和风俗习惯带到沟通过程中,他们在诊释从另一种文化中传来的信息时总是按自己的文化背景以及由此决定的解码方式加以理解,从而导致对对方信息理解的不准确,进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因此双向沟通有助于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的诊释。双向沟通的特点是:沟通的双方均参与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双向沟通结果所得到的反馈可以帮助进一步阐述双方的意图。通过双向沟通和反馈,进一步 *** 跨文化沟通的积极性,拓宽沟通渠道,及时总结沟通中好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并对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偏。在第一轮沟通中出现的含糊不清的意图可以在第二轮沟通中得到解决。尽管双向沟通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但是与单向沟通相比却是一种较有效的沟通方法。

3、进行跨文化培训,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培训也是发展有效跨文化沟通的一项基本手段。当前我国跨国经营企业中,绝大多数都偏重对员工的纯技术培训,却忽视了对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的跨文化培训。跨文化培训恰恰是解决文化差异、发展有效跨文化沟通的一项基本手段。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对双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文化的敏感性、适应性的培训、语言培训、冲突处理能力的培训、地区环境模拟等等,其目的是减轻可能的文化冲突,促进东道国员工对企业经营理念及习惯做法的理解;维持组织内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保持企业内信息流的畅通及决策过程的效率,加强团队协作精神与企业凝聚力。这种培训一般可以由企业内部的培训部门进行,也可以......>>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
就是拥有能够和你不同文化的人进行正常有效沟通的能力啊。比如和其他国家的人,或者其他民族的人交流,你们生活的地域不同,文化也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思考方式自然也不同。比如同样的手势,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代表截然相反的概念。这就要求交流者同时了解这两种文化的背景,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怎样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的主旨是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态度、主动性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跨文化交际是指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各种方式达到顺利交际目的的活动。通过跨文化交际的学习,让学生达到认识自我所处的文化,接受文化差异,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提高评判性思维技能,使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靠单纯灌输语法知识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就能有效开展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词汇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英语词汇的正确读音和本义,还应着重接受所教词汇的文化意义, 让学生充分掌握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的不对应文化现象, 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红色”在我们汉语文化中象征“欢乐、吉祥、喜庆、热烈”,是一个褒义词,然而在英语文化中“red” 却与“危险、暴力、流血”相联系。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当充分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并进行归纳、总结、对比,找出这些英语词汇与汉语含义有别的特殊文化意义,在课堂上给予充分讲解。同时,在学到蕴含着成语,谚语及其典故的英语词汇时,应不失时机地将其介绍给学生,丰富学生的跨文化学识,同时教会学生运用这些词句的场合,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又比如,在中国,dog 是一种比较低贱的动物,形容人多数都是贬义的,中国的成语: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等等,都带有一种贬低的色彩。但是,在英国,dog 是一种受宠爱的宠物。所以,当外国友人赞叹的说:“You are a lucky dog! ”时,很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反差,影响友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如果教师在教课过程中给学生介绍适当的文化知识, 就会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英语词汇,并充分理解了英语词汇。二、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是初中学生了解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风土人情渠道,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介绍阅读材料中的文化背景知识, 还应对那些学生较为困惑不易理解的语言材料之外的文化因素有所涉猎, 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该国的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从而加深对英语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有效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初中英语教师在讲授某篇新课时,首先可以对该课文的相关背景进行详细介绍,由此导入新课,为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导入新课,将生动活泼的影响材料呈现给学生,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让师生都参与到阅读中来,互相提问和解答,在问答中,教师应对中西方文化有差异的地方增强敏感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阅读教学中,加强对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介绍。例如,许多英文文章语篇的基本特征是:先概括,后细节,先开门见山言明论点,然后逐步进行论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环环相扣,而许多中文的段落思维模式一般没有这么开......>>

‘贰’ 外派培训名词解释、特点、优缺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组织结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诸如无边界组织、跨国公司、多国公司等新的组织结构形式,外派人员就是伴随着这些组织类型的出现而产生的新型员工。所谓外派人员是指由母公司任命的在东道国工作的母国公民和第三国国民,还包括在母公司工作的外国公民。

目前对外派人员的培训主要集中在外派前的文化敏感性培训上,如他国文化简介、角色扮演、文化理解等。随着人力资源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传统的培训方式似乎不能满足外派人员的需求,目前在外派员工的培训方面有三方面的进展:所在国的现实培训、全球性心智模式培训、多媒体/基于互联网的培训。

二、所在国的现实培训

所在国的现实培训是指当外派员工到达东道国后进行的跨文化培训,或者是针对外派人员所遇到的突发事件而进行的针对性培训。

多数公司认为,外派前的跨文化培训已经提供给外派人员海外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外派过程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者指出了到达东道国早期阶段持续的跨文化培训的重要性。事实上,一些研究者指出,外派人员到达东道国后进行的跨文化培训可能比外派前的培训更有效。此外,外派人员在东道国不可避免地遇到突发事件,而外派前的跨文化培训往往不能涉及到所有的原则,所有的规范,所有的跨文化中的“灰色领域”,或者提供给外派人员在东道国遇到突发情况的所有答案。所以,外派人员到达东道国后仍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培训,以恰当地处理他们遇到的突发事件,换句话说,应该给他们提供具体的所在国培训。所在国的现实培训主要有两种基本培训方式:传统的集体培训和现实的个体培训。

1.传统的集体培训

传统的集体培训方式是帆碧把到达东道国的外派人员聚集在一起,给他们提供比外派前培训更具体的、更复杂的关于东道国文化的深层次知识。这种方式的培训与外派前的培训的惟一区别在于前者培训内容的当地化和内容的深度化。

传统集体培训的一个缺陷就是所有的外派人员都接受同样的内容。但如果一些外派人员是面临非常具体的需要帮助的跨文化问题而来参加培训,培训的内容又没有涉及到他们所关注的独特问题,那么这种培训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些外派人员往往利用休息的时间询问培训者,以求获得具体的处理策略,诚然,这不是很有效的学习方式。正是这种需要帮助具体的跨文化问题,形成了所在国培训的第二种方式,即“个体现实培训(real—time training)”。

2.现实的个体培训

外派管理人员在东道国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突发事件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时候他们非常需要具体的解决方案,以保证不会在员工、顾客、当地政府官员和供应商等之间造成负面影响。诸如此类通过外派前的培训和传统的集体培训不能解决的突发的跨文化问题,现实培训或个人辅导/咨询正好能满足一些外派人员的需求,它和最近出现的“个人辅导(personal coaching)”涵义是一致的,主要是通过外部咨询人员给外派人员提供恰当的处理策略。

现实个人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外派管理者的领导方式、沟通技能、冲突解决方法和生产技术等。他们发现,现实培训有助于他们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处理不确定性问题和态链举压力以及由于工作变动而渐增的要求。

现实个体培训主要通过下列方式实现对外派人员的辅导。第一,确认外派人员的动机驱使以及发展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第二,确认问题标准解决过程的有效性;第三,鼓励外派人员检验他们在工作方面获得的新技术,帮助他们评估这些结果;第四,倾听并赞同或否认外派人员对工作和生活所做的假设是否合理;第五,提高他们对潜在冲突的意识,如工作一家庭不平衡等,并试图解决这些冲突;第六,把外派人员的自我形象和现实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在将来所取得的成就意识联系起来。

和传统集体培训相比较,现实的个人辅导具有下列特点:(1)高度个性化。辅导过程开始于对外派人员技能和态度的评估。(2)任务导向性。个人辅导的目的并不是集中在未来是否有用的能力发展上,而是主要给外派人员提供解决目前具体问题的策略。(3)保密性。个人辅导看起来尤其适用于高层管理者的唤敏个人发展上。

事实上,现实个人培训并不否认传统集体培训,二者是互补的。比如,如果一家公司的培训者发现外派人员面临相似的问题后,他就可能组织所有的外派人员参加传统的集体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会涉及到大家共同关注的内容,从而帮助外派人员采取合适的策略。由于这种培训主要集中在外派人员所关注的某一个文化层面,所以这种培训通常只需一天或一个下午的时间,从而节约公司的培训成本。

三、全球性心智模式培训

全球性心智模式培训的根本目的是拓宽个体的思路,以便超越过去那种本地区的狭隘眼界,从而形成一个可以包容全世界的心理图式。尽管这种培训常集中在管理者身上,事实上对普通员工/外派人员也同样具有可适性。全球性心智模式的培训有下列三种主要方式。

1.利用公司回派人员的作用

回派人员是指在外派到期后,从所在国返回公司总部的管理者或员工。由于这些人员一般具有较好的全球性视野、丰富的海外市场经验和良好的外语能力,对公司形成全球性心智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大量证据表明,北美和欧洲的跨国公司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回派人员。

在运用回派人员经验时,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定期组织研讨会。在研讨会中,这些回派人员可以给公司那些即将外派的管理者和他们的家庭传授海外生活的经验和实践。所以,从理论和实践上看,这种形式的研讨会至少有两方面的优点。第一,给国际外派的候选人提供在标准的跨文化培训中很难提供的内容,如国外分支机构关键人物的角色、配偶的工作机会等。第二,给国际外派管理者和他们家庭提供一定的见解和态度,如有较强的自我依赖性。

这种方法同样运用于从未出国的员工形成全球意识思维。通过回派人员有组织地给母公司同事和下属传授他们的跨文化技能、经验和洞察力,公司就会形成“全球性思考,本地行动”的企业文化。

2.海外实地实习

由于国际派遣费用通常太高,以至于在一些公司中这种方式仅限于一部分执行官和有潜力的员工,对那些一般的员工,培训他们的全球性心智模式,短期实地实习是一种良好的途径。

实地实习的核心思想是把员工置于本国亚文化圈一段时间,时间的长短应适可而止,既能保证员工学到当地人们的行为方式,又不至于让宝贵的时间从工作中损失。一般来说可设计为为期一周的跨文化实地实习。这种方法本身具有模拟性,能使涉及此培训的员工在一定程度上“沉浸于国外的文化”,而他们必须在陌生的环境中有效整合不同的社会系统和功能,处理文化多样性,因此能帮助员工形成所谓的全球性领导技能,如减少主观偏见、拓宽视野和提高人际交往技能。

3.评价中心技术的运用

同其他管理工具相比,评价中心技术由于时间长、费用高通常不被许多公司采纳,但评价中心技术具有很多优势,除了传统的人员选拔、员工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外,评价中心还能够给管理者提供海外派遣的态度信息、确立企业全球导向的企业文化、形成企业员工的全球性心智模式。

近年来,人们设计了特殊的评价中心技术而应用在国际商业派遣中,多文化间评价中心
(Intercultural Assessment Center,简称IAC)就是其一,其方法是运用许多跨文化角色扮演、案例研究、小组讨论和国际谈判模拟来测量候选人对不确定的容忍度、目标导向、交际能力和元沟通技能等,以此来评估外派候选人的多文化胜任能力。

目前,一些欧洲跨国公司已经开始采用此类评价中心方法作为公司跨国管理项目的一部分,如DaimlerChrysler Aerospace两年一次的国家评价中心技术用来选拔和培训海外派遣的候选人。在国内有良好业绩且具有潜力的年轻管理者由他们的上级题名参加这个项目。

参加评价中心评估后,候选人收到关于他们自身国际派遣上的优势和缺点的详细反馈,根据反馈,人力资源部门制定具体培训项目以符合这些管理者的具体需要。候选人再次要求参加为期18个月的管理培训项目,包括跨文化沟通、自我意识培训和国外项目分配等。培训项目后,候选人参加第二轮的国际评价中心来评估他们的学习过程,那些在该过程中胜出的管理者将指派为公司海外公司主要位置的候选人。

这种两年一次的国际评价中心技术能给参加评价中心的人员提供全球下的视角。当公司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参加这样的评价中心技术时,一个真正的国际导向的企业文化也就形成了。

四、多媒体/基于互联网的培训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和计算机的应用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更加方便、快捷,大量的教育软件被开发出来帮助人们提高学习的效果。与此同时,多媒体软件和基于因特网的培训也被应用到外派员工的培训中来。

1.多媒体软件

在外派培训中的多媒体软件中,有两种软件较为着名,一种是由Park Li公司出品的名为“衔接文化(Bridging cuhures)”软件,另一种是由Trompenars Hampden—Turner公司出品的“文化指南(Culture compass)”软件。

由Park Li公司出品的衔接文化软件,主要是为旅行或居住海外的人而设计的自我培训项目,而未来要被外派的人员也可以用它来自我培训,或者和传统的启程前的培训一起使用。对个体而言,该软件基于个体的目的不同而使用,如外派、外派家庭、商业旅行、外派导师、回派等。其优点在于外派的配偶和孩子能通过学习为他们设计的活动而得到培训,而此类家庭培训通常在公司外派培训中被忽视。

软件中每一个外派项目中都有个体独立的学习路径,在说明书中同时也附有相应的学习模型。个体既可以同时使用说明书和光盘来学习,也可以只通过光盘学习。在学习的每个阶段,该软件都会给被培训者介绍即将讨论的重要的概念,而后给出相关概念的自我评估测试,测试的结果通过软件计算出来并解释给被培训者。而后他们可以有机会学习更多的概念,并通过文化理解和互动性案例练习评估他们最近学习的技能。这些小测验的结果同样根据被培训者实际完成的能力给予正反馈,该软件对处理个人适应,跨文化调整和跨文化的价值观差异均具有重要的价值。诚然,衔接文化软件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代替传统的培训和现实的培训,但它对外派人员和他们的家庭在跨文化调适上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另一种多媒体软件是文化指南软件。该软件是根据各国风俗习惯而设计的互动式学习工具,对经常处理不同文化的商业旅行者、外派人员与具体国家的互动培训中具有引导作用。因此,在外派培训中,文化指南软件可以用来解释独特的跨文化问题。

2.基于互联网的培训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咨询公司通过网络来推销他们的产品,如问卷、信息和其他服务等,但大多数这类服务并不是免费的。

对外派人员自我培训最具有价值的网络是由外派人员自己建立的主页,如现在定居和工作在马来西亚的英国夫妇 Williamsons,他们的主页这样写道:“是否你正在寻找海外工作的机会,是否正在计划你的海外旅行,那么WWW是一个好的起点。该主页的目的就是提供我们所发现的最有价值的网络联结。最后我们也希望能拥有一个给外派家庭提供信息的网站,尽管这些网址具有明显的英国文化特点,但我们希望每个人能从中发现有用的东西。”在这个网站中,他们讨论了文化震荡的现实性以及如何克服这些震荡,讨论了外派人员乐观和冒险的必要性,提供了在热带生活的建议以及其他具有很好此类信息的网址。总之,他们为外派人员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外派信息资源。

‘叁’ 跨文化管理原则是什么

跨文化管理取得成功的原则包括:相互了解原则,相互信任原则,因地制宜原则,长期战略原则。

有效手段

1、实现跨文化管理的有效手段:跨文化培训

对子公司的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进行跨文化培训是解决文化差异,搞好跨文化管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跨文化培训的主要方法就是对全体员工,尤其是非本地员工,进行文化敏感性训练。

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集中在一起进行专门的培训,打破他们心中的文化障碍和角色束缚,增强他们对不同文化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文化敏感性训练可采用多种方式。主要有:

2、文化教育

即请专家以授课方式介绍东道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指导员工阅读有关东道国文化的书籍和资料,为他们在新的文化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提供思想准备。

3、环境模拟

即通过各种手段从不同侧面模拟东道国的文化环境。将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可能遇到的情况和困难展现在员工面前,让员工学会处理这些情况和困难的方法,并有意识地按东道国文化的特点思考和行动,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4、跨文化研究

即通过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的形式,组织员工探讨东道国文化的精髓及其对管理人员的思维过程、管理风格和决策方式的影响。这种培训方式可以促使员工积极探讨东道国文化,提高他们诊断和处理不同文化交融中疑难问题的能力。

5、语言培训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交流与沟通是提高对不同文化适应能力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语言培训不仅可使员工掌握语言知识,还能使他们熟悉东道国文化中特有的表达和交流方式,如手势、符号、礼节和习俗等,组织各种社交活动,让员工与来自东道国的人员有更多接触和交流的机会。

(3)什么是抵达后跨文化培训扩展阅读

首先开展全球化经营的企业必须承认并理解各国之间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要重视对他国语言、文化等的学习和了解。这是增强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必要条件。

理解文化差异有两层含义:

一是理解东道国文化如何影响当地员工的行为;

二是理解母国文化如何影响企业派去当地的管理人员的行为。对于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需要采用不同的措施去克服。如:因管理风格、方法或技能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可以通过互相传授和学习来克服;因生活习惯和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可以通过文化交流来解决……。只有把握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文化冲突的合宜办法。

其次,要辩证地对待文化差异,在看到其不利一面的同时还应看到其有利的一面,并恰当、充分地利用不同文化所表现的差异,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创造契机。如广州本田汽车公司总经理所说的:“我们企业内部的矛盾颇多,但这也有好的一面。

我们在中国选择合作伙伴时,总是喜欢挑选一些与我们想法不同的合作者,这使我们经常发生意见的碰撞,这样不同思想的碰撞就会产生新的想法,从而创造出本田新的企业文化。”根据这位总经理的体会,只要能正确对待不同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不仅不会使其成为企业经营的障碍,反而会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

此外,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管理的关键是对人的管理,要实行全员的跨文化管理。一方面,跨文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不同的文化进行融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文化,而这种新型的文化只有根植于企业所有成员之中,通过企业成员的思想、价值观、行为才能体现出来,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管理的目的,否则跨文化管理将会流于形式。

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经营企业中,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可通过企业的产品、经营模式等转移到国外分公司,但更多的是通过熟悉企业文化的经营管理人员转移到国外分公司,因此全球化经营企业在跨文化管理中必须要强调对人的管理。

既要让经营管理人员深刻理解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又要选择具有文化整合能力的经营管理人员到国外分公司担任跨文化管理的重要职责,同时还要加强对企业所有成员的文化管理,让新型文化真正在管理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从而使全球化经营企业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肆’ 国际营销的文化策略

1.跨文化培训策略。
对于国际营销人员进行跨文化培训是防止和解决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其目的是为了加强人们对不同文化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跨文化培训主要包括对文化的认识、文化的敏感性训练、冲突管理、地区环境模拟等。具体的做法包括语言训练、敏感性训练、文化学习、现场体验等。此外,语言是进行信息沟通的主要方式,是重要的文化因素之一,毫不夸张地说,语言是文化的镜子,各民族文化的很大部分都折射在其语言中,文化的差异也首先表现在语言方面,从事国际营销活动的企业必须先跨越语言上的障碍,才能实现与国外顾客之间的沟通。
实施跨文化营销需要大量掌握多种语言有较高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技巧的人才,在跨文化营销进入之前,就应该对员工进行外国语言训练,要求能够较熟练地用当地的语言与顾客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否则,由于不同国家的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对同一信息的理解会产生差异,甚至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这种培训一般可以由企业内部的培训机构进行,如果企业内部的培训机构不能满足培训的要求,也可以利用外部培训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咨询公司等。跨文化培训可以使国际营销人员理解文化的差异性,把握不同文化的特质,从而减轻可能的文化冲突:跨文化培训也可以使员工学会融合不同文化的方法,可以使其在营销的过程中不断克服和适应所在新环境中的新文化对自己原有文化的冲击,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和新文化的要求。
2.文化本地化策略。
在开拓国际市场时,可雇用相当一部分的当地职员。这主要是因为当地雇员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市场动态以及政府方面的各项法规,而且和当地的消费者容易达成共识,雇用当地雇员无疑方便了跨国企业在当地拓展市场、站稳脚跟。在国外做广告,除了自身研究当地文化以外,还可以依靠当地枯液的广告代理商。国际营销公司的广告人员,往往通晓与当地人o 《商场现代化)20。7年3月(中旬干fJ)总第497期口味和偏好一致的有特色的广告,因此他们设计的广告更有利于产品的销售。在国际市场营销中,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需求。
通用汽车曾经想让其高档品牌凯迪拉克打开日本市场,不过,象征美国精神的凯迪拉克并未赢得日该国人的欢心。其后,通用公司研究发现,日本人的用车习惯与其他国家有很大差异,他们喜欢豪华车的后座椅靠背倾斜度大一些,深一些,因为日本人坐车时更喜欢半坐半躺姿势:他们还希望豪华车的座椅用高级的天鹅绒包裹。但是,日本人深知,具有明显日本文化背景的豪华车,与西方人的文化和消费心理存在着较大差异,很难赢得西方市场。于是,为了迎合美欧消费者的口味,丰田推出了凌志,日产推出了无垠,结果在美国销售得很好。
3.文化规避策略。
在日益频繁的跨文化营销过程中,由于不同目标市场文化背景差异很大,跨文化营没孝物销在商业运作过程中因对目标市场文化缺乏足够认知,触犯文化禁忌而导致营销失败时有发生,可见研究文化禁忌对跨文化营销的影响具慎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母国的文化与开发国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母国的文化虽然在整个子公司的运作中占了主体,可又无法忽视或冷落开发国文化存在的时候,就必须特别注意在双方文化的重大不同之处进行规避, 不要在这些”敏感区域“造成彼此文化的中突。特别在宗教势力强大的国家更要特别注意尊重当地的信仰,它是文化差异中最为敏感的因素。

‘伍’ 如何看待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跨文化管理

跨文化及跨文化差异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尽管跨文化管理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在今天跨国经营活动中,跨文化管理仍是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在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中,由于企业是由两国或多国企业合伙在东道国组成的跨地域、跨国体、跨政体、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实体,所以,文化因素对跨国公司的影响是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的。跨文化是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它包含有双方母国背景文化的差异、双方公司自身的“企业文化”风格差异和员工个体文化差异三个层次的差异。这三个层次的差异与交叉构成了跨文化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

跨文化差异,即文化差异主要是指母国和东道国的文化距离。有调查显示,凡跨国公司大的失败,往往是由于忽略了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恶果。根据现有调查数据,1/3的海外经理未能完成任务便提前回国。事实上,这主要是由于跨国企业没有挑选那些经过文化差异培训的合适人选去海外任职。人们越来越多地面临文化差异的挑战。

‘陆’ 什么是出发前的跨文化培训

出发前的跨文化培训是培养员工对文化的认识,对扰枯全球经济和世界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的自我意识,提高跨文化交流、合作的技巧等等内容。跨文化培训一般分为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而岗前培训的主要作用是使新员工具有一定的文化适应性为目的。

在新员工进入企业之后,可采用外派出国学习、国内跨文化团队训练、语言文化学校培训等方式,向他们传授跨国公司先进管理经验,培养他们主动的团队合作精神,向他们灌输以公司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相关信息

为了打破员工心中的文化障碍和角色塌野束缚,可以将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结合在一起,进行文化培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形成一定的组织文化,使组织内的个人、团体能形成基本一致团李喊的价值观,能够想对方所想,体验对方的真实情感。

学会并适应异域文化的行为习惯,学会异域的文化思维方式,是领悟异域文化的关键。另外,接受外籍主管的指导也是一种有效的跨文化培训方式。如果受训者具有良好的管理经验和文化背景,一旦打破了文化上的障碍,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也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柒’ 跨文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实现跨文化管理的有效手段:跨文化培训
对子公司的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进行跨文化培训是解决文化差异,搞好跨文化管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跨文化培训的主要方法就是对全体员工,尤其是非本地员工,进行文化敏感性训练。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集中在一起进行专门的培训,打破他们心中的文化障碍和角色束缚,增强他们对不同文化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文化敏感性训练可采用多种方式。主要有: 根据不同文化相容的程度可分为以下两种策略:
1、文化的平行相容策略。这是文化相容的最高形式,习惯上称之为“文化互补”。即在国外的子公司中不以母国的文化作为主体文化。这样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虽然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但却并不互相排斥,反而互为补充,同时运行于公司的操作中,可以充分发挥跨文化的优势。
2、隐去两者主体文化的和平相容策略。即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刻意模糊文化差异,隐去两者文化中最容易导致冲突的主体文化,保存两者文化中比较平淡和微不足道的部分。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均可在同一企业中和睦共处,即使发生意见分歧,也容易通过双方的努力得到妥协和协调。 是一种比较偏激的跨文化管理策略,是全球营销企业在进行国外直接投资时,直接将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行注入国外的分公司,对国外分公司的当地文化进行消灭,国外分公司只保留母公司的企业文化。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强弱文化对比悬殊,并且当地消费者能对母公司的文化完全接受的情况下采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模式采用得非常少。
总之,全球化经营企业在进行跨文化管理时,应在充分了解本企业文化和国外文化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跨文化管理模式,使不同的文化得以最佳结合,从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捌’ 跨文化培训的目的是什么

1。让员工有文化差异手键意识
2.提高员工跨文化沟通能力
3.训练员工的文化敏感度
4。推坦薯拿动多元化背景下的员工和管理让搭者能有效合作、协同管理

‘玖’ 如何加强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几乎所有的跨国企业在从事跨国、跨地区经营活动时都不约而同地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跨文化管理。跨文化管理就是对多元企业文化的管理,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对待不同的企业文化;如何使跨国企业内部不同形式的企业文化之间互相容纳,和睦相处,协调合作,从而产生更大的正面增值效应。企业进行跨文化管理,其目的在于利用跨文化优势,消除跨文化冲突,从而成功运营跨国公司。美国着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国际企业的经营管理“基本上就是一个把政治上、文化上的多样性结合起来而进行统一管理的问题”。调查显示,82%的跨国企业经营失败就是因为企业跨文化管理的失败而导致的。目前有1/3的着名跨国企业因为跨文化管理不利而面临内部关系紧张的状况。 要成功地经营跨国企业,实现预期的商业目标,跨国企业应实施以下跨文化管理策略:
1、识别文化差异,发展文化认同
按照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郝尔的观点,文化可以分为三个范畴:正式规范、非正式规范和技术规范。正式规范是人的基本价值观、判断是非的标准,它能抵制来自外部企业改变它的强制力量,同时引起的摩擦不易改变。非正式规范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等,因此引起的文化摩擦可以通过较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克服。技术规范则可通过人们对技术知识的学习而获得,很容易改变。
不同规范的文化所造成的文化差异和文化摩擦的程度和类型是不同的,其被改变的可能性与程度也不一样。只有首先识别文化差异,才能有的放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并尊重对方文化,发展文化认同。
2、 通过跨文化培训,达成跨文化理解
要在其它文化里建立有效的组织,并不是一味适应本地文化和妥协,更不可能刻意去改变本地人的文化和行为。一个企业跨出国界经营,要实现商业目标必须融合三种文化,即自己国家的文化、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和企业文化。所以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在东道国的文化环境里,要面临两者不同的适应策略:追随文化策略(被改变)和创新文化策略(改变人)。跨文化培训是为了加强人们对不同文化传统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对文化的认识、文化敏感性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及冲突的处理、地区环境模拟等。通过这种培训可以做到:
(1)减轻驻外经理可能遇到的文化冲突,使之迅速适应当地环境并发挥正常作用;
(2)促进当地员工对公司经营理念及习惯做法的理解;
(3)维持组织内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
(4)保持企业内信息流的畅通及决策过程的效率;
(5)加强团队协作精神与公司的凝聚力。
不仅如此,跨文化培训与其他培训一样,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留住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这是因为公司花钱或提供培训,不仅是对业绩出色的员工的激励,而且也显示了公司对员工长期发展的诚意。
3、加强文化融合,发展与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沟通是管理领导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沟通能力是成功领导者的关键能力之一。当团队中有不同文化的成员时,这种沟通过程就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重要。良好的跨文化沟通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化解文化冲突。相反,因不知如何是好而害怕沟通,因为害怕沟通而缺乏沟通,这样有可能在多元文化的组织成员之间出现沟通中断、过度保守、员工之间的非理性反应和怀恨心理等诸多不良后果,并形成恶性循环、矛盾加深、对立与冲突加剧,最后因为一系列的误解而导致企业投资行为的失败。
4、建立共同的经营观和公司文化
通过识别文化差异和进行跨文化培训,公司员工提高了对文化的鉴别和适应能力。在对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环境的要求和公司战略发展的原则要建立起公司的共同经营观和强有力的公司文化。这一点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减少文化冲突,使得每个员工能够把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同公司的经营业务和宗旨结合起来,也使子公司与母公司的结合更为紧密,同时又能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增强跨国公司的文化变迁能力。

综上所述,跨文化管理对国际企业生存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对企业的生产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元企业文化管理进行得成功,就会对企业产生1+1>2的增值效应,推动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否则会产生负面影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对国际企业的管理来讲,不仅包含着对可见因素的管理,同时还包括着对企业文化差异这种不可见因素的管理。忽视了跨文化的管理,不是一种完善的管理,跨文化管理是跨国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抵达后跨文化培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35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16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7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8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